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20500U - 改进的钳口夹紧板 - Google Patents

改进的钳口夹紧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20500U
CN215920500U CN202122349100.3U CN202122349100U CN215920500U CN 215920500 U CN215920500 U CN 215920500U CN 202122349100 U CN202122349100 U CN 202122349100U CN 215920500 U CN215920500 U CN 2159205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plate body
clamp body
plate
clamp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491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茂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Shengho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Shengho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Shengho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Shengho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4910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205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205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205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钳口夹紧板,包括上夹体和下夹体;上述上夹体和下夹体上均设有板体,上述板体上设有螺栓槽,上述螺栓槽底部设有通孔,上述上夹体和下夹体均设有与通孔对应的螺栓孔,上述螺栓槽中插入锁紧螺栓;上述板体上设有两个以上的抵触块,且相邻的两个抵触块之间间隙相同;上述板体上设有介质管,上述板体中设有介质管路,上述抵触块设有排放口,上述介质管路用于连通抵触块之间的间隙,以期望改善现有夹紧板在夹持锯条类工件进行局部修正时,其夹持的工件偶尔出现热分散不均匀,甚至经常有碎屑吸附在工件上的问题。

Description

改进的钳口夹紧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臂辅助用具,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钳口夹紧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工业生产线已经逐步开始将机器臂广泛应用于规模化产业中,通过机械臂进行搬运、加工、焊接、喷涂、在内的众多使用状态。由于锯条的种类和材质使用方式众多;锯条在投入在进行量产前,需要通过自动化生产线进行试验性生产,以调试各类自动化设备的状态和工艺流程的对应参数。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自动化生产线一般能采用机械臂将工件不同的工位上进行转移,其机械臂的操作一般分为人为远程操作和程序操作,在试验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人为远程操作,通过机械臂在对锯条工件进行夹持,经过自动化生产线生产的锯条在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先检测,其检测主要是利用X 射线荧光光谱仪、莱卡金相显微镜、维氏硬度计、场发射扫描电镜、电子探针以及差热分析仪等现有设备对锯条加工后的成分分析、硬度值检测、显微组织检测、碳化物分析、元素分布分析、差热分析等,以确保锯条的性能符合锯条设计需求。
由于锯条工件在整个生产工艺中,基础进行热处理和金属切削,从而导致机械臂经常需要夹持高于100摄氏度的锯条,工件在夹持时,其夹持部分热散失不明显,偶尔会出现热分散不均匀,导致试验阶段的局部样品出现参数波动,从而导致锯条类工件的局部性能参数偏差,因此,如何在夹持过程中统一对工件进行冷却是值得研究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钳口夹紧板,以期望改善现有夹紧板在夹持锯条类工件进行局部修正时,其夹持的工件偶尔出现热分散不均匀,甚至经常有碎屑吸附在工件上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的钳口夹紧板,包括上夹体和下夹体;上述上夹体和下夹体上均设有板体,上述板体上设有螺栓槽,上述螺栓槽底部设有通孔,上述上夹体和下夹体均设有与通孔对应的螺栓孔,上述螺栓槽中插入锁紧螺栓;上述板体上设有两个以上的抵触块,且相邻的两个抵触块之间间隙相同;上述板体上设有介质管,上述板体中设有介质管路,上述抵触块设有排放口,上述介质管路用于连通抵触块之间的间隙。
作为优选,上述介质管路包括主管道和分流管道,上述主管道置于板体中,上述主管道连通介质管,上述分流管道为多个,且分流管道置于抵触块中,上述分流管道首端连通主管道,上述分流管道末端连通抵触块侧壁的排放口。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抵触块包括基体,上述分流管道置于基体中,上述基体外侧设有支撑层,上述支撑层用于接触工件,上述基体与支撑层之间设置过度层。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支撑层上设有防滑槽,上述防滑槽呈网状分布。
作为优选,上述介质管上安装水管接头,上述水管接头用于通过管道连接冷却水。
作为优选,上述上夹体和下夹体相对应,上述上夹体上端设有延伸板,上述延伸板上设有安装板,上述延伸板与安装板相互垂直,上述安装板上设有螺孔,上述安装板用于连接机械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夹体和下夹体在对工件进行夹持时,能够提高工件的散热效率。通过板体上设置螺栓槽和通孔以便于将板体固定在上夹体和下夹体上。抵触块的设置,在保持摩擦系数的同时,还能降低与工件的接触面积,并且利用介质管提前向介质管路中注入冷却介质,例如冷却液或者气流,从而使冷却介质作用于抵触块之间的工件上,利于工件散热。
