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65619U - 一种小型提拉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型提拉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65619U
CN215965619U CN202122345774.6U CN202122345774U CN215965619U CN 215965619 U CN215965619 U CN 215965619U CN 202122345774 U CN202122345774 U CN 202122345774U CN 215965619 U CN215965619 U CN 2159656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driving rod
puller
shell
support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4577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sborne Guangzhou Zhiz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sborne Guangzhou Zhiz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sborne Guangzhou Zhiz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sborne Guangzhou Zhiz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4577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656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656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656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提拉器,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万向支臂连接,所述锂电池设置于所述手柄内,所述调节旋钮与所述壳体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调节旋钮连接,以实现旋转所述调节旋钮,可实现所述调节旋钮调节所述驱动组件的角度。本实用新型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将所述双拉底托脚吸附在钣金上,然后将所述夹头固定在需要修复的位置处,按压所述提拉驱动杆,所述提拉驱动杆一端带动所述提拉栓朝向所述调节旋钮的一侧移动,从而实现所述夹头将凹陷处修复,通过将所述万向关节两端分别与所述双拉底托脚和万向支臂连接,可以实现将双拉底托脚旋转至合适的位置,适用于各种不同钣金深浅不一的凹陷,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小型提拉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提拉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提拉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提拉器只能简单满足拉拨功能,该拉拨工具只能局限钣金圆形凹陷;该拉拨工具支点支撑垫脚面积效小容易在施工过程中,会对钣金表面造成新的压伤;该拉拨工具因设计缺陷,因不同部位的角度限制了施工人员的角度,从而导致无法施工和延长施工时间,造成多次返复拉拨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小型提拉器,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将所述双拉底托脚吸附在钣金上,然后将所述夹头固定在需要修复的位置处,按压所述提拉驱动杆,所述提拉驱动杆一端带动所述提拉栓朝向所述调节旋钮的一侧移动,从而实现所述夹头将凹陷处修复,通过将所述万向关节两端分别与所述双拉底托脚和万向支臂连接,可以实现将双拉底托脚旋转至合适的位置,适用于各种不同钣金深浅不一的凹陷,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型提拉器,包括外壳组件、显示屏、调节旋钮、驱动组件和锂电池,所述外壳组件包括手柄、壳体和万向支臂,所述手柄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万向支臂连接,所述锂电池设置于所述手柄内,所述调节旋钮与所述壳体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调节旋钮连接,以实现旋转所述调节旋钮,可实现所述调节旋钮调节所述驱动组件的角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组件包括万向关节和双拉底托脚,所述万向关节两端分别与所述双拉底托脚和万向支臂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组件包括防尘环,所述防尘环套设在所述万向支臂与所述壳体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提拉驱动杆、提拉栓、限位轴、夹头和弹簧,所述提拉驱动杆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内。所述提拉栓一端与所述提拉驱动杆连接,所述提拉栓另一端穿过所述限位轴以及所述万向支臂中部,并与所述夹头连接,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提拉栓上,且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万向支臂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所述夹头连接,以实现按压所述提拉驱动杆,所述提拉驱动杆一端带动所述提拉栓朝向所述调节旋钮的一侧移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小型提拉器,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安装槽和挡板,所述挡板上具有安装槽,螺钉穿过所述安装槽,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挡板一侧贴附于所述提拉驱动杆一侧,用于限制所述提拉驱动杆的位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小型提拉器,还包括阻挡组件,所述阻挡组件包括限位槽和阻挡轴,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阻挡轴与所述提拉驱动杆一端连接,且所述阻挡轴随着所述提拉驱动杆的移动在所述限位槽内移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小型提拉器,还包括锂电池,所述锂电池设置于所述手柄内,且所述锂电池通过开关与所述显示屏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小型提拉器,还包括连接槽,所述调节旋钮卡接于所述连接槽上,且所述提拉栓一端与所述调节旋钮连接,以实现旋转所述调节旋钮可实现所述调节旋钮带动所述提拉栓旋转。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者优点:
