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08736U - 一种有鼻式起动机及其传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鼻式起动机及其传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08736U
CN216008736U CN202122582707.6U CN202122582707U CN216008736U CN 216008736 U CN216008736 U CN 216008736U CN 202122582707 U CN202122582707 U CN 202122582707U CN 216008736 U CN216008736 U CN 2160087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rter
spline
gear
shaft
nas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8270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炳琪
李想
李百慧
杨龙义
刘永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estolite Electric Weifang Ltd
Prestolite Electric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estolite Electric Weifang Ltd
Prestolite Electric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estolite Electric Weifang Ltd, Prestolite Electric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Prestolite Electric Weifang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8270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087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087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087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有鼻式起动机及其传动机构,该有鼻式起动机包括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包括行星减速系统、单向器和驱动齿轮,所述单向器包括滑座、轴销、滚柱和输出轴,所述输出轴包括设置在轴体上的轴第一端面、第一外圆、轴花键和第二外圆,所述轴第一端面与所述滑座的滑座第二端面配合以实现所述输出轴的轴向定位,所述第一外圆与所述轴花键间设置有第一轴肩,所述第一轴肩用于所述驱动齿轮的轴向定位,所述第二外圆与所述驱动齿轮的衬套配合,所述轴花键与所述驱动齿轮的花键配合传递动力。本实用新型传动机构的单向器只旋转不打出,且具备更高传动效率及更好密封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有鼻式起动机及其传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鼻减速起动机,特别是一种用于中重型柴油发动机的单向器只旋转不打出且具备更高传动效率及更好密封性能的有鼻式起动机及其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商用车所使用的有鼻起动机,虽然从支撑性能上比无鼻起动机更加可靠,但其结构相对复杂,传动效率不高,且其环境适应能力差,成本上也不具备优势,造成其应用的范围和市场不对的萎缩。
参见图1,图1为现有技术有鼻起动机剖视图。图示有鼻起动机的传动机构包括行星减速系统4,驱动轴5,单向器6,其电机系统由电刷底板1,电枢3,定子2构成,在通电后,电机系统产生的动力由电枢3的电枢轴31经由太阳轮32传递到行星齿轮41,由行星齿轮41传递到固定不能转动的齿圈座42,进而行星齿轮41可以进行旋转。如图1所示,驱动轴5的法兰盘上压制有轴销51,其通过滚针轴承与行星齿轮41进行配合,继而动力由行星齿轮41传递到驱动轴5的轴销51,轴销51的旋转带动驱动轴5进行旋转及动力输出,驱动轴5上设置有螺旋花键52,单向器6的滑座61上同样设置有螺旋花键612,驱动轴5的动力通过相互配合的螺旋花键传递到单向器的滑座61,滑座61经由单向器内部的滚柱62,将动力传递给驱动齿轮63,驱动齿轮63通过与发动机齿圈的配合,进而实现将动力传递给发动机的齿圈,最终实现发动机的成功点火。简单来说,电枢3的动力经由行星减速系统4传递到驱动轴5,再由驱动轴5传递至单向器6,进而由单向器6传递到驱动齿轮63,最终实现动力输出。但不论采用何种的动力传输方式,其传递效率都不可能是100%,多一级的传递必然会削弱最终传递到驱动齿轮的动力,势必会削弱起动机的启动性能。
由图1可见,现有技术的有鼻起动机的单向器6由驱动齿轮63、罩盖64、盖板65、组合油封66、滑座61构成,驱动齿轮63在与齿圈啮合时所产生的冲击,经由驱动齿轮63传递到单向器的滚柱62及滑座61,加剧了驱动齿轮滚道632、滚柱62、滑座曲面611的磨损,降低了单向器的寿命。同时,单向器6通过设置在驱动齿轮63内部的衬套631与驱动轴5实现支撑,但衬套631是易损件,随着启动次数的增多,驱动齿轮63与驱动轴5间的间隙会不断增大,造成驱动齿轮63的挠曲变形,这也无疑会加剧驱动齿轮滚道632、滚柱62、滑座曲面611的磨损,降低单向器寿命。
