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21309U - 海绵城市的雨水渗排系统 - Google Patents
海绵城市的雨水渗排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421309U CN211421309U CN201922044804.2U CN201922044804U CN211421309U CN 211421309 U CN211421309 U CN 211421309U CN 201922044804 U CN201922044804 U CN 201922044804U CN 211421309 U CN211421309 U CN 21142130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pipe
- rainwater
- infiltration
- w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3
- 238000001764 in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10802 sludg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973 irrig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262 irrig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746 geotexti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03651 drink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5000020188 drinking water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8400 supply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845 anti-microbi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298 carbon filt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382 dechlorin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877 deodoriz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385 heavy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45 nonwoven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466 perme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76 precipit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的雨水渗排系统,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的碎石层、土壤层、绿化层,还包括渗水斗、与渗水斗相配合的顶盖、集水井、净滞井、第一水泵、与第一水泵相连的抽水管和出水管,土壤层内开设有用于容纳渗水斗的渗水槽,渗水斗的底部伸出碎石层的下方,渗水斗的外壁、顶盖的侧壁均布设有若干渗水孔,集水井的侧壁设有集水组件与渗水斗的底壁相连,抽水管延伸至集水井内,出水管延伸至净滞井内,净滞井内设有多级过滤组件以及用于对绿化层提供水源的浇灌组件;该雨水渗排系统对雨水收集并水循环利用,供道路绿化区灌溉使用,节能环保,以保证植物正常生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的雨水渗排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666742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高效渗透型绿地构造,包括绿地铺设地坑,由地坑底部垂直向上至地面依次填盖有碎石层、改性土壤层、卵石层,改性土壤层的上层呈内凹弧形铺设,卵石层厚度均匀的铺设在改性土壤层上,地坑内设置有排水管道,排水管道与雨水井相连通;该结构既能够保证植物生长,又能达到雨水收集渗透效果。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中存在以下使用缺陷:该结构仅仅是通过增设排水管道,对雨水收集渗透,但是当遇到干旱天气时,未保证土壤湿润,需要另外提取水源对植物浇灌,才能保证植物的稳定生长,大大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绵城市的雨水渗排系统,其优点是:对雨水收集并循环利用,供道路绿化区灌溉使用,节能环保,以保证植物正常生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海绵城市的雨水渗排系统,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的碎石层、土壤层、绿化层,还包括渗水斗、与渗水斗相配合的顶盖、集水井、净滞井、第一水泵、与第一水泵相连的抽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土壤层内开设有用于容纳渗水斗的渗水槽,所述渗水斗的底部伸出碎石层的下方,所述渗水斗的外壁、顶盖的侧壁均布设有若干渗水孔,所述集水井的侧壁设有集水组件与渗水斗的底壁相连,所述抽水管延伸至集水井内,所述出水管延伸至净滞井内,所述净滞井内设有多级过滤组件以及用于对绿化层提供水源的浇灌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量较多时,碎石层、土壤层、绿化层内渗出雨水,并通过渗水孔进入渗水斗内;利用集水组件,将渗水斗内的雨水排入集水井;集水井内的雨水静置一段时