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08064U - 一种建筑基坑施工用防护栏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基坑施工用防护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08064U
CN216008064U CN202121725511.1U CN202121725511U CN216008064U CN 216008064 U CN216008064 U CN 216008064U CN 202121725511 U CN202121725511 U CN 202121725511U CN 216008064 U CN216008064 U CN 2160080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undation pit
base plate
foundation ditch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2551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志阳
陆嘉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72551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080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080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080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基坑施工用防护栏,包括基坑,所述基坑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基板,所述基板的右侧设置有两根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的右侧下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右侧与基坑侧壁抵接,所述支撑板的两侧与两根支撑柱之间均贯穿连接有两个螺栓,两根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延伸出基坑的上端位置,两个所述支撑柱延伸出基坑上端的位置两侧均贯穿开设有通孔,两个所述对应的通孔之间贯穿连接有横杆。通过设置基坑、基板、支撑柱、支撑板、螺栓、通孔、横杆和螺钉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建筑基坑施工防护栏,架设较为困难,防护装置与基坑上端固定,容易导致基坑上端侧壁受力导致塌陷,对基坑造成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基坑施工用防护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基坑施工用防护栏。
背景技术
建筑基坑施工,需要在基坑上端设置防护栏,避免工作人员不小心掉落基坑,引发事故,现有的防护护栏在基坑上端架设,下端固定在基坑的上端,容易导致基坑上端受力,引发基坑侧壁塌陷,导致基坑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基坑施工用防护栏,通过在基坑下端侧壁设置支撑装置,起到支撑侧壁的效果,同时在支撑装置延伸出基坑上端的支撑柱之间卡接横杆,利用螺钉固定横杆,组成防护护栏。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基坑,所述基坑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基板,所述基板的右侧设置有两根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的右侧下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右侧与基坑侧壁抵接,所述支撑板的两侧与两根支撑柱之间均贯穿连接有两个螺栓,两根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延伸出基坑的上端位置,两个所述支撑柱延伸出基坑上端的位置两侧均贯穿开设有通孔,两个所述对应的通孔之间贯穿连接有横杆,所述通孔的左侧贯穿连接有螺钉,所述螺钉的底部与横杆侧壁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两根所述支撑柱下端对应两个螺栓的中央处位置均固定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另一端与基板的左侧端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基板的上端贯穿开设有两个固定孔,两个所述固定孔内部均贯穿连接有插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基坑、基板、支撑柱、支撑板、螺栓、通孔、横杆和螺钉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建筑基坑施工防护栏,架设较为困难,防护装置与基坑上端固定,容易导致基坑上端侧壁受力导致塌陷,对基坑造成损坏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强筋,可以增加支撑柱的结构强度,避免支撑柱与基板之间发生弯折,进而实现稳定支撑板和护栏的作用。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孔和插杆,可以实现将固定板与基坑固定,避免整个装置发生位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右视图;
图中:1、基坑;2、基板;3、固定孔;4、插杆;5、支撑柱;6、支撑板;7、螺栓;8、加强筋;9、通孔;10、横杆;11、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基坑施工用防护栏,包括基坑1,基坑1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基板2,基板2的右侧设置有两根支撑柱5,两个支撑柱5的右侧下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板6,支撑板6的右侧与基坑1侧壁抵接,支撑板6的两侧与两根支撑柱5之间均贯穿连接有两个螺栓7,两根支撑柱5的上端延伸出基坑1的上端位置,两个支撑柱5延伸出基坑1上端的位置两侧均贯穿开设有通孔9,两个对应的通孔9之间贯穿连接有横杆10,通孔9的左侧贯穿连接有螺钉11,螺钉11的底部与横杆10侧壁抵接。
参考图1和图2,两根支撑柱5下端对应两个螺栓7的中央处位置均固定设置有加强筋8,加强筋8的另一端与基板2的左侧端部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加强筋8,可以增加支撑柱5的结构强度,避免支撑柱5与基板2之间发生弯折,进而实现稳定支撑板5和护栏的作用。
参考图1和图2,基板2的上端贯穿开设有两个固定孔3,两个固定孔3内部均贯穿连接有插杆4。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固定孔3和插杆4,可以实现将基板2与基坑1固定,避免整个装置发生位移。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将基板2放置在基坑1下端,然后将支撑板6放置在两根支撑柱5的右侧,然后利用螺栓7实现将支撑板6与支撑柱5固定,进一步将基板2移动至基坑1下端侧壁位置,使得支撑板6与基坑1侧壁抵接,然后将横杆10通过支撑柱5上端对应的两个通孔9贯穿连接,最后利用螺钉11实现将横杆10固定,实现组成整个基坑1的防护装置。
综上所述:该建筑基坑施工用防护栏,通过设置基坑1、基板2、固定孔3、插杆4、支撑柱5、支撑板6、螺栓7、加强筋8、通孔9、横杆10、螺钉11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建筑基坑施工防护栏,架设较为困难,防护装置与基坑上端固定,容易导致基坑上端侧壁受力导致塌陷,对基坑造成损坏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3)

