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08830U - 一种挂壁结构及挂壁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挂壁结构及挂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08830U
CN215908830U CN202122375815.6U CN202122375815U CN215908830U CN 215908830 U CN215908830 U CN 215908830U CN 202122375815 U CN202122375815 U CN 202122375815U CN 215908830 U CN215908830 U CN 2159088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t
wedge
wall
wall hanging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7581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南
林元平
曾凡杰
周天元
王海衡
徐树清
刘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uanggong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uanggong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uanggong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uanggong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7581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088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088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088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挂壁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挂壁结构及挂壁设备,该挂壁结构包括支座和背板,支座包括本体,本体上设有连接部,连接部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均设有向外侧延伸的插接翻边,插接翻边与本体之间形成有插接间隙;背板上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有插槽,插槽与插接翻边一一对应;以一个插槽朝向另一个插槽的一侧为该插槽的内侧,插槽的顶部均封闭,且插槽的内侧和底部均敞口;各插接翻边均位于两个插槽之间,并插设于对应的插槽中,与对应的插槽卡接。该挂壁结构及挂壁设备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用于将挂壁式平板等设备挂在墙壁上的支架,容易造成挂壁式平板等设备因外力而脱落或摔落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挂壁结构及挂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挂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挂壁结构及挂壁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居家设备日益普及,这也使得与之相关的各种挂壁式平板等设备(例如:挂壁类智能平板、中控挂壁设备等)的应用日益普遍。
挂壁式平板等设备通常通过支架挂在墙壁上,然而,现有技术中用于将挂壁式平板等设备挂在墙壁上的支架,容易造成挂壁式平板等设备因外力而脱落或摔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挂壁结构及挂壁设备,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用于将挂壁式平板等设备挂在墙壁上的支架,容易造成挂壁式平板等设备因外力而脱落或摔落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挂壁结构,包括用于固定在承载体上的支座和用于与待挂设备连接的背板,其中,所述支座包括用于与承载体连接的本体;
以所述支座的顶部指向底部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支座所在平面内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本体上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均设有向外侧延伸的插接翻边,所述插接翻边与所述本体之间形成有插接间隙;
所述背板上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与所述插接翻边一一对应;以一个所述插槽朝向另一个所述插槽的一侧为该所述插槽的内侧,所述插槽的顶部均封闭,且所述插槽的内侧和底部均敞口;各所述插接翻边均位于两个所述插槽之间,并插设于对应的所述插槽中,与对应的所述插槽卡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挂壁结构包括支座和背板,其中,支座用于固定在承载体上,包括用于与承载体连接的本体和设置于上述本体上的连接部,连接部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均设有向外侧延伸的插接翻边,且插接翻边与支座的本体之间形成有插接间隙。背板用于与待挂设备连接,其上设有与上述插接翻边一一对应的插槽,插槽的顶部封闭,且插槽的内侧和底部均敞口;插接翻边位于两个插槽之间,并插设于对应的插槽中,从而实现与对应插槽的卡接,进而实现支座与背板的连接;支座与背板之间的拆装更为便捷且可靠。
