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67288U - 一种移动组装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组装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67288U
CN215967288U CN202121885225.1U CN202121885225U CN215967288U CN 215967288 U CN215967288 U CN 215967288U CN 202121885225 U CN202121885225 U CN 202121885225U CN 215967288 U CN215967288 U CN 2159672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piece
jig
adjusting
mo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8522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阮炜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otek Kelai Production Line Manufacturing Fo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otek Kelai Production Line Manufacturing Fo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otek Kelai Production Line Manufacturing Fo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rotek Kelai Production Line Manufacturing Fo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8522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672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672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672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组装机构,属于自动化组装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调节组件、治具组件和移动组件,其中调节组件包括用于与待安装件抵接的移动调节件;治具组件设置于调节组件的一侧,包括用于与待安装件抵接的组装治具,组装治具与移动调节件配合对待安装件进行固定;移动组件同时与调节组件和治具组件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组装机构通过检测组件保证组装治具成功获取待安装件;采用自动化组装,可操作性强;通过组装治具和移动调节件的配合,可以获取一定范围内不同型号的待安装件,适应性更强,灵活性更高,可以将密封圈安装到位,保证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作用效果显著,适于广泛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组装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组装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组装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缸体密封圈组装通常是利用人工或者利用半自动的机器把密封圈装入缸体内,经常会出现以下不良状态:
1)密封圈组装时出现误品的情况,密封圈卡死在缸体内,使得密封圈损坏,影响生产的进度与质量;
2)密封圈组装时,往往出现密封圈与缸体组装不到位,出现半卡合的状态,人手需要返工,以及密封圈需要重新组装,影响生产效率;
3)有时密封圈组装时,往往无法把控组装密封圈的位置,经常出现组装不到位的情况,组装不到位后,人工很难检查出问题所在,这样会影响产品的密封性,出现漏油漏气的现象;
4)市场上组装密封圈设备,通常只能对一种产品进行密封圈组装,对其他产品不兼容,不能进行柔性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组装机构,以解决现在技术所存在的组装不到位,影响生产效率;只能对一种产品进行密封圈组装,对其他产品不兼容,不能进行柔性化生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组装机构,包括:
调节组件,包括用于与待安装件抵接的移动调节件;
治具组件,设置于所述调节组件的一侧,包括用于与所述待安装件抵接的组装治具,所述组装治具与所述移动调节件配合对所述待安装件进行固定;
移动组件,同时与所述调节组件和所述治具组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移动组件包括:
水平位移组件;
升降驱动器,设置于所述水平位移组件上;
支架,与所述升降驱动器连接,所述支架上设有升降导轨;
安装架,同时与所述治具组件和所述调节组件连接、且与所述升降导轨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治具组件还包括:
推动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
旋转驱动件,通过旋转支座与所述安装架连接;
变速组件,与所述旋转驱动件连接;
快拆组件,同时与所述变速组件和所述推动件连接、且与所述组装治具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组装治具包括:
轴筒,一端与所述快拆组件连接,所述轴筒上设有容纳腔和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滑孔;