1、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将所述双拉底托脚吸附在钣金上,然后将所述夹头固定在需要修复的位置处,按压所述提拉驱动杆,所述提拉驱动杆一端带动所述提拉栓朝向所述调节旋钮的一侧移动,从而实现所述夹头将凹陷处修复,通过将所述万向关节两端分别与所述双拉底托脚和万向支臂连接,可以实现将双拉底托脚旋转至合适的位置,适用于各种不同钣金深浅不一的凹陷,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小型提拉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小型提拉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小型提拉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小型提拉器的万向支臂、万向关节以及双拉底托脚连接示意图。
图中标号:1、外壳组件;11、手柄;12、壳体;13、万向支臂;14、万向关节;15、双拉底托脚;16、防尘环;2、显示屏;3、调节旋钮;4、驱动组件;41、提拉驱动杆;42、提拉栓;43、限位轴;44、夹头;45、弹簧;5、支撑组件;51、安装槽;52、挡板;6、阻挡组件;61、限位槽;62、阻挡轴;7、锂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型提拉器,包括外壳组件1、显示屏2、调节旋钮3、驱动组件4和锂电池7,所述外壳组件1包括手柄11、壳体12和万向支臂13,所述手柄11与所述壳体12连接,所述驱动组件4设置于所述壳体12上,且所述驱动组件4与所述万向支臂13连接,所述锂电池7设置于所述手柄11内,所述调节旋钮3与所述壳体12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4与所述调节旋钮3连接,以实现旋转所述调节旋钮3,可实现所述调节旋钮3调节所述驱动组件4的角度,所述外壳组件1包括万向关节14和双拉底托脚15,所述万向关节14两端分别与所述双拉底托脚15和万向支臂13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小型提拉器中,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将所述双拉底托脚15吸附在钣金上,然后将所述夹头44固定在需要修复的位置处,按压所述提拉驱动杆41,所述提拉驱动杆41一端带动所述提拉栓42朝向所述调节旋钮3的一侧移动,从而实现所述夹头44将凹陷处修复,通过将所述万向关节14两端分别与所述双拉底托脚15和万向支臂13连接,可以实现将双拉底托脚15旋转至合适的位置,适用于各种不同钣金深浅不一的凹陷,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请参阅图1至图4,所述外壳组件1包括防尘环16,所述防尘环16套设在所述万向支臂13与所述壳体12之间,所述防尘环16由橡胶材料制成,因此,所述防尘环16不但具有弹性,而且还可以起到密封所述万向支臂13与所述壳体12之间,避免灰尘堆积。
请参阅图1至图4,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提拉驱动杆41、提拉栓42、限位轴43、夹头44和弹簧45,所述提拉驱动杆41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12内,所述提拉栓42贯穿所述提拉驱动杆41,且所述提拉栓42延伸至所述提拉驱动杆41外部的一端,并接近于所述调节旋钮3的直径大于所述提拉驱动杆41另一侧的提拉栓42的直径,可以起到阻挡的作用,因此,当拨动所述提拉驱动杆41时,可以实现所述提拉驱动杆41带动所述提拉栓42移动,因此可以实现所述提拉栓42与提拉驱动杆41之间连接更加紧密,从而实现所述提拉驱动杆41能够带动所述提拉栓42移动,所述提拉栓42另一端穿过所述限位轴43以及所述万向支臂13中部,并与所述夹头44连接,当使用时,所述提拉栓42可以实现与所述限位轴43之间滑动连接,所述限位轴43起到了限定所述提拉栓42位置的作用,避免所述提拉栓42发生偏移,方便使用,所述弹簧45套设于所述提拉栓42上,且所述弹簧45一端与所述万向支臂13连接,所述弹簧45另一端与所述夹头44连接,以实现按压所述提拉驱动杆41,所述提拉驱动杆41一端带动所述提拉栓42朝向所述调节旋钮3的一侧移动,从而实现了所述夹头44一侧挤压所述弹簧45一端,从而使所述弹簧45发生形变,可以避免所述夹头44与所述限位轴43之间直接接触,起到缓冲的作用,当所述提拉驱动杆41失去外力时,所述弹簧45一端给所述夹头44一个反向作用力,从而使所述夹头44带动所述提拉栓42向另一侧移动,从而实现所述弹簧复位,当需要调节所述夹头44的角度时,旋转所述调节旋钮3,可以实现所述调节旋钮3带动所述提拉栓42旋转。
请参阅图1至图4,所述的小型提拉器,还包括支撑组件5,所述支撑组件5包括安装槽51和挡板52,所述挡板52上具有安装槽51,螺钉穿过所述安装槽51,并与所述壳体12连接,所述挡板52一侧贴附于所述提拉驱动杆41一侧,用于限制所述提拉驱动杆41的位置,并且所述挡板52与所述提拉驱动杆41之间形成滑动连接。
请参阅图1至图4,所述的小型提拉器,还包括阻挡组件6,所述阻挡组件6包括限位槽61和阻挡轴62,所述限位槽61设置于所述壳体12上,所述阻挡轴62与所述提拉驱动杆41一端连接,且所述阻挡轴62随着所述提拉驱动杆41的移动在所述限位槽61内移动,因此,通过设置所述限位槽61,可以起到限制所述阻挡轴62移动距离的作用。
请参阅图1至图4,所述的小型提拉器,还包括锂电池7,所述锂电池7设置于所述手柄11内,且所述锂电池7通过开关与所述显示屏2连接,所述壳体12上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温度感应器通过开关与所述锂电池7连接,通过所述温度感应器可以检测待修复钣金面的温度,并将温度信息传递至显示屏2,方便查看是否达到适合修复的温度。
