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51859U - 一种颈部减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颈部减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51859U
CN215651859U CN202120256573.6U CN202120256573U CN215651859U CN 215651859 U CN215651859 U CN 215651859U CN 202120256573 U CN202120256573 U CN 202120256573U CN 215651859 U CN215651859 U CN 2156518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plate
lower jaw
chest
neck
fixing fram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5657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25657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518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518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518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颈部减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前胸贴紧的前胸垫片、用连接前胸垫片的前胸支撑板,所述前胸支撑板前表面连接左右设置的两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端分别连接左右对称设置的两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端设置可旋紧铰链,所述可旋紧铰链与固定架连接的同时也与下颌支撑板后端连接,所述固定架后端连接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为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固定带表面设置魔术贴,所述固定带分别从后枕左右两侧端部穿过,所述下颌支撑板上表面设置下颌垫,所述固定架上端与下颌支撑板后端是通过可旋紧铰链连接,所述固定架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上端连接下颌支撑板,所述固定架下端连接锁骨垫,所述锁骨垫为左右对称设置。

Description

一种颈部减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具领域,尤指一种颈部减负器。
背景技术
颈椎疾病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症状有头晕目眩、后颈部酸痛,乃至四肢无力、肢体麻木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甚至可因椎管骨质增生造成脑供血不足,使之丧失正常的工作能力。
目前对于该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患者多采用理疗或手术方法治疗,手术治疗因其风险大、费用高,一般患者不易接受。理疗包括牵引、按摩、电疗等,通过上述方法减轻增生物对周围组织的压迫,缓解症状;当前多种治疗颈椎病的保健器具投放市场,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如保健药枕,牵引矫形枕颈托等,其外形结构符合人体头后颈部的生理曲线,有自然牵引的作用,此方法简单易行,易被患者接受,长期使用亦可收到防病治病的功效。但目前该器械一般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颈托需要包裹颈部以稳固颈部位置,故常规的颈托其透气性较差,患者脖颈及其胸部渗出的汗液很难挥发,导致不适感较为明显,而且佩戴者由于后颈部被固定,长时间容易产生肌肉酸痛则容易导致病情加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颈部减负器,使用方便、透气性好,而且后枕的设置对后颈部进一步的支撑,而且在头部低头抬头的过程中,凸起后枕可与用户的后颈部实现按摩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颈部减负器,包括用于与前胸贴紧的前胸托、用于支撑下颌并沿水平面放置的下颌托、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固定架,所述下颌托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架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可旋紧铰链开锁状态下所述前胸托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架的下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前胸托与下颌托在竖直平面的投影形成夹角在使用时为锐角,在不使用时为回弹成钝角;每个固定架的后侧通过固定带连接有用于承托后颈部的后枕,且为可拆卸连接;后枕为人体工程学外形以便在使用时对颈部后侧施加向前向上的力以保持颈椎健康的生理弯曲曲度和辅助抬举头部。
进一步,所述下颌托后部与固定架通过设置于固定架上的可旋紧铰链与固定架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可旋紧铰链在锁定状态下所述前胸托部分与下颌托部分在矢状面的投影形成的夹角不可变化。
进一步,所述可旋紧铰链开锁状态下所述前胸托部分与下颌托部分在矢状面的投影形成的夹角可在45°~160°变化。
进一步,所述固定带表面设置魔术贴,左右对称设置的固定带穿过后枕两侧,两前端穿过固定架,并由魔术贴实现连接固定。
进一步,所述前胸托包括前胸支撑板、两根相互对称设置的连接杆,其中每根连接杆的一端与位于同一侧的固定架的下端固定,且两所述连接杆远离固定架的一端分别与前胸支撑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两连接杆为符合人体工程学弧形外形,在使用过程中不与使用者躯体接触。
进一步,所述前胸支撑板的背面设置有前胸垫片,且所述前胸垫片由高分子抗菌棉制作而成。
进一步,所述下颌托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外形,且下颌托相对前胸托在使用者矢状面的投影的夹角在不同受力的情况下是可变的。