另外,现有技术有鼻起动机的单向器6及驱动轴5长期暴露在外,对构成单向器6的罩盖64、盖板65、滑座61等外露零件的防腐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虽然单向器6的前端设置有组合油封66,但外界环境中大量的粉尘,铁屑等仍可以通过驱动轴5与单向器6间的间隙进入到单向器6内部,进而造成单向器内部油脂的污染,降低单向器的寿命。而且,如果仅是驱动齿轮63或者单向器6的部分功能失效,在产品维护时,需要对整个单向器6进行更换,存在产品可维护性能及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具有更高传动效率及密封性能的有鼻式起动机及传动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鼻式起动机的传动机构,包括行星减速系统、单向器和驱动齿轮,其中,所述单向器包括滑座、轴销、滚柱和输出轴,所述输出轴包括轴第一端面、第一外圆、轴花键和第二外圆,所述轴第一端面与所述滑座的滑座第二端面配合以实现所述输出轴的轴向定位,所述第一外圆与所述轴花键间设置有用于所述驱动齿轮轴向定位的第一轴肩,所述第二外圆与所述驱动齿轮的衬套配合,所述轴花键与所述驱动齿轮的花键配合传递动力。
上述的有鼻式起动机的传动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外圆与第二外圆分别与有鼻式起动机的中盖及前盖的轴承配合以支撑所述单向器,且所述第一外圆与所述中盖的油封配合。
上述的有鼻式起动机的传动机构,其中,所述油封为骨架油封或湿式油封,所述油封设置在所述中盖的滚针轴承的前端。
上述的有鼻式起动机的传动机构,其中,所述单向器与所述中盖间设置有摩擦片。
上述的有鼻式起动机的传动机构,其中,所述轴花键与所述驱动齿轮的花键配合为直花键或螺旋花键配合。
上述的有鼻式起动机的传动机构,其中,所述行星减速系统的太阳轮与有鼻式起动机的电枢的电枢轴为分体结构,且所述电枢轴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单向器的电枢轴第一外圆。
上述的有鼻式起动机的传动机构,其中,所述太阳轮的第一端面与所述滑座间设置有摩擦片。
上述的有鼻式起动机的传动机构,其中,所述输出轴上还设置有轴端弹性挡圈或挡环卡圈。
上述的有鼻式起动机的传动机构,其中,所述行星减速系统的行星齿轮与有鼻式起动机的齿轮室盖板间设置有摩擦片,所述摩擦片为淬火件。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有鼻式起动机,其中,包括上述的传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单向器为只旋转不移动的结构,电枢输出的动力通过行星减速系统直接传递到单向器的滑座,通过单向器滑座、单向器滚柱及单向器输出轴滚道三者间的相互配合,将动力传递到单向器的输出轴,单向器的输出轴通过与驱动齿轮间的花键配合,将动力直接传递到驱动齿轮,缩短了动力的传递路径,提高了动力的传递效率;驱动齿轮直接与发动机齿圈啮合,啮合过程中的冲击力直接被驱动齿轮吸收,未传递到单向器,降低了因冲击而造成单向器内部零部件的磨损;单向器通过油封将粉尘、铁屑等隔绝在外部,确保了单向器内部油脂的清洁度;驱动齿轮及单向器为两个独立的部件,不会因为齿轮轴组件内部衬套的磨损而造成单向器内部零件的磨损,提高了单向器的寿命;同时,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在产品后期维护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单独更换失效的零件,提高了产品的可维护性,降低了维护成本。另外,在行星减速系统与齿轮室盖板间装配淬火的摩擦片,解决了由于冲压成型的齿轮室盖板硬度不高,导致起动机工作过程中行星齿轮高速旋转及轴向蹿动而损坏齿轮室盖板的问题,提高了整个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及耐久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易于装配,且成本低,适合大批量生产。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有鼻起动机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有鼻式起动机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输出轴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驱动齿轮组件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太阳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摩擦片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现有技术
1 电刷底板
2 定子
3 电枢
31 电枢轴
32 太阳轮
4 行星减速系统
41 行星齿轮
42 齿圈座
5 驱动轴
51 轴销
52 螺旋花键
6 单向器
61 滑座
611 滑座曲面
612 螺旋花键
62 滚柱
63 驱动齿轮
631 衬套
632 驱动齿轮滚道
64 罩盖
65 盖板
66 组合油封
本实用新型
100 电刷底板
200 定子
300 电枢
310 电枢换向端
320 电枢驱动端
330 电枢轴
331 电枢轴花键
332 电枢轴第一外圆
333 电枢轴第一轴肩
400 行星减速系统
410 行星齿轮
420 齿圈座
500 太阳轮
510 第一端面
520 第二端面
530 花键
600 单向器
610 滑座
611 滑座第一端面
612 滑座第二端面
620 轴销
630 滚柱
640 输出轴
641 轴第一端面
642 第一轴肩
643 轴花键
644 第一外圆
645 第二外圆
700 中盖
710 滚针轴承
720 油封
730 止口端面
800 驱动齿轮
810 花键
820 衬套
830 齿轮第一端面
900 摩擦片
910 摩擦片第一端面
920 摩擦片第二端面
