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05877U - 一种低高度升降rgv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高度升降rgv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05877U
CN216105877U CN202121231666.XU CN202121231666U CN216105877U CN 216105877 U CN216105877 U CN 216105877U CN 202121231666 U CN202121231666 U CN 202121231666U CN 216105877 U CN216105877 U CN 2161058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driving
wheel
chassis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3166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伟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Waikot Intelligent Logistics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Waikot Intelligent Logistics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Waikot Intelligent Logistics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Waikot Intelligent Logistics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3166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058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058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058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高度升降RGV系统,包括底盘、行进系统、动力系统和升降系统;所述底盘两侧设有行进架,所述行进系统和升降系统设于行进架,所述动力系统驱动连接于行进系统,所述底盘的驱动泵驱动连接于升降系统,所述动力系统包括液压马达、安装架和传动轴;所述安装架设于底盘,所述液压马达安装于安装架,所述传动轴穿插设于安装架,所述液压马达通过链条驱动连接于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两端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动力连接于行进系统;采用液压马达驱动行进轮,使整个动力系统的结构高度大幅下降;将一侧的主动轮和从动轮设为单轮缘结构,另一侧的主动轮和从动轮设为双轮缘结构,减少卡死情况的发生,又兼顾了稳定行驶。

Description

一种低高度升降RGV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RGV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高度升降RGV系统。
背景技术
RGV(有轨制导车辆)可用于各类高密度储存方式的仓库,车辆通道可设计任意长,可提高整个仓库储存量,并且在操作时无需叉车驶入巷道,使其安全性会更高,它可以十分方便地与其他物流系统实现自动连接,如出入库站台、各种缓冲站、输送机、升降机和机器人等,按照计划进行物料的输送;传统集装箱生产运输要通过叉车抬到运输单位然后放下,操作繁琐,需要人力;在RGV运输集装箱的作业中,由于集装箱底部空间较为狭窄,因此需要更低的RGV及其升降设备,以便能够顺利进入集装箱底部空间,将集装箱抬起并运输;同时集装箱结构高度较高,在轨道上运行时重心较高,因此RGV行驶的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高度升降RGV系统结构高度低,可以直接插入货物底部,抬起后自动运输,实现自动化功能,同时运输集装箱时的稳定性较高。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高度升降RGV系统,包括底盘、行进系统、动力系统和升降系统;所述底盘两侧设有行进架,所述行进系统和升降系统设于行进架,所述动力系统驱动连接于行进系统,所述底盘的驱动泵驱动连接于升降系统,所述动力系统包括液压马达、安装架和传动轴;所述安装架设于底盘,所述液压马达安装于安装架,所述传动轴穿插设于安装架,所述液压马达通过链条驱动连接于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两端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动力连接于行进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还设有液压油箱、液压泵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连接于液压泵,所述液压泵动力连接于液压油箱,所述液压油箱连接于液压马达。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系统还设有备用液压马达。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设有加强板。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系统包括四个升降模块,四个所述升降模块分别设于底盘两侧的行进架的两端;所述升降模块包括升降平台、第一升降结构架、第二降结构架和导向柱;所述第一升降结构架和第二降结构架对向设于导向柱两侧,所述升降平台的底面连接于第一升降结构架、第二降结构架和导向柱的顶端;所述第一升降结构架和第二降结构架之间设有柱套,所述导向柱套设于柱套;所述第一升降结构架和第二降结构架内设有油缸。