进一步,所述下颌托包括弧形的下颌支撑板,且下颌支撑板的表面设置有下颌垫,
且所述下颌垫由高分子抗菌棉制作而成。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架下表面设置有柔软的锁骨垫。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架内设置有弹簧且弹簧另一端与下颌托下表面连接并在角度变化的情况下持续提供支撑力。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架后部可被片带穿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颈部减负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相对于传统技术中又重又硬的颈托,本一种颈部减负器更加轻便,使用场景丰富,使用中可以抬头低头,并持续为头部提供支撑力,运输也更加方便;由于本一种颈部减负器只需要采用前胸托与前胸贴紧,下颌托支撑下颌,同时采用固定带和后枕颈部,故不需要好像传统技术中将整个颈部包裹,故本申请使得本一种颈部减负器的透气性更好,或者佩戴更加舒适;所述前胸托与下颌托在竖直平面的投影形成夹角为可变,采用人体工程学设计,使得患者佩戴颈部减负器更加舒适;后枕的使用在给颈部施加保持颈部健康曲度所必要的推力的同时让用户的后颈部在抬头低头过程中实现按摩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左向右视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1.下颌垫,2.下颌支撑板,3.可旋紧铰链,4.弹簧,5.固定架,6.后枕,7.魔术贴,8.固定带,9.锁骨垫,10. 连接杆,11.前胸支撑板,12.前胸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颈部减负器,包括用于与前胸贴紧的前胸垫片12、用连接前胸垫片12的前胸支撑板11,所述前胸支撑板11前表面连接左右设置的两只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上端分别连接左右对称设置的两固定架5,所述固定架5上端设置可旋紧铰链3,所述可旋紧铰链3与固定架5连接的同时也与下颌支撑板2连接,所述固定架5后端连接固定带8,所述固定带8为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固定带8外侧设置魔术贴7,所述固定带8分别从后枕6左右两侧端部穿过,所述下颌支撑板8上表面设置下颌垫1,所述固定架5上端与下颌支撑板2后端是通过可旋紧铰链3连接,所述固定架5内设置有弹簧4,所述弹簧4上端连接下颌支撑板8。所述固定架5下端连接锁骨垫9,所述锁骨垫9为左右对称设置。
请参阅图1-3所示,更进一步,本颈部减负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相当于传统技术中又重又硬的颈托,本颈部减负器更加轻便,故运输更加方便;由于本颈部减负器只需要采用前胸垫片12、前胸支撑板11与前胸贴紧的,下颌支撑板2、下颌垫1支撑下颌,同时采用固定带8、后枕6承托后颈部,故不需要好像传统技术中将整个颈部包裹,故本申请使得颈部减负器的透气性更好,或者佩戴更加舒适;所述所述前胸连接杆10、前胸支撑板11、前胸垫片12所组成的胸托部分与下颌垫1、下颌支撑板2所组成的下颌托部分在矢状面的投影形成夹角可随受力不同而改变,采用人体工程学设计,使得患者佩戴颈部减负器更加舒适。
请参阅图1-3所示,更进一步,所述锁骨垫9在使用时与使用者皮肤接触,承载重量,所述锁骨垫9通过应用柔软材质,可使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更加舒适。
请参阅图1-3所示,更进一步,所述下颌支撑板2和下颌垫1在使用时支撑使用者下颌,为头部提供支撑力,降低颈部集群负担,由于弹簧4结构的应用,下颌支撑板2和下颌垫1相对胸托部分的位置关系是随受力不同而实时变化的,在变化过程中,持续为下颌支撑板2提供支撑力。
请参阅图1-3所示,更进一步,所述固定带8为两条,左右对称设置,分别从后枕6的左右端部穿过,固定带8表面设置有魔术贴7,在使用者使用时,将固定带8松解打开穿戴通道,套与颈部后将固定带8反折拉紧,并将魔术贴锁定粘好,此时后枕6紧贴使用者颈后部,为使用者提供维持颈部健康生理弯曲所需要的向前的力。
请参阅图1-3所示,更进一步,所述后枕6的外形为人体工程学外形,在使用时会对后枕骨的体表位置施加向上分力。
请参阅图1-3所示,更进一步,所述下颌支撑板2和下颌垫1前端与使用者下颌接触的位置为符合下颌外形的曲面,充分放大接触面积,使使用者有舒适的体验。
请参阅图1-3所示,更进一步,所述连接杆10外形为弧形,目的是美观,突出设计感。
请参阅图1-3所示,更进一步,在试验中我们发现,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90%的自身重量被所述锁骨垫9承担,故所述锁骨垫9我们优选了使用软性材质,在使用过程中可将重力有效分散于使用者肩部,使使用过程更为舒适。
请参阅图1-3所示,更进一步,在试验中我们发现,所述可旋紧铰链3在开锁状态下,所述弹簧4在完全伸展开的情况下,胸托部分和下颌托部分的在矢状面的投影的成角为160度钝角,所述弹簧4在完全压缩的情况下,胸托部分和下颌托部分的在矢状面的投影的成角为-10度锐角,在使用时由于头部向下压力,后枕6向后拉力,前胸向前上推力的共同作用,胸托部分和下颌托部分的在矢状面的投影的成角为锐角,即使将使用者头部上抬到生理极限,此夹角均无法达到160度,故不论在使用者抬头低头,只要在生理极限体位的范围内,下颌垫1、下颌支撑板2所组成的下颌托部分均能为头部提供向上支撑的力或分力。
请参阅图1-3所示,更进一步,所述可旋紧铰链3在锁定状态下,胸托部分和下颌托部分的在矢状面的投影的成角被锁定。
请参阅图1-3所示,更进一步,所述前胸支撑板11前表面连接左右连接杆10下端,前胸支撑板11与连接杆10在矢状面的投影的成角可调,以便贴合不同使用者胸部,后表面连接前胸垫片12,前胸垫片12为软性材料,与使用者接触更舒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颈部减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前胸贴紧的前胸垫片、用连接前胸垫片的前胸支撑板,所述前胸支撑板前表面连接左右设置的两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端分别连接左右对称设置的两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端设置可旋紧铰链,所述可旋紧铰链与固定架连接的同时也与下颌支撑板后端连接,所述固定架后端连接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为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固定带表面设置魔术贴,所述固定带分别从后枕左右两侧端部穿过,所述下颌支撑板上表面设置下颌垫,所述固定架上端与下颌支撑板后端是通过可旋紧铰链连接,所述固定架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上端连接下颌支撑板,所述固定架下端连接锁骨垫,所述锁骨垫为左右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减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旋紧铰链开锁的条件下所述前胸支撑板与下颌支撑板在矢状面的投影形成的夹角的在-10 