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23012U - 一种髋关节术后康复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髋关节术后康复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23012U
CN216023012U CN202122569042.5U CN202122569042U CN216023012U CN 216023012 U CN216023012 U CN 216023012U CN 202122569042 U CN202122569042 U CN 202122569042U CN 216023012 U CN216023012 U CN 2160230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frame
frame
screw rod
arc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6904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石林
杨瑞芳
王鹏涛
郭再冉
钟文龙
化昊天
于进洋
卢承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Orthopedic Traumatological Hospital of Henan Orthopedic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Orthopedic Traumatological Hospital of Henan Orthopedic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Orthopedic Traumatological Hospital of Henan Orthopedic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Luoyang Orthopedic Traumatological Hospital of Henan Orthopedic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256904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230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230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230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髋关节术后康复辅助装置,包括第一支撑连接组件、第二支撑连接组件、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第一支撑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弧和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支撑弧和所述第一连接架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支撑弧的开口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第一系带孔;所述第一连接架为框型架,所述第一连接架的顶面和底面中部设置有左右方向的第一长螺孔,所述第一连接架的左端和第一支撑弧的背侧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架的右端设置有成对通孔。本实用新型可普适于各种身高体型的患者的使用,且可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进行调节,满足双腿开合对髋关节的康复锻炼。

Description

一种髋关节术后康复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髋关节康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髋关节术后康复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髋部骨折的患者逐年增多,目前大多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项技术成熟,术后效果良好的外科手术,能极大的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是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脱位后需二次手术,不但给患者增加生理及心理的痛苦,且增加了医疗费用,对髋关节功能的恢复造成很大影响。
经调查,在临床工作中为了防止置换术后关节脱位,数年来,很多医院一直使用枕头、棉被、传统梯形垫,使患者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使用过程中存在:体积大、不能很好的契合髋关节的形状、易滑脱、患者反映不舒适,时间长了易发生压疮等缺点。同时,使用棉被、枕头取侧卧时需多名护士协助翻身,取侧卧位后护士还要不断的调整棉被、枕头,以保证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防止脱位,其护理过程比较繁琐,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
现有的防脱位的辅助翻身垫不能满足不同身高体型的患者,且无法很好的辅助患者进行术后锻炼,术后锻炼时需要根据身体状况,在可控的小幅度下进行轻微活动。
为此,设计一种髋关节术后康复辅助装置,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髋关节术后康复辅助装置,包括第一支撑连接组件、第二支撑连接组件、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
第一支撑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弧和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支撑弧和所述第一连接架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支撑弧的开口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第一系带孔;所述第一连接架为框型架,所述第一连接架的顶面和底面中部设置有左右方向的第一长螺孔,所述第一连接架的左端和第一支撑弧的背侧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架的右端设置有成对通孔;
第二支撑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连接架和第二支撑弧,所述第二连接架和所述第二支撑弧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支撑弧的开口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第二系带孔;所述第二连接架为框型架,所述第二连接架的顶面和底面中部设置有左右方向的第二长螺孔,所述第二连接架右端和第二支撑弧的背侧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架的顶面和底面穿过所述通孔,使所述第二连接架的左端落在所述第一连接架内;
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螺杆和两个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杆的中部为第一挡块,所述第一螺杆的上下两端为螺纹且上下两端分别各配合设置有第一螺母;
所述第一螺杆的上下两端穿过第一长螺孔且分别通过第一螺母固定,所述第一挡块落在所述第一连接架之内;
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二螺杆和两个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杆的中部为第二挡块,所述第二螺杆的上下两端为螺纹且上下两端分别各配合设置有第二螺母;
所述第二螺杆的上下两端穿过第二长螺孔和第一长螺孔且分别通过第二螺母固定,所述第二挡块落在所述第二连接架以内;所述第二连接架与所述第一连接架可相对运动;
所述第一系带孔和所述第二系带孔分别连接绑腿带。
优选的,所述绑腿带为弹性带。
优选的,第一支撑弧和第二支撑弧为弹性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髋关节术后康复辅助装置,适用于人工半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所有患者,防脱位效果安全,使用舒适,操作简便,节省了家属和护士的工作量;可普适于各种身高体型的患者的使用,且可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进行调节,满足双腿开合对髋关节的康复锻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第一支撑连接组件的立体图;
图4为第二支撑连接组件的立体图;
图5为第二固定组件的立体图;
其中:
1-第一支撑弧;2-第一系带孔;3-第一连接架;4-第一长螺孔;5-第二支撑弧;6-第二系带孔;7-第二连接架;8-第二长螺孔;9-第一挡块;10-第一螺杆;11-第一螺母;12-第二挡块;13-第二螺杆;14-第二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一种髋关节术后康复辅助装置,包括第一支撑连接组件、第二支撑连接组件、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
