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70479U - 一种阻燃抗静电防电弧荧光橙色双层针织提花面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阻燃抗静电防电弧荧光橙色双层针织提花面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70479U
CN215970479U CN202120330193.2U CN202120330193U CN215970479U CN 215970479 U CN215970479 U CN 215970479U CN 202120330193 U CN202120330193 U CN 202120330193U CN 215970479 U CN215970479 U CN 2159704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bric
flame
retardant
fiber
surfac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3019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宁
钱俊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unshou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unshou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unshou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unshou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3019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704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704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704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阻燃抗静电防电弧荧光橙色双层针织提花面料,涉及到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包括表层面料和底层面料,表里两层面料通过连接纱进行连接,连接纱穿过了面料表层将表层和底层连接起来,并且连接部分作为设计花型均匀体现在表层面料上。本实用新型防护面料将多种防护功能集合一体,阻燃性能优异,选取永久阻燃腈氯纶材料,作为底纱和连接纱起到阻燃和防电弧的功能。表层选取涤纶,保证面料的荧光度。此实用新型面料同时具有多种防护功能,可以同时或者分别满足在特定工作环境中对以上功能有需求的作业人员的工装要求。本实用新型面料还加入了粘胶,提高了面料手感和穿着舒适度,适合贴身穿着。

Description

一种阻燃抗静电防电弧荧光橙色双层针织提花面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防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阻燃抗静电防电弧荧光橙色双层针织提花防护面料。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工业事故的频繁发生,让人们逐步意识到防护服装的重要性,防护服装的合理使用会在关键时刻保护穿着者的人身安全。然而现有的大部分产品,功能性很单一,针对需要多功能并存的特殊使用环境,往往不能满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实际运用中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阻燃抗静电防电弧荧光橙色双层针织提花防护面料,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阻燃抗静电防电弧荧光橙色双层针织提花防护面料,包括表层面料和底层面料,所述表层面料通过连接纱沿纬向与所述底层面料连接,所述底层面料通过连接纱沿纬向与所述表层面料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表层面料采用的DTY 100D/48f涤纶长丝。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底层面料60%腈氯纶纤维、30%阻燃粘胶、8%芳纶纤维,2%导电纤维混纺纱线构成,纱支为24s。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面料连接纱由60%腈氯纶纤维、30%阻燃粘胶、8%芳纶纤维,2%导电纤维混纺纱线构成,纱支为24s。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腈氯纶纤维的纤维细度为1.7DTEX,纤维长度为38m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阻燃粘胶的纤维细度为2DTEX,纤维长度为51m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芳纶纤维的纤维细度为1.5DTEX,纤维长度为51m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导电纤维为非碳型638,其母体聚合物为尼龙6截面程圆形,中间靠近边缘处有椭圆形导电因子,其纤维细度为2DTEX,纤维长度为51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防护面料将多种功能集合一体,既延续了阻燃面料的优异性能,又将高可视元素融于其中,尤其是还具有抗电弧的功能,满足了特定环境下对作业服装的高要求,通过了EN11612,EN20471等检测标准,根据EN61482的检测,抗电弧ATPV值为8.21cal,达到二级防护等级。