当待挂设备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挂壁结构挂到承载体上时,将背板与待挂设备的背侧连接,将支座固定在承载体上,然后再将插接翻边插设到对应的插槽中,并使插接翻边与对应的插槽卡接即可,在保证了待挂设备与承载体之间可靠连接的基础上,也使得待挂设备与承载体之间的拆装更为便捷;既能够降低设备因外力碰触而脱落的可能性,又使得设备能够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拆卸。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凸出所述本体;
所述背板上朝向所述支座的一侧形成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两个顶角处均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限位槽的槽底之间有间隙,以与所述限位槽配合形成所述插槽。
可选地,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限位板用于与所述插接翻边配合的面与所述插接翻边用于与所述限位板配合的面之间的配合间隙逐渐增大。
可选地,所述限位板用于与所述插接翻边配合的面以及所述插接翻边用于与所述限位板配合的面均为斜面,和/或,所述插接翻边背离所述限位板的面以及所述限位槽的槽底用于与所述插接翻边对应的部位均为竖直面。
可选地,所述限位槽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插接翻边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以使所述插接翻边能够插入对应的所述插槽中。
可选地,所述限位槽的槽底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楔形卡块,所述第一楔形卡块包括朝向所述背板底端的第一导向斜面,所述第一导向斜面和所述限位槽底面上与其连接的部分之间呈钝角;所述连接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楔形卡块一一对应的第二楔形卡块,所述第二楔形卡块包括朝向所述支座顶端的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第二导向斜面与所述连接部的表面上与其连接的部分之间呈钝角;
所述第二楔形卡块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楔形卡块的上方,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楔形卡块卡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上所述第二楔形卡块所在部位的材质为弹性塑料;
或者,所述连接部上所述第二楔形卡块所述在部位的材质为弹性塑料,且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二楔形卡块的两侧均形成有长条孔,各所述长条孔的长度方向均与第一方向平行。
可选地,所述本体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边缘设置有多个安装孔,各所述安装孔用于插设螺钉。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挂壁设备,包括设备本体以及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任意一种挂壁结构,所述挂壁结构中的背板与所述设备本体的背侧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挂壁设备包括设备本体以及上述挂壁结构,挂壁结构中的背板与设备本体的背侧连接,从而能够通过上述挂壁结构将设备本体挂设于承载体上。其中,挂壁结构包括支座和背板,其中,支座用于固定在承载体上,包括用于与承载体连接的本体和设置于上述本体上的连接部,连接部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均设有向外侧延伸的插接翻边,且插接翻边与支座的本体之间形成有插接间隙。背板用于与待挂设备连接,其上设有与上述插接翻边一一对应的插槽,插槽的顶部封闭,且插槽的内侧和底部均敞口;插接翻边位于两个插槽之间,并插设于对应的插槽中,从而实现与对应插槽的卡接,进而实现支座与背板的连接;支座与背板之间的拆装更为便捷且可靠。
设备本体使用上述挂壁结构挂到承载体上时,将背板与设备本体的背侧连接,将支座固定在承载体上,然后再将插接翻边插设到对应的插槽中,并使插接翻边与对应的插槽卡接即可,在保证了设备本体与承载体之间可靠连接的基础上,也使得设备本体与承载体之间的拆装更为便捷,既能够降低设备本体因外力碰触而脱落的可能性,又使得设备能够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拆卸。
可选地,所述背板为所述挂壁设备的后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挂壁结构中支座的俯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支座的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支座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挂壁结构与设备本体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挂壁结构中背板连接于设备本体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结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挂壁结构沿第二方向剖开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支座与背板装配时,第一楔形卡块与第二楔形卡块刚开始接触时第一楔形卡块与第二楔形卡块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9为支座与背板装配到位后,第一楔形卡块与第二楔形卡块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标:1-支座;11-本体;111-安装孔;12-连接部;121-第二楔形卡块;122-第二导向斜面;13-插接翻边;14-长条孔;15-加强筋;2-背板;21-插槽;22-限位槽;23-限位板;24-第一楔形卡块;241-第一导向斜面;100-承载体;200-设备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挂壁结构包括用于固定在承载体100(例如:墙壁)上的支座1和用于与待挂设备(例如:挂壁类智能平板、中控挂壁设备等)连接的背板2,其中,支座1包括用于与承载体100连接的本体11;
