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09055U - 液压系统高压路差动循环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液压系统高压路差动循环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09055U
CN216009055U CN202122627233.2U CN202122627233U CN216009055U CN 216009055 U CN216009055 U CN 216009055U CN 202122627233 U CN202122627233 U CN 202122627233U CN 216009055 U CN216009055 U CN 2160090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aulic
oil
pressure
hydraulic line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2723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泽民
孟涛
周一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LIDI HYDRAUL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LIDI HYDRAUL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LIDI HYDRAUL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LIDI HYDRAUL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2723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090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090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090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压系统高压路差动循环冷却系统,油泵通过第一液压管路与液压缸一端连通,第一液压管路上设有冷却器,高压动力源通过第二液压管路与液压缸另一端连通,第一液压管路与第二液压管路之间通过第三液压管路连通,第三液压管路上设有第二单向阀,第一液压管路通过第二单向阀向第二液压管路流通。保证特殊的工况下高压油液的温度能快速的降下来,可以选择从低压油路引进低温的油液来降低高压油路的油温,到达持续高效的运转。

Description

液压系统高压路差动循环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系统高压路冷却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液压系统高压路差动循环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液压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油温升高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油液经油路循环会散去一部分热量,油液回到油箱后散热方式大致分为如下两种:一种借由油箱本身能完全散发掉热量,还有一种借由增加冷却器部分来使油温冷却。油箱本身的散热适用于所有的液压系统,而冷却器散热却只适用于低压部分,原因是由于冷却器主要原理在于热交换,为保证热交换的效率达到较好的冷却效果隔开冷却液与油液的介质不会太厚,此外考虑到成本其材料也一般不会有很大的抗压性能,如此一来高压油经过冷却器时很容易导致材料因抗压不足导致变形或者破裂,造成冷却效果不理想更增加了水分进入油液的可能性。而在一些特殊的工况下高压油液无法通过油箱进行冷却而又需要保持持续的动作时,油温升高会带来工况低下、降低液压油寿命、油阀的润滑情况不理想影响使用寿命等不利的影响。
为了保证特殊的工况下高压油液的温度能快速的降下来,可以选择从低压油路引进低温的油液来降低高压油路的油温,到达持续高效的运转。
现有的冷却器大部分原理是通过热交换进行冷却,虽然适用性广却只能针对低压部分进行冷却,然而却对高压油路无法起到很好的效果。
中国专利“CN 205780057 U” 一种钻机液压油循环冷却系统,特征是:包括回油管装置,回油管装置包括方管和放置于方管内侧的无缝钢管,无缝钢管的内孔为液压油通道,无缝钢管和方管之间形成泥浆通道;所述方管的一端通过泥浆管道与泥浆水泵连接,方管的另一端的出口连接水流通道;所述液压油通道的一端通过油管与油箱连接,液压油通道的另一端通过油管与油散热器装置的出油口连接,油散热器装置的进油口与储油罐连接。在所述方管的下部设置放水堵。所述油散热器装置为风散热器,包括齿轮马达、吹风扇页和散热器。热交换的效率达到较好的冷却效果隔开冷却液与油液的介质不会太厚,此外考虑到成本其材料也一般不会有很大的抗压性能,如此一来高压油经过冷却器时很容易导致材料因抗压不足导致变形或者破裂,造成冷却效果不理想更增加了水分进入油液的可能性。