进一步地,所述油缸包括缸筒、密封套、活塞和活塞杆;所述缸筒设有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所述第一油口设于缸筒底部,所述第二油口设于缸筒侧壁;所述密封套设于缸筒顶部端口,所述活塞设于缸筒底部,所述活塞杆一端穿插于密封套,所述活塞杆另一端连接于活塞。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套内圈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嵌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顶端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设有环卡槽,所述环卡槽对应于升降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行进架包括第一行进架和第二行进架;所述第一行进架设有第一主动轮组和第一从动轮组;所述第一主动轮组包括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主动辅助轮,所述第一主动轮传动连接于第一主动辅助轮,所述第一主动轮为双轮缘结构;所述第一从动轮组包括第一从动轮和第一从动辅助轮,所述第一从动轮为双轮缘结构;所述第二行进架设有第二主动轮组和第二从动轮组;所述第二主动轮组包括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辅助轮,所述第二主动轮传动连接于第二主动辅助轮,所述第二主动轮为单轮缘结构;所述第二从动轮组包括第二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辅助轮,所述第二从动轮为单轮缘结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高度升降RGV系统可以有效降低RGV的结构高度,同时运输集装箱时的稳定性较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技术效果:
1)采用液压马达驱动行进轮,同时将液压油箱和液压泵设于底盘剩余空间,使整个动力系统的结构高度大幅下降;
2)设置备用液压马达,当液压马达出现故障时可以立刻切换至备用液压马达,提高了RGV运行的稳定性;
3)通过将第一油口设于缸筒底部,将活塞底部直接对应于第一油口,因此所述油缸可以有效缩短整体高度,使油缸在满足行程的同时保持低高度的外体结构;
4)将一侧的主动轮和从动轮设为单轮缘结构,另一侧的主动轮和从动轮设为双轮缘结构,使RGV相较于轨道有一定的活动位移量,减少卡死情况的发生,又兼顾了稳定行驶;
5)直接通过RGV插入货物底部,抬起后自动运输,实现自动化功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系统的结构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模块的结构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油缸的结构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主动轮组的结构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从动轮组的结构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主动轮组的结构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从动轮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8:一种低高度升降RGV系统,包括底盘1、行进系统、动力系统和升降系统;所述底盘1两侧设有行进架11,所述行进系统和升降系统设于行进架11,所述动力系统驱动连接于行进系统,所述底盘1的驱动泵驱动连接于升降系统,所述动力系统包括液压马达21、安装架22和传动轴23;所述安装架22设于底盘1,所述液压马达21安装于安装架22,所述传动轴23穿插设于安装架22,所述液压马达21通过链条211驱动连接于传动轴23,所述传动轴23两端连接有联轴器231,所述联轴器231动力连接于行进系统;动力系统和升降系统通过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工作状态,液压马达21通过链条211驱动传动轴23旋转,传动轴23通过联轴器231使主动轮组61行进,当RGV运行至集装箱底部空间时,升降系统将集装箱顶起至悬空状态,并且行进至目标地点,完成集装箱的运送工作。
所述底盘1还设有液压油箱15、液压泵13和驱动电机14;所述驱动电机14驱动连接于液压泵13,所述液压泵13动力连接于液压油箱15,所述液压油箱15连接于液压马达21;由于需要RGV拥有足够低矮的结构以便进入集装箱底部空间,而现有的RGV通常采用电机直接驱动行进轮,由于电机以及传动结构的体积问题,导致此种动力系统无法满足承载集装箱的底部空间需求,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液压马达驱动行进轮,同时将液压油箱15和液压泵13设于底盘1剩余空间,使整个动力系统的结构高度大幅下降。
所述动力系统还设有备用液压马达212;当液压马达21出现故障时可以立刻切换至备用液压马达212,提高了RGV运行的稳定性。
所述安装架22设有加强板221。
