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23947U - 一种全自动开收伞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开收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23947U
CN216123947U CN202121309143.2U CN202121309143U CN216123947U CN 216123947 U CN216123947 U CN 216123947U CN 202121309143 U CN202121309143 U CN 202121309143U CN 216123947 U CN216123947 U CN 2161239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umbrella
rod
pipe
screw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0914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候张尔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i Jiangj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i Jiangj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i Jiangj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i Jiangj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0914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239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239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239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开收伞,包括:手柄,手柄沿上下方向延伸;固定管,沿上下方向延伸,固定管与手柄固定装配;伸缩管,该伸缩管沿上下方向导向穿装在固定管中;丝杆,该丝杆沿上下方向延伸,丝杆间隙套装在手柄中;丝杆由电机驱动转动,电机位于手柄中,丝杆位于固定管中,伸缩管上设螺母,螺母与丝杆配合形成丝杆螺母机构,以在丝杆转动时驱动伸缩管伸缩;固定管的下端具有插入段,插入段向下延伸插入手柄中,插入段的管腔形成底部容纳空间,供伸缩管底端向下滑动沉入手柄中。使用时,在固定管和伸缩管长度一定的情况下,扩大伸缩管的移动行程,在雨伞张开面积一定的情况下,这种扩大伸缩管行程的设计,可以保证雨伞折叠后尺寸更小。

Description

一种全自动开收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开收伞。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动雨伞大多都是在手柄处设有开伞按钮和收伞按钮,按下开伞按钮后即可自动将雨伞打开,但是按下收伞按钮后只能将伞骨收起,由手柄中伸出的伸缩管不能自动缩回,仍需要两手并用才能将其收回,使用该类自动雨伞,在收伞过程中仍会被雨水淋湿,失去了雨伞本身具有的方便性,因此能够实现自动开伞和自动收伞的全自动开收伞逐渐走入人们视野。
而现有技术中的全自动开收伞的中棒大都采用三节杆式的结构,并且三节杆中的其中一节固定在全自动开收伞的手柄的顶端,通过丝杆螺母机构驱动与螺母固定安装的杆结构上行和下行,进而驱动全自动开收伞撑开或收起。
整个雨伞打开后的高度完全由中棒展开后的长度决定,而中棒展开后的长度主要由组成中棒的各杆的自身长度以及杆与杆之间的滑动行程长度决定。现有雨伞的中棒安装在手柄的顶部,这就决定了杆与杆之间的滑动行程长度不会大于位于手柄上方的相应杆的长度,这样一来,实际上就限制了杆与杆之间的滑动行程长度,为了获得较大的雨伞张开面积,需要较大的滑动行程长度,也就要求较长的杆,进而导致雨伞收缩后的长度较大,不符合雨伞折叠后的小型化发展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开收伞,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全自动开收伞的中棒安装在手柄顶部导致雨伞的长度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全自动开收伞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开收伞,包括:
手柄,手柄沿上下方向延伸;
固定管,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固定管与所述手柄固定装配;
伸缩管,该伸缩管沿上下方向导向穿装在所述固定管中;
