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26041U - 环保抑尘式焦炭筛分设备 - Google Patents

环保抑尘式焦炭筛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26041U
CN216026041U CN202122812173.1U CN202122812173U CN216026041U CN 216026041 U CN216026041 U CN 216026041U CN 202122812173 U CN202122812173 U CN 202122812173U CN 216026041 U CN216026041 U CN 2160260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ing
screen
coke
dust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1217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邦宇
胡俊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ngcheng Gaoxin Cok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engcheng Gaoxin Cok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ngcheng Gaoxin Cok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engcheng Gaoxin Cok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1217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260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260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260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ke Industr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环保抑尘式焦炭筛分设备,属于焦炭加工技术领域。环保抑尘式焦炭筛分设备,包括底座,还包括:支撑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筛选筒,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其中,所述筛选筒的底部设有三个分料口,三个所述分料口内分别连接有第一筛网、第二筛网、第三筛网;第一螺旋推进器,安装在所述筛选筒内;收集箱,安装在所述支撑架靠近筛选筒的下端,本实用新型可以自动使未筛分彻底的焦炭回流到筛选筒内,使该设备对焦炭进行充分的筛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将未被筛分的焦炭倒进筛选筒内的问题,有效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该设备的自动化。

Description

环保抑尘式焦炭筛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炭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环保抑尘式焦炭筛分设备。
背景技术
焦炭是固体燃料的一种,主要用于冶炼钢铁或其他有色金属,起还原剂、发热剂的作用,炼铁高炉中采用焦炭代替木炭,为现代高炉的大型化奠定了基础。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2022827323.1,名称为一种焦炭生产筛分除尘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焦炭生产筛分除尘装置,包括第二筛网、第三筛网、第二出料斗、第三出料斗、排料管、收集箱、电机支架、减速机、电机和螺旋叶片,筛选筒的底端在第一筛网安装口的右侧依次设置有第二筛网安装口、第三筛网安装口和出料口,可以完成对不同粒径大小焦炭的分级筛选,还可以避免筛选过程中产生的煤尘飘散在空气中。
上述专利虽然可以完成对不同粒径大小焦炭的分级筛选,还可以避免筛选过程中产生的煤尘飘散在空气中,但是由于筛网每次只能通过一定量的焦炭,因此会有一部分焦炭没有通过筛网,未被筛分的焦炭则需要通过人工将其重新倒入筛选筒内进行再次筛分,这样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因此需要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专利自动化程度较低的问题,而提出的环保抑尘式焦炭筛分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环保抑尘式焦炭筛分设备,包括底座,还包括:支撑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筛选筒,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其中,所述筛选筒的底部设有三个分料口,三个所述分料口内分别连接有第一筛网、第二筛网、第三筛网;第一螺旋推进器,安装在所述筛选筒内;收集箱,安装在所述支撑架靠近筛选筒的下端,其中,所述收集箱内靠近筛选筒三个分料口的正下方均设有空腔,所述分料口与空腔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第一输送筒,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进料口与所述筛选筒的排料口通过排料管连接;第二螺旋推进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输送筒内;第二输送筒,进出料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筒的出料口、筛选筒的回料口固定连接;第三螺旋推进器,安装在所述第二输送筒内。
为了便于使该设备完成对不同大小焦炭的分级筛选,优选地,所述第一筛网、第二筛网和第三筛网的网眼大小依次增大。
为了避免筛选过程中产生的煤尘飘散在空气中,优选地,所述底座靠近筛选筒排料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固定连接有滤尘网,所述过滤箱上固定连接有吸尘机,所述吸尘机的进出气口分别与筛选筒的排气口、过滤箱的进气口密封连接。
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对滤尘网进行清理,进一步地,所述滤尘网倾斜设置在过滤箱内,所述过滤箱靠近滤尘网较低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排尘门。