且本实用新型防护面料采用永久阻燃材料腈氯纶纤维,其不会随着水洗降低阻燃效果,并且氧指数极高,遇火仅碳化,无熔滴,会形成致密的防护层,即便表层面料的涤纶燃烧时会产生熔滴,由于底层腈氯纶/粘胶/芳纶混纺纱线的存在和阻挡,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进一步确保了使用人员的安全。同时,由于粘胶的加入,提高柔软手感,穿着时更加舒适,避免闷热不透气感觉,以适合于贴身穿着使用。由于高模量芳纶纤维的加入,提高耐用性和阻燃性能,延长使用时间。并且芳纶纤维自身有很较强的抗电弧性能,即便很少的含量,却可以有效提高电弧面料的ATPV值。由于导电纤维的加入,使得该面料又具有一部分抗静电的功效。从结构上来说,此新型防护面料表层选取涤纶纱线,底层选取阻燃腈氯纶/粘胶/芳纶混纺纱线。通过腈氯纶/粘胶/芳纶混纺纱线完成表层和底层的连接。选择这种结构的原因,首先腈氯纶产品和芳纶产品荧光染色问题一直以来是生产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颜色的荧光度指标和色泽的鲜艳程度及固色度很难达到平衡且通过国外测试标准。尤其是荧光橙色,更是目前难以攻克的技术难点。然而,腈氯纶和芳纶优异的阻燃性能,并且腈氯纶燃烧后碳化,无熔滴的特性和芳纶高模量,热收缩率低的特性又使其成为阻燃防护领域极其重要的原料之一。其次涤纶,荧光色可染性好,染色色牢度好,不易褪色,荧光染色能通过各种检测标准。但是涤纶遇火燃烧时,在高温下会发生热裂解反应,释放出易燃气体,易燃气体和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后在高温和明火的作用下进一步燃烧,如此循环往复,因此普通涤纶没有阻燃性能,甚至在燃烧过程中有助燃的功效。并且,涤纶的抗熔性较差,在火焰中会熔化,产生对人体造成二次伤害的熔滴。以上种种现象说明并涤纶不适合运用于阻燃产品上。可是,因为一些工作岗位的特殊性,要求工装防护面料在能满足阻燃性的条件下,又必须要有高警示作用。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设计了该新型防护面料,将两种纤维融合到一种阻燃针织防护面料上。从结构和花型上设计,表层使用涤纶纱线,解决了腈氯纶和芳纶荧光染色性能差的缺点,底层选取腈氯纶/粘胶/芳纶混纺纱线,作为阻燃层起到保护功能,同时选取腈氯纶/粘胶/芳纶混纺纱线作为连接纱直接穿过了面料表层将表层和底层连接起来,并且连接纱的连接部分作为设计花型体现在表层面料上。设计时根据一定比例,腈氯纶/粘胶/芳纶混纺连接纱的连接部分会均匀分散在表层面料上,这种设计当表层面料燃烧时,均匀分散的阻燃腈氯纶/粘胶/芳纶混纺纱线可以吸收部分燃烧释放的热量,减缓火焰蔓延速度,进而减慢涤纶纱线的燃烧,起到表层的阻燃功效。并且由于腈氯纶/粘胶/芳纶混纺纱线排列分散,占比少,所以即便存在也不会影响表层的荧光效果。燃烧时,底层面料因为腈氯纶/粘胶/芳纶混纺纱线的存在,可以有效阻挡火焰,确保了使用者的安全。并且,由于双层结构设计,中间的空气层也会阻挡一部分火焰和热量,减缓燃烧,以及燃烧热对人体造成的灼伤。综合以上原因可以使面料既可以达到高可视要求,又具备了很好的阻燃效果。
此面料还有抗电弧的功能。电弧伤害主要带给人们的是烧伤和闪火瞬间的高热量灼伤。该新型防护面料的阻燃层纱线由60%腈氯纶纤维、30%阻燃粘胶、8%芳纶纤维,2%导电纤维构成。其中的腈氯纶,阻燃粘胶,芳纶都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和耐热性能以及抗电弧性。这几种纤维在燃烧过程中不会助燃,不会产生熔融。其中腈氯纤维在遇火时碳化,从而使面料组织密度加大,迅速形成保护层,使人体皮肤与电弧热能的接触伤害降至最低。芳纶纤维,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耐酸耐碱、耐高温的性能,在高温中不分解,不熔化,并且热收缩率极低。在发生电弧闪火时,其优异的阻燃性能,可以有效避免燃烧伤害,并且由于其高强度,高模量,还可以抵御电弧闪火瞬间带给人体的能量冲击,进一步起到防护作用。由于面料空气层的存在,在电弧闪火的瞬间,面料夹层中的空气也起到了阻挡缓冲作用,降低了热量传递速度,有效减弱电弧能量。夹层中的空气,也会阻挡电弧闪火瞬间带给人们的高热量灼伤,确保使用者的安全。经过测试,该阻燃抗静电抗电弧双层提花防护面料的ATPV值可达到8.21cal。
该阻燃防静电抗电弧针织提花防护面料,能够通过国外的EN11612阻燃性能检测标准,EN20471高可视检测标准,EN1149静电检测标准,并且经过欧标EN61482测试,其ATPV值可达到8.21cal,达到电弧防护等级2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展示本实用新型的意匠图;
图3为展示本实用新型的三角排列图。
附图标记:1、表层面料;2、底层面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如图1所示,一种阻燃抗静电防电弧荧光橙色双层针织提花面料,包括表层面料1和底层面料2,表层面料1通过连接纱沿纬向与底层面料2连接,底层面料2通过连接纱沿纬向与表层面料1连接。表层面料1采用的DTY100D/48f涤纶长丝。底层面料2包括60%腈氯纶纤维、30%阻燃粘胶、8%芳纶纤维,2%导电纤维混纺纱线构成,纱支为24s。
其中,腈氯纶纤维采用日本kaneka公司产品,纤维细度为1.7DTEX,纤维长度为38mm。阻燃粘胶采用奥地利兰精公司产品,纤维细度为2DTEX,纤维长度为51mm,该粘胶纤维的舒适性和悬垂性极佳并且有柔软的手感,混入这种纤维后,可以在保证阻燃性的前提下,面料的穿着舒适度大大增加,穿着者不会有闷热的感觉。芳纶纤维的纤维细度为1.5DTEX,纤维长度为51mm,芳纶属于高模量,高强度阻燃纤维,遇热收缩小。加入芳纶后,使得产品耐磨性增强,增强热收缩性,产品使用寿命延长,并且随着芳纶纤维的加入,产品的阻燃性和抗电弧性能有一定提高。导电纤维采用Belltron公司的非碳型638,其母体聚合物为尼龙6截面程圆形,中间靠近边缘处有椭圆形导电因子。该纤维呈现透明颜色,确保产品在不染色的条件下保持颜色同一不花色。本实施例中,连接纱与底层面料2相同。
