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08843U - 一种直线式持续灌装蠕动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线式持续灌装蠕动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08843U
CN216008843U CN202122337646.7U CN202122337646U CN216008843U CN 216008843 U CN216008843 U CN 216008843U CN 202122337646 U CN202122337646 U CN 202122337646U CN 216008843 U CN216008843 U CN 2160088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se
assembly
roller
shaft
peristaltic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3764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阳波
刘振
董兵阳
陶海军
汪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Zhix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Zhix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Zhix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Zhix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3764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088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088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088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直线式持续灌装蠕动泵,包括:泵体组件、管路组件、压管组件和直线往复运动组件;管路组件包括软管和软管支架组件,所述软管支架组件设置在泵体侧部,软管悬挂在软管支架组件的一端,软管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固定在软管支架组件的另一端,软管悬挂部与两端部之间均呈直线布置;所述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和压管组件均安装在泵体组件上,直线往复运动组件用于带动压管组件进行直线往复运动;在压管组件往复运动的一个周期内,压管组件分别沿着软管输入端至软管悬挂部、以及软管悬挂部至软管输出端进行软管挤压或松开,以实现物料持续灌装计量。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灌装效率高、计量稳定等优点,实现了直线式蠕动泵持续灌装物料。

Description

一种直线式持续灌装蠕动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流体灌装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线式持续灌装蠕动泵。
背景技术
目前,在流体灌装领域所采用的多位机械式灌装泵包括了柱塞泵、蠕动泵、注射泵等等。其中,蠕动泵因具有无污染及较佳精确度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包括了化工行业、制药行业、食品灌装行业等等。在直线式的蠕动泵灌装系统中,软管呈直线布置在蠕动泵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为满足流体灌装在精度和稳定性方面的高要求,在蠕动泵的运行过程中需要通过滚轮挤压软管,就像用两根手指夹挤软管一样,滚轮挤压软管并转动,软管内形成正、负压两腔,液体随之流动排出。在滚轮往复运动的一个周期内,只有灌装行程挤压软管进行灌装,复位行程则处于松开软管的状态,导致现有的蠕动泵灌装系统只适合小装量,而且有一段空行程浪费了,既增加了灌装时间间隔,又降低了灌装效率、造成了能源浪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蠕动泵的应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原理简单、结构紧凑、安装体积小、灌装效率高以及计量稳定的直线式持续灌装蠕动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直线式持续灌装蠕动泵,包括:泵体组件、管路组件、压管组件和直线往复运动组件;所述管路组件包括软管和软管支架组件,所述软管支架组件设置在泵体侧部,所述软管悬挂在软管支架组件的一端,软管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固定在软管支架组件的另一端,软管悬挂部与两端部之间均呈直线布置;所述