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38470U - 夹具转运小车及夹具下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夹具转运小车及夹具下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38470U
CN216038470U CN202122353772.1U CN202122353772U CN216038470U CN 216038470 U CN216038470 U CN 216038470U CN 202122353772 U CN202122353772 U CN 202122353772U CN 216038470 U CN216038470 U CN 2160384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
trolley
port
guide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5377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显鑫
朱志华
易明深
陈汇雨
胡增超
赵建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Guangxi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Guangxi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Guangxi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5377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384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384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384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夹具转运小车及夹具下线装置。夹具转运小车包括上车体、下车体以及连在上车体和下车体之间用以升降上车体的升降部件,上车体和下车体之间形成多组定位副,各组定位副的高度位置不同,用于将上车体定位在不同高度位置,上车体设有滚筒组件。夹具下线装置包括夹具转运小车和用于将夹具转运小车导引到正对夹具下线口的位置的导引槽和安装在生产线的地台凹坑中的支撑机构。该夹具转运小车适用于多种生产线的夹具更换作业,通用性高,且使夹具更换操作省力且快捷。该夹具转运装置使夹具转运小车能快速准确地到达正对夹具下线口的位置且使夹具转运小车能更靠近夹具下线口,从而方便夹具下线。

Description

夹具转运小车及夹具下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夹具转运小车及包括该夹具转运小车的夹具下线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产品的机械生产线中(比如汽车钣金件的焊接生产线)利用夹具夹持零件,进行完一道工序后,辊床将夹具带动到下一工位上,以进行下一道工序,进行完最后一道工序后辊床将夹具通过生产线底部的地台凹坑送回到初始工位上。
通常同一生产线会生产不同规格的产品,所以需要更换夹具。通常更换夹具的过程是:将辊床上的现有夹具自辊床下线口区域滑移到夹具转运小车上,由夹具转运小车转运下线,然后再将新的夹具滑装到辊床上。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夹具转运小车,所述夹具转运小车包括上车体、下车体以及连在所述上车体和下车体之间用以升降所述上车体的升降部件,所述上车体和所述下车体之间形成多组定位副,各组定位副的高度位置不同,用于将所述上车体定位在不同高度位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下车体和所述上车体之间形成多组导向副,所述导向副在所述上车体升降过程中起竖直导向作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车体包括上框架和安装于所述上框架的滚筒组件,所述滚筒组件的滚筒的轴线沿横向延伸,所述滚筒能相对所述上框架绕自身轴线旋转,以辅助夹具沿纵向滑动到所述上车体上或者滑离所述上车体。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滚筒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上框架的连接轴、套装在所述连接轴外的轴承、套装在所述轴承外的内滚筒和套装在所述内滚筒外的外滚筒。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车体包括锁止组件和止挡在夹具两侧以限制夹具纵向滑动的止挡组件,所述锁止组件和所述止挡组件均安装于所述上框架,至少止挡在夹具一侧的所述止挡组件能相对所述上框架翻转到非止挡位置或止挡位置,翻转到止挡位置时由所述锁止组件锁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夹具转运小车还包括车轮和把手,所述车轮安装于所述下车体且至少顶部位于所述下车体的下框架内部,所述把手安装于所述下车体的一横向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夹具转运小车还包括导轮,所述导轮安装在所述下车体的两纵向侧。