间之后,雨水中的杂质沉淀在集水井的底部,然后启动第一水泵,将集水井内静置好的雨水抽取至净滞井内,利用多级过滤组件,对雨水进行多级过滤处理;最后当干旱天气时,利用浇灌组件,将处理好的雨水对绿化层供水,使得植物能够稳定生长;采用上述结构构成的雨水渗排系统,实现了雨水的循环利用,节能环保,以保证植物生长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组件包括与集水井顶壁相连通的合流管、等间距排列的若干并呈竖直态的排水管,所述渗水斗的底壁等间距排列有若干排水孔,所述排水管的顶端与排水孔相连,所述排水管的底端与合流管相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进入渗水斗内后,依次通过排水孔、排水管进入合流管内,最终可将雨水排入集水井内进行沉淀,排水管沿渗水斗的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增大了与雨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排水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合流管呈倾斜态设置,所述合流管的较高一端朝向渗水斗,所述合流管的较低一端设有集水管并延伸至集水井内,若干所述排水管的高度尺寸沿合流管的倾斜方向由高到低逐次递增。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合流管倾斜设置,可将堆积在合流管底部的细砂、泥土,随着水流的冲刷,排入集水井内进行沉淀,避免合流管内堵塞,影响了排水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多级过滤组件包括设置在净滞井内的分隔板、金属过滤网、活性炭过滤网,所述金属过滤网呈半圆弧形设置,所述分隔板的两侧壁分别与净滞井的内壁之间围合形成有过滤室和储水室,所述金属过滤网可拆卸安装在过滤室内且沿其高度方向等间距排列,所述活性炭过滤网嵌设在分隔板的底部侧壁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首先雨水进入过滤室内,利用若干金属过滤网,对雨水中的杂质进而多次过滤,然后过滤好的水通过活性炭过滤网再次过滤,并进入储水室内;活性炭过滤网在过滤时,由于其多孔性可吸附各种液体中的微细物质,常用于水中的脱色、脱臭、脱氯、去除有机物、重金属、细菌等污染物质,水处理、净化效果好;采用上述结构构成的多级过滤方式,实现了对雨水的多级过滤,同时对过滤好的雨水进行净化,以便实现对水的循环利用,使得植物稳定的生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若干所述金属过滤网的网孔尺寸沿过滤室的高度尺寸由高到低逐次递减,相邻所述金属过滤网之间铺设有土工布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金属过滤网的网孔尺寸沿过滤室的高度尺寸由高到低逐次递减,可将不同尺寸大小的杂质过滤出来,实现了对雨水的多级过滤;相邻两个金属过滤网之间铺设有土工布层,无纺布具有透水性好、强力高、耐腐蚀、抗微生物好的特点,进而可过滤更加细小的杂质,提高了对雨水的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浇灌组件包括第二水泵、与第二水泵的出水口相连的第一水管、与第二水泵的进水口相连的第二水管、等间距排列在第一水管上的供水管、等间距排列在绿化层上的自动喷头、设置在第二水管内的电控阀门,所述第二水管延伸至储水室内,所述供水管远离第一水管的一端延伸出绿化层外并与自动喷头相连,所述第二水泵、自动喷头和电控阀门之间电性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干旱天气时,首先启动阀门,第二水泵工作,利用第二水管将净滞井内过滤好的雨水抽取至第一水管内,同时自动喷头工作,利用供水管对自动喷头供水,最终实现了对绿化层的浇灌,保证了植物生长的稳定性,实现了雨水的循环利用,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渗水孔的截面呈锥形设置,所述渗水孔的孔径尺寸较大的一侧朝向土壤层、碎石层,所述渗水孔的孔径尺寸较小的一侧朝向渗水斗内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渗水孔的孔径尺寸较大的一侧朝向土壤层、碎石层,增大了与雨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雨水排入渗水斗内的效率;渗水孔的孔径尺寸较小的一侧朝向渗水斗内部,可避免一些细碎的土壤随着水流通过渗水孔进入渗水斗内部,进而实现了对雨水的初次过滤,提高了雨水收集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井的内底壁、净滞井的底壁均设有倾斜坡面,所述倾斜坡面分别与集水井的内壁、净滞井的内壁形成有污泥沉淀室。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进入集水井、净滞井内后,雨水中的杂质堆积在污泥沉淀室内,倾斜坡面的设置,使得污泥沉淀室内的杂质向倾斜坡面的较低一侧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进而减小了抽水管和第二水管抽取的雨水中的杂质含量占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雨水量较多时,碎石层、土壤层、绿化层内渗出雨水,并通过渗水孔进入渗水斗内;利用集水组件,将渗水斗内的雨水排入集水井;将集水井内的雨水静置一段时间,雨水中的杂质沉淀在集水井的底部,然后启动第一水泵,将静置好的雨水抽取至净滞井内,利用多级过滤组件,对雨水进行多级过滤处理;在干旱天气时,利用浇灌组件,将处理好的雨水对绿化层供水,使得植物能够稳定生长,实现了雨水的循环利用,节能环保;
2、渗水孔的孔径尺寸较大的一侧朝向土壤层、碎石层,增大了与雨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雨水排入渗水斗内的效率;渗水孔的孔径尺寸较小的一侧朝向渗水斗内部,可避免一些细碎的土壤随着水流通过渗水孔进入渗水斗内部,进而实现了对雨水的初次过滤,提高了雨水收集的质量;
