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34560U - 条形音箱及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条形音箱及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34560U
CN216134560U CN202122411570.8U CN202122411570U CN216134560U CN 216134560 U CN216134560 U CN 216134560U CN 202122411570 U CN202122411570 U CN 202122411570U CN 216134560 U CN216134560 U CN 2161345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ound
wall
terminal
step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1157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海栋
张志刚
宋永刚
肖劲立
王相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yang International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yang International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yang International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yang International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1157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345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345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345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条形音箱及显示设备,其中条形音箱包括箱体;箱体的后侧壁或底面上凹设有端口槽;端口槽的侧壁上形成有呈阶梯状布置的第一台阶壁和第二台阶壁;第一台阶壁和第二台阶壁呈上下布置,第一台阶壁开设有多个第一接口和第二台阶壁开设有多个用于装设端子的第二接口。本实用新型利用呈台阶状布置的两个台阶壁,每个台阶壁上均设有多个接口,进而便于将音箱的各种端子集中布置在该台阶壁上,使得外部连接线能够沿音箱的长度方向布置,从箱体的背侧或底侧伸入端口槽内,与两个台阶壁上的接口一一对应相接,进而减小外接连接线的占用空间,其体积小,外观美观,接线操作简便。两台阶壁呈阶梯状布置,可避免两台阶壁上的端子间的短路。

Description

条形音箱及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响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条形音箱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Soundbar条形音箱是将多个声道的音箱功能整合在一个箱体内的长条状腔体中,每个通道都有独立的腔体,保障良好的隔离和分离度。Soundbar条形音箱作为一种新兴的音响产品,不仅可以与平板电视譬如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等连接使用,还可以与机顶盒连接,是音响家族中将传统AV音响和数码技术结合的最彻底的一个成员。
使用时与传统音响不同,Soundbar以横向摆放使用。而且Soundbar在外形尺寸上注重与液晶电视的尺寸相匹配,可以放置在电视的底座上,也可以与电视一起壁挂在墙上,在视觉上与液晶电视具有较高的和谐度。
目前,大多数条形音箱中,箱体背侧设有多个外露的端口,多个端口包括导致包括电源端口、USB端口、充电端口、数据输入端口、数据输出端口等,多个端口均垂直的设于背侧,导致包括电源线、数据线等线束直立于箱体的背侧,导致占用空间较大,不利于音箱的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条形音箱及显示设备,以优化相关技术中条形音箱的结构,降低外接线的空间占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条形音箱,该条形音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呈长条状;所述箱体的后侧壁或底面上凹设有端口槽;所述端口槽的一侧壁上形成有呈阶梯状布置的第一台阶壁和第二台阶壁;所述第一台阶壁和第二台阶壁均面向所述箱体的同一端部;所述第一台阶壁和所述第二台阶壁呈上下布置,且所述第一台阶壁凸设于所述第二台阶壁的靠近所述端口槽中心的一侧;所述的第一台阶壁开设有多个用于装设端子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二台阶壁开设有多个用于装设端子的第二接口。