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夹具下线装置,所述夹具下线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夹具转运小车,还包括导引槽;所述导引槽布置在夹具下线口附近,用于将所述夹具转运小车导引到正对夹具下线口的位置;所述导引槽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沿靠近夹具下线口的方向渐缩,使所述导引槽的一端端口为小端口,另一端端口为大端口;所述导引槽的小端口正对夹具下线口。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夹具下线装置还包括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一端端口与所述导引槽的小端口对接,所述限位槽的两侧壁相互平行,分别与安装在所述下车体的两纵向侧的导轮接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夹具下线装置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安装在生产线底部的地台凹坑中,所述支撑机构的顶部支撑面与地台顶面平齐,所述导引槽和所述限位槽安装所述支撑机构的顶部支撑面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具转运小车因为承载面高度可调,所以能适用于辊床承载面高度不同的多种生产线的夹具更换作业,通用性较高。且该夹具转运小车由于设有滚筒组件,仅用较小的力就能够将夹具推到夹具转运小车上或者从夹具转运小车上推下,因而使得夹具更换操作更省力且更快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具下线装置处具有夹具转运小车的上述优势外,还因为设有导引槽和限位槽,能够使夹具转运小车能快速准确地到达正对夹具下线口的位置,还因为设有支撑机构,能使夹具转运小车到达更靠近夹具下线口的位置,从而方便夹具下线。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具转运小车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夹具转运小车的上车体的示意图;
图4为上车体的滚筒组件的爆炸图;
图5为上车体的前止挡组件的放大图;
图6为夹具转运小车的下车体、升降部件、车轮、把手、导轮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具下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8为夹具下线装置安装在夹具下线口附近的示意图;
图9为夹具下线装置的导引槽和限位槽一侧侧壁的示意图;
图10为夹具下线装置的支撑机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夹具转运小车;
11上车体;111上框架;112上加强梁;113滚筒组件,113a连接轴,113b轴承,113c内滚筒,113d外滚筒,113e支撑块;114止挡组件,114a支臂,114b缓冲块;115锁止组件,115a锁体,A锁槽,B销孔,115b锁臂;116导向孔;117定位孔;
12下车体;121下框架,122下加强梁;123定位支臂;124定位销;125导向柱;
13升降部件;14车轮;15把手;16导轮;
200夹具下线装置;
21导引槽,22限位槽;
23支撑机构,23a顶板,23b支撑立梁,23c支撑横梁,23d可调支脚,23e底板,23f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更换夹具时,先将生产线上的夹具下线,然后再将另一夹具滑装到生产线上。夹具下线时,将夹具转运小车100推到生产线的夹具下线口附近,并使其正对夹具下线口,然后将生产线的辊床上的夹具推到夹具转运小车100上,由夹具转运小车100将夹具转运到夹具存放区域。反之,夹具上线时,由夹具转运小车100将夹具转运到生产线附近。
若让夹具转运小车100的承载面和生产线的辊床的承载面同高,则夹具可以被平推到夹具转运小车100上,这样,更换夹具更省力。而不同生产线的辊床的承载面的高度不尽相同。
为此,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夹具转运小车100,该夹具转运小车100的承载面的高度可调,从而能根据生产线的辊床的承载面高度适应性地调节夹具转运小车100的承载面的高度,使两者同高,因此,该夹具转运小车100适用于辊床承载面高度不同的多种生产线的夹具更换作业,通用性较高。
具体的,如图1和图2,该夹具转运小车100包括上车体11、下车体12以及连在上车体11和下车体12之间的升降部件13。升降部件13用于升降上车体11。升降部件13可以采用千斤顶等压力式升降部件13或者齿轮传动式升降部件13。升降部件13可以与上车体11的上框架111和下车体12的下框架121焊接固定。
