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49174U - 一种电子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49174U
CN215949174U CN202121962764.0U CN202121962764U CN215949174U CN 215949174 U CN215949174 U CN 215949174U CN 202121962764 U CN202121962764 U CN 202121962764U CN 215949174 U CN215949174 U CN 2159491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electronic lock
lock
connecting rod
t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6276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中华
姚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to Luggag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to Luggag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to Luggage Co ltd filed Critical Ito Luggag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6276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491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491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491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锁。所述电子锁包括锁壳;锁舌;锁钩,锁钩与锁舌之间具有相互配合的闭锁位置和相互脱离的开锁位置;连杆,其一端与锁舌铰接,另一端与设置在锁壳上的轨道配合,连杆在轨道上具有限制锁舌活动的锁合状态,和解除锁舌活动限制的解锁状态;锁合装置,安装在锁壳上,包括可活动设置的锁合件;其中,锁合件具有与连杆配合,使得连杆处于锁合状态的第一工作位置,以及在电子锁的控制装置的控制下,与连杆脱离,使得连杆处于解锁状态的第二工作位置,操作过程中,用户只需操作控制装置即可实现电子锁的解锁,操作流程简单,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锁。
背景技术
对于旅行箱的锁具,现有的箱体锁具通常采用纯机械结构的密码锁或者采用指纹式电子锁。
对于密码锁,常用的3个密码盘,使用时需要将3个密码都调整为正确数字,耗时较久,操作较为繁琐,且用户会在锁定后忘记拨乱密码,导致密码一直处于正确位置,可以随时开启,失去保护的目的。而指纹式电子锁相对安全系数较高,但是缺乏灵活性,当用户使用时,一旦出现指纹无法识别或手指手上,此时开始会异常困难。同时,对于指纹锁,经常会出现因客户手部潮湿而导致解锁困难的问题。
同时,对于上述箱体锁,如何实现锁舌和锁钩之间的锁合或者解锁,现有技术中的锁钩多采用机械操作的联动锁钩实现锁舌和锁钩之间的锁合或者解锁,在操作时,用户左右滑动锁具的开关,才能使得锁舌和锁钩之间在锁合或者解锁之间切换,比如采用密码锁,用户锁合时需要多次滑动密码表盘,而解锁时也需要多次滑动密码表盘,使得整个操作流程比较繁杂,用户体验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对箱体进行锁合或者解锁切换操作时,操作流程繁杂,用户体验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锁,设置在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上,用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之间的锁闭,包括:
锁壳,安装在第一主体上;
锁舌,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锁壳上;
锁钩,安装在第二主体上,所述锁钩与所述锁舌之间具有相互配合的闭锁位置和相互脱离的开锁位置;
连杆,其一端与所述锁舌铰接,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锁壳上的轨道配合,所述连杆在所述轨道上具有限制所述锁舌活动的锁合状态,和解除所述锁舌活动限制的解锁状态;
锁合装置,安装在所述锁壳上,包括可活动设置的锁合件;
其中,所述锁合件具有与所述连杆配合,使得所述连杆处于所述锁合状态的第一工作位置,以及在所述电子锁的控制装置的控制下,与所述连杆脱离,使得所述连杆处于所述解锁状态的第二工作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锁合装置包括电磁部件,所述锁合件为设置在所述电磁部件中的电磁芯,所述电磁芯在所述电磁部件的电磁驱动力下与所述连杆脱离,使得所述连杆处于解锁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部件包括安装在所述锁壳上的电磁壳体,所述电磁壳体内设有电磁线圈,所述电磁芯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电磁壳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锁合装置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传动配合的螺杆,以及与螺杆螺纹配合的螺套,所述锁合件为安装在所述螺套上,随所述螺套移动而移动的活动销,所述活动销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与随螺套移动,使得所述连杆处于解锁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螺套包括可开合设置的多个夹臂,所述夹臂上开设有螺纹槽,其中,所述螺纹槽在所述多个夹臂闭合时形成与所述螺杆配合的螺纹孔。
进一步地,所述锁壳上开设有导槽,所述夹臂可移动地套设在所述导槽中,并在部分伸出所述导槽时打开所述夹臂,在进入所述导槽中时闭合所述夹臂形成所述螺纹孔。
进一步地,所述锁合装置还包括与所述锁合件配合的锁合复位件,所述锁合复位件具有使得所述锁合件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活动到所述第一工作位置的弹性复位力。
