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33976U - 一种扶手顶座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扶手顶座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33976U
CN216033976U CN202122078516.6U CN202122078516U CN216033976U CN 216033976 U CN216033976 U CN 216033976U CN 202122078516 U CN202122078516 U CN 202122078516U CN 216033976 U CN216033976 U CN 2160339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rest
top seat
main body
footstock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7851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玉存
廉铭
王大海
缪雷
陈绵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7851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339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339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339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扶手顶座及车辆,该扶手顶座包括顶座主体,顶座主体的内部具有腔体,顶座主体的顶部设置有过线孔,过线孔与腔体连通,顶座主体连接内部具有中空通道的扶手管,腔体和中空通道连通;和斜固定顶板,斜固定顶板具有与过线孔连通的线束导槽,斜固定顶板的一端与顶座主体连接,斜固定顶板的另一端和顶座安装块固定连接,顶座安装块与风道顶部型材连接。本申请对线束的隐藏性较好,提高了内饰的整体性,避免了线束通过扶手顶座时穿过顶座颈部较长的通道,增大了过线孔,有效解决了扶手顶座穿线困难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扶手顶座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扶手顶座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公交车使用的扶手顶座普遍存在线束外漏;由于顶座颈部设计有线束过线孔并且垂直向上拧螺栓固定,所以颈部尺寸较大,导致风道与灯带缝隙较大,固定顶座螺栓外漏,风道顶部型材自攻钉及风道挂板铰链外漏等问题,外观效果较差,缺乏整体感;且扶手顶座处电器线束穿管受颈部过线孔尺寸影响十分困难,甚至正常的线束接插件无法通过,需现场改线,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因此需要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线束隐藏性较好、具备较大过线孔的扶手顶座,扶手顶座应用于车辆,车辆包括车厢和设置于车厢顶部的风道顶部型材,风道顶部型材上设置有顶座安装块,扶手顶座包括顶座主体和斜固定顶板;
其中,顶座主体的内部具有腔体,顶座主体的顶部设置有过线孔,过线孔与腔体连通,顶座主体用于连接内部具有中空通道的扶手管,腔体和中空通道连通;和斜固定顶板,斜固定顶板具有与过线孔连通的线束导槽,斜固定顶板的一端与顶座主体连接,斜固定顶板的另一端通过顶座安装块与风道顶部型材连接。可选地,斜固定顶板的上端设置有顶座安装孔,斜固定顶板与顶座安装块通过穿设于顶座安装孔中的第一紧固件连接。
可选地,斜固定顶板包括与顶座主体连接的连接部和与连接部连接的固定部,其中,固定部与顶座安装块固定连接,固定部朝向顶座安装块的表面与风道顶部型材的表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40°至70°。
可选地,顶座主体是一体成型的;和/或,顶座主体和斜固定顶板一体成型。
可选地,顶座主体与扶手管通过锁紧件锁紧连接;和/或,顶座主体通过焊接方式与扶手管连接。
可选地,腔体设有应力缓冲件,应力缓冲件的外侧壁贴合顶座主体的内侧壁。
可选地,顶座主体的腔体内设置有限位部件。
可选地,顶座主体包括第一壳体和与第一壳体连接的第二壳体,腔体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围合而成,其中,斜固定顶板连接第一壳体。
可选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第一卡接和第二卡接卡接连接;和/或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
可选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接触面设有斜角,斜角配置为: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时能够使扶手管与顶座主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车厢;和风道顶部型材,其设置于车厢顶部;和上述任一项扶手顶座,设置于车厢内,并与风道顶部型材通过顶座安装块连接;和扶手管,扶手管的顶端与顶座主体固定连接,扶手管具有中空通道,中空通道与腔体连通;线束,所述线束穿设于所述扶手顶座的线束导槽、所述扶手顶座的过线孔、所述扶手顶座的腔体和所述扶手管的中空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有效减小了风道挂板与灯带之间的缝隙,对顶部型材内部结构及紧固件起到了很好的隐藏效果,提高了顶内饰的整体性;避免了线束通过扶手顶座时穿过顶座颈部较长的通道,且增大了扶手顶座的过线孔,有效的解决了扶手顶座穿线困难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图1为常规扶手顶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常规扶手顶座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的扶手顶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的扶手顶座沿图3中的剖面线BB’所获得的剖视图;图5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的扶手顶座沿图3中的刨面线CC’所获得的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扶手顶座的安装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扶手顶座的装配图;
