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47713U - 生活垃圾裂解气化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生活垃圾裂解气化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47713U
CN216047713U CN202122634968.8U CN202122634968U CN216047713U CN 216047713 U CN216047713 U CN 216047713U CN 202122634968 U CN202122634968 U CN 202122634968U CN 216047713 U CN216047713 U CN 2160477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e gas
system comprises
coaxial
pipe
resist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3496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玉安
蒋荣广
陈景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Housh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Housh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Housh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Housh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3496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477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477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477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Landscapes

  • Chimneys And Flu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生活垃圾裂解气化处理系统,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进料系统、分解系统、烟气换向系统、换热系统、冷却系统、喷淋系统、除尘系统、烟气排放系统和生活垃圾裂解气化处理控制系统,进料系统包括进料箱,分解系统包括方向同轴式裂解炉,烟气换向系统包括同步烟气换向阀装置,换热系统包括同轴式耐高温耐腐蚀换热器,冷却系统包括急速垂直降温冷却塔,喷淋系统包括一级喷淋塔和二级喷淋塔,除尘系统包括高压静电除尘器,烟气排放系统包括烟气脱白排放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进料箱,垃圾废料投入进料箱内,上抽板进行盖住封闭,在焚烧裂解时,烟气不会泄露,不会造成污染。

Description

生活垃圾裂解气化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生活垃圾裂解气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复杂多样,且具有污染性、资源性和社会性,需要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和社会化处理,如不能妥善处理,就会污染环境,影响环境卫生,浪费资源,破坏生产生活安全,破坏社会和谐。垃圾处理就是要把垃圾迅速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最后加以合理的利用。当今广泛应用的垃圾处理方法是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垃圾处理的目的是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
在产生大量的垃圾后,需要对垃圾进行处理,传统的垃圾处理一般是通过焚烧进行处理,产生大量的污染性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生活垃圾裂解气化处理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生活垃圾裂解气化处理系统,解决传统的垃圾处理一般是通过焚烧进行处理,产生大量的污染性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生活垃圾裂解气化处理系统,包括进料系统、分解系统、烟气换向系统、换热系统、冷却系统、喷淋系统、除尘系统、烟气排放系统和生活垃圾裂解气化处理控制系统,所述进料系统包括进料箱,进料箱内设置有上抽板和下抽板,通过设置进料箱,当垃圾废料投入至进料箱内后,将上抽板进行盖住封闭,下抽板也进行封闭,上抽板将上密封槽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在焚烧裂解时,烟气不会泄露,不会造成污染;所述分解系统包括方向同轴式裂解炉和预热风机,所述烟气换向系统包括同步烟气换向阀装置和废气风机,所述换热系统包括同轴式耐高温耐腐蚀换热器,通过设置耐高温耐腐蚀换热器,能够利用好焚烧所产生的热量,节省能源;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急速垂直降温冷却塔和逆流式玻璃钢冷却塔,通过设置急速垂直降温冷却塔和逆流式玻璃钢冷却塔,能够对热量进行快速进行降温,防止热量过大对设备造成损坏;所述喷淋系统包括一级喷淋塔和二级喷淋塔,通过设置一级喷淋塔和二级喷淋塔,能够对产生的烟气进行降尘处理;所述除尘系统包括高压静电除尘器,通过设置高压静电除尘器,进一步提高除尘的质量;所述烟气排放系统包括烟气脱白排放器和烟囱,通过设置烟气脱白排放器,能够将烟气净化后进行排放,提高垃圾处理的质量。
