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80675U - 滚珠丝杠及注塑机 - Google Patents

滚珠丝杠及注塑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80675U
CN215980675U CN202120369144.XU CN202120369144U CN215980675U CN 215980675 U CN215980675 U CN 215980675U CN 202120369144 U CN202120369144 U CN 202120369144U CN 215980675 U CN215980675 U CN 2159806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shaft
ball
raceway groove
screw
n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6914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小军
胡春生
邓钦林
李兆华
洪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izumi Precision Inj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Yizhim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izumi Precision Inj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Yizumi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izumi Precision Inj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Yizumi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izumi Precision Inj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6914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806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806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806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滚珠丝杠,包括丝杠轴、螺母、多个滚珠和循环路,所述丝杠轴的外周面具有在丝杠轴的轴线方向盘旋设置的第一滚道凹槽,螺母内周面上具有与第一滚道凹槽对位设置的第二滚道凹槽,螺母套设在丝杠轴上,多个滚珠被收纳在第一滚道凹槽和第二滚道凹槽之间,第一滚道凹槽沿丝杠轴的轴线方向盘旋形成位于丝杠轴上的第一凸部,第一凸部的两侧边沿具有高度差,目的是能够充分利用丝杠轴的承载功能,通过调整滚道凹槽的边沿的形状,从而能够提高丝杠轴在单一方向上的承载能力,能够减少丝杠轴或其对应的滚珠丝杠的滚珠滚道边缘塑性变形的风险;另外,还提供一种注塑机,具有应用上述丝杠的功能效果而使其单向载荷能力突出。

Description

滚珠丝杠及注塑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滚珠丝杠及注塑机。
背景技术
滚珠丝杠具备丝杠轴、螺母、以及夹设在丝杠轴与螺母之间的多个滚珠,在丝杠轴的外周面形成有供滚珠进行滚动运动的螺旋状的滚珠滚行槽,通过滚珠的滚动能够的活动以获得较为轻松的移动。
目前市场上滚珠丝杠基本都是丝杠轴的轴向方向可以承受正反两个方向的载荷,即滚珠丝杠正转时可以承受正轴向载荷,反转时可以承受反轴向载荷,且两个方向的承载能力基本相等,但在一些特殊应用领域,滚珠丝杠在工作时,主要轴向载荷只来自于一个方向,而反方向工作时,基本没有轴向载荷或轴向载荷很小,比如在注塑机行业,其中的射胶丝杠在作射胶动作时,承受的轴向载荷非常大,而在作反方向的松退动作时,其轴向载荷非常小,基本可忽略不计。丝杠的设计选型主要是考虑正向射胶时的轴向负载,选型结果往往是丝杠的正向承载能力不足,而反向又形成了很大的功能浪费。针对此种现象,如能在丝杠的结构设计上进行优化,将没有起到作用的部分反向承载功能转移到需要加强的正向承载功能里,将在成本和功能方面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滚珠丝杠,能够充分利用丝杠轴的承载功能,通过调整滚道凹槽的边沿的形状,从而能够提高丝杠轴在单一方向上的承载能力,能够减少丝杠轴或其对应的滚珠丝杠的滚珠滚道边缘塑性变形的风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