夹具转运小车100的承载面设于上车体11,因而升降部件13升降上车体11时,夹具转运小车100的承载面的高度随之变化。
并且,上车体11和下车体12之间形成多组定位副,各组定位副的高度位置不同。当上车体11被升降到目标高度位置后,由相应的定位副将上车体11定位在该目标高度位置。
图示方案中,如图3和图6,上车体11的上框架111的两纵梁设有定位孔117。下车体12的下框架121的两纵梁安装有定位支臂123。定位支臂123的不同高度位置处设有通孔。上车体11升降到目标高度位置后,其定位孔117与定位支臂123的一个通孔对齐,定位销124穿过该通孔和定位孔117。定位销124和定位孔117构建形成上述定位副。这种孔销式定位副结构简单且定位可靠,当然,定位副不局限孔销形式,比如也可以是卡扣形式。
图示方案中,如图3,上车体11的上框架111的两纵梁之间连有多根(图中为三根)上加强梁112,如图6,下车体12的下框架121的两纵梁之间连有多根(图中为三根)下加强梁122,起到增加结构强度作用,保障强度满足承载夹具需求。
进一步的,下车体12和上车体11之间还可以形成多组导向副,导向副在上车体11升降过程中起竖直导向作用,以防上车体11升降过程中出现偏斜。
图示方案中,如图3和图6,下框架121的后横梁设有两根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导向柱125,上框架111的后横梁设有两个导向孔116,两根导向柱125分别适配地插装在两个导向孔116中,实现竖直导向。两根导向柱125和两个导向孔116分别构建形成两组导向副。这种孔柱式导向副结构简单,当然,导向副不局限孔柱形式,比如也可以是导轨滑块形式。
进一步的,如图3,上车体11还可以设置滚筒组件113,滚筒组件113安装于上框架111。滚筒组件113的滚筒的轴线沿横向延伸,滚筒能相对上框架111绕自身轴线旋转。这样设计,夹具能借助滚筒组件113的旋转而轻松地滑到上车体11上或者滑离上车体11,设置滚筒组件113使得仅用较小的力就能够推动夹具,因而夹具更换操作更省力且更快捷。
详细的,如图4,滚筒组件113包括连接轴113a、轴承113b、内滚筒113c、外滚筒113d以及支撑块113e。两个支撑块113e分别安装于上框架111的两纵梁,两个支撑块113e上设有凹口。连接轴113a的两端分别支撑在两个支撑块113e的凹口中。连接轴113a的两端各套装一轴承113b,两轴承113b外各套装一内滚筒113c,两内滚筒113c外各套装一外滚筒113d。夹具支撑在外滚筒113d的外周面上。推动夹具时,外滚筒113d随之旋转,带动内滚筒113c以及轴承113b的外圈一起旋转。这种结构的滚筒组件113,即便夹具的重量较大,外滚筒113d和内滚筒113c也能顺滑旋转,而不会受压卡滞。
进一步的,如图3,上车体11还可以设置锁止组件115和至少两组止挡组件114,止挡组件114安装于上框架111。图中,设置了两组止挡组件114,一组安装在上框架111的前横梁,另一组止挡组件114安装于上框架111的后横梁,两组止挡组件114分别止挡在夹具的前后两侧,用以限制夹具沿纵向滑动,以避免夹具从上车体11上滑落下来。其中,安装于上框架111的前横梁的止挡组件114能相对上框架111翻转到止挡位置或者非止挡位置,翻转到止挡位置时由锁止组件115锁止,锁止后,无法相对上框架111翻转。翻转到非止挡位置时,止挡组件114位于夹具转运小车100的承载面以下,以避免干涉夹具滑到上车体11上。
详细的,止挡组件114包括支臂114a和缓冲块114b,缓冲块114b安装于支臂114a,支臂114a安装于上框架111。缓冲块114b可以采用聚氨酯等柔性材质,起到缓冲降噪和防止压伤夹具的作用。
详细的,如图5,锁止组件115包括锁体115a和锁臂115b。锁体115a安装于下框架121的前横梁,锁体115a上设有锁槽A和销孔B。锁臂115b可旋转地安装于锁体115a,能相对锁体115a旋转到锁止位置或解锁位置。可翻转的止挡组件114通过锁体115a间接地安装于上框架111。具体是:止挡组件114的支臂114a通过销轴与锁体115a的销孔B可旋转连接,能绕销轴的轴线向前或向后翻转。
当需要止挡夹具时,将止挡组件114的支臂114a向后翻转到止挡位置,此时,锁槽A位于支臂114a前侧,支臂114a的后侧与锁体115a抵触,从而无法继续向后翻转;然后将锁臂115b旋转到锁槽A中,这时,支臂114a的前侧受锁臂115b止挡,从而也无法向前翻转,以此实现锁止。
当需要将夹具滑移到夹具转运小车100上或者将夹具从夹具转运小车100上滑离时,旋转锁臂115b,使其脱出锁槽A到达不再止挡支臂114a的位置,实现解锁,然后将支臂114a向前翻转到非止挡位置。
上述结构的锁止组件115结构简单且锁止可靠,当然,实际实施中,锁止组件115的结构不限于此,只要能锁止和解锁的结构即可。
进一步的,如图6,夹具转运小车100还包括车轮14和把手15,把手15安装在下框架121的一横向侧(图中后侧)。车轮14安装于下框架121,且至少顶部位于下框架121内部,这样设计集成度比较好,且下车体12和车轮14的总高较小,使得上车体11的承载面能够与较矮的辊床的承载面对齐。至少一个车轮14配有刹车部件。
进一步的,如图6,夹具转运小车100还包括导轮16。导轮16安装在下车体12的两纵向侧,图中,下框架121的两纵梁外侧各安装有一组导轮16。
此外,本方案还提供一种夹具下线装置200,该夹具下线装置200包括上述夹具转运小车100。