传力件,与所述轴筒滑动连接、且贯穿所述快拆组件与所述推动件连接,所述传力件与所述轴筒之间设有弹性体,所述弹性体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推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滑孔内、且与所述轴筒转动连接,所述推动组件与所述传力件抵接;
矫正环,与所述轴筒另一端连接,所述矫正环与所述轴筒之间形成用于与待安装件卡合固定的卡合槽。
优选地,所述快拆组件包括:
传动轴,一端与所述变速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传力件连接,所述传动轴上活动连接有卡珠,所述卡珠的一端与所述轴筒抵接;
活动环,与所述传动轴滑动连接、且与所述卡珠的另一端抵接;
弹性件,一端与所述安装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动环连接。
优选地,所述推动组件包括:
摆杆,一端与所述传力件抵接、且通过销轴与所述轴筒转动连接,所述销轴设置于所述滑孔内;
推动爪,与所述摆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推动爪上设有与所述卡合槽形状适配的凸台,所述凸台设置于所述卡合槽内、且沿所述卡合槽滑动。
优选地,所述水平位移组件包括:
支撑座,上设有第一水平导轨;
第一移动座,与所述第一水平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座上设有第二水平导轨,所述第二水平导轨与所述第一水平导轨垂直设置;
第二移动座,与所述第二水平导轨滑动连接、且与所述升降驱动器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组装治具对所述待安装件获取情况的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座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
升降移动件,与所述安装架连接;
水平移动件,与所述升降移动件连接、且通过弯曲支架与所述移动调节件连接,所述弯曲支架为L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升降驱动器之间设有浮动接头;所述支架和所述安装架上均设有缓冲器。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组装机构,用于密封圈的全自动组装,涉及组装机构的XY移动轴、密封圈自动组装治具等方面。通过检测组件保证组装治具成功获取待安装件,进而保证待安装件成功安装入缸体内槽;该机构采用自动化组装,可使用单缸体组装、双缸体组装以及两个缸体一起组装,可操作性强;通过调节组装治具和移动调节件之间的距离可以获取一定范围内不同型号的待安装件,适应性更强;通过组装治具和移动调节件的配合,灵活性更高,可以将密封圈安装到位,保证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解决现在技术所存在的组装不到位,影响生产效率;只能对一种产品进行密封圈组装,对其他产品不兼容,不能进行柔性化生产的问题,作用效果显著,适于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组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组装机构的治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组装机构的组装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装治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沿图4中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中:
1、调节组件;2、治具组件;3、移动组件;4、检测组件;5、拖链;11、移动调节件;12、升降移动件;13、水平移动件;14、弯曲支架;21、组装治具;22、推动件;23、旋转驱动件;24、变速组件;25、快拆组件;26、旋转支座;31、水平位移组件;32、升降驱动器;33、支架;34、安装架;35、升降导轨;36、浮动接头;37、缓冲器;38、升降调节器;211、轴筒;212、传力件;213、矫正环;214、卡合槽;215、弹性体;216、摆杆;217、推动爪;218、销轴;251、传动轴;252、活动环;253、弹性件;254、卡珠;311、支撑座;312、第一移动座;313、第二移动座;314、第一水平导轨;315、第二水平导轨;2111、滑孔;2112、限位槽;2171、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组装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种移动组装机构包括调节组件1、治具组件2和移动组件3,其中调节组件1包括用于与待安装件抵接的移动调节件11;治具组件2设置于调节组件1的一侧,包括用于与待安装件抵接的组装治具21,组装治具21与移动调节件11配合对待安装件进行固定与组装,其中待安装件可以为密封圈、垫片等;移动组件3同时与调节组件1和治具组件2连接。
为方便说明,请参阅图1,以空间任一点为原点,以安装架34的运动方向为Z轴,以第二移动座313的运动方向为X轴,以与X轴、Z轴同时垂直的直线方向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其中,XY平面为水平面,水平面上指示的方向为水平方向,图中X轴指示方向为左右,Y轴指示方向为前和,Z轴指示方向为竖直方向即上下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该种移动组装机构还包括用于检测组装治具21对待安装件获取情况的检测组件4,检测组件4设置于支撑座311的一端,检测组件4包括与组装治具21一一对应的检测气缸,检测气缸伸出靠近治具组件2磁性开关会反馈信号,检测待安装件是否成功安装到组装治具21内,保证密封圈完全放入缸体内槽,杜绝漏装的情况,解决由于密封圈表面经常附着油污,普通传感器不能直接检测密封圈,经常产生误判的问题,采用机械式方法,有效地克服密封圈的油污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组件1还包括升降移动件12和水平移动件13,其中升降移动件12与安装架34连接;水平移动件13与升降移动件12连接、且通过弯曲支架14与移动调节件11连接,弯曲支架14为L形结构,弯曲支架14用于固定移动调节件11;移动调节件11可以为推销,用于待安装件的取放,勾住密封圈。升降移动件12和水平移动件13均可以为气缸,升降移动件12控制移动调节件11沿Z轴方向移动,水平移动件13控制移动调节件11沿Y轴方向移动。在此,只要能够实现上述检测组件4相关性能作用的均在本申请文件保护的范围之内。
