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24240U - 一种排液组件以及电饭煲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液组件以及电饭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24240U
CN216124240U CN202022849255.9U CN202022849255U CN216124240U CN 216124240 U CN216124240 U CN 216124240U CN 202022849255 U CN202022849255 U CN 202022849255U CN 216124240 U CN216124240 U CN 2161242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liquid
flow guide
valve cor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4925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xy Electric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xy Electric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xy Electric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xy Electric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4925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242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242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242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液组件以及电饭煲。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液组件包括驱动结构和加热结构,驱动结构的一端与导流管或阀芯相连接,驱动结构的另一端与锅体相连接,加热结构对驱动结构加热,以使驱动结构受热变形以驱动导流管或所述阀芯运动,来使阀芯打开或封堵所述导流管,相对于传统的排液组件,该排液组件的结构简单、空间占用小且不易发生故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饭煲,通过应用如上提到的排液组件,能够有效减小电饭煲的体积,保证电饭煲不易发生故障。

Description

一种排液组件以及电饭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液组件以及电饭煲。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糖尿病人群,低糖饭比较合适。而传统的普通电饭煲是通过焖饭的方式做熟米饭,这类饭含糖量较髙,不适合糖尿病人群食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电饭煲有沥水功能,从而实现对饭类的脱糖,为了实现将电饭煲内水分的沥出,电饭煲包括排液组件,排液组件包括导流管、阀芯以及驱动结构,导流管与电饭煲内部相连接,驱动结构能够驱动阀芯封闭或者打开导流管,从而实现电饭煲的沥水功能。
现有的驱动结构包括电机以及多连杆结构,此类驱动结构的结构比较复杂、占用空间大、容易发生故障,从而使得电饭煲整体的体积大且易发生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排液组件,能够简化结构、减少空间占用率且不易发生故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电饭煲,通过应用如上提到的排液组件,能够有效减小电饭煲的体积,保证电饭煲不易发生故障。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排液组件,包括:
导流管,与锅体的内部相连通;
与所述导流管配合的阀芯,其设置为由所述锅体朝向所述导流管延伸;
驱动结构,其一端与所述导流管或所述阀芯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锅体相连接;以及
加热结构,被配置为对所述驱动结构加热,以使所述驱动结构受热变形以驱动所述导流管或所述阀芯运动,来使所述阀芯打开或封堵所述导流管。
作为优选,所述阀芯与所述锅体相连接,所述驱动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导流管相连接,所述驱动结构发生变形时带动所述导流管相对于所述阀芯沿上下方向运动。
优选地,所述导流管由弹性变形材料制成,或所述导流管为波纹管。
作为优选,所述排液组件还包括:
放液盖,所述锅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放液盖设置于所述锅体上且罩设在所述通孔处,所述放液盖上开设有放液孔,所述导流管位于所述锅体的外部且与所述通孔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阀芯与所述放液盖相连且延伸到所述导流管内,所述放液盖与所述锅体可拆装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管包括相连接的连接管以及出液管,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出液管的一端在所述通孔的位置与所述锅体相连接,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出液管的连接位置形成出液口,所述阀芯可选择性的打开或封堵所述出液口。