夹具下线时,将夹具转运小车100推到生产线的夹具下线口附近,并使其正对夹具下线口,如果夹具转运小车100没有正对夹具下线口,则将夹具滑推到夹具转运小车100上后,夹具的一侧得不到支撑,有倾倒风险,以往,作业过程中,需多次调整夹具转运小车100的位置,方可使其正对生产线的夹具下线口,导致更换夹具的过程用时长,影响生产效率。
为此,如图7,该夹具下线装置200还设有导引槽21。导引槽21安装在夹具下线口附近,用于将夹具转运小车100导引到正对夹具下线口的位置。
具体的,如图7和图9,导引槽21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沿靠近夹具下线口的方向渐缩,从而使导引槽21远离夹具下线口的一端端口为大端口,靠近夹具下线口的一端端口为小端口。导引槽21的小端口正对夹具下线口,也就是说,导引槽21的小端口的纵向中心线和夹具下线口的纵向中心线重合。
夹具下线时,将夹具转运小车100经导引槽21的大端口推入导引槽21,然后继续推到小端口处,在小端口处的导引槽21的两侧壁的限位下,夹具转运小车100对准夹具下线口。这样设计,省去了反复调整小车位置的过程,因而缩短了更换夹具的时长,提升了生产效率。
如图7和图9,出于更好地限位推到小端口处的夹具转运小车100的目的,还在导引槽21的小端口处设置了限位槽22,限位槽22的一端端口与导引槽21的小端端口对接,限位槽22的两侧壁相互平行。限位槽22的两侧壁与夹具转运小车100的两纵向侧导轮16接触,从而能使夹具转运小车100沿限位槽22的两侧壁向夹具下线口行进,而不会歪斜。
进一步的,夹具下线装置200还可以设置支撑机构23。如图8,支撑机构23安装在生产线底部的地台凹坑中,支撑机构23的顶部支撑面与地台顶面平齐。地台可以是高于地面的凸台,也可以是地面本身。
导引槽21和限位槽22的两侧壁通过支基安装支撑机构23的顶部支撑面上。支撑机构23能给导引槽21和限位槽22提供安装基础,并且,支撑机构23能填平凹坑的一部分,使得夹具转运小车100能行进到更靠近夹具下线口的位置。
如图10,支撑机构23主要包括顶板23a、支撑立梁23b、支撑横梁23c、可调支脚23d、底板23e和连接块23f。支撑横梁23c连在相互间隔的支撑立梁23b之间,支撑立梁23b连在顶板23a和底板23e之间,可调支脚23d连在支撑立梁23b和底板23e之间。底板23e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地台凹坑的底面上。通过调节可调支脚23d的高度来调平顶板23a,调平后,将连接块23f焊接在支撑立梁23b和底板23e之间,起到加固和定位作用。这种支撑机构23,支撑可靠且装配时能实现顶板23a的调平。当然,支撑机构23的结构不限于此,只要能起到支撑作用的结构均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夹具转运小车及夹具下线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夹具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转运小车(100)包括上车体(11)、下车体(12)以及连在所述上车体(11)和下车体(12)之间用以升降所述上车体(11)的升降部件(13),所述上车体(11)和所述下车体(12)之间形成多组定位副,各组定位副的高度位置不同,用于将所述上车体(11)定位在不同高度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车体(12)和所述上车体(11)之间形成多组导向副,所述导向副在所述上车体(11)升降过程中起竖直导向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体(11)包括上框架(111)和安装于所述上框架(111)的滚筒组件(113),所述滚筒组件(113)的滚筒的轴线沿横向延伸,所述滚筒能相对所述上框架(111)绕自身轴线旋转,以辅助夹具沿纵向滑动到所述上车体(11)上或者滑离所述上车体(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具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组件(113)包括安装于所述上框架(111)的连接轴(113a)、套装在所述连接轴(113a)外的轴承(113b)、套装在所述轴承(113b)外的内滚筒(113c)和套装在所述内滚筒(113c)外的外滚筒(113d)。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具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体(11)包括锁止组件(115)和止挡在夹具两侧以限制夹具纵向滑动的止挡组件(114),所述锁止组件(115)和所述止挡组件(114)均安装于所述上框架(111),至少止挡在夹具一侧的所述止挡组件(114)能相对所述上框架(111)翻转到非止挡位置或止挡位置,翻转到止挡位置时由所述锁止组件(115)锁止。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夹具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转运小车(100)还包括车轮(14)和把手(15),所述车轮(14)安装于所述下车体(12)且至少顶部位于所述下车体(12)的下框架(121)内部,所述把手(15)安装于所述下车体(12)的一横向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具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转运小车(100)还包括导轮(16),所述导轮(16)安装在所述下车体(12)的两纵向侧。