为了便于提高该设备的抑尘效果,更进一步地是,所述筛选筒的进料口固定连接有进料漏斗,所述进料漏斗上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密封板。
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将焦炭移出,优选地,所述收集箱的空腔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抽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环保抑尘式焦炭筛分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环保抑尘式焦炭筛分设备,通过第一输送筒、第二输送筒、第二螺旋推进器、第三螺旋推进器的设置,可以自动使未筛分彻底的焦炭回流到筛选筒内,使该设备对焦炭进行充分的筛分,有效的提高了该设备的工作效率;
2、该环保抑尘式焦炭筛分设备,通过过滤箱、滤尘网、吸尘机的设置,可以对筛分焦炭时产生的煤尘进行充分的过滤,避免筛选过程中产生的煤尘飘散在空气中,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有效的提高了该设备的环保性。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可以自动使未筛分彻底的焦炭回流到筛选筒内,使该设备对焦炭进行充分的筛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将未被筛分的焦炭倒进筛选筒内的问题,有效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该设备的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环保抑尘式焦炭筛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环保抑尘式焦炭筛分设备的正视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架;3、筛选筒;301、进料漏斗;302、密封板;4、第一螺旋推进器;5、第一输送筒;6、第二螺旋推进器;7、第二输送筒;8、第三螺旋推进器;9、第一筛网;10、第二筛网;11、第三筛网;12、收集箱;13、移动抽屉;14、吸尘机;15、过滤箱;16、滤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参照图1-2,环保抑尘式焦炭筛分设备,包括底座1,还包括:支撑架2,安装在底座1上;筛选筒3,安装在支撑架2的上端,其中,筛选筒3的底部设有三个分料口,三个分料口内分别连接有第一筛网9、第二筛网10、第三筛网11;第一螺旋推进器4,安装在筛选筒3内;收集箱12,安装在支撑架2靠近筛选筒3的下端,其中,收集箱12内靠近筛选筒3三个分料口的正下方均设有空腔,分料口与空腔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第一输送筒5,安装在底座1上,且进料口与筛选筒3的排料口通过排料管连接;第二螺旋推进器6,安装在第一输送筒5内;第二输送筒7,进出料口分别与第一输送筒5的出料口、筛选筒3的回料口固定连接;第三螺旋推进器8,安装在第二输送筒7内。
在使用时,工作人员首先将该设备移动到工作指定位置,然后再对其进行固定,防止在对焦炭进行筛分时发生移动,影响使用,固定好后,此时对该设备进行通电,然后再启动第一螺旋推进器4,之后再把需要进行筛分的焦炭通过筛选筒3的进料口倒入筛选筒3内,转动的第一螺旋推进器4则会对焦炭进行不断的翻转,并将焦炭向排料口的方向推行,当焦炭通过第一筛网9、第二筛网10、第三筛网11时,小于筛网网眼的焦炭则会通过筛网,并分别从连接管内落入收集箱12内相应的空腔内,当空腔内填满焦炭后,此时工作人员打开收集箱12上相应的箱门即可将焦炭取出,由于第一筛网9、第二筛网10、第三筛网11每次只能通过一定量的焦炭,因此会有一部分焦炭没有通过筛网,没有通过筛网的焦炭则会被第一螺旋推进器4推进排料管内,然后再落入第一输送筒5内,此时启动第二螺旋推进器6,将焦炭推入第二输送筒7内,然后再启动第三螺旋推进器8将焦炭推进筛选筒3靠近进料口的一端内,对焦炭进行再次筛分,从而可以彻底的对焦炭进行筛分,有效的提高了该设备对焦炭筛分的效率。
实施例2:
参照图1,环保抑尘式焦炭筛分设备,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第一筛网9、第二筛网10和第三筛网11的网眼大小依次增大,通过使第一筛网9、第二筛网10和第三筛网11的网眼大小依次增大的设置,可以使该设备完成对不同大小焦炭的分级筛选,有效的提高了该设备的实用性。
实施例3:
参照图1,环保抑尘式焦炭筛分设备,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底座1靠近筛选筒3排料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箱15,过滤箱15内固定连接有滤尘网16,过滤箱15上固定连接有吸尘机14,吸尘机14的进出气口分别与筛选筒3的排气口、过滤箱15的进气口密封连接,当第一螺旋推进器4带动焦炭进行旋转移动时,会产生较大的煤尘,此时启动吸尘机14,吸尘机14将筛选筒3内的煤尘吸进过滤箱15内,然后再通过滤尘网16对煤尘进行过滤,从而对煤尘与空气进行分离,空气则通过过滤箱15的排气口排出,避免筛选过程中产生的煤尘飘散在空气中,提高该设备的安全性;
滤尘网16倾斜设置在过滤箱15内,过滤箱15靠近滤尘网16较低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排尘门,通过使滤尘网16倾斜设置,煤尘会集中在滤尘网16靠近排尘门的一侧,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滤尘网16进行清理,提高清理效率;
筛选筒3的进料口固定连接有进料漏斗301,进料漏斗301上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密封板302,通过使密封板302通过扭簧转动连接在进料漏斗301上,在不添加焦炭时,密封板302会在扭簧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对进料漏斗301进行密封,从而防止煤尘从筛选筒3的进料口排出,有效的提高了该设备的抑尘效果。
实施例4:
参照图1-2,环保抑尘式焦炭筛分设备,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收集箱12的空腔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抽屉13,通过移动抽屉13的设置,在工作时,筛分好的焦炭则会掉落进移动抽屉13内,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焦炭进行移出,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输送筒5、第二输送筒7、第二螺旋推进器6、第三螺旋推进器8的设置,可以自动使未筛分彻底的焦炭回流到筛选筒3内,使该设备对焦炭进行充分的筛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将未被筛分的焦炭倒进筛选筒3内的问题,有效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该设备的自动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环保抑尘式焦炭筛分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架(2),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
