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01892U - 一种车载智能设备的便捷装配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智能设备的便捷装配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01892U
CN216101892U CN202122260399.5U CN202122260399U CN216101892U CN 216101892 U CN216101892 U CN 216101892U CN 202122260399 U CN202122260399 U CN 202122260399U CN 216101892 U CN216101892 U CN 2161018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cb
module
vehicle
display screen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6039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丽
毛彩立
周宝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ngy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ngy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ngy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ngy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6039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018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018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018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载智能设备的便捷装配结构,涉车载智能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能够进行便捷装配的车载智能设备,技术方案包括:机壳、第一PCB板、显示屏、喇叭、摄像头、支架部、第二PCB板和第三PCB板,显示屏与第一PCB板分别设于支架部的两面,二者通过设于支架部的若干通孔和导电泡棉接地连接;喇叭设于支架部的喇叭固定槽与机壳上的音孔槽对接形成的音腔内,摄像头夹持固定于支架部上的摄像头固定部与机壳上的镜头定位槽之间,FPC天线固定于支架部的天线固定部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以支架部为基础将显示屏、各PCB板、喇叭、摄像头等功能组件组合在一起形成可快速、便捷组装的模块化装配结构,降低了设备生产装配的繁杂步骤,提高了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智能设备的便捷装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智能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车载智能设备的便捷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监管部门对营运车辆运营过程监督执法力度的加强,越来越多的营运车辆上安装了车载智能设备来监控驾驶员及车内乘客的言行、举止,监测车辆运行轨迹、车辆故障情况,并将监测到的车辆运行状态数据记录在数据存储模块内保持,同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利用蜂窝移动网络将保存的数据上传给监管部门的云端服务器进行同步,也能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利用近场无线连接技术与移动终端设备连接。因为车载智能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多,其内部设置的各种功能模块和器件的种类及数量也越来越多,天线的种类、数量和布局也越来越复杂,进而导致车载智能设备的生产装配不便,制造流程复杂、繁琐,耗时费力,严重降低了生产效率,影响了生产制造企业的效益。
如何在保证车载智能设备功能实现的前提下对其结构进行改进,从而便于企业生产装配,简化制造流程,提高组装效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车载智能设备的生产装配不便、组装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进行便捷装配的车载智能设备,提高车载智能设备的生产装配效率,从而提高生产制造企业的效益。