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和压管组件均安装在泵体组件上,直线往复运动组件用于带动压管组件进行直线往复运动;在压管组件往复运动的一个周期内,压管组件分别沿着软管输入端至软管悬挂部、以及软管悬挂部至软管输出端进行软管挤压或松开,以实现物料持续灌装计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管支架组件包括安装架支柱、安装架支撑块和安装架;所述安装架支柱两端设有相互平行的安装架支撑块,所述安装架支撑块端部与安装架连接,相互平行的安装架上分别设有软管支撑块和软管固定件,所述软管支撑块用于悬挂软管,所述软管固定件用于固定软管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管支撑块上设有用于固定软管的凹槽,软管环绕在凹槽内,软管呈倒U形安装在两个安装架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泵体组件包括泵体座和泵体罩;所述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包括一号传动电机、联轴器和丝杠组件,一号传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丝杠组件连接,丝杠组件穿设在泵体座中,且丝杠组件与泵体罩连接,在一号传动电机的驱动下,丝杠组件带动泵体罩做直线往复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管组件包括二号传动电机、滚珠花键轴组件和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设置在泵体罩顶部,所述滚珠花键轴组件的一端与二号传动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滚珠花键轴组件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泵体座和泵体罩,并与滚轮组件连接,在二号传动电机的驱动下,所述滚珠花键轴组件带动滚轮组件挤压或松开软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轮组件包括滚轮安装座、滚轮安装轴和滚轮,所述滚轮安装座上设有多根滚轮安装轴,所述滚轮安装轴端部设有滚轮,所述软管两侧均设有滚轮,所述滚轮安装轴与滚珠花键轴组件转动连接;在滚轮组件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一个周期内,二号传动电机驱动所述滚珠花键轴组件转动,以带动相应的滚轮安装轴转动,实现相应的滚轮挤压或松开软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多根所述滚轮安装轴包括偏心轴和固定轴,所述偏心轴与滚珠花键轴组件转动连接;在滚轮组件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一个周期内,二号传动电机驱动所述滚珠花键轴组件转动,以带动相应的偏心轴靠近或远离相邻的固定轴,实现相应的滚轮依次在软管输入端至软管悬挂部、以及软管悬挂部至软管输出端进行软管挤压或松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多根所述滚轮安装轴均为偏心轴,所述偏心轴与滚珠花键轴组件转动连接,在滚轮组件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一个周期内,二号传动电机驱动所述滚珠花键轴组件转动,以带动相邻的偏心轴相互靠近或远离,实现相应的滚轮依次在软管输入端至软管悬挂部、以及软管悬挂部至软管输出端进行软管挤压或松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轮组件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用于连接具有相同偏转方向的偏心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轮组件还包括摆杆套、十字连杆和调节摆杆,所述滚珠花键轴组件、摆杆套、十字连杆、调节摆杆和偏心轴依次连接,用于实现滚珠花键轴组件带动偏心轴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轮安装轴中部安装在滚轮安装座上,滚轮安装轴两端部均设有滚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直线式持续灌装蠕动泵,通过将软管悬挂在软管支架组件的一端,将软管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固定在软管支架组件的另一端,而且软管悬挂部与两端部之间均呈直线布置,使得软管在蠕动泵系统中呈现为两条直线管,与现有的单管直线式蠕动泵相比较,有效增加了蠕动泵的灌装体积,而且减小了软管的安装体积。在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带动压管组件进行直线式往复运动的一个周期内,压管组件在前进行程中对软管输入端至软管悬挂部之间的软管进行挤压灌装,压管组件在复位行程中对软管悬挂部至软管输出端之间的软管进行挤压灌装,实现了蠕动泵的持续灌装,既节约了灌装的时间,又增加了蠕动泵在一个行程周期内的灌装量,可以同时满足小装量和大装量的设备需求。
