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15515U - 一种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15515U
CN216115515U CN202122097370.XU CN202122097370U CN216115515U CN 216115515 U CN216115515 U CN 216115515U CN 202122097370 U CN202122097370 U CN 202122097370U CN 216115515 U CN216115515 U CN 2161155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plate
plate
left end
right end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9737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密升
杨启昌
李建国
李斯
张远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chuan Niuentai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chuan Niuentai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chuan Niuentai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chuan Niuentai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9737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155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155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155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包括左端板一、左端板二、左端板三、左端板四、右端板一、右端板二、右端板三、右端板四、上端板、下端板、底盘固定板、连接板一、连接板二、连接板三,所述上端板和下端板用于与左端板一、左端板二、左端板三、左端板四、右端板一、右端板二、右端板三和右端板四左右横向连接固定;所述连接板一、连接板二、连接板三用于端板之间纵向的连接固定;所述底盘固定板用于和热泵机组底盘固定。该换热器提高了大于8排的翅片式换热器拼接牢靠性,在使用大于8排的翅片式换热器的热泵机组上,减少运输和长期运行后翅片式换热器的断管和解体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由于生产制造模具限制,现有的翅片式换热器最多只能做8排的单个换热器。超过此排数的翅片式换热器必须以多个翅片式换热器拼接的形式才可以生产出来。所以拼接形式对大于8排的翅片式换热器的质量相当重要。
原有的翅片式换热器连接板,端板间只应用单片连接固定的形式,上下无端板连接,连接强度弱;仅适用于2-3排L形或U型翅片的端板连接,并不能适用于8排以上的翅片连接;而且会影响到翅片式换热器自身强度,比如在运输后发生形变,在热泵机组上长期运行后,出现翅片式换热器结构解体,管路断裂的情况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提高大于8排的翅片式换热器拼接牢靠性,在使用大于8排的翅片式换热器的热泵机组上,减少运输和长期运行后翅片式换热器的断管和解体风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热器,所述换热器本体设置为长方体形状,包括左端板一、左端板二、左端板三、左端板四、右端板一、右端板二、右端板三、右端板四、上端板、下端板、底盘固定板、连接板一、连接板二、连接板三,
所述上端板和下端板用于与左端板一、左端板二、左端板三、左端板四、右端板一、右端板二、右端板三和右端板四左右横向连接固定;
所述连接板一、连接板二、连接板三用于端板之间纵向的连接固定;
所述底盘固定板用于和热泵机组底盘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左端板一、左端板二、左端板三、左端板四、右端板一、右端板二、右端板三和右端板四与翅片本体通过铜管胀接方式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左端板一、左端板四、右端板一和右端板四均设置为矩形平板,所述左端板一、左端板四、右端板一和右端板四的窄边和宽边设置有折边,且折边上有开孔,所述左端板一、左端板四、右端板一和右端板四的平板内部开有铜管、上端板和下端板配合的过孔。
进一步的,所述左端板二、左端板三、右端板二和右端板三均设置为矩形平板,所述左端板二、左端板三、右端板二和右端板三的窄边设置有折边,且折边上有开孔,所述左端板二、左端板三、右端板二和右端板三的平板内部开有铜管、上端板和下端板配合的过孔。
