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70217U - 翼子板安装结构和汽车 - Google Patents

翼子板安装结构和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70217U
CN216070217U CN202121570784.3U CN202121570784U CN216070217U CN 216070217 U CN216070217 U CN 216070217U CN 202121570784 U CN202121570784 U CN 202121570784U CN 216070217 U CN216070217 U CN 2160702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nge
fender
hole
automobile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7078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亚雪
常军涛
刘超凡
汪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m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aim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m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Haima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212157078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702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702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702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翼子板安装结构和汽车,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该翼子板安装结构包括固定部、翼子板支架和翼子板,其中,固定部用于连接车身骨架。翼子板支架包括呈夹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具有与汽车的前后方向垂直的第一配合面,第一配合面与固定部贴合;第二连接部具有与汽车的左右方向垂直的第二配合面。翼子板的飞边用于连接保险杠支架,飞边与第二配合面贴合。由此,翼子板支架能够X、Y、Z三个方向上调节,以调至最佳位置,从而翼子板能够固定在合适位置,进而保证翼子板的装配精度,也就保证了装配保险杠后翼子板与保险杠之间的间隙段差符合要求,使得汽车外观质量符合要求。

Description

翼子板安装结构和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翼子板安装结构和汽车。
背景技术
在车辆的外观质量中,除了零件本身的外观质量外,各零件之间的连接间隙段差更是尤为重要的外观评价参数。其中,保险杠、翼子板等零件是汽车非常重要的外观零件,翼子板是用于使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避免车轮卷起砂石、泥浆溅到车厢底部。保险杠是吸收和减缓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的安全装置。保险杠和翼子板之间的间隙段差的大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车辆外观质量。为此,在进行汽车装配作业中,需要保证翼子板的安装精度,从而保证翼子板与保险杠之间的间隙段差符合要求。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车身骨架上对应于翼子板和保险杠的分缝区域利用螺栓连接一支架,翼子板通过螺栓连接在该支架上,然而,支架与车身骨架为斜面贴合,因此在装配过程中支架只能进行斜向调整,无法在沿Y向正向调整,从而难以调节翼子板的装配误差,进而难以保证翼子板的安装精度,也就难以保证翼子板与保险杠之间的间隙段差和汽车外观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翼子板安装结构和汽车,能够保证汽车外观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翼子板安装结构,用于汽车,包括:
固定部,用于连接车身骨架;
翼子板支架,包括呈夹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与汽车的前后方向垂直的第一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与所述固定部贴合,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与汽车的左右方向垂直的第二配合面;
翼子板,所述翼子板的飞边用于连接保险杠支架,所述飞边与所述第二配合面贴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边缘,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有内角,所述第一连接部背离所述内角的外表面具有所述第一配合面,所述第二连接部背离所述内角的外表面具有所述第二配合面;和/或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圆弧过渡。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固定部中的其中一者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固定部中的另一者设置有第一连接孔;
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其中一者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飞边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另一者设置有第二连接孔;
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孔径,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设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
