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59792U - 内窥镜及其末端部件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及其末端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59792U
CN215959792U CN202121815276.7U CN202121815276U CN215959792U CN 215959792 U CN215959792 U CN 215959792U CN 202121815276 U CN202121815276 U CN 202121815276U CN 215959792 U CN215959792 U CN 2159597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ss
section
cylinder wall
endoscope
wir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1527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金秋
石子琛
邓铭君
翟韵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port Urocare Jiaxing Co Ltd
Microport Urocare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croport Urocare Jiaxing Co Ltd
Microport Urocare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port Urocare Jiaxing Co Ltd, Microport Urocare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port Urocare Jiax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1527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597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597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597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窥镜及其末端部件,末端组件包括前节、后节及多个中间节,多个中间节铰链连接于前节与后节之间,前节、中间节和后节分别具有呈中空状且两端开口的筒壁,所述筒壁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筒壁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凸台及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将所述筒壁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装配腔体和第二装配腔体,将工作管道装配固定到第一装配腔体内,工作管道的外壁被筒壁、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共同包围,因此,可以更好的支撑工作管道,能允许较薄壁的工作管道,所以工作管道可以设计成更大直径,允许流体较大程度的注入以及吸引。第二装配腔体用于装配固定线缆。

Description

内窥镜及其末端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窥镜及其末端部件。
背景技术
支气管内窥镜是呼吸内科微创介入手术中常用的器械之一,通过支气管内窥镜,可以观察咽、喉、气管、支气管内的病变情况,可以向气管内注射生理盐水并回收灌洗液进行肺泡灌洗,可以引导活检钳/针、消融导管、球囊支架等器械到达病变部位进行诊断和治疗。
支气管内窥镜通常包含一个末端部件,末端部件通常为柔性弯曲的结构,通过弯曲改变末端部件的探头方向和角度,便于扩大视野和适应腔体的弯曲部位。然而传统的支气管内窥镜,其末端部件由于自身结构设计原因,导致其允许穿过的工作通道直径较小,导致流体无法较大程度的注入以及吸引。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允许较大直径的工作通道穿过的内窥镜及其末端部件。
一种内窥镜的末端部件,所述内窥镜的末端部件包括前节、后节及多组中间节,所述多组中间节铰链连接于所述前节与所述后节之间,每相邻两个所述中间节之间通过铰链方式连接;所述前节、中间节和后节分别具有呈中空状且两端开口的筒壁,所述筒壁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凸台及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将所述筒壁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装配腔体和第二装配腔体;且所述内窥镜的末端部件中,所有第一装配腔体沿轴向相通,所有第二装配腔体沿轴向相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中,每组中间节包括一个中间节,每组中间节的长度沿所述后节向所述前节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组中间节包括至少两个中间节,每组中间节中的每个中间节的长度相等,相邻组的中间节的长度沿所述后节向所述前节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节的筒壁的内侧壁上设置的所述第一凸台为第一中间凸台,所述中间节的筒壁的内侧壁上设置的所述第二凸台为第二中间凸台,所述第一中间凸台与所述第二中间凸台将所述中间节的筒壁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中间装配腔体和第二中间装配腔体;所述第一中间凸台与所述第二中间凸台关于第一平面对称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中间凸台上形成有第一中间拉线孔,各所述中间节上的第一中间拉线孔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中间凸台上形成有第二中间拉线孔,各所述中间节上的第二中间拉线孔位于同一直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节的筒壁的内侧壁上设置的所述第一凸台为第一前凸台,所述前节的筒壁的内侧壁上设置的所述第二凸台为第二前凸台,所述第一前凸台与所述第二前凸台将所述前节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前装配腔体和第二前装配腔体;
