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17996U - 一种生态树池蓄水灌溉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树池蓄水灌溉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017996U CN216017996U CN202122238630.0U CN202122238630U CN216017996U CN 216017996 U CN216017996 U CN 216017996U CN 202122238630 U CN202122238630 U CN 202122238630U CN 216017996 U CN216017996 U CN 2160179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cological tree
- main body
- tree pool
- ecological
-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树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态树池蓄水灌溉结构,包括生态树池主体,所述生态树池主体的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生长层,且生长层的下端设置有营养层,所述营养层的下端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的下端设置有过滤挡板,且过滤层与营养层之间均匀竖向插设有吸水导流管。本实用新型通过有过滤层、吸水导流管、储水腔,当处于雨季时,下落的雨水落入生态树池主体的内部,雨水会被生态树池主体上层的生长层所吸收和渗透,经过净化后的雨水排入外部土壤中,同时也减少生态树池主体内出现雨水收集过多后出现漫灌的现象,以促进植被的生长,通过上述设置大大增强了生态树池主体的蓄水、过滤、灌溉的实用性和效率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树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态树池蓄水灌溉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蓄水生态树池是专门储存雨水的地方,生态树池是生物滞留设施的一种,通常设置在市政道路以及公园绿化内,生态树池主要用于雨水径流污染处理,生态树池内设置一定有效的容积腔以用来收集雨水,收集的雨水在渗透的过程中由于植物和土壤的共同作用下得到净化,而净化后的雨水通过排水口排放到市政雨水管网;
在现有的生态树池的灌溉技术上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生态树池同时兼有蓄水和灌溉的作用,在雨季旺季或是人工对树池进行过剩的灌溉时,由于树池的蓄水能力有限,当蓄水仓内部的集水过满时集水便会漫在树池中,一方面会淹没态树池中的植被,对植被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同时随着漫出的集水也会带走树池上表面的部分泥土层,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另一方面直接漫出的集水也降低了城市水循环的效率,此外现有的树池的上方常常会堆积一些杂物,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市容市貌,另外的在池内的表层土壤在一定时间后易造成土壤的板结,从而影响到雨水收集渗透的能力。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生态树池蓄水灌溉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树池蓄水灌溉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池内蓄水过满时造成集水浪费、漫灌的集水影响池内的植被的生长、池内表层土壤板结后影响雨水渗透收集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树池蓄水灌溉结构,包括生态树池主体,所述生态树池主体的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生长层,且生长层的下端设置有营养层,所述营养层的下端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的下端设置有过滤挡板,且过滤层与营养层之间均匀竖向插设有吸水导流管,所述吸水导流管的下端贯穿过滤挡板的内部,所述吸水导流管的下端贯穿过滤层的内部,且吸水导流管皆延伸至储水腔的内部,并且储水腔位于生态树池主体的底部,所述生态树池主体右侧下端的内部开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左端与储水腔的内部相连通,且排水管的右端延伸至生态树池主体的外部上设置有阀门,所述生态树池主体的左侧下端开设有添液导管,所述添液导管的右端与储水腔的内部相连通,且添液导管的左端延伸至生态树池主体的外部上安装有添液漏斗,所述添液漏斗与添液导管相连通,所述生态树池主体的正上方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盖板,且两组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松土机构,所述生态树池主体的上端左右两侧开设有开口,两组所述盖板相互远离的两端均位于开口的内部,所述生态树池主体的左右两侧的外部均设置有加固机构。