本实用新型通过分流管道和主管道的设计从而能够对板体上的不同位置输送冷却介质,从而提高工件在夹持时,其接触部分的散热覆盖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基体易于加工管路,从而便于抵触块加工分流管道,同时利用支撑层抵触块的压力能够作用于工件,利用过度层避免支撑层与基体直接产生接触,降低挤压形变风险。
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滑槽一方面增大摩擦系数,另一方面能够易于冷却介质在接触面的流通,从而通过冷却介质进一步的降低工件的热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板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抵触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滑槽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夹体、2-下夹体、3-板体、4-螺栓槽、5-通孔、6-抵触块、7-锁紧螺栓、8-介质管、9-主管道、10-分流管道、101-延伸板、102-安装板、601-基体、602-支撑层、603-过度层、604-防滑槽、801-水管接头、A-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改进的钳口夹紧板,包括上夹体1和下夹体2;上述上夹体1和下夹体2上均设有板体3,其中上夹体1和下夹体2选用耐磨件,可以采用铸铁或者合金钢材支撑,以保证上夹体1和下夹体2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磨损。
值得注意的是,上夹体1和下夹体2的夹持力度需要在试验前期对工件A进行短期荷载值和承载力极限荷载试验,试验中利用现有的手动调节钳口夹持工件A径面,并逐步加载压力,在加载初期,工件A与钳口之间可能出现初始滑移产生,但是荷载无明显变化。随着加载的持续,工件A与钳口达到理想的固定效果,随后荷载与变形呈线性增长。继续加载,直至钳口被工件A限制或者工件A出现细微裂缝,其中工件A承受的荷载裂缝出现瞬间会有降低,随后仍继续增长,故上夹体1和下夹体2的夹持力度设计上限为工件A限制或者工件A出现细微裂缝时的78%;若工件A为堆叠的锯条材质,工件A在进行压力测试过程中,除了对工件A的短期荷载值及承载力极限荷载进行检测,还需要检测工件A正常使用短期荷载下的挠度。以避免工件A在夹持过程中出现脱出风险。
上述板体3上设有螺栓槽4,上述螺栓槽4底部设有通孔5,上述上夹体1和下夹体2均设有与通孔5对应的螺栓孔,上述螺栓槽4中插入锁紧螺栓7;其中板体3材质为现有工具钢,例如45钢等,易于加工形态,同时定期可以进行打磨,从而保证板体3与上夹体1和下夹体2贴合,从而上夹体1和下夹体2产生的夹持力通过板体3进行传递。
上述板体3上设有两个以上的抵触块6,且相邻的两个抵触块6之间间隙相同;其中抵触块6呈矩形设置,其中抵触块6上端连接板体3,其抵触块6下端采用平面设置,从而易于接触工件A。其中工件A为锯条工件。
上述板体3上设有介质管8,其中上夹体1和下夹体2具有供介质管8穿过的通孔,避免介质管8阻碍板体3接触上夹体1和下夹体2;上述板体3中设有介质管路,上述抵触块6设有排放口,上述介质管路用于连通抵触块6之间的间隙。其中抵触块6的排放口连通两个抵触块6之间的间隙;其中介质管路为板体3通过铣床开设的孔,且孔口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封堵,使其形成相应的介质管路。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考图2所示,上述介质管路包括主管道9和分流管道10,上述主管道9置于板体3中,上述主管道9连通介质管8,上述分流管道10为多个,且分流管道10置于抵触块6中,上述分流管道10首端连通主管道9,上述分流管道10末端连通抵触块6侧壁的排放口。其中主管道9和分流管道10的组合方式是多样的:
例如,抵触块6与板体3采用一体成型,则其中排放口、主管道9和分流管道10均可以通过铣床钻孔的方式进行加工,其转孔多余的部分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封堵,同时磨削钻孔面,保证抵触块6与板体3的外壁光滑度。
例如,抵触块6与板体3分别进行加工,其主管道9和分流管道10可以均采用钻床加工。同时抵触块6也可以分割后独立加工孔道,最后采用拼接焊的方式形成分流管道10。
值得注意的是,若主管道9与分流管道10并非一体设置,则主管道9与分流管道10连接缝需要采用管内焊接工艺进行封闭,从而保证主管道9与分流管道10处于相对密封。
进一步的,上述抵触块6包括基体601,上述分流管道10置于基体601中,上述基体601外侧设有支撑层602,上述支撑层602用于接触工件,上述基体601与支撑层602之间设置过度层603。
其中,基体601硬度可以在45以上,基于成本考虑,其基体601采用与板体3相同材质,例如45钢,从而易于加工,同时还能有效的传递载荷,由于工件A为锯条,一般硬度大于55,故支撑层602可以是为铬钒合金钢,从而铬钒钢在热处理后硬度60HRC以上,其支撑层602为平面设置,从而保证支撑层602接触与工件A能够贴合。
由于支撑层602与基体601之间存在强度差,故通过过度层603进行硬度调整,避免不同硬度在挤压过程中,出现磨损风险,同时过度层603为现有导热合金材质,从而有利于支撑层602的热能传递。
更进一步的, 上述支撑层602上设有防滑槽604,上述防滑槽604呈网状分布。其中,防滑槽604采用菱形槽,通过防滑槽604便于冷却介质在支撑层602流通,同时增大支撑层602与工件A的摩擦系数。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考图2所示,上述介质管8上安装水管接头801,上述水管接头801用于通过管道连接冷却水。其中水管接头801采用现有接头,其水管接头801一般安装在板体3安装完毕后,进行安装的安装。值得注意的是,其介质管8还能通过气流作为冷却介质,其操作原理相同。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考图1所示,上述上夹体1和下夹体2相对应,上述上夹体1上端设有延伸板101,上述延伸板101上设有安装板102,上述延伸板101与安装板102相互垂直,上述安装板102上设有螺孔,上述安装板102用于连接机械臂。
其中机械臂可以采用史陶比尔生产的TP四轴机器人,通过适当配置现有的行程气缸,从而实现加工夹持的远程控制,通过行程气缸推动上夹体1和下夹体2相互靠拢,使得上夹体1和下夹体2上的板体3抵触工件,完成工件的夹持。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 “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Claims (6)

