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72014U - 一种水上平台用浮管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上平台用浮管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72014U
CN215972014U CN202122217002.4U CN202122217002U CN215972014U CN 215972014 U CN215972014 U CN 215972014U CN 202122217002 U CN202122217002 U CN 202122217002U CN 215972014 U CN215972014 U CN 2159720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ing pipe
fixing frame
hole
floating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1700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浩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iansu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iansu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iansu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iansu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1700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720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720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720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上平台用浮管支架,包括浮管固定框架和平台支撑框架,浮管固定框架设置有主浮管孔和位于主浮管孔两侧的副浮管孔,主浮管孔的直径大于副浮管孔的直径,浮管固定框架为方形或梯形,主浮管孔的圆形位于浮管固定框架的中线上,副浮管孔位于浮管固定框架两侧的边缘位置且对称设置;副浮管孔的圆心较主浮管孔的圆心更靠近浮管固定框架的底面。主浮管孔和副浮管孔等距设置且副浮管孔位于浮管固定框架两侧的边缘位置,浮管支架在安装浮管后能够为水上平台提供均匀的浮力且其中两个浮力能够作用于水上平台的边缘,避免水上平台侧翻和晃动;通过副浮管孔圆心位于主浮管孔圆心之下,主浮管不会相对于浮管支架移动,避免了水上平台的晃动。

Description

一种水上平台用浮管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平台支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水上平台用浮管支架。
背景技术
水上平台目前作为水上休闲、垂钓、观光的主要设施,目前大多数水上休闲平台都分布在一些海湾或者近海区域,水上平台一般通过浮管支架的浮力作用悬浮在水面上。
公开号为“CN206317992U”,公开日为2017年07月11日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水上平台系统用浮管支架,包括浮管固定结构和平台支撑结构,平台支撑结构位于浮管固定结构上方,平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内设有若干加强板,加强板将支撑框架内部分割成若干三角结构;支撑框架的上方沿水平方向均布有若干个方管孔;浮管固定结构包括一个主浮管穿孔和两个副浮管穿孔,主浮管穿孔的内径大于副浮管穿孔的内径,两个副浮管穿孔位于同一平面上,且主浮管穿孔和两个副浮管穿孔呈倒三角形布置。
但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主浮管孔和副浮管孔呈倒三角形布置,导致浮管支架受到的浮力都靠近于浮管固定结构中线处,导致水上平台的受到的浮力不均匀,在水面上会发生较大的晃动和容易发生侧翻,稳定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水上平台稳定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水上平台用浮管支架,能够为水上平台提供均匀的浮力,提高水上平台的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上平台用浮管支架,包括浮管固定框架和与所述浮管固定框架顶面连接的平台支撑框架,所述浮管固定框架设置有主浮管孔和两个分别位于所述主浮管孔两侧的副浮管孔,所述主浮管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副浮管孔的直径,所述浮管固定框架为方形或梯形,所述主浮管孔的圆形位于所述浮管固定框架的中线上,所述副浮管孔位于所述浮管固定框架两侧的边缘位置且以所述浮管固定框架的中线对称设置;所述副浮管孔的圆心较所述主浮管孔的圆心更靠近所述浮管固定框架的底面。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多个浮管支架平行排列放置,水上平台板放置于多个平台支撑框架上,主浮管同时装入并穿过每个浮管支架的主浮管孔,两根副浮管分别同时装入并穿过浮管支架的副浮管孔内。圆心位于中线上的主浮管能够为水上平台提供位于中心的浮力,而两根副浮管均位于支架侧面的边缘部分,为水上平台的两侧边缘提供浮力,主浮管和两个副浮管所提供的浮力为水上平台提供均匀的浮力支撑。而副浮管提供的浮力使得的水上平台的边缘的受力负载与副浮管产生的浮力形成方向相反的反力,该力垂直于水平面,令水上平台不产生斜杠杆现象,不会发生侧翻。副浮管孔圆心位于主浮管孔圆心之下,副浮管的浮力得到最大利用,不会因为副浮管的自重导致与主浮管的浮力对浮管支架自身结构产生剪切效应,从而避免主浮管相对于浮管支架移动而导致水上平台晃动。
优选的,所述副浮管孔位于所述浮管固定框架的底面的端角处;所述主浮管孔边缘位于所述浮管固定框架的底面。副浮管孔和主浮管孔的底部边缘均与浮管固定框架的底部边缘贴合,在装入主浮管和副浮管后,所有的浮管均位于浮管固定框架,主浮管和副浮管所产生的浮力能够更好地托起整个浮管支架。
优选的,所述浮管固定框架和/或所述平台支撑框架的一侧面设置有卡合部,另一侧面设置有用于所述卡合部配合的卡爪部。两个浮管支架之间可以通过卡合部与卡爪部的配合进行拼接,从而增加浮管支架的宽度。卡合部和卡合部可以为卡扣连接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卡合部为沉孔,所述卡爪部为设置有通孔的凸台,所述沉孔和所述凸台可通过紧固件连接。浮管支架在拼接的时候,将一个浮管支架的凸台装入另一个浮管支架的沉孔内,然后通过紧固件穿过凸台的通孔后拧紧在沉孔内,实现浮管支架之间的拼接。