结合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采用加工机型为双面纬编圆机,筒寸为34英寸,针距24/英寸,机器分为上下针,上针共二段,下针共四段,总段数为六段。
加工工序为:将表层面料1DTY100D/48f的涤纶长丝进行染色,得到的色纱和底层面料2 24s腈氯纶/粘胶/芳纶阻燃混纺纱沿着纬向喂入织机中。表层面料1纱线按顺序弯曲成圈,并进行表层面料1涤纶纱的互相穿套;底层面料2纱线按顺序弯曲成圈,并进行底层面料2纱线的互相穿套,以及完成底层面料和表层面料的连接。根据花型需要,设定12路为一个花型循环,根据织机总路数72路,则共有6个循环。上针选择1,2两段织针,下针选择1,2,3三段织针。排针顺序为上针1,2排列,下针1,1,2,1,1,3排列。
织针工作顺序如下:
1路:喂入100D涤纶纱,上针1,2段针不工作,下针1,2,3段针进行编织。
2路:喂入24s阻燃纱,上针1段针不工作,2段针进行编织。下针1,2,3段针不工作
3路:喂入24s阻燃纱,上针2段针不工作,1段针进行编织,下针1,2,3段针不工作。
4路:喂入100D涤纶纱,上针1,2段针不工作,下针1,2,3段针进行编织。
5路:喂入24s阻燃纱,上针1段针编织,2段针不工作,下针1,2段针不工作,3段针编织。
6路:喂入24s阻燃纱,上针1段针不工作,2段针编织,下针1,2,3段针不工作。
7路:喂入100D涤纶纱,上针1,2段针不工作,下针1,2,3段针进行编织。
8路:喂入24s阻燃纱,上针1段针不工作,2段针进行编织,下针1,2,3段针不工作。
9路:喂入24s阻燃纱,上针2段针不工作,1段针进行编织,下针1,2,3段针不工作。
10路:喂入100D涤纶纱,上针1,2段针不工作,下针1,2,3段针进行编织。
11路:喂入24s阻燃纱,上针2段针编织,1段针不工作,下针1,3段针不工作,2段针编织。
12路:喂入24s阻燃纱,上针1段针编织,2段针不工作,下针1,2,3段针不工作。
所得面料,进一步进行底层由腈氯纶/粘胶/芳纶混纺纱线织成的面料进行荧光橙的染色,将此坯布依次进行煮练-洗水-酸洗-阳离子染色-洗水-皂洗-固色等过程,最终将涤纶面作为表层面料进行定型,得到颜色饱满丰富的最终成品。该面料既有优异的荧光效果,同时又兼顾防护面料本身的阻燃防电弧实用需求,真正将多种功能复合到一体。
本实用新型面料将多种功能集合一体,既延续了阻燃防电弧面料的优异性能,又将高可视元素融于其中,满足了特定环境下对作业服装的高要求。通过了EN11612,EN20471等检测标准,并且经过欧洲EN61482-的测试,ATPV值达到8.21cal,达到防护等级2级。且本实用新型面料为永久阻燃产品,不会随着水洗降低阻燃效果,腈氯纶材料遇火碳化,形成致密的防护层,即便表层面料的涤纶产生熔滴,由于底层腈氯纶混纺纱线的阻挡,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进一步确保了使用人员的安全。同时,由于粘胶的加入,提高柔软手感,穿着时更加舒适,避免闷热不透气感觉,以适合于贴身穿着使用。由于高模量芳纶纤维的加入,提高耐用性和阻燃抗电弧性,并且延长产品使用时间。该面料中又加入了导电纤维,使得该面料有优异的导电性能。该新型面料空气夹层的存在使得该面料有优异的抗电弧性能。
参见以下实验数据:
(1)EN11612:2015:防护服-防热,防火性能要求
①热收缩,180摄氏度,5min:经向-1.9%,纬向-4.3%
②垂直燃烧:合格
③水洗尺寸稳定性40℃,5次水洗:经向-3.0%,纬向0%
④针织布顶破强度:316.98KPA
⑤对流热:HTIa 24:8.7s,B1级
⑥接触热:250℃:10.3s,F2级
⑦辐射热:RHTl24:19.5s,C1级
(2)EN1149-3:2004:防护服静电性能
①屏蔽系数S:0.55
②半衰期:t50<0.01
(3)EN20471(荧光橙色):荧光度测试
①荧光度测试:合格
②亮度系数:0.4合格
③耐干摩擦色牢度:4-5级
④耐酸汗渍色牢度:沾色5级,变色4-5级
⑤耐碱汗渍色牢度:沾色5级,变色4-5级
⑥耐水渍色牢度:沾色5级,变色4-5级
(4)EN61482:电弧性能
②ATPV值:8.21cal
②防护等级:2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阻燃抗静电防电弧荧光橙色双层针织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表层面料(1)和底层面料(2),所述表层面料(1)通过连接纱沿纬向与所述底层面料(2)连接,所述底层面料(2)纱线穿过表层面料(1)回到底层面料(2)进而完成两层面料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抗静电防电弧荧光橙色双层针织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面料(1)采用的DTY 100D/48f涤纶长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抗静电防电弧荧光橙色双层针织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面料(2)包括腈氯纶纤维、阻燃粘胶、芳纶纤维、导电纤维,纱支为24s。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燃抗静电防电弧荧光橙色双层针织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腈氯纶纤维的纤维细度为1.7DTEX,纤维长度为38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燃抗静电防电弧荧光橙色双层针织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粘胶的纤维细度为2DTEX,纤维长度为51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燃抗静电防电弧荧光橙色双层针织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芳纶纤维的纤维细度为1.5DTEX,纤维长度为51m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燃抗静电防电弧荧光橙色双层针织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纤维为非碳型638,其母体聚合物为尼龙6截面程圆形,中间靠近边缘处有椭圆形导电因子,其纤维细度为2DTEX,纤维长度为51mm。
