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23516U - 一种管道运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道运输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923516U CN215923516U CN202122045309.0U CN202122045309U CN215923516U CN 215923516 U CN215923516 U CN 215923516U CN 202122045309 U CN202122045309 U CN 202122045309U CN 215923516 U CN215923516 U CN 21592351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line
- carriage
- transportation
- transport
-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er Or Impeller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运输系统。该系统的运输管道具有起点站和终点站。起点站和终点站均设置有供运输机构掉头的连接管道。起点站设置有装载口。终点站设置有卸载口。运输管道的底部铺设有带有滑槽的轨道。运输管道内设置有为运输机构供能的线缆。线缆沿着运输管道的轴向延伸。运输机构包括动力装置和装载货物的车厢。车厢的底部设置有滚轮和动力轮。滚轮和动力轮均嵌入在轨道的滑槽内。动力装置通过安装架固定在车厢上。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与动力轮相联接。动力装置的供电端通过电弓与线缆相连。该系统适应于各种地形地质条件,降低了基础建设的成本,提高了点对点运输工况下的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输过程中的能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陆上运输系统主要为公路运输及铁路运输。公路运输需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运输成本高,且化石能源的消耗会排出大量的温室效应气体、废气、废料等,造成环境污染。铁路运输相对与公路运输,运输成本较低,但修建铁路投资巨大,且铁路修建过程中,对地形、地质要求较高。例如,遇到沟谷,则需要架设铁路桥;遇山体,则需打隧道。同时,铁路建设对路基要求较高,遇松软地质地层,还需要大量的基础处理工程。由于铁路修建存在上述诸多因素,因此,修建铁路通常投资巨大。
尤其是在一些点对点的运输情况下,无论是修建公路运输,还是铁路运输,其建设的投资巨大。再加上点对点的运输,线路的功能较为单一,因此产生的经济效益有限。例如,煤矿工地到电厂之间、煤矿工地到化工厂之间,煤运输量巨大,难以收回运输线路的建设成本。并且公路、铁路的运输后期运行,还受雨雪雾等天气影响,更存在环境保护问题。
综上所述,在点对点的运输工况下,如何设计一种运输系统,用以适应各种地形地质条件,减少建设成本,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点对点的运输工况下,提供一种运输系统,用以适应各种地形地质条件,减少建设成本,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能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提出一种管道运输系统,包括运输管道和运输机构;
所述运输管道具有起点站和终点站,所述起点站和终点站均设置有供运输机构掉头的连接管道,所述起点站设置有装载口,所述终点站设置有卸载口,所述运输管道的底部铺设有轨道,所述轨道上设置有滑槽,所述运输管道内设置有为运输机构供能的线缆,所述线缆沿着运输管道的轴向延伸;
所述运输机构包括动力装置和装载货物的车厢,所述车厢的底部设置有滚轮和动力轮,所述滚轮和动力轮均嵌入在轨道的滑槽内,所述动力装置通过安装架固定在车厢上,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与动力轮相联接,所述动力装置的供电端通过电弓与线缆相连。
作为优选,运输管道为双行回路管道,双行管道包括上行管道和下行管道,上行管道和下行管道首尾相连。如此设置,运输机构可以在运输管道内实现同时双向运输,例如,起点站可位于上行道的首端,终点站位于上行道的尾端,满载货物的运输机构在上行道中从起点站向终点站行驶,同时,卸载后的运输机构可以在下行道中从终点站向起点站行驶,大大提升了运输管道的运载能力,进而进一步提高了运输效率。
作为优选,连接管道为掉头弯道或者交叉管道。如此设置,便于运输机构在起点站和终点站处掉头,有利于优化运输机构的行驶路线,减少掉头的等待时间,进一步提高了运输效率。
作为优选,轨道通过钢结构与运输管道相连。如此设置,有利于提高轨道与运输管道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便于轨道在运输管道的底部铺设,进一步保证了轨道铺设的平整性,加强了轨道的承载能力。
作为优选,运输机构具有多节车厢,相邻车厢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如此设置,大大提升了运输机构单趟的运输能力,相邻侧车厢间通过连接件相连,提高了组合的灵活性,可根据实际运载量的需求,组装合适节数的车厢,避免车厢出现半载甚至空载的情况,有利于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能耗。
作为优选,线缆通过线缆支架与运输管道的内壁相连。如此设置,降低了线缆铺设过程中的磨损,有利于提升线缆供电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动力装置为电机,电机的底座通过安装架固定在车厢上,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动力轮相联接,电机的供电端通过电弓与线缆相连。如此设置,运输机构在运输管道内行驶的过程中,更加清洁、静音和环保。
作为优选,滚轮通过支撑架与车厢的底部相连,动力轮通过固定架与车厢的底部相连,固定架上设置对动力轮提供径向支撑的轴承。如此设置,动力轮的端部承受车厢及货物施加的径向力,使得动力装置仅向动力轮提供转矩,大大提高了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车厢的外壁上设置有弹力架,弹力架的端部设置有滚轮。如此设置,弹力架用于对车厢在运输管道内提供侧向支撑,避免因货物装载不均匀导致的车厢侧倾的情况,滚轮用于进一步降低车厢与运输管道之间的摩擦力。