进一步的,所述上端板和下端板设置为矩形平板,四周带有折边,其中两对侧折边开设有固定过孔用于与翅片左右端板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上端板和下端板与左端板一、左端板二、左端板三、左端板四、右端板一、右端板二、右端板三和右端板四之间拼接使用螺栓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底盘固定板设置为L型钣金,且底盘固定板一侧折边开设的固定孔与底盘固定板固定,所述底盘固定板另一侧开有过孔与热泵机组底盘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底盘固定板与左端板一、左端板二、左端板三、左端板四、右端板一、右端板二、右端板三、右端板四和下端板底部使用拉铆钉连接固定,所述左端板二上的通孔分别安装有系统二气管和系统三气管,所述左端板三上的通孔分别安装有系统二液管、系统三液管,所述右端板一上的通孔分别安装有系统一气管和系统一液管,所述右端板四上的通孔分别安装有系统四气管和系统四液管。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一、连接板二、连接板三设置为切斜角平面镀锌板,且中部开有长条形腰圆孔,至少覆盖有6根铜管插入的面积,纵向拼接至少布置3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提高了大于8排的翅片式换热器拼接牢靠性,在使用大于8排的翅片式换热器的热泵机组上,减少运输和长期运行后翅片式换热器的断管和解体风险;
2、翅片本体与各个左右端板,通过铜管涨连接固定、上下端板与各个左右端板拼接使用螺栓固定,底盘固定板与翅片换热器各个左右端板底部使用拉铆钉连接固定,拼接完成后的翅片换热器即可达到高强度的效果,提升热泵整机运行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左视流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轴测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热泵整机装配图。
图中:1、左端板一,2、左端板二,3、左端板三,4、左端板四,5、右端板一,6、右端板二,7、右端板三,8、右端板四,9、上端板,10、下端板,11、底盘固定板,12、系统一气管,13、系统一液管,14、系统二气管,15、系统二液管,16、系统三气管,17、系统三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换热器,包括左端板一1、左端板二2、左端板三3、左端板四4、右端板一5、右端板二6、右端板三7、右端板四8、上端板9、下端板10、底盘固定板11、系统一气管12、系统一液管13、系统二气管14、系统二液管15、系统三气管16和系统三液管17,
上端板9和下端板10用于与左端板一1、左端板二2、左端板三3、左端板四4、右端板一5、右端板二6、右端板三7和右端板四8左右横向连接固定;
连接板一20、连接板二21、连接板三23用于端板之间纵向的连接固定;
底盘固定板11用于和热泵机组底盘固定,按照此装配关系安装的翅片式换热器,可牢固可靠的安装在热泵机组上。
左端板一1、左端板二2、左端板三3、左端板四4、右端板一5、右端板二6、右端板三7和右端板四8与翅片本体通过铜管胀接方式连接固定;
左端板一1、左端板四4、右端板一5和右端板四8均设置为矩形平板,左端板一1、左端板四4、右端板一5和右端板四8的窄边和宽边设置有折边,且折边上有开孔,左端板一1、左端板四4、右端板一5和右端板四8的平板内部开有铜管、上端板和下端板配合的过孔;
左端板二2、左端板三3、右端板二6和右端板三7均设置为矩形平板,左端板二2、左端板三3、右端板二6和右端板三7的窄边设置有折边,且折边上有开孔,左端板二2、左端板三3、右端板二6和右端板三7的平板内部开有铜管、上端板9和下端板10配合的过孔;
上端板9和下端板10设置为矩形平板,四周带有折边,其中两对侧折边开设有固定过孔用于与翅片左右端板固定;上端板9和下端板10与左端板一1、左端板二2、左端板三3、左端板四4、右端板一5、右端板二6、右端板三7和右端板四8之间拼接使用螺栓固定;
底盘固定板11设置为L型钣金,且底盘固定板11一侧折边开设的固定孔与底盘固定板11固定,底盘固定板11另一侧开有过孔与热泵机组底盘固定;底盘固定板11与左端板一1、左端板二2、左端板三3、左端板四4、右端板一5、右端板二6、右端板三7、右端板四8和下端板10底部使用拉铆钉连接固定,拼接完成后的翅片换热器即可达到高强度的效果,左端板二2上的通孔分别安装有系统二气管14和系统三气管16,左端板三3上的通孔分别安装有系统二液管15、系统三液管17,右端板一5上的通孔分别安装有系统一气管12和系统一液管13,右端板四8上的通孔分别安装有系统四气管18和系统四液管19;
连接板一20、连接板二21、连接板三23设置为切斜角平面镀锌板,且中部开有长条形腰圆孔,至少覆盖有6根铜管插入的面积,纵向拼接至少布置3个。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换热器,所述换热器本体设置为长方体形状,包括左端板一(1)、左端板二(2)、左端板三(3)、左端板四(4)、右端板一(5)、右端板二(6)、右端板三(7)、右端板四(8)、上端板(9)、下端板(10)、底盘固定板(11)、连接板一(20)、连接板二(21)、连接板三(23),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端板(9)和下端板(10)用于与左端板一(1)、左端板二(2)、左端板三(3)、左端板四(4)、右端板一(5)、右端板二(6)、右端板三(7)和右端板四(8)左右横向连接固定;
所述连接板一(20)、连接板二(21)、连接板三(23)用于端板之间纵向的连接固定;