所述第一前凸台上形成有第一前拉线孔,所述第一前拉线孔与所述第一中间拉线孔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前凸台上形成有第二前拉线孔,所述第二前拉线孔与所述第二中间拉线孔位于同一直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节的筒壁的内侧壁上设置的第一凸台为第一后凸台,所述后节的筒壁的内侧壁上设置的第二凸台为第二后凸台,所述第一后凸台与所述第二后凸台将所述后节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后装配腔体和第二后装配腔体;所述第一后凸台上形成有第一后拉线孔,所述第一后拉线孔与所述第一中间拉线孔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后凸台上形成有第二后拉线孔,所述第二后拉线孔与所述第二中间拉线孔位于同一直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后拉线孔的后端形成有第一台阶孔,所述第二后拉线孔的后端形成有第二台阶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节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外部铰链,两个所述外部铰链关于第二平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平面垂直;所述中间节的另一端设置有两个外部铰链,两个所述外部铰链关于第二平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平面垂直。
一种内窥镜,包括操作手柄、插入管、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的末端部件及头端结构,所述操作手柄位于所述插入管的后端,所述内窥镜的末端部件位于所述插入管的前端,所述头端结构位于所述内窥镜的末端部件的前端。
上述内窥镜的末端部件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内窥镜的末端部件包括前节、后节及多组中间节,多组中间节铰链连接于前节与后节之间,每相邻两个中间节之间通过铰链方式连接,前节、中间节和后节分别具有呈中空状且两端开口的筒壁,所述筒壁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凸台及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将所述筒壁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装配腔体和第二装配腔体,内窥镜的末端部件中,所有第一装配腔体沿轴向相通,所有第二装配腔体沿轴向相通。将工作管道装配固定到第一装配腔体内时,工作管道的外壁被筒壁、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共同包围,因此,可以更好的支撑工作管道,能允许较薄壁的工作管道,所以工作管道可以设计成更大直径,允许流体较大程度的注入以及吸引。第二装配腔体用于装配固定线缆。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的内窥镜的末端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前视图;
图3为图1的后视图;
图4为沿图3中A-A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内窥镜的末端部件;100、前节;200、后节;300、中间节;310、第一中间凸台;320、第二中间凸台;330、第一中间装配腔体;340、第一中间拉线孔;350、第二中间拉线孔;110、前节端口;120、第一前凸台;130、第二前凸台;140、第一前装配腔体;150、第二前装配腔体;160、第一前拉线孔;170、第二前拉线孔;210、后节端口;220、第一后凸台;230、第二后凸台;240、第一后装配腔体;250、第二后装配腔体;260、第一后拉线孔;270、第二后拉线孔;280、第一台阶孔;290、第二台阶孔;360、外部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解释的是,本申请中方位词“前”是指靠近患者,远离操作者的方向,“后”是指远离患者,靠近操作者的方向。
一实施方式中的内窥镜,由于Covid-19肺炎疫情的影响,临床为了避免患者和患者、患者和医生的交叉感染,故内窥镜是一次性的。内窥镜包括操作手柄、插入管、内窥镜的末端部件10(以下也简称末端部件10)及头端结构,所述操作手柄位于所述插入管的后端,所述内窥镜的末端部件10位于所述插入管的前端,所述头端结构位于所述内窥镜的末端部件10的前端。操作手柄通过拉线来控制位于插入管前端的末端部件10,头端结构通常包括摄像头及LED灯,摄像头用于拍摄患者的病变部位的图像,LED灯用于提供照明,以使摄像头拍摄到更清晰的图片。
请参阅图1,一实施方式中的末端部件10,包括前节100、后节200及多组中间节300,所述多组中间节300铰链连接于所述前节100与所述后节200之间,每相邻两个所述中间节300之间通过铰链方式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节100的数量为一个,后节200的数量为一个,中间节300的数量为八个。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中间节300的数量还可以为六个、七个等等,分为三组、四组等等。中间节300的数量可以根据弯曲角度的需求,进行增加和减少,中间节300的节数增加,使得弯曲角度增加,节数减少,使得弯曲角度减小。
每组中间节包括一个中间节300,每组中间节的长度沿所述后节200向所述前节100的方向逐渐减小。或者每组中间节包括至少两个中间节300,每组中间节中的每个中间节300的长度相等,相邻组的中间节300的长度沿所述后节200向所述前节100的方向逐渐减小。例如,当每组中间节包括一个中间节300时,每个中间节300的长度都不相等,每个中间节300的长度沿后节200向前节100的方向逐渐减小。或者,当每组中间节包括两个中间节300时,此时每组中间节的两个中间节300的长度一样,其与相邻的另外一组中间节的两个中间节300的长度不一样,靠近前节100的那组中间节300的长度更小,靠近后节200的那组中间节300的长度更大。或者,当每组中间节包括至少三个中间节时,此时每组中间节的每个中间节300的长度一样,其与相邻的另外一组中间节300的长度不一样,靠近前节100的那组中间节300的长度更小,靠近后节200的那组中间节300的长度更大。
