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73598U - 一种双层自动返回组装滚筒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自动返回组装滚筒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973598U CN215973598U CN202122507164.1U CN202122507164U CN215973598U CN 215973598 U CN215973598 U CN 215973598U CN 202122507164 U CN202122507164 U CN 202122507164U CN 215973598 U CN215973598 U CN 2159735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er line
- layer
- transfer device
- power
- power ro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一种双层自动返回组装滚筒线,包括双层滚筒线、第一转送装置、第二转送装置、第一检测传感器、第二检测传感器、控制单元;第一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工装板是否进入第一转送装置上;第二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工装板是否进入第二转送装置上;控制单元,与双层滚筒线、第一转送装置、第二转送装置、第一检测传感器和第二检测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控制组装滚筒线工作。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第一检测传感器、第二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工装板是否到达第一转送装置或第二转送装置上,控制单元以两个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再判断是否控制第一转送装置或第二转送装置运行,从而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自动返回组装滚筒线。
背景技术
滚筒线是现有车间中用于产品流转的常见流水线,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将滚筒线采用直线型的,产品的一个工序做完后,需要人工搬运到另外一个环节,有的甚至需要人工传递到另外一个车间进行组装另外的工序。这种传统的组装滚筒线不仅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在人工搬运过程中还可能因为晃动、磕碰,对产品造成损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号为CN201820180725.7的专利文献提供了一种双层自动返回组装滚筒线,其通过上层滚筒线、下层滚筒线、第一提升机和第二提升机配合,实现了工装板的自动返回,从而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可以减少人员周转,大大提高效率,增加产能,还能有效减少产品搬运中损坏磕碰,提高产品合格率。然而,该专利没有设置用于检测工装板是否到达第一提升机和第二提升机上的检测装置,为了保证工装板的正常周转,只能让第一提升机和第二提升机一直保持运行状态,导致能耗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自动返回组装滚筒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层自动返回组装滚筒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滚筒线、第一转送装置、第二转送装置、第一检测传感器、第二检测传感器、控制单元;
双层滚筒线,所述双层滚筒线包括从上至下地安装在同一滚筒支架上的上层动力滚筒线和下层动力滚筒线,所述上层动力滚筒线和下层动力滚筒线的输送方向相反,所述上层动力滚筒用于输送摆放有产品部件的工装板,所述下层动力滚筒线用于传输工装板;
第一转送装置,所述第一转送装置设置在所述双层滚筒线的末端,用于接收上层动力滚筒线7上取下产品部件后的工装板,并将所述工装板输送至所述下层动力滚筒线;
第二转送装置,所述第二转送装置设置在所述双层滚筒线的首端,用于接收所述下层动力滚筒线传送的工装板,并将所述工装板输送至所述上层动力滚筒线;
第一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一检测传感器设置在第一转送装置上,用于检测所述工装板是否进入第一转送装置上;
第二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二检测传感器设置在第二转送装置上,用于检测所述工装板是否进入第二转送装置上;
控制单元,与上层动力滚筒线、下层动力滚筒线、第一转送装置、第二转送装置、第一检测传感器和第二检测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控制组装滚筒线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层动力滚筒线包括转动安装在滚筒支架上的上层滚筒、驱动所述上层滚筒进行传动的上层驱动装置;所述下层动力滚筒线包括转动安装在滚筒支架上的下层滚筒、驱动所述下层滚筒进行传动的下层驱动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转送装置和第二转送装置均包括转送机架、用于接收以及传送工装板的动力皮带输送机、用于带动动力皮带输送机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所述动力皮带输送机通过升降装置安装在转送机架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导轨、升降平板、升降电机,所述升降导轨竖直安装在转送机架上,所述升降平板通过导向滑套滑动连接在升降导轨上,所述动力皮带输送机安装在升降平板的底部,所述升降电机安装在升降平板的底部,所述转送机架的内侧安装有升降齿条,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与升降齿条啮合的升降齿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升降平板的上部设有限位挡板,用于防止在上层动力滚筒线或/和下层动力滚筒线向动力皮带输送机时工装板从动力皮带输送机上掉落。