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75583U - 一种基于双排c型钢龙骨复合墙中的c型钢顶部连接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双排c型钢龙骨复合墙中的c型钢顶部连接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075583U CN216075583U CN202122492697.7U CN202122492697U CN216075583U CN 216075583 U CN216075583 U CN 216075583U CN 202122492697 U CN202122492697 U CN 202122492697U CN 216075583 U CN216075583 U CN 2160755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aped steel
- plate
- connecting piece
- holes
- top connec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双排C型钢龙骨复合墙中的C型钢顶部连接件,包括第一支撑板以及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两侧的第一卡接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一卡接板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卡接板卡接在C型钢内,且第一卡接板与C型钢内腔横截面相适配;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若干组第一通孔;C型钢顶部连接件卡接在两组开口相对的C型钢之间,每组C型钢的端部均搭接有角钢,角钢和第一卡接板通过螺钉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C型钢顶部连接件卡接在两组C型钢之间;每组C型钢的端部均搭接有角钢,由于C型钢顶部载荷小,通过第一支撑板即可实现两组C型钢的支撑;同时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若干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阻断第一支撑板形成的热桥,降低能量损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墙体连接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双排C型钢龙骨复合墙中的C型钢顶部连接件。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国家政策引导,装配式建筑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原有建筑墙体一般采用单一材料砌筑,如砖砌墙体、空心砌块墙体、加气混凝土墙体等。由于建筑节能的需要,很多单一材料墙体本身导热系数太大,不能满足保温隔热的要求,因此往往用承重材料与高效保温材料进行复合,组成复合墙体。现有的装配式墙体多数是通过内外墙板、内外墙板之间的骨架层以及之间保温材料组成,内外墙板、骨架层以及保温材料通过连接件连接,连接件多为预制螺栓、长螺栓或者钢筋等,造成更多的热桥的产生,热量损耗增加,而骨架层的顶部更多情况是固定一层顶板,热量损耗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双排C型钢龙骨复合墙中的C型钢顶部连接件,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双排C型钢龙骨复合墙中的C型钢顶部连接件,包括第一支撑板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两侧的第一卡接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一卡接板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卡接板卡接在C型钢内,且所述第一卡接板与C型钢内腔横截面相适配;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若干组第一通孔;
C型钢顶部连接件卡接在两组开口相对的C型钢之间,每组所述C型钢的端部均搭接有角钢,所述角钢和第一卡接板通过螺钉连接。
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一卡接板背离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圆弧凹槽。
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一卡接板上均开设有两排两列共四个第一安装孔。
优选的,若干组所述第一通孔布置在同一行上,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为14mm,相邻两组所述第一通孔之间的距离大于22mm。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接板和第一支撑板的厚度相同,且厚度为5-7mm。
优选的,若干组所述第一通孔布置在三行若干列上,上下两行所述第一通孔以中间一行所述第一通孔对称设置;中间一行所述第一通孔与上下两行所述第一通孔交错布置。