请一并参阅图4,在图示实施例中,八个中间节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中间节包括三个中间节300,另外一组中间节包括五个中间节300。
因此,靠近前节100的那组中间节300中的每个中间节的长度相较于靠近后节200的那组中间节300中的每个中间节的长度来说更小,使得内窥镜的末端部件10在自然腔道中,相较于每组中间节300都是一样的长度的结构,本申请的末端部件10的前端在弯曲的时候弯曲半径更小,因此末端部件10弯曲所需要的空间更小,且不易刮伤内壁。
所述前节100、中间节300和后节200分别具有呈中空状且两端开口的筒壁,所述筒壁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筒壁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凸台及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将所述筒壁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装配腔体和第二装配腔体,且所述内窥镜的末端部件中,所有第一装配腔体沿轴向相通,所有第二装配腔体沿轴向相通,第一装配腔体用于装配固定工作管道,第二装配腔体用于装配固定线缆。
将工作管道装配固定到第一装配腔体内时,工作管道的外壁被筒壁、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共同包围,因此,可以更好的支撑工作管道,能允许较薄壁的工作管道,所以工作管道可以设计成更大直径,允许流体较大程度的注入以及吸引。
具体地,请参阅图4,所述中间节300呈中空状且两端开口,所述中间节300的筒壁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中间节300的筒壁的内侧壁上设置的第一凸台为第一中间凸台310,中间节300的筒壁的内侧壁上设置的第二凸台为第二中间凸台320,所述第一中间凸台310与所述第二中间凸台320将所述中间节300的筒壁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中间装配腔体330和第二中间装配腔体(图未示)。第一中间装配腔体330供工作管道穿过,工作管道的前端延伸至前节100,工作管道的后端延伸至后节200并通过插入管与操作手柄连通。第二装配腔体用于供线缆(例如摄像头的信号线、LED灯的线缆或光纤)穿过。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中间装配腔体330与第二中间装配腔体仅一侧相连通,因此第一中间装配腔体330与第二中间装配腔体不是全面贯通。第一中间凸台310和第二中间凸台320与中间节300的筒壁的内侧壁共同围成第一中间装配腔体330,以此对工作管道形成三面围绕的结构,在末端部件10弯曲的时候,能够防止工作管道被很大程度地折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中间凸台310与所述第二中间凸台320关于第一平面对称设置。需要指出的是,第一平面是指延伸通过筒壁的中心轴的平面,且第一平面与图4的左右方向平行。由于末端部件10是采用一体注塑成型,因此第一中间凸台310与第二中间凸台320关于第一平面对称设置,有利于简化成型,而且工作管道和线缆受到第一中间凸台310和第二中间凸台320的作用力更均匀。
所述第一中间凸台310上形成有第一中间拉线孔340,各所述中间节300上的第一中间拉线孔340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中间凸台320上形成有第二中间拉线孔350,各所述中间节300上的第二中间拉线孔350位于同一直线上,能够防止末端部件10弯曲轨迹的偏移。即,各第一中间拉线孔340的直径相等,各第一中间拉线孔340的中心轴的延长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各第二中间拉线孔350的直径相等,各第二中间拉线孔350的中心轴的延长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中间拉线孔340和第二中间拉线孔350均供拉线穿过,以使末端部件10在拉线控制下弯曲。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中间拉线孔340与第二中间拉线孔350关于第一平面对称设置,这样末端部件10向两侧弯曲的半径和角度基本上是一致的。
请参阅图2,所述前节100呈中空状且两端开口,所述前节100的筒壁的横截面为圆形。前节100的前端形成前节端口110(如图4所示),前节端口110与头端结构套接,头端结构位于前节端口110内。所述前节100的筒壁的内侧壁上设置的第一凸台为第一前凸台120,前节100的筒壁的内侧壁上设置的第二凸台为第二前凸台130,所述第一前凸台120与所述第二前凸台130将所述前节100的筒壁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前装配腔体140和第二前装配腔体150,所述第一前装配腔体140与所述第一中间装配腔体330相对,工作管道的前端伸入第一前装配腔体140内。所述第二前装配腔体150与所述第二中间装配腔体相对,线缆的前端伸入第一前装配腔体140内,线缆与头端结构电连接。
同理,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前装配腔体140与第二前装配腔体150仅一侧相连通,因此第一前装配腔体140与第二前装配腔体150不是全面贯通。第一前凸台120和第二前凸台130与前节100的筒壁的内侧壁共同围成第一前装配腔体140,以此对工作管道形成三面围绕的结构在末端部件10弯曲的时候,能够防止工作管道被很大程度地折弯。
所述第一前凸台120上形成有第一前拉线孔160,所述第一前拉线孔160与所述第一中间拉线孔340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前凸台130上形成有第二前拉线孔170,所述第二前拉线孔170与所述第二中间拉线孔350位于同一直线上,能够防止末端部件10弯曲轨迹的偏移。即,第一前拉线孔160与第一中间拉线孔340的直径相等,且第一前拉线孔160的中心轴与第一中间拉线孔340的中心轴延长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二前拉线孔170与和第二中间拉线孔350的直径相等,且第二前拉线孔170的中心轴与第二中间拉线孔350的中心轴的延长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前拉线孔160和第二前拉线孔170均供拉线穿过,以使末端部件10在拉线控制下弯曲。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前拉线孔160与第二前拉线孔170关于第一平面对称设置,这样末端部件10向两侧弯曲的半径和角度基本上是一致的。