1.一种改进的钳口夹紧板,包括上夹体(1)和下夹体(2);所述上夹体(1)和下夹体(2)上均设有板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3)上设有螺栓槽(4),所述螺栓槽(4)底部设有通孔(5),所述上夹体(1)和下夹体(2)均设有与通孔(5)对应的螺栓孔,所述螺栓槽(4)中插入锁紧螺栓(7);所述板体(3)上设有两个以上的抵触块(6),且相邻的两个抵触块(6)之间间隙相同;所述板体(3)上设有介质管(8),所述板体(3)中设有介质管路,所述抵触块(6)设有排放口,所述介质管路用于连通抵触块(6)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钳口夹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管路包括主管道(9)和分流管道(10),所述主管道(9)置于板体(3)中,所述主管道(9)连通介质管(8),所述分流管道(10)为多个,且分流管道(10)置于抵触块(6)中,所述分流管道(10)首端连通主管道(9),所述分流管道(10)末端连通抵触块(6)侧壁的排放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的钳口夹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块(6)包括基体(601),所述分流管道(10)置于基体(601)中,所述基体(601)外侧设有支撑层(602),所述支撑层(602)用于接触工件,所述基体(601)与支撑层(602)之间设置过度层(6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的钳口夹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602)上设有防滑槽(604),所述防滑槽(604)呈网状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钳口夹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管(8)上安装水管接头(801),所述水管接头(801)用于通过管道连接冷却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钳口夹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体(1)和下夹体(2)相对应,所述上夹体(1)上端设有延伸板(101),所述延伸板(101)上设有安装板(102),所述延伸板(101)与安装板(102)相互垂直,所述安装板(102)上设有螺孔,所述安装板(102)用于连接机械臂。
CN202122349100.3U 2021-09-27 2021-09-27 改进的钳口夹紧板 Active CN2159205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49100.3U CN215920500U (zh) 2021-09-27 2021-09-27 改进的钳口夹紧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49100.3U CN215920500U (zh) 2021-09-27 2021-09-27 改进的钳口夹紧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20500U true CN215920500U (zh) 2022-03-01

Family

ID=80414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49100.3U Active CN215920500U (zh) 2021-09-27 2021-09-27 改进的钳口夹紧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205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18911U (zh) 一种十工位全自动扳体加工中心
CN206263304U (zh) 一种管件连接法兰钻孔夹具
CN215920500U (zh) 改进的钳口夹紧板
CN103094172B (zh) 半导体及微电子行业耐高温防滑夹具
CN110883589A (zh) 一种主框架钻铣智能夹具
CN201736051U (zh) 一种对冲击试样进行快速加工的夹具
CN211438926U (zh) 一种双圆盘加工设备
CN109926857A (zh) 一种夹紧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202763509U (zh) 补偿器下体多工位加工工装
CN113305338B (zh) 一种机械制造用铣刀夹持设备
CN208451146U (zh) 一种型材零件的数控铣切气动组合夹具
CN207522151U (zh) 一种小型工件多品种批量切换生产用定位夹紧装置
AU2011268853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frame of C- clamp, frame of C-clamp and C-clamp
CN216371155U (zh) 一种用于机床加工的夹具台
CN102886702A (zh) 用于风冷封条式机油冷却器部件的工装夹具
CN211708710U (zh) 一种多轴加工用模块化夹具
CN213380282U (zh) 一种气动旋转工作台
CN216912966U (zh) 一种高温拉伸薄板试样打孔用定位夹具
CN216421550U (zh) 消声器筒体定位工装
CN214816128U (zh) 一种柔性接件工装
CN212495455U (zh) 一种数控卧车工装的定位替换装置
CN216913042U (zh) 一种钢板工件加工用的双工位气动夹具
CN220761039U (zh) 一种轴类工件铣削加工用固定工装
CN211614405U (zh) 一种摇臂滚轮轴钻斜孔工装
CN215090774U (zh) 一种机械部件加工盘式调节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