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定位孔的孔径,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设所述第二定位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固定部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飞边设置有所述第一定位孔。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顺次夹角连接的第一翻边、第二翻边和第三翻边,其中,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三翻边垂直于汽车的前后方向,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三翻边分别背离所述内角的表面形成所述第一配合面,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三翻边分别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定位孔。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固定部之间具有第一间隙。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顺次夹角连接的第五翻边、第六翻边、第七翻边、第八翻边和第九翻边,其中,所述第五翻边、第七翻边和所述第九翻边均垂直于汽车的左右方向,所述第五翻边、所述第七翻边和所述第九翻边分别背离所述内角的表面形成所述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七翻边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孔。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六翻边与所述飞边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和/或
所述第八翻边与所述飞边之间形成有第三间隙。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第一穿孔,所述飞边具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用于穿设第三紧固件,以连接所述保险杠支架。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包括:
车身骨架;
如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翼子板安装结构,设置于所述车身骨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由于翼子板支架具有与汽车前后方向垂直的第一配合面,及与汽车左右方向垂直第二配合面,第一配合面与设置于汽车车身骨架上的固定部贴合,第二配合面与翼子板的飞边贴合,因此在翼子板装配过程中,翼子板支架通过能够在汽车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调节,即翼子板支架能够X、Y、Z三个方向上调节,以调至最佳位置,从而翼子板能够固定在合适位置,进而保证翼子板的装配精度,也就保证了装配保险杠后翼子板与保险杠之间的间隙段差符合要求,使得汽车外观质量符合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翼子板安装结构设置于车身骨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翼子板支架在第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翼子板支架在第二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翼子板支架与固定部配合时的剖切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翼子板支架在第三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翼子板的飞边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翼子板支架与翼子板配合时的剖切示意图。
图标:1-车身骨架;2-固定部;20-第一折边;22-第二折边;24-第三折边;30-第一间隙;4-翼子板支架;40-第一连接部;401-第一翻边;403-第二翻边;405-第三翻边;407-第四翻边;409-第一定位孔;42-第二连接部;421-第五翻边;422-第六翻边;423-第七翻边;424-第八翻边;425-第九翻边;427-第二连接孔;428-第一穿孔;50-第二间隙;52-第三间隙;6-翼子板;60-飞边;601-第四折边;602-第五折边;603-第六折边;604-第七折边;605-第八折边;607-第二定位孔;609-第二穿孔;7-第一紧固件;8-第二紧固件;9-第三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车辆的外观质量中,除了零件本身的外观质量外,各零件之间的连接间隙段差更是尤为重要的外观评价参数。其中,保险杠、翼子板等零件是汽车非常重要的外观零件,翼子板是用于使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避免车轮卷起砂石、泥浆溅到车厢底部。保险杠是吸收和减缓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的安全装置。保险杠和翼子板之间的间隙段差的大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车辆外观质量。为此,在进行汽车装配作业中,需要保证翼子板安装时的精度,以保证翼子板与保险杠之间的间隙段差符合要求。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车身骨架上对应于翼子板和保险杠的分缝区域设置一呈支架,支架的一面沿汽车XZ平面,且与翼子板局部贴合,并通过螺栓连接;支架另一面与汽车三个基准平面—XY平面、XZ平面和YZ平面各有一定夹角,从而保证与车身骨架的贴合,即支架与车身骨架为斜面贴合,并通过螺栓连接。由于支架要保持与车身骨架的贴合,以稳定翼子板6的安装可靠性,因此在装配翼子板时,支架只能进行斜向调整,无法进行Y向调节,从而难以调节翼子板的装配误差,使得翼子板难以固定在合适位置,也就难以保证翼子板的安装精度,从而难以保证翼子板与保险杠之间的间隙段差和车辆外观质量。
