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27535U - 一种电机外壳内孔整形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外壳内孔整形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27535U
CN216027535U CN202122415635.6U CN202122415635U CN216027535U CN 216027535 U CN216027535 U CN 216027535U CN 202122415635 U CN202122415635 U CN 202122415635U CN 216027535 U CN216027535 U CN 2160275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workbench
inner hole
motor hous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1563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世华
袁宝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eluo Met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eluo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eluo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eluo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1563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275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275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275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外壳内孔整形设备,包括工作台、支架、送料机构、整形机构,所述支架设置于工作台一端的上表面,所述送料机构设置于工作台上表面,并可沿工作台长度方向进行移动,用于对电机外壳进行输送至设备内部进行内孔整形,且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送料机构进行移动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可大大节省工人劳动强度,由于电机外壳初始时为变形状态,通过使其旋转,在上压座及下压座以及冲头之间的配合下,可对其侧壁进行约束,从而对电机外壳内孔进行有效的整形,整形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外壳内孔整形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外壳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机外壳内孔整形设备。
背景技术
电机外壳是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方面能够对电机的定子以及转子进行保护,使得电机的定子以及转子不易发生损坏,另一方面能够用于散热,使得电机不易因过热而损坏。
不过在对电机外壳进行生产加工的过程中,电机外壳的内孔会发生轻微的变形,变形的电机外壳的内孔会对电机的组装以及电机的使用造成较大的影响,目前现有的电机外壳内孔整形设备在使用时,通常是先放置一个电机外壳,当整形完毕后,将电机外壳从设备中取出,然后再放入一个电机外壳进行整形,在取放电机外壳的过程中,增加了工作的间隔时间,从而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外壳内孔整形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外壳内孔整形设备,包括:
工作台;
支架,设置于工作台一端的上表面;
送料机构,设置于工作台上表面,并可沿工作台长度方向进行移动,用于对电机外壳进行输送至设备内部进行内孔整形,且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送料机构进行移动的驱动机构;
整形机构,包括两个相对分布的冲头及挡柱、以及上压座,所述冲头的背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与挡柱的背部与支架的侧壁之间均设置有推动机构,所述上压座位于冲头及挡柱之间的上方,且所述上压座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固定于支架的顶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四角处均设置有支撑腿,所述工作台位于支架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支架底部连接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与工作台形成T型结构,所述支架为U型结构,通过延伸板与支架之间的配合,形成了用于对电机外壳内孔进行整形的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于工作台一端底部的第一电机,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中间部位沿其长度方向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第一电机与丝杆之间通过皮带组件连接,且所述工作台上表面位于丝杆的两侧均设置有导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活动座,所述活动座的底部四角处均设置有与导轨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活动座的底部中间部位设置有与丝杆螺纹连接的螺纹块,所述活动座的上表面中间部位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下压座,所述下压座与上压座相