8.夹具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下线装置(200)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夹具转运小车(100),还包括导引槽(21);所述导引槽(21)布置在夹具下线口附近,用于将所述夹具转运小车(100)导引到正对夹具下线口的位置;所述导引槽(21)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沿靠近夹具下线口的方向渐缩,使所述导引槽(21)的一端端口为小端口,另一端端口为大端口;所述导引槽(21)的小端口正对夹具下线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具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下线装置(200)还包括限位槽(22),所述限位槽(22)的一端端口与所述导引槽(21)的小端口对接,所述限位槽(22)的两侧壁相互平行,分别与安装在所述下车体(12)的两纵向侧的导轮(16)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夹具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下线装置(200)还包括支撑机构(23),所述支撑机构(23)安装在生产线底部的地台凹坑中,所述支撑机构(23)的顶部支撑面与地台顶面平齐,所述导引槽(21)和所述限位槽(22)安装所述支撑机构(23)的顶部支撑面上。
CN202122353772.1U 2021-09-27 2021-09-27 夹具转运小车及夹具下线装置 Active CN2160384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53772.1U CN216038470U (zh) 2021-09-27 2021-09-27 夹具转运小车及夹具下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53772.1U CN216038470U (zh) 2021-09-27 2021-09-27 夹具转运小车及夹具下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38470U true CN216038470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547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53772.1U Active CN216038470U (zh) 2021-09-27 2021-09-27 夹具转运小车及夹具下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384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61722B2 (en) Elevating transport apparatus
JP4189685B2 (ja) 台車式搬送装置
JP6994236B2 (ja) 車両のリフト搬送台車、縦列無人走行台車、車両縦列駐車システムおよび車両縦列駐車方法
GB2196593A (en) Transporting a vehicle bodies in assembly line
CN111891198B (zh) 一种料件批量加工生产转运传输机构
JP6217927B2 (ja) 台車式搬送装置
CN216038470U (zh) 夹具转运小车及夹具下线装置
CN117399881B (zh) 一种大型钢吊车梁组拼时腹板与翼板垂直对接装置
CN109625122B (zh) 具有提升功能的agv驱动、以及agv小车
JP2019014575A (ja) 荷役車両
JP2007302242A (ja) 台車式搬送装置
CN212047513U (zh) 一种中转车
WO2021057615A1 (en) Tooling change-over apparatus
WO2013111663A1 (ja) 車体移送装置
CN111409680A (zh) 中转车
CN112282800B (zh) 隧洞钢模台车的抱轨式锁紧装置及操作方法
CN113263276B (zh) 一种泵车前支腿生产线
JPH0780565B2 (ja) 搬送台車上のワ−ク位置決め装置
CN116654752A (zh) 一种玻璃助力转运设备
JP4648555B2 (ja) 車輪の仮圧入設備
CN217596413U (zh) 一种用于桁架楼层板的预装装置
CN218261809U (zh) 一种电芯模组转运上下料小车
JPH0810530Y2 (ja) 金型等の交換台車の位置決め停止装置
CN214348646U (zh) 机架更换车及其系统
CN217050303U (zh) 一种轨道搬运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