2.本实用新型的直线式持续灌装蠕动泵,通过将压管组件与直线往复运动的丝杠组件连接,在滚轮安装座上同时设置偏心轴和固定轴作为滚轮安装轴,或者将所有的滚轮安装轴均设为偏心轴,并且将偏心轴与滚珠花键轴组件转动连接,在一号传动电机的驱动下,滚轮进行直线式往复运动,在二号电机的驱动下,偏心轴会靠近或远离固定轴,或者是相邻偏心轴之间相互靠近或远离,使得设置在软管外侧的滚轮依次在软管输入端至软管悬挂部、以及软管悬挂部至软管输出端进行软管挤压或松开,实现了蠕动泵的持续灌装。与此同时,由于软管是固定在软管支架组件上,软管与滚轮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运动,有效确保了蠕动泵的灌装精度。
3.本实用新型的直线式持续灌装蠕动泵,通过连杆实现具有相同偏转方向的偏心轴之间的连接,并且通过摆杆套、十字连杆和调节摆杆实现了偏心轴与滚珠花键轴组件之间的转动连接,既提高了滚珠花键轴组件与偏心轴之间的传动稳定性,同时也实现了多组偏心轴进行同步转动,实现了滚轮组件按照预设的顺序进行软管挤压,实现了蠕动泵进行持续性高精度罐装。
4.本实用新型的直线式持续灌装蠕动泵,通过将滚轮安装轴中部固定在滚轮安装座上,并且在滚轮安装轴两端部均设置了滚轮,不仅可以在减小滚轮组件安装体积的同时很好地控制单根软管的挤压,而且可以同时实现两根软管的挤压控制,大大提高蠕动泵的灌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直线式持续灌装蠕动泵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直线式持续灌装蠕动泵的局部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直线式持续灌装蠕动泵另一视角的局部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直线式持续灌装蠕动泵的局部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直线式持续灌装蠕动泵的局部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例说明:
1、花键轴;2、泵体座;3、泵体罩;4、安装底座;5、安装后座;6、滚轮安装轴;61、第一滚轮安装轴;62、第二滚轮安装轴;63、第三滚轮安装轴;64、第四滚轮安装轴;7、安装架支柱;8、安装架支撑块;9、安装架;10、软管支撑块;11、软管;12、安装前座;13、滚轮;131、第一滚轮;132、第二滚轮;133、第三滚轮;134、第四滚轮;14、软管固定件;15、软管接头;16、滚珠丝杠;17、丝杠螺母;18、花键连杆;19、电机支撑板;20、压管下限位套;21、联轴器;22、电机安装板;23、一号传动电机;24;二号传动电机;25、原点限位块;26、压管摆杆;27、压管连杆;28、花键摆杆套;29、花键轴承;30、连杆;31、摆杆套;32、十字连杆;33、调节摆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直线式持续灌装蠕动泵,包括:泵体组件、管路组件、压管组件和直线往复运动组件。管路组件包括软管11和软管支架组件,软管支架组件设置在泵体侧部,软管11中部悬挂在软管支架组件的顶端,软管1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并排固定在软管支架组件的底端,软管11中部与两端部之间均呈直线布置。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和压管组件均安装在泵体组件上,直线往复运动组件用于带动压管组件进行直线往复运动。在压管组件进行直线式往复运动的一个周期内,压管组件首先沿着软管11输入端至软管11中部进行软管挤压,然后再沿着软管11中部至软管11输出端进行软管11挤压,以实现物料持续灌装计量。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软管11的悬挂部分可以是软管11长度的2/3处或是1/3处等等,只要将软管11悬挂在软管支架组件上,实现压管组件进行直线式往复运动的一个周期内持续挤压软管11,满足蠕动泵系统持续灌装的需求即可。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软管11中部悬挂在软管支架组件的顶端,将软管1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并排固定在软管支架组件的底端,而且软管11中部与两端部之间均呈直线布置,使得软管11在蠕动泵系统中呈现为两条直线管,与现有的单管直线式蠕动泵相比较,有效增加了蠕动泵的灌装体积,而且减小了软管11的安装体积。在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带动压管组件进行直线式往复运动的一个周期内,压管组件在前进行程中对软管11输入端至软管11中部之间的软管11进行挤压灌装,压管组件在复位行程中对软管11中部至软管11输出端之间的软管11进行挤压灌装,实现了蠕动泵的持续灌装,既节约了灌装的时间,又增加了蠕动泵在一个行程周期内的灌装量,可以同时满足小装量和大装量的设备需求。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软管支架组件包括安装架支柱7、安装架支撑块8和安装架9。安装架支柱7两端设有相互平行的安装架支撑块8,安装架支撑块8端部与安装架9连接,相互平行的两个安装架9上分别设有软管支撑块10和软管固定件14。