一种滚珠丝杠,包括丝杠轴,所述丝杠轴的外周面具有在丝杠轴的轴线方向盘旋设置的第一滚道凹槽;螺母,所述螺母内周面上具有与第一滚道凹槽对位设置的第二滚道凹槽,所述螺母套设在丝杠轴上,并能够沿丝杠轴的轴线方向转动移位;多个滚珠,多个所述滚珠被收纳在第一滚道凹槽和第二滚道凹槽之间,并能够以滚动的方式进行移动;以及循环路,由所述第一滚道凹槽和第二滚道凹槽对位形成,并使多个滚珠能够在循环路的限制范围内循环;其中,所述第一滚道凹槽沿丝杠轴的轴线方向盘旋形成位于所述丝杠轴上的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的两侧边沿具有高度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滚珠丝杠,所述第一滚道凹槽盘旋间隔形成与所述丝杠轴一体的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两侧边沿具有高度差,因此会导致第一滚珠滚行槽的内周面的面积及边缘高度改变,从而使得无论滚珠丝杆是在螺母正方向工作或反方向工作时,滚珠与第一滚珠滚行槽内周面的接触位置发生改变,相对的,滚珠与第二滚道凹槽内周面的接触位置也发生改变,等同于改变了滚珠的受力位置,并且结合丝杠轴自身直径大小,而改变了滚珠的承力,从而提高在滚珠丝杠的单向载荷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滚道凹槽间隔沿所述螺母的轴线方向形成位于所述螺母内壁上的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凸部两侧边缘具有高度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部上具有具有从第一凸部较高的一侧为起始向所述第一凸部较低的一侧连续延伸的斜部,所述斜部为平整斜部、弧形斜部或折行斜部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滚珠丝杠具有正向载荷使用状态和反向载荷使用状态;
当所述滚珠丝杠位于正向载荷使用状态时,所述滚珠与第一滚道凹槽的接触点与滚珠当前位置中心的连线与所述丝杠轴的轴线方向上的垂线之间相交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取值限制在大于或等于50度且小于或等于75度的范围内;
所述滚珠丝杠位于反向载荷使用状态时,所述滚珠与第一滚道凹槽的接触点与滚珠当前位置中心的连线与所述丝杠轴的轴线方向上的垂线之间相交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的大小小于所述第一夹角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方式涉及一种滚珠丝杠,包括丝杠轴,所述丝杠轴的外周面具有在丝杠轴的轴线方向盘旋设置的第一滚道凹槽;螺母,所述螺母内周面上具有与第一滚道凹槽对位设置的第二滚道凹槽,所述螺母套设在丝杠轴上,并能够沿丝杠轴的轴线方向转动移位;多个滚珠,多个所述滚珠被收纳在第一滚道凹槽和第二滚道凹槽之间,并能够以滚动的方式进行移动;以及循环路,由所述第一滚道凹槽和第二滚道凹槽对位形成,并使多个滚珠能够在循环路的限制范围内循环;其中,所述第一滚道凹槽的两侧边沿之间具有高度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方式的一种滚珠丝杠,所述第一滚道凹槽的两侧边沿之间具有高度差,因此会导致滚珠在第一滚道凹槽在水平方向上的调节范围发生改变,从而使得无论滚珠丝杆是在螺母正方向工作或反方向工作时,相对的,滚珠与第二滚道凹槽内周面的接触位置也发生改变,等同于改变了滚珠的受力位置,并且结合丝杠轴自身直径大小,而改变了滚珠的承力,从而提高在滚珠丝杠的单向载荷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丝杠轴的外壁与所述螺母的内壁的形状相当,且所述第二滚道凹槽的两侧边沿之间具有高度差。
进一步的,第一滚道凹槽沿丝杠轴的轴线方向盘旋形成位于所述丝杠轴上的第一凸部,所述第二滚道凹槽间隔沿所述螺母的轴线方向形成位于所述螺母内壁上的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的端面和第二凸部的端面均为斜率单一的平整斜面或斜率变化的异行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部上具有具有从第一凸部较高的一侧为起始向所述第一凸部较低的一侧连续延伸的斜部,所述斜部为平整斜部、弧形斜部或折行斜部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滚珠丝杠具有正向载荷使用状态和反向载荷使用状态;
