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30193U - 一种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预封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预封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30193U
CN216130193U CN202122831674.4U CN202122831674U CN216130193U CN 216130193 U CN216130193 U CN 216130193U CN 202122831674 U CN202122831674 U CN 202122831674U CN 216130193 U CN216130193 U CN 2161301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t
cast strip
waterproof layer
supporting stee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3167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苗军平
鲁兵
田永平
万东东
刘静华
周浩然
温旭宏
韩贝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12th Bureau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12th Bureau Group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12th Bureau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12th Bureau Group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12th Bureau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12th Bureau Group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12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3167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301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301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301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建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预封闭结构;后浇带采用支撑钢板满铺,两侧的结构顶板下布置有支撑柱;后浇带的中线上间隔布置有灌浆钢管,灌浆钢管的顶部管口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封板,支撑钢板与结构顶板的交接部位铺设有第一防水层,灌浆钢管与支撑钢板的交接部位铺设有第二防水层,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的上层铺有第三防水层,第三防水层铺满支撑钢板并与结构顶板防水层形成统一整体。该后浇带预封闭结构能够针对周边建筑沉降尚未稳定的情况下提前对后浇带预封闭,从而插入地下室顶板回填及园林施工,不影响主体结构沉降,缩短了建造工期,且施工操作简单,后浇带的密实性较高,降低了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预封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建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预封闭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带动了多个产业链的滚动发展。同时,大多数房地产开发商奉行高周转的开发策略,提早达到营销目的和客户购房的良好环境,建筑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需配合业主进行项目售楼样板展示及园林展示,往往存在主楼上部主体施工还未完成就需配合建设单位施工周边地下室顶板、园林景观展示等情况,但是,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因为周边建筑物沉降的未稳定而不能直接进行后浇带浇筑施工。
主楼和周边地下室之间的沉降后浇带,需待主楼主体结构封顶且沉降稳定后方可施工,由于后浇带的设置使原结构的受力状态暂时改变,一般情况下,后浇带两侧模板及其钢管支架原则上不进行拆除,但考虑到模板、钢管及扣件等周转材料的长期占用,不能有效利用,使之成本增加。
为此,如何进行后浇带预封闭,并使后浇带部位支撑的钢管、模板、扣件等周转材料高效周转,达到配合建设单位园林、景观提前展示及主楼施工过程中地下室后浇带结构安全和稳定的目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预封闭结构,该结构能够降低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工期、同时满足后浇带两侧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预封闭结构,后浇带采用支撑钢板满铺,支撑钢板的两端搭接在两侧的结构顶板上,两侧的结构顶板下布置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端与结构顶板或顶板梁体一体连接、底端落在结构底板上;后浇带的中线上间隔布置有灌浆钢管,支撑钢板上开设有灌浆孔,灌浆钢管与灌浆孔的边沿采用满焊连接固定,灌浆钢管的顶部管口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封板,支撑钢板与结构顶板的交接部位铺设有第一防水层,灌浆钢管与支撑钢板的交接部位铺设有第二防水层,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的上层铺有第三防水层,第三防水层铺满支撑钢板并与结构顶板防水层形成统一整体。
进一步地,支撑钢板与两侧的结构顶板的搭接长度大于或等于100mm。
进一步地,沿后浇带走向支撑钢板的长度小于或等于1m,支撑钢板之间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支撑钢板通过支撑钢筋与后浇带钢筋网片固定连接,每块支撑钢板下至少有2道支撑钢筋,每道至少有4根支撑钢筋,支撑钢筋的直径大于或等于12mm。
进一步地,支撑柱至后浇带边沿的距离为300mm~500mm。
进一步地,支撑柱包括管材外模和混凝土内芯,支撑柱与结构顶板和顶板梁体一体浇筑成型,支撑柱的柱底与结构底板通过混凝土粘接。
进一步地,支撑柱包括预制柱体,预制柱体的柱顶与结构顶板采用混凝土浇筑连接、柱底踩在结构底板上。
进一步地,支撑钢板与结构顶板的过渡处设置有砂浆层找平。
进一步地,支撑钢板与结构顶板的过渡线上设置有缓冲泡沫棒,缓冲泡沫棒设置在第二防水层与第三防水层之间,第三防水层与缓冲泡沫棒之间衬有PE膜。
