CN216153664U - 一种装卸货装置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卸货装置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53664U
CN216153664U CN202121989965.XU CN202121989965U CN216153664U CN 216153664 U CN216153664 U CN 216153664U CN 202121989965 U CN202121989965 U CN 202121989965U CN 216153664 U CN216153664 U CN 2161536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bbing
loading
vertical
moving
mov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8996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付华
卢双桂
张冰
邓国科
黄显富
蒙翔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Guangxi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Guangxi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Guangxi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8996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536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536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536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ing Or Unloading Of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卸货装置和车辆,所述装卸货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于车体内底板的底座,两所述底座均安装有举升部,所述举升部的一端连接有抓取移动机构,所述举升部能够带动所述抓取移动机构向所述车体后方探出或收回所述车体;两所述抓取移动机构能够相配合以抓取货箱,且所述抓取移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货箱在车辆长度方向的竖直平面内移动,所述举升部配合所述抓取移动机构将所述货箱装入或卸出所述车体内部。采用如上结构,装卸货装置整体设置于车体内部的底板上,不会破坏厢式货车原有的结构,且能够适用于小型厢式货车,完全通过本装卸货装置进行装货、卸货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装卸货装置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装卸货和车辆。
背景技术
厢式货车是陆路运输中较为常见的交通工具,其相比于大型货车具有机动灵活、操作方便及安全、可靠等优点。
现有厢式货车通常采用液压尾板进行装卸货操作,液压尾板通常安装于厢式货车的底盘大梁,其需要一定的安装高度,不适用于底盘较低的小型厢式货车,而且液压底板在安装时需要切割厢式货车尾部的部分结构才可正常安装。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不破坏厢式货车原有结构,且能够适用于小型厢式货车的装卸货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破坏厢式货车原有结构,且能够适用于小型厢式货车的装卸货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卸货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于车体内底板的底座,两所述底座均安装有举升部,所述举升部的一端连接有抓取移动机构,所述举升部能够带动所述抓取移动机构向所述车体后方探出或收回所述车体;两所述抓取移动机构能够相配合以抓取货箱,且所述抓取移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货箱在车辆长度方向的竖直平面内移动,所述举升部配合所述抓取移动机构将所述货箱装入或卸出所述车体内部。
采用如上结构,装卸货装置整体设置于车体内部的底板上,不会破坏厢式货车原有的结构,且能够适用于小型厢式货车,完全通过本装卸货装置进行装货、卸货操作。
可选地,所述举升部包括第一驱动部和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底座和所述抓取移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部能够驱动所述连杆机构以带动所述抓取移动机构探出或收回所述车体。
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部为油缸,所述连杆机构为两个平行设置的连杆,两所述连杆的两端均通过销轴与所述抓取移动机构和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四个所述销轴的设置位置连线为平行四边形,所述油缸连接于其中任意两对角位置的所述销轴之间。
可选地,所述抓取移动机构包括竖直移动部、水平移动部和抓取部,两所述抓取移动机构的所述抓取部能够相配合以抓取所述货箱;所述抓取部在所述竖直移动部、所述水平移动部带动下,沿竖直方向以及车辆长度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竖直移动部包括第二驱动部、竖直导向槽和竖直移动件,所述第二驱动部设置于所述竖直导向槽内部,并能够驱动所述竖直移动件沿所述竖直导向槽移动,所述竖直移动件与所述水平移动部或所述抓取部固定。