1.一种建筑基坑施工用防护栏,包括基坑(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1)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基板(2),所述基板(2)的右侧设置有两根支撑柱(5),两个所述支撑柱(5)的右侧下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右侧与基坑(1)侧壁抵接,所述支撑板(6)的两侧与两根支撑柱(5)之间均贯穿连接有两个螺栓(7),两根所述支撑柱(5)的上端延伸出基坑(1)的上端位置,两个所述支撑柱(5)延伸出基坑(1)上端的位置两侧均贯穿开设有通孔(9),两个所述对应的通孔(9)之间贯穿连接有横杆(10),所述通孔(9)的左侧贯穿连接有螺钉(11),所述螺钉(11)的底部与横杆(10)侧壁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施工用防护栏,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支撑柱(5)下端对应两个螺栓(7)的中央处位置均固定设置有加强筋(8),所述加强筋(8)的另一端与基板(2)的左侧端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施工用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2)的上端贯穿开设有两个固定孔(3),两个所述固定孔(3)内部均贯穿连接有插杆(4)。
CN202121725511.1U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建筑基坑施工用防护栏 Active CN2160080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25511.1U CN216008064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建筑基坑施工用防护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25511.1U CN216008064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建筑基坑施工用防护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08064U true CN216008064U (zh) 2022-03-11

Family

ID=80589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25511.1U Active CN216008064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建筑基坑施工用防护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080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16724B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连接体系及其安装方法
CN216008064U (zh) 一种建筑基坑施工用防护栏
CN213296374U (zh) 一种地铁施工基坑开挖支护结构
CN217897363U (zh)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
CN216690295U (zh) 一种可调节长度的爬架兜底杆
CN213710274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具有防折弯结构的脚手架
CN213205216U (zh) 一种栅栏立柱与横管卡锁连接结构
CN213144093U (zh) 一种抗风施工围挡
CN212406336U (zh) 一种桥梁施工护栏装置
CN217000485U (zh) 一种l型装配式格构柱
CN220620961U (zh) 一种建筑施工带有防掉落结构的建筑施工架
KR200392074Y1 (ko) 콘크리트구조물의 설치를 용이하게 하기 위하여 협소한작업공간에 설치되는 트러스동바리
CN218815219U (zh) 一种钢管扣件高支模板支架
CN220621372U (zh) 一种用于支架平台的临时防护栏杆
CN218813934U (zh) 一种钢管微型桩托换用基础加固纠偏装置
CN216108576U (zh) 一种应用于降水井上的平台搭设结构
CN220566880U (zh) 一种施工用快速安装式支架
CN211691396U (zh) 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下提升桁架
CN211899753U (zh) 建筑施工用的电梯的安全防护装置
CN213476736U (zh) 一种道路施工用安全预警栏杆
CN220014545U (zh) 一种基坑护栏
CN116122591B (zh) 含有屈曲支撑的墙体的砌筑方法
CN215107944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可多次利用的防护护栏
CN215520333U (zh) 具有高强度的桥梁施工临时护栏的结构
CN212802273U (zh) 原竹集束建筑的柱脚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