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61871U - 一种具有模拟山坡功能的自行车骑行台坡度调节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模拟山坡功能的自行车骑行台坡度调节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61871U
CN216061871U CN202122624235.6U CN202122624235U CN216061871U CN 216061871 U CN216061871 U CN 216061871U CN 202122624235 U CN202122624235 U CN 202122624235U CN 216061871 U CN216061871 U CN 2160618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front wheel
bicycle
close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2423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庆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Jinli Bicycl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Jinli Bicyc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Jinli Bicycl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Jinli Bicyc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2423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618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618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618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模拟山坡功能的自行车骑行台坡度调节结构,包括两个支撑杆一与两个支撑杆二,两个所述支撑杆一的相对一侧靠底端与两个支撑杆二的相对一侧靠底端均设置有连接柱,一个所述连接柱的外表面靠中部设置有阻尼器,另一个所述连接柱的外表面靠前侧设置有前轮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杆二的前表面靠中部设置有卡板,两个所述支撑杆一顶端靠内侧均设置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外侧设置有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圆台套。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具有模拟山坡功能的自行车骑行台坡度调节结构,提高骑行台与自行车的连接稳定性,且能够有效提高骑行台与自行车整体性。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模拟山坡功能的自行车骑行台坡度调节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骑行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模拟山坡功能的自行车骑行台坡度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自行车骑行台主要是配合自行车使用,便于使用者进行室内运动,本方案具体涉及自行车骑行台;但是现有的骑行台在使用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有待改善,首先,骑行台与自行车的后轮框架进行固定连接,其连接稳定性较差,其次,通过前轮座对自行车前轮进行固定,但是前轮座与骑行台整体分离,导致骑行时晃动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模拟山坡功能的自行车骑行台坡度调节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模拟山坡功能的自行车骑行台坡度调节结构,包括两个支撑杆一与两个支撑杆二,两个所述支撑杆一的相对一侧靠底端与两个支撑杆二的相对一侧靠底端均设置有连接柱,一个所述连接柱的外表面靠中部设置有阻尼器,另一个所述连接柱的外表面靠前侧设置有前轮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杆二的前表面靠中部设置有卡板,两个所述支撑杆一顶端靠内侧均设置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外侧设置有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圆台套,且所述连接杆的内端设置有夹头,所述连接臂的内端设置有圆台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前轮支撑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活动杆,活动杆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有横杆,横杆的外侧设置有转扭,转扭的一端设置有丝杆,丝杆的外表面设置有滑块,滑块的内侧靠两端均设置有平移杆,平移杆的一端连接有前轮座,活动杆的顶面设置有卡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两个所述支撑杆二的顶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杆一活动连接,阻尼器与对应的连接柱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连接杆与连接臂转动连接,圆台套与连接臂转动连接,且圆台套和圆台卡块呈卡接设置,两个连接臂呈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活动杆的后端与对应的连接柱活动连接,伸缩杆与活动杆滑动连接,卡条与卡板呈卡接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丝杆与横杆内壁活动连接,两个平移杆内端贯穿横杆内壁连接有同一个前轮座,两个前轮座内侧均设置有凹槽,且两个前轮座呈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支撑杆一与支撑杆二转动调节,再通过螺丝使支撑杆一与支撑杆二位置固定,将自行车后轮放在两个连接臂之间,使自行车后轮轮架分别与阻尼器外表面接触,转动两个转动把手带动对应的连接杆进行转动,进而使两个夹头从两侧对自行车后轮部分进行限位固定,然后反向转动两个圆台套,使圆台套与圆台卡块卡接,进而增强连接杆的稳定性,减少松动情况的发生;