进一步地,封板与灌浆钢管点焊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预封闭结构,采用管材外模、混凝土内芯组成的支撑柱,支撑柱与后浇带两侧的结构顶板一体浇筑成型,待地下室顶板支撑达到可拆模条件时,一次性拆除模板支撑体系,仅保留支撑柱,通过支撑柱支撑混凝土顶板的自重,以及上部绿化景观土方回填后的各项荷载,既节约了施工成本,又保证了土方回填、绿化景观的先行施工。
支撑钢板及与其连接的支撑钢筋与后浇带甚至整个结构间接相连,其稳定性好,不会因上部土方回填扰动而移位,并且整体受力好;支撑钢板与结构顶板和灌浆钢管连接处所做的SBS防水层及缓冲泡沫棒多管齐下,多道防护更好的起到了防水作业,杜绝后浇带处渗漏的隐患,也满足了土方回填和景观绿化先行施工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灌浆钢管;2-封板;3-第二防水层;4-支撑钢板;5-第一防水层;6-第三防水层;7-缓冲泡沫棒;8-止水钢板;9-后浇带待浇筑区域;10-支撑钢筋;11-后浇带钢筋网片;12-结构顶板;13-支撑柱;14-结构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一种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预封闭结构,后浇带采用支撑钢板4满铺,支撑钢板4的两端搭接在两侧的结构顶板12上,两侧的结构顶板12下布置有支撑柱13,支撑柱13的顶端与结构顶板12或顶板梁体一体连接、底端落在结构底板14上,起到支撑稳定、安全、可靠的作用。后浇带的中线上间隔布置有灌浆钢管1,支撑钢板4上开设有灌浆孔,灌浆孔的间距满足后浇带能灌浆密实需求,灌浆钢管1与灌浆孔的边沿采用满焊连接固定,为防止灌浆钢管1与支撑钢板4连接处发生漏水现象,灌浆钢管1与支撑钢板4的交接部位铺设有第二防水层3。
支撑钢板4与结构顶板12的交接部位铺设有第一防水层5。预封闭后浇带为达到更好的防水效果,支撑钢板4与结构顶板12的过渡处先设置砂浆层找平,再铺设第一防水层5。
第一防水层5和第二防水层3的上层铺有第三防水层6,第三防水层6铺满支撑钢板4并与结构顶板防水层形成统一整体。支撑钢板4与结构顶板12连接处为避免后浇带浇筑前结构沉降引起防水卷材拉裂,故支撑钢板4与结构顶板12的过渡线上设置有缓冲泡沫棒7,缓冲泡沫棒7设置在第二防水层3与第三防水层6之间,第三防水层6与缓冲泡沫棒7之间衬有PE膜。第一防水层5、第二防水层3、第三防水层6均采用符合规范要求的SBS卷材。
灌浆钢管1的顶部管口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封板2。封板2与灌浆钢管1点焊连接,其作用是防止上部园林景观施工中将灌浆钢管1堵塞,影响后续灌浆,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后浇带具体施工条件时将封板2去除进行后浇带灌浆。
支撑钢板4与两侧的结构顶板12的搭接长度大于或等于100mm,利于支撑钢板承受上部荷载。支撑钢板4采用成品花纹钢板,沿后浇带走向支撑钢板4的长度小于或等于1m,便于安装操作,支撑钢板4之间焊接连接。为避免支撑钢板上部荷载导致其下挠变形,故支撑钢板4通过支撑钢筋10与后浇带钢筋网片11固定连接,每块支撑钢板4下至少有2道支撑钢筋10,每道至少有4根支撑钢筋10,支撑钢筋10的直径大于或等于12mm,满足其上部荷载作用。
根据受力计算要求和结构安全支撑柱13至后浇带边沿的距离为300mm~500mm,具体以安全计算为准。支撑柱13包括管材外模和混凝土内芯,支撑柱13与结构顶板12和顶板梁体一体浇筑成型,支撑柱13的柱底与结构底板14通过混凝土粘接。管材外模采用PVC管,待地下室顶板模板及支撑搭设完成后在梁或者顶板的模板上进行PVC管定位开洞,支撑柱13灌浆洞口定位开设完成后进行PVC管安装,PVC管顶部与支撑模板上表面平齐,并做好堵漏措施,防止混凝土浆液外流,PVC管底部与地下室底板紧密接触。为使PVC管在混凝土浇筑时安全、稳定,将采用PVC管专用卡环与邻近脚手架固定,每个PVC管固定卡环不小于2个,待PVC管定位固定后将混凝土内芯与结构顶板、梁体砼一起浇筑成型。
安装时PVC管必须确保其垂直;待支撑柱13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可将后浇带两侧的模板支撑系统拆除进行周转利用此时,此时,后浇带两侧的支撑柱13作为支撑体系支撑结构顶板12,提高了周转材料的利用率和周转速度。PVC管可替换为钢管,可以使用薄壁钢管灌注混凝土,形成支撑柱13,重复周转率更高。
待主体结构封顶,后浇带具备砼浇筑条件后,搭设后浇带部位的模板支撑体系。后浇带模板支撑体系搭设验收合格后去掉灌浆钢管1顶部的封板2并通过灌浆钢管1及时向顶板后浇带浇筑混凝土,并且利用灌浆钢管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待浇筑完毕的顶板后浇带混凝土终凝后,将顶板后浇带的模板支撑体系拆除。待后浇带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可将后浇带两侧的支撑柱13拆除。
将支撑柱13上下两端采用切割机将其切断,拆除后的支撑柱13可重复利用或者粉碎后二次回收利用;如二次回收利用,可先将外包PVC管清除,再将混凝土柱破除,再利用现场粉碎机将其粉碎后回收利用。如重复利用,转换至下一后浇带区域,此时支撑柱13因切割长度有所不足,故在支撑柱13安装时上端加设大于原外径的套管,在结构顶板12浇筑时一并完成浇筑灌实,实现了支撑柱13的重复利用。
也可采用相对厚一点的钢管作为支撑柱13,其顶部和底部采用钢板封堵可不灌注混凝土,也可灌注混凝土两种形式。
主体结构封顶,后浇带按设计规定的时间要求对顶板后浇带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后浇带部位的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完成后对后浇带两侧结构顶板的混凝土进行二次凿毛清理,并用高压水枪冲洗后,进行底模封堵。
2、拆除灌浆钢管上部的封板,对灌浆钢管内壁进行冲洗润湿。
3、利用灌浆钢管作为浇筑混凝土下料导管和振捣口,对顶板后浇带进行浇筑混凝土,其浇筑厚度必须至灌浆钢管上口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为,后浇带预封闭结构中的SBS防水层提供了防渗漏作用,再加上泡沫棒起到抗沉降拉裂SBS卷材的效果,从而后浇带防水效果更好。
后浇带两侧的支撑柱和结构顶板、顶板梁体同时浇筑,待支撑柱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可将可后浇带两侧的模板支撑系统拆除进行周转利用;提高了周转材料的利用率和周转速度。