为解决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不足,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车载智能设备的便捷装配结构,包括有机壳,其容腔内设有第一PCB板,所述第一PCB板上设有主控模块和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的电源管理模块、OBD监测模块、定位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机壳内还设有与主控模块连接的显示屏、喇叭和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容腔内固设有一支架部,所述的显示屏和第一PCB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部的正反两面上,支架部上设有:
至少一个的通孔,其内容置有两端分别连接在显示屏背面的接地端子和第一PCB板正面的接地端子上的导电泡棉;
喇叭固定槽,与机壳前端面内壁上的音孔槽对接构成一个相对封闭的音腔,用于容置并固定所述的喇叭;
摄像头固定部,与机壳前端面内壁上的镜头定位槽对应,用于夹持并固定所述的摄像头;
至少一个的天线固定部,位于支架部的边沿并靠近机壳的侧壁,其上固定贴附有至少一个分别与所述的无线通讯模块连接的FPC天线;
第二PCB板,螺纹固定连接在支架部背面的侧边上并靠近机壳的侧壁,其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的电源管理模块、OBD监测模块、定位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连接的供电接口、数据接口、天线接口、USB母座和SIM卡座;
第三PCB板,螺纹固定连接在支架部背面的另一侧边上并靠近机壳的另一侧壁,其上设有若干分别与所述的主控模块连接的控制按键。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架部上还设有:
电池仓,位于支架部背面的中部并对应处于所述第一PCB板正面的一侧,其内容置并固定有一可充电电池,所述的可充电电池通过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内的转换开关单元和充电控制单元与所述的控制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机壳包括有匹配扣合的前壳和后壳,所述的支架部螺纹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前壳上以将所述的显示屏限位固定在前壳的屏幕固定槽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机壳内还螺纹固定连接有一处于所述显示屏一侧的第四PCB板,其上设有:
MIC拾音器,通过音频处理芯片与所述的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采集车内音频信号;
光感传感器,通过I2C接口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检测车内光线的强弱;
MICRO-B母座,通过设于所述第一PCB板上的OTG收发模块与所述的数据存储模块和主控模块连接,用于插接可移动存储设备以转存保存在数据存储模块内的车辆状态数据,或者插接OTG线连接上位机对设备进行OTG升级。
进一步的,所述的MIC拾音器和光感传感器上密封套设有一一体成型的密封胶套,所述的密封胶套上开设有用于声波穿过的胶套透声孔和用于光线穿过的胶套透光孔。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部的边沿处设有用于避让所述第四PCB板的避空位。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架部上贯穿的开设有若干个穿线口,所述的主控模块通过分别穿过所述穿线口的第一FPC排线和第二FPC排线与所述的显示屏和摄像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供电接口通过电源线与所述的电源管理模块连接,所述的数据接口通过第三FPC排线与所述的OBD监测模块连接,所述的天线接口通过同轴线与所述的定位模块连接,所述的USB母座和SIM卡座通过第四FPC排线与所述的数据存储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PCB板通过第五FPC排线与所述的主控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多种支架结构固定连接设备内的不同功能组件和器件的装配方式,本实用新型以支架部为基础将显示屏、第一PCB板、喇叭、摄像头、FPC天线、第二PCB板和第三PCB板装配在一起,形成可快速、便捷组装的模块化装配结构,实现了车载智能设备的便捷装配,简化了生产制造流程,提高了生产装配效率,有利于提高生产制造企业的效益。
2、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将FPC天线贴附固定在机壳内壁上的装配方式,本实用新型通过天线固定部来贴附固定FPC天线,实际装配时因没有机壳侧壁的阻碍操作起来更加顺手,且便于装配人员在贴附固定过程中及时观察贴附位置并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得天线的装配更加简单、便捷,且保证了天线装配的质量。
3、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屏和第一PCB板可以通过支架部上的通孔和导电泡棉实现共同的接地连接,降低了显示屏和第一PCB板接地连接的工艺复杂程度,使得显示屏和第一PCB板间的接地连接更加简单、方便。