优选地,所述阀芯包括连接部和端子,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放液盖相连,所述端子为圆锥体,所述出液口为圆形,所述圆锥体能插接在所述出液口中。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管的外部设置有凸块,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双金属片以及弹片支架,所述双金属片的一端与所述锅体相连接,所述双金属片的另一端设置有弹片支架,所述弹片支架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凸块插接在所述导向槽且能相对所述导向槽滑动。
作为优选,所述弹片支架包括两个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流管的外部设置有两个凸块,两个所述凸块分别插接在对应的所述导向槽中。
优选地,所述锅体包括外锅和底座,所述外锅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至少部分所述导流管穿过且伸出所述底座,伸出所述底座的导流管上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能与所述底座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加热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内的加热块以及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外锅的底部,所述双金属片与所述固定板共同夹持所述加热块。
作为优选,所述锅体还包括拆装地装配在所述外锅内部的内锅,所述驱动结构和所述加热结构安装在所述外锅的外壁上。
优选地,所述内锅的底板上构造有漏液孔和背向所述底板延伸的支腿,以在所述内锅和外锅之间形成液体容纳空间。
优选地,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外锅的底壁上,以使得所述导流管与所述液体容纳空间连通。
优选地,所述放液盖由所述外锅的底壁朝向所述液体容纳空间凸出,所述放液孔设置在所述放液盖的上端面。
一种电饭煲,包括锅体,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排液组件。
作为优选,还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与所述锅体可拆装地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锅体和所述机体中的一个设置有防呆凸起,另一个设置有与所述防呆凸起相配合的防呆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液组件包括驱动结构和加热结构,驱动结构的一端与导流管或阀芯相连接,驱动结构的另一端与锅体相连接,加热结构对驱动结构加热,以使驱动结构受热变形以驱动导流管或所述阀芯运动,来使阀芯打开或封堵所述导流管,相对于传统的排液组件,该排液组件的结构简单、空间占用小且不易发生故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饭煲,通过应用如上提到的排液组件,能够有效减小电饭煲的体积,保证电饭煲不易发生故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饭煲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饭煲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锅的结构图;
图4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饭煲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锅体的仰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锅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流管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标记如下:
1000-电饭煲;
100-锅;200-机体;201-水箱;2011-插接管;202-第二插接端子;203-显示面板;204-第一防呆凹槽;205-第二防呆凸起;
1-锅体;11-外锅;111-液体容纳空间;112-通孔;12-内锅;121-内锅体; 1211-把手;122-底板;1221-漏液孔;123-支腿;13-第一插接端子;14-加热结构;15-第一防呆凸起;16-底座;17-第二防呆凹槽;
2-排液组件;21-导流管;211-连接管;212-出液管;213-出液口;214-凸块;215-限位部;216-安装件;217-密封圈;22-阀芯;221-端子;222-连接部;23-驱动结构;231-双金属片;232-弹片支架;2321-连接臂;23211-导向槽;2322-固定块;24-加热结构;241-加热块;242-固定板;25-放液盖;251- 罩体;252-密封件;2511-放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装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饭煲1000,该电饭煲1000包括锅100以及机体200,锅100主要用于盛放待制作的食物以及液体,锅100放置在机体 200上,机体200用于实现对锅100内食材的处理。机体200上设置有显示面板 203,显示面板203用于控制电饭煲1000的各项功能,比如加热、定时、模式等的切换。锅100与机体200可拆装连接,当需要使用电饭煲1000时,可以将锅100与机体200安装到一起;当需要收纳电饭煲1000时,可以将锅100与机体200拆开,将锅100与机体200分别收纳贮存。在锅100与机体200拆开后,可以方便地清洗锅100。由于机体200上集成了较多电路,将锅100与机体200 可拆装连接,可以将锅100单独从机体200上拆下后清洗,避免水进入到机体 200中,影响机体200的正常使用。此外,单独的锅100较整个电饭煲1000的重量较小,单独清洗锅100,能够减轻使用者清洗电饭煲1000的难度。