优选的,所述平台支撑框架的两侧设置有第一管材通孔。所述浮管固定框架的顶部两侧设置有第二管材通孔。所述平台支撑框架的靠近顶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管材通孔。第一管材通孔、第二管材通孔和第三管材通孔内可以装入用于连接浮管支架的管材,通过管材的连接作用增强浮管支架轴向上的连接强度。
优选的,所述平台支撑框架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安装立柱的立柱插孔。立柱插孔内装入立柱后,水上平台板位于两侧的立柱之间,对水上平台板进行限位,同时立柱可以作为水上平台的围栏,可以提高水上平台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平台支撑框架和所述浮管固定框架一体成型,浮管支架内部结构更加稳定和坚固。
优选的,所述平台支撑框架和所述浮管固定框架均设置有加强筋,提高浮管支架的强度从而提高负载能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主浮管孔和副浮管孔等距设置且副浮管孔位于浮管固定框架两侧的边缘位置,使得浮管支架在安装浮管后能够为水上平台提供均匀的浮力且其中两个浮力能够作用于水上平台的边缘,避免水上平台侧翻和晃动;同时,通过副浮管孔圆心位于主浮管孔圆心之下,主浮管不会相对于浮管支架移动,避免了水上平台的晃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上平台用浮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水上平台用浮管支架的使用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装有支柱的一种水上平台用浮管支架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长”“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一种水上平台用浮管支架的实施例,包括浮管固定框架1和与浮管固定框架1顶面连接的平台支撑框架2,浮管固定框架1设置有主浮管孔101和两个分别位于主浮管孔101两侧的副浮管孔102,主浮管孔101的直径大于副浮管孔102的直径,浮管固定框架1为方形或梯形,主浮管孔101的圆形位于浮管固定框架1的中线上,副浮管孔102位于浮管固定框架1两侧的边缘位置且以浮管固定框架1的中线对称设置;副浮管孔102的圆心较主浮管孔101的圆心更靠近浮管固定框架1的底面。
具体的,副浮管孔102位于浮管固定框架1的底面的端角处;主浮管孔101边缘位于浮管固定框架1的底面。副浮管孔102和主浮管孔101的底部边缘均与浮管固定框架1的底部边缘贴合,在装入主浮管和副浮管后,所有的浮管均位于浮管固定框架1,主浮管和副浮管所产生的浮力能够更好地托起整个浮管支架。
其中,浮管固定框架1和平台支撑框架2的一侧面均设置有卡合部3,另一侧面设置有用于卡合部3配合的卡爪部4。两个浮管支架之间可以通过卡合部3与卡爪部4的配合进行拼接,从而增加浮管支架的宽度。卡合部3和卡合部3可以为卡扣连接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卡合部3为沉孔,卡爪部4为设置有通孔的凸台,沉孔和凸台可通过紧固件连接。浮管支架在拼接的时候,将一个浮管支架的凸台装入另一个浮管支架的沉孔内,然后通过紧固件穿过凸台的通孔后拧紧在沉孔内,实现浮管支架之间的拼接。
具体的,平台支撑框架2的两侧设置有第一管材通孔201。浮管固定框架1的顶部两侧设置有第二管材通孔103。平台支撑框架2的靠近顶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管材通孔202。第一管材通孔201、第二管材通孔103和第三管材通孔202内可以装入用于连接浮管支架的管材,通过管材的连接作用增强浮管支架轴向上的连接强度。
另外的,平台支撑框架2和浮管固定框架1一体成型,浮管支架内部结构更加稳定和坚固。平台支撑框架2和浮管固定框架1均设置有加强筋,提高浮管支架的强度从而提高负载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或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可以多个浮管支架平行排列放置,水上平台板5放置于多个平台支撑框架2上,主浮管6同时装入并穿过每个浮管支架的主浮管孔101,两根副浮管7分别同时装入并穿过浮管支架的副浮管孔102内。第一管材通孔201、第二管材通孔103或第三管材通孔202内装入管材8。圆心位于中线上的主浮管6能够为水上平台提供位于中心的浮力,而两根副浮管7均位于支架侧面的边缘部分,为水上平台的两侧边缘提供浮力,主浮管6和两个副浮管7所提供的浮力为水上平台提供均匀的浮力支撑。而副浮管7提供的浮力使得的水上平台的边缘的受力负载与副浮管7产生的浮力形成方向相反的反力,该力垂直于水平面,令水上平台不产生斜杠杆现象,不会发生侧翻。副浮管孔102圆心位于主浮管孔101圆心之下,副浮管7的浮力得到最大利用,不会因为副浮管7的自重导致与主浮管6的浮力对浮管支架自身结构产生剪切效应,从而避免主浮管相对于浮管支架移动而导致水上平台晃动。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主浮管孔101和副浮管孔102等距设置且副浮管孔102位于浮管固定框架1两侧的边缘位置,使得浮管支架在安装浮管后能够为水上平台提供均匀的浮力且其中两个浮力能够作用于水上平台的边缘,避免水上平台侧翻和晃动;同时,通过副浮管孔102圆心位于主浮管孔101圆心之下,主浮管不会相对于浮管支架移动,避免了水上平台的晃动。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一种水上平台用浮管支架的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平台支撑框架2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安装立柱的立柱插孔203。立柱插孔203内装入立柱后,水上平台板位于两侧的立柱之间,对水上平台板进行限位,同时立柱可以作为水上平台的围栏,可以提高水上平台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的其余特征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一致。