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41868U - 一种锥形体的吸音扩散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锥形体的吸音扩散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41868U
CN216041868U CN202122651111.7U CN202122651111U CN216041868U CN 216041868 U CN216041868 U CN 216041868U CN 202122651111 U CN202122651111 U CN 202122651111U CN 216041868 U CN216041868 U CN 2160418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ffuser
sound
sound absorption
diffusion
c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5111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祥淇
王加夏
詹詒皓
罗泽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b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b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b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b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5111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418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418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418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锥形体的吸音扩散体,包括扩散本体、吸音层和基板,所述扩散本体与所述基板之间形成密闭空腔,所述吸音层填充在所述密闭空腔中;其中,所述扩散本体具有填充面和扩散面,所述扩散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区域,每个所述第一区域均设有向外凸起的锥形体结构,每个所述锥形体结构在其棱边位置上开设有孔状结构,使得声音能够穿过所述孔状结构后进入所述吸音层被吸收。

Description

一种锥形体的吸音扩散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学材料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锥形体的吸音扩散体。
背景技术
声音在室内墙壁之间来回反射叠加,会形成驻波,导致混响时间过长,声音浑浊不清,影响声音品质,尤其是声波经过光滑面反射后,所有的声能都将沿同一方向反射,使室内混响时间加长,声音久久不能消散,从而导致室内声音的清晰度不够,难以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锥形体的吸音扩散体,能够通过锥形体结构及孔状结构兼具扩散、吸音两种特性,以吸收多余反射声,可提高声音的清晰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锥形体扩散体,包括扩散本体、吸音层和基板,所述扩散本体与所述基板之间形成密闭空腔,所述吸音层填充在所述密闭空腔中;
其中,所述扩散本体具有填充面和扩散面,所述扩散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区域,每个所述第一区域均设有向外凸起的锥形体结构,每个所述锥形体结构在其棱边位置上开设有孔状结构,使得声音能够穿过所述孔状结构后进入所述吸音层被吸收。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扩散体中,设置在每个所述第一区域上的锥形体结构的棱边数量均不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扩散体中,设置在每个所述第一区域上的锥形体结构的高度均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扩散体中,所述锥形体结构的厚度与所述扩散面的厚度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扩散体中,所述孔状结构设置在所述锥形体结构在棱边相交于锥顶的位置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扩散体中,所述孔状结构的形状呈星形状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扩散体中,所述孔状结构包括间隔排列的圆孔,所述圆孔沿所述锥形体结构的棱边排布。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扩散体中,所述吸音层包括聚氨酯发泡填充物。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扩散体中,所述吸音层为多孔结构的吸音层。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扩散体中,所述扩散本体上具有环绕所述扩散本体周侧的裙边,所述裙边上设置有安装孔,用于扩散体的固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设计了一种锥形体的吸音扩散体,包括扩散本体、吸音层和基板,扩散本体具有填充面和扩散面,扩散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向外凸起的锥形体结构,每个锥形体结构在其棱边位置上开设有孔状结构,使得声音能够穿过孔状结构后进入吸音层被吸收,以确保扩散体能够同时兼具扩散、吸音两种特性,从而可以吸收多余反射声,以提高声音的清晰度。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扩散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扩散体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扩散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扩散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扩散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的扩散本体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的吸音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的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8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锥形体的吸音扩散体,包括扩散本体10、吸音层30和基板20,其中,扩散本体10与基板20之间形成密闭空腔122,吸音层30填充在密闭空腔中,使得扩散本体10、吸音层30及基板20三者之间组成统一整体,声音能够通过扩散本体10被吸音层30吸收,简化了扩散体的制造过程,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对低频噪声进行深度处理,使用户能够享受到更好的高频音质。
在本实施方式中,扩散本体10具有填充面12和扩散面11,扩散面11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区域,每个第一区域均设有向外凸起的锥形体结构,每个锥形体结构在其棱边位置上开设有孔状结构111,使得声音能够穿过孔状结构111后进入吸音层30被吸收。
示例性的,在扩散体应用于录音棚、视听室或微型KTV房等建筑物后,当声源发出相应的声音时,部分低频声音以声波形式传递至扩散面11,因为扩散面11上设置有孔状结构111,孔状结构111的内侧设置有吸音层30。即低频声音穿过孔状结构111进入吸音层30后,吸音层30能够使得低频声音由声能逐渐消耗尽,从而起到吸音效果,而身处在由多块扩散体组装形成空间内的用户,能够听到声源更多的高频声音,即高频声音可以变得更加清晰以及用户对声源的定位更准确。
其中,扩散本体10设置有锥形体结构,锥形体结构的锥顶能够适用于强气流环境,主要对象是高质量消声室,对低频的吸收更为有效,能消除驻波,达到杜绝回声的要求,低截止频率吸声系数大于0.99。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扩散本体10、吸音层30及基板20三者相连形成可一体成型的结构,在制造过程中,可以通过模具设计一体注塑成型,从而可以避免独立制造后相连时的精度误差,简化生产制造工艺。
此外,通过模具精度即可保证制造精度,可减低生产工作量且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提高生产效率。
与此同时,扩散本体10与基板20之间可以设置提高扩散体的整体结构强度的隔板或加强肋。
需要说明的是,扩散本体10的表面设置的孔状结构111是通过一体结构成型而得,以保证孔状结构111的结构强度,同时也可以节省后续加工时间以及提高生产效率。避免通过钻孔或通过其他方式在扩散本体10上制造出相应的孔状结构111,因为这样往往容易造成扩散本体10开裂或者长期使用时孔状结构111结构不稳定,最终影响后期使用的吸音和隔音的效果。
其中,孔状结构111可以设置在锥形体结构的棱边的任何一个位置上,例如,孔状结构111沿棱边底部到顶部间隔设置,或者孔状结构111设置在棱边的顶部,以便声音能够穿过孔状结构111后进入吸音层30被吸收。
在其中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锥形体结构的底部与顶部之间高度相差为15~25mm,且锥形体结构的数量为多个,每个锥形体结构的高度均相同而棱边的数量却不尽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锥形体结构的内部掏空而保留相同的壁厚,孔状结构111为设置在锥形体结构相交在锥顶的位置上,呈星形槽形状。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设置在每个第一区域上的锥形体结构的棱边数量均不相等。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设置在每个第一区域上的锥形体结构的高度均相等。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锥形体结构的厚度与扩散面的厚度相等,均小于1mm,其中,扩散本体10的侧壁厚度为10-15mm。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孔状结构111设置在锥形体结构在棱边相交于锥顶的位置上。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孔状结构111的形状呈星形状结构。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孔状结构111包括间隔排列的圆孔,圆孔沿锥形体结构的棱边排布。
示例性的,扩散体的整体高度为80-90mm,扩散体的长度及宽度均为550-600mm,其中,扩散本体10的尺寸与扩散体的尺寸相同,吸音层30的厚度为20-30mm,吸音层30的长度和宽度与密闭空腔122的长度和宽度相适配,均为570-580mm,基板20的厚度为8-10mm,基板20的长度和宽度与吸音层30的长度和宽度相适配。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吸音层30包括聚氨酯发泡填充物,聚氨酯发泡填充物内部为多孔结构,这样使得低频声音从孔状结构111进入聚氨酯填充物内部后,低频声音沿着多孔结构的内部孔道或者缝隙进行移动而最终被吸收。
此外,在模具一次性注塑成功后,只需在扩散本体10和基板20之间填充聚氨酯发泡填充物,这样使得扩散体的制造过程进一步简化,且扩散体的整体结构强度进一步提高。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吸音层30为多孔结构的吸音层。
应当说明的是,扩散本体10由吸声系数较低的材料制成,吸音层30还可以为吸音棉,基板20可以为聚酯纤维板,本申请不加以限制。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扩散本体10上具有环绕扩散本体10周侧的裙边121,裙边121上设置有安装孔1211,安装孔1211用于扩散体的固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上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上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Claims (10)