作为优选,车厢上设置有仓门板,仓门板的一端通过销轴与车厢铰接,仓门板的另一端通过门扣与车厢相连。如此设置,便于车厢打开和关闭,进而有利于货物的装载和卸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道运输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实质性特点和进步:该管道运输系统通过在运输管道内铺设轨道和线缆,运输机构通过轨道在运输管道内行驶实现运输,适应于各种地形地质条件,降低了基础建设的成本,提高了点对点运输工况下的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输过程中的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管道运输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运输管道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运输管道在运输段的横向剖视图;
图4是运输管道在站点处的横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上行管道1、下行管道2、起点站3、终点站4、掉头弯道5、交叉管道6、运输管道7、车厢8、连接件9、滚轮10、支撑架11、固定架12、电机13、动力轮14、轨道15、安装架16、线缆支架17、电弓18、弹力架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的一种管道运输系统,用于点对点的运输工况下,通过在运输管道内铺设轨道和线缆,运输机构通过轨道在运输管道内行驶实现运输,适应于各种地形地质条件,降低了基础建设的成本,提高了点对点运输工况下的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输过程中的能耗。
如图1结合图2所示,一种管道运输系统包括运输管道7和运输机构。运输管道7具有起点站3和终点站4。起点站3和终点站4均设置有供运输机构掉头的连接管道。起点站3设置有装载口。终点站4设置有卸载口。运输管道7的底部铺设有轨道15。轨道15上设置有滑槽。运输管道7内设置有为运输机构供能的线缆。线缆沿着运输管道7的轴向延伸。
如图3所示,运输机构包括动力装置和装载货物的车厢8。车厢8的底部设置有滚轮10和动力轮14。滚轮10和动力轮14均嵌入在轨道15的滑槽内。动力装置通过安装架16固定在车厢8上。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与动力轮14相联接。动力装置的供电端通过电弓18与线缆相连。例如,轨道15可选用U型滑槽,有利于对滚轮10和动力轮14形成轴向限位,有效防止车厢8的脱轨。
如图1所示,运输管道7可选为双行回路管道。双行管道包括上行管道1和下行管道2。上行管道1和下行管道2首尾相连。如此设置,运输机构可以在运输管道7内实现同时双向运输。例如,起点站3可位于上行道的首端。终点站4位于上行道的尾端。满载货物的运输机构在上行道中从起点站3向终点站4行驶。同时,卸载后的运输机构可以在下行道中从终点站4向起点站3行驶,大大提升了运输管道7的运载能力,进而进一步提高了运输效率。
其中,连接管道可选为掉头弯道5或者交叉管道6的结构。如此设置,便于运输机构在起点站3和终点站4处掉头,有利于优化运输机构的行驶路线,减少掉头的等待时间,进一步提高了运输效率。
为了进一步提升管道运输系统的运载能力,运输机构具有多节车厢8。如图2所示,相邻车厢8之间通过连接件9相连。如此设置,大大提升了运输机构单趟的运输能力。相邻侧车厢8间通过连接件9相连,提高了组合的灵活性。可根据实际运载量的需求,组装合适节数的车厢8,避免车厢8出现半载甚至空载的情况,有利于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其中,连接件9可选用詹式车钩。
如图3所示,线缆通过线缆支架17与运输管道7的内壁相连。如此设置,降低了线缆铺设过程中的磨损,有利于提升线缆供电的安全性。
滚轮10通过支撑架11与车厢8的底部相连,动力轮14通过固定架12与车厢8的底部相连,固定架12上设置对动力轮14提供径向支撑的轴承。如此设置,动力轮14的端部承受车厢8及货物施加的径向力,使得动力装置仅向动力轮14提供转矩,大大提高了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
动力装置可选为电机13。电机13的底座通过安装架16固定在车厢8上。电机1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动力轮14相联接。电机13的供电端通过电弓18与线缆相连。如此设置,运输机构在运输管道7内行驶的过程中,更加清洁、静音和环保。运输机构可在每节车厢上都设置有动力装置,也可以根据动力需求,合理布设动力装置。
例如,将动力装置设置在首节车厢,如此一来,运输机构类似于传统火车,第一节为动力车厢,后面为载货车厢。在起点站,将货物(例如煤等)通过装载设备装入管道载货车厢。若干节载货车厢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并与动力车厢连接在一起。装载货物后的运输机构,通电,动力车厢带动整列沿设置在管道内的U型轨道,在管道内运行。到达末点车站后,通过终点站的卸载系统,将载货车厢里的货物卸出。卸完载的车厢再次进行装载,或不装载。运输机构在终点站的环形轨道调头至下行管道,或在末点车站的交叉轨道,进入下行管道,经下行管道,运行至起点站。运输机构也可以在每节车厢上均设置有动力装置。
为了进一步提升车厢8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车厢8的外壁上设置有弹力架19。弹力架19的端部设置有滚轮10。如此设置,弹力架19用于对车厢8在运输管道7内提供侧向支撑,避免因货物装载不均匀导致的车厢8侧倾的情况。滚轮10用于进一步降低车厢8与运输管道7之间的摩擦力。
其中,轨道15通过钢结构与运输管道7相连。如此设置,有利于提高轨道15与运输管道7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便于轨道15在运输管道7的底部铺设,进一步保证了轨道15铺设的平整性,加强了轨道15的承载能力。轨道15也可以布设在运输管道7的顶部。
车厢8上设置有仓门板。仓门板的一端通过销轴与车厢8铰接。仓门板的另一端通过门扣与车厢8相连。如此设置,便于车厢8打开和关闭,进而有利于货物的装载和卸载。
如图4所示,在起点站或者终点站处,运输管道的截面呈半圆形,运输管道的顶部敞开形成装载口和卸载口。在起点站或者终点站处,便于通过旋转设备或者吊装设备实施货物转运。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具体技术方案,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管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管道和运输机构;