4、本实用新型将多种外设接口统一集成在第二PCB板上,并将第二PCB板与第一PCB板分开固定连接在支架部上,降低了第一PCB板的复杂程度和其整体尺寸,同时也有利于外设接口位置的优化布局,使得车载智能设备主板的装配更加简便、快捷。
5、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架部和机壳来限位固定喇叭和摄像头,不仅便于喇叭与摄像头的安装,还能够提高喇叭与摄像头装配的牢固程度,解决了车辆行驶过程中因颠簸造成的喇叭、摄像头松动的问题,可靠性更高,有利于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架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机壳内部模块化装配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机壳内部模块化装配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PCB板、第二PCB板、第三PCB板和第四PCB板的组合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地说明。
参照图1至图6中所示,本实用新型:
一种车载智能设备的便捷装配结构,包括有机壳,在机壳的容腔内设有第一PCB板21,所述第一PCB板21上设有用于控制本实用新型设备运行的主控模块(图中未画出)和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的、用于为本实用新型设备各电子元器件分配电力的电源管理模块(图中未画出),用于接收并读取车辆故障识别码的OBD监测模块(图中未画出),用于进行定位或导航的定位模块(图中未画出),用于存储各功能模块采集或接收到的车辆状态数据的数据存储模块(图中未画出),用于将存储的车辆状态数据远程发送给监管部门的云端服务器或者用于与用户的移动终端设备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图中未画出),机壳内还设有与主控模块连接的、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的显示屏31,用于播放音频的喇叭32和用于监控车内情况或进行人脸识别的摄像头33。
具体的,参照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机壳包括有前壳11和后壳12,二者对应扣合并通过螺钉或螺杆紧固连接。在前壳11的前端面上开设有用于限位并露出显示屏31的显示区域的屏幕固定槽111,前壳11的前端面内侧下边沿中部位置上设有处于屏幕固定槽111下部的、用于限位并固定摄像头33前端部的镜头定位槽112,在前壳11的前端面内侧下边沿的镜头定位槽112右侧还设有一音孔槽113。
具体的,参照图2所示,在前壳11的容腔内螺纹固定连接有一对应处于显示屏31背面一侧的支架部13,该支架部13整体呈矩形板状结构,其尺寸大于显示屏31的尺寸且略小于前壳11容腔最大横截面的尺寸,同时,显示屏31的尺寸大于第一PCB板21的尺寸。显示屏31和第一PCB板21分别固定连接在该支架部13的正反两面上,且第一PCB板21处于支架部13背面的中部位置上。
具体的,参照图2及图6所示,显示屏31的背面整面覆盖有一铁片311构成显示屏31的接地端子,第一PCB板21的正面上固定贴附有一屏蔽导电布211构成主板的接地端子。
具体的,参照图1至图3所示,在支架部13的中部位置上贯穿的开设有若干个对应处于屏蔽导电布211及铁片311之间的通孔131,在每个通孔131内皆容置有一两端分别连接在显示屏31背面的铁片311和第一PCB板21正面的屏蔽导电布211上的导电泡棉(图中未画出)。
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屏31和第一PCB板21通过穿插在通孔131内的导电泡棉实现接地连接,实际装配时先将显示屏31固定连接在支架部13的正面上,由于显示屏31的背面整面覆盖有铁片311,因此支架部13的通孔131处一定会露出部分贴片。而后,在通孔131处从支架部13的背面一侧将导电泡棉的一端固定粘接在显示屏31背面的贴片上,然后再将第一PCB板21螺纹固定连接在支架部13的背面上,使得导电泡棉的另一端对应固定粘接在第一PCB板21正面的屏蔽导电布211上,从而将显示屏31与第一PCB板21共同接地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复杂的走线和布局实现显示屏31与主板接地的装配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应设置在显示屏31背面的贴片和第一PCB板21正面的屏蔽导电布211之间的通孔131和导电泡棉就实现了显示屏31与主板的接地连接,在保证了接地效果的同时简化了设备接地的复杂设计和布局,实际装配步骤更加简单、方便,有利于提高设备的生产装配效率。