3、合流管倾斜设置,可将堆积在合流管底部的细砂、泥土,随着水流的冲刷,排入集水井内进行沉淀,避免合流管内堵塞,影响了排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用于体现集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用于体现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碎石层;2、土壤层;3、绿化层;4、渗水斗;5、顶盖;6、集水井;7、净滞井;8、第一水泵;9、抽水管;10、出水管;11、渗水槽;12、渗水孔;13、集水组件;131、合流管;132、排水管;133、排水孔;14、多级过滤组件;141、分隔板;142、金属过滤网;143、活性炭过滤网;144、过滤室;145、储水室;15、浇灌组件;151、第二水泵;152、第一水管;153、第二水管;154、供水管;155、自动喷头;156、电控阀门;16、土工布层;17、倾斜坡面;18、污泥沉淀室;19、集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海绵城市的雨水渗排系统,参照图1,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的碎石层1、土壤层2、绿化层3,当雨水量较多时,雨水从上至下依次渗水。
参照图1和图2,为实现对雨水的收集,在土壤层2开设有若干渗水槽11,本实施例中,渗水槽11数量优选为2个,渗水槽11内容纳有渗水斗4,渗水斗4的底部伸出碎石层1的下方,渗水斗4的顶端盖设有顶盖5,渗水斗4的周壁、顶盖5的侧壁均布设有若干渗水孔12,当雨季水量较多时,碎石层1、土壤层2内渗出一部分的水,并通过渗水孔12渗透至渗水斗4内,同时绿化层3内的水,自上而下通过顶盖5上的渗水孔12,渗透至渗水斗4内,最终实现对雨水的收集。
参照图1和图2,当干旱天气时,为实现对雨水的循环利用,在碎石层1的下方设有集水井6,集水井6的一侧设有净滞井7,集水井6的侧壁设有用于渗水斗4内雨水的集水组件13,净滞井7的顶部设有第一水泵8,第一水泵8的进水口连接有抽水管9,第一水泵8的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10,出水管10延伸至净滞井7,抽水管9延伸至集水井6内,净滞井7内设有用于对雨水过滤的多级过滤组件14以及用于对绿化层3提供水源的浇灌组件15;
首先利用集水组件13将渗水斗4内的雨水排入集水井6内,在集水井6内沉淀一段时间之后,雨水中的杂质沉淀在集水井6的底部;其次启动第一水泵8,可将集水井6内的雨水抽取至净滞井7内,然后利用多级过滤组件14对抽取至净滞井7内的雨水进行多次过滤;最后当遇到干旱天气时,利用浇灌组件15,将过滤干净的雨水抽取至绿化层3内,对绿化层3提供水源,以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节能环保。
参照图2,为实现快速收集渗水,渗水孔12的横截面设为锥形,渗水孔12的孔径尺寸较大的一侧朝向土壤层2、碎石层1,增大了与雨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渗水排入渗水斗4内的效率;渗水孔12的孔径尺寸较小的一侧朝向渗水斗4内部,可避免一些细碎的土壤随着水流通过渗水孔12进入渗水斗4内部,进而实现了对雨水的初次过滤,提高了雨水收集的质量。
参照图2和图3,浇灌组件15包括第二水泵151、与第二水泵151的出水口相连的第一水管152、与第二水泵151的进水口相连的第二水管153、等间距排列在第一水管152上的供水管154、等间距排列在绿化层3上的自动喷头155、设置在第二水管153内的电控阀门156,第二水管153延伸至净滞井7内,供水管154远离第一水管152的一端延伸出绿化层3外并与自动喷头155相连,第二水泵151、自动喷头155和电控阀门156之间电性连接;在干旱天气时,首先启动阀门,第二水泵151工作,利用第二水管153将净滞井7内过滤好的雨水抽取至第一水管152内,同时自动喷头155工作,利用供水管154对自动喷头155供水,最终实现了对绿化层3的浇灌,保证了植物生长的稳定性,实现了雨水的循环利用,节能环保。
参照图2,集水井6的内底壁、净滞井7的底壁均设有倾斜坡面17,倾斜坡面17分别与集水井6的内壁、净滞井7的内壁形成有污泥沉淀室18抽水管9延伸远离第一水泵8的一端、第二水管153远离第二水泵151的一端均位于倾斜坡面17较高一端的上方;当雨水进入集水井6、净滞井7内后,雨水中的杂质堆积在污泥沉淀室18内,倾斜坡面17的设置,使得污泥沉淀室18内的杂质向倾斜坡面17的较低一侧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进而减小了抽水管9和第二水管153抽取的雨水中的杂质含量占比。
参照图2和图3,集水组件13包括与集水井6顶壁相连通的合流管131、等间距排列的若干并呈竖直态的排水管132,渗水斗4的底壁等间距排列有若干排水孔133,排水管132的顶端与排水孔133相连,排水管132的底端与合流管131相连通;当雨水进入渗水斗4内后,依次通过排水孔133、排水管132进入合流管131内,最终可将雨水排入集水井6内进行沉淀,排水管132沿渗水斗4的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增大了与雨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排水效率。
参照图3,合流管131呈倾斜态设置,合流管131的较高一端朝向渗水斗4,合流管131的较低一端设有集水管19并延伸至集水井6内,若干排水管132的高度尺寸沿合流管131的倾斜方向由高到低逐次递增;合流管131倾斜设置,可将堆积在合流管131底部的细砂、泥土,随着水流的冲刷,排入集水井6内进行沉淀,避免合流管131内堵塞,影响了排水效率。
参照图2和图4,多级过滤组件14包括设置在净滞井7内的分隔板141、金属过滤网142、活性炭过滤网143,金属过滤网142呈半圆弧形设置,分隔板141的两侧壁分别与净滞井7的内壁之间围合形成有过滤室144和储水室145,金属过滤网142可拆卸安装在过滤室144内且沿其高度方向等间距排列,本实施例中,金属过滤网142的数量为3个,金属过滤网142可拆卸设置,方便人员定期对金属过滤网142进行清洁,提高对雨水的过滤效果;活性炭过滤网143嵌设在分隔板141的底部侧壁上,第二水管153延伸至储水室145内,可将过滤好的雨水对绿化层3进行浇灌;
