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83325U - 一种高效散热的热泵机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散热的热泵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83325U
CN215983325U CN202122529133.6U CN202122529133U CN215983325U CN 215983325 U CN215983325 U CN 215983325U CN 202122529133 U CN202122529133 U CN 202122529133U CN 215983325 U CN215983325 U CN 2159833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heat
heat pump
pump unit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2913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育伟
梁晋佳
张晓勇
黎杨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Nuans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Nuans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Nuans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Nuans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2913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833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833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833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泵机组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效散热的热泵机组,针对现有的热泵机组通常置于壳体的内部,热泵机组所在空间内的散热效果不佳,影响热泵机组的工作性能,不利于推广使用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前侧设置有开口的机壳,所述机壳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热泵机组本体,所述热泵机组本体的前侧和顶部分别紧密贴合有前盘管和上盘管,所述前盘管和上盘管之间密封连通有同一个金属折叠管,所述机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冷水箱,本实用新型较之常规的热泵机组本体,提升了机壳内部环境的散热效率,能够使热泵机组本体长期工作在适宜的温度下,提升了热泵机组本体的工作性能,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散热的热泵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泵机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散热的热泵机组。
背景技术
热泵(Heat Pump),又称冷机(Refrigerator),是在热力学第二定律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高效加热装置,可将能量由低温处(低温热库)传送到高温处(高温热库),热泵机组是有热泵和其它部件组成的整体式设备。
现有的热泵机组通常置于壳体的内部,热泵机组所在空间内的散热效果不佳,影响热泵机组的工作性能,不利于推广使用,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高效散热的热泵机组,用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热泵机组通常置于壳体的内部,热泵机组所在空间内的散热效果不佳,影响热泵机组的工作性能,不利于推广使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效散热的热泵机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散热的热泵机组,包括前侧设置有开口的机壳,所述机壳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热泵机组本体,所述热泵机组本体的前侧和顶部分别紧密贴合有前盘管和上盘管,所述前盘管和上盘管之间密封连通有同一个金属折叠管,所述机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冷水箱,且冷水箱和前盘管之间密封连通有同一个冷水循环组件,所述机壳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安装孔,两个安装孔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散热鳍片,两个散热鳍片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散热片,且两个散热片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金属导热片。
优选的,为了便于利用水的流动携带走热量,所述冷水循环组件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和水泵,且水泵的右侧和机壳的左侧固定安装,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与水泵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密封相连通,且进水管的右端和冷水箱的右侧密封相连通,所述出水管的底部延伸至机壳的内部。
优选的,为了便于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所述机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管式换热器,所述管式换热器的输出端和冷水箱的内部密封相连通,且管式换热器的输入端密封连通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底部贯穿机壳的顶部并延伸至机壳的内部,所述回流管和出水管的外侧均密封固定安装有传动管。
优选的,为了能够加速热空气的流动,两个传动管的前侧内壁上均密封转动安装有叶轮轴,两个叶轮轴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流水拨板,且流水拨板的数量设置有多个,两个传动管的前侧均固定安装有吸热通道,所述叶轮轴的前端延伸至与其相对应的吸热通道的内部,且叶轮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吸风叶轮。
优选的,为了便于实现水的流通,两个传动管的底部内壁上分别密封连通有下液管和U型管,所述下液管的右侧密封连通有横管,且横管的右端和前盘管的进入口密封相连通,所述U型管的左侧密封连通有横向管,且横向管的左端和上盘管的输出口密封相连通。
优选的,为了便于对热泵机组本体进行固定,所述机壳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多个固定螺栓均和机壳的底部内壁螺纹连接。
优选的,为了便于实现吸热,两个传动管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和两个金属导热片相互靠近的一侧紧密贴合,吸风叶轮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吸风叶片。