所述进料箱包括有导料槽、上抽板、上密封槽、两个油缸、下抽板、下密封槽和储料仓。
所述进料箱与方向同轴式裂解炉相连接,所述预热风机安装在方向同轴式裂解炉的一侧面,所述方向同轴式裂解炉的内部设置有同轴式一燃室、同轴式二燃室和补氧器,所述补氧器的内部安装有补氧管和废气管,所述补氧管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风帽,所述补氧管的位置在废气管的上方,所述补氧器的上下两表面均安装有保护层,通过设置风帽、保护层、补氧管和废气管,风帽能够用于进氧,使得供养更加均匀,保护层的材质为高铝浇注料,补氧管和废气管的材质均为不锈钢,能够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
所述同步烟气换向阀装置与废气风机相连接,所述同步烟气换向阀装置包括进料装置、第一连接管、电动翻板阀、防爆口、气态焦油防凝固装置和第二连接管,通过设置气态焦油防凝固装置,能够放置管道堵塞;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方向同轴式裂解炉相连接,通过设置同步烟气换向阀装置,能够防止烟气外泄。
所述同轴式耐高温耐腐蚀换热器包括耐高温浇注料、烟气进口、耐高温镀膜、烟气出口、空气进口和烟气出口,所述耐高温浇注料与方向同轴式裂解炉相连接,所述空气进口与废气风机相连接,所述烟气出口与气态焦油防凝固装置相连接。
所述急速垂直降温冷却塔包括冷却水仓,通过设置冷却水仓,冷却水仓加入冷水,焚烧后的烟气通入冷却水仓内后能够进行冷却,降低烟气的温度;所述冷却水仓通过烟气进口与同轴式耐高温耐腐蚀换热器相连接,所述冷却水仓的一侧面安装有冷却水进口,且冷却水仓的另一侧面安装有冷却水出口,所述冷却水仓通过烟气出口与主引风机相连接,通过设置冷却水仓;所述逆流式玻璃钢冷却塔连接有节能废液低温蒸发器。
所述烟气脱白排放器的上表面安装有烟气出口管,所述烟气出口管与烟囱相连接,所述烟气脱白排放器的周侧面连接有热空气进口管、热空气出口管和烟气进口管,所述烟气脱白排放器的内部安装有换热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进料箱,当垃圾废料投入至进料箱内后,将上抽板进行盖住封闭,下抽板也进行封闭,上抽板将上密封槽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在焚烧裂解时,烟气不会泄露,不会造成污染;通过设置耐高温耐腐蚀换热器,能够利用好焚烧所产生的热量,节省能源;通过设置急速垂直降温冷却塔和逆流式玻璃钢冷却塔,能够对热量进行快速进行降温,防止热量过大对设备造成损坏;通过设置一级喷淋塔和二级喷淋塔,能够对产生的烟气进行降尘处理;所述除尘系统包括高压静电除尘器,通过设置高压静电除尘器,进一步提高除尘的质量;通过设置烟气脱白排放器,能够将烟气净化后进行排放,提高垃圾处理的质量;通过设置风帽、保护层、补氧管和废气管,风帽能够用于进氧,使得供养更加均匀,保护层的材质为高铝浇注料,补氧管和废气管的材质均为不锈钢,能够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气态焦油防凝固装置,能够放置管道堵塞;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方向同轴式裂解炉相连接,通过设置同步烟气换向阀装置,能够防止烟气外泄;通过设置冷却水仓,冷却水仓加入冷水,焚烧后的烟气通入冷却水仓内后能够进行冷却,降低烟气的温度。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进料箱;2、方向同轴式裂解炉;3、预热风机;4、同步烟气换向阀装置;5、废气风机;6、同轴式耐高温耐腐蚀换热器;7、急速垂直降温冷却塔;8、主引风机;9、一级喷淋塔;10、高压静电除尘器;11、二级喷淋塔;12、烟气脱白排放器;13、烟囱;14、逆流式玻璃钢冷却塔;15、节能废液低温蒸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外”、“内”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生活垃圾裂解气化处理系统,包括进料系统、分解系统、烟气换向系统、换热系统、冷却系统、喷淋系统、除尘系统、烟气排放系统和生活垃圾裂解气化处理控制系统,进料系统包括进料箱1,进料箱1内设置有上抽板和下抽板,通过设置进料箱1,当垃圾废料投入至进料箱1内后,将上抽板进行盖住封闭,下抽板也进行封闭,上抽板将上密封槽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在焚烧裂解时,烟气不会泄露,不会造成污染;分解系统包括方向同轴式裂解炉2和预热风机3,烟气换向系统包括同步烟气换向阀装置4和废气风机5,换热系统包括同轴式耐高温耐腐蚀换热器6,通过设置耐高温耐腐蚀换热器6,能够利用好焚烧所产生的热量,节省能源;冷却系统包括急速垂直降温冷却塔7和逆流式玻璃钢冷却塔14,通过设置急速垂直降温冷却塔7和逆流式玻璃钢冷却塔14,能够对热量进行快速进行降温,防止热量过大对设备造成损坏;喷淋系统包括一级喷淋塔9和二级喷淋塔11,通过设置一级喷淋塔9和二级喷淋塔11,能够对产生的烟气进行降尘处理;除尘系统包括高压静电除尘器10,通过设置高压静电除尘器10,进一步提高除尘的质量;烟气排放系统包括烟气脱白排放器12和烟囱13,通过设置烟气脱白排放器12,能够将烟气净化后进行排放,提高垃圾处理的质量。
