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87902U - 显示模组、显示屏、显示设备及手机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显示屏、显示设备及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87902U
CN215987902U CN202122435158.XU CN202122435158U CN215987902U CN 215987902 U CN215987902 U CN 215987902U CN 202122435158 U CN202122435158 U CN 202122435158U CN 215987902 U CN215987902 U CN 2159879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ting
display
display module
back plat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3515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伟
钟志勇
毛林山
黄玉芬
袁新艳
郭向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kyworth LCD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kyworth LCD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kyworth LCD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kyworth LCD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3515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879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879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879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显示模组、显示屏显示设备及手机,显示模组包括背板、柔性电路板及第一涂层,背板上设有粘接区域以及涂层区域;柔性电路板设置在粘接区域上,且柔性电路板与背板电连接;第一涂层设置在涂层区域上。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首先在背板上预设出涂层区域,通过涂抹的方式将第一涂层上设置背板上,从而实现第一涂层的形状大小能够根据不同尺寸、型号大小的背板进行调整,待第一涂层自然风干或通过加热烘干后固定,从而达到散热效果。同时利用涂层较薄的优势,无需考虑柔性电路板的粘接区域位置,从而能够更加灵活调整第一涂层形状大小以及涂层区域位于背板上的位置。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显示屏、显示设备及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模组、一种显示屏、一种显示设备及一种手机。
背景技术
现在的显示模组散热方式一般是采用人工石墨膜的散热方式,即在显示模组背面贴上1/5到整面大小不等的人工石墨膜用于提升散热效果,石墨膜的大小依据散热效果及整机温升标准而定,用于显示模组散热的人工石墨膜通常的结构为网纹导热双面胶、石墨以及绝缘膜依次叠加,且周边需做包边结构,从而导致整体结构厚。采用石墨膜散热的方式,绝缘膜较薄容易破损,破损后石墨容易跑出造成车间污染,影响车间洁净度及产品质量,同时石墨膜有一定的厚度,柔性电路板粘贴处需要避空,石墨膜的形状也受限于模切工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显示屏、显示设备及手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石墨膜散热整体结构厚、灵活度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
背板,所述背板上设有粘接区域以及涂层区域;
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粘接区域上,且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背板电连接;
第一涂层,所述第一涂层设置在所述涂层区域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涂层设置在所述背板与所述柔性电路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粘接区域与所述涂层区域设置完全重叠或者部分重叠。
可选地,所述粘接区域与所述涂层区域的形状相同。
可选地,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第二涂层,所述第二涂层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涂层为碳纳米管散热功能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涂层的厚度为0.010毫米~0.015毫米。
此外,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驱动背板以及如上述的显示模组,所述驱动背板与所述显示模组电连接。