1000 齿轮室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参见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有鼻式起动机剖视图。本实用新型的有鼻式起动机,包括电刷底板100、电枢300、定子200和传动机构,该有鼻式起动机其他部分的组成、结构、相互位置关系、连接关系及其工作原理等均为较成熟的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做赘述,下面仅对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予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传动机构,包括行星减速系统400、单向器600和驱动齿轮800,所述单向器600包括滑座610、轴销620、滚柱630和输出轴640,输出轴640是单向器600的构成部分,所述输出轴640包括设置在轴体上的轴第一端面641、第一外圆644、轴花键643和第二外圆645,所述轴第一端面641与所述滑座610的滑座第二端面612配合以实现所述输出轴640的轴向定位,所述第一外圆644与所述轴花键643间设置有第一轴肩642,所述第一轴肩642用于所述驱动齿轮800的轴向定位,所述第二外圆645与所述驱动齿轮800的衬套820配合,实现对驱动齿轮800的支撑,所述轴花键643与所述驱动齿轮800的花键810配合传递动力,实现将动力向驱动齿轮800的传递。所述轴花键643与所述驱动齿轮800的花键810配合可为直花键或螺旋花键配合,优选直花键配合。
其中,所述第一外圆644与第二外圆645分别与有鼻式起动机的中盖700及前盖的轴承配合以支撑所述单向器600,所述第一外圆644还与所述中盖700的油封720配合,用于对所述单向器600及有鼻式起动机的密封。所述油封720可为骨架油封或湿式油封,所述油封720优选设置在所述中盖700的滚针轴承710的前端,用于所述中盖700的滚针轴承710防护,防止因异物进入滚针轴承710而造成轴承的早期失效。所述单向器600与所述中盖700间设置有摩擦片,用于降低所述单向器600与中盖间相对转动产生的磨损。
本实施例中,所述行星减速系统400的太阳轮500与有鼻式起动机的电枢300的电枢轴330为分体结构,且所述电枢轴330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单向器600的电枢轴第一外圆332,电枢300分别通过电枢换向端310和电枢驱动端320支撑安装在有鼻式起动机的前盖上。电枢轴第一轴肩333与太阳轮500的第一端面510贴合,太阳轮500的第二端面520与滑座610的滑座第一端面611贴合,滑座610的滑座第二端面612与输出轴640的轴第一端面641贴合,驱动齿轮800的齿轮第一端面830与单向器600输出轴640的第一轴肩642贴合。所述太阳轮500的第一端面510与所述滑座610间设置有摩擦片,用于降低所述太阳轮第一端面510与所述滑座610间的摩擦力和噪音。所述行星减速系统400与有鼻式起动机的齿轮室盖板1000间也可设置有摩擦片900。所述输出轴640上还可设置有轴端弹性挡圈或挡环卡圈,用于驱动齿轮800的限位。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有鼻式起动机的电机系统由电刷底板100,电枢300,定子构成200,在通电后,电机系统产生的动力由电枢300的电枢轴330上设置的花键331,通过太阳轮500内部设置与之配合的内花键530,将电枢300的动力传递给太阳轮500,太阳轮500将动力传递到行星齿轮410,由行星齿轮410传递到固定不能转动的齿圈座420,进而行星齿轮410可以进行旋转,如图2所示,单向器600的滑座610上压制有轴销620,其通过滚针轴承与行星齿轮410进行配合,继而动力由行星齿轮410传递到单向器600的滑座610,滑座610经由单向器内部的滚柱630,将动力传递给单向器的输出轴640,输出轴640上设置有花键650,驱动齿轮800上同样设置有花键810,输出轴640的动力通过相互配合的花键,将动力传递到驱动齿轮800,驱动齿轮800通过与发动机齿圈的配合,进而实现将动力传递给发动机的齿圈,最终实现发动机的成功点火。简单来说,电枢300的动力经由行星减速系统400传递到单向器600,再由单向器600传递到驱动齿轮800,最终实现动力输出,取消了现有技术的驱动轴,缩短了动力的传递路径,提高了动力的传递效率。
中盖700中的油封720设置在中盖滚针轴承710及单向器输出轴的第二外圆644,油封720的类型可以是骨架油封或湿式油封,优选湿式油封,可以有效隔绝外界环境中的粉尘、铁屑等污物进入到单向器内部,提高了单向器部分的密封性能,有效提高了单向器的寿命。
参见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驱动齿轮800结构示意图。所述单向器600的输出轴640第一轴肩642与驱动齿轮800的齿轮第一端面830贴合,实现驱动齿轮800的轴向定位。驱动齿轮800内部的花键810可以设置成螺旋花键或直花键,优选直花键形式,此花键810是用来与单向器600中输出轴640的轴花键643配合,实现将单向器600中输出轴640的动力顺利传递到驱动齿轮800;驱动齿轮800内部设置有衬套820,用于与单向器600的输出轴640进行配合,对驱动齿轮800提供支撑。
参见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太阳轮500结构示意图。所述电枢300的电枢轴花键331与太阳轮内部的花键530进行配合,实现将电枢300的动力顺利传递到太阳轮500,太阳轮500的第一端面510与电枢轴的第一轴肩333贴合,太阳轮的第二端面520与单向器滑座第一端面611贴合。
参见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摩擦片900结构示意图。所述行星减速系统400与齿轮室盖板1000间设置有摩擦片900,所述摩擦片900的摩擦片第一端面910与齿轮室盖板1000端面贴合,摩擦片第二端面920与中盖700的止口端面730贴合,摩擦片900优选为淬火件,硬度及强度很高,设置在齿轮室盖板1000与行星齿轮410之间,能彻底消除由于行星齿轮410高速旋转及轴向窜动对齿轮室盖1000板造成的伤害,使齿轮室盖1000板能够为电枢轴前端332提供有效稳定的支撑,从而使得电枢轴的前端332为单向器600提供可靠有效的支撑,从而大大提升了整机的支撑稳定性及强度。