优选的,为了便于对前盘管和上盘管进行固定,所述上盘管的后侧和机壳的后侧内壁固定安装,所述前盘管的前侧和机壳的前侧内壁固定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机壳、热泵机组本体、前盘管、上盘管、金属折叠管、水泵、散热鳍片、散热片、金属导热片和管式换热器的规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在热泵机组本体工作过程中,水泵同步进行工作,经由设置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可以将冷水箱内的冷水抽至左侧的传动管的内部,利用水的流动带动左侧的流水拨板进行转动,进而使叶轮轴和吸风叶轮进行转动,将热泵机组本体左侧的热量抽至金属导热片所在的区域,再利用金属导热片、散热片和散热鳍片进行散热,与此同时,冷水会经由设置的下液管进入前盘管和上盘管的内部,利用水的流动携带走热泵机组本体上的热量,携带热量的冷水经由设置的U型管进入右侧的传动管的内部,和左侧的传动管运动过程相同,继续吸热、导热和散热,冷水最后经由设置的回流管进入管式换热器内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冷水重新进入冷水箱的内部,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较之常规的热泵机组本体,提升了机壳内部环境的散热效率,能够使热泵机组本体长期工作在适宜的温度下,提升了热泵机组本体的工作性能,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为了解决上盘管和前盘管支架不便于对接的问题,通过设置的金属折叠管,能够便于将上盘管和前盘管密封对接在一起,操作更加便捷;
为了解决经叶轮轴转动吸到的热量还会留在机壳内部的问题,通过设置的金属导热片、散热片和散热鳍片,能够将叶轮轴转动吸到的热量传递至外部空气中,采用风冷和水冷结合的方式对热泵机组本体进行散热,大大提升了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散热的热泵机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散热的热泵机组的传动管道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散热的热泵机组的传动管道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散热的热泵机组的图1中A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机壳、2安装板、3固定螺栓、4热泵机组本体、5前盘管、6上盘管、7金属折叠管、8冷水箱、9水泵、10进水管、11出水管、12U型管、13散热鳍片、14散热片、15金属导热片、16回流管、17传动管、18叶轮轴、19流水拨板、20吸热通道、21下液管、22管式换热器、23吸风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4,一种高效散热的热泵机组,包括前侧设置有开口的机壳1,机壳1的前侧还还设置了挡门,机壳1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热泵机组本体4,热泵机组本体4的型号可以根据实际选用,热泵机组本体4的前侧和顶部分别紧密贴合有前盘管5和上盘管6,前盘管5和上盘管6是固定在机壳1内部的,前盘管5和上盘管6之间密封连通有同一个金属折叠管7,金属折叠管7启动连通前盘管5和上盘管6的作用,为了便于对前盘管5和上盘管6进行固定,上盘管6的后侧和机壳1的后侧内壁固定安装,前盘管5的前侧和机壳1的前侧内壁固定安装,机壳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冷水箱8,冷水箱8的内部装满冷水,且冷水箱8和前盘管5之间密封连通有同一个冷水循环组件,为了便于利用水的流动携带走热量,冷水循环组件包括进水管10、出水管11和水泵9,进水管10呈U型一体设置,能够提升结构强度,且水泵9的右侧和机壳1的左侧固定安装,进水管10和出水管11分别与水泵9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密封相连通,且进水管10的右端和冷水箱8的右侧密封相连通,这里是为了将冷水抽至出水管11的内部,为了便于实现水的流通,两个传动管17的底部内壁上分别密封连通有下液管21和U型管12,下液管21竖直设置,下液管21的右侧密封连通有横管,且横管的右端和前盘管5的进入口密封相连通,横管和前盘管5的内部是密封相连通的,U型管12的左侧密封连通有横向管,且横向管的左端和上盘管6的输出口密封相连通,上盘管6和U型管12是密封相连通的,能够实现冷水的流通,出水管11的底部延伸至机壳1的内部,机壳1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安装孔,两个安装孔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散热鳍片13,安装孔和散热鳍片13是密封固定的,两个散热鳍片13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散热片14,且两个散热片1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金属导热片15,采用物理的方式实现机壳1内部和外部空气的换热。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出如下进一步的改进: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机壳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管式换热器22,管式换热器22的规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管式换热器22的输出端和冷水箱8的内部密封相连通,且管式换热器22的输入端密封连通有回流管16,回流管16的底部贯穿机壳1的顶部并延伸至机壳1的内部,回流管16和出水管11的外侧均密封固定安装有传动管17,传动管17内可以进行冷水的流动,为了能够加速热空气的流动,两个传动管17的前侧内壁上均密封转动安装有叶轮轴18,两个叶轮轴18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流水拨板19,在冷水流通过程中,能够带动流水拨板19进行转动,且流水拨板19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多个流水拨板19呈等距环形设置,两个传动管17的前侧均固定安装有吸热通道20,吸热通道20左右设置,叶轮轴18的前端延伸至与其相对应的吸热通道20的内部,且叶轮轴18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吸风叶轮23,为了便于实现吸热,两个传动管17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和两个金属导热片15相互靠近的一侧紧密贴合,吸风叶轮23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吸风叶片,多个吸风叶片呈等距环形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对热泵机组本体4进行固定,机壳1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2,且安装板2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3,固定螺栓3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固定螺栓3的数量至少设置四个,多个固定螺栓3呈矩阵设置,多个固定螺栓3均和机壳1的底部内壁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在热泵机组本体4工作过程中,水泵9同步进行工作,经由设置的进水管10和出水管11,可以将冷水箱8内的冷水抽至左侧的传动管17的内部,利用水的流动带动左侧的流水拨板19进行转动,进而使叶轮轴18和吸风叶轮23进行转动,将热泵机组本体4左侧的热量抽至金属导热片15所在的区域,再利用金属导热片15、散热片14和散热鳍片13进行散热,与此同时,冷水会经由设置的下液管21进入前盘管5和上盘管6的内部,利用水的流动携带走热泵机组本体4上的热量,携带热量的冷水经由设置的U型管12进入右侧的传动管17的内部,和左侧的传动管17运动过程相同,继续吸热、导热和散热,冷水最后经由设置的回流管16进入管式换热器22内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冷水重新进入冷水箱8的内部,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较之常规的热泵机组本体4,提升了机壳内部环境的散热效率,能够使热泵机组本体4长期工作在适宜的温度下,提升了热泵机组本体4的工作性能,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本实用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高效散热的热泵机组,包括前侧设置有开口的机壳(1),所述机壳(1)