优选的,所述C型钢顶部连接件为镀铝锌钢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卡接板与C型钢卡接,从而使C型钢顶部连接件卡接在两组C型钢之间;每组C型钢的端部均搭接有角钢,角钢和第一卡接板通过螺钉连接。由于C型钢顶部载荷小,通过第一支撑板即可实现两组C型钢的支撑;同时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若干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阻断第一支撑板形成的热桥,降低能量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C型钢顶部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C型钢顶部连接件另一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C型钢顶部连接件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复合墙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装配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无窗骨架层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有窗骨架层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立柱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窗框下节点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窗框左节点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C型钢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C型钢连接件侧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C型钢连接件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C型钢连接件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C型钢窗框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C型钢窗框连接件俯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C型钢窗框连接件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8本实用新型C型钢窗框连接件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悬挑断桥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悬挑断桥连接件主视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悬挑断桥连接件俯视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悬挑断桥连接件安装侧视图。
其中,1、C型钢顶部连接件;101、第一支撑板;102、第一卡接板;103、第一通孔;104、第一圆弧凹槽;105、第一安装孔;2、C型钢连接件;201、第二支撑板;202、第二卡接块;203、第二通孔;204、第一安装板;205、第二隔板;206、第二侧板;207、第一加强板;208、第二弧形安装槽;209、第二加强板;210、第二安装板;212、第三加强板;213、第二隔离孔;3、C型钢窗框连接件;301、第三支撑板;302、第三卡接块;303、窗框安装块;304、底板;305、分层板;306、第三安装板;307、第三固定板;308、第三通孔;309、第三弧形安装槽;310、第三侧板;311、第三容纳槽;312、第三隔离孔;313、过渡段;314、第一固定板;4、悬挑断桥连接件;401、第四支撑块;402、第四卡接块;403、第四支撑板;404、隔离板;405、C型板;406、内底板;407、角钢安装槽;408、安装板;409、第四弧形安装槽;410、第四固定板;411、第四断桥孔;5、立柱组件;501、C型钢;6、横梁组件;601、角钢;7、外墙板;8、内墙板;9、填充层;901、第一保温层;902、竖丝岩棉层;10、窗框;11、窗扇;12、上固定横梁;13、下固定横梁;14、上立柱组件;15、下立柱组件;16、横向加强杆;17、倾斜钢带;18、楼板;19、工型钢;20、第一安装角钢;21、第二安装角钢;22、复合保温层;23、水泥压力板;24、第三安装角钢;25、预埋件;26、第二保温层;27、第四安装角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双排C型钢龙骨复合墙中的C型钢顶部连接件,C型钢顶部连接件1包括第一支撑板101以及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01两侧的第一卡接板102,第一支撑板101和第一卡接板102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卡接板102卡接在C型钢501内,且第一卡接板102与C型钢501内腔横截面相适配,从而使C型钢顶部连接件1卡接在两组C型钢501之间;第一支撑板101上开设有若干组第一通孔103,从而阻断第一支撑板101形成的热桥,降低能量损耗。C型钢顶部连接件1卡接在两组开口相对的C型钢501之间,每组C型钢501的端部均搭接有角钢601,角钢601和第一卡接板102通过螺钉连接,角钢601与C型钢50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每个所述第一卡接板102背离第一支撑板101的一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圆弧凹槽104,使其与C型钢501底板上的向内凸起相适配。