所述升降系统包括四个升降模块,四个所述升降模块分别设于底盘1两侧的行进架11的两端;所述升降模块包括升降平台31、第一升降结构架32、第二降结构架33和导向柱34;所述第一升降结构架32和第二降结构架33对向设于导向柱34两侧,所述升降平台1的底面连接于第一升降结构架32、第二降结构架33和导向柱34的顶端;所述第一升降结构架32和第二降结构架33之间设有柱套41,所述导向柱34套设于柱套41;所述第一升降结构架32和第二降结构架33内设有油缸;RGV进入设定位置后通过油泵启动第一升降结构架32和第二降结构架33内的油缸,将升降平台31顶起,多个升降平台31将集装箱顶起后,RGV行进将集装箱运送;通过设置第一升降结构架32和第二降结构架33共同作用支撑升降平台31,可以提高结构的承重能力。
所述油缸包括缸筒51、密封套52、活塞53和活塞杆54;所述缸筒51设有第一油口511和第二油口512;所述第一油口511设于缸筒51底部,所述第二油口512设于缸筒51侧壁;所述密封套52设于缸筒51顶部端口,所述活塞53设于缸筒51底部,所述活塞杆54一端穿插于密封套52,所述活塞杆54另一端连接于活塞53;所述油缸的工作原理与双作用液压缸相同,通过液压泵对第一油口511和第二油口512进行注油,可以控制活塞53与活塞杆54上下往复运动,由于常规油缸有很多附加结构和加强结构,导致结构高度无法满足进入集装箱底部的需求,同时常规油缸通常将进油口均设于周侧,使得底部结构进一步增加;而所述油缸的第一油口511设于缸筒51底部,将活塞53底部直接对应于第一油口511,因此所述油缸可以有效缩短整体高度,使油缸在满足行程的同时保持低高度的外体结构。
所述密封套52内圈设有密封槽521,所述密封槽521内嵌有密封圈。
所述活塞杆54顶端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设有环卡槽541,所述环卡槽541对应于升降平台31。
所述行进架包括第一行进架11和第二行进架12;所述第一行进架11设有第一主动轮组61和第一从动轮组62;所述第一主动轮组61包括第一主动轮611和第一主动辅助轮612,所述第一主动轮611传动连接于第一主动辅助轮612,所述第一主动轮611为双轮缘结构;所述第一从动轮组62包括第一从动轮621和第一从动辅助轮622,所述第一从动轮621为双轮缘结构;所述第二行进架12设有第二主动轮组71和第二从动轮组72;所述第二主动轮组71包括第二主动轮711和第二主动辅助轮712,所述第二主动轮711传动连接于第二主动辅助轮712,所述第二主动轮711为单轮缘结构;所述第二从动轮组72包括第二从动轮721和第二从动辅助轮722,所述第二从动轮721为单轮缘结构;如果将主动轮和从动轮均设为单轮缘结构,使轮对于轨道的稳定性较低,在RGV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偏移,严重则会发生脱轨;而主动轮和从动轮均设为双轮缘结构则会增加轮缘与轨道间的磨损,同时在转向时容易发生卡死情况;因此将一侧的主动轮和从动轮设为单轮缘结构,另一侧的主动轮和从动轮设为双轮缘结构,使RGV相较于轨道有一定的活动位移量,减少卡死情况的发生,又兼顾了稳定行驶。
所述的超低高度重型升降RGV系统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工作状态,控制系统控制液压马达21将RGV行驶至设定的集装箱位置,RGV达到集装箱底部后启动油缸驱动升降平台31将集装箱顶起悬空后,RGV行进将集装箱运送;抵达设定目的地后将集装箱卸下,RGV驶离集装箱底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低高度升降RGV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行进系统、动力系统和升降系统;所述底盘(1)两侧设有行进架,所述行进系统和升降系统设于行进架,所述动力系统驱动连接于行进系统,所述底盘(1)的驱动泵驱动连接于升降系统,所述动力系统包括液压马达(21)、安装架(22)和传动轴(23);所述安装架(22)设于底盘(1),所述液压马达(21)安装于安装架(22),所述传动轴(23)穿插设于安装架(22),所述液压马达(21)通过链条(211)驱动连接于传动轴(23),所述传动轴(23)两端连接有联轴器(231),所述联轴器(231)动力连接于行进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高度升降RGV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还设有液压油箱(15)、液压泵(13)和驱动电机(14);所述驱动电机(14)驱动连接于液压泵(13),所述液压泵(13)动力连接于液压油箱(15),所述液压油箱(15)连接于液压马达(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高度升降RGV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还设有备用液压马达(2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高度升降RGV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2)设有加强板(2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高度升降RGV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系统包括四个升降模块,四个所述升降模块分别设于底盘(1)两侧的行进架的两端;所述升降模块包括升降平台(31)、第一升降结构架(32)、第二降结构架(33)和导向柱(34);所述第一升降结构架(32)和第二降结构架(33)对向设于导向柱(34)两侧,所述升降平台(31)的底面连接于第一升降结构架(32)、第二降结构架(33)和导向柱(34)的顶端;所述第一升降结构架(32)和第二降结构架(33)之间设有柱套(41),所述导向柱(34)套设于柱套(41);所述第一升