请参阅图3,所述后节200呈中空状且两端开口,所述后节200的筒壁的横截面为圆形。后节200的后端形成后节端口210(如图4所示),后节端口210与插入管套接,插入管的前端插入后节端口210内。所述后节200的筒壁的内侧壁上设置的第一凸台为第一后凸台220,后节200的筒壁的内侧壁上设置的第二凸台为第二后凸台230,所述第一后凸台220与所述第二后凸台230将所述后节200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后装配腔体240和第二后装配腔体250,所述第一后装配腔体240与所述第一中间装配腔体330相对,工作管道的后端伸入第一后装配腔体240内。所述第二后装配腔体250与所述第二中间装配腔体相对,线缆的后端伸入第二后装配腔体250内,线缆从第二后装配腔体250引出后进入插入管。其中,第一前装配腔体140、第一中间装配腔体330与第一后装配腔体240共同形成第一装配腔体,第二前装配腔体150、第二中间装配腔体340与第二后装配腔体250共同形成第二装配腔体。
同理,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后装配腔体240与第二后装配腔体250仅一侧相连通,因此第一后装配腔体240与第二后装配腔体250不是全面贯通。第一后凸台220和第二后凸台230与后节200的内壁共同围成第一后装配腔体240,以此对工作管道形成三面围绕的结构,在末端部件10弯曲的时候,能够防止工作管道被很大程度地折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后凸台220上形成有第一后拉线孔260,所述第一后拉线孔260与所述第一中间拉线孔340位于同一直线上。即,第一前拉线孔160、第一中间拉线孔340与第一后拉线孔260均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后凸台230上形成有第二后拉线孔270,所述第二后拉线孔270与所述第二中间拉线孔350位于同一直线上。即,第二前拉线孔170、第二中间拉线孔350及第二后拉线孔270均位于同一直线上,能够防止末端部件10弯曲轨迹的偏移。第一后拉线孔260和第二中间拉线孔350均供拉线穿过,以使末端部件10在拉线控制下弯曲。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后拉线孔260与第二后拉线孔270关于第一平面对称设置,这样末端部件10向两侧弯曲的半径和角度基本上是一致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后拉线孔260的后端形成有第一台阶孔280,所述第二后拉线孔270的后端形成有第二台阶孔290。因此,第一台阶孔280和第二台阶孔290能够有效地顶住拉线管,防止插入管插入后节200的后端后弯曲变形,既能够保证插入管的整体垂直状态,又能够减小控弯力。例如,第一台阶孔280与第二台阶孔290均可以为圆形台阶孔。
所述中间节300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外部铰链360,两个所述外部铰链360关于第二平面对称设置,第二平面与第一平面垂直。所述中间节300的另一端设置有两个外部铰链360,两个外部铰链360关于第二平面对称设置,第二平面与第一平面垂直。需要指出的是,第二平面为延伸通过筒壁的中心轴的平面,且第二平面与图2和图3的上下方向平行。多个中间节300之间仅通过外部铰链360连接,省去了中心铰链,末端部件10的耐扭转性能得到保证,而且简化了设计。
对应地,前节100靠近中间节200的端部设置有两个外部铰链360,前节100通过该两个外部铰链360与中间节200铰链连接。后节200靠近中间节200的端部设置有两个外部铰链360,后节200通过该两个外部铰链360与中间节200铰链连接。省去了中心铰链,末端部件10的耐扭转性能得到保证,而且简化了设计。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内窥镜的末端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的末端部件包括前节、后节及多组中间节,所述多组中间节铰链连接于所述前节与所述后节之间,每相邻两个所述中间节之间通过铰链方式连接;所述前节、中间节和后节分别具有呈中空状且两端开口的筒壁,所述筒壁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凸台及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将所述筒壁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装配腔体和第二装配腔体;且所述内窥镜的末端部件中,所有第一装配腔体沿轴向相通,所有第二装配腔体沿轴向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的末端部件,其特征在于,每组中间节包括一个中间节,每组中间节的长度沿所述后节向所述前节的方向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的末端部件,其特征在于,每组中间节包括至少两个中间节,每组中间节中的每个中间节的长度相等,相邻组的中间节的长度沿所述后节向所述前节的方向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的末端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节的筒壁的内侧壁上设置的所述第一凸台为第一中间凸台,所述中间节的筒壁的内侧壁上设置的所述第二凸台为第二中间凸台,所述第一中间凸台与所述第二中间凸台将所述中间节的筒壁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中间装配腔体和第二中间装配腔体;所述第一中间凸台与所述第二中间凸台关于第一平面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的末端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凸台上形成有第一中间拉线孔,各所述中间节上的第一中间拉线孔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中间凸台上形成有第二中间拉线孔,各所述中间节上的第二中间拉线孔位于同一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