中国专利“CN 105201962 A” 一种低温冷却循环系统,所述冷却箱,存储和冷却箱中液体 ;所述液压缸,利用液压原理运动的执行元件 ;所述变量泵,为动力元件,向液压缸内泵入液体 ;所述换向阀,通过换向使得液压缸进行活塞运动 ;所述冷却箱与液压缸通过管道连接,冷却箱与换向阀之间形成进流路和回流路,进流路 :液体通过变量泵从冷却箱泵入,经过换向阀进入液压缸 ;回流路 :换向阀换向后,释放液压缸内的液体至冷却箱 ;所述冷却箱内设置有散热器。一些特殊的工况下高压油液无法通过油箱进行冷却而又需要保持持续的动作时,油温升高会带来工况低下、降低液压油寿命、油阀的润滑情况不理想影响使用寿命等不利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系统高压路差动循环冷却系统,解决油箱进行冷却和热交换冷却装置很容易导致材料因抗压不足导致变形或者破裂使油温升高会带来工况低下、降低液压油寿命、油阀的润滑情况不理想影响使用寿命等不利的影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压系统高压路差动循环冷却系统,油泵通过第一液压管路与液压缸一端连通,第一液压管路上设有冷却器,高压动力源通过第二液压管路与液压缸另一端连通,第一液压管路与第二液压管路之间通过第三液压管路连通,第三液压管路上设有第二单向阀,第一液压管路通过第二单向阀向第二液压管路流通。
优选方案中,第二液压管路通过第二溢流阀与液压油箱连通。
优选方案中,冷却器与油泵之间的第一液压管路还设有第一单向阀。
优选方案中,第一单向阀向冷却器方向流通。
优选方案中,第一单向阀与油泵之间的第一液压管路通过第一溢流阀与液压油箱连通。
优选方案中,第二液压管路上还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显示面板电连接。
优选方案中,冷却器内部的第一液压管路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显示面板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压系统高压路差动循环冷却系统,保证特殊的工况下高压油液的温度能快速的降下来,可以选择从低压油路引进低温的油液来降低高压油路的油温,到达持续高效的运转。一种液压系统高压路差动循环冷却系统的有益效果为:
1. 与一般的冷却器的热交换原理不同,本发明在冷却器的热交原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冷热交融”(低温与高温混合来降低温度)的原理,以保证动作的循环与连续。
2. 保证了高压段也能通过冷却器进冷却,覆盖了一般冷却器无法冷却的部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液压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液压连接温度检测结构图;
图中:第一液压管路1;第二液压管路2;油泵3;液压油箱4;第一溢流阀5;第一单向阀6;冷却器7;第二单向阀8;第三液压管路9;第二溢流阀10;高压动力源11;液压缸12;第一温度传感器13;第二温度传感器14;显示面板1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液压系统高压路差动循环冷却系统,油泵3通过第一液压管路1与液压缸12一端连通,第一液压管路1上设有冷却器7,高压动力源11通过第二液压管路2与液压缸12另一端连通,第一液压管路1与第二液压管路2之间通过第三液压管路9连通,第三液压管路9上设有第二单向阀8,第一液压管路1通过第二单向阀8向第二液压管路2流通。所述液压泵站的采用单油泵3给第一液压管路1供油,第一液压管路1接第一溢流阀5回油,所述第一液压管路1通过第一单向阀6、冷却器7给液压缸12有杆腔进行供油;有杆腔第一液压管路1与无杆腔第二液压管路2通过第二单向阀8进行连接,第二单向阀8此时保证油液从有杆腔到无杆腔是通畅,反向截止;无杆腔第二液压管路2接非泵源以及可以储存油液的高压动力源11,此动力源给第二液压管路2供油,第二液压管路2接第二溢流阀10回油,所述第二液压管路2直接连接油缸无杆腔进行供压与供油。反之,其连接按以上相反连接油路。
优选方案中,第二液压管路2通过第二溢流阀10与液压油箱4连通。第二溢流阀10对第二液压管路2进行溢流。
优选方案中,冷却器7与油泵3之间的第一液压管路1还设有第一单向阀6。第一单向阀6向冷却器7方向流通。第一单向阀6防止液压油逆流。
优选方案中,第一单向阀6与油泵3之间的第一液压管路1通过第一溢流阀5与液压油箱4连通。第一溢流阀5对第一液压管路1进行溢流。
优选方案中,第二液压管路2上还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3,第一温度传感器13与显示面板15电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13检测第二液压管路2内部的液压油的温度。
优选方案中,冷却器7内部的第一液压管路1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4,第二温度传感器14与显示面板15电连接。第二温度传感器14用于检测第一液压管路1内部的温度,时刻检测油管内部液压油的温度。
实施例2
结合实施例1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油缸上升时由高压动力源11提供高压油给液压缸12的无杆腔,液压缸12的有杆腔油液经第二单向阀8与液压缸12无杆腔相连形成差动,此时液压缸12无杆腔油液会与液压缸12有杆腔流过来的油液充分混合,液压缸12下落时因第二单向阀8逆向截止功能,多余油液会经过第二溢流阀10返回油箱。
