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60190U - 一种新型冲奶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冲奶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60190U
CN216060190U CN202120515585.6U CN202120515585U CN216060190U CN 216060190 U CN216060190 U CN 216060190U CN 202120515585 U CN202120515585 U CN 202120515585U CN 216060190 U CN216060190 U CN 2160601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owder
milk
outlet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1558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剑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Colet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Colet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Colet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Colet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1558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601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601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601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型冲奶机,包括机壳、混合仓和奶粉盒,混合仓抽拉式连接在机壳上,奶粉盒的出粉口与混合仓的进粉口贯通;奶粉盒的内部设有出粉组件,出粉组件包括可相对于奶粉盒转动的刮板,刮板设有至少一个可与出粉口相连通的出粉槽;刮板安装有清理装置,清理装置设置于刮板与出粉口相对应的圆周上;当刮板转动至出粉口的位置时,清理装置伸入出粉口以刮除附着于该出粉口内壁的奶粉;混合仓位于进粉口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刮粉器,刮粉器包覆于出粉口的外壁;当混合仓相对于机壳进行抽拉动作时,使得刮粉器刮除吸附于出粉口外壁的奶粉。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可快速对吸附于出粉口处的奶粉进行清除,无需拆卸奶粉盒,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冲奶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奶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冲奶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奶粉冲泡一般采用人工冲泡,是将奶粉倒入奶瓶中,然后人工往奶瓶中冲入热水以充兑出适当量的奶粉和水配比而成的奶液,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首先,就是水温不好掌握,温度过高容易烫到婴儿,温度过低则奶瓶内的奶液没有喝完就凉了;其次,就是人工冲制的奶液往往调配不均匀,会因为奶粉有局部没有冲开而结块,影响婴儿食用;再者,奶粉和水的比例不易控制,有可能的调配出来的奶液浓度过稀或者过稠,造成婴儿食用后不易消化或着容易饿肚。
对此,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冲奶机。冲奶机的结构一般由水箱、奶粉仓、混合仓、加热装置等机构/部件配合构成。目前,冲奶机的奶粉仓本体一般是采用塑料制成,其出粉口采用一体注塑而成,由于塑料制件在使用时,存在着吸附奶粉的静电特性,导致其出粉口处往往会附着奶粉,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这些附着在出粉口处的奶粉会越来越多,容易将出粉口堵住,导致后续使用时无法精确出粉,由于奶粉仓本体体积相对较大,且其内部不仅安装了定量出粉机构,还盛放了奶粉,因此不适宜将整个奶粉仓本体拆下进行清洗。此外,现有技术中,为了便于清除吸附于出粉口的奶粉,一般在出粉口设置可拆卸的内衬,当长时间使用后出现卡粉时,使用者可将内衬从出粉口取下,单独清洗内衬即可,上述结构中由于内衬位于奶粉仓底部的盲区,导致拆卸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冲奶机,其结构简单合理,可实现快速对吸附于奶粉盒的出粉口处的奶粉进行清除,且无需拆卸奶粉盒,使用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冲奶机,包括机壳、混合仓、奶粉盒、储水箱、厚膜加热器和控制器,所述厚膜加热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储水箱、厚膜加热器及混合仓之间通过管路依次连通,所述混合仓抽拉式连接在机壳的左侧,在混合仓的下方设有出奶口,所述储水箱连接在机壳的右侧,所述奶粉盒、厚膜加热器和控制器均位于机壳内部,且奶粉盒的出粉口与混合仓的进粉口贯通;所述奶粉盒的内部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出粉组件,所述出粉组件包括可相对于所述奶粉盒转动的刮板,所述刮板设有至少一个可与所述出粉口相连通的出粉槽;
所述刮板安装有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设置于所述刮板与所述出粉口相对应的圆周上;当所述清理装置随所述刮板转动至所述出粉口的位置时,所述清理装置伸入所述出粉口以刮除附着于该出粉口内壁的奶粉;
所述混合仓位于进粉口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刮粉器,所述刮粉器包覆于所述出粉口的外壁;当所述混合仓相对于所述机壳进行抽拉动作时,使得刮粉器刮除吸附于所述出粉口外壁的奶粉。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内还设有恒温仓,所述恒温仓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恒温仓上的恒温出水口与混合仓连通,在储水箱上设有常温出水口,所述常温出水口上连接有一个以上的第一冷却管,在第一冷却管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螺旋冷却管,在每一个第一冷却管内设有第二螺旋管,所述常温出水口的常温水分流后流入每一个第一冷却管的入口,所有第一冷却管的第一出水口合流后与厚膜加热器连接,厚膜加热器的出口与第一螺旋冷却管的第二进水口连接,第一螺旋冷却管的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二螺旋管连接恒温仓上的恒温入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冷却管为两个,分别是第一冷却管A和第一冷却管B,在第一冷却管A内设有第二螺旋管A,在第一冷却管B内设有第二螺旋管B,第一螺旋冷却管的第二出水口与第二螺旋管A的第三进水口连接,第二螺旋管A的第三出水口连接有三通电磁阀,三通电磁阀与第二螺旋管A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根据温度情况将数据信息发送给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三通电磁阀进行换向动作的温度检测器,三通电磁阀的两个输出口一端连接三通管,另一端连接第二螺旋管B的第三进水口,三通管的第一管口连接三通电磁阀,三通管的第二管口连接恒温仓,三通管的第三管口连接第二螺旋管B的第三出水口,各个第一冷却管之间的底部通过连通管连接。
