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36306U - 一种适配电磁加热烟具的发烟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配电磁加热烟具的发烟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36306U
CN215936306U CN202120797605.3U CN202120797605U CN215936306U CN 215936306 U CN215936306 U CN 215936306U CN 202120797605 U CN202120797605 U CN 202120797605U CN 215936306 U CN215936306 U CN 2159363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oking
layer
carbon material
smoke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9760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瞿江洪
高丽娜
钱轶霆
黄柳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obacco Group Co Ltd
Shanghai New Tobacco Products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obacco Group Co Ltd
Shanghai New Tobacco Products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obacco Group Co Ltd, Shanghai New Tobacco Products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obacco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9760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363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363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363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igarettes, Filters, And Manufacturing Of Fil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配电磁加热烟具的发烟体,发烟体内含有用于感应发热的感应体,所述感应体为碳材料,碳材料的展开形状为膜状、片状或丝状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实用新型的发烟体应用于电磁加热烟具中,不需要烟具发热将热量传递给导热体,再将热量传递给发烟体,而是发烟体直接发热,提高了加热效率,同时加热结束后发烟体可直接退出烟具无残留,方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适配电磁加热烟具的发烟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不燃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配电磁加热烟具的发烟体。
背景技术
电加热型烟具因其对烟支进行加热而非燃烧的方式,极大减少烟支中有害物质的释放。目前的电加热型烟具会设置有用于容纳发烟体的腔室,在腔室中会设置加热针,以对发烟体进行中心加热,或者整个腔室会作为发热体对发烟体进行外周加热。发烟体固体会完全容纳在腔室中,或者以插入的形式位于腔室中,加热结束后再将发烟体丢弃。然而由于进行了加热的过程,在取出发烟体时发烟体容易粘在腔室中不易脱落,往往会有一些残留的发烟体位于腔室中,造成污染。
另一方面,目前的电磁加热烟具一般是通过金属材质作为发热部件,将电磁场能量转换为发热部件的热量,然后通过传导等方式传递给烟支,进而使烟支的产生供人吸食的烟气。这种结构相对比较复杂,热量需要二次传递,发热部件本身也会吸收部分热量,导致热量损失,实际的热效率有一定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配电磁加热烟具的发烟体,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配电磁加热烟具的发烟体,发烟体内含有用于感应发热的感应体,所述感应体为碳材料,所述碳材料的展开形状为膜状、片状或丝状中的一种或几种。
采用上述的发烟体应用于电磁加热烟具中,不再需要通过烟具发热将热量传递给导热体,再将热量传递给发烟体,而是发烟体内含有用于感应发热的感应体,发烟体直接发热,这种方式提高了加热效率,同时加热结束后发烟体可直接退出烟具且无残留,方便使用。
可选地,所述发烟体包括用于包裹内部发烟基质的包裹层,所述包裹层包括面面相贴合的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之间夹有所述碳材料。
可选地,所述外层为高热阻烟纸,所述内层为低热阻烟纸。
可选地,所述发烟体包括发烟层,所述发烟层包括面面相贴合的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之间夹有所述碳材料。
可选地,所述发烟体为柱体,所述柱体通过发烟层整体卷制形成。
可选地,所述柱体的横截面为螺线形。
可选地,所述碳材料为丝状,所述发烟体还包括发烟基质,所述发烟基质涂覆于所述碳材料的丝状表面,形成丝状复合体。
可选地,所述丝状复合体聚集成束状。
可选地,所述碳材料通过喷涂、涂覆或静电吸附的方式形成所述膜状。
可选地,所述碳材料为石墨、石墨烯或碳纤维。
可选地,所述碳材料为片状,所述片状为石墨粉与树脂混合成型。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发烟体中包裹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发烟体中发烟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发烟体中发烟层卷制后的俯视示意图一;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发烟体中发烟层卷制后的俯视示意图二;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烟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中的发烟基质涉及能够形成气溶胶的挥发性化合物的基质。发烟基质可被吸附、覆盖、灌注或装载到承载体或支撑体上。如果发烟基质是固态,则可包含烟叶、烟梗段、再造烟草、均质烟草、挤压烟草以及膨胀烟草中的一个或更多的粉末、颗粒、球团、碎片、缕、条或片中的一个或更多。进一步发烟基质例如可以为烟草薄片。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配电磁加热烟具的发烟体,发烟体内含有用于感应发热的感应体,该感应体为碳材料,其中碳材料的展开形状为膜状、片状或丝状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实用新型的发烟体例如为烟支,也可以为整个发烟基质。本实用新型的发烟体适用于电磁加热烟具中,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发烟体内部自身含有感应体,因此烟具本身无需设置感受器,通过烟具中变化的磁场即可让碳材料发热,从而对发烟体进行加热,在加热结束后,将整个发烟体丢弃即可,并且不会在烟具中有残留,使用方便。
