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47718U - 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47718U
CN216047718U CN202122549137.0U CN202122549137U CN216047718U CN 216047718 U CN216047718 U CN 216047718U CN 202122549137 U CN202122549137 U CN 202122549137U CN 216047718 U CN216047718 U CN 2160477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guide
dust collection
recovery device
heat recov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4913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景仰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Guoxin Railway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Guoxin Railway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Guoxin Railway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Guoxin Railway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4913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477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477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477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装置,涉及垃圾焚烧处理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余热回收装置的受热面表面容易结灰成块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吹风机与抽风机,有助于帮助高温烟气进行循环,保证高温烟气的送入效率,利用从下向上送入的水作为冷却液,将高温烟气的热量带走,成本低效果好,通过设置多层的导水盘,以及在导水盘上设置散热翅,增大水与高温烟气的热量交换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增强余热回收效能,通过电机带动清洁杆,对导水盘上沾附的烟尘进行清洁,将烟尘集中收集在集尘箱中,利用循环管将利用后的水再次送入水箱中,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了环保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焚烧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提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当下,我国对生活垃圾处理愈发重视,此形势下加强生活垃圾焚烧炉余热的回收与应用,可以使生活垃圾创造出最后的价值,在满足人们垃圾处理需求的同时为人们的生产及生活供给能源,促成垃圾处理资源化,虽然近年来,生活垃圾焚烧炉余热回收与应用问题受到了较多关注,但焚烧炉余热回收与应用涉及的设备与技术仍旧处于有待进一步研发的状态,此情形下对生活垃圾焚烧炉余热回收与应用展开解析,促成相关技术与设备研发,达成有效利用每一分资源的目的,成为相关专业人士必须重视的任务。
在对生活垃圾焚烧炉余热进行回收与利用时,首先需要利用余热锅炉的受热面来吸收热量并产生蒸汽,在受热面吸收热量并产生蒸汽这一过程中,值得关注的一点是生活垃圾成分复杂,其燃烧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烟气,这些烟气往往带有很强的腐蚀性,会对受热面产生较为严重的危害。此外,燃烧生活垃圾形成的的烟气中还带有数不尽的细小颗粒,这些细小颗粒在受热面持续积累,会逐渐形成类似于隔热层的结构,这对受热面吸收焚烧炉余热极为不利,因此在对生活垃圾焚烧炉余热进行回收与应用时,必须针对受热面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并防止受热面表面结灰成块。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控制电路、换热罐,所述控制电路内设有微处理器,所述换热罐的顶部设有进气管、电机、出水管,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转轴,所述换热罐内设有支架,所述支架有多组,所述支架上均设有导水盘,所述导水盘的底面设有进口,所述导水盘的顶面设有出口,所述进口与所述出口位置相对应尺寸相匹配,相邻所述导水盘的进口与出口相连接,顶端所述导水盘的出口连接所述出水管,所述支架与所述导水盘上均设有空洞,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空洞,所述转轴上设有清洁杆,所述清洁杆有多组,所述清洁杆上设有毛刷,所述毛刷与所述导水盘的顶面滑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底端设有灰铲,所述灰铲与所述换热罐的内底面滑动连接,所述换热罐的底部设有落灰道,所述落灰道的侧壁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所述落灰道的交接处设有防尘网,所述排气管上设有过滤段、抽风机,所述落灰道底部设有集尘箱,所述集尘箱一旁设有水箱,所述水箱上设有进水管、循环管、液位计、水泵,底部所述导水盘的进口通过所述换热罐侧壁上的管道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端,所述水泵的进水端处于所述水箱内,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电机、所述抽风机、所述水泵、所述液位计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气管上设有吹风机,所述吹风机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性相连,可提高进气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水盘由一根水管盘绕而成且相连所述水管间留有空隙,所述导水盘的水平形状与所述换热罐尺寸相匹配,可增大所述导水盘与烟气接触面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水盘的顶面设有散热翅,所述散热翅为圆环状且所述散热翅有多组,可增大热交换面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集尘箱上设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的底部通过合页连接所述集尘箱,所述密封门的顶部通过卡扣连接所述集尘箱,所述密封门的外壁设有把手,所述密封门的边缘设有密封胶条,所述密封门向下打开,所述密封门可隔离所述集尘箱与外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集尘箱内设有集尘推车,所述集尘推车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集尘推车