图8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扶手顶座的爆炸图;
图9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扶手顶座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申请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申请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申请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能够以不同形式实施,而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将使公开彻底和完全,并且将本申请的范围完全地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层和区的尺寸以及相对尺寸可能被夸大。自始至终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应当明白,尽管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这些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不应当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仅用来区分一个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因此,在不脱离本申请教导之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可表示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
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下”、“在...下面”、“下面的”、“在...之下”、“在...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为了方便描述而被使用从而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关系术语意图还包括使用和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
如图1所示的目前常规使用的扶手顶座,扶手顶座包括:扶手顶座本体,扶手顶座本体的上端为水平顶板28,水平顶板28的底面一体连接有连接座24,连接座24的下端一体连接顶座23,顶座23内具有圆柱腔体26,顶座23上设置有两组相互对应的螺栓沉孔和螺母沉孔,螺栓沉孔中设置螺栓25,螺母沉孔中设置螺母27,螺栓25与相对应的螺母27配合连接,连接座24上设有延伸至顶座23顶部的过线孔29,过线孔29连通圆柱腔体26。如图2所示,扶手管33与扶手顶座32连接,扶手顶座32通过顶座固定螺栓35固定,灯罩31和顶骨架30连接,风道挂板34与顶骨架30连接。然而,这种现有的扶手顶座普遍存在线束外漏,由于其过线孔29在连接座24上,过线孔29大小受连接座24尺寸直接影响,为了实现较大的过线孔29,则必然需要增大连接座24尺寸,风道挂板34与灯罩31之间需要设置有缝隙,以供连接座24穿过,而一旦连接座24的尺寸增大,则导致风道挂板34与灯罩31缝隙较大,顶座固定螺栓35外漏,风道顶部型材自攻钉及风道挂板铰链外漏等问题,外观效果较差,缺乏整体感;并且,由于线束直接从过线孔29穿出,存在着十分严重的线束外漏情况,外观较差,缺乏整体感。且扶手顶座处电器线束(如按钮、刷卡机等线束)穿管受颈部过线孔29尺寸影响十分困难,甚至正常的线束接插件无法通过,需现场改线,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申请提出一种新的扶手顶座,下面,参考图3至图9对本申请的扶手顶座的结构进行描述,其中,图3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的扶手顶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的扶手顶座沿图3中的剖面线BB’所获得的剖视图;图5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的扶手顶座沿图3中的刨面线CC’所获得的剖视图;图6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扶手顶座的安装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扶手顶座的装配图;图8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扶手顶座的爆炸图;图9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扶手顶座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扶手顶座,扶手顶座能够隐藏线束,且增大过线孔。扶手顶座应用于车辆,车辆包括车厢和设置于所述车厢顶部的风道顶部型材14,风道顶部型材14上设置有顶座安装块13,扶手顶座包括顶座主体3,顶座主体3的内部具有腔体,顶座主体3的顶部设置有过线孔5,过线孔5与腔体连通,顶座主体3用于连接内部具有中空通道的扶手管9,腔体和中空通道连通;和斜固定顶板22,斜固定顶板22具有与过线孔5连通的线束导槽7,斜固定顶板22的一端与顶座主体3连接,斜固定顶板22的另一端和顶座安装块13固定连接,顶座安装块13与风道顶部型材14连接。当扶手顶座固定在风道顶部型材14时。风道顶部型材14能够将线束12压在线束导槽7内。本实用新型有效减小了风道挂板11与灯带之间的缝隙,对顶部型材内部结构及紧固件起到了很好的隐藏效果,提高了顶内饰的整体性和美观性;通过设置线束导槽7,避免了线束通过扶手顶座时穿过顶座颈部较长的通道,且增大了扶手顶座的过线孔,有效的解决了扶手顶座穿线困难问题。