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端口槽的底面和背面均设有开口;所述端口槽的底面开口贯穿所述箱体的底面,所述端口槽的背面开口贯穿所述箱体的背面。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在由前向后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台阶壁和所述第二台阶壁均向逐渐远离其所面向的端部的方向倾斜布置。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台阶壁与所述第二台阶壁之间具有夹角。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条形音箱还包括第一端子板和第二端子板;所述第一端子板和所述第二端子板设于所述箱体内,并呈上下间隔布置;所述第一端子板设于所述第一台阶壁的内侧,所述第一端子板靠近所述第一台阶壁的一端设有多个第一端子,多个所述第一端子一一对应的设于所述第一接口处;所述第二端子板设于所述二台阶壁的内侧,所述第二端子板靠近所述第二台阶壁的一端设有多个第二端子,多个所述第二端子一一对应的设于所述第二接口处。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条形音箱还包括导电连接板;所述导电连接板夹设于所述第一端子板和所述第二端子板之间,且所述导电连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子板和所述第二端子板电连接。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条形音箱还包括第三端子板;所述端口槽的前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用于装设端子的第三接口,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相对;所述第三端子板设于所述箱体内,并位于所述端口槽的前侧壁的前侧;所述第三端子板上设有多个第三端子,多个所述第三端子一一对应地设于所述第三接口处。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端子板与所述第二端子板位于同一平面内,且所述第三端子板与所述第二端子板成型为一体。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条形音箱还包括主控板,所述主控板集成于所述第一端子板或所述第二端子板上。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箱体内设有多个音腔和一电控腔;所述电控腔与所述音腔相隔离;所述端口槽形成于所述电控腔的外壁上,所述第一端子板和所述第二端子板均设于所述电控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显示主体和上述的条形音箱;所述条形音箱与所述显示主体信号连接。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低音炮;所述低音炮与所述条形音箱信号连接。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条形音箱中,在箱体的背侧设置端口槽,并利用端口槽的面向箱体长度方向的一侧壁上的呈台阶状布置的两个台阶壁,每个台阶壁上均设有多个接口,进而便于将音箱的各种端子集中布置在该台阶壁上,使得外部连接线能够沿音箱的长度方向布置,从箱体的背侧或底侧伸入端口槽内,与两个台阶壁上的接口一一对应相接,进而减小外接连接线的占用空间。本实用新型体积小,外观美观,并使音箱的接线操作更为简便。此外,两台阶壁呈阶梯状布置,可有效避免两台阶壁上的端子间的短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条形音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箱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上盖和下壳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4中上盖和下壳在另一视角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C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D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3中上盖和下壳的一剖视图。
图12是图11中E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1中F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2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G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的俯视图。