进一步地,在厚膜加热器的入口连接有流量计,所述流量计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在储水箱的常温出水口与第一冷却管A的管路上设有第一水泵,在恒温仓的恒温出水口与混合仓连通的管路之间设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在机壳的左侧设有安装仓,在安装仓内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滑条,所述混合仓为漏斗状结构,在混合仓的两侧均设有与滑条配合的滑槽,所述滑槽为水平放置的Y字形滑槽,所述Y字形滑槽的大开口作为与滑条配合的插入口,所述Y字形滑槽的小开口的端部为封闭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仓的上部设有盖合其内腔的顶盖,所述混合仓的进粉口设置于所述顶盖上,所述刮粉器通过胶钉固定安装于顶盖。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设置有抽气口,在抽气口的上方设有能够将混合仓内部的水气吸出的防潮组件,所述防潮组件包括风口朝向抽气口的风机以及位于风机上方的挡风盖,所述风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挡风盖的侧边设有用于向外排出水气的第一出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挡风盖包括用于盖住整个风机的盖板,盖板固定在机壳内部,在盖板的右侧设有倾斜并封闭设置的导流风道,导流风道的另一端设有下方出气、上方封闭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均与导流风道贯通,所述盖板与风机间隔设置构成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与导流风道贯通,第一出气孔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并从上到下贯穿混合仓,且所述第二通道的出气孔与对应的第一出气孔上端贯通,所述第一出气孔的下端口暴露在空气中。
进一步地,在混合仓下方设有便于手指伸入后方便将混合仓从机壳抽出的第一操作缺口。
进一步地,在混合仓的碗状管内壁设有螺旋状的第一导向凸筋,在混合仓的下管的内壁设有沿着下管内部向下延伸的第二导向凸筋,所述混合仓的下管作为出奶口,所述第二导向凸筋的起点位于混合仓的碗状管内,所述第二导向凸筋的终点与出奶口的口沿齐平,在顶盖与混合仓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的右侧面上对称设有L型的挂钩,在储水箱的一侧面设有与对应挂钩配合限位的限位槽,所述储水箱的上部设置有兼作储水箱的常温进水口的开口,在开口内铰接有把手,在常温进水口的上方盖合有水箱盖,且水箱盖可拆卸的连接在常温进水口上,在储水箱的下方设有常温出水口,在常温出水口内设有将常温出水口关闭的阀组件,在机壳上设有将阀组件打开的阀开关,在储水箱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导向柱,在机壳上设有与导向柱配合的导向孔,在储水箱内设有用于检测水箱液位的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在每一个限位槽的下方设有一个沿着储水箱向下延伸的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的下方是位于储水箱底面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储水箱内部不连通。
进一步地,在储水箱的两侧设有透明观察窗,所述阀组件包括顶杆、压缩弹簧以及第一过滤罩,在顶杆下方设有十字形的限位块,在顶杆上方套有与常温出水口内壁配合的第二密封圈,所述压缩弹簧套于顶杆内,且压缩弹簧的下端与限位块顶住,且第二密封圈位于压缩弹簧外,所述第一过滤罩固定在常温出水口的上方,所述第一过滤罩将下方的顶杆以及压缩弹簧罩住,所述阀开关包括与限位块底部配合将限位块向上顶起的顶针,所述限位块向上顶起时,第二密封圈与常温出水口内壁分离。
进一步地,还包括滴水盘,所述滴水盘拆卸式安装在机壳上,并位于混合仓的出奶口下方,所述滴水盘为顶部开口的凹槽结构,在滴水盘上设有封盖,在封盖上设有一个以上并允许水滴通过的第一通孔,在滴水盘内设有从底部向上延伸形成至少两个的弧形支撑台,所有弧形支撑台围成一个相邻两个弧形支撑台之间存在间距D的圆形限位台,所有间隙D构成一个第一限位区域,在每一个弧形支撑台上方设有第二限位台,所有第二限位台构成一个第二限位区域,所述第二限位区域的高度高于第一限位区域,在圆形限位台外套有奶粉安装台,在奶粉安装台下方设有能够插入到间隙D内的定位杆,所述圆形限位台转动后能够将定位杆放入到第二限位台内,在滴水盘左侧的下方设有第二操作缺口,在奶粉安装台上设有便于手指插入操作的操作孔。
进一步地,在滴水盘右侧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磁铁,在定位杆内设有与第二限位台上端部吸合的定位磁铁。
进一步地,所述恒温仓的恒温出水口内设有第二NTC温度传感器,在恒温仓上的恒温入水口处设有第一NTC温度传感器,在恒温仓的底部设有对恒温仓内的水进行加热的PTC加热器,所述的第二NTC温度传感器、第一NTC温度传感器以及PTC加热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清理装置为弹性刷片,且所述清理装置包括两个以上的所述弹性刷片,所述弹性刷片向下伸出于所述刮板的距离沿所述刮板的转动方向依次递增。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刷片采用硅胶刷片或毛刷件。
进一步地,所述刮板设有三个周向均布的出粉槽,所述刮板位于两相邻所述出粉槽之间均设置有清理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奶粉盒的出粉口向下凸出于奶粉盒底部,且所述出粉口朝下呈收缩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刮粉器为弹性硅胶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清理装置随刮板转动,当弹性刷片扫过出粉口时,清理装置的刷毛或者弹性刷片与出粉口的内壁接触,以清理附着于出粉口内壁的奶粉,实现对出粉口的自动清洁处理;弹性刷片向下伸出于刮板的距离沿刮板的转动方向依次递增,长度递增的弹性刷片随刮板转动过程中依次清理出粉口,另外,当奶粉盒的出粉口外壁吸附的奶粉较多时,通过混合仓相对于机壳进行抽拉动作,使得刮粉器刮除吸附于出粉口的奶粉,通过上述设置,不用将固定安装在机壳内的奶粉盒取出,便可实现快速对吸附于出粉口的奶粉进行清除,具有易清理、更方便、使用更灵活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1中一种新型冲奶机的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实施例1中一种新型冲奶机在机壳上盖拆除时的结构立体图;
