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17702U - 圆柱电池测试用工装 - Google Patents

圆柱电池测试用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17702U
CN216117702U CN202122089822.XU CN202122089822U CN216117702U CN 216117702 U CN216117702 U CN 216117702U CN 202122089822 U CN202122089822 U CN 202122089822U CN 216117702 U CN216117702 U CN 2161177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supporting
testing
tool
movable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8982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晓武
豆林伟
赵会朋
宋会涛
张晓振
李满涛
孙明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8982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177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177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17702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91853 priority patent/WO2023029560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4Housings; Supporting members; Arrangements of termin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柱电池测试用工装,该圆柱电池测试用工装包括有承托台、固定座、移动座、若干承托部、以及若干测试连接单元。其中,固定座固设于承托台上;移动座可移动地设于承托台上,移动座可被驱使地靠近或远离固定座。承托部设于固定座和移动座之间,用于承托水平放置的电池;测试连接单元对应于承托部设置,并包括分设于固定座和移动座上的两个电连接部,因移动座靠近固定座的移动,电池两端的正极和负极被夹持于两电连接部之间,并与分别与两电连接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圆柱电池测试用工装,通过设置固定座和移动座,并配合若干测试连接单元,可对圆柱电池进行夹持,并利于对电池进行测试,同时还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Description

圆柱电池测试用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圆柱电池测试用工装。
背景技术
圆柱型电池是一种容量高、循环寿命长、使用环境温度宽广的电池。产品应用于太阳能灯具、草坪灯具、后备能源、电工工具、玩具模型、光伏能源等上。
圆柱型电池分为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钴锰混合、三元材料不同体系,外壳分为钢壳和聚合物两种,不同材料体系电池有不同的优点。主要以钢壳圆柱磷酸铁锂电池为主,铁锂电池变现为容量高、输出电压稳定、能大电流放电、电化学稳定性能、使用中安全(不会因过充、过放及短路等操作不当引起的燃烧或爆炸)、工作温度范围宽、对环境无污染。
圆柱电池的研发环节需要对电池性能进行测试,通过测试的数据来进一步改进和完成其性能,性能测试时需对电池进行充放电的循环测试,即利用充放电测试设备对电池进行充电和放电操作,并实时监测记录充放电过程中的电流、电压和容量变化。
现有技术中常使用夹持工装对电池进行夹持,以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但由于夹持工装的设计并不合理,不仅不便于操作,而且只能对同一规格的电池进行夹持测试,使得测试的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圆柱电池测试用工装,以便于对电池进行夹持测试,并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圆柱电池测试用工装,包括承托台、固定座、移动座、若干承托部、以及若干测试连接单元,其中,
所述固定座固设于所述承托台上;
所述移动座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承托台上,所述移动座可被驱使地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座;
所述承托部设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移动座之间,用于承托水平放置的电池;
所述测试连接单元对应于所述承托部设置,并包括分设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移动座上的两个电连接部,因所述移动座靠近所述固定座的移动,所述电池两端的正极和负极被夹持于两所述电连接部之间,并与分别与两所述电连接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承托部为沿正交于所述移动座移动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所述测试连接单元匹配于所述承托部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承托台上设有用于驱使所述移动座移动的第一驱动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采用以自身轴线为轴而可操作转动的丝杠;所述移动座连接于所述丝杠上。