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限位挡板上设有到位传感器,所述到位传感器与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检测工装板是否到达动力皮带输送机的远离双层滚筒线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层动力滚筒线上设有沿着上层动力滚筒线输送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上层挡板机构,用于伸入到上层动力滚筒线的输送面上,阻挡工装板。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下层动力滚筒线上设有沿着下层动力滚筒线输送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下层挡板机构,用于伸入到下层动力滚筒线的输送面上,阻挡工装板。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转送装置为第一提升机,所述第一检测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提升机的入口处;所述第二转送装置为第二提升机,所述第二检测传感器设置在第二提升机的入口处。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滚筒支架包括上层支架、下层支架,所述上层动力滚筒线安装在上层支架上,所述下层动力滚筒线安装在下层支架上,上层支架能够相对于下层支架的高度可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第一检测传感器、第二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工装板是否到达第一转送装置或第二转送装置上,控制单元以两个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再判断是否控制第一转送装置或第二转送装置运行,从而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同时,采用了双层滚筒线,比起传统组装滚筒线更省空间,使用过程中,上层组装产品,下层返回工装板,全程自动化运行,可以实现在生产中减少人员周转,提高效率,增加产能,减少产品搬运中损坏磕碰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转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第二转送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1的控制框图;
图6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参照图1~5,一种双层自动返回组装滚筒线,包括双层滚筒线、第一转送装置1、第二转送装置2、第一检测传感器3、第二检测传感器4、控制单元5;双层滚筒线,所述双层滚筒线包括从上至下地安装在同一滚筒支架6上的上层动力滚筒线7和下层动力滚筒线8,所述上层动力滚筒线7和下层动力滚筒线8的输送方向相反,所述上层动力滚筒用于输送摆放有产品部件的工装板,所述下层动力滚筒线8用于传输工装板;
第一转送装置1,所述第一转送装置1设置在所述双层滚筒线的末端,用于接收上层动力滚筒线7上取下产品部件后的工装板,并将所述工装板输送至所述下层动力滚筒线8;第二转送装置2,所述第二转送装置2设置在所述双层滚筒线的首端,用于接收所述下层动力滚筒线8传送的工装板,并将所述工装板输送至所述上层动力滚筒线7;所述第一转送装置1和第二转送装置2均包括转送机架9、用于接收以及传送工装板的动力皮带输送机10、用于带动动力皮带输送机10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所述动力皮带输送机10通过升降装置安装在转送机架9上,所述动力皮带输送机10能够来回输送工装板;
第一检测传感器3,所述第一检测传感器3设置在第一转送装置1上,用于检测所述工装板是否进入第一转送装置1的动力皮带输送机10上;第二检测传感器4,所述第二检测传感器4设置在第二转送装置2上,用于检测所述工装板是否进入第二转送装置2的动力皮带输送机10上;控制单元5,与上层动力滚筒线7、下层动力滚筒线8、第一转送装置1、第二转送装置2、第一检测传感器3和第二检测传感器4电连接,用于控制组装滚筒线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层动力滚筒线7包括转动安装在滚筒支架6上的上层滚筒、驱动所述上层滚筒进行传动的上层驱动装置;下层动力滚筒线8包括转动安装在滚筒支架6上的下层滚筒、驱动所述下层滚筒进行传动的下层驱动装置;上述的上层动力滚筒线7、下层动力滚筒线8均为现有常规结构,故不做具体描述。另外,上层动力滚筒线7的一侧或两侧上可设置有工作台,用于组装或包装产品。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导轨11、升降平板12、升降电机13,所述升降导轨11竖直安装在转送机架9上,所述升降平板12通过导向滑套14滑动连接在升降导轨11上,所述动力皮带输送机10安装在升降平板12的底部,所述升降电机13安装在升降平板12的底部,所述转送机架9的内侧安装有升降齿条15,所述升降电机13的输出轴上设有与升降齿条15啮合的升降齿轮,升降电机13的输出轴旋转,然后通过升降齿轮和升降齿条15配合,使得升降平板12能够上升或下降,进而带动动力皮带输送机10上下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平板12的上部设有限位挡板16,限位挡板16用于防止在上层动力滚筒线7或/和下层动力滚筒线8向动力皮带输送机10时,工装板从动力皮带输送机10上掉落。以第一转送装置1的动力皮带输送机10为例说明,上层动力滚筒线7向第一转送装置1的动力皮带输送机10输送工装板时,此时动力皮带输送机10同时沿着远离上层动力滚筒线7的方向输送工装板,当工装板被限位挡板16阻挡,不能继续往远离上层动力滚筒方向移动;当动力皮带输送机10通过升降装置下降到下层动力滚筒线8时,动力皮带输送机10反向输送工装板即沿着靠近上层动力滚筒线7的方向输送工装板,使工装板进入到下层动力滚筒线8上。