由于加热不燃烧发烟体自身特性,发烟体内部的雾化剂含量较多,因此加热不燃烧的发烟体的吸湿性较强。若将其中的感应体设置为金属,易导致金属腐蚀变质。本实用新型采用性能较为稳定的碳材料,可避免腐蚀问题,并且也能起到加热的作用。
进一步地,尽管碳材料也具备磁导率和导电性,在作为感应体时仍需要进一步的改进以提高其发热性能。发明人经研究发现,将碳材料设置为有固定形状的结构,特别是形成膜状、片状或者丝状的结构能够有利于感应体在磁场中形成回路,从而使得感应体的发热效果更加明显。一方面,膜状、片状或者丝状的碳材料形状可控,能够通过其形状,结合烟具中磁场的调整,确定其回路形状,另一方明,相比于其它形状,膜状、片状或者丝状的碳材料能够较大程度地实现与发烟体中烟草基质的接触面积,实现最大效率的导热。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上述发烟体包括用于包裹内部发烟基质的包裹层,包裹层包括内层11和外层12,内层11和外层12两者面面贴合,包裹层还具有夹心结构,即在内层11和外层12之间还夹有碳材料13。内层11、外层12以及碳材料13整体作为包裹层包裹在发烟基质的外周。其中碳材料可以是多束丝状碳材料平行铺在内层和外层之间,或者也可以是膜状的碳材料以填充、喷涂、涂覆或者静电吸附的方式夹在内层和外层之间。通过在包裹层中加入碳材料,使得发烟体置于电磁加热烟具时通过包裹层内的碳材料发热来对包裹层内部的发烟基质进行加热。本实施例中内层和外层的边沿可通过粘合等方式进行封口,防止中间的碳材料逸出。包裹层填充碳材料之后再对发烟基质进行包裹成型,包裹层整体可在电磁加热烟具中发热以对发烟基质进行加热。
优选地,外层12为高热阻烟纸,内层11为低热阻烟纸。高热阻烟纸例如为陶瓷纤维纸,低热阻烟纸例如为32g/m2防渗油卷烟纸。
如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发烟体中的发烟基质为发烟层,发烟层包括第一层21和第二层22,第一层21和第二层22两者面面贴合,发烟层还具有夹心结构,即在第一层21和第二层22之间还夹有碳材料23。其中碳材料可以是多束丝状碳材料平行铺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或者也可以是膜状的碳材料以填充、喷涂、涂覆或者静电吸附的方式夹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通过至少第一层21和第二层22两个面分别与其中的碳材料23贴合,最大程度地与进行发热的碳材料进行接触,避免热量在空气中的损失。尤其对于形成膜状或片状的碳材料来说,除自身能够以面的形式进行热传导,发烟层自身也能最大程度接收来自碳材料的热能并能进行面传导。本实施例中第一层和第二层的边沿可通过粘合等方式进行封口,防止位于中间的碳材料逸出。
采用将碳材料夹于发烟基质之间的方式,实现发热部分与发烟基质的直接接触,提高加热效率。本实施例中的发烟基质例如可以为烟草薄片。
进一步地,上述发烟层填充碳材料之后第一层、第二层以及碳材料夹层整体可继续进行卷制,形成柱形的发烟体。如图3形成的柱体可以是发烟层首尾相接包围形成的柱体,该柱体外周侧面的面积等于发烟层的展开面积,柱体的中间空心。如图4所示,还可以为经过一张发烟层卷制几圈后形成的柱体,本实施例下经过几圈卷制后形成的柱体的横截面为螺线形。或者,还可以是多张发烟层卷制后形成的柱体。经过多圈卷制或者是多张发烟层卷制能够增加单位体积内的发烟基质含量,并且卷制后的柱体在多层之间能够形成气道,便于空气流通,抽吸时能够获得较为强劲的烟气感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碳材料为丝状,发烟体还包括有发烟基质,发烟基质涂覆于丝状表面,例如可以通过粘合的方式将烟草粉末涂覆于丝状碳材料,形成丝状复合体。该丝状复合体可以是堆积整体形成发烟体,例如可以是相互聚集形成束状,并经过外层的烟纸包裹整体形成柱状的发烟体。也可以是通过其它形式(例如捆绑等)将多段丝状复合体堆积成束状发烟体。另外,还可以将丝状复合体围成一圈,收尾相连,形成回路,多段丝状复合体中每根丝状复合体收尾相连再上下堆积,共同组成发烟体,能够进一步增大发热效率。
进一步地,在上述各实施例中,膜状的碳材料可通过喷涂、涂覆或静电吸附的方式形成。片状的碳材料可采用现有的片状石墨,或者将石墨粉与树脂混合成型,能够制成片状的石墨材料。优选将石墨粉与耐高温树脂进行混合成型,加工成含石墨的薄片,作为片状碳材料。耐高温树脂例如可以为聚酰亚胺、聚苯醚等。另外,石墨烯自身也是片状的碳材料。丝状的碳材料例如可以直接采用碳纤维,碳纤维例如采用现有方法制备的碳管。或者,将石墨粉与上述树脂混合成型,也能制备成含有石墨成分的丝状碳材料。
如图5所示,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发烟体例如可以为烟支,烟支包括有滤嘴31、隔热制成的空心纸管33、烟媒段34、烟纸32、水松纸35。滤嘴31和烟媒段34之间隔有空心纸管33,滤嘴31和空心纸管33的外周包裹有水松纸35,烟媒段34的外周包裹有烟支32。
滤嘴31可采用醋酸纤维材料,玻化温度为185℃。
空心纸管33采用可耐受240℃纸管材料,可采用粗纤维纸,例如铝箔纸、醋酸纤维等材料。空心纸管的外径范围在2毫米~10毫米;内径范围:1毫米~9毫米,长度范围:1毫米~40毫米,壁厚0.4~0.6mm。优选地,可在空心纸管上打孔,进一步强化烟气冷却效果。
烟纸32可采用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包裹层,烟纸32采用三层复合的形式,两层烟纸之间涂覆石墨层,并在烟纸的两端封口。
烟媒段34即发烟基质可采用但不限于烟丝、薄片、颗粒、烟棒等,发烟温度设置在190℃~220℃。
水松纸35可采用常规传统卷烟用的水松纸,燃点≥220℃。
上述各实施例的发烟体,应用在电磁加热的烟具中使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插拔方便,即插即抛。
2、发烟体复合可行性好,发烟基质不易脱落。
3、发热区位于发烟体上,无热量传递环节,热效率高。
4、没有专用发热部件,烟具结构简单,并有利于隔热设计。
5、发烟体整体即抛,安全、卫生。
虽然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适配电磁加热烟具的发烟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烟体内含有用于感应发热的感应体,所述感应体为碳材料,所述碳材料的展开形状为膜状、片状或丝状中的一种或几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配电磁加热烟具的发烟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烟体包括用于包裹内部发烟基质的包裹层,所述包裹层包括面面相贴合的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之间夹有所述碳材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配电磁加热烟具的发烟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为高热阻烟纸,所述内层为低热阻烟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配电磁加热烟具的发烟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