另外,由于显示屏31与第一PCB板21之间连接有若干个本身具有一定弹性的导电泡棉,使得显示屏31与第一PCB板21间实现了软性的接地连接。实际使用时可以保证车辆剧烈颠簸情况下显示屏31与第一PCB板21间的接地连接的可靠性,有效避免了二者硬性接地连接时因震动导致的连接不稳定、断接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支架部13上通孔131的位置和数量需要根据第一PCB板21正面接地端子的实际位置进行匹配设计,避免实际安装时导电泡棉的两端不能分别连接在显示屏31背面的贴片和第一PCB板21正面的屏蔽导电布211上。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显示屏31和第一PCB板21的接地端子的设计和布局只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31和第一PCB板21的接地端子设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具体的,参照图4至图6所示,在支架部13的下边沿左侧位置上开设有第一穿线口132,显示屏31上用于视频显示和触控控制的第一FPC排线312从支架部13正面一侧穿过第一穿线口132绕至支架部13背面一侧,连接在第一PCB板21背面左下角位置上焊接的第一主板连接座(图中未标示)上,该第一主板连接座通过显示控制电路与主控模块连接,从而实现主控模块通过第一FPC排线312对显示屏31的显示控制。
具体的,参照图2至图4所示,在支架部13正面下边沿的左侧位置上设有一与前壳11上的音孔槽113对应的喇叭固定槽133,该喇叭固定槽133呈矩形槽结构,其边沿与音孔槽113对应。将支架部13螺纹固定连接在前壳11上后,喇叭固定槽133的边沿与音孔槽113的边沿对应抵接在一起,二者构成一个相对封闭的音腔。装配时先将喇叭32的底部固定粘接在喇叭固定槽133内使其与支架部13形成装配体结构,并在喇叭32的顶部粘接一压紧泡棉321,而后再将支架部13螺纹固定连接在前壳11上,使得喇叭固定槽133与音孔槽113对接形成音腔,此时喇叭32容置并固定在音腔内,并被压紧泡棉321压紧固定。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组合装配后音腔结构的密封程度,本实用新型在喇叭固定槽133的边沿上贴附有一圈可对应抵压在音孔槽113边沿上的软胶垫1331(如图4所示),起到密封减震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架部13上的喇叭固定槽133和前壳11上的音孔槽113共同构成一个用于扩音的音腔结构来容置并固定喇叭32,不仅保证了喇叭32固定连接的可靠性,还利用音腔结构提高了喇叭32的音频播放效果,具有扩音增效的作用。且安装后喇叭32受到压紧泡棉321的抵压,具有一定的减震缓冲效果,能够防止车辆行驶在颠簸路面上时震动对喇叭32播放效果造成的影响,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喇叭32固定连接的可靠性,有利于提高喇叭32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参照图3及图4所示,在支架部13正面下边沿的中部位置上设有一与前壳11上的镜头定位槽112相对应的摄像头固定部134,该摄像头固定部134整体呈一矩形凸台结构略向前壳11一侧凸出,实际装配时先将摄像头33的底部固定粘接在该摄像头固定部134的端面上,然后再将支架部13螺纹固定连接在前壳11上,使得摄像头33前端的镜头部分对应嵌合在前壳11内的镜头定位槽112内,在镜头定位槽112与摄像头固定部134的夹持下进一步将摄像头33固定住。
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架部13上的摄像头固定部134和前壳11上的镜头定位槽112来共同夹持并固定摄像头33,简化了摄像头33装配的繁琐步骤,便于摄像头33的固定,且支架部13固定后能够与前壳11配合一起夹持摄像头33,提高了摄像头33固定连接的可靠性。
具体的,参照图3至图5所示,在支架部13下边沿摄像头固定部134的右侧位置上开设有第二穿线口135,摄像头33上的第二FPC排线331从支架部13正面一侧穿过该第二穿线口135绕至支架部13背面一侧,连接在第一PCB板21背面下边沿右侧位置上焊接的第二主板连接座(图中未标示)上,该第二主板连接座通过视频处理电路与主控模块连接,从而实现主控模块通过第二FPC排线331接收并处理摄像头33拍摄的视频信号。
具体的,参照图5所示,在支架部13背面的上边沿右侧位置上设有一靠近前壳11上部的内侧壁的天线固定部136,该天线固定部136的各表面皆设计为矩形平面,增加了表面积,其上通过背胶固定贴附有若干个分别与第一PCB板21上的无线通讯模块连接的FPC天线1361。
本实用新型的无线通讯模块可以采用多模式通讯设计,包括基于蜂窝移动网络的NB-IoT通讯模块(图中未画出)、基于近场通讯技术的蓝牙通讯模块(图中未画出),或者也可以增加NFC近场通讯模块(图中未画出)等,FPC天线1361的数量及种类则分别与NB-IoT通讯模块、蓝牙通讯模块和NFC近场通讯模块相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讯模块具体包含几种形式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同时天线固定部136的具体位置和其上贴附的FPC天线1361的种类和数量也需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将FPC天线1361贴附固定在机壳内壁上的装配方式,本实用新型通过天线固定部136来贴附固定FPC天线1361,实际装配时因没有机壳侧壁的阻碍操作起来更加顺手,且便于装配人员在贴附固定过程中及时观察贴附位置并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得天线的装配更加简单、便捷,保证了天线装配的质量。而且将各FPC天线1361统一装配到支架部13上后形成组合装配体结构也利于车载智能设备的模块化便捷装配,方便了设备的生产装配。