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热泵机组本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机组本体(4)的前侧和顶部分别紧密贴合有前盘管(5)和上盘管(6),所述前盘管(5)和上盘管(6)之间密封连通有同一个金属折叠管(7),所述机壳(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冷水箱(8),且冷水箱(8)和前盘管(5)之间密封连通有同一个冷水循环组件,所述机壳(1)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安装孔,两个安装孔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散热鳍片(13),两个散热鳍片(13)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散热片(14),且两个散热片(1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金属导热片(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循环组件包括进水管(10)、出水管(11)和水泵(9),且水泵(9)的右侧和机壳(1)的左侧固定安装,所述进水管(10)和出水管(11)分别与水泵(9)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密封相连通,且进水管(10)的右端和冷水箱(8)的右侧密封相连通,所述出水管(11)的底部延伸至机壳(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管式换热器(22),所述管式换热器(22)的输出端和冷水箱(8)的内部密封相连通,且管式换热器(22)的输入端密封连通有回流管(16),所述回流管(16)的底部贯穿机壳(1)的顶部并延伸至机壳(1)的内部,所述回流管(16)和出水管(11)的外侧均密封固定安装有传动管(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两个传动管(17)的前侧内壁上均密封转动安装有叶轮轴(18),两个叶轮轴(18)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流水拨板(19),且流水拨板(19)的数量设置有多个,两个传动管(17)的前侧均固定安装有吸热通道(20),所述叶轮轴(18)的前端延伸至与其相对应的吸热通道(20)的内部,且叶轮轴(18)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吸风叶轮(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两个传动管(17)的底部内壁上分别密封连通有下液管(21)和U型管(12),所述下液管(21)的右侧密封连通有横管,且横管的右端和前盘管(5)的进入口密封相连通,所述U型管(12)的左侧密封连通有横向管,且横向管的左端和上盘管(6)的输出口密封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2),且安装板(2)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3),所述固定螺栓(3)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多个固定螺栓(3)均和机壳(1)的底部内壁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两个传动管(17)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和两个金属导热片(15)相互靠近的一侧紧密贴合,吸风叶轮(23)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吸风叶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盘管(6)的后侧和机壳(1)的后侧内壁固定安装,所述前盘管(5)的前侧和机壳(1)的前侧内壁固定安装。
CN202122529133.6U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高效散热的热泵机组 Active CN2159833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29133.6U CN215983325U (zh)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高效散热的热泵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29133.6U CN215983325U (zh)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高效散热的热泵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83325U true CN215983325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73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29133.6U Active CN215983325U (zh)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高效散热的热泵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833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58945U (zh) 一种变频器的快速水冷装置
CN212106035U (zh) 一种柴油机冷却液外循环装置
CN213365411U (zh) 一种视频监控设备的服务器散热装置
CN218733598U (zh) 一种快速散热的电机机壳
CN101001514A (zh) 液冷式散热装置及散热单元
CN113993350A (zh) 一种具有空气循环机构的高效散热器
CN112737195B (zh) 一种电机的冷却装置
CN215983325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热泵机组
CN210245262U (zh)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
CN218376802U (zh) 一种真空泵冷却装置
CN215766695U (zh) 相变式余热换热器
CN215766597U (zh) 一种辅助内循环蓄能水热交换器
CN212989598U (zh) 燃料电池测试平台散热系统
CN112196836B (zh) 一种离心式鼓风机自动降温系统
CN210776536U (zh) 一种可循环散热计算机机箱
CN220606342U (zh) 一种水泵控制设备散热系统
CN219041843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散热器
CN214799210U (zh) 一种风冷发电机的冷却系统
CN215109136U (zh) 一种汽车水箱散热器总成
CN218103612U (zh) 水冷式x射线发射源
CN220959725U (zh) 一种能量回收设备
CN219611502U (zh) 一种带有冷却机构的高速电机
CN210321386U (zh) 一种高效率铝合金散热器
CN219019330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源壳体
CN210502317U (zh) 充电桩及其散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high-efficiency heat pump unit for heat dissipation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0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308

Pledgee: Guangdong Nanhai Rural Commercial Bank branch branch of Limited by Share Ltd.

Pledgor: Guangdong nuans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63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