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20542U - 柜体组件 - Google Patents

柜体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20542U
CN216120542U CN202122120189.6U CN202122120189U CN216120542U CN 216120542 U CN216120542 U CN 216120542U CN 202122120189 U CN202122120189 U CN 202122120189U CN 216120542 U CN216120542 U CN 2161205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bin
containing cavity
cabinet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2018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磊
钟洪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unzhe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unzhe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unzhe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unzhe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2018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205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205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205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柜体组件,其包括柜体、隔板、子仓和子仓后门。柜体限定柜体容腔。隔板设置在柜体容腔中,以将柜体容腔分隔为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子仓设置在第一容腔中,并限定子仓容腔,隔板上设有与子仓容腔对应的子仓后开口,以使得子仓容腔与第二容腔连通。子仓后门设置在子仓后开口处,子仓后门能够相对于隔板运动,从而打开或封闭子仓后开口。本实用新型的柜体组件能够高效灭火、无需额外动力驱动电池运动、并且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柜体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柜体组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容纳电池的柜体组件。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在电池柜中进行充电时,可能会因操作不当或锂电池自身热失控或环境问题而着火。通常,现有技术中的电池柜中配备干粉灭火器或者气热熔胶。其能够灭明火,但无法对锂电池进行持续降温而彻底消除电池起火。有时电池会因为内部高温问题再次起火。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电池柜需要进行改进,以应对电池起火问题,并使得电池不会因为内部高温而再次起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于解决上述问题,因而提供了一种柜体组件,其包括柜体、隔板、至少一个子仓和至少一个子仓后门。柜体限定柜体容腔。隔板设置在所述柜体容腔中,以将所述柜体容腔分隔为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子仓设置在所述第一容腔中,并限定子仓容腔,所述隔板上设有与所述子仓容腔对应的子仓后开口,以使得所述子仓容腔与所述第二容腔连通。子仓后门设置在所述子仓后开口处,所述子仓后门能够相对于所述隔板运动,从而打开或封闭所述子仓后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柜体上设有与所述子仓容腔对应的子仓前开口。所述柜体组件还包括子仓前门,设置在所述子仓前开口处,以封闭所述子仓前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子仓包括子仓壳体,所述子仓壳体的底部倾斜设置,并且靠近所述子仓前门的所述子仓壳体的底部高于靠近所述子仓后门的所述子仓壳体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子仓包括一对流利条,设置在所述子仓容腔中,并且与子仓壳体的底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子仓后门与所述隔板相连接,并且容纳在所述第二容腔中。
进一步地,柜体组件还包括子仓锁组件。子仓锁组件与所述子仓对应设置,所述子仓锁组件包括锁装置,用于锁定或释放所述子仓后门。
进一步地,柜体组件还包括温度感应装置和控制装置。温度感应装置与所述子仓对应设置,并设置在所述子仓容腔中。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柜体中。所述锁装置、所述温度感应装置和所述控制装置通讯连接,所述温度感应装置和所述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当所述子仓容腔中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所述温度感应装置会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温度信号,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根据所述温度信号控制所述锁装置释放所述子仓后门。
进一步地,所述锁装置包括驱动部件和锁头,所述锁头能够锁定所述子仓后门,从而封闭所述子仓后开口,所述驱动部件能够驱动所述锁头运动,从而释放所述子仓后门。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控制装置通讯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能够基于所述温度信号控制所述驱动部件的启动。
