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30227U - 用于工程机械设备的扶手装置及工程机械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工程机械设备的扶手装置及工程机械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30227U
CN216130227U CN202122382193.XU CN202122382193U CN216130227U CN 216130227 U CN216130227 U CN 216130227U CN 202122382193 U CN202122382193 U CN 202122382193U CN 216130227 U CN216130227 U CN 2161302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section
mounting
pipe
connecting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8219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志坚
凌大方
张啸鹏
冯泽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oomlion Earth Mov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oomlion Earth Mov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oomlion Earth Mov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oomlion Earth Mov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8219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302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302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302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ps, Ramps, And Handr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工程机械设备的扶手装置及工程机械设备,用于工程机械设备的扶手装置包括扶手本体和中间加强梁,扶手本体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安装段、第一扶手段、第二扶手段和第二安装段,第一安装段用于安装于下平台上,第二安装段用于安装于上平台上,第一扶手段自第一安装段朝向第二安装段倾斜延伸设置,中间加强梁包括第一加强段和第二加强段,第一加强段位于第一扶手段下方并自第一安装段朝向第二安装段倾斜延伸设置,第二加强段用于连接第一加强段和上平台。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中间加强梁同扶手本体的扶手段部分随型布置,从而加强整个扶手装置的强度,以达到避免因晃动而出现断裂现象的目的。

Description

用于工程机械设备的扶手装置及工程机械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工程机械设备的扶手装置及工程机械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便于操作者上下挖掘机进行维修和保养,必须在上下车平台上设置扶手帮助操作者进行上下车,以加大对人身安全的防护。现有的扶手结构就是将简单地将一根钢管折弯后两端分别固定在上下车平台上进行安装,但是挖掘机在工作时整个车体震动十分剧烈,简单的扶手结构强度不够,很容易因晃动而出现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工程机械设备的扶手装置及工程机械设备,旨在解决因现有的扶手结构强度不够而在晃动中出现断裂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工程机械设备的扶手装置,其中,用于工程机械设备的扶手装置包括:扶手本体和中间加强梁;扶手本体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安装段、第一扶手段、第二扶手段和第二安装段,第一安装段用于安装于下平台上,第二安装段用于安装于上平台上,第一扶手段自第一安装段朝向第二安装段倾斜延伸设置;中间加强梁包括第一加强段和第二加强段,第一加强段位于第一扶手段下方并自第一安装段朝向第二安装段倾斜延伸设置,第二加强段用于连接第一加强段和上平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扶手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组件,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用于设置在上平台上的第一安装板以及设置在第一安装板上的第一加强管,第二安装段与第一加强管连接,第一加强管的外周侧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加强筋,至少两个第一加强筋分别与第一安装板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管的内径大于第二安装段的内径,第一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柱以及与第一连接柱连接的第二连接柱,第一连接柱插设于第一加强管内,且第一连接柱的外径与第一加强管的内径适配,第二连接柱插设于第二安装段内,且第二连接柱的外径与第二安装段的内径适配。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板上开设有供第一加强管插入并连接的第一安装孔,第一固定组件还包括用于自第一安装板背离第一加强管的一侧密封第一安装孔的密封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中间加强梁还包括与第二加强段远离第一加强段的一端连接的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一紧固件安装于第一安装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段远离第一扶手段的一端折弯并用于设置在下平台的水平台面上,扶手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组件,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用于设置在下平台上并与第一安装段间隔设置的第二加强管以及连接第一安装段和第二加强管的管夹。