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16066U - 一种新型惯性冲击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惯性冲击传感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116066U CN216116066U CN202122583066.6U CN202122583066U CN216116066U CN 216116066 U CN216116066 U CN 216116066U CN 202122583066 U CN202122583066 U CN 202122583066U CN 216116066 U CN216116066 U CN 2161160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impact sensor
- groups
- fixedly arranged
- inertial impa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惯性冲击传感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顶板,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传感器主体,所述外壳的外壁固定设置散热板,所述外壳的外壁下端固定设置多组连接板,所述外壳的底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固定设置多组挡板,多组挡板的底端均固定设置有弹片,所述外壳和顶板的内部均设置有屏蔽层,所述外壳通过连接板卡和挡板进行连接,所述底板的外壁两侧下端固定设置有两组安装板。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惯性冲击传感器,本装置结构简单,且方便进行安装更换,散热效果好,能在电磁环境复杂的情况下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惯性冲击传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惯性冲击传感器。
背景技术
惯性传感器是一种传感器,主要是检测和测量加速度、倾斜、冲击、振动、旋转和多自由度运动,是解决导航、定向和运动载体控制的重要部件。
现有专利(CN201773110U)中提出一种惯性冲击传感器,已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靠性高、能适应多种恶劣环境的优点,但是其长时间的散热性能不佳,且安装更换程序繁琐,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新型惯性冲击传感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惯性冲击传感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惯性冲击传感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顶板,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传感器主体,所述外壳的外壁固定设置散热板,所述外壳的外壁下端固定设置多组连接板,所述外壳的底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固定设置多组挡板,多组挡板的底端均固定设置有弹片,所述外壳和顶板的内部均设置有屏蔽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外壳通过连接板卡和挡板进行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板的外壁两侧下端固定设置有两组安装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两组所述安装板的顶端均开设有安装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屏蔽层为铝质材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多组连接板共四组,呈环形阵列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多组挡板共四组,呈环形阵列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散热板为铜质材料。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相比较现有装置,本装置中设置的底板通过挡板和外壳的连接板进行连接,且挡板底部设置有弹片,进一步的加强挡板和连接板的连接,保证外壳的连接稳定,在传感器损坏的时候,可以进行快速的更换。
相比较现有装置,本装置中散热板有效的降低传感器在长时间工作状态下的发热,延长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相比较现有装置,本装置中的屏蔽层有效的防止电磁干扰,保证传感器在电磁紊乱的情况下能够正常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惯性冲击传感器的正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惯性冲击传感器底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惯性冲击传感器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惯性冲击传感器弹片的位置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外壳;2、安装板;3、屏蔽层;4、传感器主体;5、底板;6、安装孔;7、连接板;8、挡板;9、凹槽;10、弹片;11、散热板;12、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型惯性冲击传感器,包括外壳1,外壳1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顶板12,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传感器主体4,外壳1的外壁固定设置散热板11,有效的对传感器进行散热,提高使用寿命,外壳1的外壁下端固定设置多组连接板7,外壳1的底端设置有底板5,底板5的顶端开设有凹槽9,凹槽9的内壁固定设置多组挡板8,多组挡板8的底端均固定设置有弹片10,通过弹片10加强外壳1和底板5的连接稳定性,外壳1和顶板12的内部均设置有屏蔽层3,使传感器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依然正常工作。
外壳1通过连接板7卡和挡板8进行连接,底板5的外壁两侧下端固定设置有两组安装板2,两组安装板2的顶端均开设有安装孔6,通过安装板2 和安装孔6方便进行安装底板5,屏蔽层3为铝质材料,多组连接板7共四组,呈环形阵列设置,多组挡板8共四组,呈环形阵列设置,散热板11为铜质材料,铜质材料为散热的优秀材质。
工作原理:在使用的过程中,传感器通过外壳1的连接板7放进底板5 的凹槽9内部,选择外壳1,使连接板7卡和在挡板8的底端,弹片10稳定连接板7和挡板8的连接,散热板11对传感器进行散热,屏蔽层3对电磁环境进行频闭,保证传感器的正常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新型惯性冲击传感器,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顶板(12),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传感器主体(4),所述外壳(1)的外壁固定设置散热板(11),所述外壳(1)的外壁下端固定设置多组连接板(7),所述外壳(1)的底端设置有底板(5),所述底板(5)的顶端开设有凹槽(9),所述凹槽(9)的内壁固定设置多组挡板(8),多组挡板(8)的底端均固定设置有弹片(10),所述外壳(1)和顶板(12)的内部均设置有屏蔽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惯性冲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通过连接板(7)卡和挡板(8)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惯性冲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的外壁两侧下端固定设置有两组安装板(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惯性冲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安装板(2)的顶端均开设有安装孔(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惯性冲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3)为铝质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惯性冲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多组连接板(7)共四组,呈环形阵列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惯性冲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多组挡板(8)共四组,呈环形阵列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惯性冲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11)为铜质材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583066.6U CN216116066U (zh) | 2021-10-26 | 2021-10-26 | 一种新型惯性冲击传感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583066.6U CN216116066U (zh) | 2021-10-26 | 2021-10-26 | 一种新型惯性冲击传感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116066U true CN216116066U (zh) | 2022-03-22 |
Family
ID=80709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583066.6U Active CN216116066U (zh) | 2021-10-26 | 2021-10-26 | 一种新型惯性冲击传感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116066U (zh) |
-
2021
- 2021-10-26 CN CN202122583066.6U patent/CN21611606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6116066U (zh) | 一种新型惯性冲击传感器 | |
CN210864418U (zh) | 自驾控制装置及具有其的无人驾驶装置 | |
CN217160362U (zh) | 一种复合型阻燃导电泡棉 | |
CN210739257U (zh) | 一种储能设备用具有减震功能的安装装置 | |
CN214539360U (zh) | 一种汽车空气质量监测用mems气体传感器 | |
CN212012936U (zh) | 一种网络通信用信号传输设备 | |
CN111146386B (zh) | 固态锂电池模块框架防震装置 | |
CN213343177U (zh) | 汽车ve泵用ecu装置 | |
CN212783075U (zh) | 一种带保护结构的电容器 | |
CN211223017U (zh) |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平衡支撑装置 | |
CN214957164U (zh) | 底板结构、电池外壳和电池模组 | |
CN215773173U (zh) | 一种嵌入式的网络交换机装置 | |
CN218042154U (zh) | 紧固连接结构以及电子产品 | |
CN219609417U (zh) | 工业级高频触发式光栅投射器外壳 | |
CN221162234U (zh) | 一种车载显示设备 | |
CN218297225U (zh) | 一种传感器组件 | |
CN215496901U (zh) | 一种汇集器 | |
CN220711592U (zh) | 一种便于快速散热的基站外罩 | |
CN219065502U (zh) | 一种具有隔热效果的惯性测量机构 | |
CN221651739U (zh) | 极耳支架及电池模组 | |
CN217486516U (zh) | 一种带屏蔽罩的手机主板 | |
CN220147610U (zh) | 一种无人机电机连接件 | |
CN220086240U (zh) | 一种电池装置 | |
CN216673396U (zh) | 一种耐腐蚀的电路板 | |
CN215426977U (zh) | 一种线圈固定支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100000 building 7, courtyard 29, Kechuang 7th Stree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Jinmaiji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00 building 7, courtyard 29, Kechuang 7th Stree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JINMAIJIE TECHNOLOGY Co.,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