另外,所述限位挡板16上设有到位传感器18,所述到位传感器18与控制单元5连接,用于检测工装板是否到达动力皮带输送机10的远离双层滚筒线的一端;在工装板被到位传感器18检测到后,控制单元5判断工装板达到极限位置,并控制动力皮带输送机10停止运行,以防止动力皮带输送机10继续做无效的输送动作,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传感器3通过第一检测支架安装在第一转送装置1的升降平板12上,且位于第一转送装置1的动力皮带输送机10的一侧;所述第二检测传感器4通过第二检测支架安装在第二转送装置2的升降平板12上,且位于第二转送装置2的动力皮带输送机10的一侧。当第一检测传感器3感应有工装板时,第一检测传感器3将该检测信号反馈给第一转送装置1,第一转送装置1根据该检测信号工作,将工装板转送到下层动力滚筒线8上。当第二检测传感器4感应有工装板时,第二检测传感器4将该检测信号反馈给第二转送装置2,第二转送装置2根据该检测信号工作,将工装板转送到上层动力滚筒线7上。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层动力滚筒线7上设有沿着上层动力滚筒线7输送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上层挡板机构19,所述上层挡板机构19包括上层挡板、上层伸缩缸,所述上层伸缩缸通过上层支撑杆安装在滚筒支架6上,所述上层挡板安装在上层伸缩缸的伸缩端上,上层挡板能够伸入到上层动力滚筒线7的输送面上,阻挡工装板,以便于工人取下产品。所述下层动力滚筒线8上设有沿着下层动力滚筒线8输送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下层挡板机构20,所述下层挡板机构20包括下层挡板、下层伸缩缸,所述下层伸缩缸通过下层支撑杆安装在滚筒支架6上,所述下层挡板安装在下层伸缩缸的伸缩端上,下层挡板能够伸入到下层动力滚筒线8的输送面上,阻挡工装板,以便于托盘可以在下层动力滚筒线8上顺序排放,等待被第二转送装置2传送至上层滚筒线上。上层挡板机构19和下层挡板机构20均由控制单元5连接控制,另外,为了方便工人操作,所述控制单元5可设置有用于控制上层挡板机构19的开关按钮,以便于工作手动控制上层挡板机构19。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所述第一转送装置1为第一提升机,所述第一检测传感器3设置在第一提升机的入口处,当第一检测传感器3检测到工装板进入到第一转送装置1后,控制单元5启动第一转送装置1运行;所述第二转送装置2为第二提升机,所述第二检测传感器4设置在第二提升机的入口处,当第二检测传感器4检测到工装板进入到第二转送装置2后,控制单元5启动第二转送装置2运行。
实施例3
参照图6,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滚筒支架6包括上层支架21、下层支架22,所述上层动力滚筒线7安装在上层支架21上,所述下层动力滚筒线8安装在下层支架22上,上层支架21能够相对于下层支架22的高度可调节。所述上层支架21和下层支架22之间设有高度调节机构连接,高度调节机构至少包括伸缩杆23、调节驱动装置24,伸缩杆23和调节驱动装置24的上端均与上层支架21连接,伸缩杆23和调节驱动装置24的下端均与下层支架22连接,所述调节驱动装置24为气缸、液压缸、电动推杆的任意一种,所述调节驱动装置24带动上层支架21上下升降调节,以调节高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层自动返回组装滚筒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滚筒线、第一转送装置(1)、第二转送装置(2)、第一检测传感器(3)、第二检测传感器(4)、控制单元(5);
双层滚筒线,所述双层滚筒线包括从上至下地安装在同一滚筒支架(6)上的上层动力滚筒线(7)和下层动力滚筒线(8),所述上层动力滚筒线(7)和下层动力滚筒线(8)的输送方向相反,所述上层动力滚筒用于输送摆放有产品部件的工装板,所述下层动力滚筒线(8)用于传输工装板;
第一转送装置(1),所述第一转送装置(1)设置在所述双层滚筒线的末端,用于接收上层动力滚筒线(7)上取下产品部件后的工装板,并将所述工装板输送至所述下层动力滚筒线(8);
第二转送装置(2),所述第二转送装置(2)设置在所述双层滚筒线的首端,用于接收所述下层动力滚筒线(8)传送的工装板,并将所述工装板输送至所述上层动力滚筒线(7);
第一检测传感器(3),所述第一检测传感器(3)设置在第一转送装置(1)上,用于检测所述工装板是否进入第一转送装置(1)上;
第二检测传感器(4),所述第二检测传感器(4)设置在第二转送装置(2)上,用于检测所述工装板是否进入第二转送装置(2)上;
控制单元(5),与上层动力滚筒线(7)、下层动力滚筒线(8)、第一转送装置(1)、第二转送装置(2)、第一检测传感器(3)和第二检测传感器(4)电连接,用于控制组装滚筒线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自动返回组装滚筒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动力滚筒线(7)包括转动安装在滚筒支架(6)上的上层滚筒、驱动所述上层滚筒进行传动的上层驱动装置;所述下层动力滚筒线(8)包括转动安装在滚筒支架(6)上的下层滚筒、驱动所述下层滚筒进行传动的下层驱动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自动返回组装滚筒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送装置(1)和第二转送装置(2)均包括转送机架(9)、用于接收以及传送工装板的动力皮带输送机(10)、用于带动动力皮带输送机(10)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所述动力皮带输送机(10)通过升降装置安装在转送机架(9)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自动返回组装滚筒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导轨(11)、升降平板(12)、升降电机(13),所述升降导轨(11)竖直安装在转送机架(9)上,所述升降平板(12)通过导向滑套(14)滑动连接在升降导轨(11)上,所述动力皮带输送机(10)安装在升降平板(12)的底部,所述升降电机(13)安装在升降平板(12)的底部,所述转送机架(9)的内侧安装有升降齿条(15),所述升降电机(13)的输出轴上设有与升降齿条(15)啮合的升降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层自动返回组装滚筒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板(12)的上部设有限位挡板(16),用于防止在上层动力滚筒线(7)或/和下层动力滚筒线(8)向动力皮带输送机(10)时工装板从动力皮带输送机(10)上掉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层自动返回组装滚筒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