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固定组件还包括缓冲件,缓冲件设置在管夹和第一安装段之间以及管夹和第二加强管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扶手装置还包括第三固定组件,第三固定组件包括用于设置在下平台的侧边上的第二安装板以及设置在第二安装板上的第三加强管,第三加强管远离第二安装板的一端折弯并与第一安装段连接,第三加强管的外周侧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加强筋,至少两个第二加强筋分别与第二安装板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加强管的内径大于第一安装段的内径,第三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三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包括第三连接柱以及与第三连接柱连接的第四连接柱,第三连接柱插设于第三加强管内,且第三连接柱的外径与第三加强管的内径适配,第四连接柱插设于第一安装段内,且第四连接柱的外径与第一安装段的内径适配。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三固定组件还包括插设于第二安装孔内的第四连接件,第三加强管套设于第四连接件上并与第二安装板连接,第四连接件为实心柱体。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扶手段与第一加强段平行间隔设置。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工程机械设备,其中,工程机械设备包括根据以上所述的用于工程机械设备的扶手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工程机械设备的扶手装置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用于工程机械设备的扶手装置包括扶手本体和中间加强梁,扶手本体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安装段、第一扶手段、第二扶手段和第二安装段,第一安装段用于安装于下平台上,第二安装段用于安装于上平台上,第一扶手段自第一安装段朝向第二安装段倾斜延伸设置,中间加强梁包括第一加强段和第二加强段,第一加强段位于第一扶手段下方并自第一安装段朝向第二安装段倾斜延伸设置,第二加强段用于连接第一加强段和上平台,即在扶手装置中新增有包括第一加强段和第二加强段的中间加强梁,且中间加强梁的第一加强段同扶手本体的第一扶手段一样均为自第一安装段朝向第二安装段倾斜延伸设置,以使得中间加强梁同扶手本体的扶手段部分随型布置,从而加强整个扶手装置的强度,以达到避免因晃动而出现断裂现象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扶手装置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扶手装置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扶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扶手装置的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扶手本体 11 第一安装段
12 第一扶手段 13 第二扶手段
14 第二安装段 2 中间加强梁
21 第一加强段 22 第二加强段
23 第二连接件 231 第一紧固件
3 第一固定组件 31 第一安装板
311 第一安装孔 32 第一加强管
321 第一加强筋 33 第一连接件
331 第一连接柱 332 第二连接柱
34 密封板 4 第二固定组件
41 第二加强管 42 管夹
5 第三固定组件 51 第二安装板
511 第二安装孔 52 第三加强管
521 第二加强筋 53 第三连接件
531 第三连接柱 532 第四连接柱
54 第四连接件 6 下平台
7 上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工程机械设备的扶手装置。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工程机械设备的扶手装置,其中,用于工程机械设备的扶手装置包括:
扶手本体1,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安装段11、第一扶手段12、第二扶手段13和第二安装段14,第一安装段11用于安装于下平台6上,第二安装段14用于安装于上平台7上,第一扶手段12自第一安装段11朝向第二安装段14倾斜延伸设置;和
中间加强梁2,包括第一加强段21和第二加强段22,第一加强段21位于第一扶手段12下方并自第一安装段11朝向第二安装段14倾斜延伸设置,第二加强段22用于连接第一加强段21和上平台7。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工程机械设备的扶手装置包括扶手本体1和中间加强梁2,扶手本体1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安装段11、第一扶手段12、第二扶手段13和第二安装段14,第一安装段11用于安装于下平台6上,第二安装段14用于安装于上平台7上,第一扶手段12自第一安装段11朝向第二安装段14倾斜延伸设置,中间加强梁2包括第一加强段21和第二加强段22,第一加强段21位于第一扶手段12下方并自第一安装段11朝向第二安装段14倾斜延伸设置,第二加强段22用于连接第一加强段21和上平台7,即在扶手装置中新增有包括第一加强段21和第二加强段22的中间加强梁2,且中间加强梁2的第一加强段21同扶手本体1的第一扶手段12一样均为自第一安装段11朝向第二安装段14倾斜延伸设置,以使得中间加强梁2同扶手本体1的扶手段部分随型布置,从而加强整个扶手装置的强度,以达到避免因晃动而出现断裂现象的目的。
具体地,扶手本体1可以为一整段空心钢管制成,第一安装段11可以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在第一安装段11和第一扶手段12之间将钢管进行折弯,以使第一安装段11和第一扶手段12之间的夹角大于90°,第一扶手段12倾斜设置,在第一扶手段12和第二扶手段13之间将钢管进行折弯,以使第二扶手段13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在第二扶手段13和第二安装段14之间将钢管进行折弯,以使第二扶手段13和第二安装段14之间的夹角为90°,第二安装段14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同时,中间加强梁2的第一加强段21和第二加强段22也可以为一整段空心钢管制成,在第一加强段21和第二加强段22之间将钢管进行折弯,并将第一加强段21焊接在位于第一扶手段12下方的第一安装段11上,以使第一加强段21倾斜设置,此外,第二加强段22远离第一加强段21的一端可以安装在下平台6上,即第二加强段22也位于第二扶手段13的下方。