上设有拉手,可便于工作人员对收集的烟尘进行回收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段内设有活性炭吸附层,可对烟气中的细小微尘进行吸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水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性相连,可由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所述电磁阀开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落灰道内交错设置有向下倾斜的挡板,可阻挡烟尘向上倒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吹风机与抽风机,有助于帮助高温烟气进行循环,保证高温烟气的送入效率,利用从下向上送入的水作为冷却液,将高温烟气的热量带走,成本低效果好,通过设置多层的导水盘,以及在导水盘上设置散热翅,增大水与高温烟气的热量交换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增强余热回收效能,通过电机带动清洁杆,对导水盘上沾附的烟尘进行清洁,将烟尘集中收集在集尘箱中,利用循环管将利用后的水再次送入水箱中,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了环保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水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水盘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导水盘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换热罐、2-进气管、3-电机、4-排气管、5-集尘箱、6-水箱、7-进水管、8-循环管、10-导水盘、11-出水管、12-支架、20-吹风机、30-转轴、31-清洁杆、32-灰铲、40-抽风机、41-过滤段、42-防尘网、51-密封门、52-集尘推车、60-水泵、61-液位计、101-散热翅。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控制电路、换热罐1,所述控制电路内设有微处理器,所述换热罐1的顶部设有进气管2、电机3、出水管11,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设有转轴30,所述换热罐1内设有支架12,所述支架12有多组,所述支架12上均设有导水盘10,所述导水盘10的底面设有进口,所述导水盘10的顶面设有出口,所述进口与所述出口位置相对应尺寸相匹配,相邻所述导水盘10的进口与出口相连接,顶端所述导水盘10的出口连接所述出水管11,所述支架12与所述导水盘10上均设有空洞,所述转轴30穿过所述空洞,所述转轴30上设有清洁杆31,所述清洁杆31有多组,所述清洁杆31上设有毛刷,所述毛刷与所述导水盘10的顶面滑动连接,所述转轴30的底端设有灰铲32,所述灰铲32与所述换热罐1的内底面滑动连接,所述换热罐1的底部设有落灰道,所述落灰道的侧壁设有排气管4,所述排气管4与所述落灰道的交接处设有防尘网42,所述排气管4上设有过滤段41、抽风机40,所述落灰道底部设有集尘箱5,所述集尘箱5一旁设有水箱6,所述水箱6上设有进水管7、循环管8、液位计61、水泵60,底部所述导水盘10的进口通过所述换热罐1侧壁上的管道连接所述水泵60的出水端,所述水泵60的进水端处于所述水箱6内,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电机3、所述抽风机40、所述水泵60、所述液位计61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气管2上设有吹风机20,所述吹风机20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性相连,可提高进气效率,保持烟气循环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水盘10由一根水管盘绕而成且相连所述水管间留有空隙,所述导水盘10的水平形状与所述换热罐1尺寸相匹配,可增大所述导水盘10与烟气接触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水盘10的顶面设有散热翅101,所述散热翅101为圆环状且所述散热翅101有多组,可增大热交换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集尘箱5上设有密封门51,所述密封门51的底部通过合页连接所述集尘箱5,所述密封门51的顶部通过卡扣连接所述集尘箱5,所述密封门51的外壁设有把手,所述密封门51的边缘设有密封胶条,所述密封门51向下打开,便于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操作,所述密封门51可隔离所述集尘箱5与外界,保持工作环境清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集尘箱5内设有集尘推车52,所述集尘推车52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集尘推车52上设有拉手,可便于工作人员对收集的烟尘进行回收处理,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段41内设有活性炭吸附层,可对烟气中的细小微尘进行吸附,优化烟气的净化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水管7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性相连,可由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所述电磁阀开闭,便于电动控制进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落灰道内交错设置有向下倾斜的挡板,可阻挡烟尘向上倒灌,提高烟尘处理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控制电路启动吹风机20、抽风机40、电机3、水泵60,根据液位计61测得的水箱6中的水位数据,控制电路打开电磁阀,进水管7打开,水进入水箱6中,待达到目标水位,电磁阀关闭,停止进水,吹风机20将垃圾焚烧炉产生的高温烟气从进气管2进入换热罐1内,
与此同时,水泵60将水送入最底端的导水盘10内,并自下向上在导水盘10内流动,在此过程中,从换热罐1顶部进入的高温烟气向下蔓延,通过每层支架12及其上的导水盘10时,热量经散热翅101与导水盘10进入水中,当烟气运动到最底部时,其温度降至常温,热量被导水盘10中的水带走,将水加热至水蒸气状态,并从出水管11排出至热量利用机械,热量被利用后,水蒸气重新凝成水,从循环管8进入水箱6中再次利用,而烟气经降温后从换热罐1底部流出,被抽风机40从排气管4中抽出,经过防尘网42时,烟气中的烟尘被过滤出,并落到集尘箱5中的集尘推车52中,过滤后的烟气再经过过滤段41,再次被过滤,在烟气经过换热罐1时,其内的烟尘吸附在导水盘10或换热罐1内壁上,电机3带动转轴30转动,清洁杆31上的毛刷随转轴30转动,将导水盘10及其上的散热翅101间隙的烟尘扫落,最后落到换热罐1的内底部,被灰铲32清理至落灰道中,最后落入集尘推车52中,当烟尘收集满时,打开密封门51,将集尘推车52从集尘箱5中拉出,对烟尘进行处理后,可将集尘推车52送入集尘箱5中,然后关闭密封门51。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微处理器采用STM32芯片,用来启停电机、风机,STM32的管脚及连接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考教材或厂商出版的技术手册获得技术启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路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惯用手段,可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到技术启示,属于公知常识。