每个所述第一卡接板102上均开设有两排两列共四个第一安装孔105,可以阻断热桥产生的同时,可以通过螺钉将角钢601与第一卡接板102固定连接。
若干组所述第一通孔103布置在同一行上,所述第一通孔103的直径为14mm,相邻两组所述第一通孔103之间的距离大于22mm,减小热桥传导热量的同时,保证C型钢顶部连接件1的强度。
所述第一卡接板102和第一支撑板101的厚度相同,且厚度为5-7mm,保证C型钢顶部连接件1的强度的同时,防止C型钢顶部连接件1过厚导致其导热量激增。所述C型钢顶部连接件1为镀铝锌钢板,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
若干组所述第一通孔103布置在三行若干列上,上下两行所述第一通孔103以中间一行所述第一通孔103对称设置;中间一行所述第一通孔103与上下两行所述第一通孔103交错布置,增加第一通孔103的数量,对第一支撑板101形成的热桥进行多次阻断,减少能量的损耗。
参照图4-2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基于双排C型钢龙骨复合墙中的C型钢顶部连接件应用在一种基于C型钢的装配式复合墙,包括骨架层、设置在骨架层两侧的外墙板7和内墙板8以及填充在骨架层内部的填充层9;当装配式复合墙当做外墙立面时,外墙板7悬空设置在地基的外侧,节省室内空间,同时通过骨架层对其内部的填充层以及两侧的外墙板7和内墙板8进行固定连接,从而对外墙板7形成支撑。
骨架层包括若干组纵向平行排列的立柱组件5,每组立柱组件5包括两组开口相对的C型钢501,立柱组件5内部的两组C型钢501之间固定连接有C型钢连接件2、C型钢顶部连接件1和悬挑断桥连接件4;不同立柱组件5内同侧的C型钢501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角钢601,位于同一端的两组角钢601形成了横梁组件6;C型钢顶部连接件1固定连接在两组C型钢501顶端与两组角钢601之间,悬挑断桥连接件4固定连接在两组C型钢501底端与两组角钢601之间。通过C型钢连接件2将立柱组件5内部的两组C型钢501固定连接,提高立柱组件的连接强度,且通过C型钢顶部连接件1对立柱组件5顶部和横梁组件6固定连接,通过悬挑断桥连接件4将立柱组件5底部和横梁组件6固定连接,通过多组C型钢连接件2、C型钢顶部连接件1和悬挑断桥连接件4将横梁组件6和立柱组件5固定连接,保证骨架层稳定的同时,又将骨架层分为两层,在两层之间填充填充层9保证装配式复合墙体的保温性能。
进一步优化方案,还包括窗框10以及设置在窗框10内部的窗扇11,窗框10固定设置在相邻两组立柱组件5之间,窗框10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固定横梁12和下固定横梁13,上固定横梁12和下固定横梁13均固定设置在与窗框10相邻的两组立柱组件5之间,上固定横梁12和下固定横梁13分别与其相邻的横梁组件6之间设置有上立柱组件14和下立柱组件15,与窗框10相邻的立柱组件5内的两个C型钢501之间固定设置有若干组C型钢窗框连接件3,窗框10与C型钢窗框连接件3固定连接。通过上立柱组件14和下立柱组件15分别对上固定横梁12和下固定横梁13进行固定和支撑,在与之相邻的两组立柱组件内部固定设置多组C型钢窗框连接件3从而形成窗框10的侧壁支撑,通过多组C型钢窗框连接件3、上固定横梁12和下固定横梁13对窗框10进行固定,从而保证窗框10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化方案,填充层9包括布置在中间的第一保温层901以及设置在第一保温层901两侧的竖丝岩棉层902,竖丝岩棉层902设置在上下相对的两组角钢601之间,第一保温层901可以选用石墨板,提高填充层的保温性能,竖丝岩棉层902提高填充层保温性能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其机械强度,保证填充层的机械强度。
进一步优化方案,外墙板7为水泥基纤维板,外墙板7设置在角钢601外侧,外墙板7通过固定钉分别与竖丝岩棉层902和角钢601固定连接;内墙板8为玻纤胶泥板,玻纤胶泥板与竖丝岩棉层902粘接,通过外墙板7以及内墙板8对骨架层进行包裹,调高复合墙体美观性的同时,提高了复合墙体的整体机械强度。
进一步优化方案,还包括第一加强组件,第一加强组件包括若干组横向加强杆16和/或倾斜钢带17,横向加强杆16和/或倾斜钢带17均与不同立柱组件5内同侧的若干组C型钢501固定连接,倾斜钢带17倾斜布置在C型钢501的开口侧且与开口侧两端的侧板固定连接;横向加强杆16水平布置在C型钢501背离开口侧的一端且与之固定连接,通过横向加强杆16将两组以上的立柱组件横向进行固定,提高骨架层的稳定性,通过在骨架层内部固定设置倾斜钢带17,倾斜钢带17与C型钢501的翼缘板固定连接,保证C型钢501的稳定性的同时,提高整个骨架层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化方案,上下相邻复合墙之间设置有楼板18,楼板18与下复合墙之间设置有装配连接机构;装配连接机构包括与楼板18固定连接的工型钢19,工型钢19的上翼板与楼板18固定