此外,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包括壳体以及如上述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此外,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手机,所述手机包括外壳以及如上述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外壳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首先在所述背板上预设出所述涂层区域,通过涂抹的方式将所述第一涂层上设置所述背板上,从而实现所述第一涂层的形状大小能够根据不同尺寸、型号大小的所述背板进行调整,待所述第一涂层自然风干或通过加热烘干后固定,从而达到散热效果。同时利用涂层较薄的优势,无需考虑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粘接区域位置,从而能够更加灵活调整所述第一涂层形状大小以及所述涂层区域位于所述背板上的位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显示模组装配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显示模组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背板 11 涂层区域
12 粘接区域 20 第一涂层
30 柔性电路板 40 第二涂层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所述显示模组,请参照图1,所述显示模组包括背板10、柔性电路板30及第一涂层20,所述背板10上设有粘接区域12以及涂层区域11;所述柔性电路板30设置在所述粘接区域12上,且所述柔性电路板30与所述背板10电连接;所述第一涂层20设置在所述涂层区域11上。
在涂抹所述第一涂层20之前,先根据所述显示模组的型号以及尺寸大小设计出所述涂层区域11在所述背板10上的位置。从而将所述第一涂层20涂抹到准确的位置上。具体的,可以通过喷涂或印刷的方式将所述第一涂层20设置到所述背板10上,例如,通过在所述背板10上遮蔽一部分区域,或通过定制印刷网板的设计,从而在所述背板10裸露的区域上形成所述涂层区域11。通过调整遮蔽的大小及形状,或者调整印刷网板的大小及形状,间接调整所述涂层区域11的大小及形状。在所述涂层区域11上涂抹完所述第一涂层20后,可待所述第一涂层20自然风干,或者通过烘干机对所述第一涂层20进行烘干,以使所述第一涂层20固化。所述第一涂层20固化后,能够提高其表面硬度,以及在所述背板10上的附着力,不易脱落不易刮伤,从而提高所述第一涂层20的使用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涂层20可采用碳纳米管散热功能层,通过所述碳纳米管散热功能层的方式形成的涂层形状、位置可以随意定制,从而适应不同型号、尺寸大小的显示模组,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显示模组的使用灵活度。
同时采用所述碳纳米管散热功能层的散热效果好,制作工艺简单。且所述碳纳米功能层的厚度低,本实施例中,所述碳纳米管功能层的厚度可设置在0.01毫米~0.015毫米之间,从而减小设备整体的体积大小以及厚度大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调整所述第一涂层20的位置,以使其能够对应上发热量较大的电子元器件,从而能够在降低体积、降低厚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设备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首先在所述背板10上预设出所述涂层区域11,通过涂抹的方式将所述第一涂层20上设置所述背板10上,从而实现所述第一涂层20的形状大小能够根据不同尺寸、型号大小的所述背板10进行调整,待所述第一涂层20自然风干或通过加热烘干后固定,从而达到散热效果。同时利用涂层较薄的优势,无需考虑所述柔性电路板30的粘接区域12位置,从而能够更加灵活调整所述第一涂层20形状大小以及所述涂层区域11位于所述背板10上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涂层20设置在所述背板10与所述柔性电路板30之间。根据上述内容可知,所述第一涂层20厚度较薄,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直接将所述第一涂层20设置在所述背板10和所述柔性电路板30之间。也即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背板10上涂抹所述第一涂层20时,可无需对所述柔性电路板30的安装位置进行避让,可直接将所述柔性电路板30压盖在所述第一涂层20上。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粘接区域12和所述涂层区域11之间可存在部分重叠,也即在安装所述柔性电路板30时,所述柔性电路板30的一部分会压盖在所述第一涂层20上;或者所述粘接区域12和所述涂层区域11也可以完全重叠设置,也即在安装所述柔性电路板30时,所述柔性电路板30完全压盖在所述第一涂层20上,从而对整个所述柔性电路板30进行散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粘接区域12和所述涂层区域11完全重叠时,所述涂层区域11的面积大于所述粘接区域12的面积,或者所述第一涂层20的面积和形状与所述粘接区域12的面积和形状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第二涂层40,请参照图2,所述第二涂层40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30背离所述背板10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在涂抹所述第一涂层20之后,将所述柔性电路板30压盖在所述第一涂层20上,最后在所述柔性电路板30背离所述第一涂层20的一侧涂刷所述第二涂层40,也即所述第一涂层20和所述第二涂层40夹紧所述柔性电路板30,从而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显示模组的散热效果。
此外,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驱动背板10以及如上述的显示模组,所述驱动背板10与所述显示模组电连接。在涂抹所述第一涂层20之前,先根据所述显示模组的型号以及尺寸大小设计出所述涂层区域11在所述背板10上的位置。从而将所述第一涂层20涂抹到准确的位置上。具体的,可以通过喷涂或印刷的方式将所述第一涂层20设置到所述背板10上,例如,通过在所述背板10上遮蔽一部分区域,或通过定制印刷网板的设计,从而在所述背板10裸露的区域上形成所述涂层区域11。通过调整遮蔽的大小及形状,或者调整印刷网板的大小及形状,间接调整所述涂层区域11的大小及形状。在所述涂层区域11上涂抹完所述第一涂层20后,可待所述第一涂层20自然风干,或者通过烘干机对所述第一涂层20进行烘干,以使所述第一涂层20固化。所述第一涂层20固化后,能够提高其表面硬度,以及在所述背板10上的附着力,不易脱落不易刮伤,从而提高所述第一涂层20的使用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涂层20可采用碳纳米管散热功能层,通过所述碳纳米管散热功能层的方式形成的涂层形状、位置可以随意定制,从而适应不同型号、尺寸大小的显示模组,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显示模组的使用灵活度。