图3是本实施例1中一种新型冲奶机在机壳的壳身全部拆除时的一个方向上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1中一种新型冲奶机在机壳的壳身全部拆除时的另一个方向上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1中底座上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1中机壳在拆除混合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S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1中混合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施例1中混合仓的外轮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施例1中防潮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施例1中混合仓与顶盖配合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施例1中奶粉盒的外轮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施例1中顶盖与刮粉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施例1中奶粉盒内部轮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施例1中出粉组件与奶粉盒配合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施例1中出粉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施例1中出粉组件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施例1中刮板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施例1中混合仓的底部轮廓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施例1中挡风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施例1中机壳拆除储水箱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23是本实施例1中储水箱的外轮廓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实施例1中储水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实施例1中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实施例1中奶粉安装台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实施例1中滴水盘与封盖的分解图;
图28是本实施例1中滴水盘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实施例1中混合仓、储水箱、恒温仓、冷却管、三通电磁阀、螺旋管、三通管、第一螺旋冷却管以及厚膜加热器之间的水路连接示意图;
图30是本实施例1中第一冷却管的外轮廓结构示意图;
图31是本实施例1中第一冷却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2是本实施例1中恒温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机壳1;底座1-1;混合仓2;奶粉盒3;储水箱4;恒温仓5;滴水盘6;厚膜加热器7;控制器8;出奶口9;出粉口10;进粉口11;抽气口12;风机13;挡风盖14;第一出气孔15;常温出水口16;第一冷却管17;第一螺旋冷却管18;第二螺旋管19;第一出水口20;第二进水口21;第二出水口22;恒温入水口23;连通管24;第一冷却管A17-1;第一冷却管B17-2;第二螺旋管A19-1;第二螺旋管B19-2;三通电磁阀25;第三进水口19-3;三通管26;第三出水口19-4;流量计27;安装仓28;滑条29;顶盖30;第四进水口31;Y字形滑槽32;插入口33;盖板34;导流风道35;第二通道36;第一风道37;第一操作缺口38;第一导向凸筋39;第二导向凸筋40;第一密封圈41;挂钩42;限位槽43;常温进水口44;把手45;水箱盖46;导向柱47;液位传感器48;导向孔49;阀组件50;导向通道51;第一缺口52;透明观察窗53;顶杆54;压缩弹簧55;第一过滤罩56;限位块57;第二密封圈58;顶针59;奶粉盖60;第一水泵61;第二水泵62;恒温出水口63;冷却管固定架64;支撑架65;封盖66;第一通孔67;弧形支撑台68;圆形限位台69;第一限位区域70;第二限位台71;奶粉安装台72;定位杆73;第二操作缺口74;第二限位区域75;温度检测器76;平衡孔77;红外感应器78;操作孔79;第二NTC温度传感器80;第一NTC温度传感器81;PTC加热器82;第一磁铁83;定位磁铁71-1;刮板91;出粉槽911;容腔912;连接部913;安装槽914;清理装置92;弹性刷片921;刮粉器93;挡板941;搅拌器942;限位部96;环槽97;胶钉9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实施例1:
如图1-图3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新型冲奶机,包括机壳1、混合仓2、奶粉盒3、储水箱4、恒温仓5、滴水盘6、厚膜加热器7和控制器8,所述的厚膜加热器7、恒温仓5与控制器8电连接,所述混合仓2抽拉式连接在机壳1的左侧,在混合仓2的下方设有出奶口9,所述滴水盘6拆卸式安装在机壳1上,并位于混合仓2的出奶口9下方,所述储水箱4插入式连接在机壳1的右侧,所述奶粉盒3位于机壳1内,且奶粉盒3的出粉口10与混合仓2的进粉口11贯通;在混合仓2上设有抽气口12,在抽气口12的上方设有能够将混合仓2内部的水气吸出的防潮组件,所述防潮组件包括风口朝向抽气口12的风机13以及位于风机13上方的挡风盖14,所述风机13与所述控制器8电连接,所述挡风盖14的侧边设有用于向外排出水气的第一出气孔15;所述恒温仓5、加热器和控制器8均位于机壳1内部,混合仓2上设有第四进水口31,恒温仓5上的恒温出水口63与混合仓2的第四进水口31连通,在储水箱4上设有常温出水口16,所述常温出水口16上连接有一个以上水平放置的第一冷却管17,在第一冷却管17的下方设置有水平放置的第一螺旋冷却管18,在每一个第一冷却管17内设有第二螺旋管19,所述常温出水口16的常温水分流后流入每一个第一冷却管17的入口,所有第一冷却管17的第一出水口20合流后与厚膜加热器7连接,将水加热至90-100℃,厚膜加热器7的出口与第一螺旋冷却管18的第二进水口21连接,第一螺旋冷却管18的第二出水口22通过第二螺旋管19连接恒温仓5上的恒温入水口23。