当所述滚珠丝杠位于正向载荷使用状态时,所述滚珠与第一滚道凹槽的接触点与滚珠当前位置中心的连线与所述丝杠轴的轴线方向上的垂线之间相交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取值限制在大于或等于50度且小于或等于75度的范围内;
所述滚珠丝杠位于反向载荷使用状态时,所述滚珠与第一滚道凹槽的接触点与滚珠当前位置中心的连线与所述丝杠轴的轴线方向上的垂线之间相交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的大小小于所述第一夹角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注塑机,包括如上述的滚珠丝杠。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滚珠丝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丝杠轴中表示丝杠轴上的第一滚道凹槽的截面底部宽度的示意图;
图3是丝杠轴中表示丝杠轴上的第一滚道凹槽在与滚珠具有反作用力指示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滚珠丝杠中循环路内受力作用面积的示意图;
图5是螺母载荷方向向右时所述滚珠丝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螺母载荷方向向左时所述滚珠丝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所示出的滚珠丝杠的一种优选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阐述本实用新型,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实施例。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如图1所示,一种滚珠丝杠,包括丝杠轴100,所述丝杠轴100的外周面具有在丝杠轴100的轴线方向盘旋设置的第一滚道凹槽101;螺母200,所述螺母200内周面上具有与第一滚道凹槽101对位设置的第二滚道凹槽201,所述螺母200套设在丝杠轴100上,并能够沿丝杠轴100的轴线方向转动移位;多个滚珠300,多个所述滚珠300被收纳在第一滚道凹槽101和第二滚道凹槽201之间,并能够以滚动的方式进行移动;以及循环路,由所述第一滚道凹槽101和第二滚道凹槽201对位形成,并使多个滚珠300能够在循环路的限制范围内循环;其中,所述第一滚道凹槽101沿丝杠轴100的轴线方向盘旋形成位于所述丝杠轴100上的第一凸部102,所述第一凸部102的两侧边沿具有高度差H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滚珠丝杠,所述第一滚道凹槽101盘旋间隔形成与所述丝杠轴100一体的第一凸部102,所述第一凸部102两侧边沿具有高度差H1,因此会导致第一滚珠300滚行槽的内周面的面积及边缘高度改变,从而使得无论滚珠300丝杆是在螺母200正方向工作或反方向工作时,滚珠300与第一滚珠300滚行槽内周面的接触位置发生改变,相对的,滚珠300与第二滚道凹槽201内周面的接触位置也发生改变,等同于改变了滚珠300的受力位置,并且结合丝杠轴100自身直径大小,而改变了滚珠300的承力,从而提高在滚珠丝杠的单向载荷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在丝杠轴100的外周面上形成具有恒定导程的且盘旋的第一滚道凹槽101,螺母200的内周面上形成具有恒定导程的且盘旋的第二滚道凹槽201,所述第一滚道凹槽101与第二滚道凹槽201对置后,形成有循环路,循环路的截面呈类椭圆状,且循环路的截面长轴对比于滚珠300的直径大。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滚道凹槽101的圆弧行截面的中点的垂线与该圆弧行截面边缘相交有第一交点103,该第一交点103与第一滚道凹槽101两侧边沿之间的直线路径分别为N1和N2,第一交点103距离第一滚道凹槽101较高的一侧边沿的直线距离N2大于第一交点103距离第一滚道凹槽101较低的一侧边沿的直线距离N1。
这样使得滚动体在此位置的受力方向的矢量范围增加,其增加的范围即使第一凸部102两侧边沿的之间的高度差H1的间距,而且在该间距内,滚珠300与丝杠轴100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在越靠近所述第一滚道凹槽101的一端,该相互作用力的方向是无限接近丝杠轴100的轴线方向的,致使能够增加丝杠轴100在受力时,垂直于丝杠轴100方向上的力减小,使得对于丝杠轴100的挤压减小,这样能够减小丝杠轴100被塑行的风险。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上述可知,所述第一凸部102的两侧边沿的垂直于丝杠轴100的高度之间具有第一距离,这样是限制了第一凸部102的端面是可以等效是连续且下降的斜面。