发明人通过研究,提出了以下实施例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进行。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汽车的X、Y、Z方向是本领域的通常理解,X方向为汽车长度方向,即汽车前后方向;Y方向为汽车宽度方向,即汽车的左右方向;Z方向为汽车高度方向,即汽车的上下方向;XY平面即为水平面,XZ平面即为沿汽车前后方向的竖直平面,YZ平面即为沿汽车左右方向的竖直平面。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车身骨架1、保险杠、和翼子板6安装结构。车身骨架1主要起承载支撑作用,翼子板6安装结构连接于车身骨架1和保险杠之间,翼子板安装结构包括固定部2、翼子板支架4和翼子板6,其中,固定部2用于连接车身骨架1。翼子板支架4包括呈夹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40和第二连接部42,第一连接部40具有与汽车的前后方向垂直的第一配合面,第一配合面与固定部2贴合;第二连接部42具有与汽车的左右方向垂直的第二配合面。翼子板6的飞边60用于连接保险杠支架,飞边60与第二配合面贴合。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翼子板支架4具有与汽车前后方向垂直的第一配合面,及与汽车左右方向垂直第二配合面,第一配合面与设置于汽车车身骨架1上的固定部2贴合,第二配合面与翼子板6的飞边60贴合,因此在翼子板6装配过程中,翼子板支架4通过能够在汽车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调节,即翼子板支架4能够X、Y、Z三个方向上调节,以调至最佳位置,从而翼子板6能够固定在合适位置,进而保证翼子板6的装配精度,也就保证了装配保险杠后翼子板6与保险杠之间的间隙段差符合要求,使得汽车外观质量符合要求。
以下对本实施例的翼子板6安装结构进一步说明。
请参照图2,翼子板支架4大致呈L形,第一连接部40和第二连接部42分别为L形的两侧边,第一连接部40沿Y方向延伸,第二连接部42沿X方向延伸。第一连接部40和第二连接部42一体式连接,以保证刚度,第一连接部40和第二连接部42垂直,因此第一连接部40和第二连接部42形成的外角和内角均为直角,即第二连接部42连接于第一连接部40的边缘,第一连接部40背离内角的外表面具有为第一配合面,第二连接部42背离内角的外表面具有第二配合面,从而方便翼子板支架4的制造。第一连接部40和第二连接部42之间圆弧过渡,以保证翼子板支架4的平整性。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40和第二连接部42形成的内角也可以是钝角;第二连接部42也可以是连接于第一连接部40的中间位置,只要第一连接部40远离内角的外表面与第二连接部42远离内角的外表面相垂直即可。第一定位孔409的轴向也可以与第一配合面呈锐角,第二定位孔607的轴向也可以与第二配合面呈锐角,只要能够保证紧固件与定位孔有活动余量即可。
请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40设置有贯穿的第一定位孔409,该第一定位孔409的轴向沿X方向,即与YZ平面垂直。该第一连接部40包括顺次夹角连接的第一翻边401、第二翻边403、第三翻边405和第四翻边407,其中,第一翻边401与第三翻边405均平行于YZ平面,即垂直于汽车前后方向,从而第一翻边401和第三翻边405分别远离内角的表面形成第一配合面。第二翻边403和第四翻边407平行,第二翻边403分别与第一翻边401和第三翻边405之间呈钝角,第四翻边407与第三翻边405之间呈钝角。第一翻边401和第二翻边403之间圆弧过渡,第二翻边403和第三翻边405之间圆弧过渡,第三翻边405和第四翻边407之间圆弧过渡。第一翻边401和第三翻边405分别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孔409。
请参照图3和图4,固定部2连接于车身骨架1,该固定部2沿Y方向延伸,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孔409一一对应的第一连接孔。该固定部2可分为顺次夹角连接的第一折边20、第二折边22和第三折边24,第一折边20和第三折边24均平行于YZ平面,即垂直于汽车前后方向,从而与第一配合面贴合,第二折边22分别与第一折边20和第三折边24呈钝角,第一折边20和第二折边22之间圆弧过渡,第二折边22和第三折边24之间圆弧过渡。
其中,第一折边20和第一翻边401贴合,第三折边24和第三翻边405贴合,第一折边20和第三折边24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孔,第一折边20上的第一连接孔与第一翻边401上的第一定位孔409一一对应,第三折边24上的第一连接孔与第三翻边405上的第一定位孔409一一对应。第一紧固件7可以是螺钉或螺栓等,第一定位孔409为圆形光孔,第一紧固件7的外径小于第一定位孔409的孔径,第一定位孔409与第一紧固件7之间的直径差值可以是1.5mm,从而翼子板支架4在YZ平面内分别有沿Y方向和Z方向各1.5mm的调节余量,以此保证装配过程中翼子板支架4之间的Y向调节和Z向调节。第一连接孔远离第一连接部40的一端焊接有螺母,第一紧固件7穿设第一定位孔409和第一连接孔,以与螺母螺纹啮合,从而实现翼子板支架4与固定部2的连接。另外,第二翻边403和第二折边22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30,即第二翻边403与固定部2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30,从而该第一间隙30能够保证第一配合面与固定部2之间的贴合精度,进而保证在装配过程中的Y向、Z向调整精度,而且该第一间隙30内还能容置电泳层。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在固定部2上设置第一定位孔409,第一连接部40上设置与第一定位孔409一一对应的第一连接孔,即固定部2和第一连接部40中的其中一者设置第一定位孔409,固定部2和第一连接部40中的另一者设置第一连接孔即可。第一连接孔也可以是设置内螺纹,从而与第一紧固件7螺纹啮合。
请参照图3和图5,第二连接部42设置有贯穿的第二定位孔607,该第二定位孔607的轴向沿Y方向,即与XZ平面垂直。该第二连接部42包括顺次夹角连接的第五翻边421、第六翻边422、第七翻边423、第八翻边424和第九翻边425,其中,第五翻边421、第七翻边423和第九翻边425均平行XZ平面,即垂直于汽车左右方向,从而第五翻边421、第七翻边423和第九翻分别远离内角的表面形成第二配合面。第六翻边422和第八翻边424相互平行,第六翻边422分别与第五翻边421和第七翻边423之间呈钝角,第八翻边424分别与第七翻边423和第九翻边425之间呈钝角。第五翻边421和第六翻边422之间圆弧过渡,第六翻边422和第七翻边423之间圆弧过渡,第七翻边423和第八翻边424之间圆弧过渡,第八翻边424和第九翻边425之间圆弧过渡。第七翻边423设置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孔427,第五翻边421和第九翻边425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穿孔428。