进一步地,所述锁舌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锁壳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锁还包括与所述锁舌配合的扭簧,所述扭簧对所述锁舌施加复位力。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包括供所述连杆处于锁合状态的第一轨道,供所述连杆复位的第二轨道,以及在所述锁钩的作用下复位至所述第一轨道位置的第三轨道。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锁还包括驱动所述连杆由第一轨道复位至所述第二轨道的弹片,所述连杆至少在所述弹片作用力下复位至所述第二轨道。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锁壳上的导轨,所述轨道成型在所述导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锁还包括:
面板,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不同的位置标识;
旋钮,其上设置有指示标识,所述旋钮可环绕所述面板旋转,使得所述指示标识指向所述面板上的任一位置标识;
传感器,对应所述指示标识设置并随所述旋钮转动而转动,用于获取所述旋钮的旋转方向以及所述指示标识的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上设置有开关,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基于所述旋钮的旋转方向、所述指示标识的位置和/或所述开关的状态控制所述锁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锁中,采用锁合件可通过连杆实现锁钩与锁舌在闭锁位置的锁合,而在需要开锁时,电子锁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通过锁合装置实现连杆的解锁,进而实现锁钩与锁舌在闭锁位置时,用户可实现锁钩与锁舌的相互脱离,操作过程中,用户只需操作控制装置即可实现电子锁的解锁,相对于现有技术用户需要滑动密码表盘的方式,操作流程简单,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电子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子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电子锁在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电子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连杆处于解锁状态;
图5为图4所示电子锁沿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电子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锁钩和锁舌处于部分脱离的开锁位置;
图7为图1所示电子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锁钩和锁舌处于完全脱离的开锁位置;
图8为图3所示电子锁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电子锁中导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电子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电子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其中连杆处于锁合状态;
图12为图10所示电子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其中连杆处于解锁状态;
图13为图12所示电子锁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所示电子锁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3所示电子锁中夹臂的立体结构。
其中,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为:
10、锁壳;11、扭簧;12、弹片;20、锁舌;30、锁钩;40、连杆;
50、导轨;70、电磁部件;71、电磁壳体;72、电磁芯;73、复位弹簧;61、电机;62、螺杆;63、夹臂;631、螺纹槽;64、活动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的电子锁设置在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上,用于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之间的锁闭,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电子锁可以是安装在旅行箱上,第一主体为箱体主体,第二主体为箱盖。当然,本实施例中的电子锁不局限于应用在旅行箱上,也可以是应用在工具箱,手提箱,储物柜等产品上,用于上述产品的锁闭。
如图1至图9所示,在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中,电子锁包括锁壳10、锁舌20、锁钩30、连杆40、锁合装置、控制装置等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锁壳10,固定安装在第一主体上;锁舌20,可活动地安装在锁壳10上,具体是可转动地铰接在锁壳10上;锁钩30,安装在第二主体上,锁钩30与锁舌20之间具有相互配合的闭锁位置和相互脱离的开锁位置,在闭锁位置,锁钩30挂住锁舌20实现二者的锁闭;连杆40,其一端与锁舌20铰接,另一端与设置在锁壳10上的轨道配合,连杆40在轨道上具有限制锁舌20活动的锁合状态,和解除锁舌20活动限制的解锁状态;锁合装置,安装在锁壳10上,包括可活动设置的锁合件;其中,锁合件具有与连杆40配合,使得连杆40处于锁合状态的第一工作位置,以及在电子锁的控制装置的控制下,与连杆40脱离,使得连杆40处于解锁状态的第二工作位置。
进而采用本实施例中的电子锁,采用锁合件可通过连杆40实现锁钩30 与锁舌20在闭锁位置的锁合,而在需要开锁时,电子锁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通过锁合装置实现连杆40的解锁,进而实现锁钩30与锁舌20在闭锁位置的解锁,用户可实现锁钩30与锁舌20的相互脱离,操作过程中,用户只需操作控制装置即可实现电子锁的解锁,相对于现有技术用户需要滑动密码表盘的方式,操作流程简单,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锁合装置包括电磁部件70,锁合件具体为设置在电磁部件70中的电磁芯72,电磁芯72在电磁部件70的电磁驱动力下与连杆40脱离,使得连杆40处于解锁状态。具体电磁部件70还包括安装在锁壳10上的电磁壳体71,电磁壳体71内设有电磁线圈,电磁芯72可移动地安装在电磁壳体71上。