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预封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浇带采用支撑钢板(4)满铺,支撑钢板(4)的两端搭接在两侧的结构顶板(12)上,两侧的结构顶板(12)下布置有支撑柱(13),支撑柱(13)的顶端与结构顶板(12)或顶板梁体一体连接、底端落在结构底板(14)上;后浇带的中线上间隔布置有灌浆钢管(1),支撑钢板(4)上开设有灌浆孔,灌浆钢管(1)与灌浆孔的边沿采用满焊连接固定,灌浆钢管(1)的顶部管口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封板(2),支撑钢板(4)与结构顶板(12)的交接部位铺设有第一防水层(5),灌浆钢管(1)与支撑钢板(4)的交接部位铺设有第二防水层(3),第一防水层(5)和第二防水层(3)的上层铺有第三防水层(6),第三防水层(6)铺满支撑钢板(4)并与结构顶板防水层形成统一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预封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钢板(4)与两侧的结构顶板(12)的搭接长度大于或等于10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预封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的后浇带走向支撑钢板(4)的长度小于或等于1m,支撑钢板(4)之间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预封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钢板(4)通过支撑钢筋(10)与后浇带钢筋网片(11)固定连接,每块支撑钢板(4)下至少有2道支撑钢筋(10),每道至少有4根支撑钢筋(10),支撑钢筋(10)的直径大于或等于1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预封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柱(13)至后浇带边沿的距离为300mm~50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预封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柱(13)包括管材外模和混凝土内芯,支撑柱(13)与结构顶板(12)和顶板梁体一体浇筑成型,支撑柱(13)的柱底与结构底板(14)通过混凝土粘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预封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柱(13)包括预制柱体,预制柱体的柱顶与结构顶板(12)采用混凝土浇筑连接、柱底踩在结构底板(14)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预封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钢板(4)与结构顶板(12)的过渡处设置有砂浆层找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预封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钢板(4)与结构顶板(12)的过渡线上设置有缓冲泡沫棒(7),缓冲泡沫棒(7)设置在第二防水层(3)与第三防水层(6)之间,第三防水层(6)与缓冲泡沫棒(7)之间衬有PE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预封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板(2)与灌浆钢管(1)点焊连接。
CN202122831674.4U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预封闭结构 Active CN2161301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31674.4U CN216130193U (zh)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预封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31674.4U CN216130193U (zh)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预封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30193U true CN216130193U (zh) 2022-03-25

Family

ID=80778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31674.4U Active CN216130193U (zh)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预封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301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62873A (zh) 深基坑狭窄空间地下防水及外墙结构施工方法
CN114016552A (zh) 一种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预封闭施工方法
CN206599798U (zh) 基础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结构
CN203625942U (zh)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结构
CN206298900U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预埋式钢围檩堵头体系
CN106978823A (zh) 地下室外墙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方法
CN105350581A (zh) 一种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提前封闭构造
CN210066671U (zh) 一种新型矩形廊道结构
CN110644538A (zh) 地下室侧墙超前后浇带外围保护结构
CN109235419B (zh) 可循环利用钢制地下连续墙单元及其施工方法
CN208632986U (zh) 一种预制拼装的矩形通道结构
CN104790435A (zh) 沉降后浇带超前止水抗渗混凝土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213174773U (zh) 一种支撑体系免拆型后浇带结构
CN206308707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城市综合管廊结构
CN216130193U (zh) 一种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预封闭结构
CN204645093U (zh)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提前处理构造
CN103882883A (zh) 塔吊与车库框架柱共用一个基础施工方法
CN106088758A (zh) 一种双层装配式地下粮仓
CN103374915B (zh) 一种锚喷倒挂连续封闭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10975900U (zh) 地下室侧墙超前后浇带外围保护结构
CN115387393A (zh) 后浇带预封闭快捷施工工法
CN212223970U (zh) 预制盖板后浇带止水临时封闭结构
CN111236321A (zh) 一种预封闭防水后浇带构造
CN112095665A (zh) 一种应用于地铁上盖的水浮力平衡施工方法
CN205530400U (zh) 倾斜桩试验模型钢筋笼垫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