当然,上述可以描述为,所述第一凸部102上具有具有从第一凸部102较高的一侧为起始向所述第一凸部102较低的一侧连续延伸的斜部103,所述斜部103为平整斜部103、弧形斜部103或折行斜部103中的一种,即仅需第一凸部102的两侧边沿满足具有高度差的状态,即可实现第一凸部102具有的功能效果。
所述第二滚道凹槽201间隔沿所述螺母200的轴线方向形成位于所述螺母200内壁上的第二凸部202,所述第二凸部202两侧边缘具有高度差H1。
如图1所示,为了使滚珠丝杠在应用在依然保持稳定,所述第一凸部102和第二凸部202的形状相当,且所述第一凸部102与第二凸部202之间具有避让区域104,该避让区域104目的是为了防止在第一凸部102与第二凸部202之间过分抵靠,而影响到螺母200的上升或下降能力。
再者,第二凸部202在随着螺母200沿丝杠轴100的轴线方向上螺旋上升或螺旋下降时,第一凸部102与第二凸部202始终保持有该避让区域104,从而使位于循环路内的滚珠300能够在循环路内沿丝杠轴100的轴线方向上移动,从而满足本实用新型所述滚珠丝杠上的应用。
综上所述,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丝杠轴100上所受作用力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丝杠轴100是刚体,其与滚动体抵靠后不会有明显的弹性变形。
当滚动体抵靠在第一滚道凹槽101内后,与第一滚道凹槽101内的一点具有相互作用力,来自丝杠轴100的反作用力为Fm,其可分解为垂直于丝杠轴100轴线方向的力Fm1和平行于丝杠轴100轴线方向的力Fm2,其中Fm1影响丝杠轴100被塑行的力的大小,Fm2影响丝杠轴100载荷大小,由于第一滚道凹槽101为圆弧状的凹槽,随着滚道凹槽1内的力接触点位置边缘,对应的Fm1和Fm2也发生改变。
随着载荷大小的逐渐改变,位于滚道凹槽1内的受力点也越来越靠近第一段23a,一般来说丝杠轴100被塑行的极限力大小是恒定的,在本实施例中,该丝杠轴100是增加了载荷提供的矢量力的方向调整的极限范围,在载荷为极限状态下,等效增加了Fm2的大小,Fm1依然能够维持在被塑行范围内。这样就能够在不影响丝杠轴100在正常使用的状态下,能够提高丝杠轴100的单向载荷能力。
另外,如图4所示,所述滚道凹槽1的圆弧行截面具有最低点S,以该最低点S为界,所述第一滚道凹槽101靠近第一凸部102较高的一侧的面积M1大于所述第一滚道凹槽101靠近所述第一凸部102较低的一侧的面积M2;相对的,所述第二滚道凹槽201靠近第二凸部202较低的一侧的面积M3小于所述第二滚道凹槽201靠近所述第二凸部202较高的一侧的面积M4。
根据上述,相当于本实施方式的滚珠300能够在丝杠轴100的滚道凹槽1上移位的位置范围改变,所述滚珠300在滚道凹槽内靠近第一滚道凹槽101较高的的一侧位置调整范围大,所述第一滚道凹槽101内靠近第二滚道凹槽201的一侧位置调整范围小。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方式涉及一种滚珠丝杠,包括丝杠轴100,所述丝杠轴100的外周面具有在丝杠轴100的轴线方向盘旋设置的第一滚道凹槽101;螺母200,所述螺母200内周面上具有与第一滚道凹槽101对位设置的第二滚道凹槽201,所述螺母200套设在丝杠轴100上,并能够沿丝杠轴100的轴线方向转动移位;多个滚珠300,多个所述滚珠300被收纳在第一滚道凹槽101和第二滚道凹槽201之间,并能够以滚动的方式进行移动;以及循环路,由所述第一滚道凹槽101和第二滚道凹槽201对位形成,并使多个滚珠300能够在循环路的限制范围内循环;其中,所述第一滚道凹槽101的两侧边沿之间具有高度差H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的另一种方式的一种滚珠丝杠,所述第一滚道凹槽101的两侧边沿之间具有高度差H1,因此会导致滚珠300在第一滚道凹槽101在水平方向上的调节范围发生改变,以第一滚道凹槽101的轴向垂线方向为界,滚珠300的调节范围呈大小不等分布,从而使得无论滚珠300丝杆是在螺母200正方向工作或反方向工作时,滚珠300与第二滚道凹槽201内周面的接触位置也发生改变,等同于改变了滚珠300的受力极值,并且结合丝杠轴100自身直径大小,而等效改变了丝杠轴100的轴向方向上的承力大小,从而提高在滚珠丝杠的单向载荷能力。
如图5至图6所示,图5示出的是螺母200载荷方向向右时所述滚珠丝杠的局部结构状态,当螺母200载荷方向向右时,所述滚珠300与丝杠轴100的滚道凹槽的接触点位置靠近图中所述丝杠轴100的滚道凹槽的右侧边缘,所述滚珠300与第二滚道凹槽201的接触点位置靠近图中所述负荷滚道凹槽的左侧边缘,其中该接触点与滚道凹槽1槽底部之间的距离记为第一高度。