可选地,所述水平移动部包括第三驱动部、水平导向槽和水平移动件,所述第三驱动部设置于所述水平导向槽内部,并能够驱动所述水平移动件沿所述水平导向槽移动,所述水平移动件与所述竖直移动部或所述抓取部固定。
可选地,所述抓取移动机构还包括安装板,所述举升部连接所述安装板,所述竖直移动部固定于所述安装板的内侧,所述水平移动部固定于所述竖直移动部的内侧,所述抓取部固定于所述水平移动部;或,所述水平移动部固定于所述安装板,所述竖直移动部固定于所述水平移动部的内侧,所述抓取部固定于所述竖直移动部。
可选地,还包括限位支架,安装于所述竖直移动部和所述水平移动部中未安装所述抓取部的一者,所述限位支架的内侧端与所述抓取部的内侧端相平行,以抵接所述货箱。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车体内设置有装卸货装置,所述装卸货装置即为上文所描述的装卸货装置,所述车辆能够通过所述装卸货装置进行装卸货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装卸货装置处于探出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装卸货装置处于收回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装卸货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货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装卸货装置探出车体抓取货箱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装卸货装置探出车体抓取货箱后抬升至底板以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装卸货装置将货箱抓取并抬升移动至车体内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装卸货装置将货箱放置于底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3中举升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3中举升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中装卸货装置处于探出状态时单侧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2中装卸货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2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底座、2举升部、21第一驱动部、22连杆机构、221连杆、222销轴、
3安装板、4竖直移动部、41第二驱动部、42竖直导向槽、43竖直移动件、
44限位支架、5水平移动部、51第三驱动部、52水平导向槽、53水平移动件、54抓取部、6底板、7货箱、71挂耳、72行走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装卸货装置处于探出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装卸货装置处于收回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装卸货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货箱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装卸货装置探出车体抓取货箱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装卸货装置探出车体抓取货箱后抬升至底板以上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中装卸货装置将货箱抓取并抬升移动至车体内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1中装卸货装置将货箱放置于底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3中举升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3中举升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中装卸货装置处于探出状态时单侧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2中装卸货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装卸货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于车体内底板6的底座1,两底座1均安装有举升部2,举升部2的一端连接有抓取移动机构,举升部2能够带动抓取移动机构向车体后方探出或收回车体;两抓取移动机构能够相配合以抓取货箱7,且抓取移动机构能够带动货箱7在车辆长度方向的竖直平面内移动,举升部2配合抓取移动机构将货箱7装入或卸出车体内部。
采用如上结构,装卸货装置通过底座1设置于车体内的底板6上,不会破坏厢式货车原有的结构,且装卸货装置能够整体收回至车体的内部,能够适用于小型厢式货车,车辆能够通过本装卸货装置进行装货、卸货操作,装卸货较为方便。
具体如图1-3所示,两个底座1分别安装于车体内底板6的两侧,该两侧是指沿车辆宽度方向的两侧。对应安装于底座1的举升部2和抓取移动机构均处于车辆长度方向的同一竖直平面内,举升部2能够带动与之连接的抓取移动机构向车体后方探出或收回车体内,即整体处于图1的探出状态或图2的收回状态。
需要注意,底座1的设置位置应较为靠近车体的外侧,以使举升部2能够带动抓取移动机构探出车体,且收回车体内部时不与车体顶部发生冲突;与之对应的,举升部2的长度也应适中,若过短则无法将抓取移动机构探出车体,若过长则无法收回至车体内部;此外,两底座1之间还应具有足够的距离,使两抓取移动机构之间具有足够的空间以放置、抓取货箱7。底座1的具体设置位置和举升部2的具体长度可根据实际应用中车体的尺寸、结构等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只要二者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即可。