具体的,参照图6所示,在支架部13背面的左侧边沿位置上螺纹固定连接有第二PCB板22,该第二PCB板22靠近机壳正面的右侧壁,其正面上焊接有分别与第一PCB板21上的电源管理模块、OBD监测模块、定位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连接的供电接口221、数据接口222、天线接口223、USB母座224和SIM卡座225。
相配合的,参照图1及图2所示,在前壳11正面的右侧壁上对应开设有用于露出供电接口221、数据接口222、天线接口223、USB母座224及SIM卡座225的插接口114。其中,用于露出SIM卡座225的插接口114上密封设有可打开的硅胶密封条1141,用于密封保护SIM卡座225及SIM卡。
进一步的,参照图3至图6所示,支架部13背面的左侧边部位置上沿其侧边方向设有若干垂直向后壳12后端面一侧延伸的连接骨位137,连接骨位137延伸的高度略大于各接口的直径,且各连接骨位137之间的空隙足以容纳各接口、母座和卡座。实际装配时第二PCB板22以倒扣的方式通过螺钉锁紧固定在连接骨位137上,即固定后第二PCB板22焊接有接口等部件的正面与支架部13的背面相对应。在第二PCB板22未焊接接口等器件的背面靠近第一PCB板21的一侧边上焊接有分别与供电接口221连接的副板接电端子(图中未画出),与数据接口222连接的第一副板连接座(图中未标示),与天线接口223连接的副板SMA连接器(图中未标示),与USB母座224和SIM卡座225连接的第二副板连接座(图中未标示)。
相配合的,在第一PCB板21背面靠近第二PCB板22的一侧边上焊接有分别与电源管理模块连接的主板接电端子(图中未画出),与OBD监测模块连接的第三主板连接座(图中未标示),与定位模块连接的主板SMA连接器(图中未标示),与数据存储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连接的第四主板连接座(图中未标示)。
参照图5所示,实际装配时,在主板接电端子和副板接电端子之间焊接电源线(图中未画出)以将供电接口221与电源管理模块连接,实际使用时在供电接口221与车辆电源之间连接一电力传输线缆,使得车辆电源接入车载智能设备,并在电源管理模块的控制下对车辆电源输入的电压进行升降调节及分配。
在第三主板连接座与第一副板连接座之间连接有第三FPC排线2221以将数据接口222与OBD监测模块连接,实际使用时在数据接口222与车辆OBD诊断系统之间连接一数据传输线缆将OBD诊断系统接入车载智能设备,以通过OBD监测模块来接收车辆故障检测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数据发送给主控模块处理。
在主板SMA连接器与副板SMA连接器之间连接有同轴线2231以将天线接口223与定位模块连接,实际使用时在天线接口223上连接一定位器天线2232(如图1所示)以将定位模块与导航卫星连接,通过定位器天线2232和同轴线2231接收导航卫星的导航信号并通过定位模块进行解码处理,计算得出车辆当前位置数据后发送给主控模块。
在第四主板连接座与第二副板连接座之间连接有第四FPC排线226以将USB母座224和SIM卡座225与数据存储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连接,实际使用时在USB母座224上插接优盘、在SIM卡座225上插接SIM卡以将二者接入车载智能设备。第四主板连接座通过USBHUB于主控模块连接,实际使用时可通过优盘转存已经保存在数据存储模块内的车辆状态数据,通过SIM使得无线通讯模块接入蜂窝移动网络实现车载智能设备的联网。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PCB板21和第二PCB板22上的各电子元器件之间通过相应的线缆及排线进行连接,实际装配时将第一PCB板21和第二PCB板22螺纹固定连接在支架部13背面上后,通过各线缆和排线将两电路板上相应的器件连接起来,操作简单、便捷,有利于提高设备的装配效率。
进一步的,参照图5所示,在支架部13背面的右侧边位置上还螺纹固定连接有第三PCB板23,该第三PCB板23靠近机壳正面的左侧壁,其背向支架部13的正面上排列焊接有五个控制按键231,包括电源键、音量加键、音量减键、确认键和返回键。在第三PCB板23的正面上还焊接有分别与上述控制按键231连接的第三副板连接座(图中未标示),其上连接有第五FPC排线232。相配合的,在第一PCB板21背面靠近第三PCB板23的右侧还焊接有第五主板连接座(图中未标示),该第五主板连接座通过控制电路与主控模块连接。将第三PCB板23组合装配在支架部13上后,将第五FPC排线232的自由端对应插接在第五主板连接座上以将控制按键231接入主控模块,从而实现手动控制车载智能设备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各电路板之间通过相应的线缆或排线连接,最大程度的减少了焊接量和飞线数量,不仅利于组合装配,还能够提高各模块间连接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参照图2及图3所示,在支架部13对应第一PCB板21正面的背面中部位置上还设有一矩形槽结构的电池仓138,在该电池仓138内容置并固定有一可充电电池1381,该可充电电池1381通过电源管理模块内的转换开关单元和充电控制单元与控制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池仓138来容纳固定可充电电池1381,并通过支架部13和第一PCB板21将可充电电池1381保护在内,不仅能够提高可充电电池1381的固定强度,还能起到保护电池的作用。