本实施例中的锁合装置还包括与锁合件配合的锁合复位件,具体为与电磁芯72配合的复位弹簧73,复位弹簧73具有使得电磁芯72从第二工作位置活动到第一工作位置的弹性复位力,电磁芯72在失去电磁部件70的作用力后,可在复位弹簧73的作用下复位至第一工作位置,进而可继续与连杆40配合实现锁合,无需再单独进行控制,进一步简化了操作流程。
进一步参见图9,本实施例中的轨道具体是成型在导轨50上,导轨50 固定安装在锁壳10上。当然轨道也可以是一体成型在锁壳10上,同样能够实现其功能。
进一步参见图3、图4、图6、图7以及图9,具体本实施例中的轨道包括供连杆40处于锁合状态的第一轨道,供连杆40复位的第二轨道,以及在锁钩30的作用下复位至第一轨道位置的第三轨道,本实例中的电子锁还包括驱动连杆40由第一轨道复位至第二轨道的弹片12,连杆40至少在弹片12作用力下复位至第二轨道。进而本实施例中的连杆40在锁合件、锁舌20以及电磁芯72的驱动下,实现在上述轨道上切换,进而实现在锁合状态和解锁状态切换控制。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锁舌20可转动地安装在锁壳10上,电子锁还包括与锁舌20配合的扭簧11,扭簧11对锁舌20施加复位力。
下面结合图1至图9对本实施中的电子锁的工作过程说明。本实施例电子锁中的锁钩30与锁舌20为按压触发,锁钩30压入时与锁舌20旋转扣入,锁舌20在连杆40的作用下锁定。当需要解锁时,电子锁给与电磁部件70一个电压,电磁部件70在通电状态下,将电磁芯72吸回,此时,电磁芯72失去对连杆40的限位接触,连杆40在弹片12的弹力作用下,被推到轨道的下一段,实现解锁。而在电子锁断电,电磁铁芯在复位弹簧73的作用下恢复原位,但此时连杆40已在弹片12作用下通过电铁芯的限位,解锁已经完成。解锁完成后,锁钩30随时可以脱离出锁舌20,即达到解锁目的。当用户需要再次锁定时,即直接盖上箱体即可完成锁定。当锁钩30再次压入锁舌20,锁舌20带动连杆40沿轨道行走,当连杆40到达电磁芯72位置时,即完成锁定。重复以上过程。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
对于本实施例电子锁的电控部分,本实例中的电子锁还包括面板,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不同的位置标识;旋钮,其上设置有指示标识,可环绕面板旋转,使得指示标识指向面板上的任一位置标识;传感器,对应指示标识设置并随旋钮转动而转动,用于获取旋钮的旋转方向以及指示标识的位置信息;其中,控制装置上设置有开关,控制装置用于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基于旋钮的旋转方向、指示标识的位置和/或开关的状态控制锁合装置。进而本实施例中的电子锁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只需操作旋钮即可实现电子锁的锁闭和解锁,进一步简化了用户的操作。同时相对于指纹锁的形式,避免了指纹锁指纹失效或者难以识别的情形,保证了电子锁的安全性。现对于密码锁,能够实现快速解锁和设置密码,克服了传统密码锁的繁琐操作。
实施例2
如图10至图15所示,在电子锁的第二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中的锁合装置包括电机61,与电机61传动配合的螺杆62,以及与螺杆62螺纹配合的螺套,锁合件为安装在螺套上,随螺套移动而移动的活动销64,活动销64在电机61的驱动下与随螺套移动,使得连杆40处于解锁状态。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螺套包括可开合设置的多个夹臂63,具体包括对半分开的两夹臂63,夹臂63上开设有螺纹槽631,其中,螺纹槽631在两夹臂63闭合时形成与螺杆62配合的螺纹孔。
本实施例中的锁壳10上开设有导槽,夹臂63可移动地套设在导槽中,并在部分伸出导槽时打开夹臂63,在进入导槽中时闭合夹臂63形成螺纹孔。
采用上述锁合装置,可解决普通电机61无法精确控制电机61的转动圈数,从而导致无法精确控制活动销64的位置的问题,进而只需要给电机 61一个运行时间,夹臂63都会回到初始位置,保证每次操作的准确性。
下面结合图10至图15对本实例中的电子锁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锁合装置还包括与锁合件配合的锁合复位件,锁合复位件具有使得锁合件从第二工作位置活动到第一工作位置的弹性复位力。电机61输出端经过减速齿轮传动给螺杆62。螺杆62与螺套上的夹臂63配合,夹臂63上设置有对应的螺纹槽631,其中,夹臂63初始状态为张开状态。夹臂63进入导槽后,在导槽的限位作用下,使夹臂63闭合形成螺纹孔夹住螺杆62,当电机 61供电,螺杆62转动带动夹臂63运动,夹臂63依次带动活动销64缩回,活动销64缩回后连杆40即可回落完成解锁。当螺杆62转动到一定位置后,夹臂63行走到导槽的开阔位置,在本身的弹力作用下,夹臂63张开,脱离螺杆62的作用,铁芯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带动夹臂63沿导槽退回,此时,活动芯会被连杆40阻挡,无法还原至初始位置。当用户打开箱子后,连杆40退回,活动销64才能返回初始位置,夹臂63再次将螺杆62夹紧。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3)

1.一种电子锁,设置在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上,用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之间的锁闭,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壳(10),安装在第一主体上;
锁舌(20),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锁壳(10)上;
锁钩(30),安装在第二主体上,所述锁钩(30)与所述锁舌(20)之间具有相互配合的闭锁位置和相互脱离的开锁位置;
连杆(40),其一端与所述锁舌(20)铰接,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锁壳(10)上的轨道配合,所述连杆(40)在所述轨道上具有限制所述锁舌(20)活动的锁合状态,和解除所述锁舌(20)活动限制的解锁状态;
锁合装置,安装在所述锁壳(10)上,包括可活动设置的锁合件;