烟体包括发烟层,所述发烟层包括面面相贴合的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之间夹有所述碳材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配电磁加热烟具的发烟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烟体为柱体,所述柱体通过所述发烟层整体卷制形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配电磁加热烟具的发烟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的横截面为螺线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配电磁加热烟具的发烟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材料为丝状,所述发烟体还包括发烟基质,所述发烟基质涂覆于所述碳材料的丝状表面,形成丝状复合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配电磁加热烟具的发烟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状复合体聚集成束状。
9.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适配电磁加热烟具的发烟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材料通过喷涂、涂覆或静电吸附的方式形成所述膜状。
10.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适配电磁加热烟具的发烟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材料为石墨、石墨烯或碳纤维。
CN202120797605.3U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适配电磁加热烟具的发烟体 Active CN2159363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97605.3U CN215936306U (zh)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适配电磁加热烟具的发烟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97605.3U CN215936306U (zh)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适配电磁加热烟具的发烟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36306U true CN215936306U (zh) 2022-03-04

Family

ID=80505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97605.3U Active CN215936306U (zh)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适配电磁加热烟具的发烟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363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76716B2 (ja) エアロゾル発生物品
RU2757570C2 (ru) Изделие, генерирующее аэрозоль, с устройством для рассеивания тепла
RU2731860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ассеивания тепла для системы, генерирующей аэрозоль
RU2704890C2 (ru) Генерирующая аэрозоль система и генерирующее аэрозоль изделие для применения в такой системе
RU2738701C2 (ru) Гибридный элемент, генерирующий аэрозоль, и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гибридного элемента, генерирующего аэрозоль
EP3462945B1 (en) Heated aerosol-generating article with liquid aerosol-forming substrate and combustible heat-generating element
KR102460849B1 (ko) 내부 서셉터를 갖는 에어로졸 발생 물품
KR20210081398A (ko) 흡연 물품 카트리지
TWI762707B (zh) 具改善最外包裝物之氣溶膠產生物件
JP2019512235A (ja) エアロゾル発生物品
KR20170081170A (ko) 압착 웹을 제조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EP3364794A1 (en) Aerosol-generating artic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uch aerosol-generating article;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and system
JP7039488B2 (ja) エアロゾル発生システム用の熱放散器
WO2018228131A1 (zh) 通电加热装置及其应用、香烟、气溶胶生成装置和系统
WO2022120218A1 (en)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 heat-not-burn tobacco product
JPH0339077A (ja) 押出シガレット
CA3099009A1 (en) Aerosol generating articles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1053300A (zh) 电磁感应涡流加热的电子烟油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5936306U (zh) 一种适配电磁加热烟具的发烟体
CN115211606A (zh) 一种适配电磁加热烟具的发烟体
WO2020056825A1 (zh) 加热体及雾化装置和电子烟
CN210203374U (zh) 一种用于构成烟气生成系统的烟气生成部段
CN220712895U (zh) 气溶胶生成制品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RU2774425C2 (ru) Нагреваемое изделие, генерирующее аэрозоль, с жидким субстратом, образующим аэрозоль, и горючим теплогенерирующим элементом
TWI835097B (zh) 加熱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