图6示出的是螺母200载荷方向向左时所述滚珠丝杠的局部结构状态,如图6所示,当螺母200载荷方向向左时,所述滚珠300与丝杠轴100的第一滚道凹槽101的接触点位置靠近图中所述丝杠轴100的滚道凹槽的左侧边缘,所述滚珠300与第二滚道凹槽201的接触点位置靠近图中所述负荷螺旋槽的右侧边缘,其中该接触点与第一滚行槽底部之间的距离记为第二高度。
根据图5及图6所述内容可以进行判定,图6所表达意图为所述螺母200载荷较小时,滚珠丝杠的局部动作状态,虽然第一高度接近所述丝杠轴100的滚道凹槽的边缘,由于反向载荷较小,所以不会存在失效风险,图6所表达意图为所述螺母200载荷较大时,滚珠丝杠的局部动作状态,第二高度与丝杠轴100的滚道凹槽1边缘之间还具有较长的距离,说明滚珠丝杠还具有较高的受力应力。
以下,根据图5及图6中对滚珠300的作用力进行说明。
首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母200以及丝杠轴100是刚体,其与滚珠3005抵靠后不会有明显的弹性变形。
当螺母200载荷方向向右时,螺母200以及丝杠轴100因来自滚珠3005的反作用力Fn1~Fn3、反作用力Fs1~Fs3以如下方式抵靠受力,所述反作用力Fn1~Fn3和反作用力Fs1~Fs3均对应保持大小相等且反向。
当螺母200载荷方向向左时,螺母200以及丝杠轴100因来自滚珠300的反作用力Fn1’~Fn3’、反作用力Fs1’~Fs3’以如下方式抵靠受力,所述反作用力Fn1’~Fn3’和反作用力Fs1’~Fs3’均对应保持大小相等且反向。
再者,结合本实用新型的滚珠丝杠的运用状态,所述滚珠丝杠具有正向载荷使用状态和反向载荷使用状态,当所述滚珠丝杠位于正向载荷使用状态时,所述滚珠300与第一滚道凹槽102的接触点与滚珠300当前位置中心的连线与所述丝杠轴100的轴线方向上的垂线之间相交有第一夹角α,所述第一夹角α的取值限制在大于或等于50度且小于或等于75度的范围内;
所述滚珠丝杠位于反向载荷使用状态时,所述滚珠与第一滚道凹槽102的接触点与滚珠300当前位置中心的连线与所述丝杠轴100的轴线方向上的垂线之间相交有第二夹角β,所述第二夹角β的大小小于所述第一夹角α的大小。
相对的,由上可知,同一滚珠300在第一滚道凹槽102内的在正向载荷使用状态和反向载荷使用状态时,在正向载荷使用状态下,滚珠在位移至静止时呈现出上述的第一夹角α的值为50°至75°之间,根据实际考虑到滚珠丝杠的结构弹性左右以及丝杠轴100与螺母之间的缝隙,上述第一夹角α的值为不确定值,其在50°至75°之间内变化,但是可以确定的是,由于第一滚道凹槽102两侧边沿具有高度差,使第一滚道凹槽102的截面关于竖直方向并不对称,使得第二夹角β的大小势必会小于第一夹角α的大小,对应的,滚珠300在反向载荷使用状态下其承载能力会小于正向载荷使用状态下的承载能力。
实施例三
具体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方案,如图7所示,图7示出的是本实施例的丝杠轴100的局部结构,一种丝杠轴100,其形成具有圆弧行截面且盘旋设置的滚道凹槽1,滚动元件能够在所述滚道凹槽1上滚动,所述滚道凹槽1之间形成有位于滚道凹槽1边缘的第一凸部102;所述第一凸部102上具有第一变形线21a,所述滚道凹槽1边缘与第一变形线21a之间的间隔为第一段23a;所述第一凸部102上具有第二变形线21b,所述第一凸部102以第一变形线21a为始向下延伸收窄至第二变形线21b形成位于第一变形线21a和第二变形线21b之间的斜向的第二段23b;所述第二变形线21b与所述滚道凹槽1的另一侧边缘之间的间隔为第三段23c;所述第一变形线21a与第二变形线21b位置为错位设置,使所述第一段23a的终止位置的高度与第三段23c的起始位置的高度之间具有相对于平坦面的高度差H1。
本实施例中描述的是一种丝杠轴100,其主要的效果是,其形成具有圆弧行截面且盘旋设置的滚道凹槽1,滚动元件能够在所述滚道凹槽1上滚动,其包括位于所述滚道凹槽1之间形成有位于滚道凹槽1边缘的第一凸部102,在第一凸部102上具有第一变形线21a和第二变形线21b以及由第一变形线21a与第二变形线21b而形成的第一段23a、第二段23b和第三段23c,从而使所述第一段23a的终止位置的高度与第三段23c的起始位置的高度之间具有相对于平坦面的高度差H1,从而使得丝杠轴100在其中一个方向上受力矢量范围增加,相当于扩大了丝杠轴100在该方向上的受力点的范围,从而能够改善丝杠轴100在单一方向上的载荷利用率,进而能够减少丝杠轴100的螺旋槽边缘被塑性变形的风险。
如图2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段23a和第三段23c是平坦设置的,且第一段23a与第三段23c是相对平行设置的;所述第二段23b是以单一斜率设置的斜面。
这样设置的目的也是为了简化丝杠轴100的构成,在构成丝杠轴100时,仅仅只是开设滚道凹槽1和第二段23b和第三段23c即可形成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丝杠轴100,这样能够简化的丝杠轴100的生产。