所述底盘固定板(11)用于和热泵机组底盘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板一(1)、左端板二(2)、左端板三(3)、左端板四(4)、右端板一(5)、右端板二(6)、右端板三(7)和右端板四(8)与翅片本体通过铜管胀接方式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板一(1)、左端板四(4)、右端板一(5)和右端板四(8)均设置为矩形平板,所述左端板一(1)、左端板四(4)、右端板一(5)和右端板四(8)的窄边和宽边设置有折边,且折边上有开孔,所述左端板一(1)、左端板四(4)、右端板一(5)和右端板四(8)的平板内部开有铜管、上端板和下端板配合的过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板二(2)、左端板三(3)、右端板二(6)和右端板三(7)均设置为矩形平板,所述左端板二(2)、左端板三(3)、右端板二(6)和右端板三(7)的窄边设置有折边,且折边上有开孔,所述左端板二(2)、左端板三(3)、右端板二(6)和右端板三(7)的平板内部开有铜管、上端板(9)和下端板(10)配合的过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板(9)和下端板(10)设置为矩形平板,四周带有折边,其中两对侧折边开设有固定过孔用于与翅片左右端板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板(9)和下端板(10)与左端板一(1)、左端板二(2)、左端板三(3)、左端板四(4)、右端板一(5)、右端板二(6)、右端板三(7)和右端板四(8)之间拼接使用螺栓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固定板(11)设置为L型钣金,且底盘固定板(11)一侧折边开设的固定孔与底盘固定板(11)固定,所述底盘固定板(11)另一侧开有过孔与热泵机组底盘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固定板(11)与左端板一(1)、左端板二(2)、左端板三(3)、左端板四(4)、右端板一(5)、右端板二(6)、右端板三(7)、右端板四(8)和下端板(10)底部使用拉铆钉连接固定,所述左端板二(2)上的通孔分别安装有系统二气管(14)和系统三气管(16),所述左端板三(3)上的通孔分别安装有系统二液管(15)、系统三液管(17),所述右端板一(5)上的通孔分别安装有系统一气管(12)和系统一液管(13),所述右端板四(8)上的通孔分别安装有系统四气管(18)和系统四液管(1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一(20)、连接板二(21)、连接板三(23)设置为切斜角平面镀锌板,且中部开有长条形腰圆孔,至少覆盖有6根铜管插入的面积,纵向拼接至少布置3个。
CN202122097370.XU 2021-09-01 2021-09-01 一种换热器 Active CN2161155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97370.XU CN216115515U (zh) 2021-09-01 2021-09-01 一种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97370.XU CN216115515U (zh) 2021-09-01 2021-09-01 一种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15515U true CN216115515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731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97370.XU Active CN216115515U (zh) 2021-09-01 2021-09-01 一种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155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90621A (zh) 一种应用于电动汽车的水冷板结构
CN206055926U (zh) 集流管、平行流换热器及空调器
CN216115515U (zh) 一种换热器
CN209371859U (zh) 新型管片融合结构及空调换热器
CN217788542U (zh) 动力电池的换热器、电池包及车辆
CN202083155U (zh) 空气处理机用v型翅片式换热器结构
CN205352150U (zh) 一种换热器钎焊芯体
CN214371085U (zh) 换热器和空调系统
CN212136537U (zh) 一种电池模组的拼接结构
CN207763548U (zh) 一种重力式热交换器
CN210625021U (zh) 一种基于冷凝器的拼接式端板结构及其空调器
CN108344210B (zh) 提高换热效率的平行流换热系统
CN214063122U (zh) 一种具有高可靠性能的汽车散热器
CN109186303B (zh) 一种翅片及具有其的热交换器
CN217767816U (zh) 片式消声器快速组装结构件
CN211824018U (zh) 一种防止气流扰动的新型换热翅片
CN213363469U (zh) 一种高密封散热器
CN217979358U (zh) 换热器
CN219141562U (zh) 一种基于新能源电芯的u形流蛇形管连接结构
CN216156953U (zh) 一种水产品冷冻冷库用新型聚氨酯冷库板
CN112146471B (zh) 一种方形管壳式换热器
CN213481105U (zh) 一种蒸汽加热器
CN216897773U (zh) 蒸发器以及空调
CN213984130U (zh) 一种换热器流路结构
CN218821867U (zh) 一种天然气气化型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