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73738U - 一种可提高茶黄素含量的茶酒发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提高茶黄素含量的茶酒发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73738U
CN216073738U CN202122186234.8U CN202122186234U CN216073738U CN 216073738 U CN216073738 U CN 216073738U CN 202122186234 U CN202122186234 U CN 202122186234U CN 216073738 U CN216073738 U CN 2160737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wall
base
tea win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8623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蔚新
李士明
刘畅
占剑峰
胡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218623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737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737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737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提高茶黄素含量的茶酒发酵装置,包括基座,基座外侧壁套接有浮板,基座上开设有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连通设置,第一槽体一端连通有弹性软管,弹性软管的另一端与外界相连通,基座通过驱动装置连接有中间柱,中间柱呈棱柱状,中间柱上设置有连通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电机的驱动,带动中间柱不停地往复移动,使得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两者之间不停地靠近和远离,当两者最大程度的远离时,将外界的氧气引入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当两者靠近时,将氧气挤压进入第二槽体,进而增加储料罐内的氧气,缓解了储料罐内有限空间供氧不足的限制。

Description

一种可提高茶黄素含量的茶酒发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酒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提高茶黄素含量的茶酒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茶与酒都是国人喜爱的饮品,现有将茶和酒两种饮品混合制成,以提供不同的风味特色。
公告号CN106987495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生产茶酒用的设备,包括有顶部设置有进料口的储料罐,储料罐底部设置有蒸汽进管和冷空气进管,储料罐的顶部还设置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连接,第一、第二管道均为双层管道,第一管道包括有设置在其内部的第一出酒管,第一出酒管外部为第二冷却水管,第二管道包括有设置在其内部的第一冷却水管,第一冷却水管外部为第二出酒管,第一出酒管两端分别与储料罐和第二出酒管导通,第一冷却水管顶部经连接管与第二冷却水管连接,第二冷却水管上设置有冷却水出口,第二出酒管上设置有出酒口,第一冷却水管与冷却水进管连接。
该设备虽然可以实现自动煮料、自动冷却、自动搅拌、自动发酵、自动酿酒几个工序,一台设备就完全解决了茶酒的生产问题,整个生产过程中可以实现自动控制。但随着茶酒生产工艺的改进,上述相关技术存在以下缺陷:
因为现有的茶酒生产过程为了提高茶酒中的茶黄素的含量,需要在茶叶发酵前需要先加入多酚氧化酶对茶叶原料进行酶解,将茶叶中的儿茶素酶解为茶黄素再进行发酵来提高最终茶酒中的茶黄素的含量,茶叶的酶解过程发生的主要是酶促氧化反应,需要氧气的参与。供氧量充足可以提高多酚氧化酶的催化活性,提高茶黄素的含量;因此提供充足的氧气含量才可以使得多酚氧化酶将儿茶素酶解为茶黄素,该设备在酶解过程中不能主动供氧,而上述中的储料罐为有限空间,有限的空间无法持续为多酚氧化酶将儿茶素酶解为茶黄素的过程提供充足的氧气,缺氧则阻碍儿茶素氧化的进行,导致茶黄素的形成受到阻碍。导致生产出的茶酒中茶黄素含量较少,口感不佳,供氧不足成为了该茶酒大量生产和口感的桎梏。
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可提高茶黄素含量的茶酒发酵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可提高茶黄素含量的茶酒发酵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提高茶黄素含量的茶酒发酵装置,包括储料罐本体和位于储料罐本体内的基座,所述基座外侧壁套接有浮板,所述基座上开设有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连通设置,所述第一槽体一端连通有弹性软管,所述弹性软管的另一端与外界相连通,所述基座通过驱动装置连接有中间柱,所述中间柱呈棱柱状,所述中间柱上设置有连通装置,所述连通装置用于将外界的空气引入第二槽体内。