请参阅图1至图4,所述的小型提拉器,还包括连接槽121,所述调节旋钮3卡接于所述连接槽121上,且所述提拉栓42一端与所述调节旋钮3连接,以实现旋转所述调节旋钮3可实现所述调节旋钮3带动所述提拉栓42旋转,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者优点: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将所述双拉底托脚15吸附在钣金上,然后将所述夹头44固定在需要修复的位置处,按压所述提拉驱动杆41,所述提拉驱动杆41一端带动所述提拉栓42朝向所述调节旋钮3的一侧移动,从而实现所述夹头44将凹陷处修复,通过将所述万向关节14两端分别与所述双拉底托脚15和万向支臂13连接,可以实现将双拉底托脚15旋转至合适的位置,适用于各种不同钣金深浅不一的凹陷,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小型提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组件(1)、显示屏(2)、调节旋钮(3)、驱动组件(4)和锂电池(7),所述外壳组件(1)包括手柄(11)、壳体(12)和万向支臂(13),所述手柄(11)与所述壳体(12)连接,所述驱动组件(4)设置于所述壳体(12)上,且所述驱动组件(4)与所述万向支臂(13)连接,所述锂电池(7)设置于所述手柄(11)内,所述调节旋钮(3)与所述壳体(12)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4)与所述调节旋钮(3)连接,以实现旋转所述调节旋钮(3),可实现所述调节旋钮(3)调节所述驱动组件(4)的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提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1)包括万向关节(14)和双拉底托脚(15),所述万向关节(14)两端分别与所述双拉底托脚(15)和万向支臂(1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提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1)包括防尘环(16),所述防尘环(16)套设在所述万向支臂(13)与所述壳体(1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提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提拉驱动杆(41)、提拉栓(42)、限位轴(43)、夹头(44)和弹簧(45),所述提拉驱动杆(41)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12)内,所述提拉栓(42)一端与所述提拉驱动杆(41)连接,所述提拉栓(42)另一端穿过所述限位轴(43)以及所述万向支臂(13)中部,并与所述夹头(44)连接,所述弹簧(45)套设于所述提拉栓(42)上,且所述弹簧(45)一端与所述万向支臂(13)连接,所述弹簧(45)另一端与所述夹头(44)连接,以实现按压所述提拉驱动杆(41),所述提拉驱动杆(41) 一端带动所述提拉栓(42)朝向所述调节旋钮(3)的一侧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提拉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组件(5),所述支撑组件(5)包括安装槽(51)和挡板(52),所述挡板(52)上具有安装槽(51),螺钉穿过所述安装槽(51),并与所述壳体(12)连接,所述挡板(52)一侧贴附于所述提拉驱动杆(41)一侧,用于限制所述提拉驱动杆(41)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提拉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挡组件(6),所述阻挡组件(6)包括限位槽(61)和阻挡轴(62),所述限位槽(61)设置于所述壳体(12)上,所述阻挡轴(62)与所述提拉驱动杆(41)一端连接,且所述阻挡轴(62)随着所述提拉驱动杆(41)的移动在所述限位槽(61)内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型提拉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锂电池(7),所述锂电池(7)设置于所述手柄(11)内,且所述锂电池(7)通过开关与所述显示屏(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小型提拉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槽(121),所述调节旋钮(3)卡接于所述连接槽(121)上,且所述提拉栓(42)一端与所述调节旋钮(3)连接,以实现旋转所述调节旋钮(3)可实现所述调节旋钮(3)带动所述提拉栓(42)旋转。
CN202122345774.6U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小型提拉器 Active CN2159656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45774.6U CN215965619U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小型提拉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45774.6U CN215965619U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小型提拉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65619U true CN215965619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71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45774.6U Active CN215965619U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小型提拉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656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965619U (zh) 一种小型提拉器
CN215748712U (zh) 一种摩托车轮胎检测用夹持装置
CN211697880U (zh) 锂电池测试通用工装
CN214297115U (zh) 一种用于d二聚体检测的试剂盒装置
CN216037316U (zh) 一种用于电容触摸屏的夹具
CN210113653U (zh) 一种电池组固定机构
CN209982617U (zh) 双摄像头视频采集装置及物料运转小车
CN211236103U (zh) 一种具有缓冲作用的泄漏电流测试仪
CN210802446U (zh) 一种房屋沉降检测设备
CN219854224U (zh) 一种防掉落定位装置
CN112526444A (zh) 电能表调试装置
CN210989138U (zh) 一种双点式滑动止位机构
CN216940360U (zh) 一种产品夹紧机构
CN214604306U (zh) 一种适用于锹镐的卡合固定架
CN217304241U (zh) 一种精确的压力传感器
CN215413734U (zh) 一种用于工程墙面测绘的快速固定装置
CN214617336U (zh) 一种抗静电的超高分子聚乙烯板材
CN221026226U (zh) 一种用于外圆面工件的夹持装置
CN218802126U (zh) 一种汽车电控系统传感器诊断定位系统
CN217362413U (zh) 一种散热型托盘式钢制桥架
CN212900528U (zh) 一种防倒的液晶显示器
CN218614100U (zh) 物料抓手
CN212342933U (zh) 一种具有防脱落结构的充电宝
CN220933164U (zh) 一种漏电检测装置
CN216348813U (zh) 一种土地工程用环境监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