优选的,所述松土机构包括滑槽,所述生态树池主体上端的后侧的内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左右对称滑动连接有两组滑块,两组所述滑块的内部横向插设有丝杆,且丝杆的左右两端均通过内嵌轴承与滑槽的内壁相连接,所述丝杆的外部左右对称套设有两组丝母,且丝母的左端延伸至生态树池主体的外部焊接有转轮,两组所述盖板的对向一侧的内部开设有安装仓,且安装仓的内部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延伸至盖板的下端前后均匀设置有翻土耙,两组所述盖板相互靠近的一侧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部横向插设有固定螺栓,且固定螺栓靠近连接板的一端与连接板相抵触。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前侧安装有滚轮,所述生态树池主体前侧上端的内部横向开设有导轨,所述滚轮与导轨呈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靠近生态树池主体外侧表面的一侧通过铰接与生态树池主体的外侧相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下端焊接有抵板,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远离生态树池主体外侧的表面设置有固定环,所述生态树池主体的上端外侧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与固定环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抵板的下端表面贴合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橡胶垫的作用为五厘米。
优选的,所述添液漏斗的上端铰接设置有开合盖,所述开合盖的外径大于添液漏斗上端的内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过滤层、吸水导流管、储水腔,当处于雨季时,下落的雨水落入生态树池主体的内部,雨水会被生态树池主体上层的生长层所吸收和渗透,雨水在生态树池主体内的植被的吸附净化后,净化后的雨水继续顺着生长层向下渗透至营养层和过滤层内,在过滤层的吸附过滤下,进一步渗透下来的雨水进行过滤净化,最终净化过滤完毕的雨水落入储水腔的内部,完成雨水的过滤收集,并在设置的吸水导流管的毛细现象的作用下,储水腔内的集水会沿着吸水导流管的管内向上输送集水,从而实现对生态树池主体内植被的自动灌溉,且由于吸水导流管是从生态树池主体的底部呈渗透式灌溉,因此也减少了灌溉用水的不必要蒸发,提升了集水的利用效率,当储水腔内的雨水收集至排水管的高度时,多余的雨水会顺着排水管从储水腔中向外排出,经过净化后的雨水排入外部土壤中,使得地表下的水循环更加纯净,提升城市水循环的利用效率,同时也减少生态树池主体内出现雨水收集过多后出现漫灌的现象,并通过设置的添液导管和添液漏斗,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添液漏斗往储水腔的内部添加生态树池主体内植被所需的营养液,以促进植被的生长,通过上述设置大大增强了生态树池主体的蓄水、过滤、灌溉的实用性和效率性;
通过设置的盖板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生态树池主体的上方显得更加平整美观,有利于增强市容市貌,且通过在盖板上设置的松土机构,操作人员可利用翻土耙对生态树池主体内表层的营养层进行松土,使得板结的营养层得到疏松,进而促进营养层的雨水吸收渗透,同时也利于生态树池主体内植被的水分吸收;
此外通过设置的加固机构,在盖板与加固机构的配合使用下,使得盖板也能作为操作人员在生态树池主体上进行工作时的临时休息区,从而增加了生态树池主体的使用功能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盖板处结构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翻土耙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加固机构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生态树池主体;2、生长层;3、营养层;4、过滤层; 5、吸水导流管;6、储水腔;7、排水管;8、阀门;9、添液导管; 