现结合图2和图3对电饭煲1000的使用模式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锅100 包括锅体1,锅体1包括外锅11和内锅12,内锅12放置在外锅11内,内锅12 用于放食材,由于外锅11和内锅12的设置,能够实现对食材较好的保温作用,此外,外锅11和内锅12可拆装连接,能够将内锅12单独取出进行清洁,实现对内锅12较好的清洁效果。如图2和图3所示,内锅12包括筒状的内锅侧壁 121、底板122以及支腿123,底板122上开设有漏液孔1221,支腿123固定连接在底板122上且背向底板122延伸。在将内锅12装配在外锅11内之后,在内锅12的底板122和外锅11之间形成液体容纳空间111。在烹饪时,待处理的食材放置在底板122上;当需要对待处理的食材进行处理时,外锅11内注液体。当液体的量较多时,液体可从液体容纳空间111向上漫过底板122进入到内锅 12内以与食材接触;当液体的量较少时,液体仅存在于液体容纳空间111内并且不与食材接触。锅体1还包括第一插接端子13以及加热结构14,机体200上设置有与第一插接端子13适配的第二插接端子202,第一插接端子13与第二插接端子202相插接,机体200与锅100电连接,操作者通过操作显示面板203 实现对加热结构14的工作,加热结构14进行加热,液体容纳空间111内的液体能够对内锅12中的待处理食材进行蒸煮。为了实现对外锅11内液体较快且较均衡的加热效果,加热结构14可以为加热盘,加热盘铺设在外锅11的底部,加热盘的加热面积较大,能够实现对外锅11内液体较快且较均衡的加热。为了实现对内锅12较好的清洗,如图3所示,内锅体121的端部设置有把手 1211,操作者通过拉拽把手1211,能够实现将内锅12从外锅11中快速取出的效果,方便操作者对内锅12进行清洗。
为了实现对待处理食材的脱糖工艺(例如,食材为稻米等可蒸熟的食材),需要对内锅12内的食材进行多次蒸煮,每次蒸煮后含淀粉较多的液体需要从外锅11与中排出,从而实现对待处理食材的脱糖工艺。为了实现待处理食材的脱糖工艺,如图2所示,机体200上设置有水箱201,水箱201上设置有插接管 2011。锅100还包括设置在外锅11底部的排液组件2,排液组件2包括导流管 21、阀芯22以及驱动结构,导流管21的一端与外锅11的内部相连通,导流管 21的另一端与插接管2011相插接,阀芯22设置为由锅体1朝向导流管21延伸,驱动结构23的一端与阀芯22或者导流管21中的一个相连接,驱动结构23 的另一端与锅体1相连接,驱动结构23能够使得阀芯22与导流管21发生相对运动,来使阀芯22打开或封堵导流管21。当加热结构14需要对锅体1内的食材进行蒸煮时,驱动结构使得阀芯22封堵导流管21,以将液体保持在外锅11 内(液体容纳空间111内和/或内锅12内);当需要将液体排出时,驱动结构使得阀芯22打开导流管21,从而实现液体依次经过导流管21和插接管2011,最终排入到水箱201内进行贮存的作用。作为优选方案,如图1和图2所示,水箱201与机体200的本体可拆装连接,能够实现将水箱201中的液体快速排出的效果,方便操作人员的操作,可有效避免水箱201内贮存液体而导致的细菌滋生,保证使用者的健康。
为了实现将导流管21排出的液体较好地导入插接管2011中,防止液体从导流管21的通孔112与插接管2011的连接处泄漏,如图4所示,导流管21插接在插接管2011的入口中,插接管2011的入口呈喇叭状,入口的横截面由上至下朝向中心线倾斜设置,入口的顶端与锅100的底部紧密抵接,导流管21能够被插接管2011与锅100的底部完全包覆,从而能够避免液体从导流管21与插接管2011连接处的外漏。作为优选方案,插接管2011可以选择如橡胶、硅胶等弹性变形材料,能够实现插接管2011与锅100的底部较好的密封效果。
如图2所示,由于锅100与机体200可拆装连接,为了避免操作者不小心与排液组件2的触碰,锅体1还包括底座16,底座16设罩设在外锅11的底部外侧且将排液组件2罩设住,实现对排液组件2的保护。如图4所示,导流管 21的至少部分穿过且伸出底座16,伸出底座16的导流管21上设置有限位结构 215,限位结构215能够与底座16相抵接,限位结构215能够防止导流管21相对锅体1来回窜动,能够实现导流管21与插接管2011较好的对准效果,保证导流管21内的液体顺利进入插接管2011中。
在传统的电饭煲1000中,第一插接端子13与第二插接端子202沿电饭煲 1000的中心线排布,导流管21与插接管2011通常位于电饭煲1000中心线的一侧,经常会出现第一插接端子13与第二插接端子202插接好,但是导流管21 与插接管2011未正对的情况,这将导致从导流管21流出的液体流入机体200 的电路部分,导致机体200发生漏电现象,从而导致操作人员发生触电风险,影响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5所示,外锅1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防呆凸起15,机体200上开设有第一防呆凹槽204。当第一插接端子13与第二插接端子202接合在一起并且第一防呆凸起15插接在第一防呆凹槽204时,导流管21插接在插接管2011中,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导流管21与插接管2011不能对正的情况,避免液体从导流管21中流入机体200中。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如图6~图8所示,外锅11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二防呆凸起17,在机体200的配合面上相应地设置有第二防呆凹槽205,当第一插接端子13与第二插接端子202接合在一起并且第二防呆凸起205插接在第二防呆凹槽17时,导流管21插接在插接管2011中,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导流管21与插接管 2011不能对正的情况,避免液体从导流管21中流入机体200中。应理解的是,第二防呆凸起17也可以构造为凹槽,相应地第二防呆凹槽205构造为凸起,也能够达到上述效果。另外,在一台电饭煲1000中,可设置第一防呆凸起15与第一防呆凹槽204的组合和/或第二防呆凸起17与第二防呆凸起205的组合。