参见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扶手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组件3,第一固定组件3包括用于设置在上平台7上的第一安装板31以及设置在第一安装板31上的第一加强管32,第二安装段14与第一加强管32连接,第一加强管32的外周侧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加强筋321,至少两个第一加强筋321分别与第一安装板31连接。具体地,第一安装板31可以通过第二紧固件可拆卸地安装在上平台7上,第一加强管32以及设置在第一加强管32上的至少两个第一加强筋321均可以通过焊接与第一安装板31进行连接,同时第一加强管32的外径可以大于第二安装段14的外径,即第一加强管32比第二安装段14粗,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L型板将扶手本体1安装于上平台7上,既能够降低扶手本体1的竖直段的长度达到加强效果,还能够有效避免出现L型板开裂的现象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管32的内径大于第二安装段14的内径,第一固定组件3还包括第一连接件33,第一连接件33包括第一连接柱331以及与第一连接柱331连接的第二连接柱332,第一连接柱331插设于第一加强管32内,且第一连接柱331的外径与第一加强管32的内径适配,第二连接柱332插设于第二安装段14内,且第二连接柱332的外径与第二安装段14的内径适配。即第一连接柱331的外径大于第二连接柱332的外径,则在将第二安装段14与第一加强管32进行连接时,先将第一连接件33的第一连接柱331插入第一加强管32内,然后再将第二安装段14套设于第一连接件33的第二连接柱332上,并将第二安装段14和第一加强管32进行焊合。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33可以为空心管。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板31上开设有供第一加强管32插入并连接的第一安装孔311,第一固定组件3还包括用于自第一安装板31背离第一加强管32的一侧密封第一安装孔311的密封板34。即第一安装孔311为通孔设置,则便于将第一加强管32与第一安装孔311的内壁进行焊接,同时,密封板34可以从第一安装板31背离第一加强管32的一侧对第一安装孔311进行密封,从而能够有效的阻止空气和水进行第一加强管32和扶手本体1的内腔中,以避免出现内腔生锈的现象。
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中间加强梁2还包括与第二加强段22远离第一加强段21的一端连接的第二连接件23,第二连接件23通过第一紧固件231安装于第一安装板31上。第二连接件23可以为空心钢管,且第二连接件23的一端挤压成型为扁状,并可在扁状区域开设有供第一紧固件231穿过的连接孔,第二连接件23的另一端与第二加强段22拼焊连接,第一紧固件231可以为螺栓和螺母结构。此外,第二加强段22远离第一加强段21的一端可以折弯设置,并与第二连接件23连接。
更具体地,在对扶手装置进行运输的过程中,可以先将中间加强梁2通过第二连接件23预先安装在第一安装板31上,以降低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形变偏移。
请再次参见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段11远离第一扶手段12的一端折弯并用于设置在下平台6的水平台面上,扶手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组件4,第二固定组件4包括用于设置在下平台6上并与第一安装段11间隔设置的第二加强管41以及连接第一安装段11和第二加强管41的管夹42。即第一安装段11包括与第二加强段22平行间隔设置的竖直部分以及与下平台6的水平台面连接的折弯部分,第二加强管41的一端可以挤压成型为扁状,并可在扁状区域通过第二螺纹件将第二加强管41与下平台6的侧边进行连接,然后通过管夹42分别夹住第一安装段11的竖直部分和第二加强管41,以能够进一步加强扶手本体1的强度。进一步地,管夹42可以为对夹双管夹42。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固定组件4还包括缓冲件,缓冲件设置在管夹42和第一安装段11之间以及管夹42和第二加强管41之间。缓冲件可以起到减震和缓冲的作用,保证扶手本体1和第二加强管41之间为弹性连接。具体地,缓冲件可以为橡胶垫或者其他合适的材料制成的垫块,缓冲件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缓冲件设置在管夹42和第一安装段11之间,另一个缓冲件设置在管夹42和第二加强管41之间。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扶手装置还包括第三固定组件5,第三固定组件5包括用于设置在下平台6的侧边上的第二安装板51以及设置在第二安装板51上的第三加强管52,第三加强管52远离第二安装板51的一端折弯并与第一安装段11连接,第三加强管52的外周侧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加强筋521,至少两个第二加强筋521分别与第二安装板51连接。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段11只存在竖直部分,并且是通过在第一安装段11和下平台6之间设置折弯的第三加强管52,以实现将扶手本体1安装在下平台6上。具体地,第二安装板51可以通过第三紧固件可拆卸地安装在下平台6的侧边上,第三加强管52以及设置在第三加强管52上的至少两个第二加强筋521均可以通过焊接与第二安装板51进行连接,同时第三加强管52的外径可以大于第一安装段11的外径,即第三加强管52比第一安装段11粗,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扶手装置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加强管52的内径大于第一安装段11的内径,第三固定组件5还包括第三连接件53,第三连接件53包括第三连接柱531以及与第三连接柱531连接的第四连接柱532,第三连接柱531插设于第三加强管52内,且第三连接柱531的外径与第三加强管52的内径适配,第四连接柱532插设于第一安装段11内,且第四连接柱532的外径与第一安装段11的内径适配。