请参照图6和图7,翼子板6上的飞边60沿X方向延伸,该飞边60上设置有与第二连接孔427一一对应的第二定位孔607,及与第一穿孔428一一对应的第二穿孔609。该飞边60的一侧面用于贴合第二配合面,该飞边60的另一侧面用于贴合保险杠支架。该飞边60可分为顺次夹角连接的第四折边601、第五折边602、第六折边603、第七折边604和第八折边605,第四折边601、第六折边603和第八折边605均平行于XZ平面,从而与第二配合面相贴合。第五折边602和第七折边604相平行,第五折边602分别与第四折边601和第六折边603呈钝角,第七折边604分别与第六折边603和第八折边605成钝角。第四折边601和第五折边602之间圆弧过渡,第五折边602和第六折边603之间圆弧过渡,第六折边603和第七折边604之间圆弧过渡,第七折边604和第八折边605之间圆弧过渡。
其中,第四折边601与第五翻边421贴合,第六折边603与第六翻边422贴合,第八折边605与第九翻边425贴合,第四折边601和第八折边605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穿孔609,第六折边60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孔607。第四折边601上的第二穿孔609与第五翻边421上的第一穿孔428一一对应,第六折边603上的第二定位孔607与第七翻边423上的第一连接孔一一对应,第八折边605上的第二穿孔609与第五翻边421上的第二穿孔609一一对应。第二紧固件8可以是螺钉或螺栓等,第二定位孔607为圆形光孔,第二定位孔607与第二紧固件8之间的直径差值可以是1.5mm,从而翼子板支架4在XZ平面内分别有沿X方向和Z方向各1.5mm的调节余量,依次保证装配过程中翼子板支架4的X向调节和Z向调节。第二连接孔427远离第二连接部42的一端焊接有螺母,第二紧固件8穿过第二定位孔607和第二连接孔427后锁入螺母,从而实现翼子板6与固定部2的连接。另外,第六翻边422和第五折边602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50,第八翻边424和第七折边604之间形成有第三间隙52,即第六翻边422与飞边60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50,第八翻边424与飞边60之间形成有第三间隙52,从而该第二间隙50和第三间隙52能够保证第二配合面与飞边60之间的贴合精度,进而保证装配过程中的X向、Z向调整精度,而且该第二间隙50内还能容置电泳层。第一穿孔428和第二穿孔609用于穿设例如螺钉、螺栓等第三紧固件9,从而第三紧固件9能够将翼子板支架4、翼子板6和保险杠支架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在第二连接部42上设置第二定位孔607,飞边60上设置与第二定位孔607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孔427,即第二连接部42和飞边60中的其中一者设置第二定位孔607,第二连接部42和飞边60中的另一者设置第二连接孔427即可,第二连接孔427也可以设置内螺纹,从而与第二紧固件8螺纹啮合。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翼子板6安装结构和汽车,由于翼子板支架4具有沿YZ平面的第一配合面和沿XZ平面的第二配合面,第一配合面与沿YZ平面设置的固定部2贴合,并通过第一紧固件7实现翼子板支架4与固定部2的连接,第二配合面与沿XZ平面的翼子板6飞边60贴合,并通过第二紧固件8实现翼子板6与翼子板支架4的连接;而第一紧固件7的外径小于第一定位孔409的孔径,第二紧固件8的外径小于第二定位孔607的孔径,因此在翼子板6装配过程中,翼子板支架4通过第一紧固件7和第一定位孔409能够在X、Z两个方向上调节,通过第二紧固件8和第二定位孔607能够在Y、Z两个方向上调节,以将翼子板支架4调至最佳位置,从而翼子板6能够被固定在合适位置,进而保证翼子板6的装配精度,也就保证了装配保险杠后翼子板6与保险杠之间的间隙段差符合要求,使得汽车外观质量符合要求。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翼子板安装结构,用于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部,用于连接车身骨架;
翼子板支架,包括呈夹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与汽车的前后方向垂直的第一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与所述固定部贴合,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与汽车的左右方向垂直的第二配合面;
翼子板,所述翼子板的飞边用于连接保险杠支架,所述飞边与所述第二配合面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子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边缘,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有内角,所述第一连接部背离所述内角的外表面具有所述第一配合面,所述第二连接部背离所述内角的外表面具有所述第二配合面;和/或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圆弧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翼子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固定部中的其中一者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固定部中的另一者设置有第一连接孔;
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其中一者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飞边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另一者设置有第二连接孔;
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孔径,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设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