进一步的,所述丝杠螺接于所述承托台上,且所述丝杠的驱动端与所述移动座转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承托台上设有具有螺纹孔的安装座,所述丝杠与所述螺纹孔螺接相连;所述安装座上螺接有顶紧件,因被操作旋拧,所述顶紧件的一端顶紧于所述螺纹孔内的所述丝杠,以抑制所述丝杠的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座和所述承托台之间设有导向单元,所述导向单元用于引导所述移动座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座。
进一步的,所述电连接部采用具有电流测试头和电压探针的测试探针,所述电流测试头和所述电压探针之间绝缘设置;所述电池的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被夹持于两所述电流测试头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电流测试头和所述电压探针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承托部包括沿正交于所述移动座移动方向间隔布置两个承托分体,且至少其一所述承托分体可被驱使的移动,两所述承托分体限定出承托所述电池的空间。
进一步的,各所述测试连接单元中两所述电连接部位置可调的设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移动座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圆柱电池测试用工装,通过设置固定座和移动座,并配合若干测试连接单元,可以对电池进行夹持测试,整个过程操作方便,利于提高测试效率。同时,通过移动移动座,能够改变两个电连接部之间的间距,从而可对不同长度规格的电池进行夹持测试,而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2)承托部和测试连接单元均设置有多个,可同时对多个电池进行检测,有利于提高对电池的测试效率。
(3)通过设置第一驱动单元,可便于操作移动座靠近或远离固定座。
(4)采用丝杠连接的结构驱使移动座移动,不仅结构简单便于装配,而且调节效果较好。
(5)将丝杠螺接在承托台上,配合装配形式简单稳固,且配合效果准确良好。
(6)安装座和顶紧件的配合设置,可对丝杠进行限位固定,在丝杠旋转到位后,有效防止丝杠的反向旋转。
(7)在移动座和承托台之间设有导向单元,可利于提高移动座在移动中的稳定性。
(8)电连接部采用电流测试头和电压探针同时布置的结构形式,可实电池充放电测试的同时获取电池的电压信息。
(9)将承托部分为两个承托分体,可以根据不同型号调节两个承托分体之间的间距,可便于更好的承托不同规格的圆柱电池。
(10)电连接部在固定座和移动座上的位置可调,利于进一步提高对不同规格电池的测试效果,而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圆柱电池测试用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圆柱电池测试用工装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B-B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承托台;2、固定座;3、移动座;4、承托部;5、第二导槽;6、支架; 7、第一手轮;8、第一丝杠;9、第一安装座;10、顶紧件;11、第一导槽;12、第二安装座;
31、插入槽;32、轴承固定座;
41、第一承托分体;42、第二承托分体;
61、电流测试头;62、电压探针;63、电流测试线;64、电压测试线;65、绝缘管;
81、轴承;
1201、第二丝杠;1202、第二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柱电池测试用工装,整体设计上,该圆柱电池测试用工装包括承托台1、固定座2、移动座3、若干承托部4、以及若干测试连接单元。其中,固定座2固设于承托台1上,移动座3可移动地设于承托台1上,移动座3可被驱使地靠近或远离固定座2。
承托部4设于固定座2和移动座3之间,用于承托水平放置的电池。上述的测试连接单元对应于承托部4设置,并包括分设于固定座2和移动座3上的两个电连接部。因移动座3靠近固定座2的移动,电池两端的正极和负极被夹持于两电连接部之间,并与分别与两电连接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圆柱电池测试用工装,通过设置固定座2和移动座3,并配合若干测试连接单元,可以在对圆柱电池进行夹持的同时,便于对电池进行测试,整个过程操作方便,利于提高测试效率。同时,移动座3与固定座2 的间距可调,可对不同长度规格的电池进行夹持测试,从而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基于如上整体设计思想,本实施例的圆柱电池测试用工装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所示。承托台1作为整个承载基础,其呈板状设置,以具有较好的承载效果。固定座2和移动座3均被设置为长方体形,两者平行的设置在承托台 1上。而承托部4沿着垂直于固定座2和移动座3的方向延伸设置,以便于承托平放的电池。此处,固定座2和移动座3的结构简单,便于在承托台1上布置实施。另外,为提高本实施例中工装的使用安全性,承托台1、固定座2、移动座3和承托部4优选采用耐高温的绝缘材质制成。