所述奶粉盒3的内部设有与所述控制器8电连接的出粉组件,所述出粉组件包括可相对于所述奶粉盒3转动的刮板91,所述刮板91设有至少一个可与所述出粉口10相连通的出粉槽911;当所述刮板91的其中一个出粉槽911转动至与出粉口10连通时,出粉槽911内的奶粉在重力作用下进入出粉口10以实现均匀出粉,所述出粉组件还包括挡板941和搅拌器942,所述挡板941设置于所述刮板91与所述搅拌器942之间,所述挡板941与所述刮板91相对转动,以使挡板刮落位于刮板91顶部的奶粉,所述搅拌器942与刮板91同步转动设置,以使搅拌器4刮落位于挡板941顶部的奶粉。
所述刮板91安装有清理装置92,所述清理装置92设置于所述刮板91与所述出粉口10相对应的圆周上;当所述清理装置92随所述刮板91转动至所述出粉口10的位置时,所述清理装置92伸入所述出粉口10以刮除附着于该出粉口10内壁的奶粉。
所述清理装置92为弹性刷片921,所述弹性刷片921采用硅胶刷片或毛刷件,本实施例中,所述清理装置92包括两个以上的所述弹性刷片921,所述弹性刷片921向下伸出于所述刮板91的距离沿所述刮板91的转动方向依次递增。
所述刮板91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清理装置92的容腔912,在刮板91转动出粉过程中,清理装置92转入出粉口10的区域时,所述弹性刷片921的毛刷或者弹性刷片脱离于奶粉盒的底面的限制,伸入于出粉口10,以对出粉口10的内壁进行清理,当清理装置92转出对应出粉口10的区域时,弹性刷片921受限于奶粉盒的底面而进入容腔912内。
所述挡板941与搅拌器942通过螺纹连接为一体,所述挡板941设置于所述刮板91与所述搅拌器942之间,且所述挡板941与奶粉盒3插接固定,所述刮板91的底部贴合所述奶粉盒3的内端面,所述挡板941的底部贴合所述刮板91的顶部,所述搅拌器942的搅拌叶底部贴合挡板941的顶部,当刮板91在转动过程中,所述挡板941分别与刮板91、搅拌器942相对转动,使得搅拌器942在转动搅粉的过程中将挡板941上的奶粉挂落,挡板941与刮板91相对转动以刮落位于刮板91顶部的奶粉。
所述奶粉盒3的底部向上延伸设有凸缘,所述刮板2设有伸入于凸缘用于连接动力机构的连接部913。
所述刮板2设有安装槽914,所述清理装置92插接于所述安装槽914内,通过上述设置,一方面,便于对弹性刷片921进行安装,另一方面,方便快速对损坏的弹性刷片921进行更换。
所述混合仓2位于进粉口11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刮粉器93,所述刮粉器93包覆于所述出粉口10的外壁,所述的包覆是指所述刮粉器93围绕进粉口11的外壁且所述刮粉器93的上端高于出粉口10的下部,可设置成贴合进粉口10的外壁或者不贴合进粉口10的外壁;当所述混合仓2相对于所述机壳1进行抽拉动作时,使得刮粉器93刮除吸附于所述出粉口10外壁的奶粉。
进一步,所述刮板91设有三个周向均布的出粉槽911,所述刮板91位于两相邻所述出粉槽911之间均设置有清理装置92,在每次出粉时,对应的弹性刷片921均能对出粉口10的内壁进行清理,避免出粉口10堵住,以免影响后续使用时精确出粉。
进一步,所述奶粉盒3的出粉口10向下凸出于奶粉盒3底部,且所述出粉口10朝下呈收缩设置。通过上述设置,一方面便于清理装置92对出粉口10内壁进行清理,另一方面清理装置92的弹性刷片921在退出出粉口10时,出粉口10内壁的收缩倾斜结构有利于保护毛刷,以增加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刮粉器93为弹性硅胶套。所述混合仓2的上部设有盖合其内腔的顶盖30,所述混合仓2的进粉口11、抽气口12分别设置于所述顶盖30上,所述刮粉器93通过胶钉98固定安装于顶盖30。所述顶盖30位于进粉口11的位置设有环槽97,所述刮粉器93嵌设于所述环槽97内,通过上述设置,一方面用于对弹性硅胶套进行固定,防止混合仓2在进行抽拉动作时,刮粉器93与出粉口10发生碰撞而移位,另一方面设置环槽97,便于弹性硅胶套的安装。
进一步,所述混合仓2的进粉口11向上凸设有对刮粉器93内端进行限位的限位部96,防止刮粉器93与出粉口10发生碰撞而位移。
进一步,为了提高冷却效果,所述第一冷却管17为两个,分别是第一冷却管A17-1和第一冷却管B17-2,在第一冷却管A17-1内设有第二螺旋管A19-1,在第一冷却管B17-2内设有第二螺旋管B19-2,第一螺旋冷却管18的第二出水口22与第二螺旋管A19-1的第三进水口19-3连接,第二螺旋管A19-1的第三出水口19-4连接有三通电磁阀25,三通电磁阀25与第二螺旋管A19-1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根据温度情况将数据信息发送给控制器8,由控制器8控制三通电磁阀25进行换向动作的温度检测器76,所述的温度检测器76、三通电磁阀25均与控制器8电连接,三通电磁阀25的两个输出口一端连接三通管26,另一端连接第二螺旋管B19-2的第三进水口19-3,三通管26的第一管口连接三通电磁阀25,三通管26的第二管口连接恒温仓5,三通管26的第三管口连接第二螺旋管B19-2的第三出水口19-4。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查看奶瓶是否放置到位,并控制系统自动启动,在机壳1的左侧设有用于检测奶瓶是否到位的红外传感器78,且所述的红外传感器78与控制器8电连接,各个第一冷却管17之间的底部通过连通管24连接。
进一步,实现对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在厚膜加热器7的入口连接有流量计27,所述流量计27与所述控制器8电连接。
进一步,为了便于拆卸混合仓2,在机壳1的左侧设有安装仓28,在安装仓28内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滑条29,所述混合仓2为漏斗状结构。在混合仓2的两侧均设有与滑条29配合的滑槽,所述滑槽为水平放置的Y字形滑槽32,所述Y字形滑槽32的大开口作为与滑条29配合的插入口33,所述Y字形滑槽32的小开口的端部为封闭结构,操作时,将两侧的Y字形滑槽32的插入口33对准滑条29后进行滑动,让整个混合仓2往机壳1内侧移动,然后当滑条29滑动到Y字形滑槽32的小开口时,利用上方的凸台将滑条29进行限位,最终保证将整个混合仓2固定在安装仓2内,实现抽拉式的安装结构,当需要对混合仓2内部清理时,可以利用恒温仓5内的剩余水通过混合仓2进水口后对混合仓2内部进行冲洗,当冲洗不干净时,将整个混合仓2从安装仓28抽拉出,然后取下顶盖30,露出内部结构,既可方便快速的清洗,因此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实现根据需要选择可拆卸清洗或直接采用冲奶机内部的剩余水冲洗方式,进一步提高冲洗效果,避免冲洗死角清洗不干净问题。
进一步,提高排风效率,最终避免奶粉盒的出粉口受潮,所述挡风盖14包括用于盖住整个风机13的盖板34,盖板34固定在机壳1内部,在盖板34的右侧设有倾斜并封闭设置的导流风道35,导流风道35的另一端设有下方出气、上方封闭的第二通道36,所述第二通道36均与导流风道35贯通,所述盖板34与风机13间隔设置构成第一风道37,所述第一风道37与导流风道35贯通,第一出气孔15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并从上到下贯穿混合仓2,且所述第二通道36的出气孔与对应的第一出气孔15上端贯通,所述第一出气孔15的下端口暴露在空气中。作为优选方案考虑,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通道36的个数为两个,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通道36的个数可以设置更多,例如3个、4个或者更多。
