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52948U - 侧向抽离机构及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侧向抽离机构及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52948U
CN216152948U CN202023123685.9U CN202023123685U CN216152948U CN 216152948 U CN216152948 U CN 216152948U CN 202023123685 U CN202023123685 U CN 202023123685U CN 216152948 U CN216152948 U CN 2161529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ate
cavity
sliding
slide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2368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远彬
巩高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Ruitai Photo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Ruitai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Ruitai Phot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Ruitai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2368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529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529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529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侧向抽离机构及注塑模具。注塑模具包括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及侧向抽离机构,第一模板开设第一型腔,第二模板开设第二型腔,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配合形成模具型腔,侧向抽离机构包括滑动装配于第一模板的靠近第二模板侧的滑块组件、一端连接于第二模板且另一端与滑块组件相连的传动件、沿开模方向滑动装配于第二模板的延时件及连接延时件和第二模板的第一弹性件,传动件用于带动滑块组件滑动,延时件的一端能够突出第二模板的靠近第一模板侧,第一弹性件用于向延时件提供朝向第一模板的弹力,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合模时延时件突出第二模板的部分的一侧抵顶于滑块组件的背离第一型腔侧。本方案能够防止产品侧面拉伤,提高产品成型质量。

Description

侧向抽离机构及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侧向抽离机构及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很多产品是通过注塑成型工艺生产的,进行注塑时需要用到注塑模具,注塑模具通常包括上模板和与上模板相对的下模板,上模板和下模板合模后形成与产品匹配的型腔,之后向型腔内注入熔融的塑胶材料,冷却后将上模板与下模板分离(脱模)即可得到产品。一些类型的产品需要在侧面成型相应的结构特征,因此,注塑模具内会设置与上模板和/或下模板联动且与开模方向垂直或成一定角度的滑块结构,然而常规设置方式开模时滑块结构也会相应滑动或松动,使得产品的侧面容易拉伤,影响产品的成型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向抽离机构及注塑模具,能够防止产品在脱模过程中侧面拉伤,提高产品的成型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侧向抽离机构,应用于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包括第一模板和与所述第一模板对应配合的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开设第一型腔,所述第二模板开设第二型腔,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第二模板合模时所述第一型腔和所述第二型腔配合形成模具型腔,所述侧向抽离机构包括沿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型腔的方向滑动装配于所述第一模板的靠近所述第二模板侧的滑块组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模板且另一端与所述滑块组件相连的传动件、沿开模方向滑动装配于所述第二模板的延时件及连接所述延时件和所述第二模板的第一弹性件,所述传动件用于带动所述滑块组件滑动,所述延时件的一端能够突出所述第二模板的靠近所述第一模板侧,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向所述延时件提供朝向所述第一模板的弹力,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合模时所述延时件突出所述第二模板的部分的一侧抵顶于所述滑块组件的背离所述第一型腔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模板开设沿开模方向延伸的滑动通孔,所述延时件滑动装配于所述滑动通孔内,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滑动通孔内且与所述延时件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通孔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二模板的背离所述第一模板侧的装配孔及开设于所述第二模板的靠近所述第一模板侧且与所述装配孔连通的滑孔,所述滑孔的内径小于所述装配孔的内径;
所述延时件包括滑动装配于所述滑孔内的滑杆及自所述滑杆的远离所述第一模板端朝外延伸形成的限位缘,所述滑杆的长度大于所述滑孔的长度,所述限位缘滑动装配于所述装配孔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限位缘的背离所述滑孔侧。