即第三连接柱531的外径大于第四连接柱532的外径,则在将第一安装段11与第三加强管52进行连接时,先将第三连接件53的第三连接柱531插入第三加强管52内,然后再将第一安装段11套设于第三连接件53的第四连接柱532上,并将第一安装段11和第三加强管52进行焊合。进一步地,第三连接件53可以为空心管。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安装板51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511,第三固定组件5还包括插设于第二安装孔511内的第四连接件54,第三加强管52套设于第四连接件54上并与第二安装板51连接,第四连接件54为实心柱体。即第二安装孔511可以为通孔设置,在将第三加强管52与第二安装板51进行连接时,可以向将第四连接件54置于第二安装孔511内并进行焊接,然后将第三加强管52套设于第四连接件54伸出于第二安装孔511的一端,并将第三加强管52分别与第四连接件54和第二安装板51进行焊接。此外,将第四连接件54设置为实心柱体,从而可以对第二安装孔511进行密封,以能够有效的阻止空气和水进行第三加强管52和扶手本体1的内腔中,避免出现内腔生锈的现象。
请再次参见图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扶手段12与第一加强段21平行间隔设置。第一扶手段12可以与第一安装段11的顶端连接,第一扶手段12可以与第一安装段11的二分之一位置处进行焊接。第二扶手段13也可以与第二加强段22平行间隔设置,即二者均是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同时,第一加强段21的长度可以小于第一扶手段12的长度,则对应的第二加强段22的长度大于第二扶手段13的长度。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工程机械设备,其中,工程机械设备包括根据以上所述的用于工程机械设备的扶手装置。由于工程机械设备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用于工程机械设备的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扶手本体(1),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安装段(11)、第一扶手段(12)、第二扶手段(13)和第二安装段(14),所述第一安装段(11)用于安装于下平台(7)上,所述第二安装段(14)用于安装于上平台(6)上,所述第一扶手段(12)自所述第一安装段(11)朝向所述第二安装段(14)倾斜延伸设置;和
中间加强梁(2),包括第一加强段(21)和第二加强段(22),所述第一加强段(21)位于所述第一扶手段(12)下方并自所述第一安装段(11)朝向所述第二安装段(14)倾斜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加强段(22)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段(21)和所述上平台(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程机械设备的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组件(3),所述第一固定组件(3)包括用于设置在所述上平台(6)上的第一安装板(3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31)上的第一加强管(32),所述第二安装段(14)与所述第一加强管(32)连接,所述第一加强管(32)的外周侧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加强筋(321),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加强筋(321)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板(3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工程机械设备的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管(32)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安装段(14)的内径,所述第一固定组件(3)还包括第一连接件(33),所述第一连接件(33)包括第一连接柱(331)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柱(331)连接的第二连接柱(332),所述第一连接柱(331)插设于所述第一加强管(32)内,且所述第一连接柱(331)的外径与所述第一加强管(32)的内径适配,所述第二连接柱(332)插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段(14)内,且所述第二连接柱(332)的外径与所述第二安装段(14)的内径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工程机械设备的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31)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加强管(32)插入并连接的第一安装孔(311),所述第一固定组件(3)还包括用于自所述第一安装板(31)背离所述第一加强管(32)的一侧密封所述第一安装孔(311)的密封板(3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工程机械设备的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加强梁(2)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加强段(22)远离所述第一加强段(21)的一端连接的第二连接件(23),所述第二连接件(23)通过第一紧固件(231)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3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工程机械设备的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段(11)远离所述第一扶手段(12)的一端折弯并用于设置在所述下平台(7)的水平台面上,所述扶手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组件(4),所述第二固定组件(4)包括用于设置在所述下平台(7)上并与所述第一安装段(11)间隔设置的第二加强管(41)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段(11)和所述第二加强管(41)的管夹(4