丝杆,该丝杆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丝杆间隙套装在所述手柄中;
所述丝杆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电机位于所述手柄中,所述丝杆位于所述固定管中,所述伸缩管上设有螺母,螺母与所述丝杆配合形成丝杆螺母机构,以在丝杆转动时驱动所述伸缩管伸缩;
所述固定管的下端具有插入段,插入段向下延伸插入所述手柄中,所述插入段的管腔形成底部容纳空间,供伸缩管底端向下滑动沉入所述手柄中。
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全自动开收伞,将固定管设置在手柄内,固定管的插入段位于手柄中,并且固定管在手柄中为伸缩管提供沉入的容纳空间,伸缩管被丝杆螺母机构驱动收缩时,能够沉入容纳空间中,在固定管和伸缩管长度一定的情况,扩大伸缩管的移动行程,可以获得更大的雨伞张开面积,相应的,在雨伞张开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利用这种扩大伸缩管行程的设计,可以保证雨伞折叠后满足更小的尺寸设计,有利于雨伞小型化发展。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插入段向下延伸至所述手柄底端,使得所述底部容纳空间从上到下延伸至手柄底端,进而使得所述伸缩管底端可向下沉入至所述手柄的底端。
有益效果是:固定管的插入段延伸至手柄底端,可以充分利用手柄自身长度,缩减了雨伞的整体尺寸。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螺母固设在所述伸缩管的底端。
有益效果是:使得伸缩杆可以完全沉入手柄底端,极大程度地扩大了伸缩管的伸缩行程。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手柄底端设有杆底板,所述固定管的插入段与杆底板固定装配,杆底板上设有供所述丝杆穿过的穿孔,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杆底板的上侧面,所述杆底板的下侧固定安装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动力输入端与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减速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丝杆传动连接。
有益效果是:在手柄的底端设置杆底板,便于将固定管的插入段固定插入到手柄的底部,为伸缩管提供了更大的容纳空间。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减速机包括上侧横向布置的安装板部和下侧竖向布置的减速主体部,安装板部与所述杆底板可拆固定连接,减速主体部对应位于安装板部中间位置,以使得整个减速机形成T形结构,所述手柄的底端设置两侧支撑块,两侧支撑块向上支撑所述的安装板部,两侧支撑块相向夹持定位所述减速主体部,使得减速机定位装配在所述手柄中。
有益效果是:减速机设置为T形结构,既为电机提供了足够的安装空间,又可与外壳上的支撑块配合,便于将减速机及手柄的其他结构支撑套装在手柄中。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手柄包括外壳,所述电机设置有两个,两个电机位于所述固定管和外壳之间的安装间隙中,所述减速机具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两电机的两输出端与减速机的两输入端一一对应传动连接,所述减速机与所述丝杆传动连接,两电机同步动作,以共向合力驱动丝杆转动。
有益效果是:两电机共向合力驱动丝杆转动,也就使得两电机的尺寸和功率不需要太大,缩减了安装空间,节省了成本。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的两个电机关于固定管对称布置,将两电机对称布置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在手柄中于固定管的前后方向的旁侧设置电池,所述电池用于向所述电机供电。
有益效果是:充分利用固定管与外壳之间的安装间隙,使得手柄尺寸不会过大。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手柄的顶部设置杆顶板,杆顶板上设有固定管安装孔,供固定管向上穿过,固定管外侧面凸设有支撑台,支撑台的上侧面与杆顶板在上下方向上顶压配合;所述杆顶板、所述杆底板、所述减速机的安装板部及所述外壳上的支撑块上分别设置对应贯通的螺栓安装孔,在螺栓安装孔中穿装长螺栓,以将所述杆顶板、杆底板、减速机及外壳相对固定装配在一起。
有益效果是:通过支撑块将减速机支撑安装在外壳中,进而将手柄的其他结构整体支撑穿装在外壳内,安装便捷。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电机和所述杆顶板之间支撑安装有电路板。