降结构架(32)和第二降结构架(33)内设有油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低高度升降RGV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包括缸筒(51)、密封套(52)、活塞(53)和活塞杆(54);所述缸筒(51)设有第一油口(511)和第二油口(512);所述第一油口(511)设于缸筒(51)底部,所述第二油口(512)设于缸筒(51)侧壁;所述密封套(52)设于缸筒(51)顶部端口,所述活塞(53)设于缸筒(51)底部,所述活塞杆(54)一端穿插于密封套(52),所述活塞杆(54)另一端连接于活塞(5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低高度升降RGV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套(52)内圈设有密封槽(521),所述密封槽(521)内嵌有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低高度升降RGV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54)顶端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设有环卡槽(541),所述环卡槽(541)对应于升降平台(3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高度升降RGV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进架包括第一行进架(11)和第二行进架(12);所述第一行进架(11)设有第一主动轮组(61)和第一从动轮组(62);所述第一主动轮组(61)包括第一主动轮(611)和第一主动辅助轮(612),所述第一主动轮(611)传动连接于第一主动辅助轮(612),所述第一主动轮(611)为双轮缘结构;所述第一从动轮组(62)包括第一从动轮(621)和第一从动辅助轮(622),所述第一从动轮(621)为双轮缘结构;所述第二行进架(12)设有第二主动轮组(71)和第二从动轮组(72);所述第二主动轮组(71)包括第二主动轮(711)和第二主动辅助轮(712),所述第二主动轮(711)传动连接于第二主动辅助轮(712),所述第二主动轮(711)为单轮缘结构;所述第二从动轮组(72)包括第二从动轮(721)和第二从动辅助轮(722),所述第二从动轮(721)为单轮缘结构。
CN202121231666.XU 2021-06-03 2021-06-03 一种低高度升降rgv系统 Active CN2161058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31666.XU CN216105877U (zh) 2021-06-03 2021-06-03 一种低高度升降rgv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31666.XU CN216105877U (zh) 2021-06-03 2021-06-03 一种低高度升降rgv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05877U true CN216105877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720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31666.XU Active CN216105877U (zh) 2021-06-03 2021-06-03 一种低高度升降rgv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058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96055U (zh) 自升式堆高车
CN110155750B (zh) 有托盘货物自动装卸车机
WO2022068460A1 (zh) 公海铁联运装卸装置
CN111532809A (zh) 一种水平推拉式集装箱整列同步装卸系统
CN110606137B (zh) 一种集装箱式半挂车
CN204876712U (zh) 一种用于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载车板
CN113120495B (zh) 用于立体仓库的货物接驳系统
CN216105877U (zh) 一种低高度升降rgv系统
CN113401846A (zh) 一种超低高度重型升降rgv系统
CN216470429U (zh) 一种换轨顶升一体化运输小车
CN114435832B (zh) 一种料箱搬运机器人
CN216128804U (zh) 一种用于重工物流运输的四向可变轨式rgv结构
CN215325761U (zh) 一种可兼容多规格物料的全自动装卸系统
CN215325188U (zh) 一种用于超低高度升降rgv的动力结构
CN214826282U (zh) 一种行走式液压组合平台
CN211845926U (zh) 一种带有装取货功能的智能移动仓库机器人
CN211544757U (zh) 一种垃圾转运站的换箱装置
CN210236493U (zh) 有托盘货物自动装卸车机
CN111846731A (zh) 一种模块化升降式轨道搬运车
CN215326787U (zh) 一种用于超低高度升降rgv的升降结构
CN212334032U (zh) 一种水平推拉式集装箱整列同步装卸系统
CN208345667U (zh) 气动侧面升降机
CN112158547A (zh) 一种集装箱智能起吊装置
CN212557875U (zh) 模块化升降式轨道搬运车
CN220431168U (zh) 一种四向车装卸货用顶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