软管支撑块10用于悬挂软管11的中部,软管固定件14用于固定软管1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通过在7两端平行设置两个安装架支撑块8,并且在安装架支撑块8端部连接安装架9,得到了结构稳固,且安装体积小的软管支架组件,同时也有效确保了对软管11进行精准定位,确保软管11能够始终保持直线状态,以提高蠕动泵的灌装精度和稳定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软管11安装的牢固程度,软管支撑块10上设有用于固定软管11的凹槽(图中未示出),软管11的中部环绕在凹槽内。既实现了软管11的定位安装,又能够为软管11中部的折回区域提供一个缓冲过渡,避免软管11中部出现大幅度弯折而影响灌装效率。进一步地,软管固定件14具体可以是接头规格件,软管1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设有软管接头15,将软管接头15卡接在接头规格件中,即可实现软管1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固接在安装支架9上,方便又高效。可以理解,软管11的安装过程包括,首先是将软管输入端的软管接头15卡接在一个接头规格件中,然后将软管11中部沿着软管支撑块10上的凹槽绕个弧形,实现软管11折回,最后将软管输出端的软管接头15卡接在另一个接头规格件中,软管11最终呈倒U形安装在两个安装架9之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泵体组件包括泵体座2和泵体罩3。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包括一号传动电机23、联轴器21和丝杠组件,丝杠组件包括滚珠丝杠16和丝杠螺母17。一号传动电机23通过联轴器21与滚珠丝杠16连接,滚珠丝杠16穿设在泵体座2中,且丝杠螺母17与泵体罩3连接,在一号传动电机23的驱动下,滚珠丝杠16带动泵体罩3做直线往复运动。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一号传动电机23具体可以采用伺服电机。在其他实施例中,一号传动电机23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驱动力机构,只要能够提供滚珠丝杠16带动泵体罩3做直线往复运动所需的驱动力即可。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压管组件包括二号传动电机24、滚珠花键轴组件和滚轮组件,滚珠花键轴组件包括花键轴1、花键摆杆套28和花键轴承29,滚轮组件设置在泵体罩3顶部。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二号传动电机24具体可以采用带刹车的伺服电机与减速机组合的驱动模式。带刹车的伺服电机的驱动端与减速机连接,减速机的输出端与压管摆杆26连接,压管摆杆26通过销钉与压管连杆27连接,压管连杆27通过销钉与花键连杆18连接,花键连杆18内装有深沟轴承,并通过销钉与花键摆杆套28连接,花键摆杆套28通过花键轴承29与花键轴1连接,即实现了花键轴1与二号传动电机24之间的传动连接。花键轴1上远离花键轴承29的另一端依次依次穿过泵体座2和泵体罩3,并与滚轮组件连接。在带刹车的伺服电机与减速机的驱动下,花键轴1带动滚轮组件挤压或松开软管11。通过设置泵体座2和泵体罩3,将花键轴1和滚珠丝杠16进行封装,既有助于提高蠕动泵的外观整体性,又能够避免外来杂质混入蠕动泵内,提高蠕动泵的清洁度,以满足无菌环境等特殊场景的灌装工作需求。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一号传动电机23和二号传动电机24均安装固定在电机安装板22上,且电机安装板22与泵体座2之间通过电机支撑板19进行连接,既提高了蠕动泵整体结构的紧凑性,又确保了驱动组件和泵体组件的安装稳定性,提高了蠕动泵运行的稳定性。进一步地,在电机安装板22上,压管摆杆26与原点限位块25连接,联轴器21的顶部设有压管下限位套20,通过原点限位块25和压管下限位套20的限位作用,避免出现滚轮组件过度挤压软管11以及滚轮组件的直线往复运动超行程的现象,实现了蠕动泵高精度灌装,同时也对软管11进行了保护,以利于提高软管11的使用寿命。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滚轮组件包括滚轮安装座、滚轮安装轴6和滚轮13,滚轮安装座上设有四根滚轮安装轴6,滚轮安装轴6端部设有滚轮13,软管11两侧均设有滚轮13,滚轮安装轴6与花键轴1转动连接。在滚轮组件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一个周期内,二号传动电机24驱动花键轴1转动,以带动相应的滚轮安装轴6转动,实现相应的滚轮13挤压或松开软管11。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滚轮安装座包括安装底座4、安装后座5和安装前座12,安装底座4固定在泵体罩3顶部,安装前座12朝向软管11一侧。滚轮安装轴6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滚轮安装轴61、第二滚轮安装轴62、第三滚轮安装轴63和第四滚轮安装轴64,四根滚轮安装轴的一端固定在安装后座5上,另一端穿过安装前座12,且第一滚轮安装轴61的端部设有第一滚轮131、第二滚轮安装轴62的端部设有第二滚轮132、第三滚轮安装轴63的端部设有第三滚轮133、第四滚轮安装轴64的端部设有第四滚轮134。