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定位孔的孔径,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设所述第二定位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翼子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固定部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飞边设置有所述第一定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翼子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顺次夹角连接的第一翻边、第二翻边和第三翻边,其中,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三翻边垂直于汽车的前后方向,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三翻边分别背离所述内角的表面形成所述第一配合面,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三翻边分别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定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翼子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固定部之间具有第一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翼子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顺次夹角连接的第五翻边、第六翻边、第七翻边、第八翻边和第九翻边,其中,所述第五翻边、第七翻边和所述第九翻边均垂直于汽车的左右方向,所述第五翻边、所述第七翻边和所述第九翻边分别背离所述内角的表面形成所述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七翻边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翼子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翻边与所述飞边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和/或
所述第八翻边与所述飞边之间形成有第三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翼子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第一穿孔,所述飞边具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用于穿设第三紧固件,以连接所述保险杠支架。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身骨架;
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翼子板安装结构,设置于所述车身骨架。
CN202121570784.3U 2021-07-09 2021-07-09 翼子板安装结构和汽车 Active CN2160702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70784.3U CN216070217U (zh) 2021-07-09 2021-07-09 翼子板安装结构和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70784.3U CN216070217U (zh) 2021-07-09 2021-07-09 翼子板安装结构和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70217U true CN216070217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65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70784.3U Active CN216070217U (zh) 2021-07-09 2021-07-09 翼子板安装结构和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702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44966B2 (en) Vehicle bumper fascia retainer
US20090174223A1 (en) Integrated brackets for vehicle instrument panels
US9222288B2 (en) Integrated hood latch keeper for a grill opening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US8746783B2 (en) Positioning and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for a vehicle
US9434418B2 (en) Hood assembly for a vehicle and method of aligning front end assembly components for a vehicle
US9321495B2 (en) Method of assembling a front end assembly of a vehicle
US20100133265A1 (e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CN110341581B (zh) 一种前大灯和翼子板的安装组件
US7699285B2 (en) Automotive mirror mounting system
CN216070217U (zh) 翼子板安装结构和汽车
CN207550317U (zh) 一种连接元件及使用该元件的翼子板连接结构
JP6514184B2 (ja) 車両用の締結構造体
CN210388977U (zh) 一种前机盖锁安装调整工装
CN201068168Y (zh) 一种汽车翼子板保险杠一体安装托架
CN214451362U (zh) 翼子板安装支架、翼子板安装总成及汽车
CN113863790A (zh) 一种背门锁销加强件及车辆
JPH09220970A (ja) 自動車のヘッドランプ取付構造
CN212766491U (zh) 多向调节式翼子板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03681295U (zh) 一种汽车仪表板横梁的上支撑架
CN220743178U (zh) 一种前舱总成上的翼子板安装结构
CN219687035U (zh) 车门和车辆
CN217778784U (zh) 安装机构及车辆
CN219668346U (zh) 翼子板支架组件
JP2001163084A (ja) 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取り付け構造
CN218844032U (zh) 一种集成翼子板安装点机架铰链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