通过设置的前轮支撑机构,转动活动杆,使其与底面贴合,然后向外侧拉动伸缩杆,再转动转扭带动丝杆转动,进而使滑块带动平移杆进行移动,使两个前轮座位于自行车前轮的正下方,使前轮进入前轮座的凹槽处,增强骑行台的整体性,反正则可以反向转动活动杆,使卡板与卡条卡接,进而对活动杆以及前轮座进行收纳,减少骑行台的体积大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模拟山坡功能的自行车骑行台坡度调节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模拟山坡功能的自行车骑行台坡度调节结构的连接臂的拆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模拟山坡功能的自行车骑行台坡度调节结构的前轮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杆一;2、支撑杆二;3、连接柱;4、阻尼器;5、前轮支撑机构;6、卡板;7、转动把手;8、连接杆;9、圆台套;10、连接臂;11、夹头;12、圆台卡块;13、活动杆;14、伸缩杆;15、横杆;16、转扭;17、丝杆;18、滑块;19、平移杆;20、前轮座;21、卡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具有模拟山坡功能的自行车骑行台坡度调节结构,包括两个支撑杆一1与两个支撑杆二2,两个支撑杆一1的相对一侧靠底端与两个支撑杆二2的相对一侧靠底端均设置有连接柱3,一个连接柱3的外表面靠中部设置有阻尼器4,另一个连接柱3的外表面靠前侧设置有前轮支撑机构5,支撑杆二2的前表面靠中部设置有卡板6,两个支撑杆一1顶端靠内侧均设置有连接臂10,连接臂10的外侧设置有转动把手7,转动把手7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杆8,连接杆8的外表面设置有圆台套9,且连接杆8的内端设置有夹头11,连接臂10的内端设置有圆台卡块12。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对自行车前轮进行更好的支撑设置有前轮支撑机构5,前轮支撑机构5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活动杆13,活动杆13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杆14,伸缩杆14的一端连接有横杆15,横杆15的外侧设置有转扭16,转扭16的一端设置有丝杆17,丝杆17的外表面设置有滑块18,滑块18的内侧靠两端均设置有平移杆19,平移杆19的一端连接有前轮座20,活动杆13的顶面设置有卡条21。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对自行车后轮进行限制,两个支撑杆二2的顶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杆一1活动连接,阻尼器4与对应的连接柱3固定连接。
此外,连接杆8与连接臂10转动连接,圆台套9与连接臂10转动连接,且圆台套9和圆台卡块12呈卡接设置,两个连接臂10呈对称设置,通过圆台套9和圆台卡块12对连接臂10进行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活动杆13的收纳,活动杆13的后端与对应的连接柱3活动连接,伸缩杆14与活动杆13滑动连接,卡条21与卡板6呈卡接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前轮座20的移动,丝杆17与横杆15内壁活动连接,两个平移杆19内端贯穿横杆15内壁连接有同一个前轮座20,两个前轮座20内侧均设置有凹槽,且两个前轮座20呈对称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模拟山坡功能的自行车骑行台坡度调节结构,在使用时,阻尼器4、前轮支撑机构5、连接臂10构成了整个骑行台的主体部分,将骑行台放在地面上,使支撑杆一1与支撑杆二2转动调节,再通过螺丝使支撑杆一1与支撑杆二2位置固定,将自行车后轮放在两个连接臂10之间,使自行车后轮轮架分别与阻尼器4外表面接触,在骑行过程中通过阻尼器4调节后轮的摩擦力,进而起到模拟山坡的作用,实现不同倾斜角度的山坡模拟,转动两个转动把手7带动对应的连接杆8进行转动,进而使两个夹头11从两侧对自行车后轮部分进行限位固定,然后反向转动两个圆台套9,使圆台套9与圆台卡块12卡接,进而增强连接杆8的稳定性,减少自行车后轮固定部位的松动情况,同时使卡条21与卡板6分离,转动活动杆13,使其与底面贴合,然后向外侧拉动伸缩杆14,再转动转扭16带动丝杆17转动,进而使滑块18带动平移杆19进行移动,使两个前轮座20位于自行车前轮的正下方,使前轮进入前轮座20的凹槽处,增强骑行台的整体性,反之则可以对前轮座20进行收纳。