进一步地,柜体组件还包括传动部,所述传动部与所述锁头连接。所述子仓锁组件还包括触发件、弹性件和玻璃件。触发件具有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并且能够在所述锁定位置和所述释放位置之间运动,所述触发件被配置为:当所述触发件位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触发件与所述传动部分离,并且当所述触发件位于所述释放位置时,所述触发件能够推动所述传动部,从而驱动所述锁头释放所述子仓后门。弹性件用于对所述触发件施加力,以使得所述触发件能够从所述锁定位置向所述释放位置运动。玻璃件用于使所述触发件保持在所述锁定位置,并且被配置为:当所述玻璃件所处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所述玻璃件破裂,以使得所述触发件能够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从所述锁定位置运动至所述释放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子仓后开口和所述第二容腔被配置为:当所述子仓后门打开时,所述子仓后门对应的子仓容腔中的容纳物能够从所述子仓后开口进入所述第二容腔。
本实用新型的柜体组件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柜体组件能够高效灭火,不会对柜体造成二次污染。具体来说,本申请的柜体具有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第一容腔用于容纳电池,第二容腔用于储存液体。当电池着火时,第一容腔与第二容腔连通,从而使得电池能够掉落液体中并浸泡在液体中。这能够保证电池在其明火被扑灭之后不会复燃,从而实现安全高效的灭火效果。此外由于无需对子仓进行喷淋等操作,因此不会对柜体造成二次污染。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柜体组件无需额外动力驱动电池运动。具体来说,由于子仓壳体的底部被设置为倾斜设置,因此当电池着火时,无需额外动力,电池能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掉入第二容腔,从而浸泡在第二容腔的液体中。
第三,本实用新型的柜体组件结构简单,在电子部件失效时也能保证子仓后门打开。具体来说,通过设置触发件、弹性件和玻璃件,即使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失效,也能够利用机械运动驱动锁头释放子仓后门。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柜体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柜体组件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柜体组件的爆炸图,其中未示出子仓壳体;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柜体组件的俯视图,其中未示出柜体的顶部,从而示出子仓锁组件等部件。
附图标号说明:
柜体1、柜体容腔11、隔板2、第一容腔21、第二容腔22、子仓壳体3、子仓容腔31、子仓前开口32、子仓后开口33、顶板34、通孔341、底板35、电池4、子仓前门51、子仓后门52、流利条6、子仓锁组件7、锁装置71、锁头72、传动部73、触发件74、杆部741、第一板742、第二板743、弹性件75、玻璃件76、转轴7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理解的是,虽然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上”、“下”、“前”、“后”等描述本实用新型中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这些术语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性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示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为了阐释的目的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可通过附图中没有具体示出的其他方式来实现。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柜体组件包括柜体1和隔板2。具体来说,柜体1大致为立方体,其限定柜体容腔11。隔板2竖直地设置在柜体1的中空部中,并与柜体1相连接,从而将柜体容腔11分隔为位于前侧的第一容腔21和位于后侧的第二容腔22。第二容腔22用于储存液体。作为一个示例,该液体可以是水或者其他不易燃的液体。
柜体组件还包括六个子仓。六个子仓设置在第一容腔21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六个子仓为沿高度方向设置为三排,每排设置两个子仓。六个子仓的具体结构相同。为了描述简洁,本实用新型以一个子仓作为示例进行描述。
如图2-3所示,子仓包括子仓壳体3。子仓壳体3具有沿前后方向贯穿子仓壳体3的中空部。子仓壳体3的前部与柜体1相连接,子仓壳体3的后部与隔板2相连接,以使得柜体1、隔板2与子仓壳体3围合限定子仓容腔31。具体来说,子仓壳体3包括位于上方的顶板34,位于两侧的侧板以及位于下方的底板35。顶板34与底板35相对设置,并且都与两侧的侧板相连接。底板35在前后方向上倾斜设置。更具体地说,底板35与柜体1相连接的一端高于底板35与隔板2相连接的一端。由此,当电池4放置在子仓容腔31中时,电池4在重力的作用下容易朝向隔板2运动。此外,与每个子仓容腔31对应的柜体1和隔板2上分别设有子仓前开口32和子仓后开口33。子仓前开口32沿前后方向贯穿柜体1。子仓后开口33沿前后方向贯穿隔板2,以使得第一容腔21能够与第二容腔22连通。