进一步,便于操作,在混合仓2下方设有便于手指伸入后方便将混合仓2从机壳1抽出的第一操作缺口38。
进一步,提高内部混合效果,在混合仓2的碗状管内壁设有螺旋状的第一导向凸筋39,在混合仓2的下管的内壁设有沿着下管内部向下延伸的第二导向凸筋40,所述混合仓2的下管作为出奶口9,所述第二导向凸筋40的起点位于混合仓2的碗状管内,所述第二导向凸筋40的终点与出奶口9的口沿齐平,在顶盖30与混合仓2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41。
进一步,方便拆卸水箱,所述机壳1的右侧面上对称设有两个L型的挂钩42,在储水箱4的一侧面设有与对应挂钩42配合限位的限位槽43,所述储水箱4的上部设置有兼作储水箱4的常温进水口44的开口,在开口内铰接有把手45,在常温进水口44的上方盖合有水箱盖46,且水箱盖46可拆卸的连接在常温进水口44上,在储水箱4的下方设有常温出水口16,在常温出水口16内设有将常温出水口16关闭的阀组件50,在机壳1上设有将阀组件50打开的阀开关,在储水箱4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导向柱47,在机壳1上设有与导向柱47配合的导向孔49,在储水箱4内设有用于检测水箱液位的液位传感器48,所述的液位传感器48与控制器8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L型的挂钩42为两个,在具体设置时也可以更多个,例如3个或4个或更多,且所述的把手45在转动后能够露在常温进水口44的外面方便用户抓取。
进一步,便于拆卸,在每一个限位槽43的下方设有一个沿着储水箱4向下延伸的导向通道51,所述导向通道51的下方是位于储水箱4底面的第一缺口52,所述第一缺口52与储水箱4内部不连通。
进一步,避免拆卸时出水口漏水,在储水箱4的两侧设有透明观察窗53,所述阀组件50包括顶杆54、压缩弹簧55以及第一过滤罩56,在顶杆54下方设有十字形的限位块57,在顶杆54上方套有与常温出水口16内壁配合的第二密封圈58,所述压缩弹簧55套于顶杆54内,且压缩弹簧55的下端与限位块57顶住,且第二密封圈58位于压缩弹簧55外,所述第一过滤罩56固定在常温出水口16的上方,所述第一过滤罩56将下方的顶杆54以及压缩弹簧55罩住,所述阀开关包括与限位块57底部配合将限位块57向上顶起的顶针59,所述限位块57向上顶起时,第二密封圈58与常温出水口16内壁分离。
进一步,方便储存奶粉,所述的奶粉盒3的上方扣合有奶粉盖60,所述奶粉盖60位于机壳1的上方。
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快速泵水,在储水箱4的常温出水口16与第一冷却管A17-1的管路上设有第一水泵61,在恒温仓5的恒温出水口63与混合仓2连通的管路之间设有第二水泵62,所述第一水泵61和第二水泵62分别与所述控制器8电连接。
进一步,使得整体布局更紧凑,在两个第一冷却管17上方设有冷却管固定架64,所述冷却管固定架64通过螺丝固定在机壳1的底座1-1内,所述冷却管固定架64的上方两侧均设有一个支撑架65,所述厚膜加热器7垂直设置并通过螺丝固定在左侧的支撑架65上,所述恒温仓5通过螺丝固定在右侧的支撑架65上,第一水泵61固定在左侧的支撑架65上,第二水泵62固定在右侧的支撑架65上。
进一步,使得结构更简单,操作更方便,所述滴水盘6为顶部开口的凹槽结构,在滴水盘6上设有封盖66,在封盖66上设有一个以上并允许水滴通过的第一通孔67,在滴水盘6内设有从底部向上延伸形成至少两个的弧形支撑台68,所有弧形支撑台68围成一个相邻两个弧形支撑台68之间存在间距D的圆形限位台69,所有间隙D构成一个第一限位区域70,在每一个弧形支撑台68上方设有第二限位台71,所有第二限位台71构成一个第二限位区域75,所述第二限位区域75的高度高于第一限位区域70,在圆形限位台69外套有奶粉安装台72,在奶粉安装台72下方设有能够插入到间隙D内的定位杆73,所述圆形限位台69转动后能够将定位杆73放入到第二限位台71内,在滴水盘6左侧的下方设有第二操作缺口74,在奶粉安装台72上设有便于手指插入操作的操作孔79。操作时:首先将本产品装入到机壳1对应的位置,当使用的奶瓶长度足够高时,此时奶瓶的瓶口与上方的出奶口间距过小,不会出现奶水滴溅的问题,此时无需转动奶粉安装台72,整个结构如图2所示,此时每一个定位杆73被放置在第一限位区域70对应的限位孔(有相邻两个弧形支撑台8之间存在间距D构成)内,当使用的奶瓶长度过短,奶瓶比较小时,由于奶瓶的瓶口与上方的出奶口间距过大,此时需要调节奶粉安装台72的高度,此时通过先拎起整个奶粉安装台72,保证定位杆73远离第一限位区域70,然后旋转奶粉安装台72,保证定位杆73位于第二限位区域75的正上方,然后放下奶粉安装台72,保证每一个定位杆73放置在对应的第二限位台71上,最终使得整个奶粉安装台72的高度变高,然后再放下奶瓶,使得小奶瓶的奶口靠近上方的出奶口,以此让出奶口的奶水能够有效的滴入到小奶瓶的瓶口中,不会出现滴溅的问题,因此本结构能够根据需要调整奶粉安装台72的高度,以此实现顺利接奶,防止滴溅的问题,最终使其能够适应不同高度奶瓶的需求。
为了便于定位,在滴水盘6右侧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磁铁83,在定位杆73内设有与第二限位台71上端部吸合的定位磁铁71-1。另外在机壳1对应的位置设置与第一磁铁83配合的第二磁铁,方便后期将整个滴水盘安装到机壳1内时,第一磁铁83与机壳1上的第二磁铁吸合实现固定,同时在定位杆73内设有定位磁铁71-1,并能够与第二限位台71上端部吸合,实现当奶粉安装台72位于高位时,进行定位的作用,因此第二限位台71上端部可以采用磁性材料或采用能够与定位磁铁71-1吸合的材料制成。
为了达到内部的水流平衡,在第一冷却管17、储水箱4、恒温仓5上均设有平衡孔77。
进一步提高恒温效果,所述恒温仓5的恒温出水口63内设有第二NTC温度传感器80,在恒温仓5上的恒温入水口23处设有第一NTC温度传感器81,在恒温仓5的底部设有对恒温仓5内的水进行加热的PTC加热器82,所述的第二NTC温度传感器80、第一NTC温度传感器81以及PTC加热器82均与控制器8电连接,本结构通过获取两个不同位置的水温情况,来提高对恒温仓5内部水的温度的实时检测,分别是用第一NTC温度传感器81检测恒温仓51的恒温入水口23进入的水温,以及通过第二NTC温度传感器80检测恒温仓51内进入的水与恒温仓51内留有的水进行混合后的水温情况,同时底部设置PTC加热器82,一旦发现恒温仓51内部温度过低时,启动PTC加热器82进行加热,最终保证恒温仓5内的水始终处于恒温状态,因此进一步提高恒温效果,而本实施例中如何获取第一NTC温度传感器81、第二NTC温度传感器80的温度的过程,以及如何控制恒温仓51下方的PTC加热器82工作的过程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故此不做具体描述。
工作时:厚膜加热器7的出口流出的热水(90-100℃),先经过第一螺旋冷却管18,由第一螺旋冷却管18进行初步冷却(第一螺旋冷却管18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空气进行冷却),此为预冷却,然后再进入第二螺旋管A19-1(第二螺旋管A19-1设在第一冷却管A17-1内),由第一冷却管A17-1内的水进行水冷却,实现热交换,此为第一道水冷却,第二螺旋管A19-1流出的水经过NTC温度传感器,由NTC温度传感器进行水温检测:
若第一道水冷却后的水温低于设定值(设定值一般是适合冲奶的温度,约为40-45℃左右),则由控制器控制三通电磁阀25,使三通电磁阀25的进口A与出口B导通,出口C关闭,此时,第一道水冷却后的水直接流入恒温仓5(恒温仓5直接用于后续冲奶),当然,在此过程中,从出口B流出的水,有一小部分会经三通接头(软管接头)会流至第二螺旋管B19-2,并经第二螺旋管B19-2流至三通电磁阀25的出口C,但是由于此时出口C处于关闭状态,因而此路中不会形成通路(即至多有部分水会将第二螺旋管B19-2填满,但影响不大);
若第一道水冷却后的水温高于设定值,则三通电磁阀25的进口A与出口C导通,出口B关闭,此时,第一道水冷却后的水会经出口C流至第二螺旋管B19-2(即上图20所示),由第一冷却管B17-2内的水进行进一步冷却,此为第二道水冷却,第二螺旋管B19-2流出的水便最终流入恒温仓5(同理,有可能会有小部分水会经三通接头流至三通电磁阀25的出口B,但是出口B为关闭状态,因而此路不会形成通路),最终实现水温的变化进行一次冷却或二次冷却的效果。
因此本实施例能够根据温度变化进行切换水冷却次数,在夏天由于环境温度一般较高,通常需要进行二道水冷却,而冬天由于环境温度一般较低,通常仅需要进行一道水冷却即可,因此本结构设计更利于节能,无论是需要一道冷却还是二道冷却,通过上述的NTC传感器-温度检测器76便可以进行合理有效的判断;另外上述结构实现利用厚膜加热器7实现对输送过来的水进行快速加热,将水加热至90-100℃,然后再利用第一螺旋冷却管4的螺旋设置,使得水流过的时间变长,来达到冷却的效果,构成预冷却,预冷却后的水经过第一螺旋冷却管4进行水冷,让第一螺旋冷却管4内部的水与第一冷却管17实现热交换,将第一螺旋冷却管4内部的水进行降温,然后将储水箱4输送到第一冷却管17的水进行升温,然后第一冷却管17升温的水被送入厚膜加热器7使得厚膜加热器7在保证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快速的将水升温到90-100℃,以此实现对能源的再利用,让储水箱4内的水经过第一冷却管17后再进入厚膜加热器7,能够有效利用对第一螺旋冷却管4进行热交换冷却时产生的热能,对进入厚膜加热器的水进行了预热,不仅保证了经厚膜加热器加热后的水温,而且也有利于节能的效果,因此本结构设计提高冷却效果、实现快速加热、让能源再利用,以此提高节能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获取温度检测器76的温度情况,需要预设一个控制器8,在控制器8内预设一个设定的温度要求,若在夏天,设定的温度要求可以低一点,在冬天设定温度要求可以高一点,然后当在夏天时,由温度检测器76获取对应管路的温度情况,然后与控制器8内预设的设定温度要求进行对比,当检测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要求时,立即由控制器8控制三通电磁阀25的管路进行切换,让水流入第二螺旋管B11-2进行二次冷却,当获取的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要求时,控制器8控制三通电磁阀25的管路进行切换,保证水不流入第二螺旋管B11-2,直接流入三通管26,然后进入恒温仓5的操作过程,本申请需要说明的是如何在控制器8内预设设定温度,然后控制器8获取温度检测器76的温度情况与预设的温度进行对比然后控制三通电磁阀25管路切换的过程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故此不做具体说明。
另外上述结构中利用将储水箱4设置成可拆卸的结构,方便后期拆卸灌水,同时便于清理内部储水箱4底部,具体拆卸结构如下:当需要后期拆卸时,通过手握储水箱4往上一抬,直接可以将整个水箱从机壳1上拎起来,使得后期拆卸很方便,然后往储水箱4内灌水,需要先打开水箱盖46,然后直接进行快速灌水,灌满水后,然后通过将藏于常温进水口44内的把手45转动,使部分露出进水口,暴露在外面,方便手可以抓,此时抓起把手即可实现一只手就能够将水箱拎起并通过将侧边的第一缺口52对准挂钩42,以及将导向柱47也对准导向孔49,然后将储水箱4向下移动,直至导向柱47与导向孔49配合卡位,挂钩42限位在限位槽43内即可实现安装,然后转动把手45藏于常温进水口44内,盖上密封盖即可实现快速安装,因此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实现一拎即可拆卸,一插即可安装,另外由于所述储水箱4的上方全开孔设置让进水效率更高,另外后期也方便对储水箱4内部进行清理,因此本结构设计无论从拆卸以及安装都很方便,通过设置阀组件50与阀开关实现当储水箱与机壳1脱离时,下方不会出水,当机壳1与储水箱安装后,实现出水。
上述结构中设计增设防潮组件,当热水通过恒温仓5的出水口进入混合仓2时,为了避免热气上涌流入奶粉盒3的出粉口10,导致出粉口10受潮,此时立即开启风机13,由风机13工作带动内部的热气从抽气口12抽出,进入第一风道37,然后通过倾斜导流风道35流入第二通道36,最终从第一出气孔15排出,避免混合仓上方的奶粉盒3的出粉口以及奶粉盒内部由于热气而受潮的问题发生。
因此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具有以下优点:1、能够方便拆卸储水箱、恒温仓实现对内部进行方便清理;2、通过设置防潮组件,避免奶粉盒出口以及奶粉内部受潮的问题;3、能够根据需要调整奶粉安装台的高度,以此实现顺利接奶,防止滴溅的问题,最终使其能够适应不同高度奶瓶的需求;4、提高恒温效果;5、能够有效利用对第一螺旋冷却管进行热交换冷却时产生的热能,对进入厚膜加热器的水进行了预热,不仅保证了经厚膜加热器加热后的水温,而且也有利于节能的效果,因此本结构设计提高冷却效果、实现快速加热、让能源再利用,以此提高节能效果。
当然,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2)

1.一种新型冲奶机,包括机壳(1)、混合仓(2)、奶粉盒(3)、储水箱(4)、厚膜加热器(7)和控制器(8),所述厚膜加热器(7)与控制器(8)电连接,所述储水箱(4)、厚膜加热器(7)及混合仓(2)之间通过管路依次连通,所述混合仓(2)抽拉式连接在机壳(1)的左侧,在混合仓(2)的下方设有出奶口(9),所述储水箱(4)连接在机壳(1)的右侧,所述奶粉盒(3)、厚膜加热器(7)和控制器(8)均位于机壳(1)内部,且奶粉盒(3)的出粉口(10)与混合仓(2)的进粉口(11)贯通;所述奶粉盒(3)的内部设有与所述控制器(8)电连接的出粉组件,所述出粉组件包括可相对于所述奶粉盒(3)转动的刮板(91),所述刮板(91)设有至少一个可与所述出粉口(10)相连通的出粉槽(911);
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91)安装有清理装置(92),所述清理装置(92)设置于所述刮板(91)与所述出粉口(10)相对应的圆周上;当所述清理装置(92)随所述刮板(91)转动至所述出粉口(10)的位置时,所述清理装置(92)伸入所述出粉口(10)以刮除附着于该出粉口(10)内壁的奶粉;