实际使用时可在设备与车辆电源断接的情况下由电源管理模块的转换开关单元控制将可充电电池1381接入设备做应急供电,当设备与车辆电源连接时可由电源管理模块的充电控制单元将车辆电源接入可充电电池1381以为其充电。
进一步的,参照图2、图4至图6所示,在前壳11前端面内侧的上部还螺纹固定连接有一处于显示屏31上边沿上侧的第四PCB板24,该第四PCB板24上排列焊接有:
MIC拾音器241,该MIC拾音器241焊接于第四PCB板24朝向前壳11的正面上,通过设于第一PCB板21上的音频处理芯片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采集车内音频信号。
光感传感器242,该光感传感器242焊接于第四PCB板24正面上并处于MIC拾音器241的右侧,通过I2C接口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检测车内光线的强弱。
MICRO-B母座243,该MICRO-B母座243焊接于第四PCB板24背向前壳11的背面左侧并向前壳11的上侧壁一侧设置,通过设于第一PCB板21上的OTG收发模块与数据存储模块和主控模块连接,用于插接可移动存储设备以转存保存在数据存储模块内的车辆状态数据,或者插接OTG线连接上位机对设备进行OTG升级。
进一步的,参照图2及图6所示,在MIC拾音器241和光感传感器242上密封套设有一一体成型的密封胶套244,该密封胶套244上开设有用于声波穿过的胶套透声孔2441和用于光线穿过的胶套透光孔2442。
相配合的,参照图2所示,在前壳11的前端面内侧上部的中间位置上对应设有用于嵌合密封胶套244的MIC光感定位槽115,在前壳11的上侧壁中部位置上设有用于露出MICRO-B母座243的OTG接口(图中未画出)。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机壳内进水,在MIC光感定位槽115内还密封连接有用于封堵壳体透声孔和壳体透光孔的MIC保护玻璃1151和光感保护玻璃1152。
进一步的,参照图3及图5所示,为了防止支架部13对第四PCB板24造成干涉,本实用新型在支架部13的上边沿处设有用于避让第四PCB板24的避空位139。
在第四PCB板24的背面上连接有一分别与MIC拾音器241、光感传感器242和MICRO-B母座243连接的第六FPC排线245,实际装配时在将第四PCB板24横向螺纹固定连接在前壳11上并使密封胶套244对应嵌合在MIC光感定位槽115后,将第六FPC排线245的自由端经避空位139绕至第一PCB板21背面的上部并连接在设于第一PCB板21背面上部左侧的第六主板连接座(图中未标示)上,该第六主板连接座分别与音频处理芯片、OTG收发模块和主控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PCB板24与支架部13之间不会发生干涉,且通过第六FPC排线245与第一PCB板21连接,有利于各部件的组合装配,提高了装配效率。
采用上述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首先,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多种支架结构固定连接设备内的不同功能组件和器件的装配方式,本实用新型以支架部13为基础构将显示屏31、第一PCB板21、第二PCB板22、第三PCB板23、第四PCB板24、喇叭32、摄像头33、FPC天线1361和可充电电池1381等部件组合装配在一起,形成可快速、便捷组装的模块化装配体结构,实现了车载智能设备的便捷装配,简化了生产制造流程,提高了生产装配效率,有利于提高生产制造企业的效益。
同时,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将FPC天线1361贴附固定在机壳内壁上的装配方式,本实用新型通过天线固定部136来贴附固定FPC天线1361,实际装配时因没有机壳侧壁的阻碍操作起来更加顺手,且便于装配人员在贴附固定过程中及时观察贴附位置并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得天线的装配更加简单、便捷,且保证了天线装配的质量。
而且,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屏31和第一PCB板21可以通过支架部13上的通孔131和导电泡棉实现共同的接地连接,降低了显示屏31和第一PCB板21接地连接的工艺复杂程度,使得显示屏31和第一PCB板21间的接地连接更加简单、方便。
而且,本实用新型以集成了大多数控制模块和功能模块的第一PCB板21为主板,将集成有多种外设接口的第二PCB板22、集成有多个控制按键231的第三PCB板23、集成有MIC拾音器241、光感传感器242和MICRO-B母座243的第四PCB板24为副板,并将主板设置在支架部13背面的中部位置上,将其他副板分散式地设置在支架部13的四周,相较于现有车载智能设备将各种器件都集成在一张主板上的设计,本实用新型分散式布局设计方式降低了主板的复杂程度和其整体尺寸,同时也有利于各外设接口和功能组件位置的优化布局,使得车载智能设备主板的装配更加简便、快捷。同时,分散设置的各副板与主板之间采用质地柔软、走线相对自由的FPC排线连接,在实际组合装配时更灵活,便于操作,连接方便,进一步提升了装配效率。