图18是图15中的第一端子板、第二端子板及第三端子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显示主体;200、条形音箱;300、低音炮;10、箱体;101、左音腔;102、电控腔;103、右音腔;1、上盖;110、密封筋;11、顶板;111、上分隔板;12、上前板;121、上安装槽;13、左上连接板;14、右上连接板;15、过渡部;16、左端板;17、右端板;2、下壳;220、密封槽;21、底板;211、下分隔板;22、下前板;221、下安装槽;23、后盖板;231、挂孔;24、左下连接板;25、右下连接板;3、喇叭;31、高音喇叭;32、全频喇叭;4、网罩;5、端口槽;51、第一台阶壁;511、第一接口;52、第二台阶壁;521、第二接口;531、第三接口;6、端子板;61、第一端子板;611、第一端子;62、第二端子板;621、第二端子;63、第三端子板;64、导电连接板;631、第三端子;7、电源板;71、电源接头;8、电源槽;81、电源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主要包括显示主体100和条形音箱200,条形音箱200通过与显示设备100信号连接,从而应用于多声道的音响系统,能够在保证较好的低音效果的同时,还满足了条形音箱200体积小、轻量化的需求,利于条形音箱200更加自由地摆放,实用性强。
其中,显示主体100具有用以显示画面的显示屏,且内置有音响系统,为视频及音频的输入输出播放设备。因此,显示主体100不限于电视譬如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还包括电脑等其他具有显示屏的音频输入设备。显示主体100包括控制主板,以及与控制主板电性连接的电源接口、外部装置接口等。其中,外部装置接口用于连接外接设备,从而向外接设备发送媒资数据。
条形音箱200卧式放置,并位于显示主体100的底部上,当然,条形音箱200也可以间隔地放置显示主体100的前侧,也可以挂壁,用以进行音乐的播放。
条形音箱200作为具有音频输出功能的外部设备。条形音箱200可以通过特定的接口规范,如HDMI、USB等,通过线缆接入显示主体100的外部装置接口。例如,条形音箱200可以通过USB接口连接显示主体100。当显示主体100需要输出音频时,可以通过USB接口将音频数据发送给条形音箱200,条形音箱200再将音频数据转化为声音信号,实现音频输出。
可以理解的是,条形音箱200也可以通过内置的蓝牙模块或者WIFI模块,与显示主体100实现无线信号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条形音箱200还可以对显示主体100传输的音频执行音质处理,以按照特定的输出方式播放音频数据,获得相应的音质效果。因此用户可以通过交互动作实现对数据处理功能控制,即实现对输出方式的设置。例如,条形音箱200所能够支持的设置内容包括音效模式、环绕开关、高音调节、低音调节、显示屏亮度调节、恢复出厂设置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还包括外置的低音炮300。低音炮300设于条形音箱200的一侧,并与条形音箱200信号连接,进而使条形音箱200与低音炮300配合形成外置的2.1声道系统。
所谓2.1声道就是在常见的2.0声道(双扬声器形成左右声道)上多增加了一个低音炮,以形成除左右声道以外的第三声道。由于目前的音箱趋向于轻量化,在减小音箱的体积的同时,会影响低音还原。因此,通过低音炮能够来弥补由于音箱体积的减小带来的低音损失,增强低音。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低音炮300还可以内置在条形音箱200内部,以提高显示装置的集成度和紧凑性。在体积最小化的同时,以最大限度地提升了音质。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用户的多元化的需求,该条形音箱200还可以与其他音响设备组合使用,形成5.1声道和7.1声道,实现更加丰富的环绕立体音响。
目前,大多数条形音箱中,箱体背侧设有多个外露的端口,多个端口包括导致包括电源端口、USB端口、充电端口、数据输入端口、数据输出端口等,多个端口均垂直的设于背侧,导致包括电源线、数据线等线束直立于箱体的背侧,导致占用空间较大,不利于音箱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条形音箱200中,主要通过优化相关技术中条形音箱200的结构,进而降低音箱外接线的空间占用,并提升音箱整体外观的美观性。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条形音箱20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箱体1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2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条形音箱200主要包括箱体10、喇叭3、网罩4、端口槽5、端子板6、主控板及电源板7。
