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68818U - 一种真空吸盘及吸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真空吸盘及吸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68818U
CN215968818U CN202122516238.8U CN202122516238U CN215968818U CN 215968818 U CN215968818 U CN 215968818U CN 202122516238 U CN202122516238 U CN 202122516238U CN 215968818 U CN215968818 U CN 2159688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cuum chuck
frustum
annular groove
adsorption
sucking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1623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培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1623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688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688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688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真空吸盘及吸附装置,属于显示装置制造技术领域,真空吸盘包括吸盘本体,吸盘本体的内部开设有吸附腔,吸盘本体包括沿自身的轴向依次连接的支撑部、连接部和吸附部,吸附部向内凹陷形成至少一个环形凹槽,吸附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形成与环形凹槽连接的第一锥台体。吸附装置包括上述的真空吸盘。在使用时,吸附部与被吸附面接触,吸盘本体受到沿轴向的压力,吸附腔内形成负压,使得吸附部与被吸附面贴紧,第一锥台体使得吸盘本体能够更好地与被吸附面贴合,环形凹槽使得第一锥台体受到向吸附腔内部的拉力,避免第一锥台体的边缘过度向外扩展,吸附区域较小,使得金属膜受力均匀,不会导致金属膜的表面产生褶皱。

Description

一种真空吸盘及吸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装置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吸盘及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面板作为显示装置的重要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在制造显示面板的过程中,需要对玻璃基板、金属膜等部件进行移位,以完成不同的加工工序。金属膜的移位一般采用吸附机构将金属膜吸附,再通过机械手带动吸附机构移动。吸附机构包括多个吸盘,吸盘主要采用橡胶制成,在真空作用下吸盘能够对金属膜进行吸附。
参见图1,现有的吸盘的内部形成空腔,在吸附时,空腔内形成负压以产生吸力。吸盘包括相连接的圆柱体100'和圆锥体200',在吸附时,圆锥体200'与被吸附面接触,圆锥体200'受到挤压产生变形,圆锥体200'的边缘向外延展,导致圆锥体200'的直径变大,吸附区域变大。
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缺陷:圆锥体的直径变大导致吸盘对金属膜产生径向的作用力,使得金属膜受到的吸附力不均匀,导致金属膜的表面产生褶皱,从而影响显示面板质量,导致产品不良率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吸盘及吸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吸盘在金属膜上留下褶皱的技术问题。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真空吸盘,包括吸盘本体,所述吸盘本体的内部开设有吸附腔,所述吸盘本体包括沿自身的轴向依次连接的支撑部、连接部和吸附部,所述吸附部向内凹陷形成至少一个环形凹槽,所述吸附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形成与所述环形凹槽连接的第一锥台体。
作为真空吸盘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锥台体的最大直径大于等于14mm且小于等于16mm。
作为真空吸盘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环形凹槽的轴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作为真空吸盘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锥台体的外周上环设有增厚层。
作为真空吸盘的一种优选方案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相连接的第二锥台体和圆柱体,所述第二锥台体与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圆柱体与所述吸附部连接。
作为真空吸盘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锥台体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圆柱体的外径。
作为真空吸盘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支撑杆和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上的密封组件,所述吸盘本体与所述支撑杆连接,所述密封组件能够密封所述吸盘本体与所述支撑杆的连接处。