上述实施例仅仅为了表述清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一种实施方式,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依据本实用新型可以推导总结出其他一些对机壳、显示器、喇叭32、摄像头33、支架部13、第一PCB板21、第二PCB板22、第三PCB板23和第四PCB板24、可充电电池1381等的调整或改动,在此就不进行一一列举。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做出的任何修改、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车载智能设备的便捷装配结构,包括有机壳,其容腔内设有第一PCB板,所述第一PCB板上设有主控模块和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的电源管理模块、OBD监测模块、定位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机壳内还设有与主控模块连接的显示屏、喇叭和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容腔内固设有一支架部,所述的显示屏和第一PCB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部的正反两面上,支架部上设有:
至少一个的通孔,其内容置有两端分别连接在显示屏背面的接地端子和第一PCB板正面的接地端子上的导电泡棉;
喇叭固定槽,与机壳前端面内壁上的音孔槽对接构成一个相对封闭的音腔,用于容置并固定所述的喇叭;
摄像头固定部,与机壳前端面内壁上的镜头定位槽对应,用于夹持并固定所述的摄像头;
至少一个的天线固定部,位于支架部的边沿并靠近机壳的侧壁,其上固定贴附有至少一个分别与所述的无线通讯模块连接的FPC天线;
第二PCB板,螺纹固定连接在支架部背面的侧边上并靠近机壳的侧壁,其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的电源管理模块、OBD监测模块、定位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连接的供电接口、数据接口、天线接口、USB母座和SIM卡座;
第三PCB板,螺纹固定连接在支架部背面的另一侧边上并靠近机壳的另一侧壁,其上设有若干分别与所述的主控模块连接的控制按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智能设备的便捷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部上还设有:
电池仓,位于支架部背面的中部并对应处于所述第一PCB板正面的一侧,其内容置并固定有一可充电电池,所述的可充电电池通过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内的转换开关单元和充电控制单元与所述的主控模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智能设备的便捷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包括有匹配扣合的前壳和后壳,所述的支架部螺纹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前壳上以将所述的显示屏限位固定在前壳的屏幕固定槽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智能设备的便捷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内还螺纹固定连接有一处于所述显示屏一侧的第四PCB板,其上设有:
MIC拾音器,通过音频处理芯片与所述的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采集车内音频信号;
光感传感器,通过I2C接口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检测车内光线的强弱;
MICRO-B母座,通过设于所述第一PCB板上的OTG收发模块与所述的数据存储模块和主控模块连接,用于插接可移动存储设备以转存保存在数据存储模块内的车辆状态数据,或者插接OTG线连接上位机对设备进行OTG升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载智能设备的便捷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IC拾音器和光感传感器上密封套设有一一体成型的密封胶套,所述的密封胶套上开设有用于声波穿过的胶套透声孔和用于光线穿过的胶套透光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载智能设备的便捷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部的边沿处设有用于避让所述第四PCB板的避空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智能设备的便捷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部上贯穿