进一步地,所述延时件还包括一体连接于所述滑杆且位于所述限位缘的背离所述滑杆侧的装配杆,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装配杆外,所述第二模板的背离所述第一模板侧固定设置覆盖所述装配孔的垫板,所述第一弹性件抵顶于所述垫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板的靠近所述第二模板侧开设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的槽底设置相对的限位台,所述限位台之间间隔形成滑槽,所述滑块组件滑动装配于所述滑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组件包括滑动装配于所述滑槽内且与所述传动件相连的滑动座及一端连接于所述滑动座且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型腔的滑动块。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座的靠近所述第二模板侧开设导向斜槽,所述导向斜槽包括位于靠近所述第一型腔侧的第一斜面和远离所述第一型腔侧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的远离所述导向斜槽槽底侧朝靠近所述第一型腔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二斜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斜面;
所述传动件的靠近所述第一模板侧具有能够伸入所述导向斜槽内的导向斜块,所述导向斜块包括靠近所述第二型腔的第三斜面和远离所述第二型腔的第四斜面,所述第三斜面和所述第四斜面均平行于所述第一斜面,所述第三斜面和所述第四斜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斜面和所述第一斜面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座的靠近所述限位台侧开设阶梯槽,所述限位台的靠近所述第二模板侧固定装配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滑动装配于所述阶梯槽;
所述装配槽的槽底固定装配有位于所述滑动座的背离所述第一型腔侧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到所述第一型腔的距离大于所述滑动座滑动方向上的长度。
进一步地,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包括第一模板及与所述第一模板对应配合的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开设第一型腔,所述第二模板开设第二型腔,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第二模板合模时所述第一型腔和所述第二型腔配合形成模具型腔,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侧向抽离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装配于所述第一模板且伸入所述第一型腔内的第一镶件及装配于所述第二模板且伸入所述第二型腔内的第二镶件,所述滑动座和所述第一镶件之间设置第二弹性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合模过程中,第二模板带动传动件运动,传动件带动滑块组件朝靠近第一型腔的方向滑动,延时件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端部会抵顶在滑块组件上,合模完成后,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配合形成模具型腔且滑块组件部分伸入到模具型腔内,此时延时件突出第二模板的部分的一侧抵顶于滑块组件的背离第一型腔侧;注塑完成后,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分离,刚分离时延时件仍然抵顶在滑块组件的背离第一型腔侧,因此,滑块组件不会滑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分离一段距离之后延时件跟着第二模板远离滑块组件而脱离滑块组件,此时延时件未抵顶滑块组件,第二模板带动传动件运动,传动件带动滑块组件朝远离第一型腔的方向滑动,从而使滑块组件与产品分离。本方案能够防止产品在开模过程中侧面拉伤,提高产品的成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的部分结构在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中侧向抽离机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5,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包括第一模板200及与第一模板200对应配合的第二模板300,第一模板200开设第一型腔201,第二模板300开设第二型腔301,第一模板200与第二模板300合模时第一型腔201和第二型腔301配合形成模具型腔10,注塑模具还包括侧向抽离机构100,侧向抽离机构100包括沿靠近或远离第一型腔201的方向滑动装配于第一模板200的靠近第二模板300侧的滑块组件1、一端连接于第二模板300且另一端与滑块组件1相连的传动件2、沿开模方向(即第一模板200和第二模板300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装配于第二模板300的延时件3及连接延时件3和第二模板300的第一弹性件4,传动件2用于带动滑块组件1滑动,延时件3的一端能够突出第二模板300的靠近第一模板200侧,第一弹性件4用于向延时件3提供朝向第一模板200的弹力,第一模板200和第二模板300合模时延时件3突出第二模板300的部分的一侧抵顶于滑块组件1的背离第一型腔201侧。
第一模板200和第二模板300合模过程中,第二模板300带动传动件2运动,传动件2带动滑块组件1朝靠近第一型腔201的方向滑动,延时件3在第一弹性件4的作用下端部会抵顶在滑块组件1上,合模完成后,第一型腔201和第二型腔301配合形成模具型腔10且滑块组件1部分伸入到模具型腔10内,此时延时件3突出第二模板300的部分的一侧抵顶于滑块组件1的背离第一型腔201侧;注塑完成后,第一模板200和第二模板300分离,刚分离时延时件3仍然抵顶在滑块组件1的背离第一型腔201侧,因此,滑块组件1不会滑动,第一模板200和第二模板300分离一段距离之后延时件3跟着第二模板300远离滑块组件1而脱离滑块组件1,此时延时件3未抵顶滑块组件1,第二模板300带动传动件2运动,传动件2带动滑块组件1朝远离第一型腔201的方向滑动,从而使滑块组件1与产品分离。本方案能够防止产品在开模过程中侧面拉伤,提高产品的成型质量。