箱体10呈长条状,在使用时,一般呈卧式放置。为了方便描述,以图1的视图方向为准,箱体10以朝向使用者的方向为“前”,背离使用者的方向为“后”,并以上述方位确定“上、下、左、右”。
箱体10的内部空间沿其自身长度方向分隔布置有左音腔101、电控腔102及右音腔103。其中,左音腔101和右音腔103与箱体10外部密封隔离。电控腔102通过开设于箱体10侧壁上的通气孔与箱体10外部相连通,以便于对其内部的电子器件进行散热。
喇叭3装设于箱体10的前侧面上。喇叭3设有多个,并呈左右对称布置在左音腔101和右音腔103的前侧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喇叭3包括高音喇叭31和全频喇叭32。左音腔101的前侧壁上设置有一高音喇叭31和一全频喇叭32。右音腔103的前侧壁上也设置有一高音喇叭31和一全频喇叭32。一组高音喇叭31和全频喇叭32配合在左音腔101内形成左声道,另一组高音喇叭31和全频喇叭32配合在右音腔103内形成有声道,进而可以提升音箱的音效和音质。
网罩4罩设于箱体10的前侧面上,喇叭3隐藏在网罩4内侧。网罩4上正对于高音喇叭31和全频喇叭32的位置密布有音孔(图中未标示),进而使高音喇叭31和全频喇叭32发出的声音均能够通过音孔箱体10的前侧传播。
请参阅图3和图4,箱体10包括上盖1和下壳2。上盖1和下壳2均呈长条状。上盖1和下壳2上下对拼安装,进而组合形成箱体10。
需要说明的是,箱体10的内部空间主要集中在下壳2上,即下壳2内形成有安装腔,以便于将高音喇叭31、全频喇叭32、音箱内部的主控板、电源板7、端子板6等电子器件均预先安装在下壳2上,少部分内部元件装设在上盖1上,最后将上盖1盖合在下壳2的顶面上,完成安装。上盖1和下壳2上下对拼安装后,即将安装腔内分隔出左音腔101、电控腔102及右音腔103。端子板6、主控板及电源板7均安装在电控腔102内。
图5是图4中上盖1和下壳2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中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4至图7,下壳2包括一体成型的底板21、下前板22、后盖板23、左下连接板24和右下连接板25。
其中,底板21呈平板状,底板21的底面作为音箱的底部外观面。底板21的底面可用于放置在桌面等工作台面上。底板21同时也作为安装腔的底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21的底面上设置有支撑件(图中未示出),并通过该支撑件支撑在桌面等工作台面上。
下前板22凸设于底板21顶面的前端,并沿着底板21的前端边沿的方向延伸。下前板22作为安装腔的前侧壁面。下前板22由底板21的顶面向上延伸布置,竖立于底板21的前侧。
下前板22的顶部边沿向下凹设形成有下安装槽221,下安装槽221与安装腔内部相连通。喇叭3的下半部分能够嵌装在下安装槽221内,并固定在下前板22的内侧。
后盖板23凸设于底板21顶面的后端边沿,并沿着底板21的后端边沿的方向延伸。后盖板23可由底板21的后端边沿向上弯折延伸成型。后盖板23直接作为音箱的背部外观面。同时,下前板22也作为安装腔的后侧壁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盖板23的背面上设置有挂孔231,并通过该挂孔231使音箱能够挂接在墙壁上使用。
左下连接板24和右下连接板25分别凸设于底板21顶面的两端。左下连接板24的前端与下前板22的左端相接,左下连接板24的后端与后盖板23的左端相接。右下连接板25的前端与下前板22的右端相接,右下连接板25的后端与后盖板23的右端相接。
左下连接板24和右下连接板25作为安装腔的左右两侧壁面,进而在下前板22、后盖板23、左下连接板24和右下连接板25之间能够围成形成安装腔,以用于供音箱的各个内部元件进行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下前板22、左下连接板24、右下连接板25以及后盖板23的顶部边沿依次相衔接,进而在下前板22、左下连接板24、右下连接板25以及后盖板23的顶面上凹设有密封槽220。密封槽220位于下壳2的顶部边沿,密封槽220的轮廓呈环状,并环绕安装腔的周侧布置。在上盖1盖合在下壳2上时,上盖1能够与该密封槽220配合,对安装腔的内部空间进行密封。
图8是图4中上盖1和下壳2在另一视角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C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8中D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8至图10,并结合图4,上盖1包括一体成型的顶板11、上前板12、左上连接板13、右上连接板14、左端板16和右端板17。
其中,顶板11呈平板状,顶板11的顶面作为音箱的顶部外观面。
上前板12凸设于顶板11底面的前端,并沿着顶板11的前端边沿的方向延伸。上前板12由顶板11的底面向上延伸布置,竖立于顶板11的前侧。上前板12与下前板22呈上下相对布置,进而使上前板12与下前板22能够上下相对拼接。