为便于移动座3靠近或远离固定座2,本实施例中,在承托台1上设有用于驱使移动座3移动的第一驱动单元。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驱动单元采用以自身轴线为轴而可操作转动的第一丝杠8,移动座3连接于第一丝杠8 上,以因第一丝杠8的转动而于承托台1上移动。
具体结构上,参照图1和图2中所示,相对于移动座3的面向固定座2设置的一侧,于移动座3另一侧的承托台1设有上述的第一丝杠8。该第一丝杠8 螺接于承托台1上,且第一丝杠8的驱动端与移动座3转动相连。其中,为便于第一丝杠8在承托台1上的安装,在承托台1上设有具有螺纹孔的第一安装座9,第一丝杠8穿经该螺纹孔,并与螺纹孔螺接相连。
本实施例中第一丝杠8的位于第一安装座9外侧的一端为操作端,该操作端用于承接外力而驱使第一丝杠8绕自身轴线转动。第一丝杠8的位于第一安装座9内侧的一端为上述的驱动端,该驱动端用于与移动座3相连。其中,为便于操作的便利性,本实施例中,在操作端上还设有第一手轮7。通过旋转第一手轮7,第一丝杠8会沿着自身轴线方向移动,并推拉移动座3,进而改变固定座2和移动座3之间的间距,实现对不同长度规格的电池的夹持,而可具有较好的使用灵活性。
为便于驱动端与移动座3之间的连接,本实施例中,在移动座3上开设有插入槽31,插入槽31的外侧设置有轴承固定座32。第一丝杠8的驱动端经由轴承81安装在轴承固定座32上,并穿经轴承固定座32而进入到插入槽31中。在伸出插入槽31的第一丝杠8的驱动端卡置有内卡簧,以防止第一丝杠8由移动座3上脱出。
另外,为提高转动到位后第一丝杠8相对于第一安装座9的固定效果,在第一安装座9上螺接有顶紧件10,因被操作旋拧,顶紧件10的一端顶紧于螺纹孔内的第一丝杠8,以抑制第一丝杠8的转动。
如图1和图2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顶紧件10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螺栓,该顶紧件10螺纹在第一安装座9的顶部,并通过旋拧该顶紧件10,可使顶紧件10的底端抵紧在第一丝杠8上,进而防止第一丝杠8相对于第一安装座9 的转动,实现移动座3位置的固定。而当需要对第一丝杠8进行转动时,则通过反向旋拧顶紧件10,即可通过第一手轮7转动第一丝杠8,从而改变移动座 3的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不在安装座上设置顶紧件10的方案也是可行的,此时仅通过螺纹孔和第一丝杠8之间的螺接配合,也能够满足使用中稳定性的需求。另外,顶紧件10除上述的螺栓外,还可采用其他能够抵接在第一丝杠8上,而抑制第一丝杠8转动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驱动单元除了采用第一丝杠8外,还可采用气缸、液压手柄等其它驱动方式。只要能够驱使移动座3移动而满足使用需求即可。
另外,为提高移动座3在移动中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在移动座3和承托台1之间设有第一导向单元。第一导向单元用于引导移动座3靠近或远离固定座2。具体结构上,结合图1和图2中所示,第一导向单元被设置成开设在承托台1顶部的第一导槽11,以及对应于第一导槽11设于移动座3底部的第一导向块。通过第一导向块在第一导槽11内的导向滑动,从而对移动座3的移动进行导向。
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槽11和第一导向块的数量可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进行设置,只要能够达到引导移动座3定向滑动的效果即可。另外,导向单元除了采用第一导槽11和第一导向块配合的方式外,还可采用导向柱的结构。例如,可将导向柱设置的固定座2上,并在固定座2上设置以供各导向柱穿过的通孔。此时,通过导向柱和通孔之间的配合也可以达到较好的导向效果。
为提高工装的测试效果,如图1、图3和图5中所示,承托部4为沿正交于移动座3移动方向间隔布置的四个,测试连接单元匹配于承托部4设置。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各承托部4邻近于固定座2设置,放置在承托部4上的电池的正极或负极抵接在固定座2上的电连接部上,从而利于提高两个电连接部对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的夹持和连接效果。当然,本实施例中承托部4的数量还可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进行适应性的增减,只要确保测试连接单元与承托部4的位置和数量相匹配即可。
为进一步提高承托部4在使用时的通用性,本实施例中的承托部4包括沿正交于移动座3移动方向间隔布置两个承托分体,且至少其一承托分体可被驱使的移动,两承托分体限定出承托电池的空间。如此设置,通过改变两个承托分体之间的间距即可实现对不同直径的电池的承托。
详细结构上,参照图1、图3以及图5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各承托分体的顶部均具有弧形的承托面,两承托面用于承托电池的底部周面。具体实施时,本实施例中的其一承托分体固定于承托台1上,另一承托分体可移动的设于承托台1上。为便于描述,固定于承托台1上的承托分体被称为第一承托分体41,移动的设于承托台1上承托分体称为第二承托分体42。通过移动第二承托分体 42,可使第一承托分体41和第二承托分体42共同限定出与电池的规格相匹配的承托空间。
为了操纵各第二承托分体42在承托台1上的移动,各承托部4中的第二承托分体42的布置相对位置相同。另外,在承托台1上还设有第二驱动单元。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驱动单元采用第二丝杠1201。为便于第二丝杠1201的安装,本实施例中在承托板宽度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二安装座12,第二丝杠1201 转动设于第二安装座12上,且该第二丝杠1201穿经各承托部4设置,并与各第一承托分体41的底部转动相连,而与各第二承托分体42的底部螺接相连,以便于驱使第二承托分体42移动。