可选地,如图3所示,斜固定顶板22包括与顶座主体3连接的连接部2和与连接部2连接的固定部1,固定部1连接顶座安装块13。连接部2和固定部1可以通过任意适合的方式连接,例如螺接、焊接或者卡接等,或者,连接部2和固定部1是一体成型的。
可选地,顶座主体3和斜固定顶板22(例如连接部)可以通过任意合适的方式连接,如螺接、焊接或者卡接等,或者顶座主体3和斜固定顶板22(例如连接部)是一体成型的。
斜固定顶板22(例如固定部)可以通过任意适合的方式连接顶座安装块13,例如可以通过螺接、焊接等方式,可选地,斜固定顶板22的上端设置有顶座安装孔6,例如固定部1设置有顶座安装孔6,斜固定顶板22与顶座安装块13通过穿设于顶座安装孔6中的紧固件(例如螺钉、或者螺栓)连接。可选地,顶座安装块13可以为滑块,顶座安装块13连接在风道顶部型材14的凹槽内,风道顶部型材14的凹槽可以是滑槽,在安装时,可以将滑块预埋在风道顶部型材14的滑槽内。
如图6所示,将常规的扶手顶座垂直固定结构变为斜固定结构(固定部1),固定部1朝向顶座安装块13的表面与风道顶部型材14的表面之间具有夹角,且该夹角范围可以为40°至70°或进一步可以是45°至60°或者其他任意适合的范围,这种斜固定结构能够很好的避免线束外漏。可选地,固定部1朝向顶座安装块13的表面与风道顶部型材14的表面之间的夹角可以为40°至70°范围内的任意适合的角度,例如可以为40°、45°、50°、55°、60°、65°、70°。如图6所示,在安装时,将顶座安装块13连接至风道顶部型材14,例如当顶座安装块13为滑块时,先将顶座安装块13预埋在风道顶部型材14的滑槽内,再安装风道顶部型材14,然后再将扶手顶座连接顶座安装块13,以使扶手顶座预安装在风道顶部型材14上,在安装扶手顶座的同时,需要同步将线束12穿过过线孔5,将部分线束12压在线束导槽7内,从而避免线束外漏情况,提升顶内饰的美观性和整体感。最后安装挂板及灯带等风道附件。
扶手管9与顶座主体3固定连接以达到为提供乘客扶手的目的。可选地,顶座主体3与扶手管9通过锁紧件4锁紧连接,锁紧件4可以包括穿心锁紧螺钉和/或穿心锁紧螺栓。为了避免扶手管9内穿线过多时,使用锁紧件4所带来的内部线束损伤,可选地,顶座主体3与扶手管9可以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可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顶座主体中的腔体设有能起到缓冲作用的应力缓冲件16,例如,胶套、皮套等,应力缓冲件16的外侧壁贴合顶座主体3的内壁,进而当扶手管9安装于顶座主体3内时,应力缓冲件16位于扶手管9的外侧壁和顶座主体3的内侧壁之间,从而起到应力缓冲作用。
顶座主体3的结构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例如图3所示的结构。顶座主体3的形状可以是任意适合的形状,例如圆柱形、方块形等。
顶座主体3也可以是由至少两个分体结构所组合而成的结构。在一个具体示例中,顶座主体3可以为分体式结构,以满足更大线束接插件结构尺寸的需求,如图8、图9所示,顶座主体3包括第一壳体15和与第一壳体15连接的第二壳体18,顶座主体3的腔体由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18围合而成,其中,斜固定顶板22连接第一壳体15。
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18可以通过任意适合的方式彼此连接为完整的壳体,例如可以通过螺接、卡接、粘接、焊接等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18装配后的扶手顶座如图7所示。可选地,在第一壳体15内表面任意位置设置卡槽结构19和/或倒钩结构20,在第二壳体18对应位置设置能与第一壳体15相配合的倒钩结构20和/或卡槽结构19,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18通过卡槽结构19和倒钩结构20组成卡接结构连接。可选地,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18还可以通过第二紧固件17连接,第二紧固件17可以是螺钉或者螺栓等,如图8所示,第二紧固件17对应的安装孔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18接触面的下部和/或接触面的其他任意位置,可选地,安装孔贯穿第一壳体15的侧壁和第二壳体18的侧壁。
为了使得扶手管9与顶座主体3更好的固定,顶座主体3的腔体内还可以设置有用来限制扶手管9在顶座主体3的腔体内上下移动的限位部件21,如图9所示,可以在第一壳体15和/或第二壳体18内表面任意位置设置限位部件21,例如穿销等,同时在扶手管9设置与穿销对应的孔,穿销插设于扶手管9的对应孔中,从而起到限位和固定作用。另外,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18接触面设有斜角,该斜角配置为:当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18连接时能够使扶手管9与顶座主体3的内侧壁之间形成过盈配合,从而避免了扶手管9和顶座主体3之间的相对运动,也即避免了扶手管9相对顶座主体3晃动。