柜体组件还包括六个子仓前门51和六个子仓后门52,分别与六个子仓前开口32和子仓后开口33对应设置。具体来说,子仓前门51能够盖合子仓前开口32,并且可运动地与柜体1相连接。作为一个示例,子仓前门51通过铰链与柜体1相连接。当子仓前门51打开时,电池4可以通过子仓前开口32放入子仓容腔31中。子仓后门52与隔板2相连接,并且容纳在第二容腔22中。子仓后门52设置在子仓后开口33处,并且能够相对于隔板2运动,从而打开或封闭子仓后开口33,从而使得子仓容腔31与第二容腔22连通或断开。子仓后开口33和第二容腔22的尺寸被配置为:当子仓后门52打开时,电池4能够通过子仓后开口33进入第二容腔22,并浸泡在第二容腔22液体中。由此,当电池4容纳在子仓容腔31中并且子仓后门52封闭子仓后开口33时,电池4能够被保持在子仓容腔31中。当子仓后门52打开时,由于子仓壳体3的底板35倾斜设置,因此电池4在重力的作用下朝向子仓后开口33运动,并会通过子仓后开口33后掉入第二容腔22中,并由第二容腔22中的液体浸没。
此外,每个子仓壳体3的底板35上还设有一对流利条6,以承载电池4。作为一个示例,一对流利条6中的每一个包括导轨和数个滚轮。导轨的长度方向大致沿前后方向布置,数个滚轮设置在导轨中。电池4由数个滚轮承载。由于依靠滚轮承载电池4,因此电池4更容易在重力的作用下位于更靠近子仓后开口33的位置。当子仓后门52打开时,电池4也更容易通过子仓后开口33后掉入第二容腔22中。
如图3-4所示,柜体组件还包括六个子仓锁组件7、六个温度感应装置(未示出)和控制装置(未示出)。六个子仓锁组件7中的每一个包括锁装置71,用于锁定和释放六个子仓后门52。六个温度感应装置分别设置在六个子仓容腔31中,并且大致设置在其顶部,用于检测子仓容腔31中的温度。六个锁装置71、六个温度感应装置和控制装置通讯连接。六个温度感应装置和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当子仓容腔31中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与子仓容腔31对应的温度感应装置会向控制装置发送温度信号,控制装置能够根据温度信号控制子仓容腔31对应的锁装置71释放子仓后门52。更具体地说,锁装置71设置在子仓壳体3的上方。锁装置71包括锁头72、传动部73和驱动部件(未示出)。锁头72能够锁定子仓后门52,以将子仓后门52保持在位,从而封闭子仓后开口33。驱动部件与锁头72相连接,并能够驱动锁头72运动,从而释放子仓后门52,以使得子仓容腔31和第二容腔22连通。作为一个示例,驱动部件为马达,锁头72为钩状部,子仓后门52的底部与子仓壳体3的底板35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连接。子仓后门52的顶部设有环状部。当锁头72钩住环状部时,锁头72能够锁定子仓后门52,以将子仓后门52保持在位,从而封闭子仓后开口33。当某个子仓容腔31中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与该子仓容腔31对应设置的温度感应装置会向控制装置发送温度信号,控制装置能够根据温度信号启动该子仓容腔31对应设置的马达,从而驱动锁头72运动并释放环状部,以打开子仓后开口33。
如图3-4所示,子仓锁组件7还包括触发件74、弹性件75和玻璃件76,并且锁装置71还包括传动部73。传动部73与锁头72相连接,当传动部73被推动时,传动部73能够使锁头72运动,以释放子仓后门52。子仓壳体3的顶板34上设有通孔341,其沿上下方向贯穿顶板34。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中,通孔341大致为长方形。触发件74用于推动传动部73。具体来说,触发件74包括杆部741、第一板742和第二板743。子仓壳体3的顶板34上设有转轴77。杆部741的一端上设有环状部,其套设在转轴77上,以使得杆部741能够绕转轴77转动。杆部741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杆部741和第二板743分别布置在第一板742的相对两侧,并且都与第一板742相连接。第一板742与第二板743大致呈“L”形布置,以使得第一板742抵靠顶板34设置,并且第二板743抵靠通孔341的侧边设置。触发件74具有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并且能够在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运动。当触发件74位于锁定位置时,杆部741的自由端与传动部73分离,并且当触发件74位于释放位置时,杆部741的自由端推动传动部73运动,从而驱动锁头72运动,以释放子仓后门52。弹性件75用于对触发件74施加力,以使触发件74能够从锁定位置向释放位置运动。作为一个示例,弹性件75为弹簧。弹簧的第一端与顶板34相连接,弹簧的第二端与杆部741相连接。弹簧的第二端靠近杆部741的自由端设置,并且弹簧处于拉伸状态。玻璃件76大致为杆状,其设置在子仓容腔31的顶部。更具体地说,其设置在通孔341中。玻璃件76的一端抵靠通孔341的边缘,另一端抵靠第二板743。玻璃件76被配置为:当玻璃件76所处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玻璃件76破裂。当玻璃件76破裂时,玻璃件76不再抵靠触发件74,触发件74在弹性件75的作用下从锁定位置运动至释放位置,以推动传动部73,从而释放子仓后门52。
下面结合图2-4介绍本实用新型的柜体组件在各种情况下的使用状况:
当操作者需要在电池柜中放入电池时,操作者打开子仓前门51,即可放入电池4,并将电池4放置在一对流利条6上。由于子仓壳体3的底板35和流利条6都是倾斜设置的,因此电池4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后运动,直到电池4碰到子仓后门52。此时子仓后门52由锁装置71的锁头72锁定,因而子仓后门52封闭子仓后开口33。电池4被保持在位。当电池4着火时,温度感应装置会检测到当前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温度感应装置对控制装置发送温度信号。控制装置根据该温度信号启动驱动部件,从而驱动锁头72运动,以释放子仓后门52。子仓后门52被释放后,子仓容腔31通过子仓后开口33与第二容腔22连通。电池4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后运动,并通过子仓后开口33退出子仓容腔31掉进第二容腔22中。最后浸泡在第二容腔22所储存的液体中。由此,电池4能够被有效灭火,并且由于浸泡在液体中而不会复燃。