如此设置,当第二丝杠1201因承接外部操作力而绕自身轴线转动时,通过第二丝杠1201和第二承托分体42之间的螺纹连接,即可改变各承托部4中第一承托分体41和第二承托分体42之间的间距。另外,还可在第二丝杠1201 上也设置第二手轮1202,以便于对第二丝杠1201进行操作,而提高调节的便利性。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除了采用一个第二丝杠1201对第二承托分体42的位置进行驱动调节外,还可采用多个第二丝杠1201的以分别对各第二承托分体42的位置进行调整。不过在操作的便利性上不如仅采用一个第二丝杠 1201时的效果好。
另外,为对移动中的各第二承托分体42进行导向,本实施例中,在各第二承托分体42和承托台1之间设有第二导向单元。该第二导向单元包括设于承托台1上的第二导槽5,以及设于各第二承托分体42底部的第二导向块,各第二导向块导向滑动于第二导槽5中。此处,通过第二导槽5和第二导向块的设置,利于提高第二承托分体42在移动中的稳定性。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承托部4除了采用第一承托分体41和第二承托分配配合的方式外,还可采用一体的结构形式,不过此时不如分体式的通用效果更好。在
本实施例中的电连接部用于分别与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相连,并通过连接在充电测试设备上,从而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本实施例中的电连接部采用具有电流测试头61和电压探针62的测试探针,电流测试头61和电压探针62之间绝缘设置。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被夹持于两电流测试头61之间,并分别与电流测试头61和电压探针62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测试探针可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测试探针结构,其中,用于与电池的正极相连的测试探针称为正极测试探针,而用于与电池的负极相连的探针为负极测试探针。两种测试探针的结构大致相同,均通过支架6固定在固定座2或移动座3上。
具体来讲,如图1中所示,支架6上设有贯穿支架6设置的绝缘管65,电流测试头61和电压探针62均伸出绝缘管65设置,以便于抵接在电池的正极或负极上。另外,相对于与电池连接的一端,电流测试头61和电压探针62的另一端还分别连接有电流测试线63和电压测试线64。
其中,电流测试线63和电压测试线64绝缘分隔,测试探针具体通过电流测试线63和电压测试线64与充电设备相连。而电流测试线63和电压测试线 64与电流测试头61和电压探针62之间的连接均可参照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实施时,考虑到正极测试探针和负极测试探针的电流测试头61的长度不同。故而为提高该工装的使用效果,各正极测试探针布置在固定座2上,各负极测试探针布置在移动座3上。当然,将正极测试探针和负极测试探针进行对调的方案也是可行的。
考虑到本实施例中第二承托部4的位置调整后,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的位置可能会发生变化,故而,本实施例中,各测试连接单元中两电连接部位置可调的设于固定座2和移动座3上。具体实施时,可在支架6的底部设置一个长条状的第一安装孔,对应于第一安装孔,在固定座2和移动座3上分别设有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安装孔。
支架6通过穿经第一安装孔和两个第二安装孔的两个紧固钉进行固定,通过改变紧固钉连接的第二安装孔的位置即可改变支架6的位置,从而利于测试连接部配合承托部4对电池进行夹持测试。
可以理解的是,当承托部4采用一体的结构形式时,或者两个承托分体都可于承托台1上移动时,各测试连接部的位置可以不进行调节。此时,只需要确保放置在承托部4上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能够夹持在两个电流测试头61 之间即可。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圆柱电池测试用工装在使用时,首先根据电池的规格转动第二丝杠1201,将第二承托分体42调整到对应的位置,接着将各电池水平放置在对应的各承托部4上,然后调整固定座2和移动座3上各支架6的位置,使电池的正极抵接在正极测试探针的正极电流测试头61和正极电压探针62上。
然后通过转动第一丝杠8,而驱使移动座3向固定座2移动,直至负极测试探针的负极电流测试头61和负极电压探针62抵接在电池的负极上,即完成了电池在工装上的夹持,最后,将正极测试探针和负极测试探针上的电流测试线63和电压测试线64分别连接在充放电测试设备上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圆柱电池测试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托台(1)、固定座(2)、移动座(3)、若干承托部(4)、以及若干测试连接单元,其中,
所述固定座(2)固设于所述承托台(1)上;
所述移动座(3)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承托台(1)上,所述移动座(3)可被驱使地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座(2);