第二模板300开设沿开模方向延伸的滑动通孔302,延时件3滑动装配于滑动通孔302内,第一弹性件4设置于滑动通孔302内且与延时件3相连。具体的,滑动通孔302包括开设于第二模板300的背离第一模板200侧的装配孔3021及开设于第二模板300的靠近第一模板200侧且与装配孔3021连通的滑孔3022,滑孔3022的内径小于装配孔3021的内径;延时件3包括滑动装配于滑孔3022内的滑杆31及自滑杆31的远离第一模板200端朝外延伸形成的限位缘32,滑杆31的长度大于滑孔3022的长度,限位缘32滑动装配于装配孔3021内,第一弹性件4的一端连接于限位缘32的背离滑孔3022侧。第一弹性件4抵顶在限位缘32上以提供弹力,由于滑杆31的长度大于滑孔3022的长度,合模过程中在第一弹性件4的作用下,滑杆31的端部会抵顶在滑块组件1上,滑块组件1滑动到位后,滑杆31会在第一弹性件4的弹力作用下从滑孔3022弹出,从而实现对滑块组件1的抵顶,限位缘32会抵顶在装配孔3021的底部,防止滑杆31弹出;在开模过程中,第二模板300可以通过限位缘32带动滑杆31朝远离第一模板200的方向移动。为了使得滑杆31更容易弹出,滑杆31的远离限位缘32端可以设置为圆弧面或锥面等。根据实际开模情况,滑杆31的长度可以适应性设置,从而控制滑杆31弹出后与滑块组件1抵顶段的长度。
延时件3还包括一体连接于滑杆31且位于限位缘32的背离滑杆31侧的装配杆33,第一弹性件4套设于装配杆33外,第二模板300的背离第一模板200侧固定设置覆盖装配孔3021的垫板(未示出),第一弹性件4抵顶于垫板。具体的,第一弹性件4采用弹簧,装配杆33的长度小于装配孔3021的长度。
第一模板200的靠近第二模板300侧开设装配槽202,装配槽202的槽底设置相对的限位台2021,限位台2021之间间隔形成滑槽2022,滑块组件1滑动装配于滑槽2022内。滑块组件1包括滑动装配于滑槽2022内且与传动件2相连的滑动座11及一端连接于滑动座11且另一端朝向第一型腔201的滑动块12。传动件2可以带动滑动座11在滑槽2022内滑动,滑动座11可以带动滑动块12朝靠近或远离第一型腔201的方向移动,滑动块12的朝向第一型腔201侧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要成型的产品适应性设置。
滑动座11的靠近第二模板300侧开设导向斜槽111,导向斜槽111包括位于靠近第一型腔201侧的第一斜面1111和远离第一型腔201侧的第二斜面1112,第一斜面1111的远离导向斜槽111槽底侧朝靠近第一型腔201的方向倾斜,第二斜面1112平行于第一斜面1111;传动件2的靠近第一模板200侧具有能够伸入导向斜槽111内的导向斜块21,导向斜块21包括靠近第二型腔301的第三斜面211和远离第二型腔301的第四斜面212,第三斜面211和第四斜面212均平行于第一斜面1111,第三斜面211和第四斜面212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斜面1112和第一斜面1111的距离。在合模过程中,第二模板300带动传动件2朝第一模板200移动,导向斜块21伸入导向斜槽111内并且第三斜面211抵压第一斜面1111,从而带动滑动座11朝靠近第一型腔201的方向移动直至合模完成;在开模过程中,第二模板300带动传动件2朝远离第一模板200的方向移动,由于第三斜面211和第四斜面212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斜面1112和第一斜面1111的距离,导向斜块21需要运动一段距离之后第四斜面212才能抵压第二斜面1112,应当理解,在这段距离内滑杆31仍然抵顶于滑动座11,因此滑动座11不会移动,当第四斜面212抵压第二斜面1112时,滑杆31脱离滑动座11,滑动座11在导向斜块21的作用下朝远离第一型腔201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滑动块12脱离产品。
滑动座11的靠近限位台2021侧开设阶梯槽112,限位台2021的靠近第二模板300侧固定装配第一限位块2023,第一限位块2023滑动装配于阶梯槽112;装配槽202的槽底固定装配有位于滑动座11的背离第一型腔201侧的第二限位块2024,第二限位块2024到第一型腔201的距离大于滑动座11滑动方向上的长度。第一限位块2023的设置可以防止滑动座11与第一模板200脱离,第二限位块2024的设置可以防止滑动座11移动过量。
在本实施例中,注塑模具还包括装配于第一模板200且伸入第一型腔201内的第一镶件400及装配于第二模板300且伸入第二型腔301内的第二镶件500,滑动座11和第一镶件400之间设置第二弹性件13。第二弹性件13采用弹簧,第二弹性件13可以向滑动座11提供朝向远离第一镶件400的方向的弹力。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侧向抽离机构,应用于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包括第一模板和与所述第一模板对应配合的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开设第一型腔,所述第二模板开设第二型腔,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第二模板合模时所述第一型腔和所述第二型腔配合形成模具型腔,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向抽离机构包括沿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型腔的方向滑动装配于所述第一模板的靠近所述第二模板侧的滑块组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模板且另一端与所述滑块组件相连的传动件、沿开模方向滑动装配于所述第二模板的延时件及连接所述延时件和所述第二模板的第一弹性件,所述传动件用于带动所述滑块组件滑动,所述延时件的一端能够突出所述第二模板的靠近所述第一模板侧,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向所述延时件提供朝向所述第一模板的弹力,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合模时所述延时件突出所述第二模板的部分的一侧抵顶于所述滑块组件的背离所述第一型腔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向抽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板开设沿开模方向延伸的滑动通孔,所述延时件滑动装配于所述滑动通孔内,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滑动通孔内且与所述延时件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向抽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通孔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二模板的背离所述第一模板侧的装配孔及开设于所述第二模板的靠近所述第一模板侧且与所述装配孔连通的滑孔,所述滑孔的内径小于所述装配孔的内径;
