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49895U - 一种多功能扇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扇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49895U
CN215949895U CN202122192665.5U CN202122192665U CN215949895U CN 215949895 U CN215949895 U CN 215949895U CN 202122192665 U CN202122192665 U CN 202122192665U CN 215949895 U CN215949895 U CN 2159498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torage
plate
fan blade
connecting seat
storag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9266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万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enyao Plastic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enyao Plastic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enyao Plastic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enyao Plastic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9266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498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498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498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扇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扇叶,包括扇叶、固定桩组件和连接座组件,所述固定桩组件本体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多片规格相同的扇叶,固定桩组件正下方设置有连接座组件;本实用通过设置制冷片,利用制冷片通电后两电极产热和制冷的特性,将制冷片两电极延伸至两个蓄水箱内,通过制冷片对蓄水箱内的防冻液进行降温和升温动作,然后将蓄水箱内的防冻液经增压泵输送至分流板内,然后分流板将防冻液均匀输送至各个扇叶内设置的散热管内,扇叶在电机带动下旋转产生的气流会被扇叶进行降温和升温,防冻液在扇叶内散热管流通结束后会经四通分流阀回流至液体流通的蓄水箱内,形成一条循环的水路,降低了功耗。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扇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扇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扇叶。
背景技术
扇叶,台扇和吊扇的组成部分,通过电机带动,旋转已产生风的部件,市面上常见的台扇和吊扇扇叶功能单一,无法对旋转产生的气流进行降温,需求更快的降温就需要增加电机功率,这就会增加电能的消耗,而市面常见的对气流加热的方式则是在扇叶前侧增加电阻加热丝来加热气流,此种方式不仅能耗高,存在安全隐患,并且只能用于台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扇叶,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扇叶,包括扇叶、固定桩组件和连接座组件,所述固定桩组件本体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多片规格相同的扇叶,固定桩组件正下方设置有连接座组件;
所述固定桩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板体表面中心位置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内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顶部杆体内嵌设有分流板和集束板,支撑杆和分流板、集束板板体接触位置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和分流板、集束板板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杆体左右两侧设置有两组规格相同的增压泵,增压泵安装在安装座内,安装座和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支撑杆左侧增压泵的进水口贯穿安装板并延伸至连接座组件内,支撑杆左侧的增压泵出水口位置设置有导管且该导管贯穿集束板后和分流板接通,支撑杆右侧侧增压泵的进水口贯穿安装板并延伸至连接座组件内,支撑杆右侧侧的增压泵出水口位置设置有导管且该导管和集束板接通,所述安装板正上方设置有和安装板密闭连接的固定筒,固定筒筒体外侧均匀安装有多个规格相同的扇叶,扇叶和固定筒接触位置的筒体内开设有两个规格相同的通孔;
所述连接座组件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内部中空,连接座内壁底部左右两侧设置有两组规格相同的蓄水箱,蓄水箱内灌装防冻液,所述两组蓄水箱中间设置有绝缘座,绝缘座内安装有制冷片,制冷片的两电极分别延伸至两组蓄水箱内,所述蓄水箱顶部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接通蓄水箱,连接管管体内设置有双通分流阀,两组蓄水箱顶部的连接管分别和两组增压泵的进水口接通,所述两根连接管中间设置有四通分流阀,四通分流阀阀体的四个通道分别和蓄水箱、双通分流阀接通。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片采用半导体制冷制热片,制冷片本体表面包裹有绝缘导热硅胶套。