首先雨水进入过滤室144内,通过三层金属过滤网142,对雨水中的杂质进而多次过滤,然后过滤好的水通过活性炭过滤网143再次过滤,并进入储水室145内;活性炭过滤网143在过滤时,由于其多孔性可吸附各种液体中的微细物质,常用于水中的脱色、脱臭、脱氯、去除有机物、重金属、细菌等污染物质,水处理、净化效果好;采用上述结构构成的多级过滤方式,实现了对雨水的多级过滤,同时对过滤好的雨水进行净化,以便实现对水的循环利用,使得植物稳定的生长。
参照图4,金属过滤网142的网孔尺寸沿过滤室144的高度尺寸由高到低逐次递减,可将不同尺寸大小的杂质过滤出来,实现了对雨水的多级过滤;相邻两个金属过滤网142之间铺设有土工布层16,无纺布具有透水性好、强力高、耐腐蚀、抗微生物好的特点,进而可过滤更加细小的杂质,提高了对雨水的过滤效果。
工作过程:当雨水量较多时,首先绿化层3、土壤层2、碎石层1内的雨水通过渗水孔12进入渗水斗4内,渗水孔12的截面为锥形,可避免土壤中的较大的杂质进入渗水斗4内;其次利用排水管132,可将渗水斗4内的雨水通过合流管131进入集水井6内,合流管131倾斜设置,使得堆积在合流管131底壁的杂质,随着水流的冲刷,排入集水井6内,避免合流管131堵塞;集水井6内的雨水静置一段时间后,雨水中的杂质沉淀在污泥沉淀室18内;
然后启动第一水泵8,将沉淀好的水,抽取至净滞井7内,利用金属过滤网142和土工布层16对雨水进行多级过滤;最后利用活性炭过滤网143,可将雨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过滤,使得储水室145内为可循环利用的水;
最后在干旱天气时,启动电控阀门156、第二水泵151、自动喷头155,可将储水室145内的雨水,通过自动喷头155对绿化层3进行浇灌,实现了雨水的循环利用,使得植物能够稳定生长。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海绵城市的雨水渗排系统,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的碎石层(1)、土壤层(2)、绿化层(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渗水斗(4)、与渗水斗(4)相配合的顶盖(5)、集水井(6)、净滞井(7)、第一水泵(8)、与第一水泵(8)相连的抽水管(9)和出水管(10),所述土壤层(2)内开设有用于容纳渗水斗(4)的渗水槽(11),所述渗水斗(4)的底部伸出碎石层(1)的下方,所述渗水斗(4)的外壁、顶盖(5)的侧壁均布设有若干渗水孔(12),所述集水井(6)的侧壁设有集水组件(13)与渗水斗(4)的底壁相连,所述抽水管(9)延伸至集水井(6)内,所述出水管(10)延伸至净滞井(7)内,所述净滞井(7)内设有多级过滤组件(14)以及用于对绿化层(3)提供水源的浇灌组件(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的雨水渗排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水组件(13)包括与集水井(6)顶壁相连通的合流管(131)、等间距排列的若干并呈竖直态的排水管(132),所述渗水斗(4)的底壁等间距排列有若干排水孔(133),所述排水管(132)的顶端与排水孔(133)相连,所述排水管(132)的底端与合流管(131)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绵城市的雨水渗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流管(131)呈倾斜态设置,所述合流管(131)的较高一端朝向渗水斗(4),所述合流管(131)的较低一端设有集水管(19)并延伸至集水井(6)内,若干所述排水管(132)的高度尺寸沿合流管(131)的倾斜方向由高到低逐次递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的雨水渗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过滤组件(14)包括设置在净滞井(7)内的分隔板(141)、金属过滤网(142)、活性炭过滤网(143),所述金属过滤网(142)呈半圆弧形设置,所述分隔板(141)的两侧壁分别与净滞井(7)的内壁之间围合形成有过滤室(144)和储水室(145),所述金属过滤网(142)可拆卸安装在过滤室(144)内且沿其高度方向等间距排列,所述活性炭过滤网(143)嵌设在分隔板(141)的底部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绵城市的雨水渗排系统,其特征在于: 若干所述金属过滤网(142)的网孔尺寸沿过滤室(144)的高度尺寸由高到低逐次递减,相邻所述金属过滤网(142)之间铺设有土工布层(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的雨水渗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灌组件(15)包括第二水泵(151)、与第二水泵(151)的出水口相连的第一水管(152)、与第二水泵(151)的进水口相连的第二水管(153)、等间距排列在第一水管(152)上的供水管(154)、等间距排列在绿化层(3)上的自动喷头(155)、设置在第二水管(153)内的电控阀门(156),所述第二水管(153)延伸至储水室(145)内,所述供水管(154)远离第一水管(152)的一端延伸出绿化层(3)外并与自动喷头(155)相连,所述第二水泵(151)、自动喷头(155)和电控阀门(156)之间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的雨水渗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孔(12)的截面呈锥形设置,所述渗水孔(12)的孔径尺寸较大的一侧朝向土壤层(2)、碎石层(1),所述渗水孔(12)的孔径尺寸较小的一侧朝向渗水斗(4)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的雨水渗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6)的内底壁、净滞井(7)的底壁均设有倾斜坡面(17),所述倾斜坡面(17)分别与集水井(6)的内壁、净滞井(7)的内壁形成有污泥沉淀室(1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044804.2U CN211421309U (zh) | 2019-11-23 | 2019-11-23 | 海绵城市的雨水渗排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044804.2U CN211421309U (zh) | 2019-11-23 | 2019-11-23 | 海绵城市的雨水渗排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421309U true CN211421309U (zh) | 2020-09-04 |