所述延时件包括滑动装配于所述滑孔内的滑杆及自所述滑杆的远离所述第一模板端朝外延伸形成的限位缘,所述滑杆的长度大于所述滑孔的长度,所述限位缘滑动装配于所述装配孔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限位缘的背离所述滑孔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向抽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件还包括一体连接于所述滑杆且位于所述限位缘的背离所述滑杆侧的装配杆,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装配杆外,所述第二模板的背离所述第一模板侧固定设置覆盖所述装配孔的垫板,所述第一弹性件抵顶于所述垫板。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侧向抽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的靠近所述第二模板侧开设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的槽底设置相对的限位台,所述限位台之间间隔形成滑槽,所述滑块组件滑动装配于所述滑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向抽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组件包括滑动装配于所述滑槽内且与所述传动件相连的滑动座及一端连接于所述滑动座且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型腔的滑动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向抽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的靠近所述第二模板侧开设导向斜槽,所述导向斜槽包括位于靠近所述第一型腔侧的第一斜面和远离所述第一型腔侧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的远离所述导向斜槽槽底侧朝靠近所述第一型腔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二斜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斜面;
所述传动件的靠近所述第一模板侧具有能够伸入所述导向斜槽内的导向斜块,所述导向斜块包括靠近所述第二型腔的第三斜面和远离所述第二型腔的第四斜面,所述第三斜面和所述第四斜面均平行于所述第一斜面,所述第三斜面和所述第四斜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斜面和所述第一斜面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向抽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的靠近所述限位台侧开设阶梯槽,所述限位台的靠近所述第二模板侧固定装配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滑动装配于所述阶梯槽;
所述装配槽的槽底固定装配有位于所述滑动座的背离所述第一型腔侧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到所述第一型腔的距离大于所述滑动座滑动方向上的长度。
9.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板及与所述第一模板对应配合的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开设第一型腔,所述第二模板开设第二型腔,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第二模板合模时所述第一型腔和所述第二型腔配合形成模具型腔,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侧向抽离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装配于所述第一模板且伸入所述第一型腔内的第一镶件及装配于所述第二模板且伸入所述第二型腔内的第二镶件,所述滑块组件包括滑动座和滑块,所述滑动座和所述第一镶件之间设置第二弹性件。
CN202023123685.9U 2020-12-22 2020-12-22 侧向抽离机构及注塑模具 Active CN2161529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23685.9U CN216152948U (zh) 2020-12-22 2020-12-22 侧向抽离机构及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23685.9U CN216152948U (zh) 2020-12-22 2020-12-22 侧向抽离机构及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52948U true CN216152948U (zh) 2022-04-01

Family

ID=80834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23685.9U Active CN216152948U (zh) 2020-12-22 2020-12-22 侧向抽离机构及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529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382762U (zh) 一种带侧孔注塑件的注塑模具
CN213382765U (zh) 双级滑块结构和注塑模具
CN216152948U (zh) 侧向抽离机构及注塑模具
CN218453156U (zh) 一种前面板注塑模具
CN209440687U (zh) 一种四六分儿童座椅座框底板注塑模
CN208428590U (zh) 一种内置模具二次强脱结构
CN112895352B (zh) 一种直顶内旋转轴抽芯的二次顶出结构
CN214726169U (zh) 一种模具胶口模内切机构
CN210308870U (zh) 自动断料注塑模具
CN210705813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侧模结构
CN211165131U (zh) 汽车立柱内饰板模具大角度斜抽芯机构
CN211763219U (zh) 一种杯盖注塑用模具
CN107901360B (zh) 一种具有延时功能的自动顶出装置及具有其的模具
CN114274467B (zh) 防粘模斜抽结构
CN215472800U (zh) 注塑模具
CN111775407A (zh) 一种tpu气嘴注塑模具以及注塑方法
CN107791463B (zh) 母模斜抽芯退出结构
CN212400193U (zh) 一种运用蝶型弹簧的hud新型注塑压缩模具
CN217169583U (zh) 注塑模具
CN210911032U (zh) 一种模具开模顺序的控制机构
CN216329738U (zh) 一种塑料外盖注塑模具
CN212194059U (zh) 倒扣脱模结构
CN218429716U (zh) 管夹钉模简易强脱模具
CN220661618U (zh) 一种双色注塑模
CN219855798U (zh) 一种塑料模具定模顶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