其中,第一滚轮131和第二滚轮132为一组设置在软管11侧部,第三滚轮133和第四滚轮134为一组设置在软管11侧部。在滚轮组件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一个周期内,两组滚轮分别按照预设的顺序挤压软管11,实现蠕动泵持续灌装。为了提高滚轮的灵活性,在滚轮安装轴与滚轮连接处的两端分别设置了两个深沟轴承,确保了滚轮可以自由转动。当滚轮夹紧软管并进行直线式升降运动时,可以极大地消除滚轮与软管之间的摩擦,从而达到保护软管、延长软管使用寿命的目的。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滚轮安装轴61、第二滚轮安装轴62、第三滚轮安装轴63和第四滚轮安装轴64均设置为偏心轴。花键轴1顶部依次穿过泵体罩3顶部和安装底座4顶部,并延伸至滚轮安装座内部,花键轴1顶部设有摆杆套31,在摆杆套31的两端分别通过销钉连接两个十字连杆32,十字连杆32上设有关节轴承,两个十字连杆32分别通过销钉与两个调节摆杆33连接,两个调节摆杆33再分别通过螺栓和销钉与第二滚轮安装轴62和第三滚轮安装轴63连接,最终实现第二滚轮安装轴62和第三滚轮安装轴63与花键轴1连接。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滚轮安装轴61和第二滚轮安装轴62向下偏心,第三滚轮安装轴63和第四滚轮安装轴64向上偏心。第一滚轮安装轴61和第四滚轮安装轴64通过一根连杆30和两个调节摆杆33进行连接,第二滚轮安装轴62和第三滚轮安装轴63通过一根连杆30和两个调节摆杆33进行连接,连杆30两端均设有两个深沟轴承,通过销钉实现连杆30与调节摆杆33连接。进一步地,连接第一滚轮安装轴61和第四滚轮安装轴64的连杆30位于滚轮安装轴上部,连接第二滚轮安装轴62和第三滚轮安装轴63的连杆30位于滚轮安装轴下部,实现滚轮安装轴稳固连接的同时,也节约了安装体积,使得滚轮安装组件的结构更加紧凑。
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杆30实现具有相同偏转方向的偏心轴之间的连接,并且通过摆杆套31、十字连杆32和调节摆杆33实现了偏心轴与花键轴1之间的转动连接,既提高了花键轴1与偏心轴之间的传动稳定性,同时也实现了多组偏心轴进行同步转动,带动了相应的滚轮按照预设顺序进行软管挤压。通过调节摆杆33精准调节偏心轴的偏转角度,提高滚轮压管的稳定性,实现了蠕动泵进行持续性高精度罐装。
工作原理:当带刹车的伺服电机带动减速机做顺时针运动时,压管摆杆26会通过压管连杆27带动花键摆杆套28顺时针运动,从而使花键轴1顺时针运动。花键轴1带动摆杆套31做顺时针运动,摆杆套31带动上下两个十字连杆32向左运动,十字连杆32带动调节摆杆33运动,从而使第三滚轮安装轴63做逆时针运动,使第二滚轮安装轴62做顺时针运动。因为第一滚轮安装轴61和第三滚轮安装轴63通过连杆30间接连接在一起,第二滚轮安装轴62和第四滚轮安装轴64通过连杆30间接连接在一起,所以当第三滚轮安装轴63做逆时针运动时,第一滚轮安装轴61同样做逆时针运动,而此时第二滚轮安装轴62和第四滚轮安装轴64做顺时针运动。第三滚轮安装轴63逆时针运动,第四滚轮安装轴64顺时针运动,第三滚轮133和第四滚轮134会呈张开状态,位于两个滚轮之间的软管11处于松开状态;第一滚轮安装轴61逆时针运动,第二滚轮安装轴62顺时针运动,第一滚轮131和第二滚轮132呈夹紧状态,位于两个滚轮之间的软管11处于挤压状态。此时,一号传动电机23通过滚珠丝杠16带动泵体罩3直线上升,也就是带动滚轮组件直线上升,在此过程中,第一滚轮131和第二滚轮132始终处于挤压软管11的状态,也就是在软管输入端至软管中部之间进行软管挤压,以实现物料灌装,而第三滚轮133和第四滚轮134则处于松开软管11的状态。当滚轮组件上升达到目标行程后,带刹车的伺服电机带动减速机做逆时针运动,使得第三滚轮133和第四滚轮134处于夹紧软管11的状态,第一滚轮131和第二滚轮132则处于松开软管11的状态。此时,一号传动电机23通过滚珠丝杠16带动泵体罩3直线下降,也就是带动滚轮组件直线下降,在此过程中,第三滚轮133和第四滚轮134始终处于挤压软管11的状态,也就是在软管中部至软管输出端之间进行软管挤压,以实现物料灌装。当滚轮组件下降达到目标行程后,带刹车的伺服电机带动减速机做顺时针运动,滚轮组件开始新一轮的压管灌装和直线往复运动。依次循环即可达到直线式持续罐装的目的,大大提高了蠕动泵的灌装效率。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第一滚轮安装轴61和第四滚轮安装轴64设置为固定轴,将第二滚轮安装轴62和第三滚轮安装轴63设置为偏心轴。通过连杆30和调节摆杆33实现第二滚轮安装轴62与第三滚轮安装轴63连接,装配时确保第二滚轮安装轴62和第三滚轮安装轴63的偏转方向一致,即两根偏心轴同时向上偏转或者同时向下偏转。具体地,当第二滚轮安装轴62逆时针偏转时,第一滚轮131与第二滚轮132呈夹紧状态,第三滚轮133与第四滚轮134则呈松开状态。当第二滚轮安装轴62顺时针偏转时,第一滚轮131与第二滚轮132呈松开状态,第三滚轮133与第四滚轮134则呈夹紧状态。如此循环,也可以实现蠕动泵持续灌装的目的。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二滚轮安装轴62和第三滚轮安装轴63设置为固定轴,将第一滚轮安装轴61和第四滚轮安装轴64设置为偏心轴,通过连杆30和调节摆杆33实现第一滚轮安装轴61与第四滚轮安装轴64连接,装配时确保第一滚轮安装轴61和第四滚轮安装轴64的偏转方向一致,同样也可以实现蠕动泵持续灌装的目的。