以支座1的顶部指向底部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支座1所在平面内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为第二方向(如2图所示),支座1的本体11上设有连接部12,连接部12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均设有向外侧(即背离连接部12的一侧)延伸的插接翻边13,插接翻边13与本体11之间形成有插接间隙A;
背板2上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有插槽21,插槽21与插接翻边13一一对应;以一个插槽21朝向另一个插槽21的一侧为该插槽21的内侧,插槽21的顶部均封闭,且插槽21的内侧和底部均敞口;各插接翻边13均位于两个插槽21之间,并插设于对应的插槽21中,与对应的插槽21卡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挂壁结构包括支座1和背板2,其中,支座1用于固定在承载体100上,包括用于与承载体100连接的本体11和设置于上述本体11上的连接部12,连接部12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均设有向外侧延伸的插接翻边13,且插接翻边13与支座1的本体11之间形成有插接间隙。背板2用于与待挂设备连接,其上设有与上述插接翻边13一一对应的插槽21,插槽21的顶部封闭,且插槽21的内侧和底部均敞口;插接翻边13位于两个插槽21之间,并插设于对应的插槽21中,从而实现与对应插槽21的卡接,进而实现支座1与背板2的连接;支座1与背板2之间的拆装更为便捷且可靠。
当待挂设备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挂壁结构挂到承载体100上时,将背板2与待挂设备的背侧连接,将支座1固定在承载体100上,然后再将插接翻边13插设到对应的插槽21中,并使插接翻边13与对应的插槽21卡接即可,在保证了待挂设备与承载体100之间可靠连接的基础上,也使得待挂设备与承载体100之间的拆装更为便捷;既能够降低设备因外力碰触而脱落的可能性,又使得设备能够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拆卸。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提到的承载体100可以是指直立的承载体,例如:直立的墙壁等;本实施例中提到的各部件的顶部是指本实施例提供的挂壁结构正确安装到直立的承载体100上时该部件的顶部;本实施例中提到的各部件的底部是指本实施例提供的挂壁结构正确安装到直立的承载体100上时该部件的底部。
支座1用于朝向承载体100的一侧可以设有网格状的加强筋15,以提高支座1的结构强度。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连接部12凸出支座1的本体11;为了减小本实施例提供的挂壁结构的厚度,如图5和图6所示,可以是背板2上朝向支座1的一侧形成有限位槽22,限位槽22的两个顶角处均设有限位板23,限位板23与限位槽22的槽底之间有间隙,以与限位槽22配合形成插槽21。
为了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支座1与背板2之间的连接更为可靠,从而使得待挂设备在承载体100上的安装更为可靠,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沿第一方向,限位板23用于与插接翻边13配合的面与插接翻边13用于与限位板23配合的面之间的配合间隙逐渐增大,即在插接翻边13插入插槽21中的过程中,二者之间的配合越来越紧密。
示例性地,限位板23用于与插接翻边13配合的部位的最上端与插接翻边13用于与限位板23配合的部位的最上端之间的配合间隙可以为0.07毫米,限位板23用于与插接翻边13配合的部位的最下端与插接翻边13用于与限位板23配合的部位的最下端之间的配合间隙可以为0.1毫米。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7所示,限位板23用于与插接翻边13配合的面以及插接翻边13用于与限位板23配合的面均为斜面,以起到导向作用,更便于插接翻边13插入插槽21中。此时,插接翻边13背离限位板23的面以及限位槽22的槽底用于与插接翻边13对应的部位均可以为竖直面(竖直面是相对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挂壁结构正确安装到直立的承载体100上时的状态而言的)。当然,插接翻边13背离限位板23的面以及限位槽22的槽底用于与插接翻边13对应的部位这二者中,可以至少一个为斜面。
具体设置上述限位槽22时,一种可选的是实现方式中,限位槽22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插接翻边13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以使插接翻边13能够插入对应的插槽21中。
为了使得支座1与背板2之间的连接更为可靠,使得待挂设备在承载体100上的安装更为可靠,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限位槽22的槽底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楔形卡块24,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楔形卡块24包括朝向背板2底端的第一导向斜面241,第一导向斜面和限位槽22底面上与其连接的部分之间呈钝角;连接部12上设有与第一楔形卡块24一一对应的第二楔形卡块121,第二楔形卡块121包括朝向支座1顶端的第二导向斜面122,第二导向斜面与连接部12的表面上与其连接的部分之间呈钝角;
第二楔形卡块121位于对应的第一楔形卡块24的上方,并与对应的第一楔形卡块24卡接。