所述混合仓(2)位于进粉口(11)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刮粉器(93),所述刮粉器(93)包覆于所述出粉口(10)的外壁;当所述混合仓(2)相对于所述机壳(1)进行抽拉动作时,使得刮粉器(93)刮除吸附于所述出粉口(10)外壁的奶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冲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内还设有恒温仓(5),所述恒温仓(5)与所述控制器(8)电连接,恒温仓(5)的恒温出水口(63)与混合仓(2)连通,在储水箱(4)上设有常温出水口(16),所述常温出水口(16)上连接有一个以上的第一冷却管(17),在第一冷却管(17)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螺旋冷却管(18),在每一个第一冷却管(17)内设有第二螺旋管(19),所述常温出水口(16)的常温水分流后流入每一个第一冷却管(17)的入口,所有第一冷却管(17)的第一出水口(20)合流后与厚膜加热器(7)的入口连接,厚膜加热器(7)的出口与第一螺旋冷却管(18)的第二进水口(21)连接,第一螺旋冷却管(18)的第二出水口(22)通过第二螺旋管(19)连接恒温仓(5)上的恒温入水口(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冲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管(17)为两个,分别是第一冷却管A(17-1)和第一冷却管B(17-2),在第一冷却管A(17-1)内设有第二螺旋管A(19-1),在第一冷却管B(17-2)内设有第二螺旋管B(19-2),第一螺旋冷却管(18)的第二出水口(22)与第二螺旋管A(19-1)的第三进水口(19-3)连接,第二螺旋管A(19-1)的第三出水口(19-4)连接有三通电磁阀(25),三通电磁阀(25)与第二螺旋管A(19-1)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根据温度情况将数据信息发送给控制器(8),由控制器(8)控制三通电磁阀(25)进行换向动作的温度检测器(76),三通电磁阀(25)的两个输出口一端连接三通管(26),另一端连接第二螺旋管B(19-2)的第三进水口(19-3),三通管(26)的第一管口连接三通电磁阀(25),三通管(26)的第二管口连接恒温仓(5),三通管(26)的第三管口连接第二螺旋管B(19-2)的第三出水口(19-4),各个第一冷却管(17)之间的底部通过连通管(2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新型冲奶机,其特征在于:在厚膜加热器(7)的入口连接有流量计(27),所述流量计(27)与所述控制器(8)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冲奶机,其特征在于:在储水箱(4)的常温出水口(16)与第一冷却管A(17-1)的管路上设有第一水泵(61),在恒温仓(5)的恒温出水口(63)与混合仓(2)连通的管路之间设有第二水泵(62),所述第一水泵(61)和第二水泵(62)分别与所述控制器(8)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冲奶机,其特征在于:在机壳(1)的左侧设有安装仓(28),在安装仓(28)内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滑条(29),所述混合仓(2)为漏斗状结构,在混合仓(2)的两侧均设有与滑条(29)配合的滑槽,所述滑槽为水平放置的Y字形滑槽(32),所述Y字形滑槽(32)的大开口作为与滑条(29)配合的插入口(33),所述Y字形滑槽(32)的小开口的端部为封闭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冲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仓(2)的上部设有盖合其内腔的顶盖(30),所述混合仓(2)的进粉口(11)设置于所述顶盖(30)上,所述刮粉器(93)通过胶钉(98)固定安装于顶盖(3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冲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30)设置有抽气口(12),在抽气口(12)的上方设有能够将混合仓(2)内部的水气吸出的防潮组件,所述防潮组件包括风口朝向抽气口(12)的风机(13)以及位于风机(13)上方的挡风盖(14),所述风机(13)与所述控制器(8)电连接,所述挡风盖(14)的侧边设有用于向外排出水气的第一出气孔(1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冲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盖(14)包括用于盖住整个风机(13)的盖板(34),盖板(34)固定在机壳(1)内部,在盖板(34)的右侧设有倾斜并封闭设置的导流风道(35),导流风道(35)的另一端设有下方出气、上方封闭的第二通道(36),所述第二通道(36)均与导流风道(35)贯通,所述盖板(34)与风机(13)间隔设置构成第一风道(37),所述第一风道(37)与导流风道(35)贯通,第一出气孔(15)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并从上到下贯穿混合仓(2),且所述第二通道(36)的出气孔与对应的第一出气孔(15)上端贯通,所述第一出气孔(15)的下端口暴露在空气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新型冲奶机,其特征在于:在混合仓(2)下方设有便于手指伸入后方便将混合仓(2)从机壳(1)抽出的第一操作缺口(38)。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冲奶机,其特征在于:在混合仓(2)的碗状管内壁设有螺旋状的第一导向凸筋(39),在混合仓(2)的下管的内壁设有沿着下管内部向下延伸的第二导向凸筋(40),所述混合仓(2)的下管作为出奶口(9),所述第二导向凸筋(40)的起点位于混合仓(2)的碗状管内,所述第二导向凸筋(40)的终点与出奶口(9)的口沿齐平,在顶盖(30)与混合仓(2)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41)。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冲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右侧面上对称设有L型的挂钩(42),在储水箱(4)的一侧面设有与对应挂钩(42)配合限位的限位槽(43),所述储水箱(4)的上部设置有兼作储水箱(4)的常温进水口(44)的开口,在开口内铰接有把手(45),在常温进水口(44)的上方盖合有水箱盖(46),且水箱盖(46)可拆卸的连接在常温进水口(44)上,在储水箱(4)的下方设有常温出水口(16),在常温出水口(16)内设有将常温出水口(16)关闭的阀组件(50),在机壳(1)上设有将阀组件(50)打开的阀开关,在储水箱(4)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导向柱(47),在机壳(1)上设有与导向柱(47)配合的导向孔(49),在储水箱(4)内设有用于检测水箱液位的液位传感器(48),所述液位传感器(48)与控制器(8)电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新型冲奶机,其特征在于:在每一个限位槽(43)的下方设有一个沿着储水箱(4)向下延伸的导向通道(51),所述导向通道(51)的下方是位于储水箱(4)底面的第一缺口(52),所述第一缺口(52)与储水箱(4)内部不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新型冲奶机,其特征在于:在储水箱(4)的两侧设有透明观察窗(53),所述阀组件(50)包括顶杆(54)、压缩弹簧(55)以及第一过滤罩(56),在顶杆(54)下方设有十字形的限位块(57),在顶杆(54)上方套有与常温出水口(16)内壁配合的第二密封圈(58),所述压缩弹簧(55)套于顶杆(54)内,且压缩弹簧(55)的下端与限位块(57)顶住,且第二密封圈(58)位于压缩弹簧(55)外,所述第一过滤罩(56)固定在常温出水口(16)的上方,所述第一过滤罩(56)将下方的顶杆(54)以及压缩弹簧(55)罩住,所述阀开关包括与限位块(57)底部配合将限位块(57)向上顶起的顶针(59),所述限位块(57)向上顶起时,第二密封圈(58)与常温出水口(16)内壁分离。