如图8所示,在安装时,先将第一壳体15固定在风道顶部型材14上,其次将应力缓冲件16安装在扶手管9上,整理线束12穿过第一壳体15穿进扶手管,然后使用限位部件21对扶手管9进行限位定位,最后将第二壳体18与第一壳体15固定,进而完成扶手管9的固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相比常规的圆柱形颈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的斜固定顶板只需满足能够设置线束导槽即可,因此其在径向方向具有更小的尺寸,有效减小了风道挂板与灯带之间的缝隙,对顶部型材内部结构及紧固件起到了很好的隐藏效果,提高了顶内饰的整体性;避免了线束通过扶手顶座时穿过顶座颈部较长的通道,且增大了扶手顶座的过线孔,有效的解决了扶手顶座穿线困难问题,避免了因穿线问题影响生产效率;由于本申请的顶座扶手设置有线束导槽,线束可以设置在线束导槽内,从而能够有效的缩短外漏线束长度,更好的起到线束隐藏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车厢(未示出);车厢内的容纳空间可以用于容纳乘坐车辆的乘客以及容纳座椅、驾驶室等一些车辆所需的设备和部件等。车厢的结构可以为根据车辆的应用场景而设计,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6所示,车辆还包括风道顶部型材14,其设置在车厢顶部,也即设置在车厢内的顶部。当扶手顶座固定在风道顶部型材14时,风道顶部型材14能够将线束12压在线束导槽7内。
车辆还包括前文所述的扶手顶座,其设置于车厢内,并与风道顶部型材14通过顶座安装块13连接,该扶手顶座用于固定扶手管9的顶端。
车辆还包括扶手管9,扶手管9的顶端与扶手顶座固定连接,扶手管9内具有中空通道,中空通道与顶座主体3的腔体连通,扶手管9的底端固定在车厢内的底部支撑板,从而使得扶手管9稳固的固定于车厢内,为车辆的乘客提供扶手或者还可以为车辆例如公交车的刷卡机等提供支撑。
车辆还包括:风道挂板11,风道挂板11与灯带间需要设置有缝隙,以供扶手顶座的连接部2穿过。
车辆还包括灯罩8,灯罩8与风道顶部型材14连接,用以隐藏灯带,美化整体结构的作用。
车辆还包括线束12,线束穿设于扶手顶座的线束导槽7、扶手顶座的过线孔5、扶手顶座的腔体和扶手管9的中空通道。该线束12可以为任意的用于连接车辆内部的电器设备的线束,例如用于连接按钮、刷卡机等的线束。
在安装时,先将顶座安装块13连接至风道顶部型材14,例如当顶座安装块13为滑块时,现将顶座安装块13预埋在风道顶部型材14的滑槽内,再将风道顶部型材14设置在车厢顶部,然后再将扶手顶座连接顶座安装块13,以使扶手顶座预安装在风道顶部型材14上,在安装扶手顶座的同时,需要同步将线束12穿过过线孔5,将部分线束12压在线束导槽7内,最后安装挂板及灯带等风道附件。
可选地,当扶手顶座安装在顶座安装块13时,线束导槽7的槽口朝向与风道挂板向背离的一侧,例如可以大体朝向灯带。
本申请的车辆由于具有前述的扶手顶座,因此具有和前述扶手顶座相同的优点。
尽管这里已经参考附图描述了示例实施例,应理解上述示例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意图将本申请的范围限制于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偏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所有这些改变和修改意在被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所要求的本申请的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扶手顶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顶座应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厢和设置于所述车厢顶部的风道顶部型材,所述风道顶部型材上设置有顶座安装块,所述扶手顶座包括:
顶座主体,所述顶座主体的内部具有腔体,所述顶座主体的顶部设置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与所述腔体连通,所述顶座主体用于连接内部具有中空通道的扶手管,所述腔体和所述中空通道连通;和
斜固定顶板,所述斜固定顶板具有与所述过线孔连通的线束导槽,所述斜固定顶板的一端与顶座主体连接,所述斜固定顶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顶座安装块与所述风道顶部型材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顶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固定顶板的上端设置有顶座安装孔,所述斜固定顶板与所述顶座安装块通过穿设于所述顶座安装孔中的第一紧固件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顶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固定顶板包括与所述顶座主体连接的连接部和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固定部,其中,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顶座安装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朝向所述顶座安装块的表面与所述风道顶部型材的表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40至7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顶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主体是一体成型的;和/或,所述顶座主体和所述斜固定顶板一体成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顶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主体与所述扶手管通过锁紧件锁紧连接;和/或,所述顶座主体通过焊接方式与所述扶手管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