采用半导体制冷制热片,利用半导体制冷制热片通电后两电极产热和制冷为蓄水箱内的防冻液进行升温、制冷动作,炎热天气下,半导体制热制冷片中制冷电极连接的的蓄水箱内防冻液经增压泵输送至扇叶内,电机带动扇叶旋转产生冷却空气,寒冷天气下,半导体制热制冷片中产热电极连接的的蓄水箱内防冻液经增压泵输送至扇叶内,电机带动扇叶旋转产生加热空气;此外,半导体制冷制热片运行能耗低,产热、制冷效率高。
进一步的,所述扇叶内部中空,扇叶内中空位置设置有“S”形散热管,散热管管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位置设置有连接接头,进水口的连接接头接通分流板,出水口的连接接头接通集束板。
通过在扇叶内设置散热管,加速扇叶被冷却和加热的效率,电机带动扇旋转能快速产生冷气流和热气流。
进一步的,所述增压泵出水口位置设置的导管内安装有电子监测器,电子检测器监测防冻液温度和防冻液流速。
设置电子监测器,实施监测防冻液的温度和流速,方便根据需求自定义所需的空气温度,同时,避免电能的浪费。
进一步的,所述四通分流阀运行中总是对角的两个通道开启。
四通分流阀运行中总是对角的两个通道开启,当需要冷气流时,制冷片制冷电极接通的蓄水箱内的防冻液沿着增压泵进入分流板内,然后经分流板进入散热管的进水口内,在散热管内流通结束后进入集束板,然后经集束板下方的增压泵快速导入四通分流阀内,四通分流阀运行后对角的通道开启,防冻液沿着四通分流阀回流至制冷片制冷电极接通的蓄水箱内,完成一个制冷循环,当需要热气流时,制冷片产热电极接通的蓄水箱内的防冻液沿着增压泵进入集束板内,然后经集束板进入散热管的进水口内,在散热管内流通结束后进入分流板,然后经分流板下方的增压泵快速导入四通分流阀内,四通分流阀运行后对角的通道开启,防冻液沿着四通分流阀回流至制冷片产热电极接通的蓄水箱内,完成一个产热循环。
进一步的,所述蓄水箱箱体表面涂抹有隔热涂层。
蓄水箱表面涂抹隔热涂层,避免热量和冷源的流失,同时避免外界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连接座表面凝结成水滴,避免引发危险。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座体外侧设置有散热片,散热片和制冷片产热电极连接的蓄水箱接通。
设置散热片,避免制冷片产热电极接通的蓄水箱内压力过大而引发爆炸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通过设置半导体制冷制热片,利用半导体制冷制热片通电后两电极产热和制冷的特性,将半导体制冷制热片两电极延伸至两个蓄水箱内,通过半导体制冷制热片对蓄水箱内的防冻液进行降温和升温动作,然后将蓄水箱内的防冻液经增压泵输送至分流板内,然后分流板将防冻液均匀输送至各个扇叶内设置的散热管内,通过散热管导出防冻液内的冷源和热量对扇叶进行降温和升温动作,扇叶在电机带动下旋转产生的气流会被扇叶进行降温和升温,在炎热天气和寒冷天气下均可根据需求选择冷风和热风,且本实用所述扇叶并不局限于台扇实用,此外,防冻液在扇叶内散热管流通结束后会经四通分流阀回流至液体流通的蓄水箱内,形成一条循环的水路,加速了对气流的降温和升温效率,同时,又降低了功耗。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扇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扇叶的固定桩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扇叶的扇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扇叶的连接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扇叶;11、散热管;12、连接接头;2、固定桩组件;201、固定筒;202、限位块;203、集束板;204、导管;205、支撑杆;206、固定座;207、增压泵;208、安装板;209、电子检测器;210、分流板;3、连接座组件;301、双通分流阀;302、蓄水箱;303、隔热涂层;304、绝缘导热硅胶套;305、制冷片;306、绝缘座;307、散热片;308、四通分流阀;309、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请参阅图1-4,一种多功能扇叶,括扇叶1、固定桩组件2和连接座组件3,所述固定桩组件2本体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多片规格相同的扇叶1,固定桩组件2正下方设置有连接座组件3;
所述固定桩组件2包括安装板208,所述安装板208板体表面中心位置设置有固定座206,固定座206内安装有支撑杆205,支撑杆205顶部杆体内嵌设有分流板210和集束板203,支撑杆205和分流板210、集束板203板体接触位置设置有限位块202,限位块202和分流板210、集束板203板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205杆体左右两侧设置有两组规格相同的增压泵207,增压泵207安装在安装座内,安装座和安装板208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支撑杆205左侧增压泵207的进水口贯穿安装板208并延伸至连接座组件3内,支撑杆205左侧的增压泵207出水口位置设置有导管204且该导管204贯穿集束板203后和分流板210接通,支撑杆205右侧侧增压泵207的进水口贯穿安装板208并延伸至连接座组件3内,支撑杆205右侧侧的增压泵207出水口位置设置有导管204且该导管204和集束板203接通,所述安装板208正上方设置有和安装板208密闭连接的固定筒201,固定筒201筒体外侧均匀安装有多个规格相同的扇叶1,扇叶1和固定筒201接触位置的筒体内开设有两个规格相同的通孔;