对一侧均设置有半圆柱形槽,且所述调节板与活动座的两端之间均设置有限位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U型的限位插杆,所述活动座的上表面两侧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固定孔,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两个对固定孔对应分布的通孔,所述限位插杆的两竖直端穿过通孔与固定孔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架外侧的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延伸至支架的内侧并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背部四角处均设置有与支架的侧壁滑动连接的滑杆,所述旋转机构及挡柱分别固定于对应的第一连接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电机的轴部穿过第二连接板并与冲头的端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冲头与挡柱相对一端设置有锥形头,所述挡柱上设置有与锥形头对应的插孔,且所述冲头的外壁上套设有挡环,所述冲头的侧壁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可大大节省工人劳动强度,通过在调节板上设置两个下压座,使得调节板上可同时放置两个电机外壳,通过设置调节板与活动座转动连接,可对调节板进行旋转,当其中一个电机外壳整形完毕后,通过启动第一电机将其从设备内部送出后,通过将限位插杆取出,即可对调节板进行转动,使得没有整形的电机外壳一端与整形过的电机外壳一端对调,然后再启动第一电机,将送料机构送入设备内部继续整形,而整形过的电机外壳一端位于设备外侧,此时,工作人员可将整形过的电机外壳取出,然后放上待整形的电机外壳,当位于设备内部的电机外壳整形完毕后,再将其移出,以此循环操作,从而大大缩短了整形时取放电机外壳的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通过启动第二液压缸,使得挡柱及冲头相对移动,从而使得挡柱对电机外壳的端部进行抵挡,冲头插进电机外壳内孔中,挡环与电机外壳的端部接触,然后启动第二电机,使得冲头转动,从而使得冲头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可带动电机外壳进行缓慢的旋转,由于电机外壳初始时为变形状态,通过使其旋转,在上压座及下压座以及冲头之间的配合下,可对其侧壁进行约束,从而对电机外壳内孔进行有效的整形,整形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电机外壳内孔整形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电机外壳内孔整形设备中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电机外壳内孔整形设备中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电机外壳内孔整形设备中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电机外壳内孔整形设备中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电机外壳内孔整形设备中推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延伸板;3、支架;4、导轨;5、送料机构;6、第一液压缸;7、上压座;8、冲头;9、挡柱;10、推动机构;11、丝杆;12、第一电机;13、旋转机构;14、活动座;15、滑块;16、调节板;17、下压座;18、限位插杆;19、固定孔;20、通孔;21、螺纹块;22、第二液压缸;23、滑杆;24、第一连接板;25、第二电机;26、第二连接板;27、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电机外壳内孔整形设备,包括工作台1、支架3、送料机构5、整形机构,所述支架3设置于工作台1一端的上表面,所述送料机构5设置于工作台1上表面,并可沿工作台1长度方向进行移动,用于对电机外壳进行输送至设备内部进行内孔整形,且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送料机构5进行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整形机构包括两个相对分布的冲头8及挡柱9、以及上压座7,所述冲头8的背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旋转机构13,所述旋转机构13与挡柱9的背部与支架3的侧壁之间均设置有推动机构10,所述上压座7位于冲头8及挡柱9之间的上方,且所述上压座7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液压缸6,所述第一液压缸6固定于支架3的顶端。
所述工作台1的底部四角处均设置有支撑腿,所述工作台1位于支架3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支架3底部连接延伸板2,所述延伸板2与工作台1形成T型结构,所述支架3为U型结构。
通过延伸板2与支架3之间的配合,形成了用于对电机外壳内孔进行整形的空间。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于工作台1一端底部的第一电机12,所述工作台1的上表面中间部位沿其长度方向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丝杆11,所述第一电机12与丝杆11之间通过皮带组件连接,且所述工作台1上表面位于丝杆11的两侧均设置有导轨4。
所述送料机构5包括活动座14,所述活动座14的底部四角处均设置有与导轨4滑动连接的滑块15,所述活动座14的底部中间部位设置有与丝杆11螺纹连接的螺纹块21,所述活动座14的上表面中间部位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调节板16,所述调节板16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下压座17,所述下压座17与上压座7相对一侧均设置有半圆柱形槽,且所述调节板16与活动座14的两端之间均设置有限位机构。