左上连接板13和右上连接板14分别凸设于顶板11底面的两端。左上连接板13的前端与上前板12的左端相接。右上连接板14的前端与上前板12的右端相接。
左上连接板13与左下连接板24上下相对布置,进而使左上连接板13与左下连接板24能够上下相对拼接。
右上连接板14与右下连接板25上下相对布置,进而使右上连接板14与右下连接板25能够上下相对拼接。
请参阅图9和图10,并结合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顶板11的后端边沿向下弧形弯折的过渡部15,过渡部15沿着顶板11的后端边沿的方向延伸。过渡部15呈弧形折弯结构,过渡部15用于与后盖板23的顶部边沿进行上下拼接。过渡部15的高度尺寸远小于后盖板23,故后盖板23仍是音箱的背侧外观面。
请参阅图6和图7,并结合图4,上前板12上开设有上安装槽121,下前板22上开的下安装槽221与上安装槽121呈上下相对布置。上安装槽121和下安装槽221上下对拼组装形成安装孔。喇叭3能够对位装设于安装孔内,并夹设于上前板12与下前板22之间。
上安装槽121和下安装槽221设有多个,并一一对应布置,进而使安装孔形成有多个。每个安装孔均可用于安装一个喇叭3,如高音喇叭31或全频喇叭32。
在上盖1和下壳2的组装过程中,喇叭3能够预先安装在下安装槽221内,并通过线路与安装腔内的主控板等电子元件进行连接,再将上盖1盖合在下壳2上,进而使喇叭3夹持在对应的上安装槽121和下安装槽221之间,进而降低喇叭3组装和拆卸的难度。
仍请参阅图6、图7、图9和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由后至前的方向上,左下连接板24和右下连接板25的上端边沿以及均逐渐向下倾斜延伸,其上端边沿的前后两端分别与下前板22的顶端和后盖板23的顶端相接。相应地,左上连接板13和右上连接板14的下端边沿逐渐向下倾斜延伸,其下端边沿的前后两端分别与上前板12的底端和过渡部15的底端相接。进而使左上连接板13和左下连接板24上下相拼接及右上连接板14和右下连接板25上下相拼接时,均形成逐渐向前下方倾斜延伸的拼接线。因此,下壳2内部的体积明显大于上盖1内部的体积,故箱体10的内部空间能够主要集中在下壳2内的安装腔中。
请参阅图6至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前板12、左上连接板13、右上连接板14以及过渡部15的顶部边沿依次相衔接,进而在上前板12、左上连接板13、右上连接板14以及过渡部15的顶面上凸设有与密封槽220相配合的密封筋110。密封筋110位于上盖1的底部边沿,密封筋110的轮廓呈环状,并与密封槽220呈上下相对布置。在上盖1盖合在下壳2上时,上盖1的密封筋110能够插接伸入于密封槽220内布置,进而对安装腔的内部空间进行密封。
可以理解的是,密封筋110和密封槽220的设置位置可以互换。密封筋110也可以设于下壳2的周侧边沿的顶部,即设于下前板22、左下连接板24、右下连接板25以及后盖板23的顶面上。同时,密封槽220开设于上盖1的周侧边沿底部,即上前板12、左上连接板13、右上连接板14以及过渡部15的底面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下前板22上,密封槽220开设于下前板22的与上前板12相拼接的顶面上,即除去开设下安装槽221以外的区域的顶面。下安装槽221处因被喇叭下半部填装密封,故无需设置密封槽220。同理,在上前板12上,密封筋110凸设于上前板12的与下前板22相拼接的底面上,即除去开设上安装槽121以外的区域的底面。上安装槽121处因被喇叭上半部填装密封,故无需设置密封筋110。
图11是图3中上盖1和下壳2的一剖视图。图12是图11中E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1中F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4至图13,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21上于安装腔内凸设有向上延伸的下分隔板211,且顶板11的底面凸设有与下分隔板211上下相对的上分隔板111。下分隔板211的前端与下前板22相接,后端与后盖板23相接。上分隔板111的前端与上前板12相接,后端与过渡部15相接。在上盖1盖合在下壳2上时,上分隔板111与下分隔板211上下相拼接,并分隔安装腔。
上分隔板111和下分隔板211分别设有两个,两个上分隔板111和两个下分隔板211呈左右间隔并一一对应布置,进而将安装腔内部的空间即箱体10的内部空间沿其长度方向分隔为三段,分别对应左音腔101、电控腔102和右音腔103。主控板、功放板、电源板、端子板等电子器件均可集成安装在电控腔102内,与左音腔101、右音腔103密封隔离。使左音腔101和右音腔103形成独立的密封腔体,进而提升条形音箱200整体的音质和音效。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相应地增加上分隔板111和下分隔板211的数量,进而增加箱体10的内部空间中音腔的数量。