连接,工型钢19的下翼板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角钢20,下复合墙上端的角钢601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角钢21,第一安装角钢20和第二安装角钢2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工型钢19的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间设置有第二保温层26,下翼板与复合墙之间填充有聚氨酯发泡板或石墨板;工型钢19和楼板18靠近室外一侧设置有复合保温层22,复合保温层22分别与上复合墙和下复合墙固定连接,工型钢19室内一侧固定连接有竖丝岩棉和水泥压力板23,水泥压力板23与楼板18通过第三安装角钢24固定连接;楼板18内固定设置有预埋件25,预埋件25与上复合墙通过第四安装角钢27固定连接。该情况为装配式复合墙当做外墙立面使用,外墙板7、骨架层靠近室外一侧的C型钢501均悬空设置在外侧,同时复合保温层22将楼板18等结构与室外进行隔离,保证外墙立面整体性的同时,减少由楼板和工型钢梁形成的热桥产生的能量损耗。
当装配式复合墙当做室内墙板使用时,可以直接在楼板18与复合墙体之间设置工型钢19,在工型钢19内部包括保温材料、隔音材料等进行保温隔音;同时也可以直接将复合墙直接安装在相邻两个楼板18之间,通过固定角钢进行固定。
进一步优化方案,C型钢连接件2包括第二支撑板201以及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撑板201两端的第二卡接块202;第二卡接块202卡接在C型钢501内,且第二卡接块202与C型钢501内腔相适配;第二卡接块202包括平行布置的第一安装板204和第二安装板210以及固定设置在第一安装板204和第二安装板210两侧的第二侧板206,第二侧板206与第一安装板204垂直布置;第二安装板210与第二支撑板201垂直固定连接。第一安装板204和第二安装板210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205,第二隔板205分别与两组侧板固定连接;第二隔板205上开设有第二隔离孔213。第一安装板204和第二安装板210之间垂直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加强板207,两组第一加强板207分别设置在第二隔板205的两侧。由第一安装板204、两组第二侧板206与第二安装板210围成的第二卡接块202与C型钢501的内腔壁相接触,并通过两个第二卡接块202对两组所述C型钢501进行支撑。第二卡接块202的四组侧壁均与C型钢501接触,提高安装精度的同时,安装过程中由于摩擦力,不用人为固定即可对其进行定位安装降低安装难度。
当第二支撑板201只设置有一组时,第二支撑板201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板209,每组第二加强板209分别与两侧的第一加强板207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201和第二加强板209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203。第二通孔203阻断C型钢连接件2热桥的产生,降低能量损耗。通过两组第二加强板209提高第二支撑板201的机械强度,提高C型钢连接件2的稳定性。
当第二支撑板201平行设置有两组时,两组第二支撑板201之间固连接有若干组第三加强板212,两组第二支撑板201卡接在C型钢501的开口处。通过两组第二支撑板201以及两者之间的若干组第三加强板212提高C型钢连接件的整体的强度。
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一安装板204外侧开设有第二弧形安装槽208,第一安装板204和C型钢501内表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化方案,C型钢窗框连接件3包括第三支撑板301、固定设置在第三支撑板301两端的第三卡接块302以及固定连接在第三支撑板301侧面上的窗框安装块303;
第三卡接块302卡接在C型钢501内,且第三卡接块302与C型钢501内腔相适配;第三卡接块302包括与第三支撑板301固定连接的底板304,底板30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分层板305,分层板305的两侧垂直固定连接有第三侧板310,第三侧板310与底板304垂直布置且固定连接;底板304外侧开设有第三弧形安装槽309,底板304和C型钢501内表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窗框安装块303包括与第三支撑板301平行设置的第三安装板306以及固定连接在第三安装板306与第三支撑板301之间的若干组第三固定板307,第三安装板306的两端为倾斜板,第三安装板306的开口朝向第三支撑板301。
第三支撑板301与第三侧板310平行布置,第三支撑板301上开设有容纳分层板305的第三容纳槽311,分层板305插接在第三容纳槽311内且与第三支撑板301固定连接,第三支撑板301与底板304固定连接,底板304、第三支撑板301和分层板305三者中任意两者相互垂直布置。第三支撑板301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三通孔308。