所述承托部(4)设于所述固定座(2)和所述移动座(3)之间,用于承托水平放置的电池;
所述测试连接单元对应于所述承托部(4)设置,并包括分设于所述固定座(2)和所述移动座(3)上的两个电连接部,因所述移动座(3)靠近所述固定座(2)的移动,所述电池两端的正极和负极被夹持于两所述电连接部之间,并与分别与两所述电连接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测试用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托部(4)为沿正交于所述移动座(3)移动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
所述测试连接单元匹配于所述承托部(4)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测试用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托台(1)上设有用于驱使所述移动座(3)移动的第一驱动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柱电池测试用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采用以自身轴线为轴而可操作转动的丝杠;
所述移动座(3)连接于所述丝杠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柱电池测试用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丝杠螺接于所述承托台(1)上,且所述丝杠的驱动端与所述移动座(3)转动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柱电池测试用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托台(1)上设有具有螺纹孔的安装座,所述丝杠与所述螺纹孔螺接相连;
所述安装座上螺接有顶紧件(10),因被操作旋拧,所述顶紧件(10)的一端顶紧于所述螺纹孔内的所述丝杠,以抑制所述丝杠的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测试用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座(3)和所述承托台(1)之间设有导向单元,所述导向单元用于引导所述移动座(3)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座(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测试用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连接部采用具有第二承托分体(61)和电压探针(62)的测试探针,所述第二承托分体(61)和所述电压探针(62)之间绝缘设置;
所述电池的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被夹持于两所述第二承托分体(61)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二承托分体(61)和所述电压探针(62)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圆柱电池测试用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托部(4)包括沿正交于所述移动座(3)移动方向间隔布置两个承托分体,且至少其一所述承托分体可被驱使的移动,两所述承托分体限定出承托所述电池的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圆柱电池测试用工装,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测试连接单元中两所述电连接部位置可调的设于所述固定座(2)和所述移动座(3)上。
CN202122089822.XU 2021-08-31 2021-08-31 圆柱电池测试用工装 Active CN2161177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89822.XU CN216117702U (zh) 2021-08-31 2021-08-31 圆柱电池测试用工装
PCT/CN2022/091853 WO2023029560A1 (zh) 2021-08-31 2022-05-10 圆柱电池测试用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89822.XU CN216117702U (zh) 2021-08-31 2021-08-31 圆柱电池测试用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17702U true CN216117702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730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89822.XU Active CN216117702U (zh) 2021-08-31 2021-08-31 圆柱电池测试用工装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17702U (zh)
WO (1) WO2023029560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29560A1 (zh) * 2021-08-31 2023-03-09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圆柱电池测试用工装