请参阅图11,在一些实施例中,下分隔板211的顶面凹设有密封槽220,上分隔板111的底端凸设有与该密封槽220相对的密封筋110。密封槽220与密封筋110配合,可使下分隔板211与上分隔板111之间实现密封,进而提高左音腔101和右音腔103的密封性,并使电控腔102与左音腔101、右音腔103密封隔离。
请参阅图6至图13,左端板16位于左上连接板13的外侧,并作为音箱左端的外观面。
在上盖1盖合在下壳2上时,左端板16的底部与底板21左端的顶面相接,左端板16的后端边沿与后盖板23相接。且左端板16遮挡在左上连接板13和左下连接板24的外表面侧,进而遮挡左上连接板13和左下连接板24之间的拼接缝,如图12和图15所示。
仍请参阅图6至图16,右端板17位于右上连接板14的外侧,并作为音箱右端的外观面。
在上盖1盖合在下壳2上时,右端板17的底部与底板21右端的顶面相接,右端板17的后端边沿与后盖板23相接。且右端板17遮挡在右上连接板14和右下连接板25的外表面侧,进而遮挡右上连接板14和右下连接板25之间的拼接缝,如图13和图16所示。左端板16和右端板17的配合,使音箱左右两端的外观面中看不出上盖1与下壳2的拼接结构。
图14是图2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5中G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6的俯视图。
请参阅图14至图17,下壳2的背侧凹设有端口槽5。端口槽5正对于箱体10内部的电控腔102。端口槽5的底面和背面均设有开口,端口槽5的底面开口贯穿箱体10的底面,即贯穿下壳2的底板21。端口槽5的背面开口贯穿箱体10的背面,即贯穿下壳2的后盖板23。端口槽5可由下壳2的底板21向上凹设形成,也可以由后盖板23向前凹设形成。
端口槽5的面向箱体10的端部的侧壁上形成有呈阶梯状布置的第一台阶壁51和第二台阶壁52。即第一台阶壁51和第二台阶壁52可以形成于端口槽5的面向下壳2右端的侧壁上,也可以形成于端口槽5的面向下壳2左端的侧壁上。
第一台阶壁51开设有多个用于装设端子的第一接口511。第二台阶壁52开设有多个用于装设端子的第二接口521。
第一台阶壁51和第二台阶壁52呈上下布置。第一台阶壁51凸设于第二台阶壁52的靠近端口槽5中心的一侧。即,第二台阶壁52更靠近端口槽5的底面开口,也更远离端口槽5的中心。
端口槽5的前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用于装设端子的第三接口531。第三接口531面向端口槽5的背侧开口,即面向后盖板23。第三接口531靠近于底板21,与第二接口521相对。
图18是图15中的第一端子板61、第二端子板62及第三端子板63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图18的俯视图。
请参阅图18和图19,并结合图15,端子板6设于电控腔102内,并靠近端口槽5布置。端子板6包括第一端子板61、第二端子板62和第三端子板63。
第一端子板61设于电控腔102内,并位于第一台阶壁51的内侧。第一端子板61的靠近第一台阶壁51的一端开设有多个第一端子611,多个第一端子611与多个第一接口511一一对应布置。第一端子611能够外露或凸出于第一接口511,以便于外接连接线或器件。
第二端子板62设于电控腔102内,并位于第二台阶壁52的内侧。第二端子板62的靠近第二台阶壁52的一端开设有多个第二端子621,多个第二端子621与多个第二接口521一一对应布置。第二端子621能够外露或凸出于第二接口521,以便于外接连接线或器件,如数据输入线和数据输出线等。
第一端子板61和第二端子板62呈上下间隔布置,即第一端子板61间隔地叠置在第二端子板62的上方。故该方案能够有效地减小端子板6对电控腔102及箱体10内部空间的占用,有利于缩小箱体10的体积。同时配合呈阶梯状布置的第一台阶壁51和第二台阶壁52及其上的多个第一接口511和第二接口521,可以是外接连接线均集中在端口槽5的一个方向上,有利于布线,并使音箱的整体外观整洁美观。
可以理解的是,台阶壁可以设置三个、四个或更多,如在第一台阶壁51和第二台阶壁52的上下侧设置第三台阶壁、第四台阶壁等,并在第三台阶壁、第四台阶壁上开设相应的接口,在电控腔102内设置相应的端子板6。
请参阅图16和图1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台阶壁51和第二台阶壁52均呈倾斜布置。具体地,在由前向后的方向上,第一台阶壁51和第二台阶壁52均向逐渐远离端口槽5的另一侧壁的方向倾斜布置。进而使第一接口511和第二接口521上的连接线或器件能够朝向箱体10的背侧,有利于连接线从端口槽5的背侧开口或底侧开口出线。可以理解的是,与其相匹配的是,多个第一端子611倾斜地布置在第一端子板61的一端,多个第二端子621倾斜地布置在第二端子板62的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台阶壁51与第二台阶壁52之间具有夹角。因此,多个第一接口511的连接线与多个第二接口521上的连接线能够呈现不同的出线角度,进而便于第一接口511和第二接口521上的连接线拆卸及识别。
请参阅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子板61和第二端子板62之间还设有导电连接板64。第一端子板61和第二端子板62分别安装在导电连接板64的上方和下方。导电连接板64的顶部和底部能够分别与第一端子板61和第二端子板62电连接,进而使第一端子板61和第二端子板62上的电路或元器件能够导电连接,实现第一端子板61和第二端子板62的同步和集中控制。