在本实施例中,治具组件2可以沿第二水平导轨315的长度方向设有多组,多组治具组件2上可以设置同一型号或多种型号的组装治具21,用于对多组待安装件或者多种型号的待安装件进行组装,组装治具21可以根据密封圈的外形尺寸制作,有效防止人为出错等问题。弯曲支架14与移动调节件11均与滑孔2111适配,避免弯曲支架14运动过程中与组装治具21产生干涉。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种移动组装机构通过检测组件4保证组装治具21成功获取待安装件,进而保证待安装件成功安装入缸体内槽;该机构采用自动化组装,可使用单缸体组装、双缸体组装以及两个缸体一起组装,可操作性强,解决目前市场上大多数采用人工直接组装密封圈,或者单工位组装,效率低下,还有市面上的密封圈外形尺寸比较相近的情况,人工组装容易出错,安装到误品,导致产品密封性能不能达到要求的问题;通过调节组装治具21和移动调节件11之间的距离可以获取一定直径范围内的待安装件,适应性更强;通过组装治具21和移动调节件11的配合,灵活性更高,可以将密封圈安装到位,保证生产效率。
实施例2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组装机构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移动组件3包括水平位移组件31、升降驱动器32、支架33和安装架34,其中升降驱动器32设置于水平位移组件31上,升降驱动器32可以为移动滚珠丝杠模组,将待安装件从物料供应处取出,通过升降驱动器32带动支架33沿Z轴方向运动,针对不同密封圈,不同的高度定位组装;支架33与升降驱动器32连接,支架33上设有升降导轨35;安装架34同时与治具组件2和调节组件1连接、且与升降导轨35滑动连接,安装架34与支架33之间设有升降调节器38,升降调节器38控制安装架34沿升降导轨35运动,用于防止待安装件组装不到位,当待安装件组装不到位时,升降调节器38控制安装架34上升,通过组装治具21将待安装件扶正。安装架34与升降驱动器32之间设有浮动接头36,浮动接头36可弥补安装架34和升降驱动器32的偏心以及平行度的精度不足,不需要轴心一致,不需要过高的加工精度,摆动角度一般±5°,浮动接头36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说明;支架33和安装架34上均设有用于对移动距离进行定位和缓冲的缓冲器37。
在本实施例中,治具组件2还包括推动件22、旋转驱动件23、变速组件24和快拆组件25,其中推动件22设置于安装架34上,推动件22为气缸,气缸上升,推动爪217夹紧,气缸下降,推动爪217张开,密封圈组装时,推动爪217张开将密封圈安装到位;旋转驱动件23通过旋转支座26与安装架34连接,旋转驱动件23可以为气缸,用于密封圈组装时,提供旋转动力,使密封圈均匀安装在缸体内;变速组件24与旋转驱动件23连接,变速组件24包括齿轮组,通过齿轮组的传动带动组装治具21旋转,使密封圈均匀安装到缸体内槽;快拆组件25同时与变速组件24和推动件22连接、且与组装治具21可拆卸连接。组装治具21可进行旋转和直线运动,使密封圈均匀组装到位。
在本实施例中,组装治具21包括轴筒211、传力件212、推动组件和矫正环213,其中轴筒211的一端与快拆组件25连接,轴筒211上设有容纳腔和与容纳腔连通的滑孔2111;传力件212与轴筒211滑动连接、且贯穿快拆组件25与推动件22连接,传力件212与轴筒211之间设有弹性体215,弹性体215设置于容纳腔内,弹性体215为弹簧,用于推动件22上升后,将传力件212回弹至初始位置,传力件212贯穿容纳腔与推动组件连接,用于将推动件22的作用力传递至推动爪217,使推动爪217张开或夹紧;推动组件设置于滑孔2111内、且与轴筒211转动连接,推动组件与传力件212抵接,当推动件22上升时,推动爪217可以自动回弹到夹紧的状态;矫正环213与轴筒211另一端连接,矫正环213与轴筒211之间形成用于与待安装件卡合固定的卡合槽214,矫正环213用于密封圈组装时,把密封圈扶正,使密封圈组装完好。当推动件22下降时,带动传力件212下降,弹性体215压缩储能,传力件212带动摆杆216张开,摆杆216带动推动爪217张开。当推动件22上升时,弹性体215回弹释放能力,带动传力件212上升,传力件212带动摆杆216回缩,摆杆216带动推动爪217回缩。
在本实施例中,快拆组件25包括传动轴251、活动环252和弹性件253,其中传动轴251的一端与变速组件24连接,另一端与传力件212连接,传动轴251用于带动组装治具21旋转,传动轴251上活动连接有卡珠254,卡珠254的一端与轴筒211抵接,卡珠254可以为钢珠;活动环252与传动轴251滑动连接、且与卡珠254的另一端抵接,活动环252可以沿传动轴251上下滑动;弹性件253的一端与安装架34连接,另一端与活动环252连接,用于压紧活动环252。卡珠254镶嵌在活动环252内侧,使卡珠254与组装治具21紧密连接。轴筒211上还设有限位槽2112,轴筒211安装至传动轴251内,卡珠254与限位槽2112卡合,下滑活动环252,将卡珠254与限位槽2112卡紧,压紧组装治具21,实现组装治具21与快拆组件25的快速安装;上滑活动环252,松开组装治具21,即可快速拆卸组装治具21,实现组装治具21的快速更换。
在本实施例中,推动组件包括摆杆216和推动爪217,其中摆杆216的一端与传力件212抵接、且通过销轴218与轴筒211转动连接,销轴218设置于滑孔2111内,摆杆216将推动件22的动力传动到推动爪217上;推动爪217与摆杆216的另一端铰接、且通过滑孔2111与轴筒211滑动连接,推动爪217上设有与卡合槽214形状适配的凸台2171,凸台2171设置于卡合槽214内、且沿卡合槽214滑动,推动爪217与需要组装的密封圈相互接触,将密封圈组装到位。