所述运输管道具有起点站和终点站,所述起点站和终点站均设置有供运输机构掉头的连接管道,所述起点站设置有装载口,所述终点站设置有卸载口,所述运输管道的底部铺设有轨道,所述轨道上设置有滑槽,所述运输管道内设置有为运输机构供能的线缆,所述线缆沿着运输管道的轴向延伸;
所述运输机构包括动力装置和装载货物的车厢,所述车厢的底部设置有滚轮和动力轮,所述滚轮和动力轮均嵌入在轨道的滑槽内,所述动力装置通过安装架固定在车厢上,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与动力轮相联接,所述动力装置的供电端通过电弓与线缆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管道为双行回路管道,所述双行回路管道包括上行管道和下行管道,所述上行管道和下行管道首尾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道为掉头弯道或者交叉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通过钢结构与运输管道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机构具有多节车厢,相邻车厢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通过线缆支架与运输管道的内壁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为电机,所述电机的底座通过安装架固定在车厢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动力轮相联接,所述电机的供电端通过电弓与线缆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通过支撑架与车厢的底部相连,所述动力轮通过固定架与车厢的底部相连,所述固定架上设置对动力轮提供径向支撑的轴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的外壁上设置有弹力架,所述弹力架的端部设置有滚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的顶部设置有仓门板,所述仓门板的一端通过销轴与车厢铰接,所述仓门板的另一端通过门扣与车厢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045309.0U CN215923516U (zh) | 2021-08-27 | 2021-08-27 | 一种管道运输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045309.0U CN215923516U (zh) | 2021-08-27 | 2021-08-27 | 一种管道运输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923516U true CN215923516U (zh) | 2022-03-01 |
Family
ID=80421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045309.0U Active CN215923516U (zh) | 2021-08-27 | 2021-08-27 | 一种管道运输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92351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817541A (zh) * | 2022-12-29 | 2023-03-21 | 深圳市连州电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管道轨道运输系统 |
-
2021
- 2021-08-27 CN CN202122045309.0U patent/CN21592351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817541A (zh) * | 2022-12-29 | 2023-03-21 | 深圳市连州电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管道轨道运输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11499A (zh) | 一种盾构机分体始发施工方法 | |
CN107878474B (zh) | 一种管道运输系统 | |
CN107031663B (zh) | 盾构机编组列车行走平台、行走方法及盾构机后配套拖车 | |
CN105221162B (zh) | 小断面特长隧道运输系统及运输方法 | |
CN106114532A (zh) | 换轨作业车及换轨运输车组 | |
CN215923516U (zh) | 一种管道运输系统 | |
CN106761808A (zh) | 一种轨道交通暗挖隧道电动有轨运输配套系统 | |
CN201934131U (zh) | 盾构隧道水平运输系统 | |
CN104369741B (zh) | 空中链轨式轨道机车 | |
CN201713189U (zh) | 一种新型绞车牵引单轨吊运输系统 | |
CN205771644U (zh) | 斜坡道运输系统装置 | |
CN110529156B (zh) | 隧道掘进盾构始发段管片运输系统及方法 | |
CN204608519U (zh) | 隧道内三列水平运输轨道 | |
CN112456046A (zh) | 一种管廊运输通道和管廊运输系统 | |
CN201024361Y (zh) | 煤矿井下浮放道岔 | |
CN217994413U (zh) | 一种铁路无缝线路长钢轨途卸设备 | |
CN110905824A (zh) | 隧道出渣装置、系统及出渣方法 | |
CN206409240U (zh) | 一种轨道交通暗挖隧道电动有轨运输配套系统 | |
CN115092618A (zh) | 一种煤矿两地三轨自适应连续化辅助运输系统 | |
CN210234953U (zh) | 一种双绳牵引单轨吊车分支巷道甩车运输系统 | |
CN216835711U (zh) | 一种基于管道的轨道运输系统 | |
CN210033525U (zh) | 一种隧道有轨运输系统 | |
CN103663231B (zh) | 双巷道无极绳绞车装置 | |
CN209875170U (zh) | 用于大坡度斜井初期支护的轨行式喷浆料矿车 | |
CN205638467U (zh) | 应用于双护盾隧道掘进机的出碴输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