CN116718918A (zh) * 2023-08-10 2023-09-0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工装
WO2023210924A1 (ko) * 2022-04-27 2023-11-02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이차전지의 불량 검사 장치 및 불량 검사 방법
WO2024087978A1 (zh) * 2022-10-27 2024-05-0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托盘、电池测试模块、电池测试系统及电池生产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91531A (ja) * 2000-04-05 2001-10-19 Nec Machinery Corp 充放電装置
CN201084790Y (zh) * 2007-09-27 2008-07-09 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固定夹具
CN204287441U (zh) * 2014-12-11 2015-04-22 东莞信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测试治具
CN107782925A (zh) * 2016-08-24 2018-03-09 湖南晨威高科有限公司 一种兼容不同种类电池的电池夹具
CN212872525U (zh) * 2020-08-13 2021-04-02 广东为一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整体可调的电池分容托盘
CN215728304U (zh) * 2021-08-23 2022-02-01 广州丰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兼容圆柱电池测试托盘组件
CN216117702U (zh) * 2021-08-31 2022-03-22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圆柱电池测试用工装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29560A1 (zh) * 2021-08-31 2023-03-09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圆柱电池测试用工装
WO2023210924A1 (ko) * 2022-04-27 2023-11-02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이차전지의 불량 검사 장치 및 불량 검사 방법
WO2024087978A1 (zh) * 2022-10-27 2024-05-0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托盘、电池测试模块、电池测试系统及电池生产系统
CN116718918A (zh) * 2023-08-10 2023-09-0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工装
CN116718918B (zh) * 2023-08-10 2024-04-1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工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29560A1 (zh) 2023-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117702U (zh) 圆柱电池测试用工装
KR101795718B1 (ko) 확장형 배터리 셀 모듈 조립체
KR20120032742A (ko) 이차전지 충방전용 지그 및 이를 이용한 충방전 장치
CN215641712U (zh) 一种电池短路测试机
CN210243686U (zh) 一种汽车锂电池检测用夹具
KR100809846B1 (ko) 셀 밸런싱을 위한 지그
CN219676073U (zh) 电芯测试装置
CN110361661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池模拟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3125970B (zh) 一种基于负荷模拟的蓄电池组检测装置
CN210429949U (zh) 一种电池包及电动自行车
CN219349093U (zh) 一种电池bms保护测试装置
CN216747805U (zh) 铝壳方形电池充放电夹具
CN220933049U (zh) 电芯测试夹具和测试系统
CN220367391U (zh) 一种圆柱电池短路测试工装
CN208797139U (zh) 一种锂电池电磁式安全检测装置
CN219122358U (zh) 一种兼容多种类型电池测试的上柜连接的可拆卸装置
CN217034199U (zh) 一种电池模组内模块充放电测试装置
CN220084905U (zh) 方形电池膨胀力测试夹具
CN212932810U (zh) 充电器测试辅助装置
CN220795421U (zh) 方形电芯循环寿命容量测试工装
CN217485544U (zh) 老化治具
CN220586008U (zh) 一种电池充放电装置
CN219831185U (zh) 一种电芯的测试夹具及电芯
CN219831329U (zh) 一种适用于不同型号电池的气动上柜装置
CN219309413U (zh) 电池分容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