有益效果是:将电路板支撑装配在电机与杆顶板之间,充分利用了固定管与外壳之间的安装间隙。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电机的上端固定卡装有电路板卡块,所述电路板上端设有上卡块,下端设有下卡块,所述固定管安装孔中设有上凹槽,所述上凹槽供所述电路板的上卡块一一对应支撑插装;所述电路板卡块上设有下凹槽,所述下凹槽供所述电路板的下卡块对应支撑插装。
有益效果是:通过凹槽与卡块的配合将电路板支撑装配在电机与杆顶板之间,安装结构较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全自动开收伞的结构分解示意图(未显示伞骨架);
图2为图1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固定管与杆底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杆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电路板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减速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杆顶板、固定管、电路板、电机和减速机的装配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杆顶板、固定管和减速机的装配示意图;
图11为图1中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的装配示意图(未显示外壳);
图13为图1全自动开收伞的装配完成示意图(未显示伞骨架)。
附图标记说明:
1、外壳;10、支撑块;101、螺栓安装孔;11、按钮;12、伞外挂绳;2、固定管;21、支撑台;3、杆顶板;30、长螺栓;301、螺母;31、上凹槽;32、支撑槽;33、固定管安装孔;4、杆底板;5、减速机;51、安装板部;52、减速主体部;6、电机;61、插装部;7、电池;8、电路板;80、电路板卡块;801、下凹槽;802、插装孔;803、弧槽;81、上卡块;82、下卡块;9、上盖板;90、电量显示灯;91、下盖板;911、充电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设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设有”的对象可以是本体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与本体分体布置并连接在本体上,该连接可以是可拆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全自动开收伞的具体实施例1:
现有技术中的全自动开收伞大都将中棒固定安装在手柄的顶部,就决定了杆与杆之间的滑动行程长度不会大于位于手柄上方的相应杆的长度,这样一来,实际上就限制了杆与杆之间的滑动行程长度,为了获得较大的雨伞张开面积,并且为了满足自动伞撑开后伞面与手柄之间距离和传统伞撑开后伞面与手柄之间距离几乎保持一致,因此,需要较长的杆来获得较大的滑动行程长度,进而导致雨伞收缩后的长度较大,不符合雨伞折叠后的小型化发展趋势。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开收伞,将全自动开收伞的中棒部分的固定管设置在手柄内,固定管的插入段固定在手柄的底部,并且固定管在手柄中为伸缩管提供沉入空腔,伸缩管被丝杆螺母机构驱动在沉入空腔中进行伸缩动作,在能够使得雨伞完全张开的情况下,缩短了雨伞的整体尺寸。
全自动开收伞包括手柄、中棒和伞骨架,如图1至图13所示,中棒穿装在手柄的外壳1中,并且可以被丝杆螺母机构驱动,伸出和缩回手柄中,中棒在伸出和缩回的过程中,驱使伞骨架张开和折叠。
手柄的最外侧为外壳1,如图2所示,外壳1整体为筒状结构,其沿上下方向延伸,作为手柄的防护层。外壳1的上端为开口结构,以供固定管2穿装进外壳1中,外壳1的下端同样为开口结构,以在手柄主体部分安装完成后,在上端开口处盖装带有电量显示灯90的上盖板9,在下端开口盖装设有充电接口911的下盖板91,而外壳1底部靠近下端开口的位置设有两个支撑块10,两支撑块10均为半圆弧状结构,并且前后对称间隔布置在外壳1的内周面上,各支撑块10上均设有两个螺栓安装孔101,以供减速机5的安装板部51可拆支撑安装。
手柄的外壳1上还设有按钮安装孔110和伞外挂绳12,按钮安装孔110供按钮11安装,按钮11分为开伞按钮11和收伞按钮11,开伞按钮11和收伞按钮11控制中棒的伸缩,伞外挂绳12便于雨伞使用者携带。
中棒具体包括固定管2和伸缩管(图中未显示),伸缩管可上下伸缩的穿装在固定管2中;伸缩管中穿装有丝杆,丝杆与固定在伸缩管底端的螺母配合形成丝杆螺母机构,通过电机6驱动丝杆的转动,进而驱使伸缩管伸出和缩回固定管2中。
固定管2沿上下方向延伸穿装在手柄的外壳1中,与外壳1形成环形的安装间隙,在该安装空隙内,环绕固定管2的四周设有两个电机6和两个电池7,两电机6对称布置在固定管2的左右两侧,两电池7对称布置在固定管2的前后两侧,电池7为电机6供电,充分利用了该安装空隙,以使外壳1的径向尺寸不需过大。