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水上平台用浮管支架,包括浮管固定框架(1)和与所述浮管固定框架(1)顶面连接的平台支撑框架(2),所述浮管固定框架(1)设置有主浮管孔(101)和两个分别位于所述主浮管孔(101)两侧的副浮管孔(102),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管固定框架(1)为方形或梯形,所述主浮管孔(101)的圆形位于所述浮管固定框架(1)的中线上,所述副浮管孔(102)位于所述浮管固定框架(1)两侧的边缘位置且以所述浮管固定框架(1)的中线对称设置;所述副浮管孔(102)的圆心较所述主浮管孔(101)的圆心更靠近所述浮管固定框架(1)的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平台用浮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浮管孔(102)位于所述浮管固定框架(1)的底面的端角处;所述主浮管孔(101)边缘位于所述浮管固定框架(1)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上平台用浮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管固定框架(1)和/或所述平台支撑框架(2)的一侧面设置有卡合部(3),另一侧面设置有用于所述卡合部(3)配合的卡爪部(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上平台用浮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3)为沉孔,所述卡爪部(4)为设置有通孔的凸台,所述沉孔和所述凸台可通过紧固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上平台用浮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支撑框架(2)的两侧设置有第一管材通孔(2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上平台用浮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管固定框架(1)的顶部两侧设置有第二管材通孔(1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上平台用浮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支撑框架(2)的靠近顶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管材通孔(202)。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上平台用浮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支撑框架(2)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安装立柱的立柱插孔(203)。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水上平台用浮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支撑框架(2)和所述浮管固定框架(1)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水上平台用浮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支撑框架(2)和所述浮管固定框架(1)均设置有加强筋。
CN202122217002.4U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水上平台用浮管支架 Active CN2159720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17002.4U CN215972014U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水上平台用浮管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17002.4U CN215972014U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水上平台用浮管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72014U true CN215972014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465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17002.4U Active CN215972014U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水上平台用浮管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720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972014U (zh) 一种水上平台用浮管支架
CN212258309U (zh) 一种钢网式电缆汇线桥架的安装结构
CN218813214U (zh) 一种空间异型拱肋施工用侧向限位装置
CN217692460U (zh) 一种多层重载荷的可调节式托臂
CN217203640U (zh) 一种道路桥梁施工搭板结构
CN115817744A (zh) 一种海上综合平台
CN212897802U (zh) 一种可拼接的抗震舞台单元
CN216840496U (zh) 一种钢桁梁底部悬挂式临时作业平台
CN113202281A (zh) 一种建筑模板操作平台
CN216390343U (zh) 一种落地桥架装置
CN205894666U (zh) 楼板铝模死顶撑
CN220848700U (zh)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临时支撑装置
CN215830073U (zh) 一种工具式安全挑网
CN209194314U (zh) 桥梁支承结构
CN217399912U (zh) 一种稳定性能高的轻型屋顶结构连接
CN105422997B (zh) T型管子保护架
CN218438120U (zh) 一种靠船构件安装用托架
CN218162276U (zh) 一种光伏支架混凝土支墩
CN212314090U (zh) 一种包装机机架
CN217580725U (zh) 一种框架式幕墙承重装置及其结构
CN212811171U (zh) 多通道线缆整理装置
CN215358979U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节段梁横向预应力束封头的模板装置
CN210713178U (zh) 连廊
CN218562948U (zh) 一种建筑管理用施工承载架
CN21743877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交通指示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