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具有模拟山坡功能的自行车骑行台坡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支撑杆一(1)与两个支撑杆二(2),两个所述支撑杆一(1)的相对一侧靠底端与两个支撑杆二(2)的相对一侧靠底端均设置有连接柱(3),一个所述连接柱(3)的外表面靠中部设置有阻尼器(4),另一个所述连接柱(3)的外表面靠前侧设置有前轮支撑机构(5),所述支撑杆二(2)的前表面靠中部设置有卡板(6),两个所述支撑杆一(1)顶端靠内侧均设置有连接臂(10),所述连接臂(10)的外侧设置有转动把手(7),所述转动把手(7)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外表面设置有圆台套(9),且所述连接杆(8)的内端设置有夹头(11),所述连接臂(10)的内端设置有圆台卡块(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模拟山坡功能的自行车骑行台坡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支撑机构(5)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活动杆(13),活动杆(13)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杆(14),伸缩杆(14)的一端连接有横杆(15),横杆(15)的外侧设置有转扭(16),转扭(16)的一端设置有丝杆(17),丝杆(17)的外表面设置有滑块(18),滑块(18)的内侧靠两端均设置有平移杆(19),平移杆(19)的一端连接有前轮座(20),活动杆(13)的顶面设置有卡条(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模拟山坡功能的自行车骑行台坡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杆二(2)的顶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杆一(1)活动连接,阻尼器(4)与对应的连接柱(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模拟山坡功能的自行车骑行台坡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8)与连接臂(10)转动连接,圆台套(9)与连接臂(10)转动连接,且圆台套(9)和圆台卡块(12)呈卡接设置,两个连接臂(10)呈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模拟山坡功能的自行车骑行台坡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13)的后端与对应的连接柱(3)活动连接,伸缩杆(14)与活动杆(13)滑动连接,卡条(21)与卡板(6)呈卡接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模拟山坡功能的自行车骑行台坡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17)与横杆(15)内壁活动连接,两个平移杆(19)内端贯穿横杆(15)内壁连接有同一个前轮座(20),两个前轮座(20)内侧均设置有凹槽,且两个前轮座(20)呈对称设置。
CN202122624235.6U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具有模拟山坡功能的自行车骑行台坡度调节结构 Active CN2160618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24235.6U CN216061871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具有模拟山坡功能的自行车骑行台坡度调节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24235.6U CN216061871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具有模拟山坡功能的自行车骑行台坡度调节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61871U true CN216061871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42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24235.6U Active CN216061871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具有模拟山坡功能的自行车骑行台坡度调节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618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061871U (zh) 一种具有模拟山坡功能的自行车骑行台坡度调节结构
CN210785280U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助行椅
CN211506858U (zh) 一种便携式高校展示示教装置
CN211582025U (zh) 一种可折叠收缩测绘平台
CN209895584U (zh) 一种互联网教育用教学信息展示板
CN112021780A (zh) 一种多角度调节式音乐教学用乐谱架
CN214644448U (zh) 一种木质家具板材胶粘拼接装置
CN113476795B (zh) 一种体育横叉柔韧分腿器及使用方法
CN210606292U (zh) 网络综合布线教学模拟墙
CN206307197U (zh) 滑板车
CN219320936U (zh) 一种多角度演示装置
CN221045418U (zh) 一种不稳定平衡状态训练器
CN220571765U (zh) 一种便于调色的动画设计架
CN112377770B (zh) 便于移动的大数据服务器
CN215096750U (zh) 一种书画作品创作用展平装置
CN218106745U (zh) 一种用于体育训练的助跑器
CN211731701U (zh) 一种折叠式电动车
CN218076272U (zh) 一种方便组装的乒乓球台
CN213547770U (zh) 一种可调式户外用扬声器
CN107571950B (zh) 一种带有平衡稳定结构的儿童踏板车
CN210094990U (zh)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书法练习桌
CN216834071U (zh) 具有折叠功能的滑板车踏板
CN219969254U (zh) 一种可调式书写板
CN212089600U (zh) 一种便携式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
CN212098238U (zh) 一种艺术鉴赏用画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