所述连接座组件3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内部中空,连接座内壁底部左右两侧设置有两组规格相同的蓄水箱302,蓄水箱302内灌装防冻液,所述两组蓄水箱302中间设置有绝缘座306,绝缘座306内安装有制冷片305,制冷片305的两电极分别延伸至两组蓄水箱302内,所述蓄水箱302顶部设置有连接管309,连接管309接通蓄水箱302,连接管302管体内设置有双通分流阀301,两组蓄水箱302顶部的连接管302分别和两组增压泵207的进水口接通,所述两根连接管302中间设置有四通分流阀308,四通分流阀308阀体的四个通道分别和蓄水箱302、双通分流阀301接通。
实施例2,请参阅图4,和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制冷片305采用半导体制冷制热片,制冷片305本体表面包裹有绝缘导热硅胶套304。
采用半导体制冷制热片,利用半导体制冷制热片通电后两电极产热和制冷为蓄水箱302内的防冻液进行升温、制冷动作,炎热天气下,半导体制热制冷片中制冷电极连接的的蓄水箱302内防冻液经增压泵207输送至扇叶1内,电机带动扇叶1旋转产生冷却空气,寒冷天气下,半导体制热制冷片中产热电极连接的的蓄水箱302内防冻液经增压泵207输送至扇叶1内,电机带动扇叶旋转产生加热空气;此外,半导体制冷制热片运行能耗低,产热、制冷效率高。
实施例3,请参阅图3,和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扇叶1内部中空,扇叶内中空位置设置有“S”形散热管11,散热管11管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位置设置有连接接头12,进水口的连接接头12接通分流板210,出水口的连接接头12接通集束板203。
通过在扇叶1内设置散热管11,加速扇叶1被冷却和加热的效率,电机带动扇旋转能快速产生冷气流和热气流。
实施例4,请参阅图2,和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增压泵207出水口位置设置的导管204内安装有电子监测器209,电子检测器209监测防冻液温度和防冻液流速。
设置电子监测器209,实施监测防冻液的温度和流速,方便根据需求自定义所需的空气温度,同时,避免电能的浪费。
实施例5,请参阅图4,和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四通分流阀308运行中总是对角的两个通道开启。
四通分流阀308运行中总是对角的两个通道开启,当需要冷气流时,制冷片305制冷电极接通的蓄水箱302内的防冻液沿着增压泵207进入分流板210内,然后经分流板210进入散热管12的进水口内,在散热管12内流通结束后进入集束板203,然后经集束板203下方的增压泵207快速导入四通分流阀308内,四通分流阀308运行后对角的通道开启,防冻液沿着四通分流阀308回流至制冷片305制冷电极接通的蓄水箱302内,完成一个制冷循环;当需要热气流时,制冷片305产热电极接通的蓄水箱302内的防冻液沿着增压泵207进入集束板203内,然后经集束板203进入散热管12的进水口内,在散热管12内流通结束后进入分流板210,然后经分流板210下方的增压泵207快速导入四通分流阀308内,四通分流阀308运行后对角的通道开启,防冻液沿着四通分流阀308回流至制冷片305产热电极接通的蓄水箱302内,完成一个产热循环。
实施例6,请参阅图4,和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蓄水箱302箱体表面涂抹有隔热涂层303。
蓄水箱302表面涂抹隔热涂层303,避免热量和冷源的流失,同时避免外界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连接座表面凝结成水滴,避免引发危险。
实施例7,请参阅图4,和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连接座座体外侧设置有散热307,散热片307和制冷片305产热电极连接的蓄水箱302接通。
设置散热片307,对制冷片305产热电极接通的蓄水箱302的防冻液进行散热,避免制冷片305产热电极接通的蓄水箱302内压力过大而引发爆炸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本实用新型,当需要冷气流时,制冷片305制冷电极接通的蓄水箱302内的防冻液沿着增压泵207进入分流板210内,然后经分流板210进入散热管12的进水口内,在散热管12内流通结束后进入集束板203,然后经集束板203下方的增压泵207快速导入四通分流阀308内,四通分流阀308运行后对角的通道开启,防冻液沿着四通分流阀308回流至制冷片305制冷电极接通的蓄水箱302内,完成一个制冷循环;当需要热气流时,制冷片305产热电极接通的蓄水箱302内的防冻液沿着增压泵207进入集束板203内,然后经集束板203进入散热管12的进水口内,在散热管12内流通结束后进入分流板210,然后经分流板210下方的增压泵207快速导入四通分流阀308内,四通分流阀308运行后对角的通道开启,防冻液沿着四通分流阀308回流至制冷片305产热电极接通的蓄水箱302内,完成一个产热循环;本实用通过设置半导体制冷制热片,利用半导体制冷制热片通电后两电极产热和制冷的特性,将半导体制冷制热片两电极延伸至两个蓄水箱302内,通过半导体制冷制热片对蓄水箱302内的防冻液进行降温和升温动作,然后将蓄水箱302内的防冻液经增压泵207输送至分流板210内,然后分流板210将防冻液均匀输送至各个扇叶1内设置的散热管11内,通过散热管11导出防冻液内的冷源和热量对扇叶1进行降温和升温动作,扇叶1在电机带动下旋转产生的气流会被扇叶1进行降温和升温,在炎热天气和寒冷天气下均可根据需求选择冷风和热风,且本实用所述扇叶并不局限于台扇使用,此外,防冻液在扇叶1内散热管11流通结束后会经四通分流阀308回流至液体流通的蓄水箱302内,形成一条循环的水路,加速了对气流的降温和升温效率,同时,又降低了功耗。