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有鼻式起动机的传动机构,包括行星减速系统、单向器和驱动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器包括滑座、轴销、滚柱和输出轴,所述输出轴包括设置在轴体上的轴第一端面、第一外圆、轴花键和第二外圆,所述轴第一端面与所述滑座的滑座第二端面配合实现所述输出轴的轴向定位,所述第一外圆与所述轴花键间设置有用于所述驱动齿轮轴向定位的第一轴肩,所述第二外圆与所述驱动齿轮的衬套配合,所述轴花键与所述驱动齿轮的花键配合传递动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鼻式起动机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圆与第二外圆分别与有鼻式起动机的中盖及前盖的轴承配合支撑所述单向器,且所述第一外圆与所述中盖的油封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鼻式起动机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封为骨架油封或湿式油封,所述油封设置在所述中盖的滚针轴承的前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鼻式起动机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器与所述中盖间设置有摩擦片。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有鼻式起动机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花键与所述驱动齿轮的花键配合为直花键或螺旋花键配合。
6.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有鼻式起动机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减速系统的太阳轮与有鼻式起动机的电枢的电枢轴为分体结构,且所述电枢轴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单向器的电枢轴第一外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鼻式起动机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轮的第一端面与所述滑座间设置有摩擦片。
8.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有鼻式起动机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上还设置有轴端弹性挡圈或挡环卡圈。
9.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有鼻式起动机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减速系统的行星齿轮与有鼻式起动机的齿轮室盖板间设置有摩擦片,所述摩擦片为淬火件。
10.一种有鼻式起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传动机构。
CN202122582707.6U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有鼻式起动机及其传动机构 Active CN2160087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82707.6U CN216008736U (zh)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有鼻式起动机及其传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82707.6U CN216008736U (zh)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有鼻式起动机及其传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08736U true CN216008736U (zh) 2022-03-11

Family

ID=80587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82707.6U Active CN216008736U (zh)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有鼻式起动机及其传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087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975576U (zh) 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的新型万向节
CN2845291Y (zh) 无刷高速迷你电机
CN108046146A (zh) 一种起升机构用卷筒支撑传动系统
CN106891714B (zh) 一种机动车用三离合机电耦合驱动装置
CN216008736U (zh) 一种有鼻式起动机及其传动机构
CN202401247U (zh) 一种缝纫机主轴驱动的连接结构
CN107558108B (zh) 一种电磁离合双驱动洗衣机离合器
CN211901512U (zh) 一种集成式电动力总成
CN112503157A (zh) 带电磁推力离合功能的差速器
CN116025496A (zh) 一种有鼻式起动机及其传动机构
CN102748431A (zh) 一种减速机及安装有此减速机的掘进机
CN212479446U (zh) 一种无鼻式起动电机及其单向器支撑结构
CN211398511U (zh) 一种新型浮动油封结构
CN201636206U (zh) 差动式组合轴承
CN200978944Y (zh) 汽车交流发电机用整体式滑轮总成
CN111016627B (zh) 中央驱动式智慧自适应电驱动系统
CN209414584U (zh) 桥箱一体变速箱系统的润滑结构
CN210715812U (zh) 一种防止机械油泵反转结构
CN113586307A (zh) 一种无鼻式起动机及其单向器支撑结构
CN207315907U (zh) 发电机单向皮带轮
CN201293076Y (zh) 膨化机带轮传动结构
CN220268258U (zh) 一种具有轴向滚动止推功能的单向超越皮带轮
CN210661097U (zh) 一种新型润滑式传动轴
CN213685203U (zh) 一种电机轴承润滑结构
CN216199943U (zh) 一种hev车型电机花键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