传统的驱动结构通常包括电机以及多连杆结构,多连杆结构的输入端与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多连杆结构的输出端与阀芯22相连接,电机驱动多连杆结构运动,从而实现阀芯22打开或者封堵导流管21。但是电机和多连杆结构的结构比较复杂、占用空间大、容易发生故障,从而使得电饭煲1000整体的体积大且易发生故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驱动结构23为双金属结构,排液组件2还包括加热结构24,加热结构24用于给双金属结构加热。驱动结构23的一端与导流管21或阀芯22相连接,驱动结构23的另一端与锅体1 相连接,加热结构24用于对驱动结构23加热,以使驱动结构23受热变形以驱动导流管21或阀芯22运动,来使阀芯22打开或封堵导流管21。本实施例的排水组件2通过应用双金属结构和加热结构24,相较于电机与多连杆结构所组成的排水组件2相比,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减小且不易发生故障,从而达到电饭煲1000整体体积小且不易发生故障的效果。
具体而言,如图4和图9所示,阀芯22设置在外锅11的底壁上,以使得导流管21与液体容纳空间111连通,驱动结构23包括双金属片231,双金属片 231的一端与导流管21相连接,双金属片231的另一端与锅体1相连接,双金属片231的上下两层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加热结构24对双金属片231进行加热时,能够使得双金属片231连接导流管21的一端发生向上或者向下的弯曲,以带动导流管21沿上下方向运动,从而实现阀芯22打开或封堵导流管 21。本实施例的驱动结构23在加热时发生向下的弯曲,该双金属片231由上至下包括两层材料层,上层材料层的热膨胀系数大于下层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比如上层材料为Ni36,下层材料为Mn72Ni10Cu18。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阀芯22通过驱动结构23与锅体1相连,双金属片231发生变形时,能够驱动阀芯22上下运动,从而实现阀芯22相对导流管21的靠近或者远离,也能够实现阀芯22打开或者封堵导流管21。
在驱动结构23驱动导流管21相对阀芯22沿图4中的上下方向(如图4中的箭头所示)运动时,为了实现导流管21产生较好的弹性形变,导流管21可以由如橡胶、硅胶等的弹性变形材料制成。此外,导流管21还可以为波纹管,波纹管通过自身的结构,能够产生较大的弹性变形,防止导流管21发生损坏。
为了实现将外锅11内的液体顺利排入到导流管21中,如图2、3和4所示,排液组件2还包括放液盖25,外锅11的底壁上开设有通孔112,放液盖25设置于锅体1上且罩设在通孔112处,放液盖25上开设有放液孔2511(参见图 11),导流管21位于锅体1的外部且与通孔112相连通,外锅11内的液体可以通过放液孔2511进入到导流管21中,从而实现液体的排出。
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阀芯22设置在放液盖25上且延伸到导流管21内。导流管21包括相连接的连接管211以及出液管212,连接管211远离出液管212 的一端在通孔112的位置与锅体1相连接,连接管211与出液管212的连接位置形成出液口213(如图10所示),阀芯22可选择性的打开或封堵出液口213。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阀芯22包括相连接的端子221以及连接部222,连接部222固定在放液盖25上,端子221可选择性地打开或封堵出液口213。
为了实现端子221在封堵出液口213时较好的密封效果,端子221为圆锥体,出液口213为圆形,圆锥体能插接在出液口213中,形成环状密封结构,从而提高端子221与出液口213的密封效果。为了进一步加强端子221在封堵出液口213时的密封效果,如图10所示,在出液口213的位置形成有环状的密封圈217,密封圈217与端子221相抵接,能够实现较好的密封效果。
此外,由于整体清洗外锅11,将导致到放液盖25以及阀芯22不易被清洗到,放液盖25以及阀芯22很容易滋生细菌,影响使用者的健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放液盖25与锅体1可拆装连接,能够方便操作者将放液盖25与阀芯 22从锅体1上拆下单独清洗,避免滋生细菌,保证使用者的健康。
为了实现将导流管21安装到外锅11上,如图4所示,导流管21还包括横截面呈阶梯状的安装件216,安装件216穿设在外锅11上,安装件216的一端伸入外锅11内,另一端伸出外锅11外,导流管21与安装件216伸出外锅11 的一端相连接。为了实现放液盖25与锅体1的可拆装连接,如图4所示,放液盖25与安装件216伸入外锅11的一端可拆装连接。当放液盖25插接到安装件 216伸入外锅11的一端时,为了避免放液盖25从安装件216上脱落,放液盖25包括罩体251和密封件252,密封件252设置在安装件216与罩体251之间,其中,密封件252可以为橡胶块或硅胶块等。
此外,如图2和图4所示,放液盖25由外锅11的底壁朝向液体容纳空间 111凸出,放液孔2511设置在放液盖25的上端面,所以放液盖25的上端面以及外锅11的底壁之间始终能够暂存一定液体,避免外锅11发生干烧现象,避免出现火灾,保证使用安全。