筛选筒(3),安装在所述支撑架(2)的上端,
其中,所述筛选筒(3)的底部设有三个分料口,三个所述分料口内分别连接有第一筛网(9)、第二筛网(10)、第三筛网(11);
第一螺旋推进器(4),安装在所述筛选筒(3)内;
收集箱(12),安装在所述支撑架(2)靠近筛选筒(3)的下端,
其中,所述收集箱(12)内靠近筛选筒(3)三个分料口的正下方均设有空腔,所述分料口与空腔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
第一输送筒(5),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且进料口与所述筛选筒(3)的排料口通过排料管连接;
第二螺旋推进器(6),安装在所述第一输送筒(5)内;
第二输送筒(7),进出料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筒(5)的出料口、筛选筒(3)的回料口固定连接;
第三螺旋推进器(8),安装在所述第二输送筒(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抑尘式焦炭筛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筛网(9)、第二筛网(10)和第三筛网(11)的网眼大小依次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抑尘式焦炭筛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靠近筛选筒(3)排料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箱(15),所述过滤箱(15)内固定连接有滤尘网(16),所述过滤箱(15)上固定连接有吸尘机(14),所述吸尘机(14)的进出气口分别与筛选筒(3)的排气口、过滤箱(15)的进气口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保抑尘式焦炭筛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尘网(16)倾斜设置在过滤箱(15)内,所述过滤箱(15)靠近滤尘网(16)较低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排尘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保抑尘式焦炭筛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筒(3)的进料口固定连接有进料漏斗(301),所述进料漏斗(301)上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密封板(3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抑尘式焦炭筛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12)的空腔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抽屉(13)。
CN202122812173.1U 2021-11-17 2021-11-17 环保抑尘式焦炭筛分设备 Active CN2160260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12173.1U CN216026041U (zh) 2021-11-17 2021-11-17 环保抑尘式焦炭筛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12173.1U CN216026041U (zh) 2021-11-17 2021-11-17 环保抑尘式焦炭筛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26041U true CN216026041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615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12173.1U Active CN216026041U (zh) 2021-11-17 2021-11-17 环保抑尘式焦炭筛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260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09248U (zh) 一种采矿废料回收再利用装置
CN214391000U (zh) 一种防堵塞的滚筒筛
CN115042081A (zh) 一种建筑用再生骨料强化设备
CN110947626B (zh) 一种金属矿筛分装置
CN211273890U (zh) 一种金属粉末加工用除尘设备
CN216026041U (zh) 环保抑尘式焦炭筛分设备
CN112619851A (zh) 一种节能型高效的生物质物料加工用预加工装置
CN209171401U (zh) 一种饲料生产用物料除尘回收装置
CN115870214A (zh) 一种超细矿粉分离筛分设备
CN214568709U (zh) 一种粉煤灰用斗式提升机
CN216094804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的筛砂装置
CN111841214B (zh) 一种具有除尘效果的混凝土储料罐
CN213792800U (zh) 一种振摆一体式混凝土配制用砂石筛选装置
CN213377831U (zh) 一种矿石加工用高效振动筛
CN211160667U (zh) 一种家畜饲养用饲料筛分装置
CN210753793U (zh) 一种农产业用优质稻谷摆动式筛选装置
CN112371471A (zh) 一种矿产开采用矿石筛分设备
CN218610353U (zh) 一种外墙腻子粉加工用除杂装置
CN212894899U (zh) 一种金属粉末废料回收装置
CN220574003U (zh) 一种铸造砂振动筛
CN218178916U (zh) 一种带过滤功能的出渣机
CN211306006U (zh) 一种具有分离料体功能的高效抛丸机
CN220759919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废料回收过滤循环利用装置
CN216368883U (zh) 一种砂石分离机
CN216072195U (zh) 一种矿石接卸用防形变漏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