从另一角度来说,也势必会有用户会到将第一段23a设置成斜向的,对应的第三段23c也是斜向设置的,这种设置方式虽然能够保证丝杠轴100在使用时,滚珠300都能够最大限度的抵靠在丝杠轴100上,但是这样会到至该处位置丝杠轴100的等效厚度缩小,此时的丝杠轴100在载荷时是极易被塑行的。
为了使丝杠轴100的整体形状工整,所述第一变形线21a与第二变形线21b均与所述滚道凹槽1的两侧边缘相互平行设置,使所述第一段23a、第二段23b和第三段23c在所述第一凸部102上均等宽度的设置,且所述第二段23b的在平坦面的映射形状平行平坦面的映射形状。
另外,第一段23a和第三段23c的宽度大小可相等也可不相等,以第一段23a和第三段23c的宽度大小不相等为例,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第一段23a的宽度和第三段23c的宽度不相等,且第一段23a的宽度较大,由于丝杠轴100在使用时,载荷方向的不同而致使受力大小也不同,第一段23a对应丝杠轴100的厚度也较大,使得其对应的被塑行的难度也相对提高,具有较强的载荷能力,其劣势也在于丝杠轴100在不承受载荷回位使,滚动体可能抵靠在第二段23b上,从而使丝杠轴100难以应用,丧失效果。
所以,优选使所述第一段23a、第二段23b和第三段23c在所述第一凸部102上均等宽度的设置,且第一段23a、第二段23b和第三段23c的宽度可以肉眼识别区分,即第一段23a、第二段23b和第三段23c具有可显著识别的宽度范围。
根据丝杠轴100上所受作用力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丝杠轴100是刚体,其与滚动体抵靠后不会有明显的弹性变形。
所述螺母200内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丝杠轴100的滚道凹槽1相对的第二滚道凹槽201,所述滚道凹槽1和第二滚道凹槽201之间相对并构成了滚行通路4;所述滚珠丝杠内设有多个滚珠300,多个滚珠300能够在滚行通路4内以滚动的运动方式运动。
另外,如图7所示,所述螺母200的内周面上形成有位于第二滚道凹槽201之间的第二凸部202202,所述第二凸部202202具有与第一段23a、第二段23b和第三段23c的形状和大小相对分别相对的第四段35a、第五段35b和第六段35c;其中,所述第一段23a与第四段35a之间具有面积差,所述第三段23c与第六段35c之间具有面积差,第二段23b与第五段35b的面积相当。
根据上述来说,相对的,所述螺母200上的第二凸部202202上具有第三变形线34a和第四变形线34b,所述第二滚道凹槽201边缘与第三变形线34a之间的间隔为第四段35a,所述第二凸部202202以第三变形线34a为始向下延伸收窄至第四变形线34b形成位于第三变形线34a和第四变形线34b之间的斜向的第五段35b;所述第三变形线34a与所述滚道凹槽1的另一侧边缘之间的间隔为第六段35c。
当然,所述第一段23a与第四段35a之间具有面积差,所述第三段23c与第六段35c之间具有面积差,其目的是当滚珠丝杠承受单向载荷时,为了使滚行通路4内的滚珠300能够与第一滚道凹槽101和第二滚道凹槽201时,受力位于位于滚道凹槽1和第二滚道凹槽201上的点或者区域范围,那么滚道凹槽1和第二滚道凹槽201在对位后,第三段23c和第四段35a与其对应的滚珠300之间必然具有避让空间51,能够放置滚珠300与螺母200相对于接触点的另一侧抵靠,以免导致滚珠丝杠失效。
以上实施例的滚珠丝杠还适用于滚珠丝杠上作用有较大的轴向负载的冲压机械、弯曲加工机、注射成形机、压缩成形机等的用途。这是因为通过减少滚珠300的负载分布的偏差,从而实现滚珠丝杠的长寿命化。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滚珠丝杠的用途并不特别限定。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滚珠丝杠,其特征在于,包括
丝杠轴,所述丝杠轴的外周面具有在丝杠轴的轴线方向盘旋设置的第一滚道凹槽;
螺母,所述螺母内周面上具有与第一滚道凹槽对位设置的第二滚道凹槽,所述螺母套设在丝杠轴上,并能够沿丝杠轴的轴线方向转动移位;
多个滚珠,多个所述滚珠被收纳在第一滚道凹槽和第二滚道凹槽之间,并能够以滚动的方式进行移动;以及
循环路,由所述第一滚道凹槽和第二滚道凹槽对位形成,并使多个滚珠能够在循环路的限制范围内循环;
其中,所述第一滚道凹槽沿丝杠轴的轴线方向盘旋形成位于所述丝杠轴上的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的两侧边沿具有高度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珠丝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滚道凹槽间隔沿所述螺母的轴线方向形成位于所述螺母内壁上的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凸部两侧边缘具有高度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珠丝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部上具有具有从第一凸部较高的一侧为起始向所述第一凸部较低的一侧连续延伸的斜部,所述斜部为平整斜部、弧形斜部或折行斜部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滚珠丝杠,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珠丝杠具有正向载荷使用状态和反向载荷使用状态;