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上述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9)

1.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控制电路、换热罐(1),所述控制电路内设有微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罐(1)的顶部设有进气管(2)、电机(3)、出水管(11),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设有转轴(30),所述换热罐(1)内设有支架(12),所述支架(12)有多组,所述支架(12)上均设有导水盘(10),所述导水盘(10)的底面设有进口,所述导水盘(10)的顶面设有出口,所述进口与所述出口位置相对应尺寸相匹配,相邻所述导水盘(10)的进口与出口相连接,顶端所述导水盘(10)的出口连接所述出水管(11),所述支架(12)与所述导水盘(10)上均设有空洞,所述转轴(30)穿过所述空洞,所述转轴(30)上设有清洁杆(31),所述清洁杆(31)有多组,所述清洁杆(31)上设有毛刷,所述毛刷与所述导水盘(10)的顶面滑动连接,所述转轴(30)的底端设有灰铲(32),所述灰铲(32)与所述换热罐(1)的内底面滑动连接,所述换热罐(1)的底部设有落灰道,所述落灰道的侧壁设有排气管(4),所述排气管(4)与所述落灰道的交接处设有防尘网(42),所述排气管(4)上设有过滤段(41)、抽风机(40),所述落灰道底部设有集尘箱(5),所述集尘箱(5)一旁设有水箱(6),所述水箱(6)上设有进水管(7)、循环管(8)、液位计(61)、水泵(60),底部所述导水盘(10)的进口通过所述换热罐(1)侧壁上的管道连接所述水泵(60)的出水端,所述水泵(60)的进水端处于所述水箱(6)内,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电机(3)、所述抽风机(40)、所述水泵(60)、所述液位计(61)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上设有吹风机(20),所述吹风机(20)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性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盘(10)由一根水管盘绕而成且相连所述水管间留有空隙,所述导水盘(10)的水平形状与所述换热罐(1)尺寸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盘(10)的顶面设有散热翅(101),所述散热翅(101)为圆环状且所述散热翅(101)有多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箱(5)上设有密封门(51),所述密封门(51)的底部通过合页连接所述集尘箱(5),所述密封门(51)的顶部通过卡扣连接所述集尘箱(5),所述密封门(51)的外壁设有把手,所述密封门(51)的边缘设有密封胶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箱(5)内设有集尘推车(52),所述集尘推车(52)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集尘推车(52)上设有拉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段(41)内设有活性炭吸附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7)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性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灰道内交错设置有向下倾斜的挡板。
CN202122549137.0U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装置 Active CN2160477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49137.0U CN216047718U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49137.0U CN216047718U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47718U true CN216047718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610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49137.0U Active CN216047718U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477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39156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09181577U (zh)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CN216047718U (zh) 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装置
CN206229113U (zh) 一种水幕除尘系统
CN207162678U (zh) 热循环回收式抽油烟机
CN207920698U (zh) 一种新型发电机余热高效回收利用装置
CN212618405U (zh) 一种烟气余热高效回收发电装置
CN206145651U (zh) 烟道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10892611U (zh) 一种洁净型煤生产用热风处理装置
CN212841520U (zh) 一种耐腐蚀低温省煤器
CN210441240U (zh) 一种新型火力发电节能锅炉
CN114345022A (zh) 一种用于处理高温粉尘的脉冲袋式除尘器
CN202304459U (zh) 低温含尘尾气在线清灰除尘装置
CN211450990U (zh) 一种火电厂清洁能源利用装置
CN219955375U (zh) 一种烟气循环节能火力发电燃机装置
CN217724892U (zh) 一种可进行余热利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布袋除尘器
CN216745570U (zh) 一种高效换热的余热交换装置
CN218270331U (zh) 一种高效率工业锅炉尾部用的热管空气余热器
CN218442364U (zh) 一种具有烟气过滤功能的环保型采暖炉
CN111947453A (zh) 一种基于节能环保的能量回用水泥回转窑
CN108397786A (zh) 一种余热可回收利用的烟气净化系统
CN209957695U (zh) 一种节能经济型干熄焦装置
CN218599769U (zh) 一种节能减排燃煤锅炉
CN219328111U (zh) 一种高效低阻热管余热回收装置
CN219828792U (zh) 一种锅炉余热再利用系统用蒸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