的末端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节的筒壁的内侧壁上设置的所述第一凸台为第一前凸台,所述前节的筒壁的内侧壁上设置的所述第二凸台为第二前凸台,所述第一前凸台与所述第二前凸台将所述前节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前装配腔体和第二前装配腔体;所述第一前凸台上形成有第一前拉线孔,所述第一前拉线孔与所述第一中间拉线孔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前凸台上形成有第二前拉线孔,所述第二前拉线孔与所述第二中间拉线孔位于同一直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的末端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节的筒壁的内侧壁上设置的第一凸台为第一后凸台,所述后节的筒壁的内侧壁上设置的第二凸台为第二后凸台,所述第一后凸台与所述第二后凸台将所述后节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后装配腔体和第二后装配腔体;所述第一后凸台上形成有第一后拉线孔,所述第一后拉线孔与所述第一中间拉线孔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后凸台上形成有第二后拉线孔,所述第二后拉线孔与所述第二中间拉线孔位于同一直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窥镜的末端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拉线孔的后端形成有第一台阶孔,所述第二后拉线孔的后端形成有第二台阶孔。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的末端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节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外部铰链,两个所述外部铰链关于第二平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平面垂直;所述中间节的另一端设置有两个外部铰链,两个所述外部铰链关于第二平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平面垂直。
10.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手柄、插入管、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的末端部件及头端结构,所述操作手柄位于所述插入管的后端,所述内窥镜的末端部件位于所述插入管的前端,所述头端结构位于所述内窥镜的末端部件的前端。
CN202121815276.7U 2021-08-04 2021-08-04 内窥镜及其末端部件 Active CN2159597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15276.7U CN215959792U (zh) 2021-08-04 2021-08-04 内窥镜及其末端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15276.7U CN215959792U (zh) 2021-08-04 2021-08-04 内窥镜及其末端部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59792U true CN215959792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14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15276.7U Active CN215959792U (zh) 2021-08-04 2021-08-04 内窥镜及其末端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597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57312B2 (en) Method for forming an endoscope articulation joint
US20080208001A1 (en) Conforming endoscope
JP6063258B2 (ja) 内視鏡用アクセサリクリップ
CN109310288B (zh) 内窥镜
CN115778293B (zh) 主动弯曲段、插入部及内窥镜
WO2021175087A1 (zh) 一种多功能导管
CN113812900A (zh) 包括铰接式弯曲区段本体的内窥镜
JP2024531690A (ja) 内視鏡用湾曲部及び内視鏡
CN215993901U (zh) 一种蛇骨单元、蛇骨组件、插入部及内窥镜
US20090240109A1 (en) Flexible endoscope with core member
CN216535236U (zh) 内窥镜插入部的弯曲部、内窥镜插入部及内窥镜
CN216535235U (zh) 内窥镜插入部的弯曲部、内窥镜插入部及内窥镜
CN215959792U (zh) 内窥镜及其末端部件
CN114451849A (zh) 内窥镜插入部的弯曲部、内窥镜插入部及内窥镜
CN114504290A (zh) 内窥镜插入部的弯曲部、内窥镜插入部及内窥镜
CN212214357U (zh) 一种多功能导管
WO2023087737A1 (zh) 内窥镜插入部的弯曲部、内窥镜插入部及内窥镜
KR20090087464A (ko) 경식도 심장초음파 (tee) 프로브를 위한 새로운 구부러지는 넥
JP5283463B2 (ja) 内視鏡
CN117617865A (zh) 一种远端柔性可变的内窥镜插管结构
JPH02295530A (ja) 内視鏡カテーテル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CN114980791A (zh) 用于内窥镜的远端头部,所述远端头部设置有扩大的工作通道
CN108294722A (zh) 电子血管镜
CN219846513U (zh) 一种内窥镜的远端蛇骨、弯曲管、插入部及内窥镜
EP4233679A1 (en) Endoscope comprising a bending section having displaced steering wire lume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