分层板305背离底板304的一侧中部对称设置有两个过渡段313,两个过渡段313的顶部与第三容纳槽311固定连接,两个过渡段313设置在C型钢的开口处,防止第三卡接块302对C型钢501和安装过程中的零部件产生影响。由于第三安装板306需要负载,故需要提高C型钢窗框连接件3的整体强度,底板304、第三支撑板301和分层板305三者中的任意两者均垂直固定连接,且第三支撑板301和分层板305还是固定卡接,提高了第三支撑板301的稳定性,使其满足窗框10对其产生的负载。分层板305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三隔离孔312,降低热损耗。
另外一种方案,第三卡接块302内的两组第三侧板310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314,第一固定板314与底板304平行设置,第一固定板314与分层板305固定连接;第三支撑板301和第三安装板306的两端分别与两组第三卡接块302上的第一固定板314固定连接,第三安装板306的两端直接固定在两组第三卡接块302上的第一固定板314,将第三安装板306与第三支撑板301分开,提高两者的机械强度以及稳定性。分层板305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三隔离孔312。
如图10所示,安装块303上的第三安装板306通过安装支架与窗框10固定连接,窗框10的四周均未直接与立柱组件和横梁组件进行固定,而是通过多组C型钢窗框连接件3使窗框10与立柱组件进行固定,避免将窗框10直接安装在立柱上产生热桥,产生更大的能量损失。同时,安装窗户的过程中,直接将窗框10通过多组C型钢窗框连接件3与立柱组件和横梁组件进行固定,操作简单,省去了附框的同时,简化了安装程序,效率大大提高。
进一步优化方案,悬挑断桥连接件4包括第四支撑块401,第四支撑块401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四卡接块402,第四卡接块402卡接在C型钢501内,且第四卡接块402与C型钢501内腔相适配;第四支撑块401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第四支撑板403以及固定设置在两组支撑板之间的若干组隔离板404;第四卡接块402包括与C型钢501内腔相适配的C型板405,两组第四支撑板403分别与C型板405的端部固定连接,且两组第四支撑板403与C型板405的内底板406固定连接,内底板406外侧底端开设有角钢安装槽407,C型板405在角钢安装槽407处固定连接有安装板408。两组所述第四支撑板403之间固定连接有两组第四固定板410,两组所述第四固定板410分别设置在两组所述C型板405端部之间。
由于悬挑断桥连接件4固定设置在立柱组件最下方,且其分别与立柱组件和横梁组件进行固定连接,此处的立柱组件和横梁组件需要承受更大的载荷,故需要提高悬挑断桥连接件4的支撑承受能力,通过两组平行设置的第四支撑板403以及固定设置在两组支撑板之间的若干组隔离板404对两组第四卡接块402进行支撑,最大限度的提高悬挑断桥连接件4的整体强度。同时在内底板406外侧底端开设有角钢安装槽407,并在此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板410,将角钢601安装在角钢安装槽407内,防止角钢凸出出来,影响装配式复合墙的整体性。
所述C型板405的内底板406外侧开设有第四弧形安装槽409,所述C型板405和C型钢50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板403和隔离板404上开设有第四断桥孔411。若干组所述隔离板404相互平行,且隔离板404与第四固定板410平行设置。通过在第四支撑板403、隔离板404上设置第四断桥孔411,较少热桥产生的能量传递,降低热损耗。
第四支撑块和两组第四卡接块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两组第四卡接块的高度不同,相对低的一组第四卡接块和第四支撑块的上顶面位于同一倾斜平面内,减小第四支撑块的体积,减少热桥产生的热损耗的同时,保证悬挑断桥连接件的连接强度不会骤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基于双排C型钢龙骨复合墙中的C型钢顶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101)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01)两侧的第一卡接板(102),所述第一支撑板(101)和第一卡接板(102)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卡接板(102)卡接在C型钢(501)内,且所述第一卡接板(102)与C型钢(501)内腔横截面相适配;所述第一支撑板(101)上开设有若干组第一通孔(103);