分别固定于两个举升部2的两个抓取移动机构应朝向中心位置相对设置,即货箱7放置于二者之间时,二者能够相配合以抓取并固定货箱7,驱动货箱7移动,并与举升部2相配合,完成装货或卸货操作。可以理解,两个抓取移动机构通过何种方式抓取货箱7,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只要二者能够相配合抓取并固定货箱7即可,例如,两个抓取移动机构均可设置有挂钩,货箱7设置有相对应的、可供挂钩抓取的卡环,两抓取移动机构便可通过挂钩挂于卡环,以抓取并固定货箱7。
本实施例中举升部2包括第一驱动部21和连杆机构22,连杆机构22的两端分别连接底座1和抓取移动机构,第一驱动部21能够驱动连杆机构22以带动抓取移动机构探出或收回车体。
请参考图3,第一驱动部21能够驱动连杆机构22,使抓取移动机构能够绕底座1沿弧线运动,以探出或收回车体内,连杆机构22趋于水平设置时,抓取移动机构即可整体探出车体;连杆机构22趋于竖直设置时,抓取移动机构即可整体收回车体内。
具体的,抓取移动机构包括安装板3,举升部2连接安装板3,第一驱动部21为油缸,连杆机构22为两个平行设置的连杆221,两连杆221的两端均通过销轴222与安装板3和底座1可转动连接,四个销轴222的设置位置连线为平行四边形,油缸连接于其中任意两对角位置的销轴222之间。
请参考图9-12,底座1设置有两个销轴孔,安装板3设置有对应的两个销轴孔,两连杆221分别通过销轴222对应连接于底座1和安装板3之间,两连杆221和底座1、安装板3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即设置于底座1的两个销轴孔和设置于安装板3的两个销轴孔相互平行,油缸的固定端和活塞端分别连接于其中任意两对角位置的销轴222。
在油缸的活塞端缩回时,如图11所示,两连杆221处于水平位置,与之连接的安装板3便能够探出车体;在油缸的活塞端由缩回状态变为伸出状态的过程中,即可带动两连杆221分别绕与之连接的销轴222转动,从水平位置旋转到竖直位置,由于连杆机构22和底座1、安装板3对应连接位置为平行四边形结构,故安装板3的角度不会产生变化,仅随两连杆221移动抬升至底板6上方,同时收回车体;待油缸的活塞端完全伸出时,如图12所示,两连杆221处于竖直位置,与之连接的安装板3抬升至底板6上方,并收回车体内部,若需将安装板3再次探出车体,仅需控制油缸的活塞端由伸出状态变为缩回状态即可。
可以理解,第一驱动部21还可以是油缸以外的其他驱动结构,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只要其能够具有如上功能,以完成装卸货操作即可,例如,第一驱动部21还可以是电机驱动的电推杆,即可实现通过电控将安装板3探出或收回,以完成装卸货操作。连杆机构22亦可以是其他结构,本实用新型对此同样不做限定,只要其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即可。
本实施例中抓取移动机构包括竖直移动部4、水平移动部5和抓取部54,两抓取移动机构的抓取部54能够相配合以抓取货箱7;抓取部54在竖直移动部4、水平移动部5带动下,沿竖直方向以及车辆长度方向移动。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竖直移动部4固定于安装板3的内侧,该内侧是指水平面内靠近车辆中心轴的一侧,外侧即为远离车辆中心轴的一侧,后文亦同,水平移动部5固定于竖直移动部4的内侧,水平移动部5的内侧设置有抓取部54;实际应用中亦可相反设置,即水平移动部5固定于安装板3的内侧,竖直移动部4固定于水平移动部5的内侧,竖直移动部4的内侧设置有抓取部54,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水平移动部5能够通过竖直移动部4在竖向方向上移动,抓取部54也会随之在竖向方向上移动,抓取部54还能够通过水平移动部5在水平方向上移动,通过竖直移动部4和水平移动部5相配合,抓取部54便能够在二者的移动范围内自由移动,以抓取并带动货箱7进行移动。
具体的,竖直移动部4包括第二驱动部41、竖直导向槽42和竖直移动件43,第二驱动部41设置于竖直导向槽42内部,并能够驱动竖直移动件43沿竖直导向槽42移动,竖直移动件43与水平移动部5或抓取部54固定。
请继续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部41为油缸,油缸整体设置于竖直导向槽42内部,其活塞端与竖直移动件43相固定,固定端与竖直导向槽42的上端相固定,竖直移动件43可以通过油缸活塞端的伸缩,而沿竖直导向槽42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当然,实际应用中固定端和活塞端的固定位置可以相反设置,其中固定于竖直导向槽42上端的一者亦可固定于竖直导向槽42的下端。
竖直导向槽42的侧壁还贯通设有导向孔,竖直移动件43设置有对应的导向销,导向销能够卡入导向孔内,以对竖直移动件43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进行限位,防止其脱离竖直导向槽42。
本实施例中水平移动部5包括第三驱动部51、水平导向槽52和水平移动件53,第三驱动部51设置于水平导向槽52内部,并能够驱动水平移动件53沿水平导向槽52移动,水平移动件53与竖直移动部4或抓取部54固定。
本实施例中第三驱动部51为油缸,油缸整体设置于水平导向槽52内部,其活塞端与水平移动件53相固定,固定端与水平导向槽52的后端相固定,该后端是指在车辆长度方向上的后端,前端即为在车辆长度方向上的前端,后文亦同,水平移动件53可以通过油缸活塞端的伸缩,而沿水平导向槽52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当然,实际应用中固定端和活塞端的固定位置可以相反设置,其中固定于水平导向槽52后端的一者亦可固定于水平导向槽52的前端。
水平导向槽52的侧壁外沿竖直方向相对延伸有限位板,即侧壁的下沿向上延伸有限位板,或侧壁的上沿向下延伸有限位板,亦或二者在相对方向均延伸有限位板,该限位板能够对水平移动件53在车辆宽度方向进行限位,防止水平移动件53脱离水平导向槽52。