至16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减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与前胸支撑板在矢状面的投影形成的夹角可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减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颌支撑板的表面设置有下颌垫,且上表面前视图形状为符合下颌外形的凹曲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减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旋紧铰链开锁的条件下所述弹簧在完全伸展开的情况下,胸托部分和下颌托部分的在矢状面的投影的成角为160度钝角,在弹簧完全压缩的情况下,胸托部分和下颌托部分的在矢状面的投影的成角为-10度锐角,在使用时由于头部向下压力,后枕向后拉力,前胸向前上推力的共同作用,胸托部分和下颌托部分的在矢状面的投影的成角为锐角,即使将使用者头部上抬到生理极限,此夹角均无法达到-10度至160度,故不论在使用者抬头低头,只要在生理极限体位的范围内,下颌垫、下颌支撑板所组成的下颌托部分均能为头部提供向上支撑的力或分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减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枕被片带在左右双侧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减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向前向内弯曲以适应胸部曲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减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骨垫为柔软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减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旋紧铰链拥有两种工作状态,即开锁状态和锁定状态,开锁状态下所述前胸支撑板与下颌支撑板在矢状面的投影形成的夹角可变,锁定状态下所述前胸支撑板与下颌支撑板在矢状面的投影形成的夹角被固定,不可变。
CN202120256573.6U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颈部减负器 Active CN2156518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56573.6U CN215651859U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颈部减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56573.6U CN215651859U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颈部减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51859U true CN215651859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50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56573.6U Active CN215651859U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颈部减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518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5659A (zh) * 2022-04-18 2022-07-29 浙江省人民医院 一种甲状腺癌术后颈部护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5659A (zh) * 2022-04-18 2022-07-29 浙江省人民医院 一种甲状腺癌术后颈部护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4111156A (ja) 熟眠用整形枕
CN206453945U (zh) 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
CN215651859U (zh) 一种颈部减负器
CN100430011C (zh) 颈椎枕
CN211131579U (zh) 一种用于脊柱外科的定位绑定装置
CN211750337U (zh) 颈椎牵引带
CN210250199U (zh) 一种新型颈托
CN209285874U (zh) 一种卧式颈椎牵引器及其牵引床
CN210044209U (zh) 一种新型颈椎牵引体位垫
CN209847825U (zh) 一种督灸体位垫
CN202161447U (zh) 颈椎牵引枕
CN106419367A (zh) 一种俯睡垫
CN208048956U (zh) 一种神经外科侧卧固定装置
CN212522129U (zh) 一种新型颈托
CN109953581A (zh) 一种眼科玻璃体切割术后坐立行走的头部枕垫装置
CN216257711U (zh) 一种轻型颈托
CN205459265U (zh) 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的生理颈枕颈椎牵引椅
CN111658264B (zh) 一种自助式颈椎保健、治疗牵引装置
CN217938577U (zh) 视网膜脱离术后护理架
CN215915387U (zh) 一种重症医学用护理枕头
CN215193370U (zh) 一种新型颈椎前路组合固定垫
CN219127202U (zh) 一种头颈外科手术肩垫
CN207627458U (zh) 一种康复牵引架
CN210096162U (zh) 颈椎固定翻身枕
CN213588878U (zh) 一种视网膜脱落术后患者专用多功能护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