优选地,所述弹性软管的一端伸入第一槽体的内壁,且与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性软管的另一端贯穿储料罐的侧壁,并与外界连通设置。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基座固定安装的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套接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槽体转动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外壁固定套接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之间连接有传动带。
优选地,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固定套接有轴套,所述轴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固定连接有带动杆,所述中间柱靠近驱动轴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环槽,所述带动杆位于环槽内,且与环槽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通装置包括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与第一槽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塞与中间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柱的另一端贯穿第一活塞,且与第一活塞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塞开设有L型槽,所述基座开设有U型槽,所述U型槽与第一槽体连通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槽体内壁转动连接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外壁上依次固定套接有齿轮和多个搅拌叶,所述第二槽体位于搅拌叶的正下方,所述中间柱上开设有与齿轮相适配的齿槽。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电机的驱动,带动中间柱不停地往复移动,使得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两者之间不停地靠近和远离,当两者最大程度的远离时,将外界的氧气抽吸进入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当两者靠近时,将氧气挤压进入第二槽体,进而增加储料罐内的氧气,缓解了储料罐内有限空间供氧不足的限制,不断地向储料罐施加一定量的氧气,使得酶解过程时多酚氧化酶将儿茶素充分酶解为茶黄素,提高了茶酒中茶黄素的含量。
2、本实用新型在酶解反应完成后,停止转动电机的工作,从而使得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停止将外界的氧气抽吸进入储料罐内,之后进行发酵过程。
3、本实用新型通过中间柱的往复移动,带动齿轮的转动,进而带动搅拌叶的旋转,对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的混合发酵液进行搅拌,可以将混合发酵液搅拌地更加均匀,同时还增加该混合发酵液的含氧量,便于酶解反应的充分进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能将气体抽吸进入储料罐本体内的装置,可实现酶解过程和发酵过程在同一罐体内依次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提高茶黄素含量的茶酒发酵装置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提高茶黄素含量的茶酒发酵装置中转动电机与带动杆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提高茶黄素含量的茶酒发酵装置中从动轴与中间柱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提高茶黄素含量的茶酒发酵装置中环槽与中间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提高茶黄素含量的茶酒发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浮板;3、第一槽体;4、第二槽体;5、弹性软管;6、中间柱;7、转动电机;8、第一传动轮;9、驱动轴;10、第二传动轮;11、传动带;12、轴套;13、固定块;14、带动杆;15、环槽;16、第一活塞;17、第二活塞;18、L型槽;19、U型槽;20、从动轴;21、齿轮;22、搅拌叶;23、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5,一种可提高茶黄素含量的茶酒发酵装置,包括储料罐本体和位于储料罐本体内的基座1,基座1外侧壁套接有浮板2,基座1上开设有第一槽体3和第二槽体4,第一槽体3与第二槽体4连通设置,第一槽体3一端连通有弹性软管5,弹性软管5的另一端与外界相连通,基座1通过驱动装置连接有中间柱6,中间柱6呈棱柱状,中间柱6上设置有连通装置,连通装置用于将外界的空气引入第二槽体4内。
其中,浮板2采用密度小于混合发酵液密度的材质,使得浮板2可以带动基座1浮动在液面上,第一槽体3不与混合发酵液接触,第二槽体4与混合发酵液接触。
进一步地,弹性软管5的一端伸入第一槽体3的内壁,且与内壁固定连接,弹性软管5的另一端贯穿储料罐的侧壁,并与外界连通设置。
其中,弹性软管5具有足够长的长度,不会限制基座1的移动范围;
储料罐侧壁上开设有通孔,弹性软管5与该通孔密封连接,使得外界的空气可以通过弹性软管5进入基座1中的第一槽体3内。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包括与基座1固定安装的转动电机7,转动电机7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转动电机7的输出轴固定套接有第一传动轮8,第一槽体3转动连接有驱动轴9,驱动轴9外壁固定套接有第二传动轮10,第一传动轮8和第二传动轮10之间连接有传动带11。