其中,所述锁合件具有与所述连杆(40)配合,使得所述连杆(40)处于所述锁合状态的第一工作位置,以及在所述电子锁的控制装置的控制下,与所述连杆(40)脱离,使得所述连杆(40)处于所述解锁状态的第二工作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合装置包括电磁部件(70),所述锁合件为设置在所述电磁部件(70)中的电磁芯(72),所述电磁芯(72)在所述电磁部件(70)的电磁驱动力下与所述连杆(40)脱离,使得所述连杆(40)处于解锁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部件(70)包括安装在所述锁壳(10)上的电磁壳体(71),所述电磁壳体(71)内设有电磁线圈,所述电磁芯(72)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电磁壳体(7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合装置包括电机(61),与所述电机(61)传动配合的螺杆(62),以及与螺杆(62)螺纹配合的螺套,所述锁合件为安装在所述螺套上,随所述螺套移动而移动的活动销(64),所述活动销(64)在所述电机(61)的驱动下与随螺套移动,使得所述连杆(40)处于解锁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套包括可开合设置的多个夹臂(63),所述夹臂(63)上开设有螺纹槽(631),其中,所述螺纹槽(631)在所述多个夹臂(63)闭合时形成与所述螺杆(62)配合的螺纹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10)上开设有导槽,所述夹臂(63)可移动地套设在所述导槽中,并在部分伸出所述导槽时打开所述夹臂(63),在进入所述导槽中时闭合所述夹臂(63)形成所述螺纹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合装置还包括与所述锁合件配合的锁合复位件,所述锁合复位件具有使得所述锁合件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活动到所述第一工作位置的弹性复位力。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20)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锁壳(10)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锁还包括与所述锁舌(20)配合的扭簧(11),所述扭簧(11)对所述锁舌(20)施加复位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包括供所述连杆(40)处于锁合状态的第一轨道,供所述连杆(40)复位的第二轨道,以及在所述锁钩(30)的作用下复位至所述第一轨道位置的第三轨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锁还包括驱动所述连杆(40)由第一轨道复位至所述第二轨道的弹片(12),所述连杆(40)至少在所述弹片(12)作用力下复位至所述第二轨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锁壳(10)上的导轨(50),所述轨道成型在所述导轨(50)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锁还包括:
面板,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不同的位置标识;
旋钮,其上设置有指示标识,所述旋钮可环绕所述面板旋转,使得所述指示标识指向所述面板上的任一位置标识;
传感器,对应所述指示标识设置并随所述旋钮转动而转动,用于获取所述旋钮的旋转方向以及所述指示标识的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上设置有开关,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基于所述旋钮的旋转方向、所述指示标识的位置和/或所述开关的状态控制所述锁合装置。
CN202121962764.0U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电子锁 Active CN2159491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62764.0U CN215949174U (zh)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电子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62764.0U CN215949174U (zh)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电子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49174U true CN215949174U (zh) 2022-03-04

Family

ID=80433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62764.0U Active CN215949174U (zh)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电子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491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99011B2 (en) Lock with electric locking function
WO2019136788A1 (zh) 一种具有机械密码锁芯的智能挂锁
CN113638653A (zh) 一种电子锁
CN209071929U (zh) 机械联锁机构
CN215949174U (zh) 一种电子锁
CN208605054U (zh) 一种箱包密码锁
CN111236774B (zh) 烹饪电器及其锁止机构
CN112888830B (zh) 具有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的摆动手柄布置
CN207647317U (zh) 门柜专用电控锁
CN209457584U (zh) 一种指纹箱包锁及采用该锁的箱包
KR100638246B1 (ko) 도어의 잠금장치
JP2008179997A (ja) 反転ラッチ式電気錠
CN115110840A (zh) 锁体结构及无钥匙门锁
CN110535042B (zh) 一种便于开启的配电柜
CN109763706A (zh) 锁及共享单车
CN210152446U (zh) 一种蓄力型电开式门锁开关
CN114382348A (zh) 一种锁体连动结构
JP3737655B2 (ja) グラブドアロック装置
JP7059474B2 (ja) 引戸錠
CN205224863U (zh) 智能门锁
CN214659479U (zh) 橱柜安全锁
CN216036216U (zh) 一种改进型储物盒
CN219047806U (zh) 智能柜
CN219012235U (zh) 一种酒店公寓全自动锁体
CN212249562U (zh) 一种智能柜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