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工程机械设备的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4)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设置在所述管夹(42)和所述第一安装段(11)之间以及所述管夹(42)和所述第二加强管(4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工程机械设备的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装置还包括第三固定组件(5),所述第三固定组件(5)包括用于设置在所述下平台(7)的侧边上的第二安装板(5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板(51)上的第三加强管(52),所述第三加强管(52)远离所述第二安装板(51)的一端折弯并与所述第一安装段(11)连接,所述第三加强管(52)的外周侧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加强筋(521),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加强筋(521)分别与所述第二安装板(5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工程机械设备的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加强管(52)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安装段(11)的内径,所述第三固定组件(5)还包括第三连接件(53),所述第三连接件(53)包括第三连接柱(531)以及与所述第三连接柱(531)连接的第四连接柱(532),所述第三连接柱(531)插设于所述第三加强管(52)内,且所述第三连接柱(531)的外径与所述第三加强管(52)的内径适配,所述第四连接柱(532)插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段(11)内,且所述第四连接柱(532)的外径与所述第一安装段(11)的内径适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工程机械设备的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51)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511),所述第三固定组件(5)还包括插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511)内的第四连接件(54),所述第三加强管(52)套设于所述第四连接件(54)上并与所述第二安装板(51)连接,所述第四连接件(54)为实心柱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工程机械设备的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扶手段(12)与所述第一加强段(21)平行间隔设置。
12.一种工程机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机械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工程机械设备的扶手装置。
CN202122382193.XU 2021-09-29 2021-09-29 用于工程机械设备的扶手装置及工程机械设备 Active CN2161302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82193.XU CN216130227U (zh) 2021-09-29 2021-09-29 用于工程机械设备的扶手装置及工程机械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82193.XU CN216130227U (zh) 2021-09-29 2021-09-29 用于工程机械设备的扶手装置及工程机械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30227U true CN216130227U (zh) 2022-03-25

Family

ID=80772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82193.XU Active CN216130227U (zh) 2021-09-29 2021-09-29 用于工程机械设备的扶手装置及工程机械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302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130227U (zh) 用于工程机械设备的扶手装置及工程机械设备
JPWO2010001478A1 (ja) フェンス
CN217350490U (zh) 一种塔吊附墙件背板加固装置
CN216041728U (zh) 一种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结构
CN212359148U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泵管减震降噪的加固装置
JP2020007882A5 (zh)
CN210344551U (zh) 一种超长风管垂直吊装装置
JP3170924U (ja) 太陽電池パネル支持用架台
CN210685332U (zh) 一种便于在爬架上安装的喷雾装置
CN107415887B (zh) 一种安全带安装组件
CN217100173U (zh) 铰接车车架的连接梁、铰接车车架以及铰接车
CN210800260U (zh) 一种支架连接系统
CN209194725U (zh) 一种建筑钢结构与墙体连接结构
CN211892921U (zh) 低净空刚性悬挂汇流排结构
CN217129002U (zh) 一种免打眼夹持组件
CN219508904U (zh) 一种墙体连接结构
CN212201244U (zh) 一种附墙支座安装装置
CN213597448U (zh) 一种立杆连接支座及立杆连接结构
CN209046565U (zh) 一种彩钢瓦屋面光伏加固支架结构
CN211054905U (zh) 悬置支撑梁及车辆
CN211736313U (zh) 一种倾斜墙面用悬吊装置
CN219969385U (zh) 发动机悬置系统及车辆
CN214733686U (zh) 地坎组合支架
CN215626622U (zh) 一种新型桅柱式高空作业平台
CN208054717U (zh) 一种可调节、可移动框架式固定吊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