Family
ID=72254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044804.2U Active CN211421309U (zh) | 2019-11-23 | 2019-11-23 | 海绵城市的雨水渗排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42130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62640A (zh) * | 2021-01-23 | 2021-06-15 | 上海友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防水排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13653148A (zh) * | 2021-08-20 | 2021-11-16 | 深圳市林外林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深井联动渗透补给系统 |
-
2019
- 2019-11-23 CN CN201922044804.2U patent/CN21142130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62640A (zh) * | 2021-01-23 | 2021-06-15 | 上海友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防水排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12962640B (zh) * | 2021-01-23 | 2022-04-12 | 上海友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防水排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13653148A (zh) * | 2021-08-20 | 2021-11-16 | 深圳市林外林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深井联动渗透补给系统 |
CN113653148B (zh) * | 2021-08-20 | 2022-12-27 | 深圳市林外林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深井联动渗透补给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827511U (zh) | 一种具有雨水过滤及固土功能的园林三维生态护坡 | |
CN209907525U (zh) |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 | |
CN211036614U (zh) | 园林生态雨水给排系统 | |
CN211421309U (zh) | 海绵城市的雨水渗排系统 | |
CN213390170U (zh) |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墙 | |
CN107574865A (zh) | 一种适用于温室灌溉的雨水花园系统 | |
CN111350233A (zh) | 一种北方地区田间大棚区雨洪资源利用装置及构建方法 | |
CN111910709A (zh) |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 | |
CN209816969U (zh) | 一种基于传统海绵智慧的绿色屋顶雨水收集与循环利用系统 | |
CN216787384U (zh) | 一种用于雨水收集循环再利用的雨水花园 | |
CN109853703A (zh) | 多功能下凹式绿地 | |
CN213896625U (zh) | 一种海绵体园林透水道路结构 | |
CN212925963U (zh) | 一种具有雨水过滤及固土功能的园林三维生态护坡 | |
CN210263658U (zh) | 一种绿色建筑屋面种植系统 | |
CN211421345U (zh) | 一种生物滞留带系统 | |
CN212247731U (zh) |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道路的储水结构 | |
CN107434301B (zh) | 一种植被过滤沟槽 | |
CN206428784U (zh) | 园林生态雨水给排系统 | |
CN216820843U (zh) |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生态树池 | |
CN109479676A (zh) | 一种利用雨水循环系统用于屋顶花园浇灌用的方法 | |
CN213343732U (zh) | 一种海绵型生态绿地结构 | |
CN208777281U (zh) | 一种生态景观渠 | |
CN213448664U (zh) |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 |
CN213978447U (zh) | 一种绿化道 | |
CN214245997U (zh) | 海绵城市排水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