的开设有若干个穿线口,所述的主控模块通过分别穿过所述穿线口的第一FPC排线和第二FPC排线与所述的显示屏和摄像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智能设备的便捷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电接口通过电源线与所述的电源管理模块连接,所述的数据接口通过第三FPC排线与所述的OBD监测模块连接,所述的天线接口通过同轴线与所述的定位模块连接,所述的USB母座和SIM卡座通过第四FPC排线与所述的数据存储模块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智能设备的便捷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PCB板通过第五FPC排线与所述的主控模块连接。
CN202122260399.5U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车载智能设备的便捷装配结构 Active CN2161018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60399.5U CN216101892U (zh)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车载智能设备的便捷装配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60399.5U CN216101892U (zh)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车载智能设备的便捷装配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01892U true CN216101892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734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60399.5U Active CN216101892U (zh)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车载智能设备的便捷装配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018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00705A (zh) * 2023-09-11 2023-10-20 宁德微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流转组装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00705A (zh) * 2023-09-11 2023-10-20 宁德微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流转组装线
CN116900705B (zh) * 2023-09-11 2023-12-19 宁德微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流转组装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15856B2 (en) Camera module
CN110198503B (zh) 一种无线耳机
CN216101892U (zh) 一种车载智能设备的便捷装配结构
US20190116298A1 (en) Camera module for vehicle
US10139955B2 (en) Display unit for vehicle and display control unit
KR101691797B1 (ko) 이동 단말기
JP2503135B2 (ja) 無線端末装置の外部インタ―フェイスコネクタ接続構造
CN212752395U (zh) 无线摄像装置
JP2008001256A (ja) ルームミラー型運転監視装置
CN113726990A (zh) 车载摄像机和车辆控制系统
CN213565693U (zh) 一种后视镜智能设备
CN215851065U (zh) 一种车载智能设备功能模组与按键的协同装配结构
CN108494920B (zh) 功能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8540023U (zh) 摄像模组和车载装置
JP2000134021A (ja) 携帯無線機
CN111447352A (zh) 支架、摄像组件及终端设备
CN216700166U (zh) 一种音视频对讲终端及主控电路
CN210605838U (zh) 一种行车记录仪
CN220974044U (zh) 一种车载环视装置
JP3014675B2 (ja) アンテナ装置
CN203492102U (zh) 摄影装置
CN218941104U (zh) 无人机侦测干扰设备
CN216101953U (zh) 一种多功能车载智能设备
CN218640776U (zh) 一种带摄像头的无线车牌框
CN214122472U (zh) 一种具有快速安装定位结构的车载gp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