插槽21的顶部封闭,且插槽21的内侧和底部均敞口,则显然,支座1与背板2装配过程中,是第一楔形卡块24的底端先与第二楔形卡块121的顶端接触,在支座1与背板2装配的过程中,第一楔形卡块24与第二楔形卡块121由二者刚开始接触时的配合角度B至装配到位时的配合角度(亦即阻挡角度)C,角度逐渐变大,第一楔形卡块24与第二楔形卡块121刚开始接触时的配合角度小,方便组装背板2到支座1,阻挡角度大可以避免背板2因外力而轻易脱出,背板2的拆卸需要通过一定外力才能实现(经仿真计算,大概3.6公斤力可以将背板2拆下)。
示例性地,角度B可以为15°,角度C可以为60°;在第一楔形卡块24背离背板2的方向上,第一楔形卡块24与第二楔形卡块121的最大接触距离为0.3毫米;限位槽22的槽底沿第一方向可以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楔形卡块24或者三个第一楔形卡块24,等等。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连接部12上第二楔形卡块121所在部位的材质为弹性塑料。
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连接部12上第二楔形卡块121在部位的材质为弹性塑料,且第二方向上,第二楔形卡块121的两侧均形成有长条孔14,各长条孔14的长度方向均与第一方向平行。
上述两种实现方式,均即能够保证第二楔形卡块121与对应的第一楔形卡块24之间的卡接更为顺畅,又能够保证支座1与背板2之间的连接的可靠性。
具体设置上述支座1时,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支座1的本体11包括安装板。安装板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或者方形等。
安装板可以通过螺钉与承载体100连接,示例性地,安装板的边缘设置有多个(例如:两个、三个或者四个,等等)安装孔111,各安装孔111用于插设螺钉。
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安装板为矩形板,其四个顶角处各设有一个安装孔111,支座1通过4颗螺钉固定在墙壁上。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提到的支座1和背板2均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挂壁设备包括设备本体200以及上述挂壁结构,挂壁结构中的背板2与设备本体200的背侧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挂壁设备包括设备本体200以及上述挂壁结构,挂壁结构中的背板2与设备本体200的背侧连接,从而能够通过上述挂壁结构将设备本体200挂设于承载体100上。其中,挂壁结构包括支座1和背板2,其中,支座1用于固定在承载体100上,包括用于与承载体100连接的本体11和设置于上述本体11上的连接部12,连接部12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均设有向外侧延伸的插接翻边13,且插接翻边13与支座1的本体11之间形成有插接间隙。背板2用于与待挂设备连接,其上设有与上述插接翻边13一一对应的插槽21,插槽21的顶部封闭,且插槽21的内侧和底部均敞口;插接翻边13位于两个插槽21之间,并插设于对应的插槽21中,从而实现与对应插槽21的卡接,进而实现支座1与背板2的连接;支座1与背板2之间的拆装更为便捷且可靠。
设备本体200使用上述挂壁结构挂到承载体100上时,将背板2与设备本体200的背侧连接,将支座1固定在承载体100上,然后再将插接翻边13插设到对应的插槽21中,并使插接翻边13与对应的插槽21卡接即可,在保证了设备本体200与承载体100之间可靠连接的基础上,也使得设备本体200与承载体100之间的拆装更为便捷,既能够降低设备本体因外力碰触而脱落的可能性,又使得设备能够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拆卸。
为了进一步简化设备本体200在承载体100上的安装与拆卸,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背板2为挂壁设备的后壳。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背板2为套设于挂壁设备上的壳体的一部分,以减少对设备本体200的影响。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挂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在承载体上的支座和用于与待挂设备连接的背板,其中,所述支座包括用于与承载体连接的本体;
以所述支座的顶部指向底部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支座所在平面内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本体上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均设有向外侧延伸的插接翻边,所述插接翻边与所述本体之间形成有插接间隙;
所述背板上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与所述插接翻边一一对应;以一个所述插槽朝向另一个所述插槽的一侧为该所述插槽的内侧,所述插槽的顶部均封闭,且所述插槽的内侧和底部均敞口;各所述插接翻边均位于两个所述插槽之间,并插设于对应的所述插槽中,与对应的所述插槽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凸出所述本体;