作为真空吸盘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环形凹槽设置有一个,所述吸附部包括与所述第一锥台体连接的倒置锥台,所述环形凹槽位于所述第一锥台体与所述倒置锥台的连接处,所述倒置锥台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作为真空吸盘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环形凹槽设置有两个,所述吸附部的轴截面形状呈W形。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吸附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真空吸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真空吸盘,在使用时,吸附部与被吸附面接触,吸盘本体受到沿轴向的压力,吸附腔内形成负压,使得吸附部与被吸附面贴紧,由于吸附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形成与环形凹槽连接的第一锥台体,能够更好地与被吸附面贴合;由于吸附部向内凹陷形成至少一个环形凹槽,使得第一锥台体受到向吸附腔内部的拉力,避免第一锥台体的边缘过度向外扩展,吸附区域较小,使得金属膜受力均匀,不会导致金属膜的表面产生褶皱。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真空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真空吸盘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吸盘本体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吸盘本体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吸盘本体的剖视图。
图1中:
100'、圆柱体;200'、圆锥体;
图2至图6中:
1、吸盘本体;10、吸附腔;11、支撑部;12、连接部;121、第二锥台体;122、圆柱体;13、吸附部;130、环形凹槽;131、第一锥台体;132、倒置锥台;133、增厚层;
2、连接组件;21、支撑杆;210、气孔;211、光杆部;212、螺纹部;22、密封组件;221、垫片;222、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以及实现它们的方法将变得显而易见。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而是可以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提供本实施例仅仅是为了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并且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且本实用新型仅由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整个说明书中表示相同的构成要素。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真空吸盘,能够吸附金属膜,避免金属膜产生褶皱。其实质上,该真空吸盘可以吸附任意具有光滑表面的工件,例如玻璃或者塑料板。
参见图2至图4,真空吸盘包括吸盘本体1和连接组件2,吸盘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吸附腔10,连接组件2包括支撑杆21和设置于支撑杆21上的密封组件22,支撑杆21的内部形成气孔210,吸盘本体1与支撑杆21可拆卸连接,气孔210能够与吸附腔10连通,密封组件22能够密封吸盘本体1与支撑杆21的连接处。
吸盘本体1包括沿自身的轴向依次连接的支撑部11、连接部12和吸附部13,吸附部13向内凹陷形成至少一个环形凹槽130,吸附部13远离连接部12的一端形成与环形凹槽130连接的第一锥台体131。
在使用时,吸附部13与被吸附面接触,吸盘本体1受到沿轴向的压力,吸附腔10内形成负压,使得吸附部13与被吸附面贴紧,由于吸附部13远离连接部12的一端为第一锥台体131,能够更好地与被吸附面贴合;由于吸附部13向内凹陷形成至少一个环形凹槽130,使得第一锥台体131受到向吸附腔10内部的拉力,避免第一锥台体131的边缘过度向外扩展,吸附区域较小,使得金属膜受力均匀,不会导致金属膜的表面产生褶皱。
其中,吸盘本体1由硅胶制成。
支撑杆21包括光杆部211和螺纹部212,支撑部11套设于光杆部211,支撑部11在套设于光杆部211时,支撑部11沿径向被撑大,使得支撑部11发生弹性变形,以保证支撑部11与光杆部211连接稳固。
密封组件22包括垫片221和螺母222,垫片221与支撑部11的端部抵接,螺母222与螺纹部212连接且锁紧垫片221。垫片221与螺母222配合,使得支撑部11与光杆部211的连接处被密封,防止吸附腔10漏气。
其中,第一锥台体131的最大直径D大于等于14mm且小于等于16mm,保证较小的吸附面积。真空吸盘的整体沿轴向的长度L1大于等于22mm且小于等于26mm,吸盘本体1沿轴向的长度L2大于等于16mm且小于等于20mm。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锥台体131的最大直径为15.5mm,真空吸盘的整体沿轴向的长度L1为24mm。第一锥台体131的最大直径较小,使用较小的吸附压力,即可达到较好的吸附效果。螺纹部212的公称直径为5mm。
环形凹槽130的轴截面形状为三角形,便于对第一锥台体131施加向吸附腔10内侧的拉力。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环形凹槽130的轴截面形状可以为矩形或者梯形。
在本实施例中,环形凹槽130设置有一个,吸附部13包括与第一锥台体131相连的倒置锥台132,环形凹槽130位于第一锥台体131与倒置锥台132的连接处,倒置锥台132与连接部12连接。
连接部12包括相连接的第二锥台体121和圆柱体122,第二锥台体121与支撑部11连接,圆柱体122与吸附部13连接。第一锥台体131的最大直径小于圆柱体122的外径,使得吸盘本体1结构紧凑。
实施例二
图5示出了实施例二,其中与实施例一相同或相应的零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仅描述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区别之处在于,第一锥台体131的外周上环设有增厚层133,增大第一锥台体131的强度,减小第一锥台体131的变形,保证吸附区域较小,避免金属膜的表面产生褶皱。
其中,增厚层133与第一锥台体131一体成型,便于加工生产。
实施例三
图6示出了实施例三,其中与实施例一相同或相应的零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仅描述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区别之处在于,环形凹槽130设置有两个,吸附部13的轴截面形状呈W形,吸附部13具有更强的沿轴向变形的能力,达到更好的吸附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吸附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真空吸盘。