进料箱1包括有导料槽、上抽板、上密封槽、两个油缸、下抽板、下密封槽和储料仓。
进料箱1与方向同轴式裂解炉2相连接,预热风机3安装在方向同轴式裂解炉2的一侧面,方向同轴式裂解炉2的内部设置有同轴式一燃室、同轴式二燃室和补氧器,补氧器的内部安装有补氧管和废气管,补氧管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风帽,补氧器的上下两表面均安装有保护层,通过设置风帽、保护层、补氧管和废气管,风帽能够用于进氧,使得供养更加均匀,保护层的材质为高铝浇注料,补氧管和废气管的材质均为不锈钢,能够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补氧管的位置在废气管的上方。
同步烟气换向阀装置4与废气风机5相连接,同步烟气换向阀装置4包括进料装置、第一连接管、电动翻板阀、防爆口、气态焦油防凝固装置和第二连接管,通过设置气态焦油防凝固装置,能够放置管道堵塞;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方向同轴式裂解炉2相连接,通过设置同步烟气换向阀装置4,能够防止烟气外泄。
同轴式耐高温耐腐蚀换热器6包括耐高温浇注料、烟气进口、耐高温镀膜、烟气出口、空气进口和烟气出口,耐高温浇注料与方向同轴式裂解炉2相连接,空气进口与废气风机5相连接,烟气出口与气态焦油防凝固装置相连接。
急速垂直降温冷却塔7包括冷却水仓,通过设置冷却水仓,冷却水仓加入冷水,焚烧后的烟气通入冷却水仓内后能够进行冷却,降低烟气的温度;冷却水仓通过烟气进口与同轴式耐高温耐腐蚀换热器6相连接,冷却水仓的一侧面安装有冷却水进口,且冷却水仓的另一侧面安装有冷却水出口,冷却水仓通过烟气出口与主引风机8相连接,通过设置冷却水仓;逆流式玻璃钢冷却塔14连接有节能废液低温蒸发器15。
烟气脱白排放器12的上表面安装有烟气出口管,烟气出口管与烟囱13相连接,烟气脱白排放器12的周侧面连接有热空气进口管、热空气出口管和烟气进口管,烟气脱白排放器12的内部安装有换热管。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生活垃圾裂解气化处理系统使用方法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将垃圾投入至进料箱1内,通过上抽板和下抽板对进料箱1进行密闭处理,方向同轴式裂解炉2对垃圾进行裂解,上抽板和下抽板能够防止烟气泄露,产生的烟气通过废气风机传入同轴式耐高温耐腐蚀换热器6内进行热量利用,再进入至急速垂直降温冷却塔7内进行降温,对烟气的温度进行控制,主引风机将烟气从吸入至一级喷淋塔9内,进行一次降尘喷淋处理,再进入至高压静电除尘器10内进一步进行降尘处理,再经过二级喷淋塔11进行二次喷淋处理,最后进入烟气脱白排放器12内进行净化排放。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7)

1.生活垃圾裂解气化处理系统,包括进料系统、分解系统、烟气换向系统、换热系统、冷却系统、喷淋系统、除尘系统、烟气排放系统和生活垃圾裂解气化处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系统包括进料箱(1),所述分解系统包括方向同轴式裂解炉(2)和预热风机(3),所述烟气换向系统包括同步烟气换向阀装置(4)和废气风机(5),所述换热系统包括同轴式耐高温耐腐蚀换热器(6),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急速垂直降温冷却塔(7)和逆流式玻璃钢冷却塔(14),所述喷淋系统包括一级喷淋塔(9)和二级喷淋塔(11),所述除尘系统包括高压静电除尘器(10),所述烟气排放系统包括烟气脱白排放器(12)和烟囱(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垃圾裂解气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箱(1)包括有导料槽、上抽板、上密封槽、两个油缸、下抽板、下密封槽和储料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垃圾裂解气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箱(1)与方向同轴式裂解炉(2)相连接,所述预热风机(3)安装在方向同轴式裂解炉(2)的一侧面,所述方向同轴式裂解炉(2)的内部设置有同轴式一燃室、同轴式二燃室和补氧器,所述补氧器的内部安装有补氧管和废气管,所述补氧管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风帽,所述补氧管的位置在废气管的上方,所述补氧器的上下两表面均安装有保护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垃圾裂解气