板(16)上设有到位传感器(18),所述到位传感器(18)与控制单元(5)连接,用于检测工装板是否到达动力皮带输送机(10)的远离双层滚筒线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自动返回组装滚筒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动力滚筒线(7)上设有沿着上层动力滚筒线(7)输送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上层挡板机构(19),用于伸入到上层动力滚筒线(7)的输送面上,阻挡工装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自动返回组装滚筒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动力滚筒线(8)上设有沿着下层动力滚筒线(8)输送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下层挡板机构(20),用于伸入到下层动力滚筒线(8)的输送面上,阻挡工装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自动返回组装滚筒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送装置(1)为第一提升机,所述第一检测传感器(3)设置在第一提升机的入口处;所述第二转送装置(2)为第二提升机,所述第二检测传感器(4)设置在第二提升机的入口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自动返回组装滚筒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支架(6)包括上层支架(21)、下层支架(22),所述上层动力滚筒线(7)安装在上层支架(21)上,所述下层动力滚筒线(8)安装在下层支架(22)上,上层支架(21)能够相对于下层支架(22)的高度可调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507164.1U CN215973598U (zh) | 2021-10-18 | 2021-10-18 | 一种双层自动返回组装滚筒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507164.1U CN215973598U (zh) | 2021-10-18 | 2021-10-18 | 一种双层自动返回组装滚筒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973598U true CN215973598U (zh) | 2022-03-08 |
Family
ID=80573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507164.1U Active CN215973598U (zh) | 2021-10-18 | 2021-10-18 | 一种双层自动返回组装滚筒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97359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31196A (zh) * | 2022-07-19 | 2022-10-25 | 普迪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多流道倍速线移载联合机构及移载连接方法 |
CN117485868A (zh) * | 2023-11-10 | 2024-02-02 | 深圳市新威尔电子有限公司 | 实验室化成全自动化生产线设备 |
-
2021
- 2021-10-18 CN CN202122507164.1U patent/CN21597359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31196A (zh) * | 2022-07-19 | 2022-10-25 | 普迪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多流道倍速线移载联合机构及移载连接方法 |
CN117485868A (zh) * | 2023-11-10 | 2024-02-02 | 深圳市新威尔电子有限公司 | 实验室化成全自动化生产线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5973598U (zh) | 一种双层自动返回组装滚筒线 | |
CN111496570B (zh) | 一种板材自动切割系统 | |
CN213559585U (zh) | 一种板材上料输送机构 | |
CN106077328B (zh) | 智能多功能伺服送料机 | |
CN111469202B (zh) | 一种板材传输设备 | |
CN116354087A (zh) | 一种双层双工位升降机 | |
CN210709140U (zh) | 一种辊道式输送机顶升装置 | |
CN209601597U (zh) | 一种钢板自动送料机 | |
CN211664004U (zh) | 一种卫浴陶瓷坯体输送机 | |
CN212192263U (zh) | 一种板材自动切割系统 | |
CN216234853U (zh) | 一种玻璃垂直升降输送装置 | |
CN219216627U (zh) | 一种底板自动上料设备 | |
CN215044209U (zh) | 一种用于自动装箱的箱体升降机 | |
CN212241307U (zh) | 一种板材传输设备 | |
CN212798377U (zh) | 一种回转升降式柔性积放系统 | |
CN215479067U (zh) | 一种双工位托盘提升机 | |
CN205684606U (zh) | 智能多功能伺服送料机 | |
CN109205436A (zh) | 多功能托盘式垂直输送机 | |
CN116002324A (zh) | 一种应用于板件生产的高效自动收板设备及收板方法 | |
CN210557388U (zh) | 一种不停机三层输送系统 | |
CN211168829U (zh) | 一种菌筐卸车机 | |
EP1752398B1 (en) | Apparatus for loading/unloading ceramic products to/from roller storage boxes | |
CN220115370U (zh) | 一种远距离传输并放置坯体的设备 | |
CN214520788U (zh) | 一种上料装置及贴皮设备 | |
CN219729659U (zh) | 一种双层双工位升降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