通过采用固定轴与偏心轴结合的方式,减少了滚轮的运动轨迹,既简化了花键轴与滚轮安装轴之间的动力传递,提高了滚轮压管的稳定性,又有助于确保蠕动泵的灌装精度,实现高精度灌装。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滚轮安装轴6中部安装在安装前座12与安装后座5上,在滚轮安装轴6两端部均设有滚轮13,同时在滚轮安装座两侧均安装软管11。即第一滚轮安装轴61、第二滚轮安装轴62、第三滚轮安装轴63和第四滚轮安装轴64的两端部均设置了滚轮,在滚轮组件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一个周期内,同时实现了两组软管挤压灌装,极大地提高了蠕动泵的灌装效率。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直线式持续灌装蠕动泵,其结构设置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中的直线式持续灌装蠕动泵大致相同,区别点在于:滚轮安装轴6包括第一滚轮安装轴61和第二滚轮安装轴62,第一滚轮安装轴61和第二滚轮安装轴62的两端部均设置了滚轮,即第一滚轮安装轴61两端部分别设置了第二滚轮132与第四滚轮134,第二滚轮安装轴62两端部分别设置了第一滚轮131与第三滚轮133。第一滚轮安装轴61和第二滚轮安装轴62均为偏心轴,且分别通过相应的摆杆套31、十字连杆32和调节摆杆33与花键轴1进行连接。在装配时,同一根偏心轴两端的偏转方向是相反的,当第一滚轮131与第二滚轮132处于夹紧状态时,第三滚轮133和第四滚轮134则处于松开状态。
本实施例中,软管支撑块10的设置方向与滚轮安装轴6的设置方向相互平行,且软管支撑块10设置在滚轮安装座顶部,软管11中部横跨在滚轮安装座顶部,软管11两端分别穿设在第一滚轮131和第二滚轮132之间,以及第三滚轮133和第四滚轮134之间。在滚轮组件进行直线式上升运动时,第一滚轮131和第二滚轮132处于夹紧状态,并沿着软管输入端至软管中部进行软管11挤压,第三滚轮133和第四滚轮134则处于松开状态,以实现物料计量灌装;在滚轮组件进行直线式下降运动时,第三滚轮133和第四滚轮134处于夹紧状态,并沿着软管中部至软管输出端进行软管11挤压,第一滚轮131和第二滚轮132处于松开状态,实现物料计量灌装。如此往复循环,即实现了蠕动泵持续灌装物料。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滚轮安装轴两端部均设置压管滚轮,并且将软管横跨在滚轮安装座上,在实现了蠕动泵进行持续性高精度灌装的同时有效减小了滚轮组件和软管组件的安装体积,也就减小了蠕动泵的整体安装体积,以满足狭小工作空间内的设备灌装需求。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第一滚轮安装轴61和第二滚轮安装轴62中的任意一根设置为固定轴,另一根则设置为偏心轴,同样可以实现持续灌装的目的。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直线式持续灌装蠕动泵,其结构设置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中的直线式持续灌装蠕动泵大致相同,区别点在于:滚轮安装轴6包括第一滚轮安装轴61、第二滚轮安装轴62和第三滚轮安装轴63,三根滚轮安装轴的一端固定在安装后座5上,另一端穿过安装前座12,并设有滚轮。即第一滚轮安装轴61端部设置了第一滚轮131、第二滚轮安装轴62端部设置了第二滚轮132、第三滚轮安装轴63端部设置了第三滚轮133。软管11穿行在第一滚轮131、第二滚轮132和第三滚轮133之间。
本实施例中,第一滚轮安装轴61和第三滚轮安装轴63均为偏心轴,且分别通过相应的摆杆套31、十字连杆32和调节摆杆33与花键轴1进行连接,同时第一滚轮安装轴61与第三滚轮安装轴63之间还通过连杆30和调节摆杆33进行连接,第一滚轮安装轴61与第三滚轮安装轴63具有相同的偏转方向。第二滚轮安装轴62则设置为固定轴。当第一滚轮安装轴61和第三滚轮安装轴63转动,第一滚轮安装轴61向第二滚轮安装轴62靠近,第三滚轮安装轴63则远离第二滚轮安装轴62,相应的,第一滚轮131与第二滚轮132呈夹紧状态时,第三滚轮133与第二滚轮132则处于松开状态。反之,第一滚轮131与第二滚轮132呈松开状态时,第三滚轮133与第二滚轮132则处于夹紧状态。如此,即可达到蠕动泵进行持续灌装的目的。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三根滚轮安装轴中设置偏心轴和固定轴,利用偏心轴与固定轴的配合,很好地实现了软管11的持续挤压,同时也有利于减小蠕动泵的安装体积。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滚轮安装轴61和第三滚轮安装轴63均设置为固定轴,将第二滚轮安装轴62设置为偏心轴。随着第二滚轮安装轴62的偏转,第二滚轮132与第一滚轮131或第三滚轮133进行压管灌装,实现蠕动泵持续灌装。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滚轮安装轴6中部安装在安装前座12与安装后座5上,在滚轮安装轴6两端部均设有滚轮13,同时在滚轮安装座两侧均安装软管11。