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烟气换向阀装置(4)与废气风机(5)相连接,所述同步烟气换向阀装置(4)包括进料装置、第一连接管、电动翻板阀、防爆口、气态焦油防凝固装置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方向同轴式裂解炉(2)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活垃圾裂解气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式耐高温耐腐蚀换热器(6)包括耐高温浇注料、烟气进口、耐高温镀膜、烟气出口、空气进口和烟气出口,所述耐高温浇注料与方向同轴式裂解炉(2)相连接,所述空气进口与废气风机(5)相连接,所述烟气出口与气态焦油防凝固装置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活垃圾裂解气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急速垂直降温冷却塔(7)包括冷却水仓,所述冷却水仓通过烟气进口与同轴式耐高温耐腐蚀换热器(6)相连接,所述冷却水仓的一侧面安装有冷却水进口,且冷却水仓的另一侧面安装有冷却水出口,所述冷却水仓通过烟气出口与主引风机(8)相连接,所述逆流式玻璃钢冷却塔(14)连接有节能废液低温蒸发器(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垃圾裂解气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脱白排放器(12)的上表面安装有烟气出口管,所述烟气出口管与烟囱(13)相连接,所述烟气脱白排放器(12)的周侧面连接有热空气进口管、热空气出口管和烟气进口管,所述烟气脱白排放器(12)的内部安装有换热管。
CN202122634968.8U 2021-10-29 2021-10-29 生活垃圾裂解气化处理系统 Active CN2160477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34968.8U CN216047713U (zh) 2021-10-29 2021-10-29 生活垃圾裂解气化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34968.8U CN216047713U (zh) 2021-10-29 2021-10-29 生活垃圾裂解气化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47713U true CN216047713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612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34968.8U Active CN216047713U (zh) 2021-10-29 2021-10-29 生活垃圾裂解气化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477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5279B (zh) 一种废轮胎固定床气化炉及气化方法
CN210291900U (zh) 一种处理含盐废液和废气的水冷夹套焚烧装置
CN101037193A (zh) 电炉法生产黄磷的工艺和装置
CN211119357U (zh)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设备
CN108517387A (zh) 一种转炉煤气净化及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16192462U (zh) 一种转炉干法除尘排烟系统
CN110594755A (zh) 一种基于纯氧燃烧的垃圾焚烧厂用飞灰熔融系统
CN216047713U (zh) 生活垃圾裂解气化处理系统
CN206669750U (zh) 节能型等离子体危险废物处置系统
CN111575435A (zh) 超洁净煤气回收的转炉一次干法除尘系统和方法
CN2682293Y (zh) 医疗废物热解焚烧处理装置
CN107435934A (zh) 一种生活垃圾连续化热解、灰化环保处理装置
CN212560337U (zh) 超洁净煤气回收的转炉一次干法除尘系统
CN111792859B (zh) 一种减少窑筒体表面热损失和无窑头余风热焓损失的水泥生产系统
CN201348262Y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余热回用装置
CN201437987U (zh) 一种废气焚烧炉
CN2545487Y (zh) 双层钢板空心墙结构的垃圾焚烧炉
CN113945099A (zh) 一种电炉烟气余热利用方法及系统
CN211345318U (zh) 一种垃圾处理装置
CN111089499A (zh) 火化炉烟气低温空气交换器及降温方法
CN209084786U (zh) 一种垃圾焚烧灰渣冷却系统
CN208090694U (zh) 挥发性有机气体焚烧处置成套装置
CN201228964Y (zh) 一种分选式冷渣机
CN202157087U (zh) 一种高效电炉炼钢系统
CN211346390U (zh) 一种废钢连续预热的烟气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