本实施例中抓取部54固定于水平移动件53的内侧,当第三驱动部51的活塞端处于伸出状态时,水平移动件53和与之固定的抓取部54便位于靠近水平导向槽52前端的位置;在第三驱动部51的活塞端从伸出状态收缩至缩回状态的过程中,水平移动件53便会沿水平导向槽52移动至靠近水平导向槽52后端的位置,抓取部54随之移动;当第三驱动部51的活塞端处于缩回状态时,水平移动件53和与之固定的抓取部54便位于靠近水平导向槽52后端的位置,在抓取部54抓取货箱7后,货箱7便可通过上述方式在水平方向进行移动。
水平导向槽52固定于竖直移动件43的内侧,当第二驱动部41的活塞端处于伸出状态时,竖直移动件43和与之固定的水平导向槽52便位于靠近竖直导向槽42下端的位置;在第二驱动部41的活塞端从伸出状态收缩至缩回状态的过程中,竖直移动件43便会沿竖直导向槽42移动至靠近竖直导向槽42上端的位置,水平导向槽52随之移动;当第二驱动部41的活塞端处于缩回状态时,竖直移动件43和与之固定的抓取部54便位于靠近竖直导向槽42上端的位置,抓取部54随水平导向槽52移动,在抓取部54抓取货箱7后,货箱7便可通过上述方式在竖直方向进行移动。
综上,抓取部54能够通过竖直移动部4和水平移动部5在二者的范围内进行移动,配合举升部2将安装板3探出或收回车体,抓取部54便可带动货箱7进行装货、卸货操作。
可以理解,第二驱动部41和第三驱动部51还可以是采用其他驱动结构,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只要二者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即可,与第一驱动部21相同,二者还可采用电机驱动的电推杆,以实现电控装卸货。
安装板3、竖直移动部4、水平移动部5和抓取部54的连接关系,以及第二驱动部41和第三驱动部51两端的固定位置,本实用新型同样不做限定,只要两个抓取部54能够相配合以抓取货箱7,并通过竖直移动部4和水平移动部5进行移动即可,但需要注意,在实际应用中调整各部件连接关系或第二驱动部41和第三驱动部51两端的固定位置后,具体控制方式与控制逻辑可能与本实施例不同,需要进行对应调整以保证装卸货操作的正常进行。
请参考图4和图12,本实施例中抓取部54为挂钩,货箱7的两侧面对应位置设置有挂耳71,装卸货装置可以通过挂钩与挂耳71相配合,抓取并固定货箱7。货箱7底部还设置有若干行走轮72,以便工作人员移动货箱7。
本实施例还包括限位支架44,安装于竖直移动部4和水平移动部5中未安装抓取部54的一者,限位支架44的内侧端与抓取部54的内侧端相平行,以抵接货箱7。
具体如图12所示,限位支架44能够与抓取部54相配合,在抓取部54抓取货箱7时,对货箱7进行进一步固定,防止货箱7出现摇摆现象,导致货箱7意外脱离抓取部54。限位支架44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只要其能够防止货箱7摆动即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其车体内设置有装卸货装置,车辆能够通过装卸货装置进行装卸货操作,该装卸货装置即为上文所描述的装卸货装置,由于装卸货装置已经具有如上的技术效果,那么包含该装卸货装置的车辆也应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故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装卸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于车体内底板(6)的底座(1),两所述底座(1)均安装有举升部(2),所述举升部(2)的一端连接有抓取移动机构,所述举升部(2)能够带动所述抓取移动机构向所述车体后方探出或收回所述车体;
两所述抓取移动机构能够相配合以抓取货箱(7),且所述抓取移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货箱(7)在车辆长度方向的竖直平面内移动,所述举升部(2)配合所述抓取移动机构将所述货箱(7)装入或卸出所述车体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卸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部(2)包括第一驱动部(21)和连杆机构(22),所述连杆机构(22)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底座(1)和所述抓取移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部(21)能够驱动所述连杆机构(22)以带动所述抓取移动机构探出或收回所述车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卸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21)为油缸,所述连杆机构(22)为两个平行设置的连杆(221),两所述连杆(221)的两端均通过销轴(222)与所述抓取移动机构和所述底座(1)可转动连接,四个所述销轴(222)的设置位置连线为平行四边形,所述油缸连接于其中任意两对角位置的所述销轴(22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卸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移动机构包括竖直移动部(4)、水平移动部(5)和抓取部(54),两所述抓取移动机构的所述抓取部(54)能够相配合以抓取所述货箱(7);所述抓取部(54)在所述竖直移动部(4)、所述水平移动部(5)带动下,沿竖直方向以及车辆长度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卸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移动部(4)包括第二驱动部(41)、竖直导向槽(42)和竖直移动件(43),所述第二驱动部(41)设置于所述竖直导向槽(42)内部,并能够驱动所述竖直移动件(43)沿所述竖直导向槽(42)移动,所述竖直移动件(43)与所述水平移动部(5)或所述抓取部(54)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卸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部(5)包括第三驱动部(51)、水平导向槽(52)和水平移动件(53),所述第三驱动部(51)设置于所述水平导向槽(52)内部,并能够驱动所述水平移动件(53)沿所述水平导向槽(52)移动,所述水平移动件(53)与所述竖直移动部(4)或所述抓取部(54)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装卸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移动机构还包括安装板(3),所述举升部(2)连接所述安装板(3),所述竖直移动部(4)固定于所述安装板(3)的内侧,所述水平移动部(5)固定于所述竖直移动部(4)的内侧,所述抓取部(54)固定于所述水平移动部(5);