此外,即使着火的电池4所处的子仓容腔31中设置的温度感应装置发生故障而没有向控制装置发送温度信号,但由于子仓容腔31中的温度升高至预设温度,因此该子仓容腔31中设置的玻璃件76会破裂。当玻璃件76破裂后,玻璃件76不再抵靠触发件74,触发件74在弹性件75的作用下从锁定位置运动至释放位置,并推动传动部73。推动传动部73会带动锁头72运动,以释放子仓后门52。由此,子仓后门52也能够打开,从而使得该着火的电池4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子仓后开口33并掉进第二容腔22中。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虽然本实用新型中示出了六个子仓,但至少一个子仓以及任意的子仓排列布置方式也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还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实用新型中示出了六个子仓前门51、六个子仓后门52、六个子仓锁组件7等具体数量的部件,但这些部件与子仓的数量相应设置即可。
还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实用新型中子仓壳体包括顶板、侧板和底板,并大致围合形成长方体状,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子仓壳体可以为任意形状,其底部被配置为倾斜设置,并且靠近子仓前门的子仓壳体的底部高于靠近子仓后门的子仓壳体的底部,以使得电池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掉入第二容腔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柜体组件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柜体组件能够高效灭火,不会对柜体造成二次污染。具体来说,本申请的柜体具有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第一容腔用于容纳电池,第二容腔用于储存液体。当电池着火时,第一容腔与第二容腔连通,从而使得电池能够掉落液体中并浸泡在液体中。这能够保证电池在其明火被扑灭之后不会复燃,从而实现安全高效的灭火效果。此外由于无需对子仓进行喷淋等操作,因此不会对柜体造成二次污染。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柜体组件无需额外动力驱动电池运动。具体来说,由于子仓壳体的底部被设置为倾斜设置,因此当电池着火时,无需额外动力,电池能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掉入第二容腔,从而浸泡在第二容腔的液体中。
第三,本实用新型的柜体组件结构简单,在电子部件失效时也能保证子仓后门打开。具体来说,通过设置触发件、弹性件和玻璃件,即使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失效,也能够利用机械运动驱动锁头释放子仓后门。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柜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柜体(1),限定柜体容腔(11);
隔板(2),设置在所述柜体容腔(11)中,以将所述柜体容腔(11)分隔为第一容腔(21)和第二容腔(22);
子仓,设置在所述第一容腔(21)中,并限定子仓容腔(31),所述隔板(2)上设有与所述子仓容腔(31)对应的子仓后开口(33),以使得所述子仓容腔(31)与所述第二容腔(22)连通;以及
子仓后门(52),设置在所述子仓后开口(33)处,所述子仓后门(52)能够相对于所述隔板(2)运动,从而打开或封闭所述子仓后开口(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柜体(1)上设有与所述子仓容腔(31)对应的子仓前开口(32);
所述柜体组件还包括子仓前门(51),设置在所述子仓前开口(32)处,以封闭所述子仓前开口(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柜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仓包括子仓壳体(3),所述子仓壳体(3)的底部倾斜设置,并且靠近所述子仓前门(51)的所述子仓壳体(3)的底部高于靠近所述子仓后门(52)的所述子仓壳体(3)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柜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仓包括一对流利条(6),设置在所述子仓容腔(31)中,并且与子仓壳体(3)的底部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仓后门(52)与所述隔板(2)相连接,并且容纳在所述第二容腔(22) 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子仓锁组件(7),与所述子仓对应设置,所述子仓锁组件(7)包括锁装置(71),用于锁定或释放所述子仓后门(5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柜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温度感应装置,与所述子仓对应设置,并设置在所述子仓容腔(31)中;以及
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柜体(1)中;
所述锁装置(71)、所述温度感应装置和所述控制装置通讯连接,所述温度感应装置和所述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当所述子仓容腔(31)中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所述温度感应装置会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温度信号,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根据所述温度信号控制所述锁装置(71)释放所述子仓后门(5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柜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装置(71)包括驱动部件和锁头(72),所述锁头(72)能够锁定所述子仓后门(52),从而封闭所述子仓后开口(33),所述驱动部件能够驱动所述锁头(72)运动,从而释放所述子仓后门(52);