10、添液漏斗;11、开合盖;12、盖板;13、滑槽;14、滑块;15、丝杆;16、丝母;17、转轮;18、安装仓;19、连接板;20、翻土耙;21、固定螺栓;22、滚轮;23、导轨;24、支撑杆;25、抵板;26、挂钩;27、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生态树池蓄水灌溉结构,包括生态树池主体1,生态树池主体1的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生长层2,且生长层2的下端设置有营养层3,营养层3的下端设置有过滤层4,过滤层4的下端设置有过滤挡板,且过滤层4与营养层3之间均匀竖向插设有吸水导流管5,吸水导流管5的下端贯穿过滤挡板的内部,吸水导流管5的下端贯穿过滤层4的内部,且吸水导流管5皆延伸至储水腔6的内部,并且储水腔6位于生态树池主体1的底部,生态树池主体1右侧下端的内部开设有排水管7,排水管7的左端与储水腔6的内部相连通,且排水管7的右端延伸至生态树池主体1的外部上设置有阀门8,生态树池主体1的左侧下端开设有添液导管9,添液导管9的右端与储水腔6的内部相连通,且添液导管9的左端延伸至生态树池主体1的外部上安装有添液漏斗 10,添液漏斗10与添液导管9相连通,生态树池主体1的正上方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盖板12,且两组盖板12上设置有松土机构,生态树池主体1的上端左右两侧开设有开口,两组盖板12相互远离的两端均位于开口的内部,生态树池主体1的左右两侧的外部均设置有加固机构;
进一步的,松土机构包括滑槽13,生态树池主体1上端的后侧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3,且滑槽13的内部左右对称滑动连接有两组滑块14,两组滑块14的内部横向插设有丝杆15,且丝杆15的左右两端均通过内嵌轴承与滑槽13的内壁相连接,丝杆15的外部左右对称套设有两组丝母16,且丝母16的左端延伸至生态树池主体1的外部焊接有转轮17,两组盖板12的对向一侧的内部开设有安装仓18,且安装仓18的内部安装有连接板19,连接板19的下端延伸至盖板 12的下端前后均匀设置有翻土耙20,两组盖板12相互靠近的一侧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部横向插设有固定螺栓21,且固定螺栓21靠近连接板19的一端与连接板19相抵触,通过设置的松土机构,操作人员可利用翻土耙20对生态树池主体1内表层的营养层3进行松土,使得板结的营养层3得到疏松,进而促进营养层3 的雨水吸收渗透,同时也利于生态树池主体1内植被的水分吸收。
进一步的,盖板12的前侧安装有滚轮22,生态树池主体1前侧上端的内部横向开设有导轨23,滚轮22与导轨23呈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的滚轮22和导轨23提升盖板12移动时的顺畅时,同时也对盖板12的前侧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加固机构包括支撑杆24,支撑杆24靠近生态树池主体1外侧表面的一侧通过铰接与生态树池主体1的外侧相连接,支撑杆24的下端焊接有抵板25,支撑杆24的下端远离生态树池主体1外侧的表面设置有固定环27,生态树池主体1的上端外侧设置有挂钩26,挂钩26与固定环27相适配,通过设置的加固机构,在盖板12与加固机构的配合使用下,如图例七所示,使得盖板12也能作为操作人员在生态树池主体1上进行工作时的临时休息区,从而增加了生态树池主体1的使用功能性。
进一步的,抵板25的下端表面贴合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橡胶垫的作用为五厘米,通过设置的橡胶垫利于增强抵板25与盖板12抵触时的摩擦力,从而使得加固更加有效。
进一步的,添液漏斗10的上端铰接设置有开合盖11,开合盖 11的外径大于添液漏斗10上端的内径,通过设置的开合盖11,能够防止灰尘和垃圾等杂物意外落入添液漏斗10从添液导管9进入到储水腔6内,确保储水腔6内的纯净度。
工作原理:当下雨时,下落的雨水在重力和雨水渗透的共同作用下,由于盖板12的内部均开设有通孔,因此雨水穿过盖板12后,雨水会继续向下渗透入生长层2内,进入生长层2后的雨水会被生态树池主体1内的植被所吸收和过滤,过滤后的雨水继续向下渗透穿过营养层3,再继续渗透至过滤层4的内部,由于过滤层4的内部铺设有碎砂砾,在碎砂砾的吸附过滤作用下,进一步对雨水进行过滤,进一步过滤后的雨水在穿过过滤层4下方的过滤挡板后,过滤后的雨水被存集在储水腔6的内部,当储水腔6内的集水过满时,操作人员通过打开生态树池主体1右侧外部的阀门8,当阀门8打开后,处于储水腔6右侧上端开设的排水管7,会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储水腔6内的集水会自动沿着排水管7向外排出多余的集水,此时处于储水腔6左侧的添液导管9,由于其呈自左向右的下倾斜设置,加之在添液漏斗10的上方设置有11开合盖,因此储水腔6的集水不会从添液导管9中溢出,从而使得储水腔6内的集水量始终能够满足生态树池主体1内植被的灌溉所需的量,且避免出现集水过多,在生态树池主体1的内部造成水溢满的现象,与此同时当储水腔6 的内部有集水后,通过插设在营养层3和过滤层4之间并延伸至储水腔6底端的多组吸水导流管5,值得说明的是,此设置的多组吸水导流管5可依据具体使用的不同情况和所需求进行数量的增减,该吸水导流管5的材质为棉质品,且吸水导流管5呈上下贯通状,在多组吸水导流管5的毛细纤维的毛细作用的原理下,由于吸水导流管5的下端插浸润在储水腔6的集水中,因此在吸水导流管5毛细作用下吸水导流管5内的液面会上升,进而使得集水进入到营养层3 和生长层2内,实现对生态树池主体1内植被的渗透式灌溉,从而避免了灌溉水会在生态树池主体1内植被周围漫积,另外的操作人员可通过打开生态树池主体1左侧添液漏斗10上的开合盖11后,从添液漏斗10处往储水腔6的内部进行添加植被所需的营养液,从而促进生态树池主体1内植被的生长;