即第一滚轮安装轴61、第二滚轮安装轴62和第三滚轮安装轴63的两端部均设置了滚轮,在滚轮组件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一个周期内,同时实现了两组软管挤压灌装,极大地提高了蠕动泵的灌装效率。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和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替换、等效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直线式持续灌装蠕动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组件、管路组件、压管组件和直线往复运动组件;所述管路组件包括软管(11)和软管支架组件,所述软管支架组件设置在泵体侧部,所述软管(11)悬挂在软管支架组件的一端,软管(1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固定在软管支架组件的另一端,软管(11)悬挂部与两端部之间均呈直线布置;所述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和压管组件均安装在泵体组件上,直线往复运动组件用于带动压管组件进行直线往复运动;在压管组件往复运动的一个周期内,压管组件分别沿着软管(11)输入端至软管(11)悬挂部、以及软管(11)悬挂部至软管(11)输出端进行软管(11)挤压或松开,以实现物料持续灌装计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式持续灌装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支架组件包括安装架支柱(7)、安装架支撑块(8)和安装架(9);所述安装架支柱(7)两端设有相互平行的安装架支撑块(8),所述安装架支撑块(8)端部与安装架(9)连接,相互平行的安装架(9)上分别设有软管支撑块(10)和软管固定件(14),所述软管支撑块(10)用于悬挂软管(11),所述软管固定件(14)用于固定软管(1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式持续灌装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支撑块(10)上设有用于固定软管(11)的凹槽,软管(11)环绕在凹槽内,软管(11)呈倒U形安装在两个安装架(9)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直线式持续灌装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组件包括泵体座(2)和泵体罩(3);所述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包括一号传动电机(23)、联轴器(21)和丝杠组件,一号传动电机(23)通过联轴器(21)与丝杠组件连接,丝杠组件穿设在泵体座(2)中,且丝杠组件与泵体罩(3)连接,在一号传动电机(23)的驱动下,丝杠组件带动泵体罩(3)做直线往复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线式持续灌装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管组件包括二号传动电机(24)、滚珠花键轴组件和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设置在泵体罩(3)顶部,所述滚珠花键轴组件的一端与二号传动电机(24)的驱动端连接,滚珠花键轴组件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泵体座(2)和泵体罩(3),并与滚轮组件连接,在二号传动电机(24)的驱动下,所述滚珠花键轴组件带动滚轮组件挤压或松开软管(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线式持续灌装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件包括滚轮安装座、滚轮安装轴(6)和滚轮(13),所述滚轮安装座上设有多根滚轮安装轴(6),所述滚轮安装轴(6)端部设有滚轮(13),所述软管(11)两侧均设有滚轮(13),所述滚轮安装轴(6)与滚珠花键轴组件转动连接;在滚轮组件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一个周期内,二号传动电机(24)驱动所述滚珠花键轴组件转动,以带动相应的滚轮安装轴(6)转动,实现相应的滚轮(13)挤压或松开软管(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线式持续灌装蠕动泵,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滚轮安装轴(6)包括偏心轴和固定轴,所述偏心轴与滚珠花键轴组件转动连接;在滚轮组件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一个周期内,二号传动电机(24)驱动所述滚珠花键轴组件转动,以带动偏心轴靠近或远离相邻的固定轴,实现相应的滚轮(13)依次在软管(11)输入端至软管(11)悬挂部、以及软管(11)悬挂部至软管(11)输出端进行软管(11)挤压或松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线式持续灌装蠕动泵,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滚轮安装轴(6)均为偏心轴,所述偏心轴与滚珠花键轴组件转动连接,在滚轮组件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一个周期内,二号传动电机(24)驱动所述滚珠花键轴组件转动,以带动相邻的偏心轴相互靠近或远离,实现相应的滚轮(13)依次在软管(11)输入端至软管(11)悬挂部、以及软管(11)悬挂部至软管(11)输出端进行软管(11)挤压或松开。