或,所述水平移动部(5)固定于所述安装板(3),所述竖直移动部(4)固定于所述水平移动部(5)的内侧,所述抓取部(54)固定于所述竖直移动部(4)。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卸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支架(44),安装于所述竖直移动部(4)和所述水平移动部(5)中未安装所述抓取部(54)的一者,所述限位支架(44)的内侧端与所述抓取部(54)的内侧端相平行,以抵接所述货箱(7)。
9.车辆,其特征在于:车体内设置有装卸货装置,所述装卸货装置为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装卸货装置,所述车辆能够通过所述装卸货装置进行装卸货操作。
CN202121989965.XU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装卸货装置和车辆 Active CN2161536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89965.XU CN216153664U (zh)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装卸货装置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89965.XU CN216153664U (zh)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装卸货装置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53664U true CN216153664U (zh) 2022-04-01

Family

ID=80839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89965.XU Active CN216153664U (zh)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装卸货装置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536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91483A (zh) * 2023-08-08 2023-09-05 江西五十铃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商用皮卡货厢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91483A (zh) * 2023-08-08 2023-09-05 江西五十铃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商用皮卡货厢
CN116691483B (zh) * 2023-08-08 2024-01-26 江西五十铃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商用皮卡货厢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30856U (zh) 一种双提升堆垛车
US3747789A (en) Load handling vehicle
KR20070051688A (ko) 개선된 스트래들 캐리어
CN216153664U (zh) 一种装卸货装置和车辆
US4749328A (en) Auxiliary hoist grapple
CN112079294B (zh) 一种货物装卸装置及货物装卸车
CN113581050A (zh) 一种装卸货装置、车辆和车辆装卸货方法
US3371805A (en) Combined elevating and closing mechanism for cargo platforms
KR101832146B1 (ko) 접이식 원격조정 지게차
EA000341B1 (ru) Системы обработки контейнеров
EP3668813B1 (en) Laterally operating payload handling device
US5067869A (en) Automobile transportation apparatus
CN212195227U (zh) 一种绳索联动提升装置及拉索式升降尾板
CN211442085U (zh) 车辆电动式升降尾板结构
US6286696B1 (en) Hoist system anti-drift device
CN210133039U (zh) 一种车辆
KR100967241B1 (ko) 화물 승하강 시스템 및 이를 적용한 윙바디 차량
CN102745118A (zh) 自装卸运输车
CN215756214U (zh) 一种自动装卸装置及运输平台
EP2199150B1 (en) Transporting unit suitable for carrying vehicular and non-vehicular cargo
CN209795289U (zh) 一种拉臂钩钩臂和倾卸架锁止装置
CN210012363U (zh) 一种可快速搬移的车载集装箱
CN210029923U (zh) 一种随车叉车
CN210478492U (zh) 一种方便卸料的自卸车车厢
EP0592234B1 (en) Improvements in load handling vehic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