当操作人员需要对生态树池主体1内部上层的生长层2进行疏松土层时,操作人员先通过反向转动固定螺栓21,在固定螺栓21 与螺纹孔的螺纹作用下,固定螺栓21的端头远离连接板19的表面后,操作人员将安装仓18内的连接板19带动翻土耙20向下移动,将翻土耙20的下端插入生长层2的表层,此时操作人员再通过正反转动生态树池主体1左端后侧外部的转轮17,使得滑槽13内的丝杆 15与丝母16发生螺纹作用后,使得两组丝母16在丝杆15上实现同步对向或是相向移动,进而使得滑块14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盖板12 在生态树池主体1上端左右两侧的开口中也进行移动,在盖板12进行对向或是相向移动后,处于两组盖板12相互靠近的一侧的下端的两组翻土耙20,在对向或相向移动下,不断对生长层2的表层进行刮蹭翻动,从而使得生长层2的表层变的疏松,经过疏松后的生长层2表层能够更好的进行渗水吸收和过滤;
当操作人员需要短暂在生态树池主体1的周围进行休息时,操作人员通过转动转轮17,将两组盖板12调节至相互远离的状态后,再将支撑杆24向上转动至抵板25的底面贴合至盖板12的底部,再将挂钩26挂扣在固定环27的内部,此时支撑杆24在挂钩26转轮 17的横向拉力作用下,再加上支撑杆24与盖板12和生态树池主体 1呈三角状的作用下,如图例中图7所示,当操作人员坐在盖板12 上时,向下的压力与挂钩26与固定环27的拉扯力以及和支撑杆24 的三角支撑力构成相对持的稳定的平衡力,从而对盖板12的底部进行加固,防止被损坏,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工作原理。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生态树池蓄水灌溉结构,包括生态树池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树池主体(1)的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生长层(2),且生长层(2)的下端设置有营养层(3),所述营养层(3)的下端设置有过滤层(4),所述过滤层(4)的下端设置有过滤挡板,且过滤层(4)与营养层(3)之间均匀竖向插设有吸水导流管(5),所述吸水导流管(5)的下端贯穿过滤挡板的内部,所述吸水导流管(5)的下端贯穿过滤层(4)的内部,且吸水导流管(5)皆延伸至储水腔(6)的内部,并且储水腔(6)位于生态树池主体(1)的底部,所述生态树池主体(1)右侧下端的内部开设有排水管(7),所述排水管(7)的左端与储水腔(6)的内部相连通,且排水管(7)的右端延伸至生态树池主体(1)的外部上设置有阀门(8),所述生态树池主体(1)的左侧下端开设有添液导管(9),所述添液导管(9)的右端与储水腔(6)的内部相连通,且添液导管(9)的左端延伸至生态树池主体(1)的外部上安装有添液漏斗(10),所述添液漏斗(10)与添液导管(9)相连通,所述生态树池主体(1)的正上方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盖板(12),且两组所述盖板(12)上设置有松土机构,所述生态树池主体(1)的上端左右两侧开设有开口,两组所述盖板(12)相互远离的两端均位于开口的内部,所述生态树池主体(1)的左右两侧的外部均设置有加固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树池蓄水灌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土机构包括滑槽(13),所述生态树池主体(1)上端的后侧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3),且滑槽(13)的内部左右对称滑动连接有两组滑块(14),两组所述滑块(14)的内部横向插设有丝杆(15),且丝杆(15)的左右两端均通过内嵌轴承与滑槽(13)的内壁相连接,所述丝杆(15)的外部左右对称套设有两组丝母(16),且丝母(16)的左端延伸至生态树池主体(1)的外部焊接有转轮(17),两组所述盖板(12)的对向一侧的内部开设有安装仓(18),且安装仓(18)的内部安装有连接板(19),所述连接板(19)的下端延伸至盖板(12)的下端前后均匀设置有翻土耙(20),两组所述盖板(12)相互靠近的一侧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部横向插设有固定螺栓(21),且固定螺栓(21)靠近连接板(19)的一端与连接板(19)相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树池蓄水灌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2)的前侧安装有滚轮(22),所述生态树池主体(1)前侧上端的内部横向开设有导轨(23),所述滚轮(22)与导轨(23)呈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树池蓄水灌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