所述背板上朝向所述支座的一侧形成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两个顶角处均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限位槽的槽底之间有间隙,以与所述限位槽配合形成所述插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限位板用于与所述插接翻边配合的面与所述插接翻边用于与所述限位板配合的面之间的配合间隙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挂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用于与所述插接翻边配合的面以及所述插接翻边用于与所述限位板配合的面均为斜面,和/或,所述插接翻边背离所述限位板的面以及所述限位槽的槽底用于与所述插接翻边对应的部位均为竖直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插接翻边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以使所述插接翻边能够插入对应的所述插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的槽底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楔形卡块,所述第一楔形卡块包括朝向所述背板底端的第一导向斜面,所述第一导向斜面和所述限位槽底面上与其连接的部分之间呈钝角;所述连接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楔形卡块一一对应的第二楔形卡块,所述第二楔形卡块包括朝向所述支座顶端的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第二导向斜面与所述连接部的表面上与其连接的部分之间呈钝角;
所述第二楔形卡块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楔形卡块的上方,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楔形卡块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挂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第二楔形卡块所在部位的材质为弹性塑料;
或者,所述连接部上所述第二楔形卡块所述在部位的材质为弹性塑料,且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二楔形卡块的两侧均形成有长条孔,各所述长条孔的长度方向均与第一方向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挂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边缘设置有多个安装孔,各所述安装孔用于插设螺钉。
9.一种挂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本体以及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挂壁结构,所述挂壁结构中的背板与所述设备本体的背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挂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为所述挂壁设备的后壳。
CN202122375815.6U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挂壁结构及挂壁设备 Active CN2159088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75815.6U CN215908830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挂壁结构及挂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75815.6U CN215908830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挂壁结构及挂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08830U true CN215908830U (zh) 2022-02-25

Family

ID=80311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75815.6U Active CN215908830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挂壁结构及挂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088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14254A (zh) 一种吸顶式吊顶安装结构及其吊顶安装方法
CN215908830U (zh) 一种挂壁结构及挂壁设备
US11718988B1 (en) Ceiling grid system
CN218522129U (zh) 一种井道墙
CN215829776U (zh) 一种异形吊顶龙骨
CN215368158U (zh) 一种吸顶式吊顶安装结构
CN212926642U (zh) 一种装饰板用连接件及使用其的装配结构
CN110748070B (zh) 一种走廊通道的吊顶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13576696U (zh) 显示装置
CN112814263A (zh) 一种异形吊顶龙骨及其吊顶安装方法
CN215212060U (zh) 一种装饰板的独立插接安装组件及装饰板结构
CN217604191U (zh) 玻璃面板组件及电器外壳
CN214204804U (zh) 一种接线框及其安装结构
CN216046694U (zh) 一种用于存放固定遥控装置的托架及遥控装置
CN215723716U (zh) 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9654045U (zh) 大板吊顶用顶面电器装配板及含有其的大板吊顶
CN215888794U (zh) 一种装配式吊顶跌级造型的安装连接件、安装结构
CN221079141U (zh) 背光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215888883U (zh) 一种平接凸面土字件
CN216766624U (zh) 一种可降低安装厚度的龙骨架结构
CN216516628U (zh) 一种龙骨转接板
CN216766623U (zh) 一种龙骨架结构
CN218814928U (zh) 一种干挂扣件及防水瓷砖干挂系统
CN218096253U (zh) 穿墙空调安装结构及穿墙空调器
CN210399240U (zh) 电控盒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