在循环运动过程中,若无差动第三液压管路9,高压第二液压管路2会因为无法散热导致油温逐渐升高,而在循环运动过程中停止运行进行油液的冷却不仅浪费了大量时间,也会导致导致工作效率降低。而在增加了差动第三液压管路9后,有杆腔低温油液“经油箱与冷却器后油温相对较低”与无杆腔的高温油液混合在经过第二溢流阀10回液压油箱4,可以迅速的缓解和降低无杆腔油液的油温,液压油箱4油液经油泵与过滤器后形成低温油再次经过差动第三液压管路9进入高压油路进行冷却,形成循环冷却回路。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液压系统高压路差动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是:油泵(3)通过第一液压管路(1)与液压缸(12)一端连通,第一液压管路(1)上设有冷却器(7),高压动力源(11)通过第二液压管路(2)与液压缸(12)另一端连通,第一液压管路(1)与第二液压管路(2)之间通过第三液压管路(9)连通,第三液压管路(9)上设有第二单向阀(8),第一液压管路(1)通过第二单向阀(8)向第二液压管路(2)流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系统高压路差动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是:第二液压管路(2)通过第二溢流阀(10)与液压油箱(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系统高压路差动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是:冷却器(7)与油泵(3)之间的第一液压管路(1)还设有第一单向阀(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压系统高压路差动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是:第一单向阀(6)向冷却器(7)方向流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系统高压路差动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是:第一单向阀(6)与油泵(3)之间的第一液压管路(1)通过第一溢流阀(5)与液压油箱(4)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系统高压路差动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是:第二液压管路(2)上还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3),第一温度传感器(13)与显示面板(15)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系统高压路差动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是:冷却器(7)内部的第一液压管路(1)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4),第二温度传感器(14)与显示面板(15)电连接。
CN202122627233.2U 2021-10-29 2021-10-29 液压系统高压路差动循环冷却系统 Active CN2160090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27233.2U CN216009055U (zh) 2021-10-29 2021-10-29 液压系统高压路差动循环冷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27233.2U CN216009055U (zh) 2021-10-29 2021-10-29 液压系统高压路差动循环冷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09055U true CN216009055U (zh) 2022-03-11

Family

ID=80526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27233.2U Active CN216009055U (zh) 2021-10-29 2021-10-29 液压系统高压路差动循环冷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090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87221A (zh) 发动机冷却系统
CN112096503B (zh) 一种新型发动机冷却水泵
CN216009055U (zh) 液压系统高压路差动循环冷却系统
CN101130978A (zh) 挤扩支盘机液压站
CN104131982A (zh) 特种变压器和一体化种特种整流装置用油泵
CN2802100Y (zh) 节能型内燃机冷却水泵
CN105370669A (zh) 泄压油散热器
CN102312881A (zh) 一种闭式液压系统冲洗回路
CN201692838U (zh) 一种有冷却装置的破碎机
CN210399569U (zh) 热泵系统
CN109398061B (zh) 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以及混合动力汽车
CN201462374U (zh) 一种油温控制器
CN112196836A (zh) 一种离心式鼓风机自动降温系统
CN219974707U (zh) 一种变量的单杠柱塞泥浆泵
CN213176222U (zh) 一种闭式系统快速冷却液压油箱
CN217632655U (zh) 一种具有导流功能的开式叶轮型电控硅油离合器水泵
CN214304668U (zh) 紧凑型油液循环散热装置
CN211760226U (zh) 一种双回流冷却油冷机
CN218536281U (zh) 一种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212657089U (zh) 一种高效冷却的冷油器
CN215409541U (zh) 一种管路液压油冲洗冷却系统
CN219282264U (zh) 一种耐高温的外球面轴承
CN211552105U (zh) 一种啤酒机半导体制冷装置
CN217421675U (zh) 液压传动系统及lpg罐车
TW201504031A (zh) 空氣壓縮系統及其冷卻結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