固定管2的上端伸出手柄外壳1,其上端伸出外壳1的位置处设有杆顶板3,如图4所示,杆顶板3上设有固定管安装孔33,以供固定管2穿转进外壳1中;固定管2下端作为插入段沉入外壳1的底部,该插入段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杆底板4,杆底板4封堵固定管2的插入段后,固定管2会在手柄的底部形成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使得伸缩管可沉入至外壳1底端,从而扩大中棒的行程长度;杆底板4的下方设有减速机5,减速机5与丝杆传动连接,驱动丝杆旋转。
杆底板4上还设有两个电机轴穿孔和一个丝杆穿孔,丝杆穿孔位于杆底板的中间布置,两电机轴穿孔与丝杆穿孔位于同一直线,并且对称布置在丝杆穿孔的左右两侧,两电机轴穿孔供支撑安装在杆底板4上方的两电机6的电机轴穿过,与减速机5的输入端传动连接,两电机6采用同型号的电机,同型号电机在合力驱动丝杆旋转时,配合度更好,也方便选取购买电机,降低成本;两电机6均由电路板8控制,由于两电机均与减速机传动连接,因此电机同步进行转和反转,合力驱动丝杆正转和反转;丝杆穿孔供丝杆穿过与减速机5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如图9所示,两电机6的上方均设有电路板8,两电路板8位于电机6与杆顶板3之间,分别与固定管2的左右侧面贴合布置,便于稳定安装,如图6所示,电路板8的上端设有上卡块81,下端设有下卡块82,为了便于将电路板8支撑安装在杆顶板3和电机6之间,杆顶板3上固定管安装孔33的左右内周面上对称设有两个上凹槽31,供上卡块81对应支撑卡装;并且在电路板8和电机6之间设置电路板卡块80,各电机6的顶端设有插装部61,各电路板卡块80对应插装部61的位置设有插装孔802,供电机6的插装部61插装,使得电路板卡块80支撑装配在电机6顶端。
如图7所示,电路板卡块80指向固定管2的内周面上设有下凹槽801,供下卡块82卡装,电路板卡块80背向固定管2的外周面上设有两弧槽803,如图12所示,各弧槽803与上述的长螺栓30对应顶压配合,长螺栓30对电路板卡块80进行顶压限位,即可将电路板8支撑安装在电机6与杆顶板3之间。
减速机5支撑安装在外壳1的两侧支撑块10上,如图8所示,减速机5整体呈“T”形结构,具体包括横向布置的安装板部51和竖向布置的减速主体部52,其安装板部51上设有均布设置有四个螺栓安装孔101,以与杆底板4通过长螺栓30可拆装配;减速主体部52位于安装板部51的中间布置,沿上下方向插装进上述外壳1底部的两侧支撑块10的间隔中,减速机5主体部上间隔设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输出端位于减速主体部52的中间布置,与丝杆传动连接;两个输入端对称布置在输出端的左右两侧,与相应电机6的电机轴传动连接,以将电机6的旋转动作传递至丝杆上。
如图1、图3和图10所示,上述的杆顶板3、杆底板4、减速机5和外壳1的支撑块10上均对应贯通设有螺栓安装孔101,从而通过长螺栓30与螺母301配合将上述四个部件支撑安装在一起,由于杆顶板3在穿装长螺栓30后会沿长螺栓30滑动,因此就需要在固定管2上部的前后侧面上设置支撑台21,并且在固定管安装孔33的前后内表面上设置对称的两个支撑槽32,各支撑槽32对应支撑在各支撑台21上,以对杆顶板3进行限位,避免杆顶板3下落。
开伞时,按下开伞按钮11,此时电路板8控制两电机6同步旋装,电机6旋转过程中,经减速机5驱动丝杆旋转,丝杆旋转时,伸缩管沿丝杆上行,伸缩杆上行过程中,驱动伞骨架逐渐张开,当伞骨架完全张开时,松开开伞按钮11,完成开伞操作。
收伞时,按下收伞按钮11,此时电路板8控制两电机6同步反向旋装,电机6反向旋转过程中,经减速机5驱动丝杆反向旋转,丝杆反转时,伸缩管沿丝杆下行,伸缩杆下行过程中,伞骨架逐渐折叠,当伞骨架完全折叠后,松开收伞按钮11,完成收伞操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群自动开收伞,将全自动开收伞的固定管设置在手柄内,固定管的插入段固定在手柄的底部,并且固定管在手柄中为伸缩管提供沉入的容纳空间,使得伸缩管的顶端可以沉入手柄底端,扩大了中棒的行程,伸缩管被丝杆螺母机构驱动在沉入空腔中进行伸缩动作,在能够使得雨伞完全张开的情况下,缩短了雨伞的整体尺寸。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全自动开收伞的具体实施例2:
其与实施1的区别主要在于,实施1中,固定管的前后外周面上设有支撑台,杆顶板的固定管安装孔内设有支撑槽,支撑槽支撑安装在支撑台上方,进而将杆顶板限位安装在固定管上。本实施例中,固定管上未设置支撑台,固定管安装孔中未设置支撑槽,而在穿装在杆顶板的螺栓安装孔中的长螺栓上旋转紧固螺母,紧固螺母位于杆顶板下侧,以对杆顶板起到支撑限位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全自动开收伞的具体实施例3:
其与实施1的区别主要在于,实施1中,固定管的底端与杆底板固定安装。本实施例中,固定管的底端设有法兰盘,杆底板上设有螺纹孔,法兰盘上的螺纹孔与杆底板上螺纹孔对应贯通,通过螺栓将固定管可拆安装在杆底板上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全自动开收伞的具体实施例4:
其与实施1的区别主要在于,实施1中,电路板的上端设有上卡块,下端设有下卡块,上卡块卡装在杆顶板上的上凹槽中,下卡块卡装在电路板卡块的下凹槽中。本实施例中,杆顶板上的上凹槽改为上卡块,电路板卡块的下凹槽该为下卡块,电路板的上端设有上凹槽,下端设有下凹槽,上凹槽供杆顶板上的上卡块支撑卡装,下凹槽供电路板卡块上的下卡块支撑卡装,从而使得电路板支撑安装在杆顶板和电机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全自动开收伞的具体实施例5:
其与实施1的区别主要在于,实施1中,手柄中设有两个同型号的电机,两电机对称布置在固定管的左右两侧。本实施中,手柄中设有三个以上的电机,各电机环绕固定管周向布置。
当然,在其他实施中,手柄中还可单独设置一个电机,该电机布置在固定管的旁侧,该电机驱动丝杆转动,但是,通过单独电机来驱动丝杆转动,电机所需功率会相应较大,成本较高,电机的尺寸也会随之增加,使得手柄尺寸随之增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全自动开收伞的具体实施例6:
其与实施1的区别主要在于,实施1中,两个电机和两个电池环绕固定管布置,两电机对称布置在固定管的左右两侧,两电池对称布置在固定管的前后两侧。本实施例中,电机设有四个,四个电机环绕固定管周向布置,各电机与固定管之间存间隔,两电池关于固定管对称布置在间隔中,与固定管的左右侧面贴合安装。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不需付出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全自动开收伞,包括:
手柄,手柄沿上下方向延伸;
固定管(2),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固定管(2)与所述手柄固定装配;
伸缩管,该伸缩管沿上下方向导向穿装在所述固定管(2)中;
丝杆,该丝杆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丝杆间隙套装在所述手柄中;
所述丝杆由电机(6)驱动转动,所述电机(6)位于所述手柄中,所述丝杆位于所述固定管(2)中,所述伸缩管上设有螺母,螺母与所述丝杆配合形成丝杆螺母机构,以在丝杆转动时驱动所述伸缩管伸缩;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管(2)的下端具有插入段,插入段向下延伸插入所述手柄中,所述插入段的管腔形成底部容纳空间,供伸缩管底端向下滑动沉入所述手柄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段向下延伸至所述手柄底端,使得所述底部容纳空间从上到下延伸至手柄底端,进而使得所述伸缩管底端可向下沉入至所述手柄的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固设在所述伸缩管的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全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底端设有杆底板(4),所述固定管(2)的插入段与杆底板(4)固定装配,杆底板(4)上设有供所述丝杆穿过的穿孔,所述电机(6)固定安装在所述杆底板(4)的上侧面,所述杆底板(4)的下侧固定安装减速机(5),所述减速机(5)的动力输入端与电机(6)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减速机(5)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丝杆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5)包括上侧横向布置的安装板部(51)和下侧竖向布置的减速主体部(52),安装板部(51)与所述杆底板(4)可拆固定连接,减速主体部(52)对应位于安装板部(51)中间位置,以使得整个减速机(5)形成T形结构,所述手柄的底端设置两侧支撑块(10),两侧支撑块(10)向上支撑所述的安装板部(51),两侧支撑块(10)相向夹持定位所述减速主体部(52),使得减速机(5)定位装配在所述手柄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外壳(1),所述电机(6)设置有两个,两个电机(6)位于所述固定管(2)和外壳(1)之间的安装间隙中,所述减速机(5)具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两电机(6)的两输出端与减速机的两输入端一一对应传动连接,所述减速机(5)与所述丝杆传动连接,两电机(6)同步动作,以共向合力驱动丝杆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电机(6)关于固定管(2)对称布置,将两电机(6)对称布置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在手柄中于固定管(2)的前后方向的旁侧设置电池(7),所述电池(7)用于向所述电机(