通过启动第一电机12,使得丝杆11转动,在螺纹块21、滑块15及导轨4之间的配合下,对送料机构5进行移动,便于便于将放置与下压座17上的电机外壳送入设备内部进行内孔整形,整形完毕后再通过启动第一电机12将其送出。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U型的限位插杆18,所述活动座14的上表面两侧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固定孔19,所述调节板16上设置有两个对固定孔19对应分布的通孔20,所述限位插杆18的两竖直端穿过通孔20与固定孔19连接。
通过在调节板16上设置两个下压座17,使得调节板16上可同时放置两个电机外壳,通过设置调节板16与活动座14转动连接,可对调节板16进行旋转,当其中一个电机外壳整形完毕后,通过启动第一电机12将其从设备内部送出后,通过将限位插杆18取出,即可对调节板16进行转动,使得没有整形的电机外壳一端与整形过的电机外壳一端对调,然后再启动第一电机12,将送料机构5送入设备内部继续整形,而整形过的电机外壳一端位于设备外侧,此时,工作人员可将整形过的电机外壳取出,然后放上待整形的电机外壳,当位于设备内部的电机外壳整形完毕后,再将其移出,以此循环操作,从而大大缩短了整形时取放电机外壳的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将限位插杆18的两竖直端插入通孔20与固定孔19中,即可对调节板16与活动座14进行固定。
所述推动机构10包括设置于支架3外侧的第二液压缸22,所述第二液压缸22的活塞杆延伸至支架3的内侧并设置有第一连接板24,所述第一连接板24的背部四角处均设置有与支架3的侧壁滑动连接的滑杆23,所述旋转机构13及挡柱9分别固定于对应的第一连接板24上。
通过启动第二液压缸22,使得挡柱9及冲头8相对移动,从而使得挡柱9对电机外壳的端部进行抵挡,冲头8插进电机外壳内孔中,然后启动旋转机构13,使得冲头8转动,从而对电机外壳内孔进行有效的整形。
所述旋转机构13包括第二电机25,所述第二电机25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板26,所述第二电机25的轴部穿过第二连接板26并与冲头8的端部连接。
通过启动第二电机25,使得冲头8转动,从而使得冲头8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可带动电机外壳进行缓慢的旋转,在上压座7及下压座17以及冲头8之间的配合下,使得电机外壳可以有效的恢复至原状。
所述冲头8与挡柱9相对一端设置有锥形头,所述挡柱9上设置有与锥形头对应的插孔,且所述冲头8的外壁上套设有挡环27,所述冲头8的侧壁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凹槽。
通过挡环27及挡柱9之间的配合下,使得电机外壳的两端分别与挡柱9及挡环27侧壁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使用时,在调节板16上放置两个电机外壳,然后启动第一电机12,将送料机构5送入设备内部,此时位于内侧的电机外壳处于设备内部,位于外侧的电机外壳位于设备外部,然后启动第一液压缸6,使得上压座7下移,在下压座17的配合下使得电机外壳外与上压座7与下压座17之间,然后启动第二液压缸22,使得挡柱9及冲头8相对移动,从而使得挡柱9对电机外壳的端部进行抵挡,冲头8插进电机外壳内孔中,挡环27与电机外壳的端部接触,然后启动第二电机25,使得冲头8转动,从而使得冲头8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可带动电机外壳进行缓慢的旋转,由于电机外壳初始时为变形状态,通过使其旋转,在上压座7及下压座17以及冲头8之间的配合下,可对其侧壁进行约束,从而对电机外壳内孔进行有效的整形,当整形完毕后,启动第一电机12,使得送料机构5移出设备内部,然后将限位插杆18取出,对调节板16进行180°旋转,从而使得未整形电机外壳与整形过的电机外壳的位置进行对调,再启动第一电机12,使得送料机构5进入设备内部,此时,未整形的电机外壳处于设备内部,整形过的电机外壳处于设备的外部,此时工作人员可将整形过的电机外壳取出,然后放上待整形的电机外壳,当位于设备内部的电机外壳整形完毕后,再将其移出,以此循环操作,从而大大缩短了整形时取放电机外壳的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电机外壳内孔整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1);
支架(3),设置于工作台(1)一端的上表面;
送料机构(5),设置于工作台(1)上表面,并可沿工作台(1)长度方向进行移动,用于对电机外壳进行输送至设备内部进行内孔整形,且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送料机构(5)进行移动的驱动机构;
整形机构,包括两个相对分布的冲头(8)及挡柱(9)、以及上压座(7),所述冲头(8)的背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旋转机构(13),所述旋转机构(13)与挡柱(9)的背部与支架(3)的侧壁之间均设置有推动机构(10),所述上压座(7)位于冲头(8)及挡柱(9)之间的上方,且所述上压座(7)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液压缸(6),所述第一液压缸(6)固定于支架(3)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外壳内孔整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底部四角处均设置有支撑腿,所述工作台(1)位于支架(3)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支架(3)底部连接延伸板(2),所述延伸板(2)与工作台(1)形成T型结构,所述支架(3)为U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外壳内孔整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于工作台(1)一端底部的第一电机(12),所述工作台(1)的上表面中间部位沿其长度方向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丝杆(11),所述第一电机(12)与丝杆(11)之间通过皮带组件连接,且所述工作台(1)上表面位于丝杆(11