同时采用所述碳纳米管散热功能层的散热效果好,制作工艺简单。且所述碳纳米功能层的厚度低,本实施例中,所述碳纳米管功能层的厚度可设置在0.01毫米~0.015毫米之间,从而减小设备整体的体积大小以及厚度大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调整所述第一涂层20的位置,以使其能够对应上发热量较大的电子元器件,从而能够在降低体积、降低厚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设备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首先在所述背板10上预设出所述涂层区域11,通过涂抹的方式将所述第一涂层20上设置所述背板10上,从而实现所述第一涂层20的形状大小能够根据不同尺寸、型号大小的所述背板10进行调整,待所述第一涂层20自然风干或通过加热烘干后固定,从而达到散热效果。同时利用涂层较薄的优势,无需考虑所述柔性电路板30的粘接区域12位置,从而能够更加灵活调整所述第一涂层20形状大小以及所述涂层区域11位于所述背板10上的位置。
此外,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包括壳体以及如上述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在涂抹在涂抹所述第一涂层20之前,先根据所述显示模组的型号以及尺寸大小设计出所述涂层区域11在所述背板10上的位置。从而将所述第一涂层20涂抹到准确的位置上。具体的,可以通过喷涂或印刷的方式将所述第一涂层20设置到所述背板10上,例如,通过在所述背板10上遮蔽一部分区域,或通过定制印刷网板的设计,从而在所述背板10裸露的区域上形成所述涂层区域11。通过调整遮蔽的大小及形状,或者调整印刷网板的大小及形状,间接调整所述涂层区域11的大小及形状。在所述涂层区域11上涂抹完所述第一涂层20后,可待所述第一涂层20自然风干,或者通过烘干机对所述第一涂层20进行烘干,以使所述第一涂层20固化。所述第一涂层20固化后,能够提高其表面硬度,以及在所述背板10上的附着力,不易脱落不易刮伤,从而提高所述第一涂层20的使用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涂层20可采用碳纳米管散热功能层,通过所述碳纳米管散热功能层的方式形成的涂层形状、位置可以随意定制,从而适应不同型号、尺寸大小的显示模组,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显示模组的使用灵活度。
同时采用所述碳纳米管散热功能层的散热效果好,制作工艺简单。且所述碳纳米功能层的厚度低,本实施例中,所述碳纳米管功能层的厚度可设置在0.01毫米~0.015毫米之间,从而减小设备整体的体积大小以及厚度大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调整所述第一涂层20的位置,以使其能够对应上发热量较大的电子元器件,从而能够在降低体积、降低厚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设备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首先在所述背板10上预设出所述涂层区域11,通过涂抹的方式将所述第一涂层20上设置所述背板10上,从而实现所述第一涂层20的形状大小能够根据不同尺寸、型号大小的所述背板10进行调整,待所述第一涂层20自然风干或通过加热烘干后固定,从而达到散热效果。同时利用涂层较薄的优势,无需考虑所述柔性电路板30的粘接区域12位置,从而能够更加灵活调整所述第一涂层20形状大小以及所述涂层区域11位于所述背板10上的位置。
此外,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手机,所述手机包括外壳以及如上述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外壳上。在涂抹所述第一涂层20之前,先根据所述显示模组的型号以及尺寸大小设计出所述涂层区域11在所述背板10上的位置。从而将所述第一涂层20涂抹到准确的位置上。具体的,可以通过喷涂或印刷的方式将所述第一涂层20设置到所述背板10上,例如,通过在所述背板10上遮蔽一部分区域,或通过定制印刷网板的设计,从而在所述背板10裸露的区域上形成所述涂层区域11。通过调整遮蔽的大小及形状,或者调整印刷网板的大小及形状,间接调整所述涂层区域11的大小及形状。在所述涂层区域11上涂抹完所述第一涂层20后,可待所述第一涂层20自然风干,或者通过烘干机对所述第一涂层20进行烘干,以使所述第一涂层20固化。所述第一涂层20固化后,能够提高其表面硬度,以及在所述背板10上的附着力,不易脱落不易刮伤,从而提高所述第一涂层20的使用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涂层20可采用碳纳米管散热功能层,通过所述碳纳米管散热功能层的方式形成的涂层形状、位置可以随意定制,从而适应不同型号、尺寸大小的显示模组,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显示模组的使用灵活度。
同时采用所述碳纳米管散热功能层的散热效果好,制作工艺简单。且所述碳纳米功能层的厚度低,本实施例中,所述碳纳米管功能层的厚度可设置在0.01毫米~0.015毫米之间,从而减小设备整体的体积大小以及厚度大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调整所述第一涂层20的位置,以使其能够对应上发热量较大的电子元器件,从而能够在降低体积、降低厚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设备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首先在所述背板10上预设出所述涂层区域11,通过涂抹的方式将所述第一涂层20上设置所述背板10上,从而实现所述第一涂层20的形状大小能够根据不同尺寸、型号大小的所述背板10进行调整,待所述第一涂层20自然风干或通过加热烘干后固定,从而达到散热效果。同时利用涂层较薄的优势,无需考虑所述柔性电路板30的粘接区域12位置,从而能够更加灵活调整所述第一涂层20形状大小以及所述涂层区域11位于所述背板10上的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