请参阅图15、图18和图19,第三端子板63设于电控腔102内,并位于第三接口531的内侧。第三端子板63的靠近第三接口531的一端开设有多个第三端子631。多个第三端子631与多个第三接口531一一对应布置。第三端子631能够外露或凸出于第三接口531,以便于外接连接线或器件,如USB、蓝牙等。
第三端子板63与第二端子板62相对,更靠近于下壳2的底板21。第三端子板63与第一端子板61和第二端子板62间隔布置,且与第一端子板61或第二端子板62电连接,进而实现同步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端子板63与第二端子板62位于同一平面内,且第三端子板63与第二端子板62成型为一体。将第三端子板63和第二端子板62集成为一体,有利于实现端子板6的集中控制,并缩小体积。
仍请参阅图15、图18和图19,主控板设于电控腔102内,并集成在第一端子板61或第二端子板62上,进而有利于进一步减小电控腔102内的体积。可以理解的是,主控板也可以单独设置在电控腔102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功放板设于电控腔102内,并集成在第一端子板61或第二端子板62上,进而有利于进一步减小电控腔102内的体积。
请参阅图15,电源板7独立设置于电控腔102内,并与端子板6间隔布置,进而有利于电源板7的散热。下壳2的底部凹设有电源槽8,电源槽8的侧壁上开设有电源接口81。电源接口81内设有电源接头71,电源接头71与电源板7电连接。电源接头71用于外接电源,以为电源板7提供电能。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条形音箱200中,在箱体10的背侧设置端口槽5,并利用端口槽5的面向箱体10长度方向的一侧壁上的呈台阶状布置的两个台阶壁,每个台阶壁上均设有多个接口,进而便于将音箱的各种端子集中布置在该台阶壁上,使得外部连接线能够沿音箱的长度方向布置,从箱体10的背侧或底侧伸入端口槽5内,与两个台阶壁上的接口一一对应相接,进而减小外接连接线的占用空间。本实用新型体积小,外观美观,并使音箱的接线操作更为简便。此外,两台阶壁呈阶梯状布置,可有效避免两台阶壁上的端子间的短路问题。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2)

1.一种条形音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呈长条状;所述箱体的后侧壁或底面上凹设有端口槽;
所述端口槽的一侧壁上形成有呈阶梯状布置的第一台阶壁和第二台阶壁;所述第一台阶壁和第二台阶壁均面向所述箱体的同一端部;
所述第一台阶壁和所述第二台阶壁呈上下布置,且所述第一台阶壁凸设于所述第二台阶壁的靠近所述端口槽中心的一侧;
所述的第一台阶壁开设有多个用于装设端子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二台阶壁开设有多个用于装设端子的第二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槽的底面和背面均设有开口;所述端口槽的底面开口贯穿所述箱体的底面,所述端口槽的背面开口贯穿所述箱体的背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音箱,其特征在于,在由前向后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台阶壁和所述第二台阶壁均向逐渐远离其所面向的端部的方向倾斜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条形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壁与所述第二台阶壁之间具有夹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音箱还包括第一端子板和第二端子板;
所述第一端子板和所述第二端子板设于所述箱体内,并呈上下间隔布置;
所述第一端子板设于所述第一台阶壁的内侧,所述第一端子板靠近所述第一台阶壁的一端设有多个第一端子,多个所述第一端子一一对应的设于所述第一接口处;
所述第二端子板设于所述二台阶壁的内侧,所述第二端子板靠近所述第二台阶壁的一端设有多个第二端子,多个所述第二端子一一对应的设于所述第二接口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条形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音箱还包括导电连接板;
所述导电连接板夹设于所述第一端子板和所述第二端子板之间,且所述导电连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子板和所述第二端子板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条形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音箱还包括第三端子板;
所述端口槽的前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用于装设端子的第三接口,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相对;
所述第三端子板设于所述箱体内,并位于所述端口槽的前侧壁的前侧;
所述第三端子板上设有多个第三端子,多个所述第三端子一一对应地设于所述第三接口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条形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端子板与所述第二端子板位于同一平面内,且所述第三端子板与所述第二端子板成型为一体。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条形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音箱还包括主控板,所述主控板集成于所述第一端子板或所述第二端子板上。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条形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有多个音腔和一电控腔;所述电控腔与所述音腔相隔离;
所述端口槽形成于所述电控腔的外壁上,所述第一端子板和所述第二端子板均设于所述电控腔内。
1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主体和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条形音箱;所述条形音箱与所述显示主体信号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低音炮;所述低音炮与所述条形音箱信号连接。
CN202122411570.8U 2021-09-30 2021-09-30 条形音箱及显示设备 Active CN2161345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11570.8U CN216134560U (zh) 2021-09-30 2021-09-30 条形音箱及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11570.8U CN216134560U (zh) 2021-09-30 2021-09-30 条形音箱及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34560U true CN216134560U (zh) 2022-03-25

Family

ID=80773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11570.8U Active CN216134560U (zh) 2021-09-30 2021-09-30 条形音箱及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345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27225A (zh) 用于通用扬声器箱的声学角状部
JP2009194541A (ja) 薄型構造の薄型テレビ
CN216134560U (zh) 条形音箱及显示设备
CN103813220A (zh) 用于平板电视机悬挂音箱的构架
WO2024022104A1 (zh) 一种音箱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CN216134559U (zh) 条形音箱及显示设备
US8270652B2 (en) Integrated television mount and audio system
CN216217382U (zh) 条形音箱及显示设备
CN216057391U (zh) 显示设备及其条形音箱
CN216357143U (zh) 音箱设备
CN216134558U (zh) 条形音箱及显示设备
CN216362345U (zh) 一种多功能集成音箱及音响系统
CN213522338U (zh) 一种三分频线阵列音柱式音箱
CN216057394U (zh) 条形音箱及显示设备
CN216057392U (zh) 条形音箱及显示设备
US11843911B2 (en) Generic loudspeaker enclosure
CN216134563U (zh) 条形音箱及显示设备
CN213906853U (zh) 一种多功能集成影音系统
CN216057390U (zh) 显示设备及其条形音箱
CN209982661U (zh) 一种可调节音效的条状音箱
CN219227757U (zh) 一种音箱和显示装置
CN220156619U (zh) 一种全景声音箱
CN113747290A (zh) 一种多功能集成音箱及音响系统
CN214851677U (zh) 一种多功能长条音响
CN218788775U (zh) 一种音响可独立拆卸的液晶电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