)的两侧均设置有导轨(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外壳内孔整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5)包括活动座(14),所述活动座(14)的底部四角处均设置有与导轨(4)滑动连接的滑块(15),所述活动座(14)的底部中间部位设置有与丝杆(11)螺纹连接的螺纹块(21),所述活动座(14)的上表面中间部位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调节板(16),所述调节板(16)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下压座(17),所述下压座(17)与上压座(7)相对一侧均设置有半圆柱形槽,且所述调节板(16)与活动座(14)的两端之间均设置有限位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机外壳内孔整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U型的限位插杆(18),所述活动座(14)的上表面两侧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固定孔(19),所述调节板(16)上设置有两个对固定孔(19)对应分布的通孔(20),所述限位插杆(18)的两竖直端穿过通孔(20)与固定孔(19)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外壳内孔整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10)包括设置于支架(3)外侧的第二液压缸(22),所述第二液压缸(22)的活塞杆延伸至支架(3)的内侧并设置有第一连接板(24),所述第一连接板(24)的背部四角处均设置有与支架(3)的侧壁滑动连接的滑杆(23),所述旋转机构(13)及挡柱(9)分别固定于对应的第一连接板(24)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外壳内孔整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13)包括第二电机(25),所述第二电机(25)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板(26),所述第二电机(25)的轴部穿过第二连接板(26)并与冲头(8)的端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外壳内孔整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8)与挡柱(9)相对一端设置有锥形头,所述挡柱(9)上设置有与锥形头对应的插孔,且所述冲头(8)的外壁上套设有挡环(27),所述冲头(8)的侧壁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凹槽。
CN202122415635.6U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电机外壳内孔整形设备 Active CN2160275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15635.6U CN216027535U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电机外壳内孔整形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15635.6U CN216027535U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电机外壳内孔整形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27535U true CN216027535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608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15635.6U Active CN216027535U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电机外壳内孔整形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275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904231U (zh) 扁线电机插线编织设备
CN216027535U (zh) 一种电机外壳内孔整形设备
CN211161428U (zh) 一种加工不锈钢环的冲床
CN211102511U (zh) 一种扭簧铰链组件自动预紧装置
CN210497840U (zh) 一种具备顶出功能的锻件加工用螺旋压力机
CN111185613A (zh) 板件打孔挤压机
CN217474582U (zh) 一种母线加工机
CN217223352U (zh) 新型的电厂机械制造用模具组合装置
CN115208141A (zh) 扁线电机插线编织设备
CN213256703U (zh) 一种可快速调整型号的多规格弹片生产装置
CN214061035U (zh) 一种服装加工用的布料裁剪装置
CN110576095A (zh) 一种便于夹紧的轴承冲压设备
CN220805155U (zh) 一种可调式新型冲孔机
CN212884254U (zh) 一种弯度可调节的机械加工用折弯装置
CN221581929U (zh) 一种金属冶炼压锻品加工装置
CN220992512U (zh) 一种便于取出的冲压机
CN118045903B (zh) 一种电脑铝合金外壳冲压模具
CN221734538U (zh) 一种电机加工用冲压机研发设备
CN221231412U (zh) 一种发电机壳体冲压装置
CN219467277U (zh) 一种用于纺织加工的面料热压印装置
CN216100468U (zh) 一种汽车部件加工用超声波穿刺焊接装置
CN220297933U (zh) 一种可对模具快速定位的冲压模具机床
CN221561619U (zh) 一种便于夹紧固定的管件冲孔装置
CN216324849U (zh) 一种弧形弹簧的成形装置
CN219852226U (zh) 一种用于金属饰品生产的模具制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