顶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设有应力缓冲件,所述应力缓冲件的外侧壁贴合所述顶座主体的内侧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顶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主体的所述腔体内设置有限位部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顶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主体包括第一壳体和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的第二壳体,所述腔体由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围合而成,其中,所述斜固定顶板连接所述第一壳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扶手顶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卡接连接;和/或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扶手顶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接触面设有斜角,所述斜角配置为: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时能够使所述扶手管与所述顶座主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过盈配合。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车厢;
风道顶部型材,其设置于所述车厢顶部;
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扶手顶座,设置于车厢内,并与所述风道顶部型材通过顶座安装块连接;
扶手管,所述扶手管的顶端与所述顶座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扶手管具有中空通道,所述中空通道与所述腔体连通;
线束,所述线束穿设于所述扶手顶座的线束导槽、所述扶手顶座的过线孔、所述扶手顶座的腔体和所述扶手管的中空通道。
CN202122078516.6U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扶手顶座及车辆 Active CN2160339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78516.6U CN216033976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扶手顶座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78516.6U CN216033976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扶手顶座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33976U true CN216033976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623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78516.6U Active CN216033976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扶手顶座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339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11184U (zh) 车内中顶板系统及车厢
CN216033976U (zh) 一种扶手顶座及车辆
CN209581482U (zh) 一种侧顶板结构及轨道车辆
CN205311516U (zh) 汽车内饰板嵌饰板安装结构
CN102029913A (zh) 一种仪表板安装结构总成
CN207018313U (zh) 一种汽车门护板卡扣
CN111196286A (zh) 轨道车辆用安装型材
CN205131242U (zh) 轨道车辆电气柜围板快速安装结构
CN201881914U (zh) 仪表板安装结构总成
CN201287683Y (zh) 一种车载头枕显示器
CN216684316U (zh) 一种汽车室内摄像头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09700563U (zh) 汽车内饰顶棚安全连接条及汽车内饰顶棚
CN208867965U (zh) 车载吸顶多媒体播放器及汽车
CN109184385B (zh) 一种扶手箱锁钩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6545628U (zh) 一种用于汽车空调面板的连接件
CN113085508A (zh) 一种后背门可调缓冲块结构及车辆
CN202077312U (zh) 一种汽车用智能电器盒
CN107472119B (zh) 高位制动灯安装组件、高位制动灯总成以及车辆
CN114802327B (zh) 一种活盖安装结构及轨道车辆
CN206358068U (zh) 一种汽车室内顶灯的安装结构
CN219948087U (zh) 用于车辆的内饰板总成及车辆
KR20030016593A (ko) 자동차의 안테나 고정장치
CN215817335U (zh) 一种轨道车辆客室布线结构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CN205858025U (zh) 汽车尾门的电动开闭机构
CN103121408B (zh) 一种用于车辆仪表板部件的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