如图3所示,第一支撑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弧1和第一连接架3;所述第一支撑弧1和所述第一连接架3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支撑弧1的开口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第一系带孔2;所述第一连接架3为框型架,所述第一连接架3的顶面和底面中部设置有左右方向的第一长螺孔4,所述第一连接架3的左端和第一支撑弧1的背侧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架3的右端设置有成对通孔;
如图4所示,第二支撑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连接架7和第二支撑弧5,所述第二连接架7和所述第二支撑弧5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支撑弧5的开口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第二系带孔6;所述第二连接架7为框型架,所述第二连接架7的顶面和底面中部设置有左右方向的第二长螺孔8,所述第二连接架7右端和第二支撑弧5的背侧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架7的顶面和底面穿过所述通孔,使所述第二连接架7的左端落在所述第一连接架3内;
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螺杆10和两个第一螺母11,所述第一螺杆11的中部为第一挡块9,所述第一螺杆10的上下两端为螺纹且上下两端分别各配合设置有第一螺母11;
所述第一螺杆10的上下两端穿过第一长螺孔4且分别通过第一螺母11固定,所述第一挡块9落在所述第一连接架3之内;
如图5所示,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二螺杆13和两个第二螺母14,所述第二螺杆13的中部为第二挡块12,所述第二螺杆13的上下两端为螺纹且上下两端分别各配合设置有第二螺母14;
所述第二螺杆13的上下两端穿过第二长螺孔8和第一长螺孔4且分别通过第二螺母14固定,所述第二挡块12落在所述第二连接架7以内;所述第二连接架7与所述第一连接架3可相对运动;
所述第一系带孔2和所述第二系带孔6分别连接绑腿带。
优选的,所述绑腿带为弹性带。
优选的,第一支撑弧1和第二支撑弧5为弹性材质。
使用方法:
两个大腿分别卡入第一支撑弧1和第二支撑弧5,并通过绑腿带固定,两个大腿开合时,所述第一连接架3和第二连接架7套接着相对发生运动,满足不同身高和体型的患者的适用;通过调节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的距离,通过控制所述第一连接架3和第二连接架7的相对运动的幅度,从而控制第一支撑弧1和第二支撑弧5的相对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髋关节术后康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连接组件、第二支撑连接组件、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
第一支撑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弧(1)和第一连接架(3);所述第一支撑弧(1)和所述第一连接架(3)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支撑弧(1)的开口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第一系带孔(2);所述第一连接架(3)为框型架,所述第一连接架(3)的顶面和底面中部设置有左右方向的第一长螺孔(4),所述第一连接架(3)的左端和第一支撑弧(1)的背侧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架(3)的右端设置有成对通孔;
第二支撑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连接架(7)和第二支撑弧(5),所述第二连接架(7)和所述第二支撑弧(5)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支撑弧(5)的开口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第二系带孔(6);所述第二连接架(7)为框型架,所述第二连接架(7)的顶面和底面中部设置有左右方向的第二长螺孔(8),所述第二连接架(7)右端和第二支撑弧(5)的背侧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架(7)的顶面和底面穿过所述通孔,使所述第二连接架(7)的左端落在所述第一连接架(3)内;
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螺杆(10)和两个第一螺母(11),所述第一螺杆(10)的中部为第一挡块(9),所述第一螺杆(10)的上下两端为螺纹且上下两端分别各配合设置有第一螺母(11);
所述第一螺杆(10)的上下两端穿过第一长螺孔(4)且分别通过第一螺母(11)固定,所述第一挡块(9)落在所述第一连接架(3)之内;
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二螺杆(13)和两个第二螺母(14),所述第二螺杆(13)的中部为第二挡块(12),所述第二螺杆(13)的上下两端为螺纹且上下两端分别各配合设置有第二螺母(14);
所述第二螺杆(13)的上下两端穿过第二长螺孔(8)和第一长螺孔(4)且分别通过第二螺母(14)固定,所述第二挡块(12)落在所述第二连接架(7)以内;所述第二连接架(7)与所述第一连接架(3)可相对运动;
所述第一系带孔(2)和所述第二系带孔(6)分别连接绑腿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髋关节术后康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绑腿带为弹性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髋关节术后康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弧(1)和第二支撑弧(5)为弹性材质。
CN202122569042.5U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髋关节术后康复辅助装置 Active CN2160230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69042.5U CN216023012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髋关节术后康复辅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69042.5U CN216023012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髋关节术后康复辅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23012U true CN216023012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611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69042.5U Active CN216023012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髋关节术后康复辅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230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22343B2 (en) Lower extremity exerciser and positioning device
US20090260639A1 (e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ressure Sores Using Inflatable Devices
CN108403321A (zh) 眼科护理床具
CN216023012U (zh) 一种髋关节术后康复辅助装置
CN209301424U (zh) 一种骨科用颈椎脊椎的固定装置
KR20140091257A (ko) 편마비 환자용 상체 지지장치
CN215651859U (zh) 一种颈部减负器
CN202437416U (zh) 防治颈椎病、胸椎畸型及在三维矫畸中可助增高的气垫装置
CN211023402U (zh) 一种可调节髋关节假体防脱位固定垫
CN211512511U (zh) 开放呼吸道的装置
CN214343104U (zh) 髋关节手术后护理垫
CN209137157U (zh) 偏瘫患者上肢良肢位护理气垫
CN111839856A (zh) 一种腿型脚型内外旋矫正器
WO2003017883A1 (fr) Chaise de correction pour colonne vertebrale
CN217286344U (zh) 一种用于驼背患者的护理床
JP2717359B2 (ja) 重度の片麻痺患者用ベッド
CN219614263U (zh) 一种改良型骨科防足外旋及足下垂装置
CN212261752U (zh) 一种便捷式髋关节防脱位翻身垫
CN2592063Y (zh) 仰、俯卧两用枕
CN214760205U (zh) 一种多功能床垫
CN2501465Y (zh) 腰椎穿刺约束带
CN219000805U (zh) 一种小儿疝外科约束带
CN211300830U (zh) 一种可以随意调节的体位管理垫
CN220089725U (zh) 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用外展支具垫
CN217408292U (zh) 一种靠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