尽管上面已经参考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而是可以以各种形式制造,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改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可以以其他特定形式来实施本实用新型。因此,应该理解,上述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Claims (10)

1.一种真空吸盘,包括吸盘本体,所述吸盘本体的内部开设有吸附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本体包括沿自身的轴向依次连接的支撑部、连接部和吸附部,所述吸附部向内凹陷形成至少一个环形凹槽,所述吸附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形成与所述环形凹槽连接的第一锥台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台体的最大直径大于等于14mm且小于等于16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的轴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台体的外周上环设有增厚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相连接的第二锥台体和圆柱体,所述第二锥台体与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圆柱体与所述吸附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台体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圆柱体的外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支撑杆和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上的密封组件,所述吸盘本体与所述支撑杆连接,所述密封组件能够密封所述吸盘本体与所述支撑杆的连接处。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设置有一个,所述吸附部包括与所述第一锥台体连接的倒置锥台,所述环形凹槽位于所述第一锥台体与所述倒置锥台的连接处,所述倒置锥台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设置有两个,所述吸附部的轴截面形状呈W形。
10.一种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真空吸盘。
CN202122516238.8U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真空吸盘及吸附装置 Active CN2159688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16238.8U CN215968818U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真空吸盘及吸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16238.8U CN215968818U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真空吸盘及吸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68818U true CN215968818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73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16238.8U Active CN215968818U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真空吸盘及吸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688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200867A1 (zh) 异形曲面盖板与柔性屏的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JP2580209Y2 (ja) 空気ばねの端部部材および空気ばねの組立体
JP5163541B2 (ja) 真空吸着パッド
CN109843516B (zh) 复合吸盘、复合吸盘组件以及机械手
CN112519017B (zh) 一种金刚石加工用复套装夹夹具
CN114227739B (zh) 一种耦合吸盘
CN215968818U (zh) 一种真空吸盘及吸附装置
CN210950329U (zh) 一种用于空调通风管的易接头
CN109192691B (zh) 晶片传送装置以及半导体加工设备
CN220408761U (zh) 一种高温炉机械手臂用真空吸盘
CN202021564U (zh) 真空吸盘
CN211728421U (zh) 一种通用分体式真空变径吸具
CN208437962U (zh) 一种环形薄片状零件加工夹具
CN113017466A (zh) 一种柔性滑动式吸盘
CN213929428U (zh) 一种新型组合密封圈
CN104791362A (zh) 一种新型吸盘
CN111561510B (zh) 基于液体密封的真空吸盘及其吸附方法
CN215721485U (zh) 一种移动式双层密封法兰结构
CN208778917U (zh) 一种复合钢管端口全屏蔽双密封圈连接件
CN217736255U (zh) 密封圈和使用该密封圈的腔端面密封结构
CN217847913U (zh) 单孔吸附的取晶圆装置
US3058721A (en)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or retaining vacuum or negative pressure conditions
CN215838832U (zh) 一种柔性滑动式吸盘
CN111069947A (zh) 一种通用分体式真空变径吸具
CN219296610U (zh) 吸盘、物料拾取机构及电池生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