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冲奶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滴水盘(6),所述滴水盘(6)拆卸式安装在机壳(1)上,并位于混合仓(2)的出奶口(9)下方,所述滴水盘(6)为顶部开口的凹槽结构,在滴水盘(6)上设有封盖(66),在封盖(66)上设有一个以上并允许水滴通过的第一通孔(67),在滴水盘(6)内设有从底部向上延伸形成至少两个的弧形支撑台(68),所有弧形支撑台(68)围成一个相邻两个弧形支撑台(68)之间存在间距D的圆形限位台(69),所有间隙D构成一个第一限位区域(70),在每一个弧形支撑台(68)上方设有第二限位台(71),所有第二限位台(71)构成一个第二限位区域(75),所述第二限位区域(75)的高度高于第一限位区域(70),在圆形限位台(69)外套有奶粉安装台(72),在奶粉安装台(72)下方设有能够插入到间隙D内的定位杆(73),所述圆形限位台(69)转动后能够将定位杆(73)放入到第二限位台(71)内,在滴水盘(6)左侧的下方设有第二操作缺口(74),在奶粉安装台(72)上设有便于手指插入操作的操作孔(79)。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新型冲奶机,其特征在于:在滴水盘(6)右侧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磁铁(83),在定位杆(73)内设有与第二限位台(71)上端部吸合的定位磁铁(71-1)。
1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新型冲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仓(5)的恒温出水口(63)内设有第二NTC温度传感器(80),在恒温仓(5)上的恒温入水口(23)处设有第一NTC温度传感器(81),在恒温仓(5)的底部设有对恒温仓(5)内的水进行加热的PTC加热器(82),所述的第二NTC温度传感器(80)、第一NTC温度传感器(81)以及PTC加热器(82)均与控制器(8)电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冲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装置(92)为弹性刷片(921),且所述清理装置(92)包括两个以上的所述弹性刷片(921),所述弹性刷片(921)向下伸出于所述刮板(91)的距离沿所述刮板(91)的转动方向依次递增。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新型冲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刷片(921)采用硅胶刷片或毛刷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新型冲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91)设有三个周向均布的出粉槽(911),所述刮板(91)位于两相邻所述出粉槽(911)之间均设置有清理装置(92)。
21.根据权利要求1或18或19或20所述的一种新型冲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奶粉盒(3)的出粉口(10)向下凸出于奶粉盒(3)底部,且所述出粉口(10)朝下呈收缩设置。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冲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粉器(93)为弹性硅胶套。
CN202120515585.6U 2021-03-11 2021-03-11 一种新型冲奶机 Active CN2160601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15585.6U CN216060190U (zh) 2021-03-11 2021-03-11 一种新型冲奶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15585.6U CN216060190U (zh) 2021-03-11 2021-03-11 一种新型冲奶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60190U true CN216060190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34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15585.6U Active CN216060190U (zh) 2021-03-11 2021-03-11 一种新型冲奶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601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97005B (zh) 一种具有快速卸压功能的电压力锅
CN104127158A (zh) 一种洗地吸干机
CN206252353U (zh) 洗料组件、上盖和烹饪器具
CN204379205U (zh) 水槽式清洗机的透气、溢水保护和清洗剂添加装置
CN104545749B (zh) 水槽式清洗机的透气装置
CN216060190U (zh) 一种新型冲奶机
CN110754946A (zh) 一种冲奶机
CN105756159A (zh) 具有自动集污功能的厕所
CN211748890U (zh) 一种冲奶机
CN205923778U (zh) 一种淘米装置及其电热锅
CN208964886U (zh) 智能全自动控制酿酒机
CN207912564U (zh) 烹饪器具
CN210842680U (zh) 粉末冲调搅拌器、混合仓、粉末冲调装置
CN211324403U (zh) 一种冲奶机的混合仓安装结构
CN209287129U (zh) 一种调味酱料混合搅拌装置
CN213068876U (zh) 一种尿液化学分析仪器
CN205742439U (zh) 具有自动集污功能的厕所
CN211512692U (zh) 一种用于中药制备的炒药机
CN206937732U (zh) 一种塑料加工用自动送料装置
CN210136123U (zh) 一种载玻片平染装置
CN108266893B (zh) 一种数控节能烧水装置
CN208643612U (zh) 一种沥青的自动清洗装置
CN216983338U (zh) 一种杂粮面条加工用和面装置
CN215350805U (zh) 一种面膜机
CN216324014U (zh) 奶瓶清洗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