此外,双金属片231远离锅体1的一端的运动轨迹是一个弧线,如果驱动结构23与导流管21直接固定连接,将会导致导流管21与双金属片231连接部分的运动轨迹为一个弧线,导致导流管21与插接管2011无法正对,使得液体会从导流管21与插接管2011之间漏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1所示,导流管21的外部设置有凸块214,驱动结构23还包括弹片支架232,双金属片231 的一端与锅体1相连接,双金属片231的另一端设置有弹片支架232。弹片支架 232上开设有导向槽23211,凸块214插接在导向槽23211且能相对导向槽23211滑动。当双金属片231上的弹片支架232做弧线运动时,凸块214沿着导向槽 23211滑动且在弹片之间232的带动下沿上下方向运动,从而能够保证导流管与插接管2011较好的同轴度,保证导流管21与插接管2011的正对,避免液体从导流管21与插接管2011中泄漏。
作为优选,如图12所示,弹片支架232包括两个连接臂2321和固定块 2322,两个连接臂2321与固定块2322相连接,固定块2322与双金属片231相连接,连接臂2321上开设有导向槽23211,导流管21的外部设置有两个凸块 214,两个凸块214分别插接在对应的导向槽23211中,能够实现导流管21两侧的受力均匀,保证导流管21较好地沿竖直方向运动。
为了实现将加热结构24较稳定地固定在驱动结构23上,如图11和图12 所示,加热结构24包括加热块241以及固定板242,加热块241设置在固定板 242与双金属片231之间,固定板242与外锅11的底部相固定,固定板242和双金属片231能够实现对加热块241较稳固的夹持作用。
为了方便理解,现对该电饭煲1000制作脱糖米饭的过程进行说明:步骤(1):在内锅12内放入米,向外锅11内加水,水通过漏液孔1211没过米,使加热结构14工作,电饭煲1000开始蒸饭。步骤(2):当蒸饭到预定时间(这可通过编程控制来实现,这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熟知的,这里不再赘述)后,加热块 241对双金属片231加热,出液口213因此被打开并排液,直到米汤不接触米饭。步骤(3):加热块241停止(这也可通过编程控制来实现,这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熟知的,这里不再赘述)加热,出液口213因此被封堵,加热结构14对液体容纳腔111内的液体继续加热,使用水蒸汽将米饭蒸熟。步骤(2)中所排出的米汤带走了米中的部分淀粉,由此完成了制备脱糖米饭。
注意,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8)

1.一种排液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流管(21),与锅体(1)的内部相连通;
与所述导流管(21)配合的阀芯(22),其设置为由所述锅体(1)朝向所述导流管(21)延伸;
驱动结构(23),其一端与所述导流管(21)或所述阀芯(22)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锅体(1)相连接;以及
加热结构(24),被配置为对所述驱动结构(23)加热,以使所述驱动结构(23)受热变形以驱动所述导流管(21)或所述阀芯(22)运动,来使所述阀芯(22)打开或封堵所述导流管(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2)与所述锅体(1)相连接,所述驱动结构(23)的一端与所述导流管(21)相连接,所述驱动结构(23)发生变形时带动所述导流管(21)相对于所述阀芯(22)沿上下方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21)由弹性变形材料制成,或所述导流管(21)为波纹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组件还包括:
放液盖(25),所述锅体(1)上开设有通孔(112),所述放液盖(25)设置于所述锅体(1)上且罩设在所述通孔(112)处,所述放液盖(25)上开设有放液孔(2511),所述导流管(21)位于所述锅体(1)的外部且与所述通孔(112)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2)与所述放液盖(25)相连且延伸到所述导流管(21)内,所述放液盖(25)与所述锅体(1)可拆装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21)包括相连接的连接管(211)以及出液管(212),所述连接管(211)远离所述出液管(212)的一端在所述通孔(112)的位置与所述锅体(1)相连接,所述连接管(211)与所述出液管(212)的连接位置形成出液口(213),所述阀芯(22)可选择性的打开或封堵所述出液口(2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2)包括连接部(222)和端子(221),所述连接部(222)与所述放液盖(25)相连,所述端子(221)为圆锥体,所述出液口(213)为圆形,所述圆锥体能插接在所述出液口(213)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21)的外部设置有凸块(214),所述驱动结构(23)包括双金属片(231)以及弹片支架(232),所述双金属片(231)的一端与所述锅体(1)相连接,所述双金属片(231)的另一端设置有弹片支架(232),所述弹片支架(232)上开设有导向槽(23211),所述凸块(214)插接在所述导向槽(23211)且能相对所述导向槽(23211)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支架(232)包括两个连接臂(2321),所述连接臂(2321)上开设有导向槽(23211),所述导流管(21)的外部设置有两个凸块(214),两个所述凸块(214)分别插接在对应的所述导向槽(23211)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包括外锅(11)和底座(16),所述外锅(11)设置在所述底座(16)上,至少部分所述导流管(21)穿过且伸出所述底座(16),伸出所述底座(16)的导流管(21)上设置有限位结构(215),所述限位结构(215)能与所述底座(16)相抵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排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结构(24)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16)内的加热块(241)以及固定板(242),所述固定板(242)固定在所述外锅(11)的底部,所述双金属片(231)与所述固定板(242)共同夹持所述加热块(241)。