C型钢顶部连接件(1)卡接在两组开口相对的C型钢(501)之间,每组所述C型钢(501)的端部均搭接有角钢(601),所述角钢(601)和第一卡接板(102)通过螺钉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排C型钢龙骨复合墙中的C型钢顶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卡接板(102)背离第一支撑板(101)的一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圆弧凹槽(1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排C型钢龙骨复合墙中的C型钢顶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卡接板(102)上均开设有两排两列共四个第一安装孔(1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排C型钢龙骨复合墙中的C型钢顶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若干组所述第一通孔(103)布置在同一行上,所述第一通孔(103)的直径为14mm,相邻两组所述第一通孔(103)之间的距离大于2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排C型钢龙骨复合墙中的C型钢顶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板(102)和第一支撑板(101)的厚度相同,且厚度为5-7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排C型钢龙骨复合墙中的C型钢顶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若干组所述第一通孔(103)布置在三行若干列上,上下两行所述第一通孔(103)以中间一行所述第一通孔(103)对称设置;中间一行所述第一通孔(103)与上下两行所述第一通孔(103)交错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排C型钢龙骨复合墙中的C型钢顶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钢顶部连接件(1)为镀铝锌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492697.7U CN216075583U (zh) | 2021-10-18 | 2021-10-18 | 一种基于双排c型钢龙骨复合墙中的c型钢顶部连接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492697.7U CN216075583U (zh) | 2021-10-18 | 2021-10-18 | 一种基于双排c型钢龙骨复合墙中的c型钢顶部连接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075583U true CN216075583U (zh) | 2022-03-18 |
Family
ID=80639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492697.7U Active CN216075583U (zh) | 2021-10-18 | 2021-10-18 | 一种基于双排c型钢龙骨复合墙中的c型钢顶部连接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075583U (zh) |
-
2021
- 2021-10-18 CN CN202122492697.7U patent/CN21607558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112319B (zh) | 一种型钢加强型轻钢龙骨隔墙及施工方法 | |
CA3121067C (en) | Building construction system | |
WO2022134844A1 (zh) | 一种装配式墙体结构及其连接方法 | |
CN206655314U (zh) | Dgc板式装配房屋体系 | |
CN115977258A (zh) | 一种alc墙板与钢梁和混凝土楼板连接构造 | |
CN216075583U (zh) | 一种基于双排c型钢龙骨复合墙中的c型钢顶部连接件 | |
CN216197465U (zh) | 一种基于双排c型钢龙骨复合墙中的c型钢窗框连接件 | |
CN216075584U (zh) | 一种基于双排c型钢龙骨复合墙中的c型钢连接件 | |
CN110748076B (zh) | 预应力钢管桁架外挂墙板及使用该墙板制作安装的墙体 | |
CN216075725U (zh) | 一种基于双排c型钢龙骨的装配式复合墙 | |
CN216075585U (zh) | 一种基于双排c型钢龙骨复合墙中的悬挑断桥连接件 | |
CN217379390U (zh) | 标准截面杆件的集成墙构造 | |
CN213897653U (zh) | 装配式建筑用墙板及装配式砌体墙安装结构 | |
CN212534784U (zh) | 一种建筑物墙体 | |
CN212926686U (zh) | 竹材与混凝土结合的墙板构件 | |
CN115992560A (zh) | 一种基于双排c型钢龙骨的装配式复合墙 | |
CN212200826U (zh) | 多用途预制保温板及墙板 | |
CN217580587U (zh) | 一种内侧墙板与楼面板的连接结构 | |
CN220486760U (zh) | 一种用于复合外墙板的连接构造 | |
CN115126125B (zh) | 一种多高层建筑隔墙用柔性金属耗能连接装置及施工方法 | |
CN111075104A (zh) | 竹材与混凝土结合的墙板及其建造方法 | |
CN212336362U (zh) | 一种保温型装配式结构 | |
CN218091693U (zh) | 一种装配式楼梯结构 | |
CN214941333U (zh) | 一种外挂墙板的墙角连接节点及装配式建筑外墙 | |
CN213928010U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大板与超低能耗系统窗装配加强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