当所述滚珠丝杠位于正向载荷使用状态时,所述滚珠与第一滚道凹槽的接触点与滚珠当前位置中心的连线与所述丝杠轴的轴线方向上的垂线之间相交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取值限制在大于或等于50度且小于或等于75度的范围内;
所述滚珠丝杠位于反向载荷使用状态时,所述滚珠与第一滚道凹槽的接触点与滚珠当前位置中心的连线与所述丝杠轴的轴线方向上的垂线之间相交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的大小小于所述第一夹角的大小。
5.一种滚珠丝杠,其特征在于,包括
丝杠轴,所述丝杠轴的外周面具有在丝杠轴的轴线方向盘旋设置的第一滚道凹槽;
螺母,所述螺母内周面上具有与第一滚道凹槽对位设置的第二滚道凹槽,所述螺母套设在丝杠轴上,并能够沿丝杠轴的轴线方向转动移位;
多个滚珠,多个所述滚珠被收纳在第一滚道凹槽和第二滚道凹槽之间,并能够以滚动的方式进行移动;以及
循环路,由所述第一滚道凹槽和第二滚道凹槽对位形成,并使多个滚珠能够在循环路的限制范围内循环;
其中,所述第一滚道凹槽的两侧边沿之间具有高度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滚珠丝杠,其特征在于,
所述丝杠轴的外壁与所述螺母的内壁的形状相当,且所述第二滚道凹槽的两侧边沿之间具有高度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滚珠丝杠,其特征在于,
第一滚道凹槽沿丝杠轴的轴线方向盘旋形成位于所述丝杠轴上的第一凸部,所述第二滚道凹槽间隔沿所述螺母的轴线方向形成位于所述螺母内壁上的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的端面和第二凸部的端面均为斜率单一的平整斜面或斜率变化的异行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滚珠丝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部上具有具有从第一凸部较高的一侧为起始向所述第一凸部较低的一侧连续延伸的斜部,所述斜部为平整斜部、弧形斜部或折行斜部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任一项所述的滚珠丝杠,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珠丝杠具有正向载荷使用状态和反向载荷使用状态;
当所述滚珠丝杠位于正向载荷使用状态时,所述滚珠与第一滚道凹槽的接触点与滚珠当前位置中心的连线与所述丝杠轴的轴线方向上的垂线之间相交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取值限制在大于或等于50度且小于或等于75度的范围内;
所述滚珠丝杠位于反向载荷使用状态时,所述滚珠与第一滚道凹槽的接触点与滚珠当前位置中心的连线与所述丝杠轴的轴线方向上的垂线之间相交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的大小小于所述第一夹角的大小。
10.一种注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滚珠丝杠。
CN202120369144.XU 2021-02-09 2021-02-09 滚珠丝杠及注塑机 Active CN2159806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9144.XU CN215980675U (zh) 2021-02-09 2021-02-09 滚珠丝杠及注塑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9144.XU CN215980675U (zh) 2021-02-09 2021-02-09 滚珠丝杠及注塑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80675U true CN215980675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67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69144.XU Active CN215980675U (zh) 2021-02-09 2021-02-09 滚珠丝杠及注塑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806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13978B2 (en) Rolling element spacers for rolling guide units