机构包括支撑杆(24),所述支撑杆(24)靠近生态树池主体(1)外侧表面的一侧通过铰接与生态树池主体(1)的外侧相连接,所述支撑杆(24)的下端焊接有抵板(25),所述支撑杆(24)的下端远离生态树池主体(1)外侧的表面设置有固定环(27),所述生态树池主体(1)的上端外侧设置有挂钩(26),所述挂钩(26)与固定环(27)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态树池蓄水灌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板(25)的下端表面贴合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橡胶垫的作用为五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树池蓄水灌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添液漏斗(10)的上端铰接设置有开合盖(11),所述开合盖(11)的外径大于添液漏斗(10)上端的内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238630.0U CN216017996U (zh) | 2021-09-15 | 2021-09-15 | 一种生态树池蓄水灌溉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238630.0U CN216017996U (zh) | 2021-09-15 | 2021-09-15 | 一种生态树池蓄水灌溉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017996U true CN216017996U (zh) | 2022-03-15 |
Family
ID=80537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238630.0U Active CN216017996U (zh) | 2021-09-15 | 2021-09-15 | 一种生态树池蓄水灌溉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017996U (zh) |
-
2021
- 2021-09-15 CN CN202122238630.0U patent/CN21601799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284588B (zh) | 一种可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处理与储存系统 | |
CN107761897B (zh) | 自给式地下蓄渗系统 | |
CN209907525U (zh) |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 | |
CN211690203U (zh) | 一种河道生态护坡 | |
CN209039909U (zh) | 一种城市道路绿化带 | |
CN207775977U (zh) | 新型园林景观雨水收集装置及循环用水系统 | |
CN104264773B (zh) | 一种用于处理停车场雨水及调节小气候的蓄流湿地系统 | |
CN211897679U (zh) | 一种新型海绵城市道路系统 | |
CN108625456A (zh) | 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8126031U (zh) | 一种海绵城市用节排水及灌溉系统 | |
CN205662974U (zh) | 一种山丘区生态型雨水分质集蓄系统 | |
CN211721206U (zh) | 一种自动蓄补水生态树池 | |
CN211421309U (zh) | 海绵城市的雨水渗排系统 | |
CN216017996U (zh) | 一种生态树池蓄水灌溉结构 | |
CN210263232U (zh) | 一种用于园林节水的智能集雨器 | |
CN110761499A (zh) | 一种减少城市内涝的节能建筑墙壁装置 | |
CN215211452U (zh) |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调蓄结构 | |
CN213709694U (zh) | 一种生态型雨水花园 | |
CN107879559B (zh) | 高架桥下低维护持久景观水景及雨水自净化系统 | |
CN210470548U (zh) | 一种石漠化地区储水灌溉装置 | |
CN105908802B (zh) | 一种山丘区生态型雨水分质集蓄系统及构建方法 | |
CN218479182U (zh) | 一种路基防护边坡 | |
CN113136762A (zh) |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道路雨水回收处理系统 | |
CN111255040A (zh) |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综合系统 | |
CN212065015U (zh) | 一种园林设计生态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