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多功能扇叶,其特征在于:包括扇叶、固定桩组件和连接座组件,所述固定桩组件本体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多片规格相同的扇叶,固定桩组件正下方设置有连接座组件;所述固定桩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板体表面中心位置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内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顶部杆体内嵌设有分流板和集束板,支撑杆和分流板、集束板板体接触位置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和分流板、集束板板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杆体左右两侧设置有两组规格相同的增压泵,增压泵安装在安装座内,安装座和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支撑杆左侧增压泵的进水口贯穿安装板并延伸至连接座组件内,支撑杆左侧的增压泵出水口位置设置有导管且该导管贯穿集束板后和分流板接通,支撑杆右侧侧增压泵的进水口贯穿安装板并延伸至连接座组件内,支撑杆右侧侧的增压泵出水口位置设置有导管且该导管和集束板接通,所述安装板正上方设置有和安装板密闭连接的固定筒,固定筒筒体外侧均匀安装有多个规格相同的扇叶,扇叶和固定筒接触位置的筒体内开设有两个规格相同的通孔;所述连接座组件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内部中空,连接座内壁底部左右两侧设置有两组规格相同的蓄水箱,蓄水箱内灌装防冻液,所述两组蓄水箱中间设置有绝缘座,绝缘座内安装有制冷片,制冷片的两电极分别延伸至两组蓄水箱内,所述蓄水箱顶部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接通蓄水箱,连接管管体内设置有双通分流阀,两组蓄水箱顶部的连接管分别和两组增压泵的进水口接通,所述两根连接管中间设置有四通分流阀,四通分流阀阀体的四个通道分别和蓄水箱、双通分流阀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片采用半导体制冷制热片,制冷片本体表面包裹有绝缘导热硅胶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内部中空,扇叶内中空位置设置有“S”形散热管,散热管管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位置设置有连接接头,进水口的连接接头接通分流板,出水口的连接接头接通集束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泵出水口位置设置的导管内安装有电子监测器,电子检测器监测防冻液温度和防冻液流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通分流阀运行中总是对角的两个通道开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箱体表面涂抹有隔热涂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座体外侧设置有散热片,散热片和制冷片产热电极连接的蓄水箱接通。
CN202122192665.5U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多功能扇叶 Active CN2159498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92665.5U CN215949895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多功能扇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92665.5U CN215949895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多功能扇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49895U true CN215949895U (zh) 2022-03-04

Family

ID=80429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92665.5U Active CN215949895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多功能扇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498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25287U (zh) 一种新型节能半导体空气调节模组
CN215949895U (zh) 一种多功能扇叶
CN102997353B (zh) 太阳能电子空调及其制作方法
CN105101752A (zh) 充电机散热装置
CN216199532U (zh) 一种液压汽车制动设备的液压站
CN100501255C (zh) 一种电子空气调节器
CN203533879U (zh) 空气能热水器
CN202648155U (zh) 一种电加热装置的壳体、电加热装置以及电动车
CN109818110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结构
CN211557823U (zh) 一种电子电气设备的散热装置
CN201060680Y (zh) 冷却散热装置
CN208113215U (zh) 一种用于光伏逆变器的散热结构
CN202915484U (zh) 太阳能电子空调
CN207378964U (zh) 一种电控板散热装置和空调器室外机
CN206003928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双循环环境温度控制装置
CN201323418Y (zh) 自降温配电箱
CN212930187U (zh) 一种新型对流式电暖器
CN104729144A (zh) 一种太阳能制冷装置
CN217955615U (zh) 一种用于输变电系统的高散热性变压器
CN110475456A (zh) 一种用于光伏逆变器的散热结构
CN219660256U (zh) 散热结构及电器盒
CN214800388U (zh) 一种机柜用散热装置
CN205191973U (zh) 一种干式电子制冷装置
CN211352952U (zh) 一种户外通信设备的降温装置
CN215097070U (zh) 一种充电桩散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