使用时,转动电机7驱动第一传动轮8转动,带动传动带11的转动,带动第二传动轮10的转动,进而带动驱动轴9的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该基座1中设置有无线接收模块和电源,无线接收模块与电源电性连接,转动电机7与无线接收模块和电源电性连接,人们通过储料罐本体外部的无线控制模块可以控制转动电机7是否与电源连通,进而控制转动电机7是否工作。
进一步地,驱动轴9的一端固定套接有轴套12,轴套1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3,固定块13上固定连接有带动杆14,中间柱6靠近驱动轴9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环槽15,带动杆14位于环槽15内,且与环槽15内壁滑动连接。
使用时,驱动轴9的转动,带动轴套12、固定块13和带动杆14发生转动,具体表现为:带动杆14绕着驱动轴9的中轴线发生转动,带动杆14的转动,通过环槽15的传导,带动中间柱6不停地做往复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参考图4,环槽15为近似椭圆形状,而带动杆14的转动轨迹为正圆形状,从而使得中间柱6可以不停地做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连通装置包括第一活塞16和第二活塞17,第一活塞16与第一槽体3内壁固定连接,第二活塞17与中间柱6的一端固定连接,中间柱6的另一端贯穿第一活塞16,且与第一活塞16滑动连接,第二活塞17开设有L型槽18,基座1开设有U型槽19,U型槽19与第一槽体3连通设置。
使用时,中间柱6不停地做往复运动,带动第二活塞17不停地靠近和远离第一活塞16,第二活塞17靠近第一活塞16时,将两者之间的空气挤入第二槽体4内,进而进入储料罐本体内,供给酶解反应过程,第二活塞17远离第一活塞16时,两者之间产生负压,当L型槽18与U型槽19连通时,会将外界的空气抽吸进入第一活塞16和第二活塞17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槽体4与第一槽体3连通的部位位于第一活塞16与第二活塞17之间的区域。
进一步地,第一槽体3内壁转动连接有从动轴20,从动轴20外壁上依次固定套接有齿轮21和多个搅拌叶22,第二槽体4位于搅拌叶22的正下方,中间柱6上开设有与齿轮21相适配的齿槽23。
使用时,中间柱6的往复移动,带动齿轮21的转动,带动从动轴20的转动,带动多个搅拌叶22的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搅拌叶22位于第一槽体3内,且位于第一活塞16和第二活塞17之间的区域,同时多个搅拌叶22还位于第二槽体4的正上方,第二活塞17的往复移动不会接触搅拌叶22,即第二活塞17移动至最靠近第一活塞16位置的过程中,不会堵塞第二槽体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将该整体装置放置在储料罐本体中,通过浮板2的作用,使得基座1的部分漂浮在混合发酵液的液面上;
当酶解时,其过程如下:
酶解发生时,储料罐本体需要大量的氧气,驱动转动电机7,带动杆14做旋转运动,带动中间柱6不停地做往复运动,使得第一活塞16与第二活塞17两者不停地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当中间柱6带动第二活塞17向第一活塞16移动靠近时,L型槽18不与U型槽19连通,使得第一活塞16和第二活塞17之间的空间为密闭空间,会将第一活塞16和第二活塞17之间的空气挤压进入第二槽体4,进而进入混合发酵液内,增加储料罐的含氧量,当中间柱6带动第二活塞17远离第一活塞16时,第一活塞16与第二活塞17之间存在负压,会将部分混合发酵液吸入当中,但不会填满第一活塞16和第二活塞17之间的空间,此时转动的搅拌叶22会均匀搅拌该部分混合发酵液,当第二活塞17移动到离第一活塞16最远处,L型槽18与U型槽19连通,因负压的缘故,使得外界的空气依次通过弹性软管5、第一槽体3、U型槽19和L型槽18,最终进入第一活塞16和第二活塞17之间,进入第一活塞16和第二活塞17之间的混合发酵液会流回储料罐中,接着第二活塞17会再次靠近第一活塞16,将进入第一活塞16和第二活塞17的空气挤压进入第二槽体4,并最终进入储料罐中,实现持续性地向储料罐中输入空气,保证了多酚氧化酶将儿茶素充分酶解为茶黄素,提高茶酒中茶黄素的含量,口感上佳;
当酶解完之后进行发酵过程,其过程如下:
停止转动电机7的转动,第一活塞16和第二活塞17之间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使得该装置不再将外界的空气抽吸进入储料罐本体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可提高茶黄素含量的茶酒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罐本体和位于储料罐本体内的基座(1),所述基座(1)外侧壁套接有浮板(2),所述基座(1)上开设有第一槽体(3)和第二槽体(4),所述第一槽体(3)与第二槽体(4)连通设置,所述第一槽体(3)一端连通有弹性软管(5),所述弹性软管(5)的另一端与外界相连通,所述基座(1)通过驱动装置连接有中间柱(6),所述中间柱(6)呈棱柱状,所述中间柱(6)上设置有连通装置,所述连通装置用于将外界的空气引入第二槽体(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茶黄素含量的茶酒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软管(5)的一端伸入第一槽体(3)的内壁,且与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性软管(5)的另一端贯穿储料罐的侧壁,并与外界连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