背板,所述背板上设有粘接区域以及涂层区域;
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粘接区域上,且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背板电连接;
第一涂层,所述第一涂层设置在所述涂层区域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层设置在所述背板与所述柔性电路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区域与所述涂层区域设置完全重叠或者部分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区域与所述涂层区域的形状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第二涂层,所述第二涂层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层为碳纳米管散热功能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层的厚度为0.010毫米~0.015毫米。
8.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驱动背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所述驱动背板与所述显示模组电连接。
9.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包括壳体以及如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10.一种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包括外壳以及如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外壳上。
CN202122435158.XU 2021-10-09 2021-10-09 显示模组、显示屏、显示设备及手机 Active CN2159879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35158.XU CN215987902U (zh) 2021-10-09 2021-10-09 显示模组、显示屏、显示设备及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35158.XU CN215987902U (zh) 2021-10-09 2021-10-09 显示模组、显示屏、显示设备及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87902U true CN215987902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07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35158.XU Active CN215987902U (zh) 2021-10-09 2021-10-09 显示模组、显示屏、显示设备及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879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85797B1 (en) Composite material and electron device
US6809045B1 (en) Screen ink printed film carrier and electrically modulated device using same
JP2009513023A (ja)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回路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516924A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124182A (zh) 柔性屏组件及柔性屏终端
CN113129761A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5987902U (zh) 显示模组、显示屏、显示设备及手机
CN210807794U (zh) 多功能补强板、电路板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17218955A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16217823U (zh) 一种改善覆盖膜溢胶的压机叠层结构
CN106297574B (zh) 屏幕组件
CN218243982U (zh) 一种柔性印刷板材
CN219512786U (zh) 一种oled柔性显示屏和车载显示装置
CN217849972U (zh) 一种水性聚氨酯导电海绵
CN215022219U (zh) 发热组件和电子艾灸设备
CN210183767U (zh) 散热片和电子设备
CN219227916U (zh) 一种柔性双层板变单层板的fpc及指纹模组
CN111356308A (zh) 电路板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CN218941413U (zh) 一种挠性电路板
CN215345230U (zh) 电路板组件、dlp光机模组和dlp投影仪
CN219266733U (zh) 一种防水防静电的液晶显示装置
CN220674213U (zh) 一种手机主板用自粘式绝缘散热石墨片
CN216982187U (zh) 覆晶薄膜以及显示模组
CN217544093U (zh) 一种esd防护液晶模组及lcm屏
CN210075910U (zh) 一种用于手机的散热铜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