1.一种锥形体的吸音扩散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扩散本体、吸音层和基板,所述扩散本体与所述基板之间形成密闭空腔,所述吸音层填充在所述密闭空腔中;
其中,所述扩散本体具有填充面和扩散面,所述扩散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区域,每个所述第一区域均设有向外凸起的锥形体结构,每个所述锥形体结构在其棱边位置上开设有孔状结构,使得声音能够穿过所述孔状结构后进入所述吸音层被吸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体,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每个所述第一区域上的锥形体结构的棱边数量均不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体,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每个所述第一区域上的锥形体结构的高度均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扩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体结构的厚度与所述扩散面的厚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状结构设置在所述锥形体结构在棱边相交于锥顶的位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扩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状结构的形状呈星形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状结构包括间隔排列的圆孔,所述圆孔沿所述锥形体结构的棱边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层包括聚氨酯发泡填充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层为多孔结构的吸音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本体上具有环绕所述扩散本体周侧的裙边,所述裙边上设置有安装孔,用于扩散体的固定。
CN202122651111.7U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锥形体的吸音扩散体 Active CN2160418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51111.7U CN216041868U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锥形体的吸音扩散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51111.7U CN216041868U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锥形体的吸音扩散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41868U true CN216041868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612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51111.7U Active CN216041868U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锥形体的吸音扩散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418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127751A (en) Loudspeaker with rigid foamed back-cavity
JPH08505581A (ja) 吸音用成形材
EP3506254B1 (en) Soundproof structure
TW201830376A (zh) 車用噪音衰減裝飾部件及其用途
US20160088379A1 (en) Integrated speakers
CN216041868U (zh) 一种锥形体的吸音扩散体
US20120145479A1 (en) Sound absorbing body
JP2009167702A (ja) 吸音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6195609U (zh) 一种曲面形状的吸音扩散体
US9807496B1 (en) In-wall or in-ceiling speaker enclosure and associated method
CN217197227U (zh) 一种高吸音隔音垫
CN217679971U (zh) 一种建筑用隔音建筑板
JP2019184798A (ja) 吸音部材及び自動車内装品
CN211314239U (zh) 一种长距离隧道内的减噪声设备
CN216239297U (zh) 微发泡吸音复合石膏板
JP2009094706A (ja) スピーカシステムおよびスピーカ用ボックス
EP0097061A1 (en) Loudspeaker enclosures
JPH04157900A (ja) パネルスピーカ
CN218060820U (zh) 一种多面吸音扩散体
CN217280024U (zh) 布艺角位低频吸音体
CN216041869U (zh) 一种蜂巢结构的声学扩散体
CN219298503U (zh) 一种吸声构件及消声室
JP2020122917A (ja) 吸音材
CN218351120U (zh) 吸音装置
CN217204727U (zh) 声学角位低频吸音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