6)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全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顶部设置杆顶板(3),杆顶板(3)上设有固定管安装孔(33),供固定管(2)向上穿过,固定管(2)外侧面凸设有支撑台(21),支撑台(21)的上侧面与杆顶板(3)在上下方向上顶压配合;所述杆顶板(3)、所述杆底板(4)、所述减速机(5)的安装板部(51)及所述外壳(1)上的支撑块(10)上分别设置对应贯通的螺栓安装孔(101),在螺栓安装孔(101)中穿装长螺栓(30),以将所述杆顶板(3)、杆底板(4)、减速机(5)及外壳(1)相对固定装配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6)和所述杆顶板(3)之间支撑安装有电路板(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6)的上端固定卡装有电路板卡块(80),所述电路板(8)上端设有上卡块(81),下端设有下卡块(82),所述固定管安装孔(33)中设有上凹槽(31),所述上凹槽供所述电路板的上卡块(81)一一对应支撑插装;所述电路板卡块(80)上设有下凹槽(801),所述下凹槽(801)供所述电路板(8)的下卡块(82)对应支撑插装。
CN202121309143.2U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全自动开收伞 Active CN2161239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09143.2U CN216123947U (zh)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全自动开收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09143.2U CN216123947U (zh)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全自动开收伞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23947U true CN216123947U (zh) 2022-03-25

Family

ID=80766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09143.2U Active CN216123947U (zh)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全自动开收伞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239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123947U (zh) 一种全自动开收伞
CN216123949U (zh) 一种全自动开收伞
CN110500497A (zh) 一种含可视屏幕和手轮调节的多节电动摄影杆
CN218285217U (zh) 一种光电元器件固定装置
CN215600852U (zh) 一种配电柜安装辅助装置
CN111628268B (zh) 一种天线收放装置
CN212854643U (zh) 一种手电一体化可调速的舞台拉幕装置
CN211774782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新型支撑座
CN208894113U (zh) 一种三维混合机
CN208445442U (zh) 发电机维修操作台
CN203152749U (zh) 遮阳伞
CN113020652A (zh) 一种电力配件挂板制造成型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CN216563720U (zh) 一种防水耐腐线束
CN219827652U (zh) 一种用于重型设备的齿轮减速箱
CN213292054U (zh) 一种轻量化座椅安装支架
CN218234086U (zh) 一种便携式多用途旋转楼梯
CN215186339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固定电机用连接机构
CN220191206U (zh) 一种机柜易拆卸面板
CN213781759U (zh) 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用节能变压器
CN219779959U (zh) 一种发电机定子组装用辅助工装
CN212656902U (zh) 一种石油钻井用便于维修的支撑装置
CN213777363U (zh) 一种室内设计用环境光模拟装置
CN215748109U (zh) 一种机床用防护罩
CN217028098U (zh) 基于铝合金模板施工用辅助支撑装置
CN220463758U (zh) 电机支架自动打螺丝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