CN103443479A (zh) 锚栓及制造方法
TWI437173B (zh) 滾子螺桿
CN107630996B (zh) 丝杠装置
JP2015528722A (ja) 相対的に互いに移動可能な家具部品のための引き出しガイド
US20020023513A1 (en) Ball screw apparatus
US20170037944A1 (en) Lead screw drive with asymmetrical internal and external thread and corresponding spindle nut
US6561054B1 (en) Ball screw with spacers
CN215980675U (zh) 滚珠丝杠及注塑机
US8435124B2 (en) Variable length steering spindle
US20180084911A1 (en) Slide unit for drawer
CN114909449A (zh) 滚珠丝杠及注塑机
US6644140B2 (en) Ball screw
US2142477A (en) Bearing
KR20060126442A (ko) 롤러 나사
TW200930909A (en) Track rail and motion guide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7614904B (zh) 滚动引导装置
EP2023011A1 (en) Roller screw and method of designing unloaded roller return path for roller screw
WO2020001684A1 (de) Axialwälzlager
CN103511576B (zh) 具有间隔子的滚柱螺杆
JP3935618B2 (ja) ボールねじ
JP3952466B2 (ja) 球間隔器及びそのロール部品
CN112096743A (zh) 一种增加轴承刚度的改进结构
JP2004138136A (ja) 転がりねじ装置
CN209442172U (zh) 一种防跑偏的输送机滚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12, Shunchang Road, Wusha neighborhood committee, Daliang sub district office,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YIZUMI PRECISION INJECTION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Yizhimi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2, Shunchang Road, Wusha neighborhood committee, Daliang sub district office,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YIZUMI PRECISION INJECTION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YIZUMI PRECISION MACHINERY Co.,Ltd.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Ball screw and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0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308

Pledgee: Ronggui sub branch of Guangdong Shunde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GUANGDONG YIZUMI PRECISION INJECTION TECHNOLOGY Co.,Ltd.|Yizhimi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44000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