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直线式持续灌装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件还包括连杆(30),所述连杆(30)用于连接具有相同偏转方向的偏心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线式持续灌装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件还包括摆杆套(31)、十字连杆(32)和调节摆杆(33),所述滚珠花键轴组件、摆杆套(31)、十字连杆(32)、调节摆杆(33)和偏心轴依次连接,用于实现滚珠花键轴组件带动偏心轴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直线式持续灌装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安装轴(6)中部安装在滚轮安装座上,滚轮安装轴(6)两端部均设有滚轮(13)。
CN202122337646.7U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直线式持续灌装蠕动泵 Active CN2160088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37646.7U CN216008843U (zh)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直线式持续灌装蠕动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37646.7U CN216008843U (zh)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直线式持续灌装蠕动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08843U true CN216008843U (zh) 2022-03-11

Family

ID=80530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37646.7U Active CN216008843U (zh)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直线式持续灌装蠕动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088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57144B (zh) 一种用于流体精密定量输送的直线型蠕动泵
CN216008843U (zh) 一种直线式持续灌装蠕动泵
CN210281411U (zh) 一种高精密轴承加工辅助装置
CN116729999B (zh) 一种轮胎产线的搬运装置
CN113775513A (zh) 一种直线式持续灌装蠕动泵
CN207018179U (zh) 一种组合式高精度蠕动泵
CN109707603B (zh) 一种开合与装卡软管的联动机构、蠕动泵泵头及蠕动泵
CN203161500U (zh) 一种直线型蠕动泵
CN208420283U (zh) 光杆密封器电动实验装置
CN114028987B (zh) 一种血液内科骨髓采集后摇匀装置
CN109128664A (zh) 一种fsw焊接用工作平台
CN217206822U (zh) 一种蠕动泵
CN208237394U (zh) 一种用于农业机械的扶梯支撑装置
CN108533915A (zh) 一种用于农业机械的扶梯支撑装置
CN212615287U (zh) 一种直线式动管蠕动泵
CN219860335U (zh) 双丝杆传动升降机构
CN110861114A (zh) 一种非牛顿流体相变柔性夹爪
CN220319784U (zh) 一种直线式蠕动泵
CN216691377U (zh) 一种真空过滤机用真空泵
CN213360383U (zh) 一种升降式直线单管泵
CN220886999U (zh) 一种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出料机构
CN211494549U (zh) 一种灌装半流动性膏剂的针管预处理装置
CN215699439U (zh) 一种泥浆泵生产制造用活塞拆装装置
CN212928144U (zh) 一种带弹性压管结构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
CN107269503B (zh) 一种高效蠕动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