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控制装置通讯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能够基于所述温度信号控制所述驱动部件的启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柜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装置(71)还包括:
传动部(73),与所述锁头(72)连接;
所述子仓锁组件(7)还包括:
触发件(74),具有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并且能够在所述锁定位置和所述释放位置之间运动,所述触发件(74)被配置为:当所述触发件(74)位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触发件(74)与所述传动部(73)分离,并且当所述触发件(74)位于所述释放位置时,所述触发件(74)能够推动所述传动部(73),从而驱动所述锁头(72)释放所述子仓后门(52);
弹性件(75),用于对所述触发件(74)施加力,以使得所述触发件(74)能够从所述锁定位置向所述释放位置运动;以及
玻璃件(76),用于使所述触发件(74)保持在所述锁定位置,并且被配置为:当所述玻璃件(76)所处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所述玻璃件(76)破裂,以使得所述触发件(74)能够在所述弹性件(75)的作用下从所述锁定位置运动至所述释放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仓后开口(33)和所述第二容腔(22)被配置为:当所述子仓后门(52)打开时,所述子仓后门(52)对应的子仓容腔(31)中的容纳物能够从所述子仓后开口(33)进入所述第二容腔(22)。
CN202122120189.6U 2021-09-03 2021-09-03 柜体组件 Active CN2161205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20189.6U CN216120542U (zh) 2021-09-03 2021-09-03 柜体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20189.6U CN216120542U (zh) 2021-09-03 2021-09-03 柜体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20542U true CN216120542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730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20189.6U Active CN216120542U (zh) 2021-09-03 2021-09-03 柜体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205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202200009503A1 (it) * 2022-05-09 2023-11-09 Chemisafe Srl Armadio di sicurezza per lo stoccaggio di batterie elettrich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202200009503A1 (it) * 2022-05-09 2023-11-09 Chemisafe Srl Armadio di sicurezza per lo stoccaggio di batterie elettriche
WO2023218338A1 (en) * 2022-05-09 2023-11-16 Chemisafe Srl Safety cabinet for storing electric batterie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80201B2 (ja) 消火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エージング方法
CN216120542U (zh) 柜体组件
JP6189603B2 (ja) 消火装置
KR102303096B1 (ko) 배터리 소화용 매트 및 배터리 소화용 매트가 구비된 배터리 보관장치
JP2008218210A (ja) 電池パックおよび携帯式電子機器
JP2014160573A (ja) 蓄電装置
KR102313994B1 (ko) 배터리 보관장치 및 배터리 보관실
KR102483497B1 (ko) 이차 전지 시스템
CN115693431A (zh) 一种用于配电网的安全防护装置
CN109524702B (zh) 化成分容柜
CN113764775B (zh) 一种模块化电池及热失控保护装置
CN115963295A (zh) 一种锂电池针刺试验阻燃装置及试验方法
CN211383575U (zh) 自动灭火装置及包含其的自动导引运输车
CN216418124U (zh) 一种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锂电池包
CN205759332U (zh) 用于灭火系统的电磁启动器、开关阀装置及灭火系统
CN115296354A (zh) 一种换电柜及换电柜的灭火方法
KR102594158B1 (ko) 화재예방과 확산방지가 가능한 배터리 보관장치
CN211605224U (zh) 一种电池柜
JP2023506418A (ja) 冷却回路を含む電池パック
CN209896124U (zh) 一种具有消防功能的储能电池簇
CN214475301U (zh) 电池仓及换电柜
CN113437425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箱
JP6988149B2 (ja) 電池パック
CN217882904U (zh) 一种换电柜
CN219481382U (zh) 储能柜和电池储能房自动灭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