传力件212上与摆杆216抵接的一端设有容纳槽;摆杆216可以为L形结构,L形结构的转折处通过销轴与轴筒211连接,L形结构远离推动爪217的一端与容纳槽卡合;摆杆216通过销轴形成翘板结构,当传力件212向下运动时,摆杆216的一端随传力件212向下运动,另一端则沿销轴向轴筒211外转动,进而将推动爪217推出。
在本实施例中,水平位移组件31包括支撑座311、第一移动座312和第二移动座313,其中支撑座311上设有沿Y轴方向设置的第一水平导轨314和Y轴移动滚珠丝杠模组,Y轴移动滚珠丝杠模组为第一移动座312的移动提供动力;第一移动座312与第一水平导轨314滑动连接,第一移动座312上设有沿X轴方向的第二水平导轨315和X轴移动滚珠丝杠模组,X轴移动滚珠丝杠模组为第二移动座313的移动提供动力,第二水平导轨315与第一水平导轨314均为直线导轨、且相互垂直设置,用于高精度导向第一移动座312和第二移动座313的位置;第二移动座313与第二水平导轨315滑动连接、且与升降驱动器32连接。水平位移组件31用于控制治具组件2和调节组件1的位置,便于组装治具21和移动调节件11获取密封圈,针对不同密封圈,适用于多位置定位组装,适用范围更广。
实施例3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组装机构的结构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该种移动组装机构还包括用于装载气管、电缆的拖链5,拖链5设有多组、且分别设置于支撑座311和安装架34上。
该种移动组装机构应用于缸体的密封圈装配时的具体使用过程为:
1.第一移动座312沿第一水平导轨314移动,第二移动座313沿第二水平导轨315移动,将组装治具21移动到获取密封圈的位置,升降调节器38控制安装架34下降,将组装治具21贯穿密封圈;
2.升降移动件12控制移动调节件11移动至与密封圈高度相近的位置,水平移动件13控制移动调节件11前进,压紧密封圈,密封圈套入组装治具21的卡合槽214内,升降调节器38控制安装架34上升,抓取密封圈;
3.检测组件4靠近组装治具21,检测组件4的检测头碰到密封圈,检测密封圈是否成功抓取,检测到密封圈已获取则进行下一步,若未获取则重新获取密封圈;
4.移动组件3沿X轴、Y轴将抓取密封圈的组装治具21和移动调节件11移至密封圈组装位,升降驱动器32控制支架33下降,升降调节器38控制安装架34下降;
5.升降移动件12控制移动调节件11上升,密封圈自然回弹,升降移动件12控制移动调节件11下降,水平移动件13控制移动调节件11沿Y轴后退,使密封圈完全推进缸体内槽;
6.移动调节件11前进,升降移动件12控制移动调节件11上升,水平移动件13控制移动调节件11沿Y轴后退,脱离组装治具21旋转范围,推动件22驱动传力件212下降,推动爪217张开,旋转驱动件23通过齿轮传动使组装治具21旋转,使密封圈均匀压入缸体内槽;
7.密封圈压入缸体内槽后,推动件22驱动传力件212上升,推动爪217收入容纳腔,当密封圈组装不稳定时,上升过程中矫正环213可以使密封圈扶正,升降调节器38控制安装架34上升,密封圈组装完毕。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减轻员工的繁重体力劳动,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采用密封圈自动化组装,提高生产率,极大提高产品的良品率;有效防止人为有意无意漏工序的情况,防止人为漏涂油或者漏装密封圈的情况;采取双工位机构,可以双治具同时工作或者单通道工作,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对密封圈组装检测严格,对组装每个工序都有传感器检测,保证每个密封圈组装到位;该设备的治具均可以快速切换,实现生产柔性化与各种生产治具可互换灵活性。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节组件(1),包括用于与待安装件抵接的移动调节件(11);
治具组件(2),设置于所述调节组件(1)的一侧,包括用于与所述待安装件抵接的组装治具(21),所述组装治具(21)与所述移动调节件(11)配合对所述待安装件进行固定;
移动组件(3),同时与所述调节组件(1)和所述治具组件(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3)包括:
水平位移组件(31);
升降驱动器(32),设置于所述水平位移组件(31)上;
支架(33),与所述升降驱动器(32)连接,所述支架(33)上设有升降导轨(35);
安装架(34),同时与所述治具组件(2)和所述调节组件(1)连接、且与所述升降导轨(35)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组件(2)还包括:
推动件(22),设置于所述安装架(34)上;
旋转驱动件(23),通过旋转支座(26)与所述安装架(34)连接;
变速组件(24),与所述旋转驱动件(23)连接;
快拆组件(25),同时与所述变速组件(24)和所述推动件(22)连接、且与所述组装治具(21)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治具(21)包括:
轴筒(211),一端与所述快拆组件(25)连接,所述轴筒(211)上设有容纳腔和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滑孔(2111);
传力件(212),与所述轴筒(211)滑动连接、且贯穿所述快拆组件(25)与所述推动件(22)连接,所述传力件(212)与所述轴筒(211)之间设有弹性体(215),所述弹性体(215)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推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滑孔(2111)内、且与所述轴筒(211)转动连接,所述推动组件与所述传力件(212)抵接;
矫正环(213),与所述轴筒(211)另一端连接,所述矫正环(213)与所述轴筒(211)之间形成用于与待安装件卡合固定的卡合槽(2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移动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拆组件(25)包括:
传动轴(251),一端与所述变速组件(2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传力件(212)连接,所述传动轴(251)上活动连接有卡珠(254),所述卡珠(254)的一端与所述轴筒(211)抵接;
活动环(252),与所述传动轴(251)滑动连接、且与所述卡珠(254)的另一端抵接;
弹性件(253),一端与所述安装架(3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动环(25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移动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包括:
摆杆(216),一端与所述传力件(212)抵接、且通过销轴(218)与所述轴筒(211)转动连接,所述销轴(218)设置于所述滑孔(2111)内;
推动爪(217),与所述摆杆(21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推动爪(217)上设有与所述卡合槽(214)形状适配的凸台(2171),所述凸台(2171)设置于所述卡合槽(214)内、且沿所述卡合槽(214)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位移组件(31)包括:
支撑座(311),上设有第一水平导轨(314);
第一移动座(312),与所述第一水平导轨(314)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座(312)上设有第二水平导轨(315),所述第二水平导轨(315)与所述第一水平导轨(314)垂直设置;
第二移动座(313),与所述第二水平导轨(315)滑动连接、且与所述升降驱动器(3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移动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组装治具(21)对所述待安装件获取情况的检测组件(4),所述检测组件(4)设置于所述支撑座(311)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1)还包括:
升降移动件(12),与所述安装架(34)连接;
水平移动件(13),与所述升降移动件(12)连接、且通过弯曲支架(14)与所述移动调节件(11)连接,所述弯曲支架(14)为L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移动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34)与所述升降驱动器(32)之间设有浮动接头(36);所述支架(33)和所述安装架(34)上均设有缓冲器(37)。
CN202121885225.1U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移动组装机构 Active CN2159672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85225.1U CN215967288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移动组装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85225.1U CN215967288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移动组装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67288U true CN215967288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14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85225.1U Active CN215967288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移动组装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672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16801B (zh) 一种贯流风叶自动焊接机
CN110732878A (zh) 一种汽车平衡杆工装
CN209867900U (zh) 一种插弯头机
CN215967288U (zh) 一种移动组装机构
CN110883784A (zh) 一种应用于双模管式充液成形零件的机器人上下料抓手
CN214870681U (zh) 一种机器人用定心夹持器
CN219852935U (zh) 一种驱动桥轴头焊接系统
CN210549020U (zh) 机器人自动焊接搬运系统
CN210209116U (zh) 一种罐体自动焊接设备
CN211028140U (zh) 卡盘组件及具有该卡盘组件的罐式容器装配台
CN112719482A (zh) 一种弯头攻丝上料装置及上料方法
CN218385129U (zh) 一种自动整形二极管引线安装二极管装置
CN110722070A (zh) 一种机器人折弯工作站
CN114055131B (zh) 限位板压入装置
CN113601075B (zh) 一种四台机器人协调跟踪标准焊接系统
CN113635025B (zh) 一种全自动组装设备
CN212607573U (zh) 一种多工位转换的转盘机构
CN210389833U (zh) 全自动套膜机的上料装置
CN114193052A (zh)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及生产线
CN112388986A (zh) 一种内嵌o型圈自动装配机构
CN112917060A (zh) 灭火器瓶体流水线
CN108581423B (zh) 马达轴组件组装装置
CN108871678B (zh) 用于汽车变速箱的换挡定位销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9562672U (zh) 一种夹取复杂铝件的打磨夹爪装置
CN219620290U (zh) 一种流水线自动取料机械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