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排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还包括拆装地装配在所述外锅(11)内部的内锅(12),所述驱动结构(23)和所述加热结构(24)安装在所述外锅(11)的外壁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排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12)的底板(122)上构造有漏液孔(1221)和背向所述底板(122)延伸的支腿(123),以在所述内锅(12)和外锅(11)之间形成液体容纳空间(111)。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排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2)设置在所述外锅(11)的底壁上,以使得所述导流管(21)与所述液体容纳空间(111)连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排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液盖(25)由所述外锅(11)的底壁朝向所述液体容纳空间(111)凸出,所述放液孔(2511)设置在所述放液盖(25)的上端面。
16.一种电饭煲,包括锅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排液组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体(200),所述机体(200)与所述锅体(1)可拆装地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和所述机体(200)中的一个设置有防呆凸起,另一个设置有与所述防呆凸起相配合的防呆凹槽。
CN202022849255.9U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排液组件以及电饭煲 Active CN2161242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49255.9U CN216124240U (zh)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排液组件以及电饭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49255.9U CN216124240U (zh)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排液组件以及电饭煲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24240U true CN216124240U (zh) 2022-03-25

Family

ID=80764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49255.9U Active CN216124240U (zh)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排液组件以及电饭煲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242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94801B (zh) 木桶飯電飯煲
CN104799683B (zh) 电蒸炉
CN211533944U (zh) 烹饪设备
CN216124240U (zh) 一种排液组件以及电饭煲
CN114568950A (zh) 一种排液组件以及电饭煲
CN211533921U (zh) 烹饪设备
CN211833914U (zh) 烹饪器具
CN213155468U (zh) 一种操控方便的空气炸锅
CN211883463U (zh) 烤箱内置式进水烹饪结构
CN211883464U (zh) 带热烘冷冻功能的烤箱水循环结构
CN210471873U (zh) 一种电锅
CN210783921U (zh) 烹饪装置及烹饪器具
CN220045625U (zh) 一种烹饪器具的液体自动供给系统
CN219962521U (zh) 一种水冷压力烹饪器具
CN220937772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8791873U (zh) 一种蒸汽空气炸锅
CN214094945U (zh) 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CN219229601U (zh) 电蒸器具
CN217118178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电热锅
CN210330280U (zh) 蒸煮器
CN215686982U (zh) 烹饪器具
CN211432444U (zh) 烤箱壳体安装结构
CN219045811U (zh) 小厨宝
CN112426014B (zh) 沥水装置及具有沥水装置的电饭甑
CN211883462U (zh) 食品水热烹饪烤箱及食品水热烹饪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