CN202120330193.2U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阻燃抗静电防电弧荧光橙色双层针织提花面料 Active CN2159704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30193.2U CN215970479U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阻燃抗静电防电弧荧光橙色双层针织提花面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30193.2U CN215970479U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阻燃抗静电防电弧荧光橙色双层针织提花面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70479U true CN215970479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06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30193.2U Active CN215970479U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阻燃抗静电防电弧荧光橙色双层针织提花面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704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25652A (zh) * 2022-08-29 2022-09-30 常熟市宝沣特种纤维有限公司 阻燃防切割荧光黄面料及其应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25652A (zh) * 2022-08-29 2022-09-30 常熟市宝沣特种纤维有限公司 阻燃防切割荧光黄面料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43508B1 (en) Flame resistant fabric for protective clothing
TWI631249B (zh) Cloth and fiber products
JP5378505B2 (ja) 防火性生地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防火服
US20120270456A1 (en) Flame retardant fabric for protective clothing
CN103857837B (zh) 具有优异的防电弧性的高回潮率纱线、织物、和服装
CN105019119B (zh) 一种阻燃抗静电双面绒布
JP2013533394A (ja) 耐火織物および衣類
CN101397710A (zh) 一种工业用阻燃防护服织物、其制造方法及其阻燃防护服
CN109706606A (zh) 一种多功能防护针织面料
JP2022520887A (ja) 難燃性布地
CN106400266A (zh) 多组分低成本永久阻燃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52284B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防护效用的纱线和由其制得的织物和成衣
WO2014015351A1 (en) Flame resistant fabric for protective clothing
CN215560925U (zh) 一种荧光色阻燃抗静电三层格型面料
CN107119376A (zh) 永久阻燃防静电浅色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83890A (zh) 多功能本质阻燃粘胶混纺纱线、织物及纱线的制备方法
US20110173734A1 (en) High Visibility Protective Fabric
CN215970479U (zh) 一种阻燃抗静电防电弧荧光橙色双层针织提花面料
CN105220314B (zh) 一种耐320~340℃耐火布及其制备方法
WO2014107750A1 (en) Flame resistant fabric for protective clothing and upholstery applications and its use
CN214300543U (zh) 阻燃纱线、相应的阻燃织物及服装
CN113604947A (zh) 荧光针织阻燃面料及其应用
US20230228011A1 (en) Yarns and fabrics including elastomeric filaments
CN214736448U (zh) 一种高可视立体格双层双面针织阻燃防静电安全防护面料
CN210368134U (zh) 一种多功能防护针织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