茶黄素含量的茶酒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基座(1)固定安装的转动电机(7),所述转动电机(7)的输出轴固定套接有第一传动轮(8),所述第一槽体(3)转动连接有驱动轴(9),所述驱动轴(9)外壁固定套接有第二传动轮(10),所述第一传动轮(8)和第二传动轮(10)之间连接有传动带(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提高茶黄素含量的茶酒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9)的一端固定套接有轴套(12),所述轴套(1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上固定连接有带动杆(14),所述中间柱(6)靠近驱动轴(9)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环槽(15),所述带动杆(14)位于环槽(15)内,且与环槽(15)内壁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茶黄素含量的茶酒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装置包括第一活塞(16)和第二活塞(17),所述第一活塞(16)与第一槽体(3)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塞(17)与中间柱(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柱(6)的另一端贯穿第一活塞(16),且与第一活塞(16)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塞(17)开设有L型槽(18),所述基座(1)开设有U型槽(19),所述U型槽(19)与第一槽体(3)连通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茶黄素含量的茶酒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体(3)内壁转动连接有从动轴(20),所述从动轴(20)外壁上依次固定套接有齿轮(21)和多个搅拌叶(22),所述第二槽体(4)位于搅拌叶(22)的正下方,所述中间柱(6)上开设有与齿轮(21)相适配的齿槽(23)。
CN202122186234.8U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可提高茶黄素含量的茶酒发酵装置 Active CN2160737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86234.8U CN216073738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可提高茶黄素含量的茶酒发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86234.8U CN216073738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可提高茶黄素含量的茶酒发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73738U true CN216073738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75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86234.8U Active CN216073738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可提高茶黄素含量的茶酒发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737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46554B (zh) 一种半固态循环深层酿醋方法及设备
CN209890604U (zh) 微生物酵素发酵装置
CN216073738U (zh) 一种可提高茶黄素含量的茶酒发酵装置
CN214270848U (zh) 一种酿造酱油的发酵装置
CN212731852U (zh) 一种碳源制备加工用混料装置
CN205308217U (zh) 一种多搅拌头高精度出液搅拌器
CN216856527U (zh) 一种生物制药用原料混合装置
CN214218289U (zh) 一种富氧水发生罐
CN214863575U (zh) 一种降低氧化铁红加工生产能耗装置
CN212996055U (zh) 普洱茶泡茶机的煮泡组件
CN213141521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氧化槽搅拌用曝气机
CN212328321U (zh) 一种胶粘剂加工用反应釜
CN110063653B (zh) 一种多轴搅拌的牛奶发泡机
CN208694901U (zh) 一种用于制粉系统的搅拌装置
CN206767912U (zh) 一种具有搅拌功能的粪便发酵池
CN217202757U (zh) 一种香菇酱制作微生物发酵罐
CN212524202U (zh) 一种小麦润麦装置
CN217257825U (zh) 一种高分子粉扑发泡机
CN115573119B (zh) 一种适用于大回潮低上浆的新浆纱染色用轴染浆纱机
CN218046580U (zh) 一种3-氯丙炔生产用水洗釜
CN211936796U (zh) 一种食用菌营养液调配装置
CN218755216U (zh) 一种管道直饮水混氢装置
CN218465767U (zh) 一种酒槽快速降温装置
CN215619073U (zh) 一种轻质泡沫混凝土多维搅拌混泡罐
CN114100867B (zh) 一种针对低阶煤浮选的冷态油泡制造设备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