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34011U - 多极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多极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134011U CN216134011U CN202021333723.0U CN202021333723U CN216134011U CN 216134011 U CN216134011 U CN 216134011U CN 202021333723 U CN202021333723 U CN 202021333723U CN 216134011 U CN216134011 U CN 21613401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shielding
- terminals
- insulator
- grou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5405 multipole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29910000679 sold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5—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极连接器,其包括互相插接配合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体、多个第一导电端子以及第一屏蔽部;第一导电端子包括多个第一信号端子和多个第一接地端子;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绝缘体、多个第二导电端子、第二屏蔽部以及屏蔽隔离件;第二导电端子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信号端子和多个第二接地端子;在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插接配合时,多个第二信号端子和多个第一信号端子一一对应接触;多个第二接地端子与多个第一接地端子一一对应接触,第二屏蔽部与第一屏蔽部接触,第一接地端子远离第一屏蔽部的一端与屏蔽隔离件接触。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多极连接器的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极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今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电子设备被广泛应用,电子设备内部会被设置多种不同功能的电路基板,以符合用户对于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需求。目前,通常采用多极连接器电连接两块电路基板。
相关技术的多极连接器包括互相可拆卸连接的母座和公座,母座包括母座基板、固定支撑于母座基板的母座绝缘体、围绕母座绝缘体设置的第一屏蔽部以及固定于母座绝缘体的第一信号端子;公座包括公座基板、固定支撑于公座基板且与母座绝缘体可拆卸连接的公座绝缘体、固定于公座绝缘体的第二屏蔽部以及固定于公座绝缘体的第二信号端子;在母座绝缘体和公座绝缘体相互嵌合连接的状态下,第二信号端子与第一信号端子接触并形成电连接,第二信号端子将外部电信号向与其接触的第一信号端子传输,其中,一个第一信号端子搭配一个第二信号端子以形成一个信号传输端子组;第一屏蔽部和第二屏蔽部相互接触并共同围成屏蔽空间,第一、第二信号端子均位于屏蔽空间内,第一屏蔽部接地以使第一屏蔽部和第二屏蔽部共同形成屏蔽作用。
然而,相关技术中,在信号传输的过程中,由于相邻的两个信号传输端子组之间信号间隔较近,使得相邻的两个信号传输端子组相互之间产生信号干扰现象,使得信号传输的可靠性低。并且内部端子信号容易外漏从而对外部元器件造成干扰。
因此,实有必须提供一种新的多极连接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号传输可靠性高的多极连接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极连接器,其包括互相插接配合并形成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体、装设于所述第一绝缘体的多个第一导电端子以及套设于所述第一绝缘体且用于接地的第一屏蔽部;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信号端子和多个第一接地端子;
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与所述第一绝缘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二绝缘体、装设于所述第二绝缘体的多个第二导电端子、固定于所述第二绝缘体且用于接地的第二屏蔽部以及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之间且与所述第二屏蔽部固定形成电连接的屏蔽隔离件;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信号端子和多个第二接地端子;
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插接配合时,多个所述第二信号端子和多个所述第一信号端子一一对应接触;多个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与多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一一对应接触,所述第二屏蔽部与所述第一屏蔽部接触,所述第一接地端子远离所述第一屏蔽部的一端与所述屏蔽隔离件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体包括第一环形安装部、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安装部内的凸起部,所述第一环形安装部与所述凸起部之间间隔形成第一环形槽;多个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呈两排分别布设于所述凸起部的相对两侧并外露于所述第一环形槽;每排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和多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插接配合时,所述屏蔽隔离件弹性夹持于两排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多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之间。
优选的,所述凸起部包括自靠近所述第二连接器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二连接器凹陷形成的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插接配合时,所述屏蔽隔离件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每一所述第一接地端子靠近所述凸起部的一端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一凹槽内并与所述屏蔽隔离件相抵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屏蔽部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环形安装部的呈环状的第一主体部、由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外周缘沿所述第一环形安装部的外周侧弯折延伸并用于接地的第一接地焊脚和屏蔽焊脚。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器还包括第一基板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接地焊盘,所述第一绝缘体固定支撑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一接地端子、所述第一接地焊脚和所述屏蔽焊脚通过所述第一接地焊盘接地。
优选的,所述屏蔽焊脚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屏蔽焊脚与多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接地焊盘包括多个,每一所述屏蔽焊脚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固定连接于同一所述第一接地焊盘。
优选的,所述第二绝缘体包括围合形成第二凹槽的第二环形安装部,多个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呈两排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环形安装部的相对两侧并外露于所述第二凹槽;每排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二信号端子和多个所述第二接地端子;所述屏蔽隔离件设置在两排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之间;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插接配合时,所述第二环形安装部插接于所述第一环形槽内,所述凸起部插接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屏蔽部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二环形安装部的第二主体部、以及自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外周缘沿所述第二环形安装部的外周侧弯折延伸并用于接地的第二接地焊脚;所述第二屏蔽部包括两个且间隔设置于所述屏蔽隔离件的相对两端;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插接配合时,所述第二屏蔽部插设于所述第一环形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屏蔽部还包括自所述第二主体部向所述第二凹槽内弯折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屏蔽隔离件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贯穿所述延伸部的卡口,所述屏蔽隔离件卡设于所述卡口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器还包括第二基板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二接地焊盘,所述第二绝缘体固定支撑于所述第二基板,所述第二接地焊脚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通过所述第二接地焊盘接地。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多极连接器中,第一连接器增设了多个分别装设于第一绝缘体且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接地端子,第二连接器增设了屏蔽隔离件和多个分别固定于第二绝缘体且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二接地端子,在第一绝缘体和第二绝缘体相互嵌合连接的状态下,第二接地端子和与其对应的第一接地端子接触,第二屏蔽部与第一屏蔽部接触,各第一接地端子其中一端接地,其远离第一屏蔽部的一端分别与屏蔽隔离件接触,第一屏蔽部和第二屏蔽部共同围成屏蔽空间,第一接地端子和屏蔽隔离件共同将屏蔽空间分隔成多个屏蔽空间单元,将各第一信号端子和与其对应的第二信号端子分别收容于其中一个屏蔽空间单元内;上述结构中,通过第一接地端子和屏蔽隔离件的共同设置,将较大的屏蔽空间划分为多个较小的屏蔽空间单元,各屏蔽空间单元分别对其内部的第一信号端子起到了屏蔽作用,有效地避免了位于不同屏蔽空间单元内的第一信号端子相互之间产生的信号干扰现象,提高了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并且第一屏蔽部套设于第一绝缘体,与第二屏蔽部共同配合形成包围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屏蔽空间,有效避免了多极连接器内部端子信号的泄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极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极连接器的部分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多极连接器另一角度的部分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沿A-A线的剖示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器的立体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器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接器的立体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接器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屏蔽件、第一接地端子、第二屏蔽件以及屏蔽隔离件的立体结构插接配合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多极连接器的部分立体结构插接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同时参阅图1-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极连接器100,其包括互相插接配合并形成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2。
所述第一连接器1包括第一绝缘体11、第一屏蔽部12以及第一导电端子13。
所述第一绝缘体11包括第一环形安装部111、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安装部111内的凸起部112,所述第一环形安装部111与所述凸起部112之间间隔形成第一环形槽110;进一步的,所述凸起部112包括自靠近所述第二连接器2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二连接器2凹陷形成的第一凹槽1120。
所述第一屏蔽部12为导电材料制成,比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屏蔽部12由金属材料制成,其套设于所述第一绝缘体11且用于接地;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屏蔽部12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环形安装部111的呈环状的第一主体部121、由所述第一主体部121的外周缘沿所述第一环形安装部111的外周侧弯折延伸并用于接地的第一接地焊脚122和屏蔽焊脚 123。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主体部121的结构形式是不限的,比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主体部121呈矩形,所述第一主体部121包括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短轴边1201及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短轴边1201的两个长轴边1202,所述屏蔽焊脚123位移所述长轴边1202。
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3装设于所述第一绝缘体11,所述第一导电端子 13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信号端子131和多个第一接地端子132。
更具体的,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3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情况进行具体的设置,比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3呈两排分别布设于所述凸起部112的相对两侧并外露于所述第一环形槽110;每排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3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31和多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132;所述屏蔽焊脚123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屏蔽焊脚123与多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132一一对应。
各所述第一接地端子132其中一端与所述屏蔽焊脚123电连接,各所述第一接地端子132分别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31之间且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31间隔设置。
值得一提的是,多个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3沿所述长轴边1202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列,位于同一排的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31和所述第一接地端子 132沿所述长轴边1202的方向依次交替间隔设置。
在具体的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连接器1还包括第一基板14以及固定于第一基板14的第一焊盘部15。
具体的,所述第一绝缘体11固定支撑于所述第一基板14,所述第一焊盘部15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板14的第一信号焊盘151、第一接地焊盘15215,所述第一绝缘体11固定支撑于所述第一基板14,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31与所述第一信号焊盘151电连接,1515所述第一接地端子 132、所述第一接地焊脚122和所述屏蔽焊脚123通过所述第一接地焊盘152接地;所述第一接地焊盘152包括多个,每一所述屏蔽焊脚123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接地端子132固定连接于同一所述第一接地焊盘152。
所述第二连接器2包括第二绝缘体21、第二屏蔽部22、多个第二导电端子23以及屏蔽隔离件24。
所述第二绝缘体21与所述第一绝缘体11可拆卸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二绝缘体21包括围合形成第二凹槽210的第二环形安装部211。
所述第二屏蔽部22固定于所述第二绝缘体21且用于接地,多个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3装设于所述第二绝缘体21,所述屏蔽隔离件24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3之间且与两个所述第二屏蔽部22固定形成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屏蔽部22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二环形安装部211的第二主体部221、以及自所述第二主体部221的外周缘沿所述第二环形安装部211的外周侧弯折延伸并用于接地的第二接地焊脚222。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二屏蔽部22数量及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情况进行设置,比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屏蔽部22包括两个且间隔设置于所述屏蔽隔离件24的相对两端。当然,第二屏蔽部为环形结构也是可以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屏蔽部22还包括自所述第二主体部221向所述第二凹槽210内弯折延伸的延伸部223,所述延伸部223与所述屏蔽隔离件 24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贯穿所述延伸部223的卡口2230,所述屏蔽隔离件 24卡设于所述卡口2230内。
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3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信号端子231和多个第二接地端子232。
更具体的,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3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情况进行具体的设置,比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3呈两排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环形安装部211的相对两侧并外露于所述第二凹槽210,所述屏蔽隔离件24设置在两排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3之间;每排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3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二信号端子231和多个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2。
各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2分别位于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信号端子 231之间且与所述第二信号端子231间隔设置。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述第一连接器1和所述第二连接器2嵌合时,所述第二信号端子231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31一一对应设置,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2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141一一对应设置。在具体的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二连接器2还包括第二基板25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基板 25的第二焊盘部26;具体的,所述第二焊盘部26包括第二信号焊盘261 和第二接地焊盘262,所述第二绝缘体21固定支撑于所述第二基板25,所述第二信号焊盘261与所述第二信号端子231电连接并向所述第二信号端子231输入外部电信号,所述第二接地焊脚222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2 通过所述第二接地焊盘262接地。在所述第一连接器1和所述第二连接器 2配合时,多个所述第二信号端子231和多个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31一一对应接触,多个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2与多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132一一对应接触,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2和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接地端子132接触,所述第二屏蔽部22与所述第一屏蔽部12接触,所述屏蔽隔离件23 与所述第一屏蔽部12的长轴边1202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各所述第一接地端子132远离所述第一屏蔽部1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屏蔽隔离件23接触,所述第一屏蔽部12和所述第二屏蔽部22共同围成屏蔽空间10,所述第一接地端子132和所述屏蔽隔离件23共同将较大的所述屏蔽空间10分隔成多个较小的屏蔽空间单元101;各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31和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信号端子231分别收容于其中一个所述屏蔽空间单元101内,所述第二信号端子231和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31彼此接触并形成电连接,所述第二信号端子231和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31相互之间传输电信号。
更具体的,在所述第一连接器1和所述第二连接器插接2配合时,所述屏蔽隔离件24弹性夹持于两排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3的多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132之间;所述屏蔽隔离件24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110内,每一所述第一接地端子132靠近所述凸起部112的一端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一凹槽110内并与所述屏蔽隔离件24相抵接;所述第二环形安装部211插接于所述第一环形槽110内,所述凸起部112插接于所述第二凹槽210内;所述第二屏蔽部22插设于所述第一环形槽110内。
上述结构中,各个屏蔽空间单元101具有由第一屏蔽部12及其上的屏蔽焊脚123、第一接地端子132、第一接地焊盘152、第二屏蔽部22、屏蔽隔离件23、以及第二接地焊盘262所组成的全方位的金属所包围形成,对位于屏蔽空间单元101内的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3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 231实现了全方位的屏蔽保护,有效地避免了位于不同所述屏蔽空间单元 102内的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31相互之间产生的信号干扰现象,同时,在全方位的屏蔽保护,有效地避免了能够对屏蔽空间单元101内的第一信号端子131和第二信号端子231之间传输的信号向外泄漏,从而使得该多极连接器100信号传输的可靠性高;由于该多极连接器100内部信号端子之间的相互干扰少、无信号泄漏现象,使得其适用于高速信号的传输,满足 5G通信技术领域中对信号传输装置的要求。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多极连接器中,第一连接器增设了多个分别固定于第一绝缘体且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接地端子,第二连接器增设了屏蔽隔离件和多个分别固定于第二绝缘体且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二接地端子,在第一绝缘体和第二绝缘体相互嵌合连接的状态下,第二接地端子和与其对应的第一接地端子接触,第二屏蔽部与第一屏蔽部接触,各第一接地端子其中一端与第一屏蔽部电连接,其远离第一屏蔽部的一端分别与屏蔽隔离件接触,第一屏蔽部和第二屏蔽部共同围成屏蔽空间,第一接地端子和屏蔽隔离件共同将屏蔽空间分隔成多个屏蔽空间单元,将各第一信号端子和与其对应的第二信号端子分别收容于其中一个屏蔽空间单元内;上述结构中,通过第一接地端子和屏蔽隔离件的共同设置,将较大的屏蔽空间划分为多个较小的屏蔽空间单元,各屏蔽空间单元分别对其内部的第一信号端子起到了屏蔽作用,有效地避免了位于不同屏蔽空间单元内的第一信号端子相互之间产生的信号干扰现象,提高了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多极连接器,其包括互相插接配合并形成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体、装设于所述第一绝缘体的多个第一导电端子以及套设于所述第一绝缘体且用于接地的第一屏蔽部;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信号端子和多个第一接地端子;
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与所述第一绝缘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二绝缘体、装设于所述第二绝缘体的多个第二导电端子、固定于所述第二绝缘体且用于接地的第二屏蔽部以及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之间且与所述第二屏蔽部固定形成电连接的屏蔽隔离件;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信号端子和多个第二接地端子;
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插接配合时,多个所述第二信号端子和多个所述第一信号端子一一对应接触;多个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与多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一一对应接触,所述第二屏蔽部与所述第一屏蔽部接触,所述第一接地端子远离所述第一屏蔽部的一端与所述屏蔽隔离件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体包括第一环形安装部、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安装部内的凸起部,所述第一环形安装部与所述凸起部之间间隔形成第一环形槽;多个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呈两排分别布设于所述凸起部的相对两侧并外露于所述第一环形槽;每排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和多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插接配合时,所述屏蔽隔离件弹性夹持于两排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多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包括自靠近所述第二连接器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二连接器凹陷形成的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插接配合时,所述屏蔽隔离件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每一所述第一接地端子靠近所述凸起部的一端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一凹槽内并与所述屏蔽隔离件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部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环形安装部的呈环状的第一主体部、由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外周缘沿所述第一环形安装部的外周侧弯折延伸并用于接地的第一接地焊脚和屏蔽焊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还包括第一基板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接地焊盘,所述第一绝缘体固定支撑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一接地端子、所述第一接地焊脚和所述屏蔽焊脚通过所述第一接地焊盘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焊脚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屏蔽焊脚与多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接地焊盘包括多个,每一所述屏蔽焊脚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固定连接于同一所述第一接地焊盘。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体包括围合形成第二凹槽的第二环形安装部,多个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呈两排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环形安装部的相对两侧并外露于所述第二凹槽;每排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二信号端子和多个所述第二接地端子;所述屏蔽隔离件设置在两排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之间;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插接配合时,所述第二环形安装部插接于所述第一环形槽内,所述凸起部插接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屏蔽部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二环形安装部的第二主体部、以及自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外周缘沿所述第二环形安装部的外周侧弯折延伸并用于接地的第二接地焊脚;所述第二屏蔽部包括两个且间隔设置于所述屏蔽隔离件的相对两端;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插接配合时,所述第二屏蔽部插设于所述第一环形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屏蔽部还包括自所述第二主体部向所述第二凹槽内弯折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屏蔽隔离件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贯穿所述延伸部的卡口,所述屏蔽隔离件卡设于所述卡口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器还包括第二基板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二接地焊盘,所述第二绝缘体固定支撑于所述第二基板,所述第二接地焊脚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通过所述第二接地焊盘接地。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333723.0U CN216134011U (zh) | 2020-07-08 | 2020-07-08 | 多极连接器 |
PCT/CN2020/119202 WO2022007213A1 (zh) | 2020-07-08 | 2020-09-30 | 多极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333723.0U CN216134011U (zh) | 2020-07-08 | 2020-07-08 | 多极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134011U true CN216134011U (zh) | 2022-03-25 |
Family
ID=79553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33372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134011U (zh) | 2020-07-08 | 2020-07-08 | 多极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134011U (zh) |
WO (1) | WO2022007213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58484B (zh) * | 2016-12-28 | 2020-02-21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
JP6806028B2 (ja) * | 2017-01-19 | 2020-12-23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多極コネクタセット |
WO2021000152A1 (zh) * | 2019-06-30 | 2021-01-07 |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多极连接器 |
-
2020
- 2020-07-08 CN CN202021333723.0U patent/CN21613401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20-09-30 WO PCT/CN2020/119202 patent/WO2022007213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2007213A1 (zh) | 2022-01-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848300B2 (ja) | コネクタ | |
KR101471283B1 (ko) | 커넥터 장치 | |
TW201841439A (zh) | 電連接器及其組合 | |
CN110401074A (zh) | 多极连接器 | |
CN204809560U (zh) | 连接器模块和连接器组件 | |
US11495900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dapter for connecting between two circuit board connectors | |
CN113924700B (zh) | 阴型多极连接器以及具备该阴型多极连接器的多极连接器组 | |
KR19980070470A (ko) | 전기 커넥터 | |
JP7251552B2 (ja) | 同軸コネクタ装置 | |
US11804674B2 (en) | Contact module, and female connector and male connector | |
KR20120022624A (ko) | 전기 커넥터 및 회로 보드 어셈블리 | |
CN111029858B (zh) | 一种连接器 | |
KR102095769B1 (ko) | 일체형 갈바닉 분리부를 갖는 플러그 커넥터 그리고 차폐 요소 | |
TWM481528U (zh) | 轉接器 | |
US20200119496A1 (en) | Connector Assembly | |
TWM496274U (zh) | 連接器之改良 | |
JP2004172131A (ja) | コネクタ構造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 |
CN216413329U (zh) | 多极连接器 | |
CN216134011U (zh) | 多极连接器 | |
WO2021168873A1 (zh) | 一种多级连接器组件及母连接器 | |
CN216436183U (zh) | 多极连接器 | |
KR100833802B1 (ko) | 쉴드